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紫草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LPS/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侯金秋 邹楠 +3 位作者 袁今奇 杜梦鸽 张薇 秦冬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L-Shikonin,L-SK)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LPS/D-GalN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存活率和各组小鼠...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L-Shikonin,L-SK)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LPS/D-GalN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存活率和各组小鼠的肝脾指数变化,测定血清中AST、ALT、AKP与肝组织匀浆中的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NO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分别考察L-SK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因子的mRNA和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结果表明,L-SK可明显改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脾指数,血清中AST、ALT和AKP水平明显下降,肝匀浆中的NO和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提高,能明显改善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损伤。体外实验结果表明,L-SK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的INOS、COX2、IFN-β以及促炎因子IL-6、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并且明显抑制INOS、COX2蛋白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论L-SK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体外炎症中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的磷酸化p65以及IKKα/β的蛋白表达,从而发挥体外抗炎作用,同时L-SK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紫草素 LPS/d-galn 肝损伤 脂多糖 RAW264.7细胞 NF-κB
下载PDF
蝙蝠草醇提物对D-GalN/LPS所致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影响
2
作者 杨雯琪 朱华 +3 位作者 罗静 许立拔 韦安达 谢凤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02-2006,共5页
目的研究蝙蝠草醇提物对D-GalN/LPS所致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50 mg/kg)和蝙蝠草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88、375、750 mg/kg),每组2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 目的研究蝙蝠草醇提物对D-GalN/LPS所致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50 mg/kg)和蝙蝠草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88、375、750 mg/kg),每组2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给药13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小鼠腹腔注射D-GalN(700 mg/kg)和LPS(25μg/kg)复制急性肝衰竭模型。记录6 h内小鼠存活率、肝系数,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ELISA法检测肝组织白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环氧合酶-2(COX-2)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蝙蝠草醇提物各剂量组6 h内小鼠存活率,肝系数,血清AST、ALT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和iNOS、COX-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蝙蝠草醇提物能有效拮抗D-GalN/LPS所致小鼠肝衰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iNO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草 醇提物 急性肝衰竭 d-galn/LPS COX-2 iNOS
下载PDF
紫丁香苷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闪闪 胡红杰 +6 位作者 徐艳萍 何灵芝 卢玉洁 黄伊芹 程明 李恭贺 司红彬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26,共7页
旨在探究紫丁香苷(syringin,SY)对脂多糖(LPS)联合D-半乳糖胺盐酸盐(D-GalN)、(LPS/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40只昆明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LPS/D-GalN模型(LD)组、SY低剂量(LSY+LD)组、S... 旨在探究紫丁香苷(syringin,SY)对脂多糖(LPS)联合D-半乳糖胺盐酸盐(D-GalN)、(LPS/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40只昆明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LPS/D-GalN模型(LD)组、SY低剂量(LSY+LD)组、SY高剂量(HSY+LD)组,每组10只。LSY+LD组、HSY+LD组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予SY(25、50 mg/kg),NC组和LD组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3 d,在第3天预防性给药1 h后,腹腔注射LPS/D-GalN建立急性药物肝损伤模型。造模6 h后,试验小鼠眼静脉取血,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检测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观察肝脏氧化应激的水平;制作肝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HE)观察肝脏的组织变化;利用免疫组化观察激活的核转录因子p65(NF-κBp65)入核状态;ELISA法检肝匀浆IL-6、IL-1β、TNF-α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LD组AST、ALT的水平显著增高(P<0.01),肝血管严重出血,肝脏大面积实质性坏死,胞核碎裂、崩解,肝脏中SOD、GSH、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NF-κBp65核转移率提高,肝脏中IL-6,IL-1β、TNF-α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1);SY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的活性(P<0.05),肝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肝脏SOD、CAT的活性与GSH的水平提高(P<0.05);NF-κBp65核转移发生抑制;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SY(25、50 mg/kg)对LPS/D-GalN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SY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苷 脂多糖(LPS)联合D-半乳糖胺盐酸盐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沙棘多糖提取物对LPS/D-Gal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TLR4,SOCS3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雪 张威 +6 位作者 刘欢 谢基明 董仕超 陈俊娜 王岩 刘芳 王玉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研究沙棘多糖提取物对LPS联合D-Gal N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脏TLR4,SOCS3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将C57BL/6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沙棘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沙棘多糖低、中、... 