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区沉陷DEM多重滤波方法研究
1
作者 姚顽强 蒙延斌 +1 位作者 郑俊良 薛志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5,共9页
针对传统地表移动监测方法周期较长、工作量大的问题,通过无人机LiDAR和点云滤波获取地面点云,并构建沉陷DEM,实现地表沉陷监测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由于现有点云滤波和插值算法构建的沉陷DEM模型仍会包含噪声,限制了该技术在矿... 针对传统地表移动监测方法周期较长、工作量大的问题,通过无人机LiDAR和点云滤波获取地面点云,并构建沉陷DEM,实现地表沉陷监测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由于现有点云滤波和插值算法构建的沉陷DEM模型仍会包含噪声,限制了该技术在矿区的普及,因此,进一步研究了沉陷DEM噪声的去除方法,对比分析了多重滤波与经典滤波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几种去噪方法中,中值滤波组合维纳滤波的去噪效果最好,保留了下沉盆地的细节特征,能够满足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LiDAR 地表沉陷 点云滤波 沉陷dem 多重滤波
下载PDF
基于DEM-FEM耦合方法的碎屑流对桥墩最大冲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陈勇 姚昌荣 +3 位作者 周迅 赵实达 陈庭宇 强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
碎屑流是我国山区最危险的地质灾害之一,山区桥墩常受到碎屑流冲击而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给山区桥梁建设、运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采用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耦合的三维数... 碎屑流是我国山区最危险的地质灾害之一,山区桥墩常受到碎屑流冲击而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给山区桥梁建设、运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采用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碎屑流对双柱式桥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斜槽试验,验证了耦合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了碎屑流冲击坡度、距离和体积密度对桥墩冲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大冲击力与碎屑流冲击坡度、距离和体积密度分别呈幂函数(指数大于1)、幂函数(指数小于1)和线性正相关。冲击坡度、距离和体积密度对最大冲击力的敏感度值分别为3.012、0.202、0.804,在桥梁碎屑流灾害防治时需重视冲击坡度和体积密度的影响。将冲击力的数值模拟值与流体动力学模型预测值对比分析表明,流体动力学模型理论公式能较好地预测桥墩所受的最大冲击力,最大预测误差低于23.6%。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山区桥梁碎屑流灾害防治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FEM耦合方法 碎屑流 桥墩 冲击力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流场涡旋中颗粒碰撞黏附机制的CFD-DEM(XDLVO)模拟
3
作者 林喆 吴亚红 +1 位作者 郭语妍 秦志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5-1635,共11页
混凝装备中流场的涡旋特征是影响煤泥水等微细颗粒絮凝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析流场涡旋影响颗粒混凝碰撞与黏附机制,以圆柱绕流产生的涡街为代表性涡旋流场,采用CFD方法模拟了流速和圆柱直径对流场涡旋强度和尺度的影响;引入XDLVO... 混凝装备中流场的涡旋特征是影响煤泥水等微细颗粒絮凝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析流场涡旋影响颗粒混凝碰撞与黏附机制,以圆柱绕流产生的涡街为代表性涡旋流场,采用CFD方法模拟了流速和圆柱直径对流场涡旋强度和尺度的影响;引入XDLVO理论辅助描述离散元方法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粒径为25~100μm颗粒在上述流场中的碰撞与黏附过程进行CFD-DEM模拟,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流速0.06~0.12 m/s、圆柱直径2~6 mm、雷诺数为120~720条件下,圆柱绕流场中的涡旋半径(r)与圆柱直径(D)的关系近似为r=0.133 3D+0.421 4,与流速无显著相关性;涡旋中心的最大涡量与流速成正比,涡旋强度与圆柱直径的2次方正相关。CFD-DEM(XDLVO)模拟方法获得的黏附聚集体的特征参数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其可较准确地描述圆柱绕流场中颗粒的碰撞与黏附过程。对流场涡旋分布特征和聚集体在流场分区中分布特征的分析表明,流场中的涡旋通过惯性离心力使颗粒远离涡旋中心向涡旋周边的黏性剪切区富集,在改变颗粒运动方向的同时,增加了颗粒在黏性区的局部浓度,从而提高了颗粒的碰撞概率,有效促进了颗粒的黏附并大。当涡旋尺度为物料粒径的10倍左右时最有利于颗粒的碰撞黏附,因此可根据应用场景的物料粒度来优化设计绕流圆柱直径,使其达到最好的黏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黏附 XDLVO CFD-dem 圆柱绕流 涡旋
下载PDF
一种DEM辅助下的LiDAR点云PTD滤波改进算法
4
作者 郑斌 邹学忠 李小昱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1期13-15,28,共4页
针对传统渐进加密不规则三角网(PTD)滤波算法在复杂地形环境下需要反复调试地面点判断参数才能获得较好结果的局限性,以往期DEM数据提取的地形高程和地形梯度为辅助,改进PTD中初始地面种子点的选取方法,优化地面点判断参数,并对往期DEM... 针对传统渐进加密不规则三角网(PTD)滤波算法在复杂地形环境下需要反复调试地面点判断参数才能获得较好结果的局限性,以往期DEM数据提取的地形高程和地形梯度为辅助,改进PTD中初始地面种子点的选取方法,优化地面点判断参数,并对往期DEM数据和现势LiDAR点云数据之间的地形变化进行检测和处理,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条件的复杂地形,滤波效果较好。对比分析实验数据精度可知,该算法能有效降低I类与II类误差,且样本分类精度均在90%以上,说明DEM辅助可切实提高PTD滤波算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点云 PTD滤波 dem辅助分类
