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Type of Dibenzoyl Tartaric Acid Selective Electrode Based on Polymer Membrane Containing Calixarene Ionophore 被引量:1
1
作者 Meng L ing\|zhi, Mei Gong\|xiong, He Yong\|bing, Li Jiang\|fe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01A期113-116,共4页
A new type of di benzoyl tartaric acid selective electr ode has been developed. Three double\| arm calixarene derivatives were emp loyed as the neutral ionophores. The poly(vinyl chloride) me... A new type of di benzoyl tartaric acid selective electr ode has been developed. Three double\| arm calixarene derivatives were emp loyed as the neutral ionophores. The poly(vinyl chloride) membrane electrode containing an amide derivative of ca lixarene as the neutral carrier an d a dibutyl phthalate as the plastici zer exhibited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for dibenzoyl tartaric acid. The slop e of linear portion was 27.8 mV per c oncertration decade. The electrode has a fast response and a long lifetim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selective electrode calixarene ionophore mole cular recognition dibenzoyl tartaric acid
下载PDF
A NOVEL SYNTHETIC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TETRAKIS(BENZOATE)BIS(TRIPHENYLPHOSPHINE OXIDE)DICOPPER(II).OXIDATIVE ADDITION OF DIBENZOYL ON METALLIC COPPER
2
作者 Rui Na YANG Bao Yu XUE and Dou Man JIN Henan Institute of Chemistry,Zhengzhou 450003 KOZO KOZAWA and TOKIKO UCHIDA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kyo,Noda,Chiba 278,Jap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9期737-740,共4页
Dibenzoyl peroxide undergoes oxidative addition on metallic copper with triphenylphosphine in a mixed solvent(acetone,dichloromethane and trichloromethane),and affords the binuclear copper complex (Cu(C_6H_5COO)_2(OPP... Dibenzoyl peroxide undergoes oxidative addition on metallic copper with triphenylphosphine in a mixed solvent(acetone,dichloromethane and trichloromethane),and affords the binuclear copper complex (Cu(C_6H_5COO)_2(OPPh_3))_2.Crystals are monoclinic,space group A_2/a,with cell parameters,a=24.337(3),b=10.566(1),c=21.579(2),β= 93.18(1)°, V=5540(1)~3,Z=4,R=0.042,and Rw=0.044 for 5872 observed reflections. Each copper ion is coordinated by four bridging benzoato ligands and one triphenylphosphine oxide group to form binuclear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ZOATE)BIS A NOVEL SYNTHETIC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TETRAKIS OXIDATIVE ADDITION OF dibenzoyl ON METALLIC COPPER TRIPHENYLPHOSPHINE OXIDE)DICOPPER II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Dibenzoyl-bissemicarbazone Neodymium(Ⅲ) Perchlorate
3
作者 Huang Ling, Huang Chunhui and Xu Guangxian (Research Centre of Rare Earth Chemistry,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Zheng Qitai and He Cunheng (Institute of Pharmacology, CJa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Beij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82-287,共6页
A new Schiff base Dibenzoyl-bissemicarbazone C15H16N6O2(L) and its complex with neodymium(Ⅲ ) perchlorate [NdL2(H2O)2](ClO4)3 were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were determined... A new Schiff base Dibenzoyl-bissemicarbazone C15H16N6O2(L) and its complex with neodymium(Ⅲ ) perchlorate [NdL2(H2O)2](ClO4)3 were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were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and conforms to space group P. with cell constants a=10. 893(2) A, b= 12. 118(3) A , c=22. 494(5) A , β=89. 86(3)% V = 2969.19A3. The final standard deviation R=0. 0919. In the complex Nd is coordinated by four nitrogen and six oxygen atoms, of which four nitrogen and four oxygen atoms are provided by two neutral ligands L, and the other two oxygen atoms are provided by two water molecules, forming a ten-coordinated complex cation, which the perchlorate groups exist in the outer sphere. The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takes a bicapped anti-square prism arrangement. That the average bond length of Nd-N is 2. 735 A indicates that the coordination of N in groups to Nd( Ⅲ ) is very w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benzoyl-bissemicarbazone Schiff bas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Cu(Ⅱ)COMPLEXES BY OXIDATIVE ADDITION OF DIBENZOYL PEROXIDE ON METALLIC COPPER
4
作者 Rui Na YANG Dong Mei WANG Dou Man JIN Henan Institute of Chemistry,Zhengzhou 450003Hua Qin WANG Yao YANG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8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3-124,共2页
