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Growth Hormone on Dawn Phenomenon in Healthy Adults
1
作者 Kuang-Chung Shih Sheng-Hwu Hsieh +4 位作者 Chii-Min Hwu Ching-Fai Kwok Szu-Han Chiu Yu-Ching Chou Low-Tone Ho 《Open Journal of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2015年第6期55-63,共9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volvement of growth hormone in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insulin sensitivity in healthy adults. Afternoon (16:00 hr) or night (23:00 hr) pretreatment with a subcutane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volvement of growth hormone in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insulin sensitivity in healthy adults. Afternoon (16:00 hr) or night (23:00 hr) pretreatment with a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normal saline, human growth hormone to mimic the normal nocturnal rise in growth hormone, or octreotide to inhibit endogenous growth hormone secretion to create a state of relative nocturnal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was given 16 hours before undergoing the modified insulin suppression test in healthy subjects.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experiments were separated by an interval of at least 3 days. Thus, each subject was tested on six separate occasions arranged in a random order. A higher value of the steady-state plasma glucose (SSPG) is indicative of lower insulin sensitivity. Plasma glucose, serum insuli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NEFA), and metabolic clearance rate of insulin (MCRI) were measured. In the normal saline and human growth hormone groups, SSPG levels were lower in the morning than in the evening. Evening SSPG levels, MCRI, and NEFA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the participants treated with normal saline and growth hormone than in the octreotide group. Differences in SSPG levels betwee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values were higher in the participants pretreated with normal saline and growth hormone than in those treated with octreotide. A diurnal variation in insulin sensitivity existed in healthy subjects. These results provided direct evidence that the role of growth hormone in regulating insulin sensitivity might be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MCRI and the metabolism of NEFA in healthy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 Sensitivity dawn phenomenon Growth HORMONE OCTREOTIDE HEALTHY ADULT
下载PDF
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王美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血糖与夜间最低血糖的净增值(ΔGLU)]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和FPG、2hPG、Δ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渗湿方加减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渗湿方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血糖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分析和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晓敏 李彬 +2 位作者 刘翠平 周迎生 崔丽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6,共7页
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分析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DP)的特点与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 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分析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DP)的特点与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患者94例,收集临床资料,测定生物化学指标,行眼底、血管彩超及感觉神经定量检查,完善CGMS,根据是否发生DP分为无DP组(non-dawn phenomenon group,NDP,n=46)和DP(n=37)组。DP组按照临床经验调整治疗3个月再次行CGMS 3 d,评估血糖情况。结果老年T2DM患者DP的发生率为39.36%(37/94)。与NDP组相比,DP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胰岛素浓度低(P=0.029和P<0.00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增高(P<0.001和P=0.032),血糖波动的指标显著增高(P均<0.05)。DP组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率(86.49%)高于NDP组(67.39%)(P=0.043)。老年T2DM患者发生DP的Logistic回归分析,BM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进入方程。37例发生DP的患者中,18例加用基础胰岛素或调整剂量、11例加用二甲双胍或调整剂量、7例加用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P-4i)、1例加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其中5例使用胰岛素和DPP-4i的患者同时加用二甲双胍,另有5例患者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后随访,患者空腹血糖及血糖波动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0.05),空腹血糖达标率(≤7.0 mmol/L)为72.97%(27/37)。结论老年T2DM患者DP较普遍,是空腹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低BMI和空腹胰岛素浓度低可能是DP发生的原因。DP与血糖波动大有关,可能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风险增高。