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基质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雪超 李文芝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
血浆基质作为一种自体血液离心产物,具有再生修复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再生修复、皮肤美容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牙髓再生治疗和根尖手术已成为保存牙髓以及保存患牙的主要方法,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至关重... 血浆基质作为一种自体血液离心产物,具有再生修复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再生修复、皮肤美容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牙髓再生治疗和根尖手术已成为保存牙髓以及保存患牙的主要方法,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至关重要,血浆基质作为一种自体生物活性材料,较易获取,可塑性强,具有天然优势。血浆基质可应用于以下情况:①无法刺激根尖出血的根尖孔未闭合年轻恒牙的牙髓血运重建术;②存在骨缺损的根尖屏障术及大面积穿孔髓室底或根侧壁修补术;③大面积根尖病变,伴或不伴随牙周疾病患牙的根尖手术。因血浆基质为自身血液来源制品,使用方面无明显禁忌。虽然已有系统综述表明,相比传统血凝块,血浆基质作为天然再生支架,可有效促进牙髓根尖周病的再生性修复。然而,由于血浆基质的特性受不同制备方式的影响,其适用范围有所差异。此外,目前尚缺乏血浆基质长期的临床研究结果,且组织学证据较难获取,仍然需要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进一步探索。本文将对不同血浆基质在牙髓再生、根尖手术中的骨组织再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适应证选择及预后评估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基质 牙髓血运重建术 牙髓再生修复 根尖手术 牙体硬组织修复 根尖诱导成形 髓室底穿孔修补 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浓缩生长因子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梁献丽 王雅楠 +2 位作者 孟中伟 马林虎 姚黎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96例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试验组接受数字化导板引... 目的分析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96例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试验组接受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比较两组种植精准度、术后恢复情况、牙周健康指数[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术后修复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ES)、白色美学评分(WE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颈部距离偏差、根尖部距离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小(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持续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短(P<0.05)。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GI、PLI指数低(P<0.05);术后7 d、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ES评分、WES评分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应用于牙列缺损治疗中,可提升种植精准度和修复美学效果,缩短术后疼痛及肿胀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牙周健康,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修复术 数字化导板 种植精准度
下载PDF
氢氧化钙髓腔封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莉 禹怡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氢氧化钙髓腔封药治疗方案对年轻恒牙牙髓感染牙体修复的促进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年轻恒牙牙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三联抗生素髓腔封药治疗... 目的分析氢氧化钙髓腔封药治疗方案对年轻恒牙牙髓感染牙体修复的促进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年轻恒牙牙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三联抗生素髓腔封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氢氧化钙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根管壁厚度与牙根长度均增加,根尖孔直径与菌斑指数(PL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牙周咬合力与牙齿咀嚼功能均升高,牙龈指数(GI)与牙龈出血指数(B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髓腔封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感染的效果优于三联抗生素髓腔封药治疗,但两者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恒牙牙体修复质量,提升口腔功能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钙 年轻恒牙 牙髓感染 三联抗生素 髓腔封药 修复效果
下载PDF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刘磊 杨路鹏 王策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3年2月淮安市口腔医院收治的70例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可摘... 目的分析对比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3年2月淮安市口腔医院收治的70例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3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术后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咀嚼功能、颞下颌功能、满意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对照组,肌肉压痛指数、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相比,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治疗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升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颞下颌功能,提高满意度,且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 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induced human dental pulp cell differentiation involves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ctivated canonical WNT pathway 被引量:13
5
作者 Jing Yang Ling Ye +5 位作者 Tian-Qian Hui Dong-Mei Yang Ding-Ming Huang Xue-Dong Zhou Jeremy J Mao Cheng-Lin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95-102,共8页
Both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 and the 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WNT)/p-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odont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dentinogenesis.Cross-talk between BMP2 and ... Both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 and the 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WNT)/p-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odont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dentinogenesis.Cross-talk between BMP2 and WNT/p-catenin in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bone formation has been identified.However,the rol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canonical WNT pathway in the regulation of BMP2 in dental pulp injury and repair remain largely unknown.Here,we demonstrate that BMP2 