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SS矫治器和DAMON矫治器安氏Ⅰ类错治疗效果的PAR指数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管丽敏 鲍庆红 +1 位作者 吉玲玲 王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目的:应用正畸标准指数(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比较PASS生理支抗矫治器和Damon自锁矫治器在安氏Ⅰ类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012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PASS生理支抗矫治器和Damon自锁矫治器完成... 目的:应用正畸标准指数(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比较PASS生理支抗矫治器和Damon自锁矫治器在安氏Ⅰ类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012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PASS生理支抗矫治器和Damon自锁矫治器完成治疗的安氏Ⅰ类患者80例,每组40例,以是否拔牙进一步分组,每小组各20例,对每组治疗前后的模型进行PAR指数测评,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PASS治疗组拔牙病例矫治后在前牙排列和后牙排列项目的PAR分值低于DAMON组(P<0.05),其余各项PAR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非拔牙病例治疗各项PAR分值及PAR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ASS矫治技术在安氏Ⅰ类拔牙病例的矫治效果优于DAMON技术,体现在前牙及后牙排列的控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矫治器 damon矫治器 PAR指数 安氏Ⅰ类错牙合 疗效
下载PDF
Damon3~TM矫治器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戴红卫 张定铭 +1 位作者 吴杨 冯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应用PAR指数评价Damon3TM矫治器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配对选择48例患者,分为Damon组和传统结扎式托槽组,Damon组使用Damon3^(TM)矫治器矫治,传统结扎式托槽组使用Gemini MBT^(TM)金属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 目的:应用PAR指数评价Damon3TM矫治器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配对选择48例患者,分为Damon组和传统结扎式托槽组,Damon组使用Damon3^(TM)矫治器矫治,传统结扎式托槽组使用Gemini MBT^(TM)金属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的疗效、疗程以及椅旁拆除和结扎弓丝时间。结果:治疗前后PAR指数及改变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mon组较传统结扎式托槽组平均缩短疗程4.23个月,椅旁操作时间平均减少了137.15s。结论:Damon3^(TM)矫治器能以较短的疗程,较少的椅旁操作时间取得与传统结扎式矫治器相同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3^TM矫治器 自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应用Damon技术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的牙弓测量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陶列 姚冉 +2 位作者 唐国华 许晓岑 俞昳丽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3-249,共7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牙龄阶段使用Damon矫治技术非拔牙治疗上颌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选取24例骨性I类上颌拥挤大于5mm的病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按照治疗前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未萌出组(G1)9例和已萌出组(G2)15例。...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牙龄阶段使用Damon矫治技术非拔牙治疗上颌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选取24例骨性I类上颌拥挤大于5mm的病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按照治疗前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未萌出组(G1)9例和已萌出组(G2)15例。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上颌牙列排齐后作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使用SPSS15.0软件包作t检验,比较2组间差异,逐步回归分析牙弓周长变化与牙弓长度及牙弓宽度各指标变化间的关系。结果:上颌牙列排齐后,牙弓长度、前磨牙间宽度和磨牙间宽度均显著增加,但增加量2组间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牙弓周长的增加(Y)与牙弓长度的变化(X1)和前磨牙区牙弓宽度的变化(X2)高度相关,回归方程为Y=1.35X1+0.63X2+1.77。切牙唇向移动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量G1组分别为1.2mm和2.4mm,G2组分别为2.5mm和0.9mm,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amon技术主要通过增加牙弓长度和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来增加牙弓周长,从而达到非拔牙治疗牙列拥挤的目的。除前牙唇向移动外,在第二磨牙萌出前,可由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获得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自锁矫治器 牙列拥挤 牙弓周长 牙弓长度 牙弓宽度
下载PDF
不同矫治器正畸后牙周骨组织压力侧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永平 葛长青 高琳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2期7791-7796,共6页
背景:Damon Ⅲ矫治器是近期矫治器改良的新方向。目的:观察不同矫治器正畸作用下兔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压力侧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64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MBT矫治器组、Begg矫治器组和Damon Ⅲ矫治器组,后3组将MBT矫治器... 背景:Damon Ⅲ矫治器是近期矫治器改良的新方向。目的:观察不同矫治器正畸作用下兔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压力侧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64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MBT矫治器组、Begg矫治器组和Damon Ⅲ矫治器组,后3组将MBT矫治器、Begg矫治器、Damon Ⅲ矫治器结扎在上颌切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牵引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1mm。结果与结论:矫治后7d时MBT矫治器组、Begg矫治器组、Damon Ⅲ矫治器组兔压力侧牙周骨组织骨小梁体积减少,骨小梁宽度变窄,间隙变宽(P<0.05),且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矫治后21d时,与MBT矫治器组和Begg矫治器组相比,Damon Ⅲ矫治器组兔压力侧骨小梁体积减少,骨小梁宽度变窄,间隙变宽及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数量升高(P<0.05)。提示在正畸牙移动过程初期,MBT矫治器、Begg矫治器、Damon Ⅲ矫治器均有正畸效果,但Damon Ⅲ矫治器后期效果优于MBT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器 damon矫治器 正畸 牙周组织 破骨细胞 正畸矫治 生物力学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下载PDF