下载PDF
基于CFD-DEM的物料转运过程诱导风流场与产尘因素分析
5
作者 汤亮 陈全 +2 位作者 龚发云 刘洁 沈嘉禾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了揭示颗粒物料在皮带机转运过程中的粉尘运移规律问题,推导了含有水平初速度的颗粒物料转运过程中的诱导气流方程,并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转运过程中的颗粒分布与诱导风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颗粒物料的落料高度、质量流量和初... 为了揭示颗粒物料在皮带机转运过程中的粉尘运移规律问题,推导了含有水平初速度的颗粒物料转运过程中的诱导气流方程,并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转运过程中的颗粒分布与诱导风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颗粒物料的落料高度、质量流量和初速度对颗粒逸散与诱导气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在弧形下落阶段速度逐渐提高,挤压碰撞阶段颗粒速度先降低后提高,最后趋于稳定,部分颗粒出现逸散现象;含尘气流在颗粒物料弧形下落阶段和挤压碰撞阶段扩散较为明显;诱导气流速度与颗粒物料质量流量和初始速度呈正比关系,颗粒物料质量流量与诱导气流速度呈幂函数关系,拟合曲线幂指数为0.6~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颗粒物料转运 诱导风 流场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DEM-MBD耦合的液压挖掘机动力学仿真分析
6
作者 刘畅 黄笛 +1 位作者 曹超 牟象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5,共6页
在实际工况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受到的载荷较大且具有强时变性,因此工作装置各组成杆件及液压缸较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失效。针对以上问题,选取某型号液压挖掘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实际挖掘物料工况,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 在实际工况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受到的载荷较大且具有强时变性,因此工作装置各组成杆件及液压缸较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失效。针对以上问题,选取某型号液压挖掘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实际挖掘物料工况,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液压挖掘机虚拟样机模型并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物料模型。通过DEM-MBD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主要获取挖掘物料过程中铲斗受力变化曲线、不同时刻铲斗受力云图,通过对其分析,能够获取铲斗在挖掘作业过程中受力变化情况,为铲斗的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动力学仿真 铲斗 dem-MBD耦合仿真
下载PDF
基于CFD-DEM的流-固耦合数值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蔡国庆 刁显锋 +3 位作者 杨芮 王北辰 高帅 刘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2,共16页
随着土体渗流侵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土颗粒流失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尺度的特点。其中,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FD-DEM)为在细观尺度上研究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对土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 随着土体渗流侵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土颗粒流失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尺度的特点。其中,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FD-DEM)为在细观尺度上研究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对土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CFD-DEM耦合方法在岩土工程领域应用现状,本文系统总结现有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重点论述CFD-DEM耦合方法的建模策略,包括固相颗粒形状建模与粒间接触模型、流体相控制方程及参数计算方法,以及CFD-DEM耦合计算,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CFD-DEM耦合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流-固耦合 颗粒建模 流体建模 流-固相互作用力
下载PDF
基于DEM的旋转给料器叶片磨损特性研究
8
作者 张洁 纪云 《煤矿机械》 2024年第5期61-64,共4页
