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Jiawei Danggui Buxuetang on miRNA-155 and SOCS1 in renal tissue of DKD rats
1
作者 WANG Yi-fan GU Yue +4 位作者 SHEN Yu-hang DING Xin LYU Zhe WANG Xin-ai GUO Deng-zho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Jiawei Danggui Buxuetang on the expression of microRNA-155(miR-155)and cytokine 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 1(SOCS1)in renal tissue of ra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DKD),and to ex...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Jiawei Danggui Buxuetang on the expression of microRNA-155(miR-155)and cytokine 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 1(SOCS1)in renal tissue of ra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DKD),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Jiawei Danggui Buxuetang in the treatment of DKD.Methods:Firty 6-week-old SPF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CON)and model group.The model group was fed with high-sugar and high-fat diet for 6 weeks,and the DKD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STZ)(35 mg/kg).Then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odel group(MOD),low dose group(DBTL),medium dose group(DBTM),high dose group(DBTH)and irbesartan group(IRB).Each group was given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for 20 weeks,during which CON group and MOD group were given the same amount of normal saline.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fter administration,and the ratio of urinary Microalbumin to urinary creatinine(UACR)was analyzed by automatic analyzer.The renal changes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by hematoxylin-eosin(HE)staining,Masson pine(Masson)trichromatic staining and PASM staining.The expression of miR-155 and SOCS1mRNA in renal tissue of DKD rats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and the expression of SOCS1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By comparison with CON group,UACR value,MIR-155 mRNA expression and SOCS1 mRNA expression in MOD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 SOCS1 mRNA express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MOD group,UAC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IRB group and DBT group,SOCS1 express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DBTM group,DBTH group and IRB group.The expression of MIR-155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treatment groups(P<0.05),and the expression of SOCS1 in DBTM group,DBTH group and IRB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Jiawei Danggui Buxuetang can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miR-155 in high glucose an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SOCS1 in renal tissue,so as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renal damage and play a role in renal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wei danggui buxuetang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IRBESARTAN MicroRNA-155 Cytokine 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2
作者 王晨 朱爱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54-761,778,共9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获得当归补血汤的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其潜在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及DisGeNET数据库筛选As靶点...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获得当归补血汤的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其潜在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及DisGeNET数据库筛选As靶点,并将活性成分预测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关键交集靶点。采用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PPI互作网络,Cytoscape软件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潜在关键靶点。再次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并找到核心活性成分。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进一步明确其发挥治疗效用的成分与靶点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共19个,预测靶点204个,疾病靶点5 213个,筛选得到治疗As的交集靶点176个,排名前5位的核心靶点为Akt1、JUN、TP53、TNF、IL-6。GO和KEGG富集分析主要指向氧化应激反应、转录调节复合物等功能,参与的信号转导主要包括FoxO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个活性成分及5个重要核心靶点对接结合能均小于-5 kJ/mol,提示其受体蛋白与配体小分子之间结合稳定,数值越低,结合稳定性越高,且结合能排名前5位的包含β谷固醇与槲皮素两种活性成分,其中活性成分β谷固醇与TNF结合能最低,为-10.52 kJ/mol,说明β谷固醇与槲皮素两种中药有效成分可能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当归补血汤中槲皮素、β谷固醇等核心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JUN、TP53、TNF、IL-6等核心靶点,调节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和其他相关通路,从而发挥治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当归补血汤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iRNA-155及SOCS1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逸凡 顾悦 +4 位作者 申宇航 丁鑫 吕哲 王新爱 郭登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3-29,35,共8页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组织microRNA-155(miR-155)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组织microRNA-155(miR-155)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ON)和建模组。