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志文 李立强 +1 位作者 张武 李明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7-582,共6页
目的分离DA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并进行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取出DA大鼠的股骨、胫骨之间骨髓腔的骨髓细胞,并联合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20 ng/mL和10 ng/mL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培... 目的分离DA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并进行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取出DA大鼠的股骨、胫骨之间骨髓腔的骨髓细胞,并联合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20 ng/mL和10 ng/mL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培养7 d,诱导DA大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ELISA检测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培养上清液IL-12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BMDC增殖情况以及形态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imDC表面特异性标志物OX62/CD103、CD40、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imDC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DA大鼠骨髓细胞经体外培养可获得大量imDC;imDC高表达OX62,低表达CD40、CD80、CD86、MHC-Ⅱ;rmIL-10处理的imDC上清液IL-12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rmIL-4处理组则相反;imDC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弱。结论成功建立简易分离培养高纯度的DA大鼠imDC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大鼠 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
原文传递
饲料中不同含量蛋白质对近交系DA大鼠生长繁殖的影响
2
作者 林彦 王顺章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年第12期35-36,共2页
目的DA大鼠作为近交系实验动物在国内刚刚起步,国标中尚无此动物的营养标准,我们对其进行饲喂不同比例蛋白质的饲料,据此可筛选出适合DA生长繁殖最佳的蛋白质含量。方法将出生21d的DA大鼠分成四组,分别饲喂四种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饲... 目的DA大鼠作为近交系实验动物在国内刚刚起步,国标中尚无此动物的营养标准,我们对其进行饲喂不同比例蛋白质的饲料,据此可筛选出适合DA生长繁殖最佳的蛋白质含量。方法将出生21d的DA大鼠分成四组,分别饲喂四种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饲料,自由采食,详细记录各组饲料消耗情况。每周定时称重,详细记录。各组鼠在12周龄时,同组内雌雄交配,观察怀孕率、离乳仔数、离乳仔重量。将各组13周龄雄性大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解剖,将其肝、心、脾、肾取出称重。结果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4~5周龄DA大鼠,饲料中蛋白质为23.62%组体重及日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繁殖期12周龄后饲料中蛋白质为21.74%组的雌性DA大鼠产仔量高于其它组。哺乳期饲料中蛋白质为23.62%组的离乳仔重量高于其它组。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各组大鼠脏器重量及内脏综合系数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DA大鼠对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大鼠 饲料 蛋白质需要量 生长 繁殖
下载PDF
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技术改良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铸 李立 +5 位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刘滇生 李来邦 陈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79-1185,共7页
背景:国际上研究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基础动物模型是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国际上公认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鼠种配对方式为DA至Lewis大鼠、DA至BN大鼠及BN至Lewis大鼠,但由于鼠种缺乏和操作技术有待成熟的原因,国内较少引用以上... 背景:国际上研究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基础动物模型是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国际上公认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鼠种配对方式为DA至Lewis大鼠、DA至BN大鼠及BN至Lewis大鼠,但由于鼠种缺乏和操作技术有待成熟的原因,国内较少引用以上鼠种配对方式进行该模型的建立。目的:课题组在大量SD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训练的基础上,采用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摸索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建立技巧和经验。方法:通过改良二袖套法,以雄性DA大鼠为供体,雄性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60只,受体大鼠术前1d和术后1周内饲喂治疗剂量的他克莫司,1周后半量递减并停药,记录移植手术时间,观察受体大鼠的术后生存状况、手术成功率及生存期,分别于术后7,14,21,28d处死受体大鼠,获取肝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大体和镜下的病理学变化,进行急性排斥反应评分。结果与结论:供肝冷缺血时间30~60min,供体手术时间(18.5±4.0)min,供肝修整时间(7±3)min,受体手术时间(35.0±7.3)min,无肝期为(13.0±3.0)min,手术成功率为98%,1周存活率为91.6%。术后2周随着他克莫司撤药,受体大鼠迅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14~28d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20.85±0.71)d,中位生存时间为21d。实验建立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需要以大量SD大鼠肝移植训练为基础进行,通过对二袖套法技术的改良和围手术期短期应用他克莫司有助于该模型的稳定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da大鼠 LEWIS大鼠 原位肝移植术 动物模型 他克莫司
下载PDF
降植烷诱导的DA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利文 文凯 袁泉 《现代医学》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及检测相关指标,为研究RA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Dark-Agouti(DA)大鼠为模型动物,采用尾根部皮内一次性注射降植烷300μl的方法建立RA模型,并检测不... 目的: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及检测相关指标,为研究RA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Dark-Agouti(DA)大鼠为模型动物,采用尾根部皮内一次性注射降植烷300μl的方法建立RA模型,并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体重、关节病理评分、爪容积、后爪关节活动度、机械缩爪阈值、热缩爪潜伏期等指标。结果:注射降植烷后7~14 d DA大鼠100%发病,表现为四肢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以及踝关节红肿,爪容积增加,动物行走障碍,关节活动度下降,机械缩爪阈值明显下降,第21~28天达高峰。结论:降植烷尾根部注射引起的DA大鼠关节炎发病率高,操作简单易行,与临床RA患者表现有高度相似性,是一种较好的R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da大鼠 降植烷
原文传递
局部注射奥曲肽对DA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利文 钞愈 袁泉 《现代医学》 2013年第8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局部注射对DA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DA大鼠尾根部皮内一次性注射降植烷300μl建立RA模型,成模后连续4周每周1次足底注射奥曲肽0.005 mol.L-1,观察其对DA大鼠RA的疗效。结果:使用奥曲肽后,DA大鼠四肢掌指... 目的:探讨奥曲肽局部注射对DA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DA大鼠尾根部皮内一次性注射降植烷300μl建立RA模型,成模后连续4周每周1次足底注射奥曲肽0.005 mol.L-1,观察其对DA大鼠RA的疗效。结果:使用奥曲肽后,DA大鼠四肢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以及踝关节红肿减轻,爪容积减小,关节活动度提高,机械缩爪阈值提高。结论:局部注射奥曲肽对DA大鼠RA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类风湿性关节炎 da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