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PDC5基因突变致癫痫七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文娟 刘崇 +1 位作者 郑会晓 李宝广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32-240,共9页
目的探讨DEPDC5基因突变致癫痫发作患儿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EPDC5基因突变相关性癫痫发作患儿,就临床表型、基因突变位点及其在结构域中的位置、药物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目的探讨DEPDC5基因突变致癫痫发作患儿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EPDC5基因突变相关性癫痫发作患儿,就临床表型、基因突变位点及其在结构域中的位置、药物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7例DEPDC5基因突变阳性患儿,其中自发突变2例(例2、例4),母源性突变3例(例1、例5、例7),父源性突变2例(例3、例6)。7例患儿均有局灶性发作,其中局灶性发作起病6例,全面性发作起病1例(例3)。7例患儿共发现7个基因突变位点,其中无义突变2个,剪接突变1个,错义突变4个。1例移码突变及2例无义突变(例3、例4)均位于SHEN区域或前方,病程分别为4年及2年,为药物难治性癫痫。例2位于SABA区域,其病程均为6年。2例(例1、例4)药物难治性癫痫,用拉考沙胺治疗有效。Minigene证实突变位点:c.4034-2A>G。可能形成两种截短蛋白,表示方式分别为p.Ala1345GlufsTer8和p.Ala1345Pro1349del。结论(1)DEPDC5基因突变所致癫痫发作以局灶性发作为主;DEPDC5基因突变多以局灶性发作起病,拉考沙胺可能有效;(2)位于SABA及SHEN结构域及相对表型更重,截短突变表型更重,病程更长;(3)Minigene实验证实c.4034-2A>G突变可导致蛋白质截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depdc5基因 结构域
下载PDF
DEPDC5基因突变相关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并发癫痫手术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
作者 桑林 胡文瀚 +3 位作者 刘畅 郑重 周峰 邵晓秋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观察1例DEPDC5基因突变相关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并发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 DEPDC5基因突变相关FCD并发癫痫患者1例,经详细的术前评估后进行手术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DEPDC5基因突变相关FCD并发癫痫患者... 目的观察1例DEPDC5基因突变相关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并发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 DEPDC5基因突变相关FCD并发癫痫患者1例,经详细的术前评估后进行手术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DEPDC5基因突变相关FCD并发癫痫患者,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明确病灶,手术切除后癫痫控制满意,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病理回报为FCDⅡa型。结论 DEPDC5基因突变导致FCD引起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基因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癫痫 手术
下载PDF
DEPDC5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丽卿 刘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9-672,681,共5页
目的探讨DEPDC5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例DEPDC5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女性患儿,分别于1月龄、4月龄起病;另1例男性患儿,1月龄起病。2例女性患儿DEP... 目的探讨DEPDC5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例DEPDC5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女性患儿,分别于1月龄、4月龄起病;另1例男性患儿,1月龄起病。2例女性患儿DEPDC5基因c.3092C>A(p.Pro1031His)、c.20A>G(p.Tyr7Cys),均为杂合突变,不全外显;另1例男性为c.280-1 G> A,splicing为新发突变。3例患儿的头颅磁共振成像均正常,男性患儿的PET-CT示左颞区皮质发育不良。2例女性患儿经抗癫痫药联合激素治疗,发作控制。男性患儿抗癫痫药及激素控制不良,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结论 DEPDC5基因可能是婴儿痉挛症的致病基因,且有一定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氨己烯酸对于DEPDC5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具有一定疗效。对于DEPDC5基因突变所致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症 depdc5基因 婴儿
下载PDF
DEPDC5基因突变相关的癫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龙绮婷 张玮 +5 位作者 张翠荣 尚丽 柴英 冯亚梅 龚德山 刘兴洲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DEPDC5(Dishevelled,EGL-10 and Pleckstrin Domain Containing 5),该片段为编码蛋白的一组基因,本文分析DEPDC5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和基因学等,提高临床上对此癫痫综合征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总结2... 目的DEPDC5(Dishevelled,EGL-10 and Pleckstrin Domain Containing 5),该片段为编码蛋白的一组基因,本文分析DEPDC5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和基因学等,提高临床上对此癫痫综合征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总结2017年至2019年就诊于上海德济医院的3个DEPDC5基因突变家系的临床-电生理、结构及功能影像学、基因学和病理等结果。结果DEPDC5基因突变的3个家系中,A家系先证者有癫痫家族史,家族中各患者的发作类型不一,符合家族性多变局灶性癫痫;B家系先证者也有癫痫家族史,另一个患者发作类型与先证者不同,先证者除癫痫发作外还伴有孤独症样表现;C家系先证者有2种发作类型,家族中存在携带者。3个家系的先证者结构功能成像均存在异常。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对3个家系中共9例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其中携带DEPDC5基因突变者6例,有癫痫发作者4例,外显率为67%。3个家系的先证者均行颅内电极植入确定致痫区并行病灶切除,术后至今1~2年无发作。结论DEPDC5基因突变的相关癫痫综合征有多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遗传特点存在不完全外显,临床表现为家族性多变局灶性癫痫、家族性颞叶内侧癫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癫痫并听觉障碍、婴儿痉挛和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等。大多数患者的精神运动发育正常,部分患者可存在轻度认知功能下降或孤独症样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基因 癫痫综合征 不完全外显 家族性多变局灶性癫痫 致痫区切除