为探究旋转给料器工作时,颗粒在给料器内流动对给料器的磨损特性,使用SoildWorks软件构建旋转给料器叶片结构,借助EDEM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离散建模分析,分别研究旋转给料器不同转速、不同叶片数下给料器叶片磨损情况,得出给料器叶片数相... 为探究旋转给料器工作时,颗粒在给料器内流动对给料器的磨损特性,使用SoildWorks软件构建旋转给料器叶片结构,借助EDEM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离散建模分析,分别研究旋转给料器不同转速、不同叶片数下给料器叶片磨损情况,得出给料器叶片数相同,叶片转速为230 r/min、267 r/min与305 r/min时,随着叶片转速的增加,磨损量反而减小。当转速都为230 r/min,叶片数量为4、6和8时,6叶片的情况下给料器叶片的磨损程度最小。综合得出的结果,给料器可以设计成叶片数量为6、额定转速为305 r/min,这样对叶片的磨损程度不大,可以提高给料器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叶片数量 转速 磨损
原文传递
基于LBM-DEM细观数值模拟的水力诱导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发育过程分析
9
作者 陶小虎 叶明 +2 位作者 龚建师 王赫生 胡晓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文章以水力驱动的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方法和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Bouzidi插值反弹边界格式和动量交换法,建立一种可以从细观角度模拟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离散元方法流固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 文章以水力驱动的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方法和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Bouzidi插值反弹边界格式和动量交换法,建立一种可以从细观角度模拟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离散元方法流固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承压水下降引起的覆盖型岩溶塌陷数值模拟开展了探索性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承压水位下降工况中地下水主要对隔水层岩溶开口处的颗粒产生影响,对土洞周围土体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土体颗粒的剥落容易造成土颗粒原位置和上方位置处水压的陡降,从而造成较强的水力坡降,使得地下水对内部颗粒作用力陡增,容易引起上方颗粒在地下水作用力和重力作用下失稳,导致从土体颗粒失稳至土层塌陷逐渐加速。研究成果对进一步从细观尺度进行水力驱动的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发育过程与特征研究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岩溶 地面塌陷 地下水 数值模拟 LBM-dem方法 细观尺度
下载PDF
基于DEM-SPH流固耦合的冰区船舶快速性预报
10
作者 吴捷 刘璐 +1 位作者 田于逵 季顺迎 《船舶》 2024年第1期70-83,共14页
船舶在冰区海域中航行会受到冰水环境阻力的影响,是冰区船舶快速性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分析冰区船舶的快速性能,该文采用基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 船舶在冰区海域中航行会受到冰水环境阻力的影响,是冰区船舶快速性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分析冰区船舶的快速性能,该文采用基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的流固耦合模型模拟船舶冰区航行过程,获得不同航速下的船舶阻力和推进力,进一步计算出螺旋桨的推力、扭矩以及定速航行所需的螺旋桨转速等参数。为研究船体结构、海冰与海水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文中通过SPH粒子与固定粒子边界相对运动的拟合项直接计算固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建立船体结构、海冰与海水耦合的DEM-SPH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别对船舶在冰区的航行阻力和推进力进行模拟,通过拟合的方式匹配航行阻力和推进力,并考虑尾部流场导致的船体阻力增额,从而预报船舶在特定航速下实现自航所需的螺旋桨转速。此外,文中还模拟了DTMB 5415船模在浮冰区和层冰区中航行的阻力和不同螺旋桨转速下的推力,对船模在不同工况下实现特定航速航行所需的螺旋桨转速进行了预报。计算结果表明:DEM-SPH耦合模型对船-冰、桨-冰作用中的流固耦合过程模拟效果出色,可完整描述船体及尾部伴流场对海冰的拖曳作用;通过文中所述阻力-推力模拟算例及强制力的拟合分析,所形成的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船舶自航下螺旋桨转速预报,可为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和工程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区船舶 dem-SPH流固耦合 离散元方法 船体阻力 螺旋桨推力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的不同出口形式气力集排系统分配器仿真与试验
11
作者 李贵川 李海宇 +3 位作者 杨少鹏 黄玉祥 高筱钧 付作立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气力集排技术具有播种效率高、广适性好、种子损伤低等优势,在研究中发现种子分配器的形式和结构参数对气力集排系统排种均匀性影响较大。本研究分别提出了M型、T型和Y型种子分配器,阐述了气力集排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小麦为研... 气力集排技术具有播种效率高、广适性好、种子损伤低等优势,在研究中发现种子分配器的形式和结构参数对气力集排系统排种均匀性影响较大。本研究分别提出了M型、T型和Y型种子分配器,阐述了气力集排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分配器内种子颗粒群体在气流作用下的受力和运动分析。基于CFD-DEM气固耦合方法,分别建立了小麦种子和分配器的仿真模型,以各行排量均匀性变异系数为指标,开展了不同出口型式对分配器性能影响的仿真试验研究,确定了M型种子分配器为最优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出口管倾角、顶盖圆锥角、入口直径、圆角半径和气流输送速度对M型种子分配器内部流场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显著性因素及其水平范围。