Damon技术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患者的牙弓形态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文丹 刘英志 +1 位作者 陈东 徐圆圆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7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Damon技术对牙列拥挤患者进行非拔牙矫治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 15例中度牙列拥挤患者,使用DamonⅢ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探讨牙弓形态的变化特点。结果矫治后的牙弓长度和宽度均有显著增... 目的探讨采用Damon技术对牙列拥挤患者进行非拔牙矫治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 15例中度牙列拥挤患者,使用DamonⅢ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探讨牙弓形态的变化特点。结果矫治后的牙弓长度和宽度均有显著增加,具体的变化特点与牙列拥挤的程度和部位有关。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发生在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区。结论采用Damon技术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患者,牙弓形态改变主要是前磨牙区宽度及牙弓长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矫治器 非拔牙矫治 牙列拥挤 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下载PDF
DamonⅢ自锁矫治器在拔牙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林华 林晓瑜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678-679,共2页
目的:探讨DamonⅢ自锁矫治器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优点,对比治疗前后牙、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对18例采用DamonⅢ自锁矫治器矫治的拔除4个前磨牙的病例进行研究,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 目的:探讨DamonⅢ自锁矫治器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优点,对比治疗前后牙、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对18例采用DamonⅢ自锁矫治器矫治的拔除4个前磨牙的病例进行研究,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平均矫治时间18.9个月,最长24个月,最短14个月。所有病例磨牙均达到I类关系,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覆盖正常。结论:DamonⅢ自锁矫治器在拔牙矫治病例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能很好地控制支抗,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damon矫治器 自锁托槽 拔牙矫治
原文传递
Damon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文丹 刘英志 +1 位作者 陈东 付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Damon矫治技术对牙列拥挤病例进行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15例中度牙列拥挤病例,使用Damon3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治;15例重度牙列拥挤病例,使用Damon3矫治器进行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Damon矫治技术对牙列拥挤病例进行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15例中度牙列拥挤病例,使用Damon3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治;15例重度牙列拥挤病例,使用Damon3矫治器进行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讨论牙弓宽度改变特点。结果:采用Damon矫治技术矫治牙列拥挤的拔牙与非拔牙病例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拔牙组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非拔牙组上、下颌前磨牙宽度以及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组牙弓宽度改变主要与牙齿移动方向有关,非拔牙组牙弓宽度改变与拥挤存在部位以及拥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3矫治器 拔牙矫治 非拔牙矫治 牙列拥挤 牙弓宽度
原文传递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贵凤 周静 +2 位作者 王广磊 陈丽琼 雷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74-82,共9页
目的对比研究Ormco传统双翼直丝弓托槽、Tip-Edge Plus差动力直丝弓托槽与标准转矩Damon被动自锁托槽在正畸拔牙矫治中对上颌前牙的转矩控制情况,为临床应用上选择合适的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患者40例选取于2016年1月至2... 目的对比研究Ormco传统双翼直丝弓托槽、Tip-Edge Plus差动力直丝弓托槽与标准转矩Damon被动自锁托槽在正畸拔牙矫治中对上颌前牙的转矩控制情况,为临床应用上选择合适的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患者40例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和昆明市延安医院口腔科就诊者,且为中度牙列拥挤需拔除上下颌第1前磨牙的安氏I类错()畸形,其中采用Ormaco传统双翼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患者10例、Tip-Edge plus差动力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患者10例和标准转矩Damon被动自锁托槽矫治器患者20例。比较矫治前和矫治完成时反映颅颌面关系、软组织形态等20项测量项目。结果3组患者矫治前均提示突面相,上前牙前突。矫治后3种矫治器及相应的矫治技术都改善了上前牙突度,∠U1-L1较治疗前均增大,∠U1-NA较治疗前均减小。在软组织方面,矫治后3组UL-EP、LL-EP均发生了减小,Z角增大,接近正常值,提示侧貌前突也得到改善。矫治前和矫治后3组患者间的上下颌骨在矢状向位置、垂直向位置、前牙突度,以及软组织4个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Damon双翼托槽矫治器、Tip-Edge plus托槽矫治器和标准转矩Damon被动自锁托槽矫治器3种矫治器,在改善前牙突度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效果,矫治完成后对照的3组数值均接近正常值,说明标准转矩的Damon自锁托槽、Tip-Edg plus差动力直丝弓托槽以及Ormco传统双翼托槽在拔牙病例中都能有效的控制前牙转矩,且3种托槽在控制转矩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矫治 转矩 Ormco传统双翼托槽矫治器 Tip-Edge plus差动力直丝弓托槽矫治器 damon标准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