建模组使用高糖高脂饲料进行为期6周的喂养后,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35 mg/kg)建立DK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MOD)、加味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DBTL)、加味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DBTM)、加味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DBTH)、厄贝沙坦组(IRB),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20周,CON组与MOD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20周结束后收集尿标本,全自动分析仪分析大鼠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取材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马松(Masson)三色染色法、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DKD大鼠肾组织miR-155、SOCS1 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DKD大鼠肾脏标本中SOC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MOD组大鼠UACR值明显升高(P<0.01);MIR-155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SOCS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MOD组相比,IRB组及DBT各剂量组UACR均显著降低(P<0.01);DBTM组、DBTH组及IRB组SOCS1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DBT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MIR-155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DBTM组、DBTH组及IRB组中SOCS1表达显著提高(P<0.01)。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降低高糖状态下miR-155的表达,提高肾组织内SOCS1的表达,减轻肾脏损害,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补血汤 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microRNA-15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下载PDF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AMPK及PGC-1α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鑫 顾悦 +3 位作者 王逸凡 申宇航 张宇翔 郭登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6,185,共11页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MDBT)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KD的可能机制。方法:5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8只和造模组4...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MDBT)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KD的可能机制。方法:5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8只和造模组44只。后随机将40只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MOD)、厄贝沙坦组(IRB)、加味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MDBTH)、加味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MDBTM)、加味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MDBTL),8只/组。药物组灌相应药物,CON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持续20周。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UTP)水平、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及丙二醛(MDA)活性;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IHC)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磷酸化AMPK(p-AMPK)、PGC-1α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24 h-UTP及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Mn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病理表现为肾小管和肾小囊严重分离,肾小球内基底膜均匀性增厚,球内糖原沉积;肾组织中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MOD组比较,MDBTH与IRB组24 h-UTP及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MnSOD活性显著提高(P<0.01);肾组织病理表现明显改善;p-AMPK、PGC-1α在肾组织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激活AMPK及PGC-1α的表达改善DKD大鼠氧化应激,降低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减少蛋白尿,从而有效保护肾脏,缓解DK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补血汤 糖尿病肾病(DKD)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 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环磷酰胺注射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薛晚利 李选社 +2 位作者 郝炳华 刘伟 张京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408-410,共3页
加味当归补血汤(MDB)连续胃饲小鼠10d(50mg/d),观察其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DB对免疫受抑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以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为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以E-玫瑰花结形成、酸性α-... 加味当归补血汤(MDB)连续胃饲小鼠10d(50mg/d),观察其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DB对免疫受抑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以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为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以E-玫瑰花结形成、酸性α-醋酸萘酯酶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均有明显恢复和增强作用,而对体液免疫功能(以血清凝集素和脾溶血空斑形成细胞为指标)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补血汤 环磷酰胺 免疫功能 小鼠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合金水宝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1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连琯 史晓伟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合金水宝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6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于当归补血汤合金水宝治疗。2组治疗3个...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合金水宝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6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于当归补血汤合金水宝治疗。2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81.25%,对照组为56.25%,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各实验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当归补血汤合金水宝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当归补血汤 金水宝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加味当归补血汤浓缩丸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解斌 胥爱丽 +3 位作者 刘满华 罗文汇 黄琼 庄玉坚 《今日药学》 CAS 201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建立加味当归补血汤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加味当归补血汤浓缩丸中的当归、黄芪、麦冬、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Zorbax Extend-C18(4.6mm×250mm,5μm)... 目的建立加味当归补血汤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加味当归补血汤浓缩丸中的当归、黄芪、麦冬、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Zorbax Exte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85%磷酸(17:83);检测波长:316n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当归、黄芪、麦冬、熟地黄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在24.144~120.72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平均回收率为101.94%,相对标准偏差值(RSD)=0.56%(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重复性好,可作为加味当归补血汤浓缩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补血汤浓缩丸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魏酸