下载PDF
DEPDC5基因相关癫痫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敏 罗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601-1606,共6页
目的报道3个与DEPDC5基因相关的癫痫家系,并分析其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方法检测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法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最后结合临床确定突变位点的致病性... 目的报道3个与DEPDC5基因相关的癫痫家系,并分析其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方法检测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法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最后结合临床确定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结果3例患儿起病中位年龄为3.4岁,临床表现为不同形式的癫痫发作,包括失神发作、局灶性发作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A患儿存在脑结构异常,其母亲有癫痫家族史。C患儿合并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例患儿中有2例经2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后控制不佳,1例已停药1 a,无发作。3例患儿行基因检测后均发现DEPDC5基因新发致病性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法验证后结合蛋白质预测软件分析结果可明确其致病性。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家族史、头颅影像学、脑电图结果及基因检测可明确3例DEPDC5基因相关癫痫患儿的诊断。DEPDC5基因相关癫痫患儿临床表现异质性高,癫痫发作形式不一,可合并脑结构异常及神经精神障碍等,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可能性大。本研究证实了3个DEPDC5基因新突变位点,丰富了DEPDC5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depdc5基因 “二次打击”机制 临床异质性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肠上皮Depdc5/mTORC1信号轴调控小鼠小肠上皮稳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格 马洁 +3 位作者 王庆志 辛悦 杨晨妍 熊熙文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8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探讨Depdc5敲除介导的mTORC1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对小鼠肠道上皮稳态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Depdc5组(对照组)、Depdc5:Villin-Cre组(IKO组)、rapamycin-Depdc5组(rap-Ctrl组)、rapamycin-Depdc5:Villin-Cre组(rap-IKO组),每组... 目的探讨Depdc5敲除介导的mTORC1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对小鼠肠道上皮稳态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Depdc5组(对照组)、Depdc5:Villin-Cre组(IKO组)、rapamycin-Depdc5组(rap-Ctrl组)、rapamycin-Depdc5:Villin-Cre组(rap-IKO组),每组各5只。Western blot检测肠道上皮DEPDC5蛋白表达及mTORC1下游分子S6的磷酸化(PS6)水平。RT-qPCR检测小肠组织中不同类型细胞标记基因Dclk1、Trpm5、Muc2 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对组织形态学进行检查。免疫组化染色(IHC)检测簇细胞、潘氏细胞、增殖细胞的数目。阿尔新蓝染色法检测杯状细胞的数目。结果IKO组小鼠小肠和结肠组织中PS6蛋白表达为0.957±0.028高于对照组的0.598±0.041(P<0.05),并且IKO组小鼠小肠上皮不同类型细胞标记基因Dclk1、Trpm5、Muc2的mRNA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IKO组小鼠小肠中簇细胞、潘氏细胞、杯状细胞的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增殖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TORC1过度激活抑制肠道上皮细胞(IECs)的分化,破坏小鼠肠上皮细胞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 mTORC1 肠上皮细胞 雷帕霉素
下载PDF
DEPDC5基因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晟 潘庆华 瞿兵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DEPDC5基因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原发性HCC患者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4520和GSE55092,分析DEPDC5基因表达与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表型及生存期的关系,并明确DEPDC5基因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DEPDC5基因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原发性HCC患者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4520和GSE55092,分析DEPDC5基因表达与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表型及生存期的关系,并明确DEPDC5基因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正常肝组织中DEPDC5基因表达水平高于HCC组织,高表达组患者较低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长。高表达组患者的TNM分期、BCLC分期、CLIP分期、PRMS分类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等均明显优于低表达组。GSEA富集分析结果提示,DEPDC5基因可能通过参与有机羟基化合物的转运和分解、细胞内脂质代谢、乙醇胺化合物代谢、脂肪酸分解、单羧酸代谢、支链氨基酸代谢、脂肪酸B氧化、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的生物合成、NADH脱氢酶复合物的组成、磷脂酰胆碱的生物合成等能量代谢和调控环节影响肝癌细胞增殖。结论DEPDC5基因高表达原发性HCC患者的临床预后明显优于DEPDC5基因低表达者,该基因可能为HCC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depdc5基因 临床预后
