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5篇文章
< 1 2 2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DNA损伤、DNA甲基化和端粒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背景:运动不仅是改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还对代谢性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其原因与表观遗传因素有关。目的:总结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DNA损伤、DNA甲基化和端粒长度的影响,并分析运动调控表观遗传... 背景:运动不仅是改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还对代谢性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其原因与表观遗传因素有关。目的:总结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DNA损伤、DNA甲基化和端粒长度的影响,并分析运动调控表观遗传修饰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运动改善机体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运动,有氧训练,急性运动,无氧训练,抗阻训练,DNA损伤,DNA甲基化,端粒”为中文检索词,以“exercise,sport,aerobic exercise,anaerobic exercise,resistance training,acute exercise,DNA methylation,DNA damage,telomere”为英文检索词。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终纳入70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长期有氧、抗阻和无氧运动均能改善DNA损伤,其原因与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而急性运动则会通过上调活性氧和活性氮氧化物的表达进而加剧DNA损伤程度;②急性运动、长期抗阻运动和无氧运动在降低DNA甲基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关键机制可能是运动诱导的活性氧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比值和DNA甲基化转移酶、10-11易位酶的表达发生了改变,进而对DNA甲基化产生调控作用;③与其他运动形式相比,长时间有氧运动可能更具有增加端粒长度的潜在价值,其中的生物学机制涉及炎症、氧化应激、DNA甲基化和微小RNA的表达调控;④基于当前文献可知,有氧运动持续2年以上可以增加端粒长度,未来的研究也应进一步明确最佳的运动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表观遗传 dna损伤 甲基化 端粒
下载PDF
完带汤防治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韩月 沈甦 +1 位作者 傅捷 任青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脾虚湿盛VVC患者随机分为完带汤组和氟康唑组各35例,治疗期间2组各脱落5例。氟康唑组采用150... 目的探讨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脾虚湿盛VVC患者随机分为完带汤组和氟康唑组各35例,治疗期间2组各脱落5例。氟康唑组采用150 mg氟康唑口服一次;完带汤组采用完带汤口服14 d。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临床治愈(Test of cure,TOC)率及临床缓解(Clinical improvement,CI)率;比色法检测阴道灌洗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变化以评估DNA损伤情况;治疗后3月评估患者访视临床完全缓解(Follow up,FU)、真菌学转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呈现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完带汤组优于氟康唑组(P<0.05,P<0.01);完带汤组TOC、CI、真菌学转阴率与氟康唑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完带汤组FU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氟康唑组(P<0.05,P<0.01)。治疗后,氟康唑组阴道灌洗液中8-OHDG表达显著增加(P<0.001),完带汤组未见明显变化,显著低于氟康唑组(P<0.001)。结论完带汤总体临床疗效与氟康唑相当,但在改善中医证候、防止复发方面优于氟康唑,同时具有不加剧阴道细胞DNA损伤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带汤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dna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利用SCGE技术对植物盐胁迫下DNA损伤的研究
3
作者 郭晓丽 刘芯瑜 +4 位作者 刘思萌 马志蕊 左亮 罗博 张旭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北斗七星蚕豆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6,12,18,24,30g/L的6个质量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蚕豆根尖,利用SCGE技术对蚕豆根尖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盐胁迫下DNA的损伤进行检测,探讨逆境胁迫对植物细胞DNA的损伤效应,并以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植物DNA... 以北斗七星蚕豆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6,12,18,24,30g/L的6个质量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蚕豆根尖,利用SCGE技术对蚕豆根尖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盐胁迫下DNA的损伤进行检测,探讨逆境胁迫对植物细胞DNA的损伤效应,并以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植物DNA损伤检测流程。结果表明,盐胁迫会对蚕豆根尖细胞DNA造成损伤,并且随着盐胁迫质量浓度的升高,细胞拖尾加剧,30 g/L盐胁迫下的细胞拖尾最明显;此外,当NaCl溶液质量浓度大于18 g/L时,随着NaCl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蚕豆根尖细胞拖尾率逐渐增大,根尖细胞损伤概率增加。通过利用多种比较分析细胞尾部DNA发现,随着盐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彗星尾长增加显著,同时利用软件分析可增加对DNA损伤的直观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最后,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涂层琼脂糖溶液和包埋凝胶溶液的制备、载玻片涂胶处理方法等均进行了合理的改良,为后续大批量开展植物逆境胁迫条件的评估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GE 盐胁迫 根尖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淋巴细胞氧化应激及DNA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孙鑫 李爽 +4 位作者 陆雪 蔡恬静 刘雅 刘青杰 张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后正常人淋巴细胞(AHH-1)是否产生氧化应激及DNA损伤,并引发DNA修复。