下载PDF
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古代文献分析与考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心蕾 张雪艳 +5 位作者 赵涵 杜博冉 赵静霞 王薇 贡磊磊 冯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45,共8页
当归补血汤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暑伤胃气论》,是一首被历代医家传承发扬的补气生血经典名方,已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并结合古代... 当归补血汤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暑伤胃气论》,是一首被历代医家传承发扬的补气生血经典名方,已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并结合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对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历史源流、组成、剂量、炮制、制法与煎服法、功效与应用进行考证分析。共收集相关古籍文献信息604条,其中涉及中医古籍186部,其中40部(金元5部,明19部,清16部)中医古籍详细记载了组成、炮制、剂量等内容。有关当归补血汤组成,主要为当归和黄芪;根据古今剂量折算,黄芪37.3~38.1 g,当归7.5~7.6 g;黄芪宜采用蜜炙,当归为酒当归;加入水600 mL,煎至300 mL,饭前温服。该方古籍主要记载功效为血虚发热,证见肌热、燥热,烦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补气生血名方。现代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常用于治疗各种贫血、糖尿病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上述研究结果为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后期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当归补血汤 古代文献 考证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早期肾损害的防治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小永 王自闯 +1 位作者 郭存霞 王琳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0-195,共6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240例患者采用区组分层随机,以SA...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240例患者采用区组分层随机,以SAS软件生成的数字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基础治疗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次,1次/d;血压未达标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1片/次,1次/d。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汤,1剂/d,分早晚2次内服;观察组采用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1剂/d,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尿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胱抑素C(CysC)水平,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包括eGFR_(MDRD)和eGFR_(CKD-EPI);进行治疗前后肝肾阴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GF-β_1,PAI-1,IL-1β和TNF-α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09%,优于对照组的7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5);治疗后观察组β_2-MG,CysC,NAG,m ALB和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UACR低于对照组,eGFR_(MDRD)和eGFR_(CKD-EPI)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_1,PAI-1,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能减临床症状,减轻早期肾损伤,延缓肾损害进展,并能调节TGF-β_1,PAI-1,IL-1β和TNF-α等因子,起到保护肾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损害 当归补血汤 六味地黄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黄芪-当归药对益气活血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5
10
作者 王文越 刘珊 +2 位作者 吕琴 李珩玉 滕佳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7-216,共10页
黄芪-当归药对(AA)为针对气血俱病这一证候特点而设的基础药对,李东垣之当归补血汤(DBT)即由AA组成,以补气生血为要,主治气虚血亏、血热诸证,因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而颇受医家青睐。然而,古籍所载AA在不同组方中有多种配伍比例,其功效... 黄芪-当归药对(AA)为针对气血俱病这一证候特点而设的基础药对,李东垣之当归补血汤(DBT)即由AA组成,以补气生血为要,主治气虚血亏、血热诸证,因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而颇受医家青睐。然而,古籍所载AA在不同组方中有多种配伍比例,其功效主治也各不相同。现代研究表明DBT亦有益气活血之效,且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AA在总量36 g,3∶1配伍时表现为更明显的益气活血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该药对于1∶1,3∶1,1∶5,3∶2,2∶1,5∶1等多种配伍比例中均可体现出一定的益气活血之效,所对应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调节物质能量代谢、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液黏度、抗氧化应激、抗炎、降血脂、降血糖、保护心功能、保护血管壁、干预血管生成、抗器官组织纤维化等。不论从AA单味药之活血作用及"气行则血行"理论还是该药对在现代药理作用中的体现,都证实了AA益气活血作用确实存在,而对于该药对偏重不同所造成的作用表现上的差异,与用量、配比等息息相关,需要进行进一步地研究。本文基于现代研究集中于AA补气生血之效而对益气活血作用较易忽视,限制了对后者的临床应用,因此对该药对益气活血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作一综述,以便为其临床合理用药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当归 当归补血汤 益气 活血 气虚血瘀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汤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PKD1/NF-κB/MnSO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娜 王杰鹏 +5 位作者 鲁辰希 李伟 王硕 方倩 方芳 方朝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66-72,共7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及蛋白激酶D1(PKD1)/核转录因子-κB(NF-κB)/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介导的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肺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及蛋白激酶D1(PKD1)/核转录因子-κB(NF-κB)/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介导的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肺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泼尼松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当归补血汤组给予当归补血汤水溶液(0.81 g·kg^-1)灌胃,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水溶液(0.005 g·kg^-1)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用药14 d后,股动脉采血并分离血清,剖胸取肺。