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edipus Complex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
作者 黄云 《商情》 2012年第44期266-267,共2页
Death of a Salesman depicts the painful conflicts among the members of a family, examines the American citizen’s values and analyzes people’s prize they paid and the tragedy it brought ab-out for blinding believing ... Death of a Salesman depicts the painful conflicts among the members of a family, examines the American citizen’s values and analyzes people’s prize they paid and the tragedy it brought ab-out for blinding believing in American Dream.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work from the aspect of Oedipus complex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psychoanalyst Freud, including Oedipus complex’s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works and on Biff in this drama.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etter understand the tragedy cause of this fam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外语教学
下载PDF
From Death To Death:Some Thoughts about Indian Camp by Ernest Hemingway
2
作者 李慧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1期196-197,205,共3页
Based on Indian Camp, the thesis probes into the death complex of Ernest Hemingway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Nick,th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death complex shown in Hemingway's works and Nick, the archetype of He... Based on Indian Camp, the thesis probes into the death complex of Ernest Hemingway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Nick,th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death complex shown in Hemingway's works and Nick, the archetype of Hemingway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N CAMP NICK ARCHETYPE death complex
下载PDF
The Feminine Complex in Edgar Allan Poe's Short Poems
3
作者 高嵘 《魅力中国》 2010年第6期247-247,246,共2页
下载PDF
铜死亡与铜复合物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炜 张杨秋蓉 +3 位作者 李莉 曹俊宇 陈锡华 杨昆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502-3507,共6页
铜在各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铜的稳态受到严格调控以限制氧化应激的产生和毒性,血清和组织中升高的铜含量与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相关。针对铜的靶向治疗已成为一种抗肿瘤的新策略。铜死亡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已知的调节性... 铜在各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铜的稳态受到严格调控以限制氧化应激的产生和毒性,血清和组织中升高的铜含量与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相关。针对铜的靶向治疗已成为一种抗肿瘤的新策略。铜死亡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已知的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ory cell death,RCD)的、铜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为铜稳态与线粒体代谢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铜死亡与铜复合物抗肿瘤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死亡 铜复合物 铜稳态 细胞死亡 抗肿瘤治疗
下载PDF
追寻慈母幻影的小男孩——爱伦·坡作品女性原型之心理传记学研究
5
作者 吉怡霖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所处的年代正是美国浪漫主义兴盛的时期,而他却沉醉于死亡与恐怖的主题。结合爱伦·坡的传记材料,运用亚历山大的“凸显性指标”以及舒尔茨提出的“原型场景”,对爱伦·坡的作品、与朋友的信...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所处的年代正是美国浪漫主义兴盛的时期,而他却沉醉于死亡与恐怖的主题。结合爱伦·坡的传记材料,运用亚历山大的“凸显性指标”以及舒尔茨提出的“原型场景”,对爱伦·坡的作品、与朋友的信件等材料进行筛选和分析,提出童年期母亲形象不断逝去带来的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成长过程中爱与归属的渴望难以被满足,孕育了爱伦·坡“美丽女子的香消玉殒”的创作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加·爱伦·坡 死亡主题 心理传记 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PDF
外周血Tfh/Tfr比例及sPD-L1、PIC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299-3302,共4页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sPD-L1)、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sPD-L1)、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06例DLBCL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68例)和无效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初诊时的外周血Tfh/Tfr、sPD-L1、PIC及各项基础资料、病情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平均化疗2个周期,其中68例患者达到化疗有效,38例患者化疗无效,化疗有效组患者的Tfh、Tfh/Tfr、sPD-L1、PIC低于无效组(P<0.05)。无效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350 U·L^(-1)占比、肿瘤分期Ⅲ、Ⅳ期占比、发生结节外侵犯占比、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占比高于有效组(P<0.05)。两组患者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EB病毒(EBV)感染率、骨髓浸润占比、结节外侵犯数量、肿瘤细胞起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LDH水平>350 U·L^(-1)、肿瘤分期为Ⅲ期或Ⅳ期、IPI评分>2分、Tfh/Tfr高、sPD-L1高、PIC高是DLBCL患者化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DH水平>350 U·L^(-1)、肿瘤分期为Ⅲ期或Ⅳ期、IPI评分>2分、Tfh/Tfr较高、sPD-L1较高、PIC较高是DLBCL患者化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性T细胞 滤泡调节性T细胞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外泌体免疫膜蛋白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罗淑敏 徐芳 +3 位作者 周童 肖俐 李传云 李伟华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含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在监测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病情转归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COVID-1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含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在监测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病情转归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COVID-19患者及献血者2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型分为健康组、轻症型、普通型、重症型及危重型5组,每组各5例。