目的:研究沙棘多糖提取物对LPS联合D-Gal N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脏TLR4,SOCS3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将C57BL/6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沙棘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沙棘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0、100和200 mg/kg沙棘多糖溶液连续灌胃14 d。通过腹腔注射LPS(10μg/kg)和DGal N(700 mg/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阳性药物组在建模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建模4 h后采集血清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HE染色观察沙棘多糖提取物对肝损伤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LR4,SOCS3的表达情况。结果:沙棘多糖提取物显著降低了LPS/D-Gal N诱导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1,P<0.05);HE染色观察显示,沙棘多糖明显减轻了肝细胞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沙棘多糖提取物抑制了LPS/D-Gal N诱导的TLR4的表达,但是对SOCS3的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沙棘多糖提取物有效抑制了LPS/D-Gal N诱导的肝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而非通过调控SOCS3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多糖 LPS d-galn 肝损伤 TLR4 SOCS3
下载PDF
LPS/D-GaLN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江凯 刘香丽 +3 位作者 李聪聪 董永春 刘少颖 刘雪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建立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LPS及300mg/kg的D-GaLN后观察大鼠的存活状态及存活时间,筛选最佳造模LPS剂量。确定最佳剂量后,另选40只SD大... 目的建立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LPS及300mg/kg的D-GaLN后观察大鼠的存活状态及存活时间,筛选最佳造模LPS剂量。确定最佳剂量后,另选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24、48、72h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最佳剂量LPS/D-GaLN后,分别在造模8、24、48、72h处死,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通过观察大鼠存活时间,结合肝组织病理表现,确定LPS(30μg/kg)/D-GaLN(300mg/kg)为最佳造模剂量;观察到造模后大鼠血清ALT、AST及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在24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肿胀变性,出现片状坏死、融合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表现。结论成功建立了LPS/D-GaLN诱导大鼠急性内毒素肝损伤动物模型,有利于保肝药物疗效的观察和机制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 内毒素 肝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蓝狐胆汁对D-Galn肝损伤小鼠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周博 贾竞波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4期16-19,29,共5页
目的:探讨蓝狐胆汁对D-Glan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空白组)、D-氨基半乳糖(D-Galn)急性肝损伤模型组(造模组)、阳性药葵花护肝(0.4 g/kg)组(阳性组)、蓝狐胆粉高剂量组(10 g/kg)组... 目的:探讨蓝狐胆汁对D-Glan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空白组)、D-氨基半乳糖(D-Galn)急性肝损伤模型组(造模组)、阳性药葵花护肝(0.4 g/kg)组(阳性组)、蓝狐胆粉高剂量组(10 g/kg)组(高剂量组),蓝狐胆粉低剂量(5 g/kg)组(低剂量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1次/d,连续10 d,空白对照组予同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前24 h,小鼠腹腔注射D-Galn 500 mg/kg,末次给药前15 h将动物禁食,末次给药后1 h将动物处死,取血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浓度、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取肝脏,测定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并作病理切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蓝狐胆粉高剂量、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T-CHO及肝脏MDA的含量(P<0.05),表明蓝狐胆汁具有保护D-Galn造成肝损伤的作用。结论:蓝狐胆汁对D-Galn造成肝损伤小鼠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狐胆汁 肝损伤 d-galn AST ALT MDA T-CHO 小鼠
下载PDF
BAPTA-AM抗D-GalN致L-02细胞损伤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蔡雁 付再林 +1 位作者 顾喜燕 宋必卫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6-331,共6页