方法:以剂量率为8.32 mGy/min的^(137)Cs 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剂量分别为0(未照射)、0.01、0.02、0.05、0.075、0.1和0.2 Gy,照... 目的:探讨低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后正常人淋巴细胞(AHH-1)是否产生氧化应激及DNA损伤,并引发DNA修复。方法:以剂量率为8.32 mGy/min的^(137)Cs 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剂量分别为0(未照射)、0.01、0.02、0.05、0.075、0.1和0.2 Gy,照射后分别培养1、24、48和72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水平;免疫荧光方法分析γH2AX和53BP1焦点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DKN1A、DDB2和POLH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后24和48 h,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强(P<0.05);照射后48 h,MDA水平和SOD活性在0.2 Gy剂量组发生显著变化(P<0.05);0.02~0.075 Gy和0.2 Gy剂量组ROS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0~0.2 Gy γ射线照后1 h,γH2AX和53BP1焦点数量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后48 h,DDB2和POLH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引起人淋巴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并促进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Γ射线 人淋巴细胞 氧化应激 dna损伤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CUDC-101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DNA损伤、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5
作者 那佈其 权春姬 +4 位作者 赵芳 杨凡 肖茹 金雪梅 李珍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00-410,共11页
目的目的:探讨泛素化组蛋白(H2AX)在前列腺癌(PCa)和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阐明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CUDC-101对PCa的DNA损伤、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方法:肿瘤... 目的目的:探讨泛素化组蛋白(H2AX)在前列腺癌(PCa)和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阐明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CUDC-101对PCa的DNA损伤、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方法:肿瘤基因组谱(TCGA)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检索各种癌症组织中H2AX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在PCa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PCa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在PCa组织和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中H2AX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H2AX蛋白表达与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体外培养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5%FBS组、5%FBS+100μmol·L^(-1)CUDC-101组和5%FBS+200μmol·L^(-1)CUDC-101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UDC-101处理前后PCa DU145细胞的细胞划痕面积及迁移细胞数;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UDC-101处理后PCa DU145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磷酸化组蛋白γ-H2AX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UDC-101处理后EMT相关蛋白、γ-H2AX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情况。结果结果:TCGA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分析,H2AX mRNA在PCa组织中高表达,并且H2AX低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明显高于H2AX mRNA高表达组(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PCa组织中H2AX蛋白强阳性表达率高于在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64.34%vs 14.29%),其过表达与PCa的T分期(P=0.001)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科病理学会(WHO/ISUP)预后分级分组(P=0.004)有关,但与PCa患者的年龄、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神经和脉管浸润无关(P>0.05);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与对照组和EMT诱导组比较,CUDC-101处理组E-cadherin和γ-H2AX蛋白的荧光表达增强;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UDC-101处理组DU145细胞愈合面积和迁移细胞数明显下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EMT诱导组比较,CUDC-101处理组E-cadherin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波形蛋白(Vimenti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结论:H2AX蛋白过表达与PCa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关联。新型HDACi抑制剂CUDC-101可调控H2AX和AKT的磷酸化,抑制PCa细胞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C-101 泛素化组蛋白 前列腺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dna损伤
下载PDF