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浆中的外泌体,采用Amnis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泌体表面免疫膜蛋白的含量。比较各组外泌体免疫膜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MHC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的阳性率。结果25例COVID-19患者及献血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4~92岁,平均(67.1±19.6)岁。轻症型[(2.40±1.45)%]、重症型[(3.51±1.44)%]及危重型[(3.67±2.04)%]MHCⅠ外泌体阳性率低于健康组[(16.42±3.79)%]和普通型[(14.81±3.30)%];危重型[(0.23±0.08)%]PD-1外泌体阳性率高于健康组[(0.07±0.05)%]、轻症型[(0.08±0.03)%]和普通型[(0.0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MHCⅡ外泌体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的含量与病程进展有明显的相关性。外泌体免疫膜蛋白MHC-Ⅰ、PD-1的检测有助于COVID-19临床分型和(危)重症型病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外泌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 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文明建构与文学想象——游戏视阈中的《生死疲劳》
8
作者 佘国秀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8期13-24,94,共13页
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描述了主人公西门闹生死轮回的游戏式经历,以及高密东北乡西门屯这片游戏场域中“扮假”的众生相。在莫言的文字操控和阎王的游戏操控中,游戏参与者的谐谑自嘲与深沉反思、滑稽沉浸与严肃跳脱、佯装“扮假”与... 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描述了主人公西门闹生死轮回的游戏式经历,以及高密东北乡西门屯这片游戏场域中“扮假”的众生相。在莫言的文字操控和阎王的游戏操控中,游戏参与者的谐谑自嘲与深沉反思、滑稽沉浸与严肃跳脱、佯装“扮假”与克己求真消解了游戏与“真实”生活的绝对界限,在游戏与严肃、虚构与生活间建立了不确定性。荷兰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的游戏理论与莫言在写作中构建的游戏操控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生死疲劳》在游戏场域中充分演绎了赫伊津哈所言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游戏在文明建构中的作用和意义,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则再度佐证了莫言写作的全人类性高度。二者的互证、互识建立了东西方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疲劳》 游戏 真实 严肃 大地情结
下载PDF
QRS波群时限及血浆BNP与慢性心力衰竭致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崇辉 金鑫 +2 位作者 谭文庆 陈亚想 林小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探究QRS波群时限和血浆脑钠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导致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CHF病患258例,并记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50例,... 目的:探究QRS波群时限和血浆脑钠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导致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CHF病患258例,并记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50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病患进行基本资料记录,对比两组的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QRS波群时限以及BNP。结果:观察组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DCM以及ICM的比例更大,LVEF更低,并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QRS波群时限以及BNP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CHF中,SCD病患占10.47%(27/278)。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到CHF导致SCD的4个相关因素,即: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QRS波群时限以及BNP等。结论:CHF病患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并且当CHF病患QRS波群时限和血浆BNP增大时提示SCD出现的风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源性猝死 QRS波群时限 血浆脑钠肽 相关性
下载PDF
新时期满族作家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死亡情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玉杰 曹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死亡作为个体生命的最终归宿,与悲剧有着天然的因缘。新时期满族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多种死亡叙述,这是满族作家死亡情结的自然表征。通过观照新时期满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归纳死亡的书写模式,分析作家死亡情结的成因,探讨死亡情结... 死亡作为个体生命的最终归宿,与悲剧有着天然的因缘。新时期满族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多种死亡叙述,这是满族作家死亡情结的自然表征。通过观照新时期满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归纳死亡的书写模式,分析作家死亡情结的成因,探讨死亡情结的审美意蕴,以此对满族文学进行整体性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满族作家 小说创作 死亡情结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死亡情结——小说的美神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5-20,共6页
死亡情结作为西方小说中最古老也是最永恒的情结不仅在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小说的创作 与欣赏也具有重大意义。它在不同的层次上联结小说与现实,小说与历史,展现了小说的现实之美,超越之美与 和谐之美。同时,它也将小说的形式之美... 死亡情结作为西方小说中最古老也是最永恒的情结不仅在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小说的创作 与欣赏也具有重大意义。它在不同的层次上联结小说与现实,小说与历史,展现了小说的现实之美,超越之美与 和谐之美。同时,它也将小说的形式之美和思想之美注入了小说的创作与欣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情结 美学 现实 超越 和谐
下载PDF
恶性胶质瘤细胞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表达与TRAIL诱导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洪泉 张宇 +3 位作者 金宏 赵东海 杨淑艳 齐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4-90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恶性胶质瘤细胞中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DISC)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凋亡的关系,初步探讨TRAIL诱导凋亡抵抗的机制。方法:分离恶性胶质瘤组织,获得和培养原代胶质瘤细胞,用100μg.L-1 TRAIL作用后采用... 目的:通过研究恶性胶质瘤细胞中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DISC)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凋亡的关系,初步探讨TRAIL诱导凋亡抵抗的机制。方法:分离恶性胶质瘤组织,获得和培养原代胶质瘤细胞,用100μg.L-1 TRAIL作用后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表达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的水平。结果:获得3株(GC417、GC321、GC125)原代恶性胶质瘤细胞;3株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程度不同[GC321(0.12±0.01 vs 0.51±0.02)和GC125(0.22±0.01 vs 0.36±0.01)],对TRAIL诱导凋亡作用敏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C417(0.24±0.01 vs 0.23±0.02)对TRAIL诱导凋亡不敏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表达不同,GC321和GC125表达增高,GC417表达减少。结论:不同来源的原代培养恶性胶质瘤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反应不同,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表达也不同,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表达的减少可能与凋亡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死亡”:生机勃勃的生命意志——余华小说中的死亡叙述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丽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8,共6页
