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个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品种的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晓英 张林 +3 位作者 李承秀 赵建文 王郑昊 王长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3-658,共6页
为了揭示春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春兰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采用AFLP技术对51个春兰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经筛选得到了8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31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217条,平均1... 为了揭示春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春兰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采用AFLP技术对51个春兰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经筛选得到了8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31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217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164条,多态性带152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2.5%,表明春兰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49个品种含有特有带。51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01-0.716,聚类分析表明,51个春兰品种共分为5个类群,来自同一地区的品种并没有聚在一起,表明春兰品种的遗传背景混乱。AFLP分子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分析春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品种 AFLP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隆有庆 傅华龙 苏静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用改进的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 ,报道了春兰 (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Rchb .f .)的染色体核型 .研究结果表明 ,春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n =4 0 ,染色体基数x =2 0 .中期染色体中等大小 ,相邻染色体间长度变化不明显 ,染色体相对长... 用改进的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 ,报道了春兰 (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Rchb .f .)的染色体核型 .研究结果表明 ,春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n =4 0 ,染色体基数x =2 0 .中期染色体中等大小 ,相邻染色体间长度变化不明显 ,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 (I .R .L .) =2L +2 0M2+14M1+4S .核型公式为 2n =2x =4 0 =2 0m +14sm +4st+2t.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未见随体结构 .属于Stebbins核型的 2B型 ,核型不对称系数为 6 4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核型分析 染色体 兰科 栽培
下载PDF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Cymbidium goeringii(Orchidaceae)populations from Hubei based on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analysis
3
作者 YAO Xiaohong GAO Li YANG Bo 《Frontiers in Biology》 CSCD 2007年第4期419-424,共6页
Cymbidium goeringii is a diploid and non-rewarding,bumblebee-pollinated species,which is distribut-ed in China,Japan and Korea Peninsula.This species is now highly endangered due to the mass collection and forest clea... Cymbidium goeringii is a diploid and non-rewarding,bumblebee-pollinated species,which is distribut-ed in China,Japan and Korea Peninsula.This species is now highly endangered due to the mass collection and forest clearance in China.In the present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within and between eleven populations of Cymbidium goeringii in central China by using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markers.Eleven primers produced a total of 127 clear and reproducible bands of which 112 were polymorphic.High genetic diversity was detected in Cymbidium goeringii for both population level(P=63.1%;He=0.1945)and species level(P=88.2%;He=0.2628).A higher level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detected among populations(G_(ST)=0.2440,F_(ST)=0.2207)with Nei’s GST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and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geograph-ical and genetic distance.Genetic drift rather than gene flow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ming the present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Cymbidium goeringii.Limited gene flow among populations and gene drift increase the extinction risk of local populations.Some conservation concerns are therefo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possible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n situ and ex situ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mbidium goeringii genetic variation gene flow conservation ISSR