结直肠癌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丽静 贾彦彦 +3 位作者 胡波 李晓慧 张倩倩 周长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分析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p53 and DNA damage regulated gene 1,PDR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数据集,比较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 目的 分析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p53 and DNA damage regulated gene 1,PDR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数据集,比较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DNA甲基化交互可视化数据库(DNA methylation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database,DNMIVD)分析PDRG1基因甲基化与m RNA表达水平的关系。另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存档的10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石蜡标本进行验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RG1蛋白的表达。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n=284)中的表达较正常结直肠组织(n=41)增高(P<0.01),且结直肠癌PDRG1 mRNA表达与拷贝数变异呈正相关(n=273;r=0.792,P<0.01)。DNMIVD分析显示,PDRG1启动子甲基化β值与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4,P<0.01)。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n=273)PDRG1 mRNA表达在肿瘤位置、TNM分期及远处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24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PDRG1 mRNA高表达患者(以中位数为分界值,大于中位数为高表达)无瘤生存期较短(P=0.01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PDRG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癌组织[87.3%(89/102) vs32.4%(33/102),P<0.01]。结论 PDRG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位置、远处转移和无瘤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 癌症基因组图谱 甲基化 预后 标志物
下载PDF
X射线激活氧化应激诱导DNA损伤及HaCaT发生细胞早衰研究
7
作者 陈婕 蔡恬静 +2 位作者 赵骅 高玲 刘青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导致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变化、DNA损伤及细胞早衰的发生。方法:对HaCaT进行X射线照射,根据照射剂量将其分为0 Gy组、5 Gy组和10 Gy组,使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导致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变化、DNA损伤及细胞早衰的发生。方法:对HaCaT进行X射线照射,根据照射剂量将其分为0 Gy组、5 Gy组和10 Gy组,使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并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HaCaT中的磷酸化组蛋白2A变异体(γ-H2AX)焦点变化。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HaCaT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早衰细胞比例。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p21、p5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X射线照射HaCaT后24 h,5 Gy组、10 Gy组均较0 Gy组2',7'-二氯荧光素(DCF)荧光强度显著增加,MDA含量较0 Gy组显著升高,而SOD活性较0 Gy组显著下降,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35、92.22、5.22,P<0.05)。照射后1 h,γ-H2AX焦点变化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增加,与0 Gy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9.3,P<0.05)。X射线照射HaCaT后6、24和48 h,5 Gy组、10 Gy组均较与0 Gy组相比细胞增殖能力降低,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6.41、62.20、34.29,P<0.01),β-半乳糖苷酶活性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29.22,P<0.01)。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HaCaT后72 h,5 Gy组和10 Gy组p21、p53蛋白表达量升高,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4.4、66.69,P<0.01)。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HaCaT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同时引起细胞早衰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氧化应激 dna损伤 细胞早衰
下载PDF
RNF20对紫外线诱导的胃癌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8
作者 闫志鑫 辛海荣 +5 位作者 李娟 梁国军 张从悄 任来峰 苏文 李耀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5-371,共7页
目的探究在紫外线暴露下环指蛋白20(ring finger protein 20,RNF20)低表达对胃癌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低表达胃癌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和RNF20敲低组,用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 目的探究在紫外线暴露下环指蛋白20(ring finger protein 20,RNF20)低表达对胃癌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低表达胃癌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和RNF20敲低组,用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总共照射剂量为20 J/m^(2)紫外线照射胃癌MGC80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组细胞γ-H2AX、RAD51和p21的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均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CCK-8显示RNF20表达降低会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敲低组细胞中RNF20蛋白较对照组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经20 J/m^(2)紫外线照射细胞后,敲低组γ-H2AX消失更加迟缓,RAD51蛋白表达降低,p21蛋白表达下降趋势更慢。