基础胰岛素、二甲双胍和DPP-4i是改善DP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以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晖 黄艳霞 丘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2091-2095,共5页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以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睡前注射中...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以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木丹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治疗4周、8周、12周后空腹血糖(FPG)水平,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测定平均血糖值(MBG)、血糖标准差(SDBG)及黎明现象发生率,检测2组治疗前后胰岛α细胞功能(AUCGln0~8min)和胰岛β细胞(HOMA-β、AUCIns0~10min)情况,同时记录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FPG、MBG、SDBG及治疗12周后的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PG、MBG、SDBG、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和对照组治疗8周、12周后的AUCGln0~8min和HOMA-β、AUCIns0~10m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黎明现象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时间点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有效控制以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黎明现象发生率,并有利于改善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丹颗粒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胰岛素 胰岛细胞功能
下载PDF
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与气血流注规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鼎 田雨 +3 位作者 方泓 陆蔚 李成 周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62-66,共5页
目的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系统所采集的夜间21点至次日清晨7点的连续每隔2 h血糖净作用(continuous overlapping net glycemic action 2,CONGA2)与气血流注规律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 目的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系统所采集的夜间21点至次日清晨7点的连续每隔2 h血糖净作用(continuous overlapping net glycemic action 2,CONGA2)与气血流注规律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黎明现象的特点。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门诊招募的正常受试者48例(N组)与新诊断T2DM患者39例,后者进一步分为新诊断T2DM无黎明现象组(NDP组,8例)和新诊断T2DM有黎明现象组(DP组,31例),分时辰段计算第1个24 h中的辰时至第2个24 h中的卯时的CONGA2。结果N组受试者三焦CONGA2均显著高于胆CONGA2、肝CONGA2、肺CONGA2和大肠CONGA2(均P<0.05),胆CONGA2均显著高于肺CONGA2与大肠CONGA2(均P<0.05);DP组受试者三焦CONGA2均显著高于胆CONGA2、肝CONGA2、肺CONGA2和大肠CONGA2(均P<0.05);NDP组受试者三焦CONGA2、胆CONGA2均显著高于肺CONGA2(均P<0.05)。DP组受试者三焦CONGA2、胆CONGA2、肝CONGA2、肺CONGA2和大肠CONGA2均显著高于N组(均P<0.05);三焦CONGA2、胆CONGA2、肝CONGA2和肺CONGA2均显著高于NDP组(均P<0.05)。三焦CONGA2、胆CONGA2、肝CONGA2和肺CONGA2对黎明现象的诊断有意义,且肺CONGA2的诊断效能最大。结论黎明现象的发生与气血流注相关,与正常人相比,新诊断T2DM患者的气血主要影响了胆、肺和大肠的气血流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明现象 持续葡萄糖监测 子午流注 连续每隔数小时血糖净作用
下载PDF
中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强 邵洋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0期626-627,共2页
目的观察中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的疗效。方法将41例存在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效胰岛素组(21例)及长效胰岛素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效胰岛素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长效胰... 目的观察中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的疗效。方法将41例存在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效胰岛素组(21例)及长效胰岛素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效胰岛素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长效胰岛素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未见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效胰岛素 糖尿病 黎明现象
下载PDF
凌晨3:00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宝琴 王海英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739-740,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凌晨3:00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疗效。方法:对40例有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凌晨3:00注射4-6U。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h血糖(2hPG),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 目的:观察应用凌晨3:00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疗效。方法:对40例有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凌晨3:00注射4-6U。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h血糖(2hPG),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FPG从治疗前(9.5±1.6)mmol/L下降至(6.0±0.4)mmol/L,治疗2个月后仍保持为(5.6±0.4)mmol/L;2hPG从治疗前(13.8±0.8)mmol/L下降至(7.4±0.4)mm01/L。在治疗2个月后保持为(7.9±0.3)mmol/L;FPG和2hPG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个月后,HbAlc从治疗前(8.3±0.6)%下降至(6.5±0.3)%。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黎明现象具有快速稳定的降血糖和降糖化血红蛋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效胰岛素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下载PDF