原文传递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CgDEF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换换 向林 +3 位作者 施嘉慧 张雨 孙崇波 胡凤荣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6-1402,共7页
采用反转录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1个B类MADS-box基因CgDEF4基因。CgDEF4的基因登录号为KU058678,属于PaleoAP3组的PeMADS4类基因,含有1个67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子量2... 采用反转录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1个B类MADS-box基因CgDEF4基因。CgDEF4的基因登录号为KU058678,属于PaleoAP3组的PeMADS4类基因,含有1个67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子量24.05 k D,编码225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gDEF4在春兰正常花和蝶花各花器官中差异表达。CgDEF4在正常花的唇瓣中强烈表达,在侧瓣的表达量较低;而在蝶花中在唇瓣和唇瓣化的侧瓣中都强烈表达,说明CgDEF4基因可能在春兰蝶花侧瓣唇瓣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DEF4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表达 蝶花
原文传递
温度和赤霉素对春兰开花的调控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晓芬 凌晓祺 +3 位作者 向理理 余璐 沈宏 李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5-363,共9页
为促成春兰在春节期间开花,以春兰盆花为材料,对其进行温度和外源赤霉素(GA 3)处理,分析处理对春兰开花率、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兰植株只有在接受适宜时长的低温春化后才能提前开花,低于5℃的有效低温时数以105~350 ... 为促成春兰在春节期间开花,以春兰盆花为材料,对其进行温度和外源赤霉素(GA 3)处理,分析处理对春兰开花率、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兰植株只有在接受适宜时长的低温春化后才能提前开花,低于5℃的有效低温时数以105~350 h为宜,过短过长均不利于其成花。促进花期提前、提高观赏性的最佳温度处理组合是对春兰先进行30 d自然低温处理,再置于17~20℃的玻璃温室培养30 d,春节前15 d开花率可达到78.57%,花葶高度达到12.64 cm。赤霉素促开花效果总体不如温度处理,促进春兰开花最佳赤霉素质量浓度为60~90 mg·L^(-1),对低温处理的春兰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放大低温处理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开花率。此外,生理指标测定发现,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开花率有一定联系,随着开花率的升高,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筛选出的经济便捷的促成栽培方案对丰富春节年宵花市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也为春兰花期调控研究和春兰的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花期调控 低温 赤霉素 开花率
下载PDF
广西乐业野生春兰iPBS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曾艳华 何荆洲 +3 位作者 龙蔷宇 范继征 李秀玲 卜朝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分析广西乐业县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PBS分子标记分析收集于广西乐业县81份野生春兰种质资源和4个春兰栽培品种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PL)... 【目的】分析广西乐业县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PBS分子标记分析收集于广西乐业县81份野生春兰种质资源和4个春兰栽培品种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PL)、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 a)、有效等位基因数(N e)、Nei’s基因多样性(H e)和Shannon信息指数(I)。从83条iPBS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供试85份春兰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统计凝胶电泳特征性谱带;采用POPGEN 1.32计算各野生春兰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基于其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利用引物扩增条带多态性位点构建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结果】筛选出的6条引物扩增获得105条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例为90.48%;85份春兰种质的平均PIC、平均N a、平均N e、平均H e和平均I分别为0.8050、1.7923、1.2204、0.2765和0.4590。供试春兰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辐为0.690~0.981,在相似系数0.704处,可将85份春兰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79个广西乐业野生春兰种质分布在第Ⅰ类群,第Ⅱ类群包括4个栽培品种,第Ⅲ和第Ⅳ类群分别只有1份广西乐业野生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利用2对iPBS引物(2249和2076)组合扩增的多态性位点即可将85份春兰种质全部区分,由此构建的乐业野生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可为野生春兰种质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论】81份广西野生春兰种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因交流较频繁,遗传背景相似。iPBS分子标记可用于春兰种质的鉴别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春兰 iPBS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谱 广西乐业县
