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vitro effect of danazol on the cytokine production ofperitoneal macrophage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1
作者 刘义 罗丽兰 赵海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S1期34-36,共3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anazol in vitro on the cytokine production of peritoneal macrophage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Methods: Peritoneal macrophages were obtained from 1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ndo...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anazol in vitro on the cytokine production of peritoneal macrophage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Methods: Peritoneal macrophages were obtained from 1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Danazol at concentration of 10 ng/ml and 100 ng/ml were added to th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cultures.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 (TNFα)and interleukin 6 (IL-6) levels of peritoneal macrophage supernatant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assay. Results: Danazol at concentration of 100 ng/m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NFα and IL-6 production of peritoneal macrophage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danazol may contributed to the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ETRIOSIS danazol Macropha$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Positive Inotropic Activity Induced bya Danazol Derivative in Isolated Rat Heart Model
2
作者 L. Figueroa-Valverde F. Díaz-Cedillo +6 位作者 E. García-Cervera E. Pool Gómez M. López-Ramos M. Rosas-Nexticapa R. Mendoza-López I. May-Gil A. Sarao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3年第4期406-415,共10页
There is scarc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danazol and its derivatives at cardiovascular level. In addition, to date the cellular site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anazol at the cardiovascular level is very confu... There is scarc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danazol and its derivatives at cardiovascular level. In addition, to date the cellular site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anazol at the cardiovascular level is very confusing. In order to clarify those phenomena in this study, a danazol derivative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evaluating its activity on perfusion pressure and coronary resistance and comparing this phenomenon with the effect exerted by danazol. The Langendorff technique was used to measure changes on perfusion pressure and coronary resistance in an isolated rat heart model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danazol and its derivative. Additionally, to characteriz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inotropic activity induced by danazol derivative 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following compounds;flutamide, prazosin, metoprolol, indomethacin and nifedip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anazol derivati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erfusion pressure and coronary resista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conditions and danazol. Additionally, othe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danazol derivative increases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nevertheless, this phenomenon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flutamid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danazol derivative induces positive inotropic activity through of the activation androgen re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azol DERIVATIVE LANGENDORFF INOTROPIC ACTIVITY
下载PDF
丹那唑(Danazol)结合睾酮庚酸酯对家兔精子形成的可逆抑制作用
3
作者 葛俊黎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1985年第1期47-47,共1页
乙炔睾酮的甾体类似物丹那唑作为避孕药已在小鼠、沙土鼠、大鼠、家兔以及男人身上作过试验,也研究了其作用机理,发现丹那唑可抑制精子发生,但也使性欲减退。作者发现,丹那唑与睾酮庚酸酯(TE)合并使用,可使100%的动物发生无精子或严重... 乙炔睾酮的甾体类似物丹那唑作为避孕药已在小鼠、沙土鼠、大鼠、家兔以及男人身上作过试验,也研究了其作用机理,发现丹那唑可抑制精子发生,但也使性欲减退。作者发现,丹那唑与睾酮庚酸酯(TE)合并使用,可使100%的动物发生无精子或严重的精子缺乏,而性欲并不减退。在家兔中此作用完全可逆。15个近亲繁殖的同一年龄组(8~9个月)的新西兰雄性白兔(1.4~1.6kg),每笼一个养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每天口服剂量为1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 动物 性欲 精子异常 精子发生 danazol 精子密度 精子浓度 精液品质 精子缺乏 家兔
下载PDF
Facile Preparation of Danazol Nanoparticles by High-Gravity Anti-solvent Precipitation (HGAP) Method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宏 王洁欣 +3 位作者 张海霞 沈志刚 甄崇礼 陈建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18-323,共6页