下载PDF
DEPDC5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祖玲 李万里 刘天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21-527,共7页
目的对DEPDC5基因rs1012068和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截至2022年10月31日,联合应用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全面检索关于rs1012068、rs5998152与... 目的对DEPDC5基因rs1012068和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截至2022年10月31日,联合应用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全面检索关于rs1012068、rs5998152与HCC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计算五种遗传模式的效应指标OR值及95%CI,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关于rs1012068位点的11篇文献,共纳入HCC患者2609例,对照者8171例;关于rs5998152位点的3篇文献,共纳入HCC患者411例,对照者14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s1012068位点的5种遗传学模式中,等位基因模式(G vs T:P=0.02)、显性模式(GG+TG vs TT:P=0.01)和杂合子模式(TG vs TT:P=0.009)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纯合子模式(GG vs TT:P=0.05)和隐性模式(GG vs TG+TT:P=0.08)中,rs1012068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无相关性。rs5998152位点的5种遗传学模式中,等位基因模式(C vs T:P=0.03)、显性模式(CC+TC vs TT:P=0.001)和杂合子模式(TC vs TT:P<0.0000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隐性模式(CC vs TC+TT:P=0.31)和纯合子模式(CC vs TT:P=0.09)中,rs5998152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无相关性。结论rs1012068位点在等位基因模式和显性基因模式中,与HCC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促进性遗传因素。rs5998152位点的等位基因模式、显性模式和杂合子模式可增加HCC的患病风险,其他模式未发现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易感性 depdc5蛋白
原文传递
遗传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附2家系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芳 李苍 李文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 探讨遗传性癫痫两个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个遗传性癫痫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 家系1先证者及母亲均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智力残疾,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显示先证者及母亲均携带DEPDC5基因NM_0012428... 目的 探讨遗传性癫痫两个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个遗传性癫痫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 家系1先证者及母亲均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智力残疾,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显示先证者及母亲均携带DEPDC5基因NM_001242896 exon2:c.20A>G(p.Y7C)杂合错义变异,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ACMG)相关指南评价该变异为可能致病突变。家系2先证者及姐姐表现为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母亲有“癫痫”病史,WES显示先证者、母亲、姐姐均携带CACNA1H基因NM_021098 exon7:c.844G>A(p.E282K)杂合错义变异,ACMG相关指南评定该变异为可能致病突变。结论 DEPDC5基因NM_001242896 exon2:c.20A>G(p.Y7C)杂合错义变异、CACNA1H基因NM_021098 exon7:c.844G>A(p.E282K)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的遗传学病因,且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 depdc5基因 CACNA1H基因
下载PDF
DEPDC5 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坤艳 张世田 +2 位作者 苏瑞 侯伟 王凤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DEPDC5 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HCV感染的患者,分为慢性丙型肝炎组(肝炎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 目的探讨DEPDC5 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HCV感染的患者,分为慢性丙型肝炎组(肝炎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硬化组)和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组(肝癌组)。应用MALDI-TOF MS质谱技术检测样本基因组的DEPDC5 rs599815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同时回顾病历资料。根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者非参数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共入组147例患者,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5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4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48例。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甲胎蛋白、总胆红素水平以及肝性脑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肝炎组(P<0.05),并且肝癌组的总胆红素及甲胎蛋白水平也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3组之间的DEPDC5 rs5998152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和肝癌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肝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携带DEPDC5 rs5998152 C等位基因和TC+CC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DEPDC5 rs5998152等位基因频率在肝硬化和肝癌组之间分布无显著差异,其与丙型肝炎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风险无显著相关性。结论DEPDC5 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原文传递