Dibenzoyl peroxide undergoes oxidative addition on metallic copper powder with 2,2′-bipyridine(or imidazole)in a mixed solvent(methanol and tetrahydrofuran),and affords the Cu(Ⅱ)complexes-[Cu(Ce(C_6H_5COO)_2(2,2'... Dibenzoyl peroxide undergoes oxidative addition on metallic copper powder with 2,2′-bipyridine(or imidazole)in a mixed solvent(methanol and tetrahydrofuran),and affords the Cu(Ⅱ)complexes-[Cu(Ce(C_6H_5COO)_2(2,2'-bipy)]H_2O(1) and[Cu(C_6H_5COO)_2(C_3H_4N_2)_2](2).The structure was solved by direct methods and Fourier synthesis.C_(24)H_(20)N_2O_5Cu (1),Mr=479.78,space group P2(1)/c,a=6.986(7), b=18.833(I),c=17.021(3),α=γ=90°,Z=4,V=2218.1~3,Dc=1.443g/cm\+3,R=0.055 Rw=0.062.Complex(2),C_(20)H_(18)N_4O_4Cu(2),Mr=441.74,space group P2(1)/n,a=8.699(4), b=9.840(6),c=12.399(5),α=γ=90°,β=100.8°,Z=4,V=1010.9~3,Dc=1.654g/cm\+3,R=0.055, Rw=0.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Cu COMPLEXES BY OXIDATIVE ADDITION OF dibenzoyl PEROXIDE ON METALLIC COPPER
下载PDF
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亨 《塑料助剂》 CAS 2023年第4期26-30,41,共6页
文章介绍了二苯甲酰甲烷的理化性质、质量标准,综述了国内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工艺和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关键词 二苯甲酰甲烷 合成 生产 工艺 研究
下载PDF
乙醇代替丙酮配置显色剂测定水中六价铬
6
作者 洪佳慧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5期19-22,共4页
在国标法GB/T 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的实验中,使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配置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剂,与国标法相比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在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均能够达到国标法测定六价铬的质量保... 在国标法GB/T 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的实验中,使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配置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剂,与国标法相比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在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均能够达到国标法测定六价铬的质量保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无水乙醇 二苯碳酰二肼 丙酮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含量 被引量:25
7
作者 程雪梅 吴弢 +4 位作者 侴桂新 胡原 徐刚 张芳 王峥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建立 RP-HPLC 法测定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方法:采用 Polaris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93: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3,... 目的:建立 RP-HPLC 法测定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方法:采用 Polaris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93: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线性范围为0.0484-2.4200μg(r=0.9999),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6.19%,100.7%,100.6%(n=3);RSD 分别为3.3%,0.63%,1.2%。结论:本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为评价不同产地的瓜蒌子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苯甲酰基 瓜蒌子 栝楼 测定 RP 醇含量 C18色谱柱 紫外检测波长 线性范围 科学依据 药材质量 不同产地 流动相 回收率 RSD 重复性 专属性 三醇
下载PDF
果实熟度及加工方式对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金娜 谢晓亮 +4 位作者 杨太新 张存莉 贾东升 刘铭 温春秀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1-58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果实成熟度及加工方式对瓜蒌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栝楼青果、中果、熟果以及不同干燥方式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结果:完全成熟的... 目的:比较不同果实成熟度及加工方式对瓜蒌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栝楼青果、中果、熟果以及不同干燥方式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结果:完全成熟的瓜蒌子质量优于未成熟的瓜蒌子;60℃下烘干的瓜蒌子质量最优,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含量高达131.63μg/mL。结论:不同的果实熟度和加工方式对瓜蒌子质量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 果实熟度 加工方式 3 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原文传递
(±)DDPH的拆分和(±)及(-)DDPH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的拮抗活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倪沛洲 孙宏斌 +2 位作者 彭久合 夏霖 钱家庆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62-465,共4页
本文将α_1受体拮抗剂(±)DDPH用(+)酒石酸和(-)二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剂拆分为(+)DDPH和(-)DDPH。(-)DDPH和(±)DDPH拈抗α_1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作用强度相近,拮抗参数值PA_2分别为7.69和7.55。
关键词 拆分 Α1受体拮抗剂 丙烷盐酸盐 肾上腺素受体
下载PDF
联苯甲酰-双-(缩氨基硫脲)及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及磁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白令君 黄玲 王耕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5期427-431,共5页
合成了联苯甲酰-双-(缩氨基硫脲)及其二价负离子的铜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具有极强的共价性,键参数α^(2)=0.64,未成对电子在配体氮原子上的自旋密度pN=0... 合成了联苯甲酰-双-(缩氨基硫脲)及其二价负离子的铜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具有极强的共价性,键参数α^(2)=0.64,未成对电子在配体氮原子上的自旋密度pN=0.114,配合物在低温下呈现反铁磁性,根据修正的二聚体磁化率公式得J=-2.88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甲酰-双-(缩氨基硫脲) 配合物 磁化率
下载PDF
