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Large-Scale Palaeozoic Dextral Ductile Strike-Slip Zone:the Aqqikkudug-Weiya Zone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Central Tianshan Belt,Xinjiang,NW China 被引量:39
1
作者 CHARVET Jacques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8-162,共15页
Abstract The nearly E-W-trending Aqqikkudug-Weiya zone, more than 1000 km long and about 30 km wide, is an important segment in the Central Asian tectonic framework. It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 Abstract The nearly E-W-trending Aqqikkudug-Weiya zone, more than 1000 km long and about 30 km wide, is an important segment in the Central Asian tectonic framework. It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Central Tianshan belt in Xinjiang, NW China and is composed of mylonitized Early Palaeozoic greywacke, volcanic rocks, ophiolitic blocks as a mélange complex, HP/LT-type bleuschist blocks and mylonitized Neoproterozoic schist, gneiss and orthogneiss. Nearly vertical mylonitic foliation and sub-horizontal stretching lineation define its strike-slip feature; various kinematic indicators, such as asymmetric folds, non-coaxial asymmetric macro- to micro-structures and C-axis fabrics of quartz grains of mylonites, suggest that it is a dextral strike-slip ductile shear zone oriented in a nearly E-W direction characterized by “flower” strusture with thrusting or extruding across the zone toward the two sides and upright folds with gently plunging hinges. The Aqqikkudug-Weiya zone experienced at least two stages of ductile shear tectonic evolution: Early Palaeozoic north vergent thrusting ductile shear and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strike-slip deformation. The strike-slip ductile shear likely took place during Late Palaeozoic time, dated at 269±5 Ma by the40Ar/39Ar analysis on neo-muscovites. The strike-slip deformation was followed by the Hercynian violent S-type granitic magmatism. Geodynam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large-scale dextral strike-slip ductile shearing is likely the result of intracontinental adjustment deformation after the collision of the Siberian continental plate towards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arim continental plate during the Late Carboniferous. The Himalayan tectonism locally deformed the zone, marked by final uplift, brittle layer-slip and step-type thrust faults, transcurrent faults and E-W-elongated Mesozoic-Cenozoic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tile thrusting dextral strike-slipping kinematic analysis Aqqikkudug-Weiya zone Tianshan Palaeozoic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the dextral movement and its effect in continental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 since Cenozoic 被引量:4
2
作者 Rui-zhao Qiu Stephen D.Ludington +8 位作者 Su Zhou Yong-jie Tan Guang-sheng Yan Zhi-gang Liu Xiu-fa Chen Quan-long Zhu Lei Qiu Xiao-dong Ren Li-ke Zhao 《China Geology》 2018年第4期522-539,共18页