结论RNF20敲低会抑制紫外线诱导的胃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指蛋白20 紫外线 胃癌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Uhrf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小鼠心肌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江南 王驰寅 +1 位作者 聂宇 王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酶切后插入pADM-CMV-C-FH载体,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ADM-Uhrf1。将该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数代扩增后进行腺病毒的纯化及滴度检测。分离25只1日龄ICR小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两组,以感染复数(MOI)为50的比例分别感染ADM-Uhrf1及ADM-control(ADMCtrl),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验证重组腺病毒介导的UHRF1蛋白的表达,并利用H_(2)O2诱导心肌细胞DNA损伤,进而探究Uhrf1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壳蛋白免疫法检测得到的ADM-Uhrf1病毒滴度为1.8×10^(13) pfu/L。Western blot验证显示UHR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UHRF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且Uhrf1的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_(2)A变异体(γH_(2)AX)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小鼠Uhrf1基因的重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并通过腺病毒递送系统在心肌细胞中实现了Uhrf1的过表达,且Uhrf1的过表达有效减轻了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rf1基因 腺病毒载体 质粒 心肌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miR-576-5p通过结合CADM2调节胃腺癌DNA损伤和放化疗敏感性
10
作者 裴正浩 王耿泽 +3 位作者 夏西超 张虎 王钧 郝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673-1679,共7页
目的 探究miR-576-5p通过调控细胞黏附分子(CADM)2基因对胃腺癌DNA损伤和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GEO2R分析胃腺癌数据集(GSE26595、GSE6174)中表达上调的基因,GSEA分析miR-576-5p与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的关系。按照转染物的不同,分为... 目的 探究miR-576-5p通过调控细胞黏附分子(CADM)2基因对胃腺癌DNA损伤和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GEO2R分析胃腺癌数据集(GSE26595、GSE6174)中表达上调的基因,GSEA分析miR-576-5p与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的关系。按照转染物的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miR-NC)和miR-576-5p模拟物组(miR-576-5p),向miR-576-5p组的BGC-823、SGC-7901细胞中转染miR-576-5p模拟物组,miR-NC组细胞仅转染对应的对照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GC-823、SGC-7901细胞中miR-576-5p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将miR-576-5p过表达的BGC-823细胞皮下注射至裸鼠体内,成瘤后检测小鼠瘤重和体积,q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iR-576-5p表达水平。以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BGC-823、SGC-7901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γH2AX的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对多柔比星化疗的敏感性。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miR-576-5p和CADM2的关系,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miR-576-5p模拟物的BGC-823、SGC-7901细胞中CADM2表达。向miR-576-5p高表达的BGC-823、SGC-7901细胞中转染CADM2过表达质粒,设为miR-576-5p+CADM2组,Western印迹检测CADM2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miR-NC组相比,miR-576-5p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强(P<0.0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miR-576-5p过表达显著诱导了胃腺癌BGC-823细胞的肿瘤体内增殖,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增加(P<0.05),miR-576-5p在miR-576-5p过表达的肿瘤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与miR-NC组相比,miR-576-5p组γH2A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且呈照射剂量依赖性。同时剂量依赖性抑制胃腺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化疗敏感性,抑制细胞活力(P<0.05)。与miR-NC组相比,miR-576-5p组荧光素酶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miR-576-5p过表达显著抑制了CADM2 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与miR-NC组相比,miR-576-5p组CADM2的表达显著下调,而与miR-576-5p组相比,miR-576-5p+CADM2组CADM2表达上调。与miR-NC组相比,miR-576-5p组细胞活性显著增强,而与miR-576-5p组相比,miR-576-5p+CADM2组细胞活性显著被抑制(P<0.05)。结论 miR-576-5p在胃腺癌中高表达,通过靶向抑制CADM2的表达促进胃腺癌细胞体内外增殖,抑制DNA损伤和降低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76-5p 细胞黏附分子2 胃腺癌 dna损伤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UbcH5a调控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对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11