promo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 by activating WNT/p-catenin signalling,which is further mediated by 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in vitro.BMP2 stimulation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catenin in HDPCs,which was abolished by SB203580 but not by Noggin or LDN193189.Furthermore,BMP2 enhanced cell differentiation,which was not fully inhibited by Noggin or LDN193189.Instead,SB203580 partially blocked BMP2-induced p-catenin expression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Taken together,these data suggest a possibl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elevation of p-catenin resulting from BMP2 stimulation is mediated by the p38 MAPK pathway,which sheds light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BMP2-mediated pulp reparative dentin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Wnt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分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 诱导蛋白 酶激活 β-catenin 牙髓
下载PDF
Dental stem cells: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6
作者 Sasha Dimitrova-Nakov Yassine Harichane +1 位作者 Michel Goldberg Odile Kellermann 《World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3年第3期35-39,共5页
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 are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reparative dentin formation, and that they may correspond to heterogenous populations of precursor cells or represent distinct differentiation stages along th... 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 are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reparative dentin formation, and that they may correspond to heterogenous populations of precursor cells or represent distinct differentiation stages along the odontoblastic lineage. DPSCs share many similarities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f the bone marrow(BMSCs). It appear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issue stem cells is not random and, within the dental pulp, there are potentially several distinct niches of stem/progenitor cells. In addition to DPSCs, other dental stem cell populations have been isolated. As for DPSCs,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eded to evaluate their potential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heir regenerative activity. Up today,(1) the formal demonstration that pulpal resident stem cells are actually the reparative dentin-forming cells recruited in response to injury is still lacking; and(2) the origin, localization and precise identity of odontogenic stem cell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Dental clonal cell lines may represent valuable tool to answer some fontamental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dental stem cell biology. Altogether, the presence of dental cell populations displaying stem cell properties has opened new paths for considering regenerative therapies. This might be aprerequisite to design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capping and endodontic treatment, using stem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PULP Stem cells DENTIN repair NICHE
下载PDF
牙周整复术辅助口腔修复对牙体缺损患者牙周功能、龈沟液金属基质蛋白酶-8及超敏 C 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寇传哲 李宁 黄徐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究牙周整复术辅助口腔修复对牙体缺损患者牙周功能、空腹龈沟液(GCF)金属基质蛋白酶-8(MMP-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牙体缺损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 目的:探究牙周整复术辅助口腔修复对牙体缺损患者牙周功能、空腹龈沟液(GCF)金属基质蛋白酶-8(MMP-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牙体缺损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牙周整复术辅助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牙齿功能[咬合时间(OT)、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咬合力占最大咬合力的百分比(MABF/MMF)]、牙周功能[牙周附着水平(AL)、探针深度(PD)、探针出血百分率(BOP)、菌斑百分比(PLI)]及GCF局部炎症指标[MMP-8、hs-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D、PLI、AL及BO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MABF/MMF较大、OT较短、BFDB较低(均P<0.05)。观察组GCF中MMP-8、hs-CRP以及IL-6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牙周整复术辅助口腔修复能够显著改善牙体缺损患者的牙齿咬合及牙周功能,同时能够减少GCF中MMP-8、hs-CRP的表达水平、改善局部炎症,牙周整复术辅助口腔修复对牙体缺损患者的口腔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牙周整复术 口腔修复 牙周功能 金属基质蛋白酶-8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A-PRF联合Bio-Oss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仙波 何志良 +7 位作者 曹雷 贺成功 马慧颖 李燕波 李士辉 李春佳 张艳波 田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联合Bio-Oss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在每只大白兔双侧下颌骨制备6个骨缺损孔,并分别植入A-PRF与Bio-Oss骨粉2∶1混合物(A组)、1∶1混合物(B组)、... 目的探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联合Bio-Oss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在每只大白兔双侧下颌骨制备6个骨缺损孔,并分别植入A-PRF与Bio-Oss骨粉2∶1混合物(A组)、1∶1混合物(B组)、1∶2混合物(C组)、空白对照(D组)、单独植入A-PRF(E组)、单独植入Bio-Oss骨粉(F组),于植入后4、8、12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并对成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周,D组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围绕,A组、E组骨质完全覆盖螺纹钉,其余3组出现不同程度骨质覆盖,术后8、12周相同部位种植体表面骨质覆盖增厚。术后4、8、12周骨体积分数A组>E组>B组>C组>F组>D组(P<0.05)。术后4周,A组有新生血管、骨基质形成,骨小梁钙化良好,有大量新骨形成;术后8、12周,A组骨小梁融合成岛状,可见不同程度的板状骨。术后4、8、12周骨形成率A组>E组>B组>C组>F组>D组(P<0.05)。结论A-PRF与Bio-Oss混合物具有良好骨缺损修复效果,A-PRF与Bio-Oss 2∶1混合物成骨效果更佳,可提高种植体骨愈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BIO-OSS 下颌骨 骨缺损 牙种植体 修复 骨体积分数 骨生成