Continental China has moved dextral Eastward since Cenozoic time,driven by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n with the Eurasian plate.Evidence for this comes from landscape evolution,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epicenters... Continental China has moved dextral Eastward since Cenozoic time,driven by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n with the Eurasian plate.Evidence for this comes from landscape evolution,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epicenters,Cenozoic sedimentary and volcanic rocks,and the measurement of GPS velocity vectors,the distribntion of crustal stress,paleomagnetic data,and deep mantle structure,among others.This movement commenced around 40 Ma,coupled with thickened lithosphere and widespread stress release along strikeslip faults that bound the continental Chinese block.Because of continued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Indian plate,manifestation of the dextral movement has intensified since 25 Ma.Far-reaching effects include extensive strike-slip movement on the Tan-Lu fault in Eastern China,formation of the Dabie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terrane,extensive thrust faults in East China,delamination and thickening of the lithosphere of South China,a possible tectonic doubling of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Valley metallogenic bel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Japan,Huanghai (East China),and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tral MOVEMENT EFFECT SINCE CENOZOIC CONTINENTAL China and ADJACENT area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分析
3
作者 彭路赢 杨屹洲 +1 位作者 张军勇 吴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9-502,共14页
选取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内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和地震剖面,解释并分析该背斜构造带的地表次级断裂以及地下构造的变形样式与运动特征。遥感影像显示,尖顶山背斜的大部分地表次级断裂从北西走向的压扭断裂... 选取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内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和地震剖面,解释并分析该背斜构造带的地表次级断裂以及地下构造的变形样式与运动特征。遥感影像显示,尖顶山背斜的大部分地表次级断裂从北西走向的压扭断裂向东南方向过渡为南北走向的正断层,而黑梁子背斜的地表次级断裂为北北东走向的左行张扭断层。地震剖面显示,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由上部逆冲滑脱断裂和下部基底正花状构造组成,深层与浅层的变形解耦主要受新生界下部路乐河组的膏盐层影响。结合地表次级断裂和地下基底断裂的平面展布样式、运动特征以及沿走向的变化,认为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为右行压扭构造,推测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汇聚的背景下,柴达木盆地内部在持续缩短变形的过程中发生向东的差异性挤出,从而形成一系列压扭性质的背斜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遥感影像解译 地震剖面 右行压扭构造 走滑运动 盐构造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胶莱盆地马山地区粗面英安岩磷灰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朱拓 何登洋 +1 位作者 黄雅琪 邱昆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五莲—青岛—烟台断裂是胶莱盆地重要的控盆断裂之一,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主要由牟平—即墨断裂和桃村断裂等多条NNE向断裂组成。前人研究表明,五莲—青岛—烟台断裂运动学转换历史先后可划分为晚侏罗世左旋走滑、早白垩世伸展断陷... 五莲—青岛—烟台断裂是胶莱盆地重要的控盆断裂之一,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主要由牟平—即墨断裂和桃村断裂等多条NNE向断裂组成。前人研究表明,五莲—青岛—烟台断裂运动学转换历史先后可划分为晚侏罗世左旋走滑、早白垩世伸展断陷和晚白垩世—古新世右旋走滑三个阶段,但其新生代右旋走滑事件的持续时间仍存在争议。已有研究表明,区域上同尺度断裂走滑运动温度为550~650℃,显著高于磷灰石U-Pb体系封闭温度(350~550℃),因此磷灰石可能是记录五莲—青岛—烟台断裂右旋走滑的理想对象。本文选取胶莱盆地马山粗面英安岩中的磷灰石进行U-Pb年代学研究,拟约束五莲—青岛—烟台断裂的右旋走滑持续时间。磷灰石U-Pb年龄为(64.1±3.7)Ma,明显晚于早白垩世寄主粗面英安岩锆石U-Pb年龄(119.3±1.6)Ma,表明自早白垩世以来磷灰石至少经历了一次热事件导致其U-Pb同位素体系重置。早白垩世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古太平洋板块由NWW向俯冲转变为NW向俯冲,导致了古新世胶莱盆地N—S向拉分和牟平—即墨断裂右旋走滑。因此,本文认为马山粗面英安岩磷灰石U-Pb年龄记录了五莲—青岛—烟台断裂右旋走滑热事件,表明其右旋走滑可能持续到古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U-Pb年代学 粗面英安岩 五莲—青岛—烟台断裂 古新世右旋走滑
下载PDF
右旋芳樟醇型樟树不同优株的生理生态特性和精油含量分析
5
作者 罗欣 张海娜 +4 位作者 徐锟 陈志琪 张星宇 鲁向晖 李刚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8期30-37,共8页