作者 黄丹 黄国栋 +1 位作者 周云峰 高孝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构建过表达人泛素交联酶UbcH5a基因的稳定转染食管鳞癌EC109细胞株,研究UbcH5a影响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机制。方法:将EC10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pEGFP-C1质粒)和过表达组(转染pEGFP-UbcH5a质粒)。分别采用... 目的:构建过表达人泛素交联酶UbcH5a基因的稳定转染食管鳞癌EC109细胞株,研究UbcH5a影响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机制。方法:将EC10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pEGFP-C1质粒)和过表达组(转染pEGFP-UbcH5a质粒)。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bcH5a mRNA及蛋白表达以验证转染效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 Gy X线照射后的细胞存活分数(SF2),免疫荧光检测DNA损伤灶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ATM、ATR、p-ATM、p-ATR、Chk1、Chk2和BRCA1)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UbcH5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F2降低,DNA损伤灶点增多(均P<0.05),而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经X线照射前、后ATM、ATR、p-ATM、p-ATR、Chk1、Chk2和BRCA1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UbcH5a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来增强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泛素 UbcH5a 放射敏感性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基于DNA损伤应答的肝细胞癌预后基因筛选和预后模型构建
12
作者 曹骏 张豪 +3 位作者 郭泽皓 王小燕 李康智 莫之婧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目的筛选差异表达的DDR相关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DNA damage response associated genes,DEDDR)构建肝细胞癌(HCC)预后模型。方法使用limma R软件包从TCGA-LIHC数据集中筛选HCC样本和正常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将其与27... 目的筛选差异表达的DDR相关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DNA damage response associated genes,DEDDR)构建肝细胞癌(HCC)预后模型。方法使用limma R软件包从TCGA-LIHC数据集中筛选HCC样本和正常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将其与276个DDR基因取交集获得差异表达DEDDR。通过单因素Cox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以确定DEDDR预后模型,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DEDDR预后模型风险评分是否为HCC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中LIHC数据作为外部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对low-DEDDR组和high-DEDDR组进行GSEA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1361个DEGs与276个DDR基因取交集获得25个DEDDR,Lasso回归分析得到4个DEDDR(TTK、NSMCE2、NUDT1、NEIL3)用于构建预后模型。low-DEDDR组比high-DEDDR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生存率。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HCC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77、0.70和0.68;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EDDR预后模型风险评分是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且其AUC值高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ICGC中LIHC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较好。GSEA分析显示high-DEDDR组主要富集细胞周期、细胞衰老、DNA复制等信号通路,此外high-DEDDR组中2型辅助性T细胞(Th2)丰度更高,而嗜酸性粒细胞丰度更低。结论DEDDR预后模型在预测HCC患者的预后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可为评估HCC患者预后、识别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肝肿瘤 预后
下载PDF
去铁胺通过抑制线粒体功能加重替莫唑胺诱导的胶质瘤细胞DNA损伤
13
作者 吴若琳 韩瑞丽 +3 位作者 米洋澜 谷雨 叶菁 袁媛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96-400,406,共6页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加重替莫唑胺(TMZ)诱导胶质瘤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TMZ组(100μmol/L)、DFO组(500μmol/L)及两药联合处理组(100μmol/L TMZ+500μmol/L DFO)。处理24 h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加重替莫唑胺(TMZ)诱导胶质瘤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TMZ组(100μmol/L)、DFO组(500μmol/L)及两药联合处理组(100μmol/L TMZ+500μmol/L DFO)。处理24 h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焦点的形成情况;菲咯嗪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内总铁含量和线粒体铁含量;荧光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试剂盒和乳酸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内ATP含量和乳酸含量;qRT-PCR分析铁硫簇(ISC)合成相关分子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DFO和TMZ会导致胶质瘤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DNA损伤(P<0.05),且DFO可以加重TMZ诱导的胶质瘤细胞DNA损伤(P<0.01)。DFO联合TMZ显著减少细胞总铁和线粒体铁含量(P<0.05),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及ATP含量(P<0.01),同时增加乳酸生成(P<0.01);DFO阻碍ISC合成,抑制DNA损伤修复,加重TMZ诱导的DNA损伤(P<0.05)。结论DFO通过影响铁代谢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ISC的合成,从而抑制DNA损伤修复,加重TMZ诱导的胶质瘤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替莫唑胺 胶质瘤 dna损伤 铁硫簇
下载PDF
DNA-PKcs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
14
作者 李炜娟 梁斌 +1 位作者 黄雄峰 李亮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276-1279,共4页