探讨了BAPTA-AM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人胚肝细胞(L-0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加入不同浓度的BAPTA-AM1h后,用D-GalN诱导L-02损伤,通过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 探讨了BAPTA-AM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人胚肝细胞(L-0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加入不同浓度的BAPTA-AM1h后,用D-GalN诱导L-02损伤,通过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EGFP荧光染色统计细胞凋亡率,Ca2+荧光指示剂Fura-2/AM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等方法,评价BAPTA-AM对D-GalN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影响.实验表明BAPTA-AM能明显抑制D-Gal N引起的L-02细胞培养液中的LDH、ALT、AST和MDA水平的升高,能抑制L-02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能明显提高L-02细胞活力.而且BAPTA-AM的效价强度是甘利欣的数百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PTA—AM L-02细胞 d-galn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poly I:C/D-GalN诱发的肝脏损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宋静 王黎丽 +1 位作者 侯昕 沈际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D-galactosamine(D-GalN)诱发的急性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poly I:C/D-GalN诱发的爆发性肝炎小鼠模型,观察比较野生型C57BL/6小鼠、Rag1-/-小鼠(C57BL/...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D-galactosamine(D-GalN)诱发的急性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poly I:C/D-GalN诱发的爆发性肝炎小鼠模型,观察比较野生型C57BL/6小鼠、Rag1-/-小鼠(C57BL/6背景)和过继转输调节性T细胞的Rag1-/-小鼠的血清转氨酶活性;肝脏HE染色评价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TNF-α和IFN-γ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IFN-γ和TNF-α蛋白水平。结果:poly I:C/D-GalN联合注射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Rag1-/-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增高,肝脏损伤更加严重,炎性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显著增加。给Rag1-/-小鼠过继转输CD25+细胞后能明显降低poly I:C/D-GalN诱导的肝脏损伤。结论:调节性T细胞对poly I:C/D-GalN诱发的肝脏损伤有抑制作用,提示调节性T细胞可以负向调节天然免疫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poly I C d-galn 急性肝损伤 IFN-Γ TNF-α
下载PDF
柴胡愈肝汤对D-Galn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赵冰洁 马喜桃 钟森 《光明中医》 2011年第3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愈肝汤对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并从抗自由基损伤及抗脂质过氧化的角度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一次性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柴胡愈肝汤对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并从抗自由基损伤及抗脂质过氧化的角度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一次性腹腔注射D-Galn600mg/kg造成肝损伤模型,造模后立即给予10ml/kg对应药物灌胃治疗,一日两次。2天后,即造模48h后,检测血浆ALT、AST、TB及MDA、SOD,作常规HE切片,光镜下观察其变化。结果模型组ALT、AST、TB水平明显升高,联苯双酯及中药治疗组ALT、AST、TB均降低;病理结果表明,模型组脂肪样变,空泡样变明显,并存在散在的灶状坏死,治疗组病变明显减轻。模型组SOD下降、MDA升高,治疗组SOD升高,MDA下降。结论柴胡愈肝汤可降低D-Galn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中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升高水平,减少肝组织变性和坏死程度,降低血浆MDA水平,升高SOD水平,提示其保肝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水平,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愈肝汤d-galn 急性肝损伤 氧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蒙药给旺-9味散对D-GalN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保肝、抗炎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乌日嘎 闹敏 +2 位作者 赞根 王月洪 孙勤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90-4096,共7页
目的观察蒙药给旺-9对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保肝、抗炎作用及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美能15 mg·kg^(-1)剂量组、蒙药给... 目的观察蒙药给旺-9对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保肝、抗炎作用及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美能15 mg·kg^(-1)剂量组、蒙药给旺-9低(0.4 g·kg^(-1))、中(0.8 g·kg^(-1))、高(1.6 g·kg^(-1))剂量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10天。采用D-GalN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在造模后48 h取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的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肝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含量。血浆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肝组织右叶做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D-Bil水平升高(P<0.01),肝匀浆LPS、IL-4、IL-10水平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T、APTT、IN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蒙药给旺-9味高、中、低剂量组大鼠PT、APTT、INR无显著降低(P>0.05),显微镜下肝组织出现水肿,炎细胞浸润、坏死等病变。与模型组比较,给旺-9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ALT、T-Bil、D-Bil值显著下降(P<0.05),肝匀浆LPS、IL-4、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形态学病变显著改善。结论蒙药给旺-9可保护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受损,抗炎并可明显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对肝脏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旺-9 D-氨基半乳糖(d-galn) 急性肝衰竭 保肝 抗炎 组织形态学改变
下载PDF
LPS/D-GalN 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小红 郭彦 +4 位作者 刘晨风 高同同 于虹 孙世惠 周育森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5-19,I0003,共6页