The nanoparticles of the hydrophobic drug of danazol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are facilely prepared by controlled high-gravity anti-solvent precipitation(HGAP) process.Intensified micromixing and uniform nucleati... The nanoparticles of the hydrophobic drug of danazol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are facilely prepared by controlled high-gravity anti-solvent precipitation(HGAP) process.Intensified micromixing and uniform nucleation environment are created by the high-gravity equipment(rotating packed bed) in carrying out the anti-solvent precipitation process to produce nanoparticles.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from 55 μm of the raw danazol to 190 nm of the nanoparticles.The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surface area sharply increases from 0.66 m2·g-1 to 15.08 m2·g-1.Accordingly,the dissolution rate is greatly improved.The molecular state,chemical composition,and crystal form of the danazol nanoparticles remains unchanged after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and X-ray diffraction(XRD).The high recovery ratio and continuous production capacity are highly appreciated in industry.Therefore,the HGAP method might offer a general and facile platform for mass production of hydrophobic pharmaceutical danazol particles in nanometer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沉淀法 纳米粒子 重力 简便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连续化生产 制备 旋转填料床
下载PDF
外周血Tim3,IL-32,PD-1/PD-L1用于沙利度胺联合达那唑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5
作者 刘焰 李国妍 陈超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4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达那唑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的评估指标。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MDS患者112例,均予沙利度胺片联合达那唑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91例)和无效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达那唑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的评估指标。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MDS患者112例,均予沙利度胺片联合达那唑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91例)和无效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白细胞介素32(IL-32)、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1/PD-L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预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im3,IL-32,PD-1/PD-L1之间及其分别与WBC,Hb,PLT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间的相关性,评价上述外周血指标对该治疗方案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治疗后的WBC,Hb,PLT均显著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且外周血Tim3,IL-32,PD-1/PD-L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im3分别与IL-32,PD-1/PD-L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IL-32与PD-1/PD-L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外周血Tim3,IL-32,PD-1/PD-L1水平分别与WBC,Hb,PL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外周血Tim3,IL-32,PD-1/PD-L1水平与沙利度胺联合达那唑治疗MDS的疗效显著相关(P<0.05)。外周血Tim 3,IL-32,PD-1/PD-L1联合评估两药联用治疗MDS可能无效的药-时曲线下面积(0.885)相对三者单一评估时更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19%,92.3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达那唑治疗MDS,可有效下调外周血Tim3,IL-32,PD-1/PD-L1水平,综合分析3个指标有助于评价沙利度胺联合达那唑治疗MDS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沙利度胺 达那唑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白细胞介素32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那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刘会转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6期116-118,127,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那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青岛同和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市北同和医院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达那...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那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青岛同和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市北同和医院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达那唑治疗,观察组使用达那唑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那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达那唑 桂枝茯苓胶囊 血清激素水平 治疗安全性
下载PDF
散结镇痛胶囊和达那唑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0
7