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行Szapiel评分和Ashcroft评分;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KD1,NF-κB,MnSOD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zapiel评分和Ashcroft评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升高,SOD,CAT,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肺组织PKD1,NF-κB,MnSOD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组明显下降Szapiel评分和Ashcroft评分(P<0.05),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SOD,CAT,GSH-Px活性,明显降低肺组织PKD1,NF-κB,MnSOD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可通过调节PKD1/NF-κB/MnSOD线粒体核抗氧化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肺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当归补血汤 氧化应激 蛋白激酶D1(PKD1)/核转录因子-κB(NF-κB)/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通路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煮散和散剂粒度探讨 被引量:24
12
作者 焦其树 郝丽霞 +2 位作者 吴治丽 代云桃 陈士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煮散和散剂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占比约1/3,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确粉碎过程中的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是煮散和散剂"遵古"开发的关键步骤。然而,古籍文献中对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的描述术语众多,且参数不明... 目的:煮散和散剂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占比约1/3,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确粉碎过程中的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是煮散和散剂"遵古"开发的关键步骤。然而,古籍文献中对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的描述术语众多,且参数不明确。由于缺乏统一的粒度依据,已有研究结果未形成统一共识。本文以遵古考证和实验结果为依据,对煮散和散剂的粒度进行探讨。方法:对煮散和散剂的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进行遵古考证,结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粉末分级,对粉碎粒度提出规格建议。并以泻白散及当归补血汤为例考察粉碎粒度(4,10,24目)对煮散制备过程和所得汤剂的影响。结果:4目粒度与古代"麻豆大"相当,且4目粒度的泻白散及当归补血汤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均最高,而50目粒度时颗粒太细,几乎无法进行过滤操作。结论:煮散和散剂的粒度规格建议为"粗末"为过一号筛(10目),"末"为过二号筛(24目),"细末"为过五号筛(80目),"如麻豆大"可选择过4目筛但不过10目筛的粗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煮散 散剂 制备工艺 粉碎粒度 泻白散 当归补血汤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汤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雪振 张小雨 +2 位作者 牟悦 张亚楠 夏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4-220,共7页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全球人民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为恶性肿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已成为医者的关注点。特别是近些年随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备受医者及患者的关注。从中医学辨证论治角度而言,虚、瘀是恶性肿瘤产生的最根本原...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全球人民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为恶性肿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已成为医者的关注点。特别是近些年随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备受医者及患者的关注。从中医学辨证论治角度而言,虚、瘀是恶性肿瘤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补虚化瘀可作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准则。而中药方剂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方式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且具有不良反应小、效果佳、性价比高、易被接受、安全性高、服用方便等特点。当归补血汤作为补气生血的经典名方,由黄芪-当归按5∶1配伍而成,其在抗肿瘤、治疗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贫血,及保护心脑血管、治疗贫血、治疗血虚型发热、治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疲劳、抗辐射、缓解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肝损伤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当归补血汤中具有较多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其可通过作用于多种靶点在不同的结合位点发生抗肿瘤功效,但迄今缺乏当归补血汤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综述性文献,基于此,本文对当归补血汤在恶性肿瘤的作用进行综述,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及分子对接技术对当归补血汤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医者提供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肿瘤 分子对接 活性成分 黄芪 当归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汤对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静 莫友胜 +1 位作者 王奇 黄水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DBT)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通过特定培养基培养并鉴定获得EPCs,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BT组(100,200,...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DBT)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通过特定培养基培养并鉴定获得EPCs,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BT组(100,200,400 mg·L^-1)。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EPCs细胞存活率,构建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通过MTT,迁移小室(transwell),Matrigel基质胶,超氧化物荧光阴离子探针(DHE),分别检测EPCs增殖、迁移与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以及活性氧(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泛素结合蛋白SQSTM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蛋白(LC3-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EPCs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成管腔数及小管分支长度均显著降低(P<0.01),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自噬标志性蛋白p62显著升高(P<0.01),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DBT组能呈浓度依赖性地升高EPCs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P<0.01),增加细胞成管腔数和小管分支长度(P<0.01),降低胞内ROS水平(P<0.01);此外,DBT呈浓度依赖性上调了LC3-Ⅱ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p62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能提高氧化应激状态下的EPCs自噬水平,促进损伤的EPCs迁移、增殖能力与血管形成能力,保护氧化应激条件下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内皮祖细胞 氧化应激 生物学功能 自噬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汤通过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被引量:18