机体在体内因素如DNA碱基错配、自身不稳定性、机体代谢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等,体外因素如辐射、化学毒物、药物、病毒和霉菌等作用下,可以造成DNA损伤。DNA损伤有碱基损伤、错配、DNA单链或双链断裂、嘧啶二聚体形成等多种类型。其中... 机体在体内因素如DNA碱基错配、自身不稳定性、机体代谢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等,体外因素如辐射、化学毒物、药物、病毒和霉菌等作用下,可以造成DNA损伤。DNA损伤有碱基损伤、错配、DNA单链或双链断裂、嘧啶二聚体形成等多种类型。其中,DNA双链断裂(DSB)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类型。DSB的修复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同源重组(HR)、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亚单位(dna-PKcs) 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 抑制剂
下载PDF
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抑制肝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字光慧 陈瑾 +1 位作者 王越 彭保卫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29-132,共4页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热疗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在临床上可与化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在热疗促进caspase-8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化疗药物顺铂(CDDP),我们探索了热疗联合顺铂促进...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热疗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在临床上可与化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在热疗促进caspase-8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化疗药物顺铂(CDDP),我们探索了热疗联合顺铂促进癌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即最佳处理条件下联合应用诱导caspase-8的积累和激活,同时使caspase-3的激活增加,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进一步探讨得出CUL3作为E3连接酶与caspase-8通过K63连接泛素化积累有关。另外,我们的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诱导HepG2细胞中DNA-PK的降解,抑制DNA-PKcs、Ku80活性,抑制DNA修复,提高CDDP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热疗 联合应用 dna损伤 细胞凋亡 化疗
下载PDF
DNA损伤应答通路在高钙磷环境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志娟 刘树业 +1 位作者 田亚琼 刘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6-42,共7页
目的 明确DNA损伤应答通路在高钙磷环境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钙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HVSMC培养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激酶(iATM)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iPARP)组,培养12 d。茜素红-S染... 目的 明确DNA损伤应答通路在高钙磷环境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钙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HVSMC培养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激酶(iATM)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iPARP)组,培养12 d。茜素红-S染色法定性和邻-甲酚酞法定量检测4组细胞钙化情况,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组蛋白γH2AX磷酸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水平,NucleoCounterNC-3000^(TM)高级细胞分析仪分析4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光学显微镜和茜素红S染色发现第9天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出现细胞内钙质沉积,第12天钙质沉积明显。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在第3、6、9、12天培养状态下Ca^(2+)/蛋白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Ca^(2+)/蛋白有差异(F=168.970,P=0.000);(2)模型组与对照组Ca^(2+)/蛋白有差异(F=203.040,P=0.000),模型组Ca^(2+)/蛋白较高,钙化明显;(3)两组Ca^(2+)/蛋白变化趋势有差异(F=13.213,P=0.000)。培养12 d时,茜素红S染色发现模型组比对照组钙化程度高,iATM组和iPARP组比模型组钙化程度低。σ-甲酚酞试验发现,iATM组和iPARP组Ca^(2+)/蛋白低于模型组(P <0.05)。彗星试验发现,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第9天开始出现更多数量的DNA受损细胞。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在第3、6、9、12天培养状态下“彗星细胞”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彗星细胞”有差异(F=13.141,P=0.000);(2)模型组与对照组“彗星细胞”有差异(F=121.521,P=0.000),模型组“彗星细胞”百分比较高,DNA损伤明显;(3)模型组与对照组“彗星细胞”变化趋势有差异(F=89.290,P=0.000)。模型组γH2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模型组分别在第3和12天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结果:(1)不同时间点>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有差异(F=168.970,P=0.000);(2)模型组与对照组>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有差异(F=203.040,P=0.000),模型组>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较高,DNA损伤明显;(3)模型组与对照组>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变化趋势有差异(F=153.410,P=0.000)。模型组8-OHDG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iATM组、iPARP组(P <0.05);iATM组、iPARP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Ca^(2+)/P环境激活DNA损伤应答信号通路,诱导HVSMC坏死,进而形成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应答 钙磷失衡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化
下载PDF
亚急性浓度暴露下联苯菊酯对真鲷体内酶活性及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17
作者 郑惠东 陈宇锋 +3 位作者 刘波 陈小红 许贻斌 郑盛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3-480,共8页