为右旋芳樟醇型樟树的良种培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江西省金溪县11棵右旋芳樟醇型樟树优株(122、129、250、251、265、266、280、281、282、283、294)进行扦插栽培,测定形态指标(株高、冠幅、基径、生物量)、叶表型性状(叶长、叶宽、... 为右旋芳樟醇型樟树的良种培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江西省金溪县11棵右旋芳樟醇型樟树优株(122、129、250、251、265、266、280、281、282、283、294)进行扦插栽培,测定形态指标(株高、冠幅、基径、生物量)、叶表型性状(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面积、叶周长)、生理指标(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精油含量,并分析指标差异和相关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优良优株。结果表明:11棵优株在株高、基径、冠幅、地上生物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叶表型指标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251优株叶长等指标最大,283优株叶形指数最大;总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优株间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中281优株总叶绿素(5.19 mg·L^(−1))和可溶性蛋白含量(0.21 mg·g^(−1))最高,283优株的可溶性糖含量(18.38 mg·g^(−1))最高;优株间得油率差异较大,122优株得油率(2.49%)最高;叶长、叶宽等与叶面积、叶周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叶精油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优株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表明251优株综合得分最高,251与280优株的综合表现较好。根据主成分分析和优株品质评价结果,251与280优株可作为金溪县栽培的右旋芳樟醇型樟树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芳樟醇 樟树 不同优株 生理生态 精油
下载PDF
Dextral strike-slip of Sanguankou-Niushoushan fault zone and extension of arc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 Plateau 被引量:19
6
作者 LEI QiYun ZHANG PeiZhen +4 位作者 ZHENG WenJun CHAI ChiZhang WANG WeiTao DU Peng YU JingX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25-1040,共16页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nguankou-Niushoushan fault(SGK-NSSF)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arc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 Plateau. U...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nguankou-Niushoushan fault(SGK-NSSF)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arc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 Plateau. Using field surveys and various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including large-scale geological mapping, measurement of typical topographies, and dating of sedimentary strata,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SGK-NSSF exhibits obvious dextral strike-slip characteristics and thus is not a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 as believ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geological boundaries for the Paleozoic, Mesozoic, and Cenozoic eras were all dextrally dislocated by the fault, with the faulted displacements being similar. The maximum strike-slip displacement of the fault, after elimination of topographic effects, was found to be 961±6 m. The Sanguankou fault at the northern section exhibit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recent activities, with a series of small gullies having undergone synchronized dextral writhing after traversing the fault. The average horizontal slip rate of the fault since the late Quaternary was determined to be approximately 0.35 mm/a. The pre-existing fold structures formed during the late Pliocene were dislocated by the fault and became ex situ, indicating that dextral strike-slip of the fault could not have occurred prior to the late Pliocene.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s and average slip rate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onset time of the dextral strike-slip activities of the fault as being after 2.7 Ma. In this study, the understanding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concerning the extension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 Plateau was combined with analyses of the success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ld deformations and fault activities. This led to the finding that the extension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 Plateau reached the vicinity of