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及微卫星DNA标记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子维 李伟缘 +1 位作者 张琦 刘奇 《河北渔业》 2023年第2期23-27,共5页
以微卫星DNA标记技术为例,系统阐述在增殖放流过程中,该技术在个体识别、遗传多样性及适应性评估中的应用。同时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策略和效果评估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水生生物 增殖放流 微卫星dna标记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应用DNA标记定位水稻的抗稻瘟病基因 被引量:60
2
作者 郑康乐 钱惠荣 +3 位作者 庄杰云 陆军 林鸿宣 G.Kochert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从水稻分子遗传图谱选取177个RFLP标记,比较以红脚占为抗源,感病品种IR24为轮回亲本所构建的近等基因对K80R和K79S之间的多态性表现。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稻瘟病抗性基因连锁的阳性标记。在(K80R×K79S)的F_2群体中,经稻瘟病菌ZB_1小... 从水稻分子遗传图谱选取177个RFLP标记,比较以红脚占为抗源,感病品种IR24为轮回亲本所构建的近等基因对K80R和K79S之间的多态性表现。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稻瘟病抗性基因连锁的阳性标记。在(K80R×K79S)的F_2群体中,经稻瘟病菌ZB_1小种接种,110株为抗病,33株为感病,用总共10个阳性标记与F_2群体中每个单株的DNA杂交,发现抗病基因与第12染色体上的标记RG81、RG869和RZ397共分离;检测F_3株系的抗病性分离情况,确定F_2植株的抗病性基因型,计算出抗病基因与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将该基因定位在第12连锁群上。应用近等基因池DNA和随机引物,经PCR扩增和共分离分析,建立了二个RAPD片段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dna标记 抗性 基因定位
下载PDF
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遗传差异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65
3
作者 段世华 毛加宁 朱英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4,共5页
选用分布于水稻 (OryzasativaL .) 12条染色体上的 2 5对SSR(Simplesequencerepeats)引物 ,分析了生产中广泛应用的 35个杂交水稻恢复系。在 35个杂交水稻恢复系材料间共检测出 6 5个等位基因 (alleles) ,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 2 6... 选用分布于水稻 (OryzasativaL .) 12条染色体上的 2 5对SSR(Simplesequencerepeats)引物 ,分析了生产中广泛应用的 35个杂交水稻恢复系。在 35个杂交水稻恢复系材料间共检测出 6 5个等位基因 (alleles) ,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 2 6个等位基因。PIC(Polymorphismindexcontent)值的变动范围为 0 .2 0 6~ 0 .6 82 ,平均值为 0 .4 14。聚类分析表明 ,我国杂交水稻恢复系资源比较丰富 ,但其遗传差异较小 ,遗传背景单一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杂交水稻恢复系 遗传差异 检测 微卫星dna标记
下载PDF
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我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常国斌 常洪 +4 位作者 刘向萍 王惠影 徐伟 赵文明 王庆华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5-803,共9页
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境内分布的两种野生鹌鹑(野生日本鸣鹑、野生普通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反映群体变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固定指数、平均杂合度、基因分化系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野生普通鹌鹑群体... 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境内分布的两种野生鹌鹑(野生日本鸣鹑、野生普通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反映群体变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固定指数、平均杂合度、基因分化系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野生普通鹌鹑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每个座位平均检测出4.67个等位基因,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亦为最高,分别为0.5732和0.6621;家鹑最低,分别为0.5467和0.5933;野生日本鸣鹑介于两者之间;在3个鹌鹑群体中,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程度较小。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基础的模糊聚类分析发现: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模糊等价矩阵系数为0.937,而与野生普通鹌鹑的系数为0.738,这也表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家鹑起源于野生日本鸣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野生鹌鹁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dna标记
下载PDF
DNA标记技术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鲍露 张东 +1 位作者 滕元文 陈昆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0-275,共6页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DNA标记如RFLP、RAPD、SSR、AFLP和SCAR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进展。DNA标记技术主要在梨属植物的品种鉴别、亲子关系鉴定、分类和系统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与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DNA标记如RFLP、RAPD、SSR、AFLP和SCAR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进展。DNA标记技术主要在梨属植物的品种鉴别、亲子关系鉴定、分类和系统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与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对各种标记的特点和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做了总结,期望为今后研究中合理选择适宜的标记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属 dna标记 RFLP AFLP RAPD SSR
下载PDF
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微卫星DNA标记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惠影 常洪 +1 位作者 徐伟 常国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7-371,共5页
