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力宁与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酶及心脏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流 陈启智 +4 位作者 谢才姣 周建美 常业恬 李李 吕志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强力宁、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例室间隔缺损需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为四组 ,每组 12例。强力宁组、甘利欣组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用 10 %葡萄糖 10 0ml加入强力宁 2 5mg/kg或甘利欣 2 5m... 目的 研究强力宁、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例室间隔缺损需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为四组 ,每组 12例。强力宁组、甘利欣组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用 10 %葡萄糖 10 0ml加入强力宁 2 5mg/kg或甘利欣 2 5mg/kg静滴 ;对照组 ,未阻断组只用 10 %葡萄糖 10 0ml静滴。在转流开始时、开放主动脉 30分钟、4、12、2 4小时从桡动脉取血测心肌酶浓度 ,并记录心脏复跳的方式、心律失常和需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结果 开放主动脉后 4、12、2 4小时强力宁组、甘利欣组、未阻断组血清心肌酶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心脏电击复跳、心律失常、需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 ;开放主动脉后甘利欣组心肌酶浓度、电击复跳、心律失常、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与未阻断组相近 ,但明显低于 /少于强力宁组。结论 强力宁、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宁 甘利欣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甘利欣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欧阳碧山 陈启智 +1 位作者 徐军美 周德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07-609,共3页
目的 在动物实验基础上 ,研究甘利欣对瓣膜置换病人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4例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2例。甘利欣 (G)组 :麻醉诱导后用甘利欣 2 5mg/kg ;对照(C)组 :不用甘利欣。在麻醉前、开放主动脉后 5、10、30... 目的 在动物实验基础上 ,研究甘利欣对瓣膜置换病人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4例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2例。甘利欣 (G)组 :麻醉诱导后用甘利欣 2 5mg/kg ;对照(C)组 :不用甘利欣。在麻醉前、开放主动脉后 5、10、30分钟从桡动脉各抽取 2ml血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麻醉前、开放主动脉后 2、6、12、2 4小时从桡动脉各抽取 2ml血测心肌酶漏出量。结果 开放主动脉后 ,G组MDA含量 (30分钟 )、CK MB漏出量 (2、6、12、2 4小时 )、LDH漏出量 (2 4小时 )、AST漏出量 (2、6小时 )及HBD漏出量 (2、6、12小时 )均小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利欣 心脏瓣膜置换 心肌保护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超 蒋建刚 吴基良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8期477-478,共2页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模型的心电图、心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PK)及乳酸脱氢酶 (L...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模型的心电图、心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PK)及乳酸脱氢酶 (LDH)的影响。结果 :甘草酸二铵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 ,使其心电图ST段异常抬高数减少 ,减少MDA的生成 ,增加心肌组织SOD的活力 ,抑制CPK和LDH的释放。结论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提高SOD活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异丙肾上腺素 急性心肌缺血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心肌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18α-甘草酸二铵与格列本脲联用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洁 彭仁琇 +1 位作者 杨静 吕靖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DG)是否影响格列本脲(Gli)的代谢及降糖效应,联用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观察DG(25mg·kg-1·d-1,ip,×5d)及与Gli(1mg·kg-1·d-1,ig,×5d)联用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 目的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DG)是否影响格列本脲(Gli)的代谢及降糖效应,联用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观察DG(25mg·kg-1·d-1,ip,×5d)及与Gli(1mg·kg-1·d-1,ig,×5d)联用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肝糖原及CYP3A活性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岛及B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定量分析胰岛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G与Gli联用比单用Gli进一步降低空腹血糖,上调胰岛素及肝糖原水平。DG单用或联用Gli均抑制CYP3A活性并下调肝损伤指标。DG联用Gli时,随CYP3A活性下降,胰岛素及空腹血糖下降率均提高。免疫组化显示,DG可进一步改善Gli对胰岛及B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并使胰岛素分泌增加。结论DG可增强Gli降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YP3A活性,使Gli代谢延缓,致使降糖效应增强并与其促进胰岛B细胞修复和再生有关,提示DG有作为口服降糖药辅助用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18α-甘草酸二铵 格列本脲 药物协同作用 血糖 胰岛素 细胞色素 P450 CYP3A 肝功能试验
下载PDF
18α-甘草酸二铵对格列本脲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洁 彭仁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体内联用18α-甘草酸二铵(DG)和格列本脲(Gli)时,DG对Gli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测定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单用Gli及与DG联用后Gli的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进行药动学分析,比较两组Gli药动学参数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体内联用18α-甘草酸二铵(DG)和格列本脲(Gli)时,DG对Gli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测定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单用Gli及与DG联用后Gli的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进行药动学分析,比较两组Gli药动学参数的变化。结果DG与Gli联用后,Gli的Ke值较单用时明显减少(P<0.01),而ρ_(max),AUC_(0-∞)和t_(1/2(Ke))则显著增加(P<0.01)。其余各药动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DG可抑制Gli的代谢,使其进入血循环总量增加,消除延缓,但不影响Gli的吸收。提示两药联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α-甘草酸二铵 格列本脲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治疗的药物性肝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谢俊平 陈创坤 陈伟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损害的临床作用,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68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抗结核药物+甘草酸二铵)和对照组84例(抗结核药物)。观察两组