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基因型及表型特点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文玮 杨莹 +8 位作者 牛雪阳 程苗苗 王爽 吴晔 杨志仙 刘晓燕 蔡立新 姜玉武 张月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59-864,共6页
目的总结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20例DEPDC5基因变异癫痫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DEPDC5基因变异患儿... 目的总结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20例DEPDC5基因变异癫痫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DEPDC5基因变异患儿中无义变异8例,错义变异6例,移码变异3例,剪接变异2例,大片段缺失1例;遗传性变异16例,新生变异4例;15种变异为尚未报道过的新变异。20例患儿中男9例、女11例,末次随访年龄10月龄至13岁1月龄;起病年龄为10.5月龄(3小时龄至11岁3月龄)。12例(60%)有发育落后。局灶性发作19例,痉挛发作7例,强直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及肌阵挛发作1例。脑电图发作间期18例异常放电,其中局灶性放电11例,多灶性放电7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异常10例(50%),其中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5例,未分类的皮质发育畸形4例,半侧巨脑畸形1例。4例诊断为West综合征,1例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20例患儿中,14例(70%)符合药物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标准,4例药物治疗发作控制。手术治疗3例,术后发作控制2例,发作减少75%以上1例。结论DEPDC5基因变异有遗传外显率不全现象。局灶性发作最常见,病程中可有痉挛发作,少数患儿可仅表现为全面性发作;半数患儿可见脑结构异常;多数患儿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有明确致痫病灶者可手术治疗。发作控制不佳的患儿易合并发育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基因 depdc5 遗传 局灶性发作 难治性癫痫
原文传递
DEPDC5基因相关癫痫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绍平 丁晶 汪昕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6,共5页
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DEPDC5(dishevelled, Egl-10, and pleckst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基因相关癫痫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mTOR通路相关基因突变疾病。DEPDC5基因突... 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DEPDC5(dishevelled, Egl-10, and pleckst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基因相关癫痫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mTOR通路相关基因突变疾病。DEPDC5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多样,其突变已在多种遗传性局灶性癫痫、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Ⅱ型以及散发性局灶性癫痫病例中发现。该病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DEPDC5功能缺失继发的mTOR通路过度活化可能是主要致痫机制。DEPDC5基因相关癫痫与其他具有mTOR通路过度活化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共同构成了mTOR通路疾病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雷帕霉素靶蛋白 depdc5基因
原文传递
DEPDC5基因突变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欧阳梅 李花 +7 位作者 胡湘蜀 李恺煇 周青 张佩琪 金洋 费凌霞 周锦华 沈鼎烈 《癫痫杂志》 2018年第3期192-200,共9页
目的研究DEPDC5基因突变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家族性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的认识。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患者,并通过外周血进行癫痫相关基因检测,最终确诊为DEPDC5基因突变的家系3... 目的研究DEPDC5基因突变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家族性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的认识。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患者,并通过外周血进行癫痫相关基因检测,最终确诊为DEPDC5基因突变的家系3个,对病史采集、家系分析、影像学、脑电图、治疗方案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个家系共8例患者,发作形式为额叶或者颞叶的局灶性癫痫,认知功能基本正常,不伴其他系统的功能障碍,均以药物治疗为主,6例治疗效果良好,1例耐药,成为手术候选者,另1例未采集到随访数据。结论 DEPDC5基因突变在家族性遗传性局灶性癫痫中比较常见,部分性癫痫发作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药物治疗多数有效,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基因突变 家族性遗传性局灶性 癫痫
原文传递
The clinical phenotypes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ven epilepsy patients related to heterozygous DEPDC5 variants in China
14
作者 Zihan Wei Luojun Wang +3 位作者 Xiaozhi Qiao Ying Zhang Chao Liu Yanchun Deng 《Acta Epileptologica》 2020年第1期10-18,共9页