选择10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合成引物对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和家鹌鹑各40只进行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型,并对其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这两个鹌鹑群体的遗传结构关系、亲缘关系和遗... 选择10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合成引物对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和家鹌鹑各40只进行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型,并对其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这两个鹌鹑群体的遗传结构关系、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程度,为鹌鹑的遗传资源研究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鹑 野生日本鸣鹑 群体 微卫星dna标记 遗传学
下载PDF
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苎麻品种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建林 揭雨成 +2 位作者 蒋彦波 胡翔 张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用 3种微卫星标记分别分析了 2 0个苎麻品种的DNA。每种标记方法都能在苎麻品种间产生多态性的谱带。ISSR每个检测单位产生的DNA条带最多 ,平均每个引物对扩增出 8个DNA条带 ;其次是RAMP。虽然SSR每个检测单位产生的条带数最少 ,但其扩... 用 3种微卫星标记分别分析了 2 0个苎麻品种的DNA。每种标记方法都能在苎麻品种间产生多态性的谱带。ISSR每个检测单位产生的DNA条带最多 ,平均每个引物对扩增出 8个DNA条带 ;其次是RAMP。虽然SSR每个检测单位产生的条带数最少 ,但其扩增图谱中 ,87.0 %的条带是多态性条带 ,高于ISSR和RAMP。ISSR和RAMP扩增图谱中多态带的频率分别是 79 2 %和 75 6 %。从每次PCR扩增所能区分的基因型数值来看 ,ISSR最高 ,为 5 6 7,SSR次之 ,RAMP最低。根据微卫星标记分析的结果 ,对 2 0个苎麻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系统树。其结果与品种的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基本吻合 ,表明微卫星DNA标记用于苎麻遗传关系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苎麻 品种资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微卫星DNA标记与猪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侯建国 李加琪 +1 位作者 陈瑶生 王翀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6,共4页
测定了长蓝参考家系F2代个体的肉色、大理石纹、pH值和系水力4个肉质性状,同时测定了6号染色体的23个微卫星DNA标记,将不同基因型与4个肉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肉色与大理石纹、pH值、系水力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322... 测定了长蓝参考家系F2代个体的肉色、大理石纹、pH值和系水力4个肉质性状,同时测定了6号染色体的23个微卫星DNA标记,将不同基因型与4个肉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肉色与大理石纹、pH值、系水力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322、0 419、0 468,pH值和系水力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 737,差异极显著;MN006座位与影响pH值性状的QTL连锁,加性效应为0 108,MN004座位与影响大理石纹性状的QTL连锁,加性效应为0 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猪肉 肉质性状 相关分析 基因型 QTL定位 标记辅助育种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黄牛的亲子鉴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钱林东 张自芳 +3 位作者 田应华 袁峰 钱坤 苗永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4,共6页
亲子鉴定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常见其用于建立准确的系谱档案和家畜归属的诉讼案件。其中标准的三联体(即在母子关系是已知的情况下,鉴定假设父亲与子畜是否有亲生关系)和单亲[即父子(女)或母子(女)亲生关系的确定]两种... 亲子鉴定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常见其用于建立准确的系谱档案和家畜归属的诉讼案件。其中标准的三联体(即在母子关系是已知的情况下,鉴定假设父亲与子畜是否有亲生关系)和单亲[即父子(女)或母子(女)亲生关系的确定]两种情况下的亲子鉴定在畜牧生产中具有普遍意义。以云南文山黄牛为试验材料,采用10对常染色体微卫星DNA标记对这两种情况下的亲子关系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常染色体微卫星DNA标记在标准的三联体和单亲两种情况下都能用来进行亲子鉴定,结果较准确,但标准三联体情况下的亲子鉴定更准确。确定的不同模式下亲子鉴定的方法,可为家养动物亲子鉴定标准方法和流程的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标记 微卫星dna 亲子鉴定
下载PDF
7个绵羊微卫星DNA标记在绵(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章平 常洪 +3 位作者 孙伟 耿荣庆 任战军 毛永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74,共6页
 选择分别位于绵羊2,4,6,9,17和19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OarFCB11,OarFCB128,MAF70,OarAE101,MAF33,OarFCB48和OarFCB304,对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典型群随机样本相应位点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微卫星座位发现7个...  选择分别位于绵羊2,4,6,9,17和19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OarFCB11,OarFCB128,MAF70,OarAE101,MAF33,OarFCB48和OarFCB304,对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典型群随机样本相应位点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微卫星座位发现7个以上等位基因,且均存在多态;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杂合度(H)分别为0.9092,0.9177和0.8867,相应的群体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9024,0.9116和0.8774,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1.7723,12.4538和11.6104,均以同羊为最高;以产生有效条带为标志,随机样本的PCR扩增效率存在明显的群体间和座位间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和OarFCB128座位为最高;以7个座位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推算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山羊与绵羊群体间遗传距离远大于绵羊群体之间,湖羊、同羊间亲缘距离系数R为0.1998。研究结果提示:选择的7个微卫星DNA座位均为多态座位;以7个微卫星标记为测度,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7个微卫星标记可进一步用于绵山羊近缘种间遗传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PCR扩增 杂合度 多态信息含量 有效等位基因 标准遗传距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槟榔江水牛群体遗传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伟 苗永旺 +3 位作者 李大林 唐贺 张慧芳 章纯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43-1549,共7页