下载PDF
渗透树脂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蕊 陈菊仙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8期119-123,共5页
渗透树脂作为牙科修复材料,由于其高渗透率、低黏度的特性,可穿透釉质病变的孔隙,达到终止病损进展的目的,在不破坏牙体组织的基础上获得美学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方式微创、无痛,治疗效果好。本文对渗透树脂的使用方法及其... 渗透树脂作为牙科修复材料,由于其高渗透率、低黏度的特性,可穿透釉质病变的孔隙,达到终止病损进展的目的,在不破坏牙体组织的基础上获得美学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方式微创、无痛,治疗效果好。本文对渗透树脂的使用方法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修复 渗透树脂 微创 白垩斑 颜色
下载PDF
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汝云 吴鹏 崔言康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4期149-151,159,共4页
目的探究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和参照组(常规金合金烤瓷牙... 目的探究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和参照组(常规金合金烤瓷牙修复),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指数、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的GI、PD、BI、PLI得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参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参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结论针对牙体缺损患者,给予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牙周指数,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 临床有效性
下载PDF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绍兰(综述) 梁燕(审校) 袁媛园(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频发,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乳牙牙髓干细胞来源于脱落乳牙的牙髓,起源于神经嵴,具有高度的成神经潜能,可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文章就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频发,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乳牙牙髓干细胞来源于脱落乳牙的牙髓,起源于神经嵴,具有高度的成神经潜能,可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文章就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在神经系统疾病组织修复与再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牙源性干细胞 组织修复 神经再生
下载PDF
龈沟液TNF-α联合IL-23水平检测在预测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秀娥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检测在预测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5例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于出院时检测龈沟液... 目的:分析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检测在预测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5例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于出院时检测龈沟液中TNF-α、IL-23水平,并进行4个月随访,记录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纳入同期10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空白对照组,比较三组龈沟液TNF-α、IL-23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龈沟液TNF-α、IL-23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价值。结果:经4个月随访后,105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16例,占15.24%(16/105),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89例,占84.76%(89/105);未发生组与空白对照组龈沟液TNF-α、IL-2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龈沟液TNF-α、IL-23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龈沟液TNF-α、IL-23水平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口腔种植修复后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753、0.880,且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龈沟液TNF-α联合IL-23水平检测预测口腔种植修复后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价值高于两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修复 种植体周围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3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心理弹性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病耻感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仇敏 李砚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 分析心理弹性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病耻感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6例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为调查对象,牙列缺损种植修复后3个月均接受病耻感量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 目的 分析心理弹性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病耻感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6例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为调查对象,牙列缺损种植修复后3个月均接受病耻感量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调查,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病耻感量表评分与OHIP-14、CD-RISC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并通过Bootstrap法对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 116例患者病耻感量表、OHIP-14、CD-RISC评分分别为2.08±0.63分、12.87±2.96分和71.13±13.46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耻感量表评分与CD-RISC、OHIP-14评分均呈负相关性(r=-0.301和r=-0.364,P<0.05),CD-RISC评分与OHIP-14评分均呈正相关性(r=0.349,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耻感对心理弹性、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均具有相关性(P<0.05)。Bootstrap法检验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病耻感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71%(-0.091/-0.317)。结论 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心理弹性及病耻感水平能够预测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较高水平病耻感能够降低生活质量,较高心理弹性水平可间接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医护人员应当提升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病耻感,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义齿种植修复 病耻感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心理弹性 中介作用