15
作者 靳贺超 强家维 +2 位作者 张冠文 梁胜然 郭登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0,共10页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通过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通过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0.72 g·kg^(-1))组、当归补血汤高剂量(1.44 g·kg^(-1))组、厄贝沙坦(0.017 g·kg^(-1))组进行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2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马松(Masson)染色、高碘酸希夫(PAS)染色分别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TEM)观察足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检测大鼠肾组织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肾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肿瘤蛋白-1(WT-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IF)三标法检测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WT-1在足细胞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肾组织PGC-1α,NLRP3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PGC-1α,MnSOD,NLRP3,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ACR,MDA含量显著升高,Mn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系膜外基质增多、出现K-W结节、足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走向紊乱、模糊或消失,可见空泡形成;ROS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NLRP3及IL-1β在足细胞表达显著升高,WT-1在足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GC-1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GC-1α,MnSO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LR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LRP3,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明显降低UACR,MDA含量,升高MnSOD活性(P<0.05,P<0.01);明显改善肾组织病理学,改善足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减少ROS表达(P<0.05,P<0.01);NLRP3及IL-1β在足细胞表达减少且WT-1在足细胞表达增多;升高PGC-1α,MnSO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LRP3,IL-1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改善DKD大鼠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缓解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起到明显的肾脏保护及延缓病程进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糖尿病肾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足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TXNIP/NLRP3/GSDMD信号通路探讨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靳贺超 梁胜然 +2 位作者 张冠文 强家维 郭登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57,共9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足细胞焦亡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KD及足细胞焦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42只和正常组8只,造模组大鼠高糖高脂饮食6周结合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一次...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足细胞焦亡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KD及足细胞焦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42只和正常组8只,造模组大鼠高糖高脂饮食6周结合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0.72 g·kg^(-1))组、当归补血汤高剂量(1.44 g·kg^(-1))组、厄贝沙坦(0.017 g·kg^(-1))组进行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20周。给药期间定期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24 h-UTP);给药结束后采用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TEM)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肾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肾组织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IF)三标法检测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及肿瘤蛋白-1(WT-1)在足细胞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TXNIP/NLRP3/Caspase-1/GSDMD通路蛋白及足细胞突触足蛋白(Synaptopodin)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24 h-UTP显著升高,肾小球肥大,系膜增生,系膜外基质增加,基底膜增厚,出现K-W结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足突融合或丢失,血清中IL-1β,IL-18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NLRP3在足细胞表达增多且WT-1在足细胞表达减少,Synaptopod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XNIP/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明显降低FBG,24 h-UTP水平,明显改善肾组织病理学,改善足细胞的损伤和丢失,减少肾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NLRP3在足细胞表达减少且WT-1在足细胞表达增多,升高Synaptopod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XNIP/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调控TXNIP/NLRP3/GSDMD信号通路,抑制足细胞焦亡以减少蛋白尿,从而延缓DKD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焦亡 活性氧 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探讨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靳贺超 张冠文 +2 位作者 梁胜然 强家维 郭登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8,共8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足细胞损伤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K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8只设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足细胞损伤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K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8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大鼠6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0.035 g·kg^(-1)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补血汤高、低剂量(1.44,0.72 g·kg^(-1))组,厄贝沙坦(0.017 g·kg^(-1))组。