槟榔江水牛是近年在我国云南西部发现的第一个本土河流型水牛。为了揭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组成、其与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的遗传关系及沼泽型水牛对该水牛的基因渗入等重要遗传背景信息,本研究采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41份槟... 槟榔江水牛是近年在我国云南西部发现的第一个本土河流型水牛。为了揭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组成、其与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的遗传关系及沼泽型水牛对该水牛的基因渗入等重要遗传背景信息,本研究采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41份槟榔江水牛样品和对照群体24份河流型水牛(摩拉水牛)样品、41份沼泽型水牛(滇东南水牛)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在槟榔江水牛群体中共检测到253个等位基因,其中,54个为3个群体所共享的等位基因,58个为只在槟榔江水牛与摩拉水牛间共享的等位基因,73个为只在槟榔江水牛与滇东南水牛间共享的等位基因,其余68个等位基因为该群体所独有。槟榔江水牛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表观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群体,分别为8.433 3、0.640 5、0.600 9和0.594 7。该水牛群体近交系数FIS值为0.061 9。槟榔江水牛与摩拉水牛间的DA遗传距离为最小(0.114 4),在NJ树上聚为一支;而滇东南水牛与槟榔江水牛和摩拉水牛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分别为0.382 9和0.555 3),其在NJ树上单独聚为一支。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槟榔江水牛遗传组分为河流型与沼泽型2种类型水牛混合的模式(当K=2时),整个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存在沼泽型水牛的遗传渗入(群体中沼泽型水牛遗传组分为0.067 2)。结果揭示,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独特,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但该群体杂合子缺乏,且存在一定沼泽型水牛的基因渗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江水牛 微卫星dna标记 遗传变异 基因渗入
下载PDF
野生与杂交天麻的DNA标记鉴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晓丽 陈祖云 +1 位作者 王晓玲 宋聚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860-14860,14916,共2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定野生和杂交天麻。[方法]合成SSR特异引物用于天麻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结果]SSR扩增重复性好、多态性高、分辨力强,野生和杂交天麻有各自特异的DNA标记。其中,杂交天麻均扩增出2条带,为杂合子;野生天麻只扩增出1条...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定野生和杂交天麻。[方法]合成SSR特异引物用于天麻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结果]SSR扩增重复性好、多态性高、分辨力强,野生和杂交天麻有各自特异的DNA标记。其中,杂交天麻均扩增出2条带,为杂合子;野生天麻只扩增出1条带,为纯合子。[结论]该研究为野生和杂交天麻种质资源的鉴别、保护、育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 天麻 SSR dna标记
下载PDF
DNA标记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尹绍武 黄海 +2 位作者 雷从改 陈国华 张本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dna标记技术 鱼类遗传育种 应用
下载PDF
大麻性别连锁的特异DNA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宋书娟 刘卉 邵宏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2-182,共1页
目的··:寻找大麻性别连锁的特异DNA标记 ,为大麻早期性别鉴别研究提供进一步研究基础。方法··:分别提取5个♀和5个♂大麻干标本的基因组DNA ,运用RAPD标记技术 ,分别用17个随机引物对取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麻进行了... 目的··:寻找大麻性别连锁的特异DNA标记 ,为大麻早期性别鉴别研究提供进一步研究基础。方法··:分别提取5个♀和5个♂大麻干标本的基因组DNA ,运用RAPD标记技术 ,分别用17个随机引物对取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麻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引物OPX -09中发现1条长约820bp与♀性别连锁的特异带。结论··:该特异带可被用来作为性别鉴别的特异性分子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dna标记 大麻 性别连锁 RAPD技术
下载PDF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15
作者 徐莉 赵桂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14-722,共9页
微卫星 DNA的高突变率、中性、共显性及其在真核基因组中的普遍性 ,使其成为居群遗传学研究、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和图谱构建的优越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微卫星 DNA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 ,并对微卫星 DNA标记技术应用的... 微卫星 DNA的高突变率、中性、共显性及其在真核基因组中的普遍性 ,使其成为居群遗传学研究、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和图谱构建的优越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微卫星 DNA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 ,并对微卫星 DNA标记技术应用的遗传学机理和一般方法进行了扼要的阐述。另外 ,本研究还探讨了微卫星 DNA标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遗传多样性 应用
下载PDF
花椰菜与青花菜DNA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振卿 虞慧芳 +1 位作者 张晓辉 顾宏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8-262,共5页