目的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方法 40只雌性C57BL/6小鼠用于观察8种不同LPS与D-GalN剂量配比联合刺激后小鼠存活时间,以确定模型建立的最佳剂量。使用腹腔注... 目的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方法 40只雌性C57BL/6小鼠用于观察8种不同LPS与D-GalN剂量配比联合刺激后小鼠存活时间,以确定模型建立的最佳剂量。使用腹腔注射最佳剂量染毒32只雌性C57BL/6小鼠,分别在0、1、4、8 h处死,每组8只,0 h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染毒后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检测血清中ALT及炎症因子IL-6、MCP-1和TNF-α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通过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确定腹腔注射最佳染毒剂量为LPS(2.5 mg/kg)/D-GalN(0.3 g/kg);小鼠染毒后肝组织呈进程性病变,最终发展为肝脏弥漫性坏死,肝细胞核崩解。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显著升高(P<0.001),IL-6、MCP-1、TNF-α均在1 h后达到最高水平(P<0.001),然后持续下降。结论成功建立LPS/D-GaI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为探索急性肝损伤的致病机制以及药物干预治疗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D-氨基半乳糖 急性肝损伤 炎症 小鼠
下载PDF
脂多糖/氨基半乳糖(LPS/D-GalN)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佳 刘根玉 +2 位作者 张耀林 张军 王庆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建立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待其稳定贴壁生长后,加入(0.1、0.5、1、5)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5 mg/mL D-GalN进行处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丙氨酸氨... 目的建立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待其稳定贴壁生长后,加入(0.1、0.5、1、5)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5 mg/mL D-GalN进行处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反映肝细胞损伤.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成熟,通过1μg/mL 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TNF-α;巨噬细胞培养上清联合5 mg/mL D-GalN或50 ng/mL放线菌素D(ActD)处理原代肝细胞24 h,检测ALT活性、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情况.原代肝细胞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共培养,LPS联合D-GalN或ActD对共培养体系处理24h,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ALT活性、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情况.结果TNF-α和D-GalN联合处理原代肝细胞,细胞培养上清ALT活性升高,表明肝细胞发生损伤.LPS刺激BMDM表达TNF-α明显增加,BMDM上清联合D-GalN能引起肝细胞培养上清ALT活性升高和肝细胞皱缩、破碎.肝细胞和BMDM共培养体系中,LPS联合D-GalN能够引起肝细胞损伤;但LPS联合ActD不能引起肝细胞损伤,显微镜观察发现巨噬细胞大量变圆、皱缩,提示巨噬细胞早于肝细胞发生死亡.结论LPS/D-GalN能在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在利用BMDM和原代肝细胞共培养体系评价损伤效应时,应当用D-GalN而不是ActD作为转录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D-氨基半乳糖(d-galn)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肝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LPS/D-GalN诱发NF-κB转基因小鼠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庆军 朱学芝 刘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以NF-κB转基因BALB/c小鼠建立一个LPS/D-GalN诱发的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方法采取腹腔注射高剂量的LPS/D-GalN建立急性致死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NF-κB的活性改变,以及肝脏功能和病理改变情况。... 目的以NF-κB转基因BALB/c小鼠建立一个LPS/D-GalN诱发的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方法采取腹腔注射高剂量的LPS/D-GalN建立急性致死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NF-κB的活性改变,以及肝脏功能和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生存时间为8~10 h,模型建立后小鼠血清TNF-α、IL-6和MCP-1水平显著升高,在2~4h达到高峰;肝脏外观出现瘀血和出血,肝脏小叶被严重破坏,肝细胞严重坏死和出血;血清ALT/AST水平在模型诱发后持续迅速上升;整体成像显示NF-κB的活性在4~6 h达到高峰。正常对照组小鼠以上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成功建立LPS/D-GalN诱发的NF-κB转基因小鼠的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致死性肝损伤 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 NF-ΚB 细胞因子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樟芝多糖通过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的表达改善LPS/D-GalN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及小鼠肝损伤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文燕 韩晨阳 +2 位作者 杨毅 郭丽 王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71-2675,共5页
目的:研究樟芝多糖对LPS/D-GalN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LPS/D-GalN诱导的NCTC1469细胞凋亡模型,采用CCΚ-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LDH、ALT、AST水平... 目的:研究樟芝多糖对LPS/D-GalN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LPS/D-GalN诱导的NCTC1469细胞凋亡模型,采用CCΚ-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LDH、ALT、AST水平,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建立LPS/D-Gal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病理,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LDH、ALT、AS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表达,W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结果:细胞实验中,LPS/D-GalN可诱导NCTC1469细胞的凋亡,上调细胞中TLR4、MyD88、NF-κB表达和培养基中LDH、ALT、AST、MDA水平,下调细胞中SOD、GSH水平,樟芝多糖能提高细胞存活率,下调细胞中TLR4、MyD88、NF-κB表达和LDH、ALT、AST、MDA水平,上调SOD、GSH水平。动物实验中LPS/D-GalN可诱导小鼠肝损伤,上调外血清LDH、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TLR4、MyD88、NF-κB表达,樟芝多糖能下调小鼠血清LDH、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TLR4、MyD88、NF-κB表达。结论:樟芝多糖可通过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表达保护LPS/D-GalN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及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多糖 LPS/d-galn 肝损伤 凋亡