药物干预2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肾重指数(KI),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RIPK1,RIPK3,MLKL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肾脏足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肾组织RIPK1,RIPK3,MLKL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RIPK1,RIPK3,MLKL蛋白及足细胞标志蛋白肿瘤蛋白-1(WT-1)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UACR,KI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外基质增多,系膜增生,足突融合或丢失,肾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TNF-α及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W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RIPK1/RIPK3/ML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明显降低FBG,UACR,KI水平,明显改善肾组织病理学,减少足细胞的丢失,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降低TNF-α及IL-6水平,升高W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RIPK1/RIPK3/ML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调控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改善足细胞损伤,从而延缓DKD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
原文传递
剪切应力环境中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臻 黄水清 +2 位作者 韦正新 倪鸣 柴小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大小不同的层流剪切应力(SS)环境中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骨髓EPCs细胞爬片,置于平行平板层流小室,加载稳定层流SS(0,0.12,1.2,2.4 Pa)6 h后,将不同SS作用下的EPCs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 目的:观察大小不同的层流剪切应力(SS)环境中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骨髓EPCs细胞爬片,置于平行平板层流小室,加载稳定层流SS(0,0.12,1.2,2.4 Pa)6 h后,将不同SS作用下的EPCs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予以无血清培养液灌流、辛伐他汀组予以含0.1μmol·L^(-1)辛伐他汀的培养液灌流、当归补血汤组予以含低、中、高浓度的当归补血汤培养液灌流、抑制剂组则在当归补血汤各浓度组中加入LY294002(共3组),以上各组加载SS12 h后,检测灌流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成小管功能,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及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辛伐他汀及当归补血汤高浓度均可提高不同SS作用下的细胞功能及NO分泌,促进eNOS mRNA及Akt蛋白的表达(P<0.05),而当归补血汤中浓度只能促进SS为0 Pa时的细胞功能及NO,eNOS mRNA,Akt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剂则阻断当归补血汤高、中浓度对细胞的这些作用。结论:不同的SS环境是影响当归补血汤调节EPCs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SS环境中当归补血汤可通过上调NO/eNOS/Akt表达来维护EPCs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剪切应力 内皮祖细胞 功能 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汤通过PI3K/Akt通路对AngⅡ诱导肥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徐厚谦 颜春鲁 +2 位作者 张永花 金华 何建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肥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氧化氮(NO)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采用a.肌动蛋白(a-actin)...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肥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氧化氮(NO)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采用a.肌动蛋白(a-act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法鉴定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I)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通过BCA蛋白测定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比较空白组和模型组蛋白含量的不同,以验证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模型;取同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LY294002阻断剂组和10%含药血清组,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心肌细胞P-Akt,Akt,P-eNOS,eNOS等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NO浓度。结果: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棕黄色细密颗粒位于细胞浆,其鉴定结果符合心肌细胞特征;BCA测定细胞蛋白,模型组较空白组蛋白表达增加(P〈0.05),AngII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模型建立;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较空自组p-Akt,Akt,e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含药血清组较模型组p-Akt,Akt,eNOS蛋白表达增加(P〈0.05),LY294002阻断剂组可消减含药血清的作用。结论f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起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心肌细胞P1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血管紧张素II LY294002阻断剂 心肌细胞肥大 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丝氨酸苏氨 酸激酶(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药物吸收仿生系统的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多指标成分肠吸收特征考察
20
作者 张佳 高媛 +7 位作者 周湘杰 高武锋 周悦 马丽霞 庄欣雅 董洁 顾薇 严国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88-195,共8页
目的:利用外翻肠囊模型建立的药物吸收仿生系统(DASS)考察当归补血汤多指标成分的肠吸收特征。方法:收集当归补血汤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肠吸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以乙腈(A)-0.2%冰乙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6 mi... 目的:利用外翻肠囊模型建立的药物吸收仿生系统(DASS)考察当归补血汤多指标成分的肠吸收特征。方法:收集当归补血汤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肠吸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以乙腈(A)-0.2%冰乙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6 min,15%~23%A;16~20 min,23%~28%A;20~25 min,28%~30%A;25~30 min,30%A;30~35 min,30%~65%A;35~45 min,65%~95%A),检测波长302 nm,建立肠吸收液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共有峰,计算各指标成分的相对累积吸收率,利用DDSolver 1.0软件对各成分相对累积吸收曲线进行模型拟合,探究不同成分的吸收规律。结果:当归补血汤中成分C2(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C6的吸收过程较符合零级方程,C9成分以Weibull方程拟合最佳,其余7个成分则更符合Makoid-Banakar方程。成分C1与C2、C3、C5、C7、C10,C2与C5、C7,C3与C4、C5、C7、C10,C4与C6、C10,C5与C7,C6与C10,C7与C10,C8与C9在吸收过程中为同步吸收。随着时间的延长,当归补血汤的整体相对累积吸收率随之增加,120 min时,当归补血汤的整体相对累积吸收率>38%,至180 min时已达49.14%。结论:当归补血汤中的10个指标成分在空肠中均有吸收,但各成分的吸收规律并不一致,表明中药复方制剂的肠吸收具有多元特征,以化学成分为指标的中药复方制剂肠吸收研究能揭示其部分吸收规律,但用于表征复方制剂整体吸收特征的指标还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吸收仿生系统(DASS) 当归补血汤 肠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 累积吸收率 模型拟合 经典名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