the SGK-NSSF during the late Pliocene(~2.7 Ma), causing regional uplift and fold deformations of the strata there. During the early Quaternary, the northeastern compress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and the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Ordos block collectively resulted in the dextral strike-slip activities of the SGK-NSSF. This then formed the foremost margin of the arc tectonic belt extension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 Plateau Sanguankou-Niushoushan fault dextral strike-slip Tectonic interactions between blocks Arc tectonic belt
原文传递
郯庐断裂右旋走滑活动对东濮凹陷构造演化的影响
7
作者 冯阵东 谭浩林 +4 位作者 吴伟 王光绪 刘惟庆 魏国营 贾天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
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造成郯庐断裂由左旋向右旋走滑转变,渤海湾盆地东部各个凹陷对该构造事件响应明显,盆地西部的东濮凹陷是否受其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东濮地震解释方案的制定。结合三维地震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兰聊... 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造成郯庐断裂由左旋向右旋走滑转变,渤海湾盆地东部各个凹陷对该构造事件响应明显,盆地西部的东濮凹陷是否受其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东濮地震解释方案的制定。结合三维地震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兰聊断层的控盆特征;根据雁列断层组合演化与区域年代资料,探讨雁列组合与区域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通过低序级断层走向统计,明确该区新生代所处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兰聊断层西部分支是控制东濮凹陷整体结构的关键断层;雁列断层组合形成时间与区域右旋走滑耦合性差;东濮地区古近纪应力场稳定,未见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前后的明显差异;拉张应力是东濮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动力,右旋扭应力对该区构造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 东濮凹陷 边界断层 雁列组合 应力变化 右旋走滑
下载PDF
大柴旦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8
作者 庞炜 何文贵 +1 位作者 吴赵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473,共9页
通过航卫片遥感数据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结合差分GPS等测量手段,获取大柴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柴旦断裂总长约135 km,整体上显示为一反“S”形,根据断裂走向的变化、地貌特征、活动强弱等,大致以温泉沟... 通过航卫片遥感数据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结合差分GPS等测量手段,获取大柴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柴旦断裂总长约135 km,整体上显示为一反“S”形,根据断裂走向的变化、地貌特征、活动强弱等,大致以温泉沟、塔塔棱河为分界点,可将大柴旦断裂分为三段。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北段和南段逆冲性质较为明显。本次工作集中在断裂中段,该段以右旋逆冲活动为主,逆冲量和右旋量在不同地貌面上是不同的,显示出明显的多期次活动特征。野外天然古地震剖面揭示出1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2402.5±57.5)a.B.P之后,表明该断裂在全新世活动强烈,与该区域近年来频繁的强震活动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断裂 晚第四纪活动 右旋 断错地貌测量 测年
下载PDF
不同扭结方向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类含量比较
9
作者 何志鹏 王仕宝 +3 位作者 陈垣 胡本祥 蔡子平 李霞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0期37-45,51,共10页
目的:通过三种环烯醚萜苷含量比较,对不同基原和产地的秦艽品质进行评价。方法:分别以马钱苷酸、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的含量及三者之和,评价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左旋秦艽和右旋秦艽的品质。结果:对24批左旋秦艽和右旋秦艽的样品比较,以... 目的:通过三种环烯醚萜苷含量比较,对不同基原和产地的秦艽品质进行评价。方法:分别以马钱苷酸、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的含量及三者之和,评价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左旋秦艽和右旋秦艽的品质。结果:对24批左旋秦艽和右旋秦艽的样品比较,以马钱苷酸含量计算,其中5批样品的含量左旋高于右旋;以獐牙菜苦苷含量计算,左旋和右旋各占一半;以龙胆苦苷含量计算,其中5批样品的含量左旋高于右旋;以三者总含量计算,9批样品中右旋均高于左旋,占比75%。左旋秦艽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类总含量分别为8.08%、102.50%、14.47%,右旋秦艽含量分别为11.77%、108.80%、14.61%;左、右旋秦艽中总环烯醚萜苷类含量累计值分别为125.05%和135.18%。结论:以上结果对秦艽科学分析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也为论证《本草纲目》中“但以左文者为良,分秦与艽为二名,谬矣”的观点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酸 獐芽菜苦苷 龙胆苦苷 左旋秦艽 右旋秦艽
下载PDF
库车坳陷西部喀拉玉尔滚断裂的活动时间、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10