下载PDF
春兰叶斑病病原的鉴定和分析
7
作者 罗维宇 梁嘉莉 +2 位作者 张荣 罗易华 冯淑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目的】明确野生春兰引种驯化过程中引发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为春兰叶斑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东省广州市和贵州省遵义市典型春兰叶斑病的病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依据柯赫氏法则,通过刺伤接种... 【目的】明确野生春兰引种驯化过程中引发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为春兰叶斑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东省广州市和贵州省遵义市典型春兰叶斑病的病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依据柯赫氏法则,通过刺伤接种和摩擦接种验证其致病性;根据病原菌形态学特征,结合ITS、ACT、CAL、EF-1a、GAPDH、GS和TUB2部分序列的多基因分子系统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类鉴定。【结果】从采集的3种不同类型症状的叶斑病病叶中共检测到4株致病菌,分别命名为GZH1、GZH2、GZH3和GZH4,其中GZH1和GZH4分离自广东广州采集的叶斑病病叶,GZH2和GZH3分离自贵州遵义采集的叶斑病病叶。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GZH1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离体针刺接种发病明显;菌株GZH2、GZH3和GZH4离体针刺接种发病不明显,通过摩擦接种可在接种部位形成典型的坏死斑。菌株GZH1在PSA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大、小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梗、厚垣孢子的形态及大小均符合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的特征,其ITS和EF-1a部分序列与F. oxysporum菌株UACH-217相应序列的一致性分别达98.23%和97.24%,结合其多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菌株GZH1被鉴定为尖镰孢(F. oxysporum)。菌株GZH2、GZH3和GZH4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及其附着胞的形态和大小等,分别与兰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ymbidiicola)、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和江西炭疽菌(C. jiangxiense)的特征相似;供试菌株GZH2的ITS、ACT、CAL、GAPDH和TUB2部分序列与C. cymbidiicola菌株CBS:123757对应序列的一致性分别达99.00%、100.00%、99.00%、99.00%、99.60%;供试菌株GZH3的ITS、ACT、CAL、GAPDH和TUB2部分序列与C. fructicola菌株ICMP:18613对应序列的一致性分别达99.00%、99.00%、99.00%、100.00%、99.70%;供试菌株GZH4的ITS、ACT、CAL、GAPDH、TUB2和GS部分序列与C. jiangxiense菌株LF687的一致性分别达99.60%、99.00%、99.00%、99.00%、100.00%和97.10%;结合多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菌株GZH2鉴定为兰花炭疽菌(C. cymbidiicola)、GZH3为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GZH4为江西炭疽菌(C. jiangxiense)。【结论】不同地区春兰叶斑病的病原菌组成存在差异。尖镰孢(F. oxysporum)和江西炭疽菌(C. jiangxiense)是引起广东省广州地区春兰叶斑病的病原菌,兰花炭疽菌(C. cymbidiicola)和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是引起贵州省遵义地区春兰叶斑病的病原菌。其中C. fructicola和C. jiangxiense首次报道为害兰科植物,属于兰花新记录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叶斑病 鉴定 Fusarium oxysporum Colletotrichum spp
下载PDF
濒危植物春剑的胚胎发育及果实和种子特征研究
8
作者 王仁睿 刘鑫 李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3-960,共8页
以春剑(Cymbidium goeringii var.longibracteatum)的人工自花授粉获得的不同发育时期的蒴果为研究材料,通过显微镜和超微结构观察,对春剑胚胎发育、种子形成及果实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授粉60 d后可观察到大孢子母细胞,80 d后... 以春剑(Cymbidium goeringii var.longibracteatum)的人工自花授粉获得的不同发育时期的蒴果为研究材料,通过显微镜和超微结构观察,对春剑胚胎发育、种子形成及果实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授粉60 d后可观察到大孢子母细胞,80 d后可见成熟胚囊结构,雌配子体发育属蓼型,120 d后发育形成球形胚和胚柄结构,180 d后胚柄退化,胚体处于球形胚阶段,胚胎发育类型为茄型。种子极微小,由内外种皮以及未分化的球形种胚组成,种胚体积占比约24%,储藏营养物质较少,种皮间有空气腔。子房由6个心皮瓣膜组成,3瓣带“V”字形胎座,为可育心皮瓣膜,其余3瓣无胎座,为不育心皮瓣膜,单粒种子平均质量(3.92±0.40)μg,1个蒴果中种子数量约为(37.98±3.71)万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剑 胚胎发育 果实 种子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线艺春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石乐娟 张放 +2 位作者 张士良 卜岩枫 叶晓伟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7-890,共4页