Objective:DEPDC5 together with NPRL2 and NPRL3 forms the GATOR1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e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athway.Deregulation of mTOR signalling has been associated to various neur... Objective:DEPDC5 together with NPRL2 and NPRL3 forms the GATOR1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e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athway.Deregulation of mTOR signalling has been associated to various neurological conditions,including epilepsy.Variants in the gene encoding GATOR1 complex,especially in DEPDC5,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sis of several focal epilepsies.While there was little report on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EEG)feature of DEPDC5 related epilepsy,we decided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EEG pattern and the prognosis of DEPDC5 related epilepsy.Methods:The records of 546 epilepsy patients with unknown causes who were admitted in Xijing Hospital and underwent 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from 2015 to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Finally,the clinical data of these 7 patients with DEPDC5 variants were collected in this study.We analyzed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EE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Results:Seven DEPDC5 variants,including six novel mutations,were identified in seven individuals with focal epilepsy.Among these patients,one had family history.Four showed specific interictal EEG patterns,periodic-like sharp waves or spike waves,were found in four patients.Five out of seven patients(71.4%)were well-controlled by anti-epilepsy drugs while two patients with sleep-related hypermotor epilepsy had either drug resistance or relapse of epilepsy.Conclusion:DEPDC5 variants were related to focal epilepsy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family history.The EEG abnormalities of DEPDC5 related epilepsy were heterogeneous among different patients,while periodic-like sharp waves or spike waves might be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interictal EEG pattern for DEPDC5 related epilepsies.In this study the prognosis of DEPDC5 related epilepsy was similar to other epilepsies.DEPDC5 variants may not predict the prognosis so f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 related epilepsy EEG pattern Drug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起始于腹侧运动皮质的癫痫发作与DEPDC5基因突变一例及文献复习
15
作者 胡湘蜀 费凌霞 +6 位作者 李恺煇 李淡芳 欧阳梅 李花 陈俊喜 张伟 郭强 《癫痫杂志》 2018年第4期306-313,共8页
目的以运动皮质细胞构筑的观点剖析1例腹侧运动皮层起始的癫痫发作的症状学及致痫网络,并探讨DEPDC5基因突变癫痫患者相关局灶性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cplasia,FCD)的影像学特点。方法系统评估1例DEPDC5基因突变的耐药性癫痫患者,... 目的以运动皮质细胞构筑的观点剖析1例腹侧运动皮层起始的癫痫发作的症状学及致痫网络,并探讨DEPDC5基因突变癫痫患者相关局灶性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cplasia,FCD)的影像学特点。方法系统评估1例DEPDC5基因突变的耐药性癫痫患者,明确致痫区,行手术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核磁共振提示中央前沟降支可疑FCD,行立体定向电极植入,详细分析间隙期和发作期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和症状学特征,明确发作起始区在左侧中央前沟降支的异常影像改变核心部分,早期扩散到同侧岛前小叶、中央盖及中央前回腹侧部,因此可理解症状学中早期出现右上肢肌张力障碍,继而舞蹈徐动样症状。手术切除致痫区,病理证实为FCDI型,术后1个月无发作。其他家系中,FCD出现较多的在运动皮质,经SEEG证实的致痫区除多数在运动皮质外,还可在岛前小叶。结论中央前沟降支起始的癫痫发作可早期出现对侧肌张力障碍和同侧舞蹈徐动样症状;DEPDC5基因突变需警惕大脑运动皮质隐匿的F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突变 运动皮质 癫痫症状学 局灶性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DEPDC5基因突变与癫痫
16
作者 魏子涵 乔晓枝 邓艳春 《癫痫杂志》 2019年第6期450-453,共4页
mTOR通路对于神经元活性和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其活性异常与癫痫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DEPDC5是mTOR通路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最早发现是家族性可变灶局灶性癫痫的主要病因,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常染色体显性夜间额叶癫痫和家族性颞叶癫... mTOR通路对于神经元活性和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其活性异常与癫痫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DEPDC5是mTOR通路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最早发现是家族性可变灶局灶性癫痫的主要病因,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常染色体显性夜间额叶癫痫和家族性颞叶癫痫等家族性局灶性癫痫、Rolandic癫痫以及散发性局灶性癫痫也被发现与DEPDC5突变相关。近期发现DEPDC5也可能与全面性癫痫相关。文献报道DEPDC5相关癫痫较为难治,部分患者伴有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半侧巨脑畸形,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DEPDC5突变可能增加癫痫意外猝死的发生率。体内实验发现DEPDC5的功能对于胚胎生长和大脑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体内外研究表明DEPDC5突变是通过增加mTOR通路的活性影响神经元形态及活性导致癫痫发生的。mTOR通路抑制剂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以及DEPDC5结构类似物或DEPDC5功能增效剂可能会改善DEPDC5相关癫痫的预后。此外,生酮饮食能降低mTORC1活性,可能对于DEPDC5相关癫痫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文章将总结DEPDC5相关癫痫的表型,分析其致病机制并探讨可能的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 癫痫 mTOR通路 治疗