作者 邹杰 关铮 +4 位作者 张唯一 刘慧 周春艳 李亚里 萧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比较散结镇痛胶囊和达那唑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只成熟雌性Lewis大鼠,12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6只于动情期建立大鼠EMT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散结镇痛胶囊(散结)治疗组、达... 目的比较散结镇痛胶囊和达那唑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只成熟雌性Lewis大鼠,12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6只于动情期建立大鼠EMT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散结镇痛胶囊(散结)治疗组、达那唑治疗组,每组12只。4周后第2次开腹测量病灶大小。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d,散结治疗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86.4mg/d,达那唑治疗组给予达那唑7.2mg/d,治疗持续4周。治疗结束后,行第3次开腹,测量病灶大小、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灶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以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大鼠腹水和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浓度。结果治疗前后病灶体积变化散结治疗组(-23.27±18.18)和达那唑治疗组(-12.28±10.04)与模型对照组(13.97±7.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异位病灶PCNA表达明显下降而TUNEL阳性表达率增加(P<0.05,P<0.01),散结治疗组较达那唑治疗组异位病灶PCNA表达明显下降而TUNEL阳性表达率增加(P<0.01)。两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腹水和血清中PGE2浓度明显降低(P<0.01),散结治疗组与达那唑治疗组比较腹水和血清中PGE2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散结镇痛胶囊和达那唑均能抑制大鼠EMT病灶生长,散结镇痛胶囊效果优于达那唑,为治疗EMT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散结镇痛胶囊 达那唑
下载PDF
生物粘附性达那唑缓释栓剂的处方筛选与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丁劲松 闫军 李焕德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 :生物粘附性达那唑栓剂的处方筛选 ,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 (HPMC)为缓释材料 ,将等量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聚乙二醇600(PEG600)以熔融法制备含不同HPMC量的缓释栓剂 ,考察释放度与HPMC用量之间的关系... 目的 :生物粘附性达那唑栓剂的处方筛选 ,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 (HPMC)为缓释材料 ,将等量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聚乙二醇600(PEG600)以熔融法制备含不同HPMC量的缓释栓剂 ,考察释放度与HPMC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HPMC用量增加 ,栓剂释药减慢 ,当HPMC与PEG的比例为1∶6 5时 ,栓剂中药物在体外12h内缓慢释放 ,符合一级释放规律。结论 :生物粘附性骨架材料HPMC能延缓达那唑从栓剂中释放 ,当HPMC与PEG的比例为1∶6 5时栓剂能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粘附性达那唑缓释栓剂 处方筛选 体外释放 释放度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激素 副作用 羟丙甲基纤维素 聚乙二醇
下载PDF
丹那唑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相关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郑辉 李洪义 +3 位作者 王自能 何斯纯 柏志全 周卓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和方法 :本研究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观察丹那唑 (Danazol)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相关作用。结果 :用丹那唑分别治疗 2、4、6周和 8周后 ,异位子宫内膜体积缩小 ,出现形态学改变 ,并且用药 4、6和 8周与用药 2... 目的和方法 :本研究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观察丹那唑 (Danazol)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相关作用。结果 :用丹那唑分别治疗 2、4、6周和 8周后 ,异位子宫内膜体积缩小 ,出现形态学改变 ,并且用药 4、6和 8周与用药 2周相比 ,作用更明显 ,而用药 4、6和 8周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丹那唑治疗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子宫内膜逐渐萎缩退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4
10
作者 刘健 李祥云 胡晓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1 0 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随机分为内异消治疗组 (5 8例 )和丹哪唑治疗对照组 (45例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内分泌激素FSH、LH、PRL、E2 、P、T的含量、体液免... 目的 :探讨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1 0 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随机分为内异消治疗组 (5 8例 )和丹哪唑治疗对照组 (45例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内分泌激素FSH、LH、PRL、E2 、P、T的含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C3、C4、CD3、CD4、CD8水平以及血浆前列腺素含量测定。结果 :在对痛经症状的纠正和对异常升高的血浆前列腺素的降解方面 ,内异消和丹哪唑无明显差异 (χ2 =0 71 ,P >0 0 5 )。内异消和丹哪唑在不孕的治愈方面有明显差异 (χ2 =1 4 77,P <0 0 1 ) ,而且内异消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调节皆有一定作用。结论 :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多效应的 ,不失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祛瘀 内异消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口服达那唑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文健 周顺 +2 位作者 黄成义 王银 段小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口服达那唑胶囊两种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为子宫动脉栓... 目的:探讨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口服达那唑胶囊两种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为子宫动脉栓塞组(44例),口服达那唑胶囊的为口服药物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痛经变化、月经周期和量的改变、子宫体大小改变及部分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组术后痛经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和子宫体缩小情况均优于口服药物组(P<0.01,P<0.05)。子宫动脉栓塞组在随访过程中有妊娠愿望的患者妊娠率(66.7%)高于口服药物组(33.3%),而子宫动脉栓塞组肝功能损伤、闭经和术后复发的发生率(0、4.5%、6.8%)均低于口服药物组(27.5%、32.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中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达那唑,并能够完整保留子宫,不良反应小,是值得推广的针对子宫腺肌病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 栓塞 达那唑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辅助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贾君容 温岩 +1 位作者 贾云霄 徐跃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960-296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米非司酮组(M组)37例,米非司酮10mg口服,每日1次;达那唑组(D组)35例,达那唑200mg口服,每日2~3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米非司酮组(M组)37例,米非司酮10mg口服,每日1次;达那唑组(D组)35例,达那唑200mg口服,每日2~3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用药后的副反应及用药3个月时性激素水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米非司酮组潮热、阴道出血、腰背疼痛、体重增加、痤疮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达那唑组(P〈0.05)。