作者 沈柏 张志亮 +1 位作者 任治坤 刘金瑞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7-1264,共18页
喀拉玉尔滚断裂是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西边界的一条NW向右行走滑断裂,同时也是库车坳陷和温宿凸起的分界断裂,对其开展研究对于认识库车坳陷的构造变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该断裂的展布特征、活动时间及形成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 喀拉玉尔滚断裂是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西边界的一条NW向右行走滑断裂,同时也是库车坳陷和温宿凸起的分界断裂,对其开展研究对于认识库车坳陷的构造变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该断裂的展布特征、活动时间及形成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文中根据深部地球物理资料、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解译,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断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喀拉玉尔滚右行走滑断裂向N延伸穿过了阿瓦特背斜,但其S向并未延伸至北喀背斜南部,总体延伸约40km,走滑断距约达4.1~4.3km。喀拉玉尔滚右行走滑断裂形成于上新世初期,其活动可能一直持续至今,但强度已明显减弱。喀拉玉尔滚断裂的形成除了受断裂两侧基底性质差异的控制外,还与膏盐层的厚度差异密切相关。前者影响了断裂两侧地壳水平缩短量的差异,从而导致新生代沉积盖层被撕裂;后者在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影响盐上构造层的产生与演化,进而影响断裂的形成。此外,先期盐构造(盐底辟)的存在可能也对断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喀拉玉尔滚右行走滑断裂作为库车坳陷西部的边界断裂,对其两侧甚至整个库车坳陷东、西部地壳缩短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断裂对南天山前陆盆地的地质地貌、油气资源的运移与聚集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拉玉尔滚断裂 库车坳陷 右行走滑断裂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13
11
作者 宗国洪 肖焕钦 +2 位作者 李常宝 施央申 王良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75-282,共8页
济阳坳陷由负反转盆地、右旋扭张盆地及主动裂谷三个原型叠加而成,并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三叠纪为板内造山作用阶段, 济阳坳陷曾为五条 N W向的以逆冲断层为主的压性构造带占据, 早—中侏罗世造山作用结束;晚侏罗世... 济阳坳陷由负反转盆地、右旋扭张盆地及主动裂谷三个原型叠加而成,并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三叠纪为板内造山作用阶段, 济阳坳陷曾为五条 N W向的以逆冲断层为主的压性构造带占据, 早—中侏罗世造山作用结束;晚侏罗世—早始新世为负反转盆地阶段,三叠纪 N W 向逆冲断层发生反向伸展;中始新世—渐新世为右旋扭张盆地阶段, N E、 E N E 向扭张断裂发育, 并进而成盆接受沉积, N W 向断裂反向伸展活动受到抑制而渐趋消亡;中新世—全新世为主动裂谷阶段,“拗陷运动”取代“断陷运动”。济阳坳陷构造演化的阶段特征表明了郯庐断裂中、新生代的剪切运动史, 即三叠纪右旋剪切, 晚侏罗世—早始新世左旋剪切, 中始新世—渐新世右旋剪切, 中新世—全新世作弱右旋压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负反转断裂 郯庐断裂 大地构造意义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47
12
作者 柳祖汉 吴根耀 +2 位作者 杨孟达 郭泽清 温志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的发育受昆仑山(及青藏高原)崛起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控制。基于对该地新生界尤其是下油砂山组沉积环境的剖析,并与邻区的索尔库里北盆地进行对比,对阿尔金断裂的新生代的活动提出以下认识。1)古近纪为右行...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的发育受昆仑山(及青藏高原)崛起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控制。基于对该地新生界尤其是下油砂山组沉积环境的剖析,并与邻区的索尔库里北盆地进行对比,对阿尔金断裂的新生代的活动提出以下认识。1)古近纪为右行走滑,中新世起变为左行走滑,在盆地北缘伴随走滑发生的冲断作用,早期向北东扩展,晚期向南西扩展。2)阿尔金断裂的斜冲作用在始新世和上新世表现尤为明显,控制了下干柴沟组上段和狮子沟组异常高的沉积速率和沉积中心自西向东迁移。3)中新世是阿尔金断裂的松弛期,在次级北东向正断层的联合作用下可能在柴西形成拉分盆地,因而盆地发育特征明显不同于邻区的索尔库里北盆地。4)新近纪阿尔金断裂在左行走滑的大背景下经历了一个陆内的拉张—挤压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右行走滑 左行走滑 沉积响应 柴达木盆地西部 新生代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新近纪以来的右行走滑运动及其构造变换研究——以青川断裂为例 被引量:46
13
作者 樊春 王二七 +1 位作者 王刚 王世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433,共17页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构成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重要构造边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新生代晚期,除了存在逆冲推覆之外,龙门山的中段和南段还发生了明显的右行走滑活动。对龙门山北段的青川断裂进行的系统研究发现:断裂具有...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构成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重要构造边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新生代晚期,除了存在逆冲推覆之外,龙门山的中段和南段还发生了明显的右行走滑活动。对龙门山北段的青川断裂进行的系统研究发现:断裂具有明显的右行走滑特征,沿断裂发育大量不同规模的水系位错,其中嘉陵江水系位错规模最大,据此可确定青川断裂的最大位移量为17km。