以线艺春兰‘绿云’的类原球茎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继代培养及保存宜选用1/2MS固体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浓度为1.0mg· L^-1时根状茎的增殖效果最佳。0~3.0mg·... 以线艺春兰‘绿云’的类原球茎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继代培养及保存宜选用1/2MS固体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浓度为1.0mg· L^-1时根状茎的增殖效果最佳。0~3.0mg· L^-1范围内IBA促进根状茎的生长较NAA效果好。1/2MS+6-BA1.0mg· L^-1+IBA1.0mg· L^-1培养基最利于根状茎的分化,芽分化率达到36.9%。培养基添加芋艿糊可显著促进根状茎的增殖与生长。根状茎分割以掰开方式且接种团块带有3~5条根状茎较适宜。线艺春兰叶片上的腹轮艺通过组培可以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类原球茎 根状茎 6-BA IBA
下载PDF
春兰与丝核菌共生菌根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伍建榕 韩素芬 +3 位作者 朱有勇 吕梅 王光萍 郭文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将丝核菌CLB111和KW214菌株及兰科丝核菌CLB113菌株接种到春兰组培苗,对兰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处理苗4.5个月后鲜重分别是初始值的170.6%,170.2%和166.1%,其中CLB111,CLB113菌株处理苗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α=0.01),KW214菌株... 将丝核菌CLB111和KW214菌株及兰科丝核菌CLB113菌株接种到春兰组培苗,对兰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处理苗4.5个月后鲜重分别是初始值的170.6%,170.2%和166.1%,其中CLB111,CLB113菌株处理苗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α=0.01),KW214菌株处理苗与对照达显著差异(α=0.05)。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连续切片观察发现,菌根结构与普通营养根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在菌根的皮层组织细胞中有着色较深、形状不一的菌丝结。春兰外皮层无通道细胞,真菌是通过破坏根被组织进入皮层细胞,并通过菌丝穿越细胞壁不断向内继续扩展。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丝结是真菌菌丝围绕细胞核形成的,菌丝结在皮层组织靠外的几层细胞中出现较多,随着菌丝团被逐渐消解吸收,伴随新菌丝生长和入侵,为春兰的生长提供营养。从生物量增长、显微及超微结构表明,CLB111,CLB113及KW214等3个菌株与春兰可形成菌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丝核菌 菌根 共生培养
下载PDF
墨兰、春兰变种和品种间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彩云 张明永 +1 位作者 梁承邺 叶秀粦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通过酯酶 (EST)、苹果酸酶 (ME)、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NADP)〕、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NA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5种酶系统研究墨兰和春兰 17个变种及品种的同工酶多样性 ,并探讨这些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5种酶系统所得的 11个... 通过酯酶 (EST)、苹果酸酶 (ME)、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NADP)〕、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NA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5种酶系统研究墨兰和春兰 17个变种及品种的同工酶多样性 ,并探讨这些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5种酶系统所得的 11个位点中 7个是多态性位点。EST、PGM(NAD)和SOD具有多态性。上述 5种酶系统能够把供试品种和变种区分开 ,并划分为墨兰和春兰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种 品种 同工酶分析 墨兰 春兰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春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黄磊 贺筱蓉 +1 位作者 郑立明 蔡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1,共2页
对春兰种子进行了非共生萌发。培养基中使用葡萄糖时萌发率高于蔗糖;种皮经过手术刀片切割的种子5个月后萌 发率达到22.4%;使用0.5%NaOCl溶液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在4-6min时得到了最高的萌发率。种子预处理是 提高春兰萌发率的... 对春兰种子进行了非共生萌发。培养基中使用葡萄糖时萌发率高于蔗糖;种皮经过手术刀片切割的种子5个月后萌 发率达到22.4%;使用0.5%NaOCl溶液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在4-6min时得到了最高的萌发率。种子预处理是 提高春兰萌发率的关键,种皮是抑制萌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种子萌发 非共生萌发 种子预处理 培养基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有机添加物对春兰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魏韩英 孟金玲 +3 位作者 王芬 林霞 钱仁卷 崔永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0-42,共3页
以春兰‘宋梅’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有机添加物对春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春兰根状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3~5 mg/L NAA+0.1 mg/L BA+10%椰子汁+30 g/L蔗糖+6.8 g/L琼脂;最适合根状茎芽分化... 以春兰‘宋梅’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有机添加物对春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春兰根状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3~5 mg/L NAA+0.1 mg/L BA+10%椰子汁+30 g/L蔗糖+6.8 g/L琼脂;最适合根状茎芽分化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3 mg/L BA+10%椰子汁+30 g/L蔗糖+6.8 g/L琼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有机添加物 根状茎 分化
下载PDF