米非司酮组雌二醇(E2)为(204.9±45.3)pmol/L,保持在卵泡期水平,达那唑组为(94.3±33.0)pmol/L,为绝经后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停药13~15天,米非司酮组E2水平为(1221.6±384.2)pmol/L,较用药前(排卵期)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那唑组为(815.1±376.0)pmol/L,较用药前(排卵期)明显下降(P〈0.05)。米非司酮组停药后基础体温上升和月经复潮时间较达那唑组为短。结论:手术后加用米非司酮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疗效与达那唑类似,但副反应明显减少。10mg/d米非司酮3个月治疗可使血清E:保持在卵泡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达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进口)和达那唑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蒋凤艳 龙凤宜 +1 位作者 徐文生 徐红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达那唑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 :患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 6 6例 ,36例服用孕三烯酮 (进口 ) 2 .5mg ,每周 2次 ,疗程为 3~ 6mo ;30例服达那唑 2 0 0mg ,bid或tid ,疗程为 3~ 6... 目的 :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达那唑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 :患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 6 6例 ,36例服用孕三烯酮 (进口 ) 2 .5mg ,每周 2次 ,疗程为 3~ 6mo ;30例服达那唑 2 0 0mg ,bid或tid ,疗程为 3~ 6mo ,随访 1~ 2a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及妊娠情况。结果 :2种药物术后控制症状有效率达 10 0% ,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复发率为 6 % ,妊娠率 6 4% ,而用达那唑复发率 16 % ,妊娠率 5 0 %。孕三烯酮的不良反应小。结论 :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达那唑能有效地防止内膜异位症复发 ,提高妊娠率。但孕三烯酮不良反应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三烯酮 达那唑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4
作者 熊员焕 朱波 凌燕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比较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加用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45例患者术后不用药(A组);58例加用达那唑治疗(口服达那唑400mg,每日1次,疗程为6个月,B组);47例加用孕三烯酮治疗(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疗程为6... 目的:比较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加用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45例患者术后不用药(A组);58例加用达那唑治疗(口服达那唑400mg,每日1次,疗程为6个月,B组);47例加用孕三烯酮治疗(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疗程为6个月,C组);39例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mg,每月1次,疗程为6个月,D组)。比较4组患者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作用等情况。结果:术后2年A组复发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D组复发率最低,显著低于另3组(P<0.01),差异皆有统计学差异。B组和C组的复发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4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类似。结论: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有必要加用药物巩固治疗,GnRH-a巩固治疗的疗效优于达那唑和孕三烯酮。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检查 达那唑 孕三烯酮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下载PDF
雄激素联合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管梅 陈书长 +2 位作者 李蓉生 葛昌文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74-778,共5页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应用雄激素康力龙或丹那唑联合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 (A TRA)治疗 5 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其中RA 4 1例、RAEB 11例、RAEB t 2例、CMML 1例。给药方法 :丹那唑 60 0mg/d或康力龙 6mg/d ,A...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应用雄激素康力龙或丹那唑联合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 (A TRA)治疗 5 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其中RA 4 1例、RAEB 11例、RAEB t 2例、CMML 1例。给药方法 :丹那唑 60 0mg/d或康力龙 6mg/d ,ATRA 10mg/d ,疗程至少 3月。结果表明 :治疗 3个月后在 5 3例可评价者中 ,按照MDS国际工作组疗效标准判定 ,完全缓解 1例 ( 1.9% ) ,部分缓解 2例 ( 3 .8% ) ;在血液学改善方面显效 15例( 2 8.3 % ) ,微效 4例 ( 7.5 % ) ,总有效率 3 6.5 %。继续进行追访 ,中位时间 4月 ( 0 - 4 8个月 ) ,总有效率 3 9.6%。治疗前后骨髓原始细胞无显著变化 ,病态造血仅 3例明显改善。结论 :雄激素联合小剂量ATRA对低危险组MDS是一种比较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全反式维甲酸 雄激素 康力龙 丹那唑
下载PDF
长效酸甲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疼痛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洁 雷贞武 +3 位作者 徐肖文 吕杰强 孙静 王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889-892,共4页