扫描式葡萄糖动态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柯瑞琼 肖丽霞 王瑒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扫描式葡萄糖动态监测系统(FGMS)对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FGMS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分析患... 目的分析扫描式葡萄糖动态监测系统(FGMS)对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FGMS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分析患者同时间段血糖报告,对患者是否发生黎明现象进行诊断。以CGMS为金标准,分析FGMS诊断黎明现象的价值。结果CGMS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25例出现黎明现象,经FCGS检出阳性21例,阴性39例,检出率为35.00%(21/60)。FGMS的Kappa值为0.860,一致性较好。FGMS的准确度为93.00%(56/60),灵敏度为84.00%(21/25),特异度为100.00%(35/35),阳性预测值为100.00%(21/21),阴性预测值为89.74%(35/39)。结论FGMS对黎明现象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扫描式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黎明现象
下载PDF
健脾渗湿方对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秀铭 范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0期88-91,100,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渗湿方对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伴黎明现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 目的探讨健脾渗湿方对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伴黎明现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原降糖治疗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片,研究组在原降糖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渗湿方,治疗3个月。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睡前血糖、凌晨血糖、血糖变异系数(CV)、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采用稳态评估模型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衡量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对照组FBG、2hBG、CV低于治疗前;研究组FBG、2hBG、睡前血糖、CV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研究组FBG、2hBG和C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HbA_(1c)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渗湿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黎明现象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利于维持晨间血糖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胰岛Β细胞 健脾渗湿方
下载PDF
血糖生物节律对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窦京涛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生理状态下,血糖水平的变化呈现为“平稳基础血糖+较高餐后血糖”。调控血糖水平的多个系统和器官作为外周生物钟受中枢生物钟总控,使得血糖水平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生物节律。黎明现象是血糖水平变化具有生物节律的典型例子。目前尚无任... 生理状态下,血糖水平的变化呈现为“平稳基础血糖+较高餐后血糖”。调控血糖水平的多个系统和器官作为外周生物钟受中枢生物钟总控,使得血糖水平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生物节律。黎明现象是血糖水平变化具有生物节律的典型例子。目前尚无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物能够有效控制黎明现象,而基础胰岛素能够消除黎明现象,以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本文将就血糖的生物节律紊乱之一——黎明现象和胰岛素治疗学(基础胰岛素)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节律 黎明现象 空腹血糖 德谷胰岛素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清晨高血糖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帮柱 陈淑琴 钟国振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8-90,共3页
监测 12例清晨高血糖糖尿病病人 0Am至 6Am时段血糖 ,结果示 2例Somogyi现象 ,3例黎明现象 ,7例胰岛素用量不足 ,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空腹血糖均获良好控制 .提出清晨高血糖处理的关键是监测 0Am至 6Am血糖 ,明确清晨高血糖的原因 .
关键词 清晨 高血糖 SOMOGYI现象 黎明现象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观察
12
作者 潘长玉 田慧 +1 位作者 陆菊明 李晖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本文对10名NIDDM患者(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1.7±5.7岁)的黎明现象进行了观察。受试者在常规饮食和口服药的情况下,于24:00~08:00时每小时抽血一次,测BG、F、GH、GG和InS,并于24:00,03:00,05:00,08:00时分别采血测ACTH。如果按凌... 本文对10名NIDDM患者(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1.7±5.7岁)的黎明现象进行了观察。受试者在常规饮食和口服药的情况下,于24:00~08:00时每小时抽血一次,测BG、F、GH、GG和InS,并于24:00,03:00,05:00,08:00时分别采血测ACTH。如果按凌晨BG上升至少大于1mmol/L作为黎明现象的判定标准,则本组出现这种现象的频率为6/10。本研究提示,在常规治疗的NIDDM患者中,黎明现象也常见到。胰岛素作用缺乏和对抗激素F升高,可能在黎明现象发生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黎明现象 血糖过多
下载PDF
住院糖尿病患者空腹高血糖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一项多中心的临床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琳 钟绍 +7 位作者 潘颖 方玲娜 卢冰 唐伟 高远 许岚 姚丽君 武晓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2-1726,共5页
目的:观察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空腹高血糖的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5家医院行动态血糖监测、资料完整的住院糖尿病患者1 055例。收集性别、年龄、糖尿病分型、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 目的:观察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空腹高血糖的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5家医院行动态血糖监测、资料完整的住院糖尿病患者1 055例。收集性别、年龄、糖尿病分型、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尿白蛋白、大血管病变等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83.9%存在空腹高血糖,其中全天血糖控制不佳占75.2%,黎明现象占15.4%,Somogyi效应占9.4%。1型糖尿病患者Somogyi效应发生率显著高于2型,2型糖尿病患者全天不佳发生率显著高于1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亚组中年龄、分型、病程、血压、血脂具有差异性(P<0.05)。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越高,全天血糖控制不佳发生的风险越大(P<0.05),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收缩压越高、总胆固醇(TC)越高,黎明现象发生的风险越大(P<0.05),TC、TG越低,Somogyi效应发生的风险越大(P<0.05)。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空腹高血糖现象,原因依次为全天血糖控制不佳、黎明现象、Somogyi效应。1型糖尿病更容易发生Somogyi效应。年龄、病程、TG、LDL-C为全天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收缩压、TC为黎明现象的危险因素,TC、TG为Somogyi效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高血糖 黎明现象 全天血糖控制不佳 Somogyi效应