分别以(出口管倾角、顶盖圆锥角、圆角半径)为因素开展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以各行排量均匀性变异系数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了M型种子分配器最优结构参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开展了台架和田间验证试验。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T型和Y型种子分配器相比,M型种子分配器显著提高了小麦种子的排种质量,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7.41%和3.72%。当顶盖圆锥角为117.03°,出口管倾角为59.50°圆角半径为69.46 mm时,种子分配器均匀性最佳,各行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6.05%。M型种子分配器仿真结果与台架和田间试验验证结果的绝对误差分别为1.00%和1.55%。该研究为气力集排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集排系统 种子分配器 CFD-dem耦合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基于不同分辨率DEM的林芝市冻融侵蚀区分布特征
12
作者 高志康 万丹 《高原农业》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成为热点话题,土壤侵蚀也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之一,藏东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其土壤侵蚀问题逐渐显露。本通过对林芝市不同分辨率DEM的计算处理。对林芝市冻融侵蚀区空间分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成为热点话题,土壤侵蚀也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之一,藏东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其土壤侵蚀问题逐渐显露。本通过对林芝市不同分辨率DEM的计算处理。对林芝市冻融侵蚀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不同空间分辨率DEM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5~30m分辨率下,林芝市以南冻融侵蚀区分布范围较小,多以岛状分布,以北分布范围较广,成片分布,且冻融侵蚀区的范围以高大山脉为主要聚集地;30~1000m分辨率下,冻融侵蚀区的分布较为集中,基本成片分布;(2)5~30m分辨率下计算出的冻融侵蚀区基本满足精度要求,结合对不同分辨率DEM下计算出的冻融侵蚀区面积进行计算,5分辨率的DEM是该研究区内冻融侵蚀区描述的理想分辨率;(3)林芝市的冻融侵蚀普遍存在,北部和西部冻融侵蚀区分布相对集中,以岛状、带状成片分布;林芝市以南冻融侵蚀区分布范围较小,多以岛状分布。(4)5~30m分辨率也可用于林芝市冻融侵蚀区的计算。其余分辨率存在位置或面积的偏差,不适用于林芝市冻融侵蚀区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分辨率 冻融侵蚀 空间分布 dem
下载PDF
辊轴式鱼分级设备的机构设计与DEM仿真优化
13
作者 迟蒙蒙 曹乐乐 +2 位作者 范斌彬 张畅原 张鹏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针对鱼类大小分级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化高效分级设备,结合鱼的体态形状特征,利用其体厚参数可以较平缓、温和地将鱼进行大小分级,同时增加了倾角调节装置,可根据不同种类的鱼调节设备的结构参数。对设备分级鲫鱼的过程进行了离散元(Disc... 针对鱼类大小分级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化高效分级设备,结合鱼的体态形状特征,利用其体厚参数可以较平缓、温和地将鱼进行大小分级,同时增加了倾角调节装置,可根据不同种类的鱼调节设备的结构参数。对设备分级鲫鱼的过程进行了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仿真;设计正交试验,对设备的辊轴转速、倾斜角度以及每秒进鱼量进行了优化,得到设备分级准确率和效率的最优值,为进一步设计优化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式鱼分级 dem仿真 倾斜角度
下载PDF
基于高分7号卫星DEM的坡度坡长计算精度评价
14
作者 赵云龙 符素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目的]坡度和坡长作为重要的地形因子,其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坡面土壤侵蚀模型的评价精度。高分7号卫星的高精度高程测量能力在地形因子的准确提取上具有较大潜力,期望能将其利用到坡度和坡长提取之中,实现对地形的准确表达。这需要对... [目的]坡度和坡长作为重要的地形因子,其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坡面土壤侵蚀模型的评价精度。高分7号卫星的高精度高程测量能力在地形因子的准确提取上具有较大潜力,期望能将其利用到坡度和坡长提取之中,实现对地形的准确表达。这需要对利用高分7号卫星DEM提取坡度坡长的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方法]利用地形因子(LS)计算工具,对陕西省吴堡县4个小流域高分7号卫星、1∶10000地形图、激光雷达影像生成的DEM进行坡度、坡长的提取。采用相关系数(r)、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作为评价指标,评价高分7号提取地形因子的精度。[结果]与激光雷达和1∶10000地形图的坡度和坡长相比,高分7号提取的流域平均坡度偏低7.50%~9.02%,坡长偏大1.83%~19.35%,但坡长和坡度分级的面积比例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高分7号提取的坡度结果偏差(16.46%~44.26%)明显小于坡长的偏差(75.25%~140.87%);高分7号所提取的坡度坡长在沟间地上的相对偏差(坡度15.48%~56.63%,坡长50.02%~130.79%)明显低于沟谷地(坡度21.28%~63.61%,坡长93.01%~192.51%)。[结论]利用高分7号DEM提取坡度坡长时,对于获取坡长坡度面积分级和对指定点的坡度提取时是可行的,而对于指定点的坡长提取时则结果不够可靠,在研究流域中坡长坡度的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优势,而提取具体某一位置处的坡长坡度时的优势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7号 地形因子 dem 土壤侵蚀模型