余华的小说对普通人的生存状况给予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来源于其内心的死亡情结,具体表现为前死亡叙述、死亡叙述和后死亡叙述。死亡叙述深层包含的是余华强烈的生命意志:渴望无畏、无惧、自由、诗意地生存。分析贯通余华小说死亡叙述... 余华的小说对普通人的生存状况给予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来源于其内心的死亡情结,具体表现为前死亡叙述、死亡叙述和后死亡叙述。死亡叙述深层包含的是余华强烈的生命意志:渴望无畏、无惧、自由、诗意地生存。分析贯通余华小说死亡叙述的前后演变及其内在精神内核是本文的主旨归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死亡情结 死亡叙述
下载PDF
虐恋之花:艾米莉·狄金森精神分析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立恒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3-95,共3页
艾米莉·狄金森 2 5岁始弃绝社交 ,退隐在家 ,在非凡的孤独中埋头创作 ,留下诗稿 170 0余首 ,其中很多充满了激情澎湃的爱欲描写以及对统治与屈从关系和心理与肉体痛苦及死亡过程的无限想象和刻意描绘。透过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她... 艾米莉·狄金森 2 5岁始弃绝社交 ,退隐在家 ,在非凡的孤独中埋头创作 ,留下诗稿 170 0余首 ,其中很多充满了激情澎湃的爱欲描写以及对统治与屈从关系和心理与肉体痛苦及死亡过程的无限想象和刻意描绘。透过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她是一个具有虐恋情结的诗人。导致她虐恋情结的主要原因是其恋父欲望的负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 恋父情结 受虐心理 死亡
下载PDF
碎裂QRS波和心脏性猝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刚 马芳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 QRS)的形成机制被认为是心肌瘢痕造成的传导延迟所致,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也可见于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f QRS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预测及防治、Brugada综合征和非缺血性心肌... 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 QRS)的形成机制被认为是心肌瘢痕造成的传导延迟所致,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也可见于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f QRS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预测及防治、Brugada综合征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预警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鉴于目前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危险分层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测参数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探索新的无创性心电学检查手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f QRS可考虑作为SCD危险分层或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碎裂QRS波 心电图
下载PDF
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菁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71-74,共4页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击家、渔夫、猎手和作家的海明威将创作与享受、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亲身体验死亡,感悟死亡,参透了死亡的真义。从作家的"初识死亡"、"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能够解析海明威"死亡情结"的成因,重新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死亡情结 直面死亡 超越死亡 死亡意象
下载PDF
走不出的高密东北乡——论莫言《生死疲劳》的土地情结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生死疲劳》是莫言郁结于心的土地情结的一次集中释放。小说洋洋洒洒地讲述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乡村的跌宕历史和复杂现实,声情并茂地谱写出一曲农民与土地的恋歌与悲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莫言对土地的这种执著而郑重的重述无疑是... 《生死疲劳》是莫言郁结于心的土地情结的一次集中释放。小说洋洋洒洒地讲述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乡村的跌宕历史和复杂现实,声情并茂地谱写出一曲农民与土地的恋歌与悲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莫言对土地的这种执著而郑重的重述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疲劳 土地情结 土地 动物 月亮
下载PDF
安娜悲剧的现代心理学阐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秀华 《丽水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6-48,共3页
列夫.托尔斯泰对人的心理的把握已经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他在创作中不断剖析着人物和自己的灵魂。我们从其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安娜心理的分析可以见出他对人的心理的把握深度。全文试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去探讨安娜的悲剧命运,认为... 列夫.托尔斯泰对人的心理的把握已经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他在创作中不断剖析着人物和自己的灵魂。我们从其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安娜心理的分析可以见出他对人的心理的把握深度。全文试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去探讨安娜的悲剧命运,认为无意识中的死亡情结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并认为作者本人的死亡无意识对安娜命运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 悲剧命运 无意识 死亡情结 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PDF
海明威与林语堂的“死亡情结”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伊革 卢敏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2-13,17,共3页
依据海明威和林语堂两位文学大师主要作品中有关死亡情节的描写 ,挖掘其死亡主题 ,并从死亡情结、生命悲剧感和超越死亡三方面对此主题进行比较 ,总结出中西方死亡哲学观对两位大师创作的影响及其作品对东西方不同死亡观的生动再现。
关键词 海明威 林语堂 "死亡情结" 比较
下载PDF
论澳洲新移民文学的主题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0,158,共5页
近二十多年来的澳洲新移民文学以其独特的主题开掘凸显出丰富的文学与文化内蕴,总括起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特征,即身份焦虑的全面表达、"死亡情结"的深度开掘和"原乡"与"异乡"的交错探寻。
关键词 澳洲新移民文学身份焦虑“死亡情结”“原乡”与“异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