原文传递
Ⅰ型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原因分析及处理
14
作者 崔克勤 陈贤栎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诊治.方法:对16例空腹血糖大于10mmoL/L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0时至8时每小时从静脉保留导管采血,共9次,测血糖.结果:3例诊断为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高血糖),7例为黎明现象,6例为胰岛素用量不足.结论...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诊治.方法:对16例空腹血糖大于10mmoL/L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0时至8时每小时从静脉保留导管采血,共9次,测血糖.结果:3例诊断为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高血糖),7例为黎明现象,6例为胰岛素用量不足.结论:Ⅰ型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糖常见原因有胰岛素用量不足,黎明现象和Somogyi现象,三者处理各异,应测午夜点血糖鉴别,给予合理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晨高血糖 I型糖尿病 SOMOGYI现象 处理 黎明现象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结论 糖原 合理
下载PDF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黎明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慧 陆菊明 +2 位作者 潘长玉 汪寅章 陆思珍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本文对10名IDDM患者及10名健康正常人进行了黎明现象的观察。受试者均于0~8am在入睡状态下每小时一次由静脉保留导管内采血,分别测定BG、GG,GH,F和ACTH,结果:IDDM患者BG高于正常人(P<0.01)。IDDM中9/10,正常人8/10例有清晨(5~8am)B... 本文对10名IDDM患者及10名健康正常人进行了黎明现象的观察。受试者均于0~8am在入睡状态下每小时一次由静脉保留导管内采血,分别测定BG、GG,GH,F和ACTH,结果:IDDM患者BG高于正常人(P<0.01)。IDDM中9/10,正常人8/10例有清晨(5~8am)BG升高倾向,但只有8例IDDM BG升高幅度显著(≥2.5mmol/L),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IDDM及8例正常人BG升高<1(0.2~0.8)mmol/L(P>0.05)。IDDM患者GH、F和GG显著高于正常人,以清晨BG升高幅度显著者更明显。本文提示:清晨BG升高>1mmol/L在IDDM中占80%。黎明现象的发生可能与INS缺乏致细胞内低糖引起多种升糖激素(GH、GG,F等)异常高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高血糖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尿病
下载PDF
宣白承气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光慧 郭丛丛 +2 位作者 时吉来 杨博文 张珊珊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宣白承气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效果,并基于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Nr1D1)预测宣白承气汤的作用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黎明现象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 目的观察宣白承气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效果,并基于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Nr1D1)预测宣白承气汤的作用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黎明现象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宣白承气汤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治疗7 d后记录两组治疗前后3 d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与夜间最低点血糖净增值(∂glucose1)、早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净增值(∂glucose2)、日内平均血糖(MBG)、日内血糖波动幅度(MAGE)。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宣白承气汤关键活性成分,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采用Maestro11.5软件构建Nr1D1虚拟靶点模型,与宣白承气汤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 h PG、∂glucose1、MBG、MAG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筛选出宣白承气汤45种活性成分,其中,15个活性成分与Nr1D1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其中,来自大黄的5个成分(MOL000554、MOL002280、MOL002260、MOL002259、MOL002288)主要作用于PHE111、ARG172、GLY174、TYR113、LYS122、ARG126、TYR113、GLY174、GLU119、PHE173、SER109、HID112等氨基酸残基组合的活性位点。结论宣白承气汤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显著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减少日间血糖波动。宣白承气汤君药大黄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与Nr1D1结合,进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宣白承气汤 生物钟基因 Nr1D1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玉环 胡青英 +1 位作者 赖元楠 彭淑娇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黎明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确诊T2DM黎明现象者6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纯甘精胰岛素,共23例;B组单纯二甲双胍,共22例;C组空白对照,共20例。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前后FBG水平、控...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黎明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确诊T2DM黎明现象者6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纯甘精胰岛素,共23例;B组单纯二甲双胍,共22例;C组空白对照,共20例。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前后FBG水平、控制黎明现象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2周后F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控制黎明现象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一种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T2DM患者睡前应用甘精胰岛素可以有效减少黎明现象,具有方便有效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甘精胰岛素 低血糖
下载PDF