进一步的野外工作证实断裂的走滑位移在尾端发生构造变换,位于断裂南西端的轿子顶穹隆是叠加构造,吸收了青川断裂的部分位移量;位于断裂北东端的汉中盆地则是处于伸展应力环境下的断陷盆地,吸收了其大部分位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断裂 右行走滑 构造变换 晚新近纪 四川龙门山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第四纪活动规律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胡惟 朱光 +2 位作者 宋利宏 严乐佳 刘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7-150,共14页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也称为营潍断裂带。文中利用一系列地震剖面,对营潍断裂带第四纪活断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方式与时间、应力场及活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其第四纪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该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活动广泛而强烈,基本上继承了...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也称为营潍断裂带。文中利用一系列地震剖面,对营潍断裂带第四纪活断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方式与时间、应力场及活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其第四纪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该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活动广泛而强烈,基本上继承了新近纪的断裂格局,由东、西两支主干断裂构成,各自呈左阶雁列式展布。其主干断裂在第四系内陡立的断面、常见的第四系背斜构造及区域上NEE SWW向挤压应力状态,皆表明该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呈逆右行平移活动。大量的地震剖面揭示,该断裂带渤中地区为全新世活断层,而潍北—莱州湾和辽东湾地区呈现为全新世、晚更新世与第四纪活断层相间出现的现象。地震分布表明,该断裂带近代在中段渤中地区活动性最强,而南、北段活动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潍断裂带 第四纪 活断层 逆右行平移 渤海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向宏发 虢顺民 +5 位作者 张晚霞 韩竹军 张秉良 万景林 董兴权 陈立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50,共17页
红河断裂带南段(元江-元阳-带)穿经盆地内的“中谷断裂”,是一条新构造期明显活动的主平移断裂。它的新近活动将中新世红河盆地一分为二,右旋切错至倮头山-大曼迷一带。与此相伴,山前断裂则以正断活动为主。沿“中谷断裂”高角度... 红河断裂带南段(元江-元阳-带)穿经盆地内的“中谷断裂”,是一条新构造期明显活动的主平移断裂。它的新近活动将中新世红河盆地一分为二,右旋切错至倮头山-大曼迷一带。与此相伴,山前断裂则以正断活动为主。沿“中谷断裂”高角度切错中新统的剪切走滑断面,被断错的中新世条形盆地内发育轴向NE的挤压褶皱及压缩变形的空间变化特征,下中新统、中上中新统、上新统及第四系的分布依次自sE向NW有序迁移且在“中谷断裂”的东北盘节节错后分布等,均表明红河断裂南段中新世以来自SE向NW的不断破裂扩展和右旋走滑位错;区段内中下中新统较厚的山前磨拉石沉积建造、卷入“中谷断裂”剪切变形的强度中新统明显强于上新统等表明,红河断裂南段大规模的右旋走滑运动应发生在中中新世前后,其FT年龄约为距今13.7Ma;根据切错的中新统的平面尺度、用平衡剖面法恢复压缩前盆地的长度和由断层变形带宽度等计算,求得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总量介于62-69km,中值为65km。研究资料还表明,红河断裂右旋走滑运动作为一个过程,经历转换活动期(N1)、右旋走滑初始期(N1^2)、大型右旋走滑期(N1^3-N2^1)和右旋走滑扩展期(N2^2-Q2^1)等多个发生、发展与演化阶段。与其相应的断裂活动性质也存在着从剪切走滑一张性走滑不断交替的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与构造变形 盆地扩展方式 右旋位错运动与位错量 红河断裂带南段 云南
下载PDF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南端构造转换及其新生代区域构造响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江海 蔡振忠 +1 位作者 罗春树 耿玉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31,共9页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TF)为中亚最大规模的断裂,其向南是否贯穿塔里木盆地西部研究较少,带来对其新生代运动性质的争论。研究表明,TF断裂在喀什凹陷以小规模的右旋走滑断裂逐渐消失,断层东盘以逆冲断层系的水平缩短变形,调节新生代右旋...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TF)为中亚最大规模的断裂,其向南是否贯穿塔里木盆地西部研究较少,带来对其新生代运动性质的争论。研究表明,TF断裂在喀什凹陷以小规模的右旋走滑断裂逐渐消失,断层东盘以逆冲断层系的水平缩短变形,调节新生代右旋走滑位移,与巴楚隆起的阻挡作用相关。区域构造分析表明,随着帕米尔北缘逆冲断层系向北扩展,喀什凹陷中新生代沉积形成密集分布的线性褶皱和逆冲断层带。帕米尔高原向北仰冲触发TF不同区段在新生代差异性构造复活,发生大规模右旋位移及其南端构造转换(逆冲带隆升和前陆盆地发育)。新生代大断裂差异性复活及其构造调节,造成帕米尔构造节东西两侧不对称的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右旋位移 前陆盆地 逆冲断层系 帕米尔 中亚
下载PDF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额尔齐斯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及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飞 王镇远 +3 位作者 林伟 陈科 姜琳 王清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1-1824,共14页