原文传递
mTOR通路相关的难治性癫痫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费凌霞 李恺煇 +2 位作者 胡湘蜀 李花 郭强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mTOR通路相关的难治性癫痫的基因突变特点,适合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基因突变(分别为DEPDC5、RELN、TSC突变)相关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手术治疗的方式及效果。结果本组3... 目的探讨mTOR通路相关的难治性癫痫的基因突变特点,适合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基因突变(分别为DEPDC5、RELN、TSC突变)相关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手术治疗的方式及效果。结果本组3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癫痫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DEPDC5、RELN、TSC基因突变均与m TOR通路相关,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元移行,导致皮层发育的异常。结论mTOR通路基因突变相关的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高。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前应高度重视遗传性病因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基因突变 外科手术 mTOR通路 depdc5 RELN TSC
下载PDF
一例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钦钦 罗浩铭 艾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79-382,共4页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i,FFEV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家系内不同成员的发作起源部位不同的局灶性癫痫,主要由位于22号染色体q12区域的DEPDC5基因变异导致,...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i,FFEV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家系内不同成员的发作起源部位不同的局灶性癫痫,主要由位于22号染色体q12区域的DEPDC5基因变异导致,共包含43个外显子,编码氨基酸长度为1603,且与离子通道蛋白没有同源性。我院小儿神经专科收治1例FFEVF患儿,结合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明确其致病原因,并通过家系验证明确了其来源,为明确癫痫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分子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 全外显子组测序 depdc5基因
下载PDF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衡娅婷 孙玉瑶 杨欣伟 《癫痫杂志》 2023年第6期526-531,共6页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型(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i,FFEVF)是一种较为罕见且发生率不明确的常染色体疾病,以临床表现复杂、不同家族成员可在不同皮质区发生局灶性癫痫、发作严重程度表现不一为特征,常见的基因...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型(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i,FFEVF)是一种较为罕见且发生率不明确的常染色体疾病,以临床表现复杂、不同家族成员可在不同皮质区发生局灶性癫痫、发作严重程度表现不一为特征,常见的基因变异为DEPDC5(Dishevelled.EGI,-10 and PleckStrin Domain Containing 5)基因[1]。目前关于FFEVF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存在明确致痫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国内外关于钠通道阻滞剂治疗DEPDC5基因变异相关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的报道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型 depdc5 癫痫 拉考沙胺
原文传递
GATOR1复合物基因变异致儿童局灶性癫痫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劼 方方 +2 位作者 王晓慧 代丽芳田小娟 陈春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目的总结GATOR1复合物基因变异所致儿童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例GATOR1复合物基因变异所致局灶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因变异及治疗转归... 目的总结GATOR1复合物基因变异所致儿童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例GATOR1复合物基因变异所致局灶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因变异及治疗转归。结果12例患儿中男7例、女5例,起病年龄为5.5(3.0,12.0)月龄,范围11日龄至16月龄。癫痫发作类型均为局灶性运动性发作,1例合并痉挛发作,发作频率均超过1次/d。7例为额叶癫痫,2例为外侧颞叶癫痫。1例有热性惊厥家族史,2例有可疑癫痫家族史。9例患儿脑电图发作间期可见痫性放电,且均为局灶性;8例脑电图监测到发作,其中4例起始于一侧额区。11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未见异常,1例为左额皮质发育畸形。8例患儿为DEPDC5基因变异,1例为NPRL2基因变异,3例为NPRL3基因变异;1例为新生变异,11例为遗传性变异。共11种基因变异类型,分别为无义变异5种、错义变异3种、移码变异2种、整码缺失1种。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变异的类型、来源无明确关系。随访6个月至2年6个月,6例发作控制,其中3例加用奥卡西平后控制;另6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其中2例分别联合迷走神经刺激及生酮饮食治疗亦未能控制发作,合并精神发育迟滞。结论GATOR1复合物基因变异可导致遗传性局灶性癫痫,通常起病早,发作频繁,脑电图多为局灶性痫样放电,而影像学常无结构性病灶,多数患儿为遗传性功能丧失性变异,约半数呈药物难治性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遗传学 基因 GATOR1 基因 depdc5 基因 NPR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