睡前加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可改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秋霞 向鹏月 +4 位作者 罗朝阳 刘婷 李庆 牟云娥 张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4期283-284,298,共3页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片剂与单药二甲双胍片对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后行末梢血糖监测仍存在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随机...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片剂与单药二甲双胍片对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后行末梢血糖监测仍存在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A组)28例、二甲双胍组(B组)26例。A组睡前加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吡格列酮15 mg、二甲双胍500 mg),B组睡前仅加服二甲双胍500 mg,动态监测血糖,根据情况适时减少胰岛素用量,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黎明现象严重程度(Δ黎明)。结果:治疗1周后,2组空腹血糖和Δ黎明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且A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结论: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加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较二甲双胍单药能更有效改善黎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下载PDF
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发生特点与危险因素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媛媛 蒋翠萍 +4 位作者 邱婕萸真 黄宇新 顾芹 孙皎 陶晓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2期329-334,共6页
目的使用连续血糖监测,分析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发生特点与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安全降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5岁及以上、稳定应用1~2种口服降糖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47例。采用ipro2系统对入组患者进行72 ... 目的使用连续血糖监测,分析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发生特点与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安全降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5岁及以上、稳定应用1~2种口服降糖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47例。采用ipro2系统对入组患者进行72 h的连续血糖监测,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实验室指标等数据。剔除凌晨低血糖27例以及数据不完整的4例受试者。比较发生与不发生黎明现象的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化验指标、用药和血糖波动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并利用回归分析,探索老年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16例患者年龄(74.1±6.9)岁,共有52例(44.83%)发生黎明现象,其从夜间最低点至早餐前的血糖升高幅度为(1.9±0.7)mmol/L。(2)黎明现象组较无黎明现象组女性患者比例增高(71.2%和42.2%,P=0.002);黎明现象组空腹血糖[(6.9±1.5)和(5.8±1.5)mmol/L]、早餐后2 h血糖[(10.3±3.3)和(9.1±2.9)mmol/L]高于无黎明现象组(均P<0.05);黎明现象组平均血糖水平[(8.1±1.3)和(7.5±1.4)mmol/L],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7.0±2.7)和(5.3±2.1)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4.2±2.1)和(3.2±1.5)mmol/L],血糖标准差[(1.6±0.7)和(1.2±0.5)mmol/L],日间血糖波动[(1.4±0.5)和(1.2±0.5)mmol/L]以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88.5%(77.8~96.5)和96.4%(87.8~100.0)]高于无黎明现象组(均P<0.05);使用DPP-4i的患者较少出现黎明现象,与出现黎明现象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Pearon相关分析显示,黎明现象与性别(r=0.29,P=0.002)呈正相关性,与使用DPP4i(r=-0.216,P=0.02)呈负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与黎明现象的出现相关(OR=4.374,95%CI:1.822~10.502,P=0.001),使用DPP4i的患者更少出现黎明现象(OR=0.290,95%CI:0.107~0.787,P=0.01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黎明现象较为普遍,其与过大的血糖波动关系密切。老年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黎明现象,使用DPP4i患者黎明现象出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糖监测 老年 糖尿病 黎明现象
下载PDF
大剂量胰岛素治疗“黎明现象”明显的2型糖尿病加用西格列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素梅 林国新 +2 位作者 陈金星 陈振新 姚奇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黎明现象"明显的2型糖尿病加用西格列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4例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确诊2型糖尿病治疗上需大剂量胰岛素(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60 U)且"黎明现象"明显的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并探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黎明现象"明显的2型糖尿病加用西格列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4例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确诊2型糖尿病治疗上需大剂量胰岛素(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60 U)且"黎明现象"明显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组32例,A组:西格列汀+胰岛素治疗组(西格列汀1次100 mg,每日1次。每日胰岛素总剂量大于60 U),B组:胰岛素组(仅单用胰岛素,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60 U)。观察并治疗12 w,比较BMI、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均下降(P<0.05),B组BMI及胰岛素每日总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A组治疗后BMI下降,TG降低,胰岛素每日总用量下降,以上P均<0.05。A组、B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3%、18.4%。A组治疗后HOMA-IR下降(P<0.05)。结论"黎明现象"明显的2型糖尿病治疗上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时加用西格列汀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BMI和低血糖的发生率下降,有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胰岛素 西格列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