下载PDF
基于DEM的水库下游洪水淹没演进过程研究
15
作者 阙家骏 谈娟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215,共4页
水库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关系到下游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EM的水库下游洪水淹没演进过程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周公宅水库下游区域洪水淹没演进过程研究中。结果... 水库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关系到下游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EM的水库下游洪水淹没演进过程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周公宅水库下游区域洪水淹没演进过程研究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洪水淹没演进过程的分析效率,可实现水库下游洪水淹没演进过程模拟,且模拟结果符合山区河道的洪水淹没演进规律,可为水库洪水防御预案制定、下游洪水风险预警发布、避险转移工作开展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水库下游 洪水淹没 演进过程 分析效率
原文传递
基于DEM的新疆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
16
作者 张晨基 张永福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16-121,126,共7页
为了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0—2020年数据,通过引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同时叠合DEM高程数据,对新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 为了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0—2020年数据,通过引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同时叠合DEM高程数据,对新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耕地面积增长最多,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幅较大,200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明显;各高程区间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差异较大;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耕地保护制度的落实以及自然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着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格局 dem 演变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LiDAR的道路勘测DEM构建研究
17
作者 宋冬冬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当前道路建设的增速趋势和当前道路勘测方法的效率低下产生了严重割裂。其矛盾日益加深,限制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何改进道路勘测方法使其效率能跟上不断增速的道路建设是当前道路勘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选取广州某港口区域作... 当前道路建设的增速趋势和当前道路勘测方法的效率低下产生了严重割裂。其矛盾日益加深,限制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何改进道路勘测方法使其效率能跟上不断增速的道路建设是当前道路勘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选取广州某港口区域作为实验区,采集无人机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点云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构建环节中的点云数据滤波和数据内插及DEM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通过构建道路勘测中的立体DEM,获得道路断面的数据,提高获取道路勘测中的勘探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 LIDAR 无人机 dem 构建
下载PDF
应用无人机LiDAR的道路勘测DEM构建技术探讨
18
作者 张庭 《科技资讯》 202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当前道路建设的增速趋势和当前道路勘测方法的效率低下产生了严重割裂,其矛盾日益加深,限制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何改进道路勘测方法使其效率能跟上不断增速的道路建设是当前道路勘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选取贵州某地作为测区,... 当前道路建设的增速趋势和当前道路勘测方法的效率低下产生了严重割裂,其矛盾日益加深,限制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何改进道路勘测方法使其效率能跟上不断增速的道路建设是当前道路勘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选取贵州某地作为测区,采集无人机LiDAR点云数据,对DEM构建环节中的点云数据滤波和数据内插以及DEM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通过构建道路勘测中的立体DEM,获得道路断面的数据,提高获取道路勘测中的勘探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 激光雷达 无人机 dem构建
下载PDF
基于DEM的大义山地貌演化阶段研究
19