春兰AGL6基因的克隆及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孙崇波 向林 +3 位作者 施季森 胡凤荣 郭方其 秦德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5期939-944,共6页
本研究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一个AGL6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一个729bp长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4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AP1/AGL9组的AGL6同源基因... 本研究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一个AGL6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一个729bp长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4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AP1/AGL9组的AGL6同源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AGL6类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命名为CgAGL6(基因登录号为HM208533)。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gAGL6基因春兰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唇瓣、花芽和子房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花瓣和萼片中的表达量次之,在根、叶和蕊柱中的表达量最低,显示了CgAGL6基因可能在春兰成花转变和花器官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AGL6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表达 花发育
下载PDF
贵州野生春兰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季祥彪 王国鼎 +3 位作者 乔光 康冀川 宋常美 文晓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7-302,共6页
采用RAPD标记对贵州及周边分布的野生春兰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48个引物共扩增了324条600~2000bp带,其中201条(62.0%)显示多态性,RAPD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春兰野生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原产于贵州不同居群间样品的遗... 采用RAPD标记对贵州及周边分布的野生春兰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48个引物共扩增了324条600~2000bp带,其中201条(62.0%)显示多态性,RAPD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春兰野生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原产于贵州不同居群间样品的遗传差异性较大,多态性百分率为36.8%(荔波样品)~69.8%(黎平样品),高于60%的样品占全部贵州样品的1/3,分布于全省5个地州市;聚类分析显示,样品的聚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别是贵州样品表现更为明显,来自川西的样品和黔北、黔东北的样品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野生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春兰和蕙兰的适生区分布预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红艳 姜效雷 +1 位作者 孔玉华 杨喜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345-8353,共9页
为了阐明气候变暖背景下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和蕙兰(C. faberi)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变化情况,根据157条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应用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对2070年4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春兰和蕙兰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 为了阐明气候变暖背景下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和蕙兰(C. faberi)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变化情况,根据157条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应用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对2070年4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春兰和蕙兰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并筛选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2070年春兰和蕙兰分布点的年均温(bio1)、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和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等均升高,气候有变暖趋势;(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在0.9—1.0之间,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3)影响春兰、蕙兰当前和2070年地理分布的限制性气候因子主要有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均降水量(bio12)和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4)气候变暖将会对春兰和蕙兰的适宜生境范围和面积产生影响。预测2070年春兰的适宜生境面积将会有所减小,而蕙兰的适宜生境面积将会增加,且整体有向北迁移的趋势。研究结果为野生春兰和蕙兰的生态风险评价和引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蕙兰 气候变暖 地理分布 预测
下载PDF
春兰菌根真菌的筛选 被引量:14
17
作者 伍建榕 金辉 +3 位作者 韩素芬 朱有勇 吕梅 王光萍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71,共5页