目的 :评价长效醋酸甲孕酮 (depotmedroxypro gesteroneacetate ,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疼痛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手术后疼痛复发的患者 4 8例 ,随机分为长效醋酸甲孕酮组及达那唑组。长效醋... 目的 :评价长效醋酸甲孕酮 (depotmedroxypro gesteroneacetate ,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疼痛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手术后疼痛复发的患者 4 8例 ,随机分为长效醋酸甲孕酮组及达那唑组。长效醋酸甲孕酮组 2 5例 ,月经来潮 5d内深部肌肉注射DMPA15 0mg ,2 8~ 30d注射 1次 ,共 6次 ;达那唑组 2 3例 ,于月经周期d 1开始口服达那唑 4 0 0mg·d-1,如无明显副反应增至 6 0 0mg·d-1,连续 2 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肾功能、血性激素变化及月经变化、体重改变等副反应。结果 :DMPA组总主观症状评分于治疗 3个月后下降了 82 .5 % ,6个月后下降了 92 .5 % ,卵巢异位囊肿于 3个月后缩小了4 1.5 % ,6个月后缩小了 5 6 .2 % (P <0 .0 5 )。达那唑组总主观症状评分于 3、6个月后分别下降了84 .1%和 95 .1% ,卵巢异位囊肿分别缩小了 34.4 %与 5 2 .2 % (P <0 .0 5 )。两组雌激素 (E2 )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DMPA主要副作用为阴道点滴状出血或突破性出血、排卵恢复延迟及体重增加 ,随用药时间延长闭经增加。达那唑主要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痤疮等雄性素作用及体重增加。结论 :长效醋酸甲孕酮可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疼痛复发 ,因用药方便、价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醋酸甲孕酮 达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复发 副作用
下载PDF
经痛愈舒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遇春 丛慧芳 +2 位作者 段晓磊 高彩云 周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痛愈舒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76例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经痛愈舒颗粒治疗3个月,对照组给予达那唑治疗6个月,观察记录两... 目的:观察经痛愈舒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76例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经痛愈舒颗粒治疗3个月,对照组给予达那唑治疗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及各自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多维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痛愈舒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药 治疗 达那唑
原文传递
桃核承气汤联合达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及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德红 杜绍敏 +2 位作者 朱莉 王凤云 王海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联合达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庆龙南医院妇产科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77例,按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桃核承气汤联合达那...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联合达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庆龙南医院妇产科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77例,按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桃核承气汤联合达那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运用达那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雌二醇(estradiol,E2)、孕激素(progestogen,P)、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血清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以及囊肿体积、痛经积分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2、P含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XB2和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囊肿体积、痛经积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8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联合达那唑可有效降低CA125、E2以及P的水平,此外可缓解痛经症状,并缩小异位囊肿体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核承气汤 达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 CA125 性激素
下载PDF
达那唑预处理对子宫内膜EGFR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钊 薛翔 +1 位作者 刘明 张建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达那唑预处理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 .方法选择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达那唑组(30例)应用达那唑预处理后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对照组(30例)直接行... 目的观察达那唑预处理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 .方法选择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达那唑组(30例)应用达那唑预处理后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对照组(30例)直接行TCRE术.切除内膜用HE染色观察内膜腺体数量、间质的疏松度,测定EGFR及VEGF表达情况.结果达那唑预处理组子宫内膜绝大部分处于增生期(类似于增生早期),近基底层腺体的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间质疏松度(+~++)较对照组(++~+++)明显致密(P<0.05);两组EGFR及VEGF在腺体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均大于间质(P<0.05),达那唑可明显降低内膜中EGFR及VEGF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P<0.05).结论达那唑预处理子宫内膜后,可使内膜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内膜变薄,腺体减少,间质致密;达那唑预处理后腺体和间质中EGFR及VEGF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 达那唑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及丹那唑对其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保锋 郑辉 +3 位作者 王自能 何斯纯 柏志全 王跃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参照Jones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在建模后第6周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丹那唑组大鼠分别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在位内膜相...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参照Jones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在建模后第6周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丹那唑组大鼠分别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在位内膜相比,模型组异位内膜的基底膜不完整,线粒体有空泡,偶见坏死细胞;丹那唑治疗后,内质网扩张,空泡的线粒体和自噬体多见,细胞坏死较多。结论:子宫内膜移植到腹壁后超微结构发生了变化,丹那唑的治疗常使内膜细胞细胞器改变,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超微结构 丹那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