近年来花椰菜与青花菜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利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文章从构建遗传图谱、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 近年来花椰菜与青花菜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利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文章从构建遗传图谱、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DNA指纹图谱以及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DNA标记在花椰菜和青花菜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标记 花椰菜 青花菜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丹参遗传关系的DNA标记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红 王燕燕 +1 位作者 王峥涛 胡之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70-297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丹参的遗传背景与遗传关系,为丹参药材的栽培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APD与ISSR标记对4个产地的野生丹参、6个产地的栽培丹参共计50个样本进行分析,利用分析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建立遗传聚类图。结果DNA标记共检测了10...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丹参的遗传背景与遗传关系,为丹参药材的栽培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APD与ISSR标记对4个产地的野生丹参、6个产地的栽培丹参共计50个样本进行分析,利用分析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建立遗传聚类图。结果DNA标记共检测了102个位点,多态条带比率(P)为95.10%,栽培丹参的P值高于野生丹参;居群的总遗传变异H t为0.238 9;UPGMA聚类可以将不同来源的丹参很好地区分开来。结论不同产地间的丹参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丹参种质在遗传背景上较为复杂,不同产地的丹参已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但是与地理分布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遗传关系 dna标记
下载PDF
鸡的微卫星DNA标记与胴体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晖 郑丽祯 +4 位作者 陈岩锋 郑嫩珠 缪中纬 陈宽维 汤青萍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7-140,共4页
测定了青脚麻鸡与隐性白鸡杂交后自交的F2代个体的全净堂重、全净堂率、脂肪宽带、腹脂重和腹脂率6个胴体性状,检测1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标记基因型胴体性状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MCW328对于10周龄体重和全净膛重两性状各... 测定了青脚麻鸡与隐性白鸡杂交后自交的F2代个体的全净堂重、全净堂率、脂肪宽带、腹脂重和腹脂率6个胴体性状,检测1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标记基因型胴体性状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MCW328对于10周龄体重和全净膛重两性状各基因型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ADL292对于腹脂重性状各基因型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对于腹脂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MCW328标记基因与控制10周龄体重和全净膛重QTL连锁,ADL292标记基因与控制腹脂重和腹脂率QTL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胴体性状 QTL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高原型细毛羊的种质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玉柱 成述儒 +2 位作者 胡江 Olivier Hanotte 韩建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9-676,共8页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遗传标记,分析中国高原型细毛羊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为评价其种质特征、开展品种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15个微卫星DNA标记,以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为研究对象,其它9个绵羊群体为对照,分析群体...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遗传标记,分析中国高原型细毛羊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为评价其种质特征、开展品种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15个微卫星DNA标记,以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为研究对象,其它9个绵羊群体为对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和种质特性。【结果】系统发育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推导均得出一致的结果:即所研究的11个群体可分为3类,其中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聚为一类,具有较近的主成分值,群体遗传结构也较相似。【结论】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这与他们的育种历史等一致,表明微卫星DNA标记是研究动物种质特征的可靠遗传标记之一,在未来的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中,根据系统保种理论,可将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按一个细毛羊品种来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种质特性 甘肃高山细毛羊 青海细毛羊
下载PDF
DNA标记的种类、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学军 童继平 +1 位作者 李素敏 韩傲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40,共6页
生命的遗传信息存储于DNA序列之中,基因组DNA序列的变异是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目前已发展出的DNA标记技术不下十几种,它们各具特色,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基因定位、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克隆研究等方面。对DNA标记技术进行分... 生命的遗传信息存储于DNA序列之中,基因组DNA序列的变异是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目前已发展出的DNA标记技术不下十几种,它们各具特色,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基因定位、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克隆研究等方面。对DNA标记技术进行分类,并作了初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标记 RFLP SSR SNP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