额尔齐斯断裂是中亚造山带中的一条重要深大断裂,对于额尔齐斯断裂运动性质一直有着走滑断层、逆冲断层和压扭性断层等不同看法。本文在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地质学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额尔齐斯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组成额... 额尔齐斯断裂是中亚造山带中的一条重要深大断裂,对于额尔齐斯断裂运动性质一直有着走滑断层、逆冲断层和压扭性断层等不同看法。本文在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地质学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额尔齐斯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组成额尔齐斯断裂带。额尔齐斯断裂带在中国境内是一条宽约20~40km,长约400km,经受不同程度构造作用的强应变带,剪切作用影响范围遍布整个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额尔齐斯断裂带经历了左行走滑和右行走滑两个阶段。结合前人有关韧性剪切带成因型金矿、同构造岩体侵位与变形关系及对变质岩石40Ar/39Ar年代学研究,本文认为额尔齐斯断裂带的左行走滑构造形成于早二叠世(283~275Ma)。早二叠世之后,额尔齐斯断裂带叠加了右行走滑事件,其活动时限可能为晚二叠世(260~245Ma),其规模远远小于前期的左行走滑构造。额尔齐斯断裂带走滑活动性质的确定,为二叠纪北疆及整个中亚造山带造山后调整过程中不同的构造方式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左行走滑 右行走滑 额尔齐斯断裂带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
下载PDF
蒙古国境内贝尔湖凹陷早白垩世沉积充填演化与同沉积断裂的响应 被引量:19
18
作者 单敬福 王峰 +2 位作者 孙海雷 孙继刚 蒙启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9-518,共10页
蒙古国境内的贝尔湖凹陷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主要勘探可开发区。早白垩世垂向充填演化序列综合研究表明,南屯组早期地层的大规模同生断裂系统组合样式及其分布对断陷湖盆内沉积体系域的发育、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凹陷内的充填序列和... 蒙古国境内的贝尔湖凹陷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主要勘探可开发区。早白垩世垂向充填演化序列综合研究表明,南屯组早期地层的大规模同生断裂系统组合样式及其分布对断陷湖盆内沉积体系域的发育、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凹陷内的充填序列和演化反映了幕式断裂作用及湖盆右旋走滑特征对盆内沉积体系演化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配合构造的右旋走滑运动严格控制古地貌、断裂坡折及断坡带的形成与分布,从而进一步控制着湖盆内碎屑岩沉积体系发育与沉积展布模式。凹陷内部的东次凹北洼槽内的洼陷边缘断裂坡折带常常控制着粗碎屑沉积体系的沉积、沉降中心,特别是低位域近岸水下扇的发育和分布,是盆内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最有利区带。同沉积断裂具有多种组合样式,包括'人'或'之'字形等多种组合的断裂系统等,造就湖盆内复杂多变的构造古地貌及断裂坡折系统,严格控制着凹陷内砂体分散体系的沉积和堆积模式。揭示同沉积断裂(坡折)带的活动和分布,再造各沉积期次构造古地貌、断坡带是进行沉积体系展布模式和砂体分布预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走滑 幕式断陷作用 充填序列 断坡带 早白垩世 贝尔湖凹陷 蒙古国
下载PDF
维西—乔后断裂新活动特征及其与红河断裂的关系 被引量:76
19
作者 常祖峰 常昊 +1 位作者 臧阳 代博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7-530,共14页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重点阐述了维西—乔后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并对其与红河断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维西—乔后断裂对晚新生代盆地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右旋走滑特征明显,沿线山脊和河流表现为同步右旋位错。德胜和长邑南探槽揭...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重点阐述了维西—乔后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并对其与红河断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维西—乔后断裂对晚新生代盆地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右旋走滑特征明显,沿线山脊和河流表现为同步右旋位错。德胜和长邑南探槽揭示其断错了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堆积。岩曲—石岩村一带Ⅱ级河流阶地和后缘洪积扇上发育长约3 km、高2.5 m左右的断层陡坎。根据洪积扇、冲沟和河流阶地位错量估算,该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右旋水平滑动速率为1.8-2.4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0-0.35 mm/a。它南与红河断裂相连,北与金沙江断裂相接,新生代以来具有与红河断裂和金沙江断裂相似的运动学特征、相同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构造变形机制,是红河活动断裂的北延部分。维西—乔后断裂与红河、金沙江以及德钦—中甸—大具等断裂一起,共同构成了川滇活动块体的西部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西—乔后断裂 川滇块体 晚第四纪 右旋走滑运动 滑动速率
下载PDF
南大巴山冲断构造及其剪切挤压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74
20
作者 何建坤 卢华复 +1 位作者 张庆龙 朱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19-428,共10页
南大巴山是一个形成于T_3—K_1,滑脱深度小于8-10km的扬子板块北缘薄皮冲断锲。它主要由发育在显生宙地层中台阶状逆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构成的边冲岩席、双重推覆体和冲起构造等组成。变形扩展以前列式为主。经平衡地质剖面制作,因冲... 南大巴山是一个形成于T_3—K_1,滑脱深度小于8-10km的扬子板块北缘薄皮冲断锲。它主要由发育在显生宙地层中台阶状逆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构成的边冲岩席、双重推覆体和冲起构造等组成。变形扩展以前列式为主。经平衡地质剖面制作,因冲断南大巴山地壳缩短率平均达49.3%。并以每年约1.28mm的速率总体缩短约64km。它的成因受控于秦岭碰撞造山过程中扬子板块北缘A型俯冲所提供挤压应力,在向南扩展时,由于古大陆边缘形态不一所诱发的右旋剪切挤压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构造 断层 剪切挤压 大巴山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