一水合-L-(2R,3R)-(-)-二苯甲酰酒石酸的合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雯 赵君颖 +2 位作者 章亚冬 胡国勤 赵文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62-64,共3页
一水合-L-(2R,3R)-(-)-二苯甲酰酒石酸是重要的手性药物拆分剂,但其价格昂贵,因此,我们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2R,3R-酒石酸、苯甲酸、亚硫酰氯为原料,苯甲酰化伴随脱水反应生成二苯甲酰酒石酸酐,然后酸酐水解得到目标产物,以酒石... 一水合-L-(2R,3R)-(-)-二苯甲酰酒石酸是重要的手性药物拆分剂,但其价格昂贵,因此,我们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2R,3R-酒石酸、苯甲酸、亚硫酰氯为原料,苯甲酰化伴随脱水反应生成二苯甲酰酒石酸酐,然后酸酐水解得到目标产物,以酒石酸计,一水合二苯甲酰酒石酸的总收率为70.9%,该方法采用亚硫酰氯将反应生成的苯甲酸酰化后重新利用,反应收率高、后处理简便.产物结构经旋光度的测定,与报道结果一致.该方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污染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 苯甲酸 亚硫酰氯 二苯甲酰酒石酸 合成
下载PDF
不同瓜蒌子饮片的成分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修彦凤 程雪梅 +2 位作者 刘蕾 吴弢 王峥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建立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HPLC测定方法,以选择质量较佳的瓜蒌子饮片。方法以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为指标,建立了HPLC法测定条件,色谱柱为Polari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3∶7),检测波... 目的建立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HPLC测定方法,以选择质量较佳的瓜蒌子饮片。方法以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为指标,建立了HPLC法测定条件,色谱柱为Polari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3∶7),检测波长为230nm,体积流量为1.0mL/min,并对瓜蒌子、炒瓜蒌子、麸炒瓜蒌子、蛤粉炒瓜蒌子、蜜炙瓜蒌子、瓜蒌子霜、瓜蒌仁、炒瓜蒌仁、瓜蒌子壳中该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在0.0484~2.42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6%。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瓜蒌仁>炒瓜蒌仁>瓜蒌子>炒瓜蒌子>麸炒瓜蒌子>蛤粉炒瓜蒌子>蜜炙瓜蒌子>瓜蒌子霜>瓜蒌子壳。结论瓜蒌子和炒瓜蒌子是较佳的瓜蒌子饮片,这与瓜蒌子临床应用现状是相符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 3 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Eu^(3+)-β-二酮、三正辛胺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颂培 李建宇 +2 位作者 姜晓琳 李云天 陈鹃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7-138,144,共3页
合成了铕 (Ⅲ )的二苯甲酰甲烷、三正辛胺的三元配合物Eu3 + ·(DBM ) 3 · [N(C8H17) 3 ]2 ,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并通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合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讨论了配合物的成键特性、配体传能机... 合成了铕 (Ⅲ )的二苯甲酰甲烷、三正辛胺的三元配合物Eu3 + ·(DBM ) 3 · [N(C8H17) 3 ]2 ,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并通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合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讨论了配合物的成键特性、配体传能机制以及协同配体N(C8H17) 3 引入对激发光谱的影响。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可吸收 2 4 7~ 4 0 0nm的宽带紫外光 ,发射Eu3 + 的5D0 →7F2 对应的 6 12nm红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β-二酮 三正辛胺 配合物 合成 光谱特性 铕(Ⅲ) 二苯甲酰甲烷 Eu^3+·(DBM)3·[N(C3H37)3]2
下载PDF
紫外光聚合法制备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 Ⅰ.紫外光聚合制备条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座国 许振良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1,共6页
以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苯甲酰 L 酒石酸(L DBTA)为模板分子,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采用光聚合方法合成了 L 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讨论了功能单体种类、功能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三乙胺用量、光聚合... 以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苯甲酰 L 酒石酸(L DBTA)为模板分子,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采用光聚合方法合成了 L 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讨论了功能单体种类、功能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三乙胺用量、光聚合温度、光聚合时间、光强度等对L 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的影响。通过L 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底物的结合实验分析,表明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L DBTA具有很好的识别性, L DBTA的选择性比二苯甲酰 D 酒石酸(D DBTA)高,其分离因子可达5.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聚合法 L-DBTA 分子印迹技术 聚合物 手性识别 阻聚剂 二苯甲酰酒石酸
下载PDF
丙烯酸接枝聚乳酸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少贤 池彩云 +2 位作者 应继儒 孙义明 邹小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酸接枝聚乳酸(PLA-g-AA)。研究了反应时间、BPO和AA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接枝物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较理想的工艺条件:反应时间6h,PLA,AA,BPO质量比为100...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酸接枝聚乳酸(PLA-g-AA)。研究了反应时间、BPO和AA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接枝物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较理想的工艺条件:反应时间6h,PLA,AA,BPO质量比为100: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丙烯酸 过氧化二苯甲酰 接枝率
下载PDF