原文传递
ATF4在CCl4和LPS/D-GalN介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蜀 陈润 +6 位作者 赵晓芳 王勇 向远彩 罗国松 周虹 代荣阳 张春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146-2150,共5页
目的利用小鼠模型对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肝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建立CCl 4慢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和LPS/D-Gal N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运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比较损伤模型中小鼠肝脏、心脏、肾脏、肺脏组织中的ATF4蛋白及其... 目的利用小鼠模型对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肝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建立CCl 4慢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和LPS/D-Gal N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运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比较损伤模型中小鼠肝脏、心脏、肾脏、肺脏组织中的ATF4蛋白及其mRNA水平。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低ATF4后,分析检测两种模型中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为进一步探明ATF4的作用,采用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处理小鼠,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肺组织中ATF4、磷酸化-eIF2α、总eIF2α和Bip的蛋白水平。RT-PCR检测肝脏XBP1 mRNA的剪接形式(活性形式)和未剪接形式(非活性形式)。结果小鼠肝脏中的ATF4蛋白与其他组织相比异常增高。衣霉素能诱导小鼠体内内质网应激反应(如e IF 2α磷酸化),却引起小鼠肝脏中ATF4蛋白降低。在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和LPS/D-GalN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中,肝脏ATF4蛋白明显降低。CRISPR-Cas9敲低肝脏ATF4后,两种小鼠模型中的血清AST和ALT进一步升高。结论 ATF4在小鼠肝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F4 CCL4 LPS/d-galn 肝损伤
下载PDF
小柴胡汤对D-GalN/LPS诱导的虎龙杂交石斑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翠云 陈小晶 +5 位作者 邬颖欣 黄锦雄 谭小红 胡心月 甘松永 吴锦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3,共8页
为探讨小柴胡汤对虎龙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化学性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功能影响,用D-氨基半乳糖(D-GalN,20 mmol·L^(–1))和脂多糖(LPS,1μg·mL^(–1))作用肝细胞24 h构建虎龙杂交石斑... 为探讨小柴胡汤对虎龙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化学性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功能影响,用D-氨基半乳糖(D-GalN,20 mmol·L^(–1))和脂多糖(LPS,1μg·mL^(–1))作用肝细胞24 h构建虎龙杂交石斑鱼肝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小柴胡汤(100、200和400μg·mL^(–1))对肝细胞进行前处理[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DGalN/LPS)损伤前加药],通过CCK-8法检测肝细胞活力,HE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炎症因子INFγ、COX-2和PGE2的含量,以及细胞沉淀中凋亡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小柴胡汤可以提高肝细胞的成活率,不同程度地抑制D-GalN/LPS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NF-γ活性以及COX-2和PGE2含量的升高,降低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率,对肝细胞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显著抑制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和P53的上调,促进免疫相关基因TLR3的上调。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添加200μg·mL^(–1)小柴胡汤组的抑制效果最明显。综合以上结果,小柴胡汤对虎龙杂交石斑鱼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鱼类保肝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虎龙杂交石斑鱼 d-galn/LPS 肝细胞损伤
下载PDF
羊耳菊水提物对CCl4、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育佩 吴秋玲 +4 位作者 黄丽贞 苏燕梅 姚雄学 吴东阳 沈玉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2-46,共5页
为研究羊耳菊水提物对CCl4、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0.08%CCl4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肝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 为研究羊耳菊水提物对CCl4、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0.08%CCl4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肝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HE染色肝切片,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腹腔注射D-GalN(500mg/kg)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结果表明:羊耳菊水提液可降低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P<0.01),升高肝匀浆中SOD、GSH-Px活力(P<0.01或P<0.05)及降低TNF-α、IL-1的含量(P<0.05);病理切片显示,羊耳菊三个剂量组动物肝细胞坏死、变性,细胞浆聚集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羊耳菊水提液也可降低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含量(P<0.01或P<0.05)。可见羊耳菊水提物对CCl4、D-GalN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耳菊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d-galn
