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DDT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红权 李红梅 +4 位作者 蒋继志 杨雪丽 郭荣君 平淑珍 张维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6-699,共4页
从DDT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具有DDT降解能力的细菌,经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得到56株细菌,将其接种到基础盐酵母培养基,7d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初筛得到降解率较高的一株菌,编号为D-1。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传统分类学方法确定该菌为寡养... 从DDT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具有DDT降解能力的细菌,经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得到56株细菌,将其接种到基础盐酵母培养基,7d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初筛得到降解率较高的一株菌,编号为D-1。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传统分类学方法确定该菌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的一株菌。对菌体降解DDT的特性的研究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底物质量浓度为40mg/L,pH7.0,摇床转速为200r/min的条件下,该菌株对DDT降解10d的降解率为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养单胞菌 ddt降解 16S RDNA
下载PDF
DDT降解菌DH-7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权 马珦玻 +4 位作者 李红梅 昌艳萍 赵盛 陈淑兰 周艳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851-5852,5863,共3页
[目的]研究DDT降解菌的生物学、降解特性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方法]从化工厂采集土样,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在好氧条件下DDT降解率较高的菌株DH-7,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传统分类学方法初步确定菌株DH-7为铜... [目的]研究DDT降解菌的生物学、降解特性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方法]从化工厂采集土样,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在好氧条件下DDT降解率较高的菌株DH-7,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传统分类学方法初步确定菌株DH-7为铜绿假单胞菌。对菌体降解DDT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株对DDT降解10 d的降解率为73.6%。在优化培养条件后,该菌株10 d的降解率达81.4%。[结论]该研究结果为DDT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球菌 ddt降解 16S RDNA
下载PDF
一株DDT降解菌株D3的安全评估
3
作者 吴雨龙 吴向华 +1 位作者 王俏娜 华春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8-75,共8页
[目的]评估DDT降解菌株D3的生物安全性.[方法]以两种毒理学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估DDT降解菌株D3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DDT降解菌株D3对大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m... [目的]评估DDT降解菌株D3的生物安全性.[方法]以两种毒理学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估DDT降解菌株D3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DDT降解菌株D3对大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超过5000 mg/kg(6. 3×1011CFU/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在相关指标对比中无明显差异.[结论]DDT降解菌株D3对哺乳动物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作为治理DDT污染土壤的修复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t降解菌株D3 安全评估
下载PDF
DDT降解菌株Chryseobacterium sp. PYR2对小麦的促生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缨 王梦雨 +5 位作者 陈国参 王继雯 幕琦 徐文洪 李健强 刘志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6-1355,共10页
【背景】前期结果表明,DDT降解菌株Chryseobacterium sp. PYR2可高效去除土壤中的DDT等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该菌对植物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菌株Chryseobacterium sp. PYR2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及其机理,为后续开发DDT降... 【背景】前期结果表明,DDT降解菌株Chryseobacterium sp. PYR2可高效去除土壤中的DDT等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该菌对植物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菌株Chryseobacterium sp. PYR2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及其机理,为后续开发DDT降解及植物促生双效功能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制该菌株的不同梯度稀释菌悬液,用纸卷发芽法和盆栽法研究菌悬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影响;Salkowski法测定PYR2合成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量;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及IAA合成的影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LC-MS/MS-MRM)方法分析IAA在PYR2菌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结果】PYR2菌悬液可明显提高小麦种子萌发率并促进小麦植株的生长,小麦的侧根数、株高、鲜重、干重等指标均明显提高。该作用是由于菌株PYR2可以合成植物生长激素IAA。最适IAA合成条件:温度30°C,pH 7.0-8.0,盐浓度<0.5%,L-色氨酸50mg/L。代谢液中检测到色醇、色胺和吲哚-3-乙酰胺3种中间代谢产物,推测PYR2体内存在3条IAA合成途径,分别为吲哚-3-丙酮酸(IPy A)、TAM和IAM途径。【结论】菌株PYR2对小麦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是由于其具有多条高效合成IAA的代谢途径,表明其在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作物种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t降解 CHRYSEOBACTERIUM sp. PYR2 植物促生菌 吲哚-3-乙酸
原文传递
不同水分条件下活性污泥对土壤中DOM产生及DDT降解的影响
5
作者 邓晓 武春媛 +2 位作者 李怡 刘景坤 李勤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67-4374,共8页