HEMA接枝CPP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汤凤 黄洪 陈焕钦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氯化聚丙烯(CPP);考察了引发剂类型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BPO用量、HEMA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CPP黏合性能的影响,并对接...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氯化聚丙烯(CPP);考察了引发剂类型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BPO用量、HEMA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CPP黏合性能的影响,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较理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5h,m(CPP)/m(HEMA)/m(BPO)为1.0∶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A 接枝反应 引发剂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氯化聚丙烯 接枝率 过氧化二苯甲酰 自由基聚合 CPP
下载PDF
手性分子识别中空纤维复合膜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座国 顾小炎 +2 位作者 许振良 惠绍梁 邴乃慈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0-765,共6页
以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采用表面热聚合方法制备了L-DBTA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由SEM分析表明经过表面聚合后的L-DBTA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表面具有层叠交联状复合层,其厚度约3μm。复合层表面与层内具有许多"空穴",... 以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采用表面热聚合方法制备了L-DBTA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由SEM分析表明经过表面聚合后的L-DBTA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表面具有层叠交联状复合层,其厚度约3μm。复合层表面与层内具有许多"空穴",其直径在200nm以下。实验结果表明L-DBTA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对模板分子L-DBTA具有很好的识别作用,对L,D-DBTA的分离因子α可达2.7,而非分子印迹复合膜对L-DBTA的识别选择性不明显。此外,当引发剂的浓度为4.0%,60℃表面热聚合48h制得的L-DBTA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对L-DBTA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复合膜 手性识别 二苯甲酰-L-酒石酸
下载PDF
瓜蒌薤白提取物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纯才 鄢海燕 +4 位作者 徐新颖 黄馨 张艳红 王静 魏美玲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9-542,共4页
目的研究瓜蒌薤白(GX)提取物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DK)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D)测定大鼠在体肠灌流GX提取物中DK的浓度变化,研究其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目的研究瓜蒌薤白(GX)提取物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DK)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D)测定大鼠在体肠灌流GX提取物中DK的浓度变化,研究其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GX提取物中DK的主要吸收部位为空肠、回肠和结肠,且三部分肠段间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大于十二指肠的吸收(P<0.05);不同浓度的GX提取物中的DK的K_a值和P_(app)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GX提取物中DK在全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空肠、回肠和结肠吸收最好,药物浓度对GX提取物中DK的K_a值和P_(app)值无影响,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提取物 3 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单向灌流法 在体肠吸收
下载PDF
热聚合法制备二苯甲酰-L-酒石酸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Ⅰ.热聚合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座国 许振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0-584,611,共6页
以二苯甲酰-L-酒石酸(L-DBT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GDMA)为交联剂,采用热聚合方法合成了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L-DBTA),讨论了不同功能单体、功能单体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聚合温... 以二苯甲酰-L-酒石酸(L-DBT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GDMA)为交联剂,采用热聚合方法合成了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L-DBTA),讨论了不同功能单体、功能单体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溶剂等对ML-DBTA合成的影响。通过ML-DBTA对底物的结合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合成的ML-DBTA对模板分子L-DBTA具有很好的识别性,对L-DBTA的选择性比二苯甲酰-D-酒石酸(D-DBTA)高,其分离因子(α)可达2.79。优化的热聚合条件为:n(L-DBTA)∶n(MMA)∶n(GDMA)=1∶4∶20,聚合温度60°C,聚合时间48 h,溶剂为乙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二苯甲酰-L-酒石酸 热聚合 手性识别 制备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瓜蒌皮注射液中6种有效成分含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晶晶 揭琼 朱余兵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0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瓜蒌皮注射液中6种有效成分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ODS C_(18)柱(250 mm×4. 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 2%冰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 0 ml·min^(-1),检测波...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瓜蒌皮注射液中6种有效成分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ODS C_(18)柱(250 mm×4. 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 2%冰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 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以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为参照物,应用QAMS测定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香草酸、腺苷、槲皮苷、木犀草苷相对较正因子并计算含量,同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校。结果: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香草酸、腺苷、槲皮苷、木犀草苷5种有效成分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瓜蒌皮注射液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且结果准确、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注射液 3 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 香草酸 腺苷 3 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槲皮苷 木犀草苷 一测多评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