地生兰组织培养存在移栽无菌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开花迟缓、花小甚至不开花等问题,这些与缺少共生的菌根真菌有关。用分离自云南保山、大理等地野生春兰菌根中的内生真菌19个菌株接种春兰组培幼苗,经4.5个月的共生培养,兰苗叶色正常... 地生兰组织培养存在移栽无菌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开花迟缓、花小甚至不开花等问题,这些与缺少共生的菌根真菌有关。用分离自云南保山、大理等地野生春兰菌根中的内生真菌19个菌株接种春兰组培幼苗,经4.5个月的共生培养,兰苗叶色正常,根系生长良好。测定植物生长量,从长势有明显提高的接菌苗进行重分离及菌根的显微结构观察,确定春兰菌根的形成,并筛选出春兰的有效共生菌根真菌为CLB111,CLB113和MLX102。通过接种处理后春兰苗的鲜重增长率分别为70.6%、70.2%、68.6%,而不接菌的对照仅为45.6%,与对照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结果表明这3个菌株均为春兰的菌根真菌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菌根真菌 接种 筛选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对春兰根状茎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璐璐 柴明良 +1 位作者 徐晓薇 李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将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的离体根状茎切成长各约1cm的顶段、中段和末段,用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剂量分别为0、5、10、20、30和50Gy。测定了不同辐照剂量下新生根状茎的生长,研究了辐照原初根状茎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过氧化... 将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的离体根状茎切成长各约1cm的顶段、中段和末段,用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剂量分别为0、5、10、20、30和50Gy。测定了不同辐照剂量下新生根状茎的生长,研究了辐照原初根状茎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30和50 Gy处理的根状茎虽能存活,但未有新生根状茎的发生,生长停滞。辐照原初根状茎上CAT和SOD的活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G-POD的活性则表现为先略降低后升高。综合新生根状茎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结果,春兰诱变育种的适宜剂量应在20~30Gy间,且最合适的诱变部位是根状茎的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辐射诱变 抗氧化酶 同工酶
下载PDF
春兰GLO基因的克隆和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向林 李伯钧 +3 位作者 秦德辉 郭方其 吴超 孙崇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7-522,共6页
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一个GLO基因。该基因含有一个63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10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B类MADS-box基因的PI/GLO家族,其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PI/GLO类蛋... 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一个GLO基因。该基因含有一个63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10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B类MADS-box基因的PI/GLO家族,其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PI/GLO类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命名为CgGLO(登录号HM106984)。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gGLO主要在第二轮花器官唇瓣和花瓣中表达,在萼片、子房和叶片中表达较少,在蕊柱和根中表达量最少,这种表达模式支持了van Tunen对ABC模型的修正,也显示了CgGLO基因可能在春兰花器官以及子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ABC模型 GLO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表达
下载PDF
春兰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惠云 孙志栋 +2 位作者 茅轶俊 王晓武 葛红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5-142,共8页
本文以春兰(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为研究试材,对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中的若干影响因子诸如药品、试剂配制方法、DNA取材部位、蛋白质去除次数、DNA析出时间、提取样品水浴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找出春兰基因组DNA... 本文以春兰(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为研究试材,对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中的若干影响因子诸如药品、试剂配制方法、DNA取材部位、蛋白质去除次数、DNA析出时间、提取样品水浴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找出春兰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进口的CTAB提取效果比国产的CTAB要好,特别适用于花药的提取,蛋白质去除效果很好;SDS提取缓冲液配制方法很重要,不同的SDS缓冲液配制方法,其提取效果差异较大。春兰花苞的DNA提取得率较叶片高,但是叶片DNA的纯度则相反,叶片较花苞高。在提取花苞基因组DNA过程中,增加氯仿/异戊醇抽提次数,对去除DNA中蛋白质、多糖及其它杂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DNA的损失也是很明显的。从实验效果来看,氯仿/异戊醇抽提次数以2次为宜。提取基因组DNA在异丙醇沉淀时,采取挑取絮状沉淀的方法,也可减少蛋白质、多糖等其它杂质的影响,从而提高DNA纯度。无论是叶片还是花苞材料,采用异丙醇沉淀5min,一般析出的以核酸基因组DNA为主,蛋白质为次,核酸析出量在80%以上。继续沉淀(15min)的产物中DNA含量明显较低,而且沉淀的纯度相对不高,因此异丙醇沉淀时间可以缩短到10min之内以提高DNA的纯度。使用CTAB法提取DNA时,水浴时间至少需要30min,过短的水浴时间会造成DNA得率的下降,同时过长的水浴时间,如超过1h,则可能会引起DNA的降解,或者最后产物中增加其他杂质,因此,适宜的水浴时间当为40 ̄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提取 方法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