联苯菊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但有关联苯菊酯对海水鱼类的毒性机理研究较少。为研究亚急性暴露下联苯菊酯对真鲷的毒性效应,在急性毒性试验基础上,选取5个浓度梯度对真鲷进行半静置暴露试验,测定不同暴露时间体内酶活性变... 联苯菊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但有关联苯菊酯对海水鱼类的毒性机理研究较少。为研究亚急性暴露下联苯菊酯对真鲷的毒性效应,在急性毒性试验基础上,选取5个浓度梯度对真鲷进行半静置暴露试验,测定不同暴露时间体内酶活性变化,并开展暴露25 d后肝细胞彗星试验。结果表明,亚急性暴露下真鲷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血细胞中Na^(+)-K^(+)-ATP酶(Na^(+)-K^(+)-ATPase)、肝和鳃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酶活性先后出现了诱导或抑制现象。暴露浓度低于0.10μg·L^(-1),联苯菊酯对真鲷血清中AChE、血细胞中Na^(+)-K^(+)-ATPase和肝中GST等酶活性主要表现为诱导作用(P<0.05)。暴露浓度高于0.10μg·L^(-1),AChE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暴露浓度高于0.20μg·L^(-1),Na^(+)-K^(+)-ATPase、GST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浓度组肝细胞DNA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彗星拖尾率、彗星尾长、彗尾DNA相对含量、Olive尾距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2)。回归分析显示,暴露浓度与各试验指标数据呈线性关系,R^(2)值范围在0.906~0.984之间。暴露浓度高于0.10μg·L^(-1)时,联苯菊酯可显著影响真鲷体内酶活性,并对肝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损伤,具有一定遗传毒性和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菊酯 真鲷 遗传毒性 酶活性 彗星试验 dna损伤
下载PDF
高钙磷激活DNA损伤应答诱导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早衰
18
作者 范志娟 武玉晶 +3 位作者 田亚琼 刘爽 张蝶 刘树业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8期1234-1240,共7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应答(DDR)通路调控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机制。方法将HASM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TM干预组、PARP干预组,培养12 d。茜素红-S染色法定性和邻-甲酚酞法定量检测细胞钙化;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γH2AX磷酸化、... 目的探讨DNA损伤应答(DDR)通路调控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机制。方法将HASM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TM干预组、PARP干预组,培养12 d。茜素红-S染色法定性和邻-甲酚酞法定量检测细胞钙化;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γH2AX磷酸化、p16和p21、ATM上Ser1981的磷酸化水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早衰;qPCR检测p16和p21 mRNA水平。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检测氧化应激水平,ELISA方法检测IL-6、IL-8水平。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钙化明显,8-OHDG、组蛋白γH2AX磷酸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p16的mRNA和蛋白、p21 mRNA、IL6和IL8、ATM磷酸化等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ATM和PARP干预组可以缓解模型组的变化。结论高钙磷环境刺激HASMCs产生持续DNA损伤,触发ATM磷酸化并激活p16蛋白表达,诱导细胞早衰导致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P dna损伤应答 细胞早衰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血管钙化
下载PDF
靶向DNA损伤应答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明君 李佳霖 杨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肿瘤放射抗拒是限制放疗疗效、肿瘤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在DNA受损的情况下,细胞内DNA损伤应答随之被激活。研究发现DNA损伤应答不仅影响肿瘤发生,还与肿瘤放射治疗敏感性密切相关,这使其成为肿...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肿瘤放射抗拒是限制放疗疗效、肿瘤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在DNA受损的情况下,细胞内DNA损伤应答随之被激活。研究发现DNA损伤应答不仅影响肿瘤发生,还与肿瘤放射治疗敏感性密切相关,这使其成为肿瘤临床治疗极具前景的靶点。一些针对DNA损伤应答的小分子抑制剂的临床一期实验也正在进行中。本文将对DNA损伤应答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DNA损伤应答关键基因和重要路径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应答 放射治疗 dna修复 放疗敏感性
下载PDF
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DNA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20
作者 任芳芳 柳莹 杨淼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85-188,206,共5页
目的探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其外周血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采用溶... 目的探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其外周血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采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心脏支架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坏死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统计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h、24 h,观察组染色体微核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源性死亡率及再次心肌梗死率等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AMI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氧化应激水平,同时不加重外周血DNA损伤,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 心脏支架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外周血dna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