采用盆钵实验,通过控制淹水、田间最大持水量和60%相对含水量3种水分条件系统研究施用活性污泥(AS)对不同质地土壤中DOM的产生消长规律及DDT降解的影响,旨在为农药污染土壤修复及农产品清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水分条件... 采用盆钵实验,通过控制淹水、田间最大持水量和60%相对含水量3种水分条件系统研究施用活性污泥(AS)对不同质地土壤中DOM的产生消长规律及DDT降解的影响,旨在为农药污染土壤修复及农产品清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水分条件下AS均能提高土壤中DOM的含量,且随添加比例增加而增加;2)不同水分条件下AS均能促进土壤中p,p'-DDT降解,淹水条件下添加1%~3%的AS使粘土、壤土和砂土中p,p'-DDT的降解率分别提高4.0%~45.0%、2.7%~48.9%和2.2%~35.4%;最大持水量条件下粘土、壤土和砂土中p,p'-DDT的降解率分别提高2.9%~40.9%、1.9%~46.9%和2.1%~34.3%;60%相对含水量条件下粘土、壤土和砂土中p,p'-DDT的降解率分别提高3.0%~40.9%、2.1%~45.0%和1.7%~31.6%;3)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中添加AS后DOC含量与p,p'-DD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AS对p,p'-DDT降解的促进效果表现为淹水条件>最大持水量>60%相对含水量,p,p'-DDT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降解速度表现为壤土>粘土>砂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土壤 DOM ddt降解
原文传递
水稻对土壤中DDT及其系列降解物的吸收
6
作者 安琼 董元华 +1 位作者 王辉 魏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6-692,共7页
在温室条件下,盆栽种植水稻(Oryza sativa,淹水土壤),设老化态DDT残留和新施入DDT两种处理,生长期126 d。研究结果显示:老化残留DDT在土壤中降解十分缓慢,而新施入DDT在土壤中降解相当迅速,GC/MS鉴定结果表明,降解物除DDD外,还有DDMS和D... 在温室条件下,盆栽种植水稻(Oryza sativa,淹水土壤),设老化态DDT残留和新施入DDT两种处理,生长期126 d。研究结果显示:老化残留DDT在土壤中降解十分缓慢,而新施入DDT在土壤中降解相当迅速,GC/MS鉴定结果表明,降解物除DDD外,还有DDMS和DDMU。尽管土壤中老化残留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但水稻根系仍可吸收利用并向地上组织传输,因此不可低估老化残留的生物有效性。在新施入DDT的处理中,水稻根系对DDD的吸收量高达900 ng g-1,不过,根系向地上部组织传输DDX的能力极为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水稻根系对土壤中DDMS和DDMU吸收的生物富集因子为DDD或DDE的3倍,表明DDMU和DDMS具有较母体化合物更为突出的作物可吸收利用性。DDX各组分从水稻根系向地上组织传输时,其分布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作物在吸收和传输DDX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或者DDX在这种吸收和传输过程中发生了进一步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t及其降解物(DDX) 老化残留 新施用残留物 水稻 作物吸收
下载PDF
血粉对DDTs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辉 刘春跃 +1 位作者 王英刚 孙丽娜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9-173,共5页
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土壤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研究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农田土壤过程中对微生物的影响,分析了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酶活性和DDTs降解菌的变化情况,对血粉原位修复DDT... 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土壤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研究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农田土壤过程中对微生物的影响,分析了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酶活性和DDTs降解菌的变化情况,对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血粉和葡萄糖可以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但脲酶活性提高程度不显著。修复1个月后,土壤酶活性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酶活性不断降低。与葡萄糖相比,血粉易于吸附在土壤颗粒上且不溶于水,能够长效地提高土壤中酶活性。添加血粉辅以定期翻土有利于DDTs降解微生物的增殖,同时显著提高了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的活性,有利于土壤中DDTs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粉 土壤酶活性 ddts降解 土壤微生物
原文传递
Novel photocatalytic reactor for degradation of DDT in water and its optimization model 被引量:1
8
作者 Wei-hai PANG Nai-yun GAO +1 位作者 Yang DENG Yu-lin T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32-738,共7页
A novel photocatalytic reactor was developed to remove (1,1-bis(4-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e) (DDT) from water. In the reactor, a cenosphere was used to support TiO2 film made by means of sol-gel. Becau... A novel photocatalytic reactor was developed to remove (1,1-bis(4-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e) (DDT) from water. In the reactor, a cenosphere was used to support TiO2 film made by means of sol-gel. Because the cenospheres were coated with TiO2, their specific gravity was slightly increased from the original 0.6-0.8 to 0.8-0.9, so that they were able to be suspended in water. With the mixed operation of a bubbler, the water in the reactor was in a well-fluidized state.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is a sand filter bed,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vent the photocatalyst from being lost.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eactor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two primary influential factors: ultraviolet (UV) light intensity and photocatalyst concentration. With such a model, the reactor can be designed more reason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tic reactor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Reactor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