下载PDF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技术在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猛 赵储欣 岳巍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374-374,共1页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技术在错颌畸形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50)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联合组(n=50)在此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技术在错颌畸形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50)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联合组(n=50)在此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00%(50/50)、对照组72.00%(36/50);联合组的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备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牙列缺损 口腔正畸 修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骨组织不同的替代材料对牙种植骨缺损的修复对比
15
作者 刘颖 杨春山 +2 位作者 王彦莉 樊哲 曹宁 《粘接》 CAS 2023年第12期84-87,共4页
针对牙种植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骨缺损情况,提出应用不同的骨组织替代材料进行骨缺损修复,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研究以实验制备的骨粉与口腔用生物玻璃人工骨PerioGlas为观察对象,观察并比较其在牙种植骨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通过... 针对牙种植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骨缺损情况,提出应用不同的骨组织替代材料进行骨缺损修复,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研究以实验制备的骨粉与口腔用生物玻璃人工骨PerioGlas为观察对象,观察并比较其在牙种植骨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通过实验分析,对这两种骨组织替代材料在牙种植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骨粉与PerioGlas在牙种植骨缺损修复中均能够获得一定的修复效果,其中,实验制备的骨粉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牙种植 骨缺损 修复 骨组织替代材料
下载PDF
不同桩核材料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对比
16
作者 王巍 徐小川 詹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对比贵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贵金属桩,45例患者,共55颗患牙)和研究组(采... 目的:对比贵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贵金属桩,45例患者,共55颗患牙)和研究组(采用玻璃纤维桩,45例患者,共57颗患牙)。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美观度、牙周深度、碱性磷酸酶含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年后,研究组边缘适合、边缘着色、颜色匹配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周袋深度、碱性磷酸酶含量、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贵金属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成功率略高于玻璃纤维桩、但玻璃纤维桩修复更美观,且对牙周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桩 牙体缺损修复 玻璃纤维桩 氧化锆全瓷冠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一种诱导牙髓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有效方法和诱导时间的探索
17
作者 杨紫菡 潘乙怀 邹多宏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而高效的诱导牙髓干细胞(DPSC)向神经向分化的方法。方法 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DPSC,通过流式细胞术表征表面标志物以及三系诱导分化鉴定其多向分化潜力。添加20 ng/mL bFGF和20 ng/mL EGF的单层培养方法诱导DPSC向神...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而高效的诱导牙髓干细胞(DPSC)向神经向分化的方法。方法 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DPSC,通过流式细胞术表征表面标志物以及三系诱导分化鉴定其多向分化潜力。添加20 ng/mL bFGF和20 ng/mL EGF的单层培养方法诱导DPSC向神经向分化,通过Western Blot、q-PCR检测神经相关标志物随诱导时间增加发生的改变,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面标志物改变。通过止血钳夹闭的方式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胰酶消化收集诱导6d的dDPSC,注射到损伤处,4周后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修复情况。结果 获取的DPSC经流式细胞术、三系诱导分化鉴定,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Western Blot、q-PCR结果表明Nestin、GFAP随诱导时间增加而上升,在6~9 d趋于稳定。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dDPSC的CD73、CD146表达下降,而Nestin、GFAP的表达升高。HE染色显示,PBS组的坐骨神经损伤严重,发生神经变性,而dDPSC组的神经组织结构与对照组类似。NF200/S100β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dDPSC组轴突和髓鞘再生情况优于PBS组。结论 酶消化法分离得到的DPSC纯度良好,通过添加20 ng/mL bFGF和20 ng/mL EGF培养的单层培养法培养6 d可以诱导DPSC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dDPSC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神经向分化 单层培养 神经修复
下载PDF
ADOPT模式护理干预对前牙外伤患者即刻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孙露颖 戴欣 +1 位作者 闫澍 王艳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0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 分析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attitude-definition-open mind-planning-try it out,ADOPT)模式护理干预对前牙外伤患者即刻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200例前牙外... 目的 分析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attitude-definition-open mind-planning-try it out,ADOPT)模式护理干预对前牙外伤患者即刻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200例前牙外伤即刻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种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ADOPT模式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种植术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主观满意度。结果 种植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主观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DOPT模式护理干预应用在牙外伤患者即刻种植修复效果较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外伤 即刻种植修复 ADOPT模式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种植牙技术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林继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种植牙技术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为活动义齿修复,研究组40例为种植牙技术,分析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即咀... 目的探究分析种植牙技术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为活动义齿修复,研究组40例为种植牙技术,分析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即咀嚼评分、牙槽骨骨吸收量评分、美观评分。结果研究组咀嚼评分、牙槽骨骨吸收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游离端缺失患者实施种植牙技术修复后效果可观,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技术 修复 牙列游离端缺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