下载PDF
D-GalN/LPS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中髓过氧化物酶和 Nrf2/HO-1信号通路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柯尹 魏大海 +2 位作者 邹卓林 孙丹凤 徐艳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17-722,共6页
目的 探讨D-氨基半乳糖(D-GalN)/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的变化及ALF的发生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 探讨D-氨基半乳糖(D-GalN)/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的变化及ALF的发生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LF组。ALF组:将D-GalN 800 mg/kg和LPS 8μg/只同时腹腔注射,于注射后6、12和24 h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色法测定MPO活性,RT-PCR检测肝组织Nrf2和HO-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MPO、Nrf2和HO-1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LF组血清MPO水平于造模后6 h升高,12 h为最高,24 h开始下降(23.33±2.06 vs.33.00±3.16,65.75±7.02,53.92±5.63,P<0.05);血清TNF-α(11.30±3.26 vs.102.17±14.80,83.33±11.22,64.25±9.29,P<0.01)和IL-6(10.83±2.92 vs.89.25±10.86,77.33±8.02,65.58±7.31,P<0.01)于造模后6 h升高最明显,12 h后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F组6、12、24 h肝组织MPO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5±1.51,28.08±4.65,22.92±1.93 vs.12.17±1.27,P<0.05);ALF组肝组织6、12、24 h Nrf2 mRNA(1.59±0.13,3.65±0.11,2.35±0.11 vs.1.04±1.01,P<0.01)和HO-1 mRNA(2.44±0.19,4.77±0.18,3.82±0.17 vs.1.12±0.06,P<0.0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F组肝组织MPO(4.10±0.70,9.77±1.15,7.23±0.40 vs.2.07±0.42,P<0.01)、Nrf2(4.03±0.80,9.03±0.50,6.07±0.47 vs.2.63±0.38,P<0.01)和HO-1(1.73±0.21,5.17±0.51,3.03±0.32 vs.0.97±0.21,P<0.01)蛋白表达于12 h达最高值,ALF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PO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影响Nrf2/HO-1信号通路,在ALF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半乳糖(d-galn) 脂多糖(LPS) 急性肝衰竭(ALF) 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 Nrf2) 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 HO-1)
下载PDF
中药干预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俊立 谭婉莹 扈晓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107,I0015,共8页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内科综合治疗疗效尚不满意,肝移植受限于肝源供给不足难以广泛开展。中药治疗可减轻肝脏损伤,延缓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基于动物模型积极筛选有效中药并阐述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内科综合治疗疗效尚不满意,肝移植受限于肝源供给不足难以广泛开展。中药治疗可减轻肝脏损伤,延缓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基于动物模型积极筛选有效中药并阐述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 D-GalN)可以引起肝细胞大量坏死,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可以模拟肝细胞大量死亡后的机体免疫应答,LPS联合D-GalN诱导建立的ALF模型更符合临床实际。因此,基于LPS/D-GalN构建的ALF模型,归纳总结可有效干预ALF的常见中药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并详细阐述其作用机制,以期对中药有效性评价、试验思路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脂多糖 D-氨基半乳糖胺 急性肝衰竭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金草消毒颗粒对D-GalN/LPS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巍 许立拔 +5 位作者 张卓 张宇薇 林彩霞 高玲 巫玲玲 蒋伟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113,共6页
目的:研究金草消毒颗粒(JCG,由肿节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组成)对D-氨基半乳糖(D-GaIN)/脂多糖(LPS)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JCG(1.7,3.4,6.8g·kg^-1)连续给药10d后,采用腹腔注射给予D.... 目的:研究金草消毒颗粒(JCG,由肿节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组成)对D-氨基半乳糖(D-GaIN)/脂多糖(LPS)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JCG(1.7,3.4,6.8g·kg^-1)连续给药10d后,采用腹腔注射给予D.GalN(700mg·kg^-1)和LPS(10μg·kg^-1)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记录8h小鼠存活率,生化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磷酸化型核转录因子-KBp65(p-NF-KBp65)的表达,采用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草消毒颗粒可提高小鼠存活率,降低血清ALT,AST,TBIL,BUN,CREA,IL-1β,IL-6,TNF-α水平(P〈0.05,P〈0.01),显著升高IgG,IgM水平(P〈0.05,P〈0.01),下调肝组织iNOS,COX-2,p-NF-KBp65表达(P〈0.05,P〈0.01),肝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金草消毒颗粒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肾功能,减少促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肝组织iNOS,COX-2,p-NF-KBp65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达到保护肝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草消毒颗粒 肝损伤 D-氨基半乳糖(d-galn) 脂多糖(LPS) 一氧化氮合酶(iNOS) 环氧合酶-2(COX-2) 磷酸化型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