作者 张笑含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6期95-99,共5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地理循环说,以依据大义山范围划分的流域为单位求取各流域的地形高程(包括平均高程、最大高程、最小高程),应用起伏比法探究大义山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分布情况,以了...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地理循环说,以依据大义山范围划分的流域为单位求取各流域的地形高程(包括平均高程、最大高程、最小高程),应用起伏比法探究大义山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分布情况,以了解南岭大义山现在所处的地貌演化阶段。研究结果显示,大义山流域HI值总体处在0.377~0.449,流域1 HI值0.449、流域2 HI值0.401、流域3 HI值0.377,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均呈S型,山地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期,无地区处在演化幼年期和老年期,西北部较东南部更年轻,大义山整体在由壮年期向老年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地理循环说 面积-高程积分 地貌演化 大义山
下载PDF
Computer vision-aided DEM study on the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ded subgrade filler considering realistic coarse particle shapes
20
作者 Taifeng Li Kang Xie +2 位作者 Xiaobin Chen Zhixing Deng Qian Su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2期194-210,共17页
The compaction quality of subgrade filler strongly affects subgrade settlement.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macro-and micro-mechanical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bgrade filler based on th... The compaction quality of subgrade filler strongly affects subgrade settlement.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macro-and micro-mechanical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bgrade filler based on the real shape of coarse particles.First,an improved Viola-Jones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establish a digitalized 2D particle database for coarse particle shape evaluation and discrete modeling purposes of subgrade filler.Shape indexes of 2D subgrade filler are then compu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Finally,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aspect ratio(AR)and interparticle friction coefficient(μ)on the macro-and micro-mechanical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bgrade filler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AR,the coarse particles are narrower,leading to the increasing movement of fine particles during compaction,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slender coarse particles to inhibit the migration of fine particles.Moreover,the average displacement of particles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AR,indicating that their occlusion under power relies on particle shapes.The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of fine particles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coarse particles,which shows that compaction is primarily a migration of fine particles.Under the cyclic load,the interparticle friction coefficientμ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ample;under the quasi-static loads,however,the increase inμwill lea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orosity of the sample.This study could not only provide a novel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compaction mechanism but also establish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telligent subgrade comp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grade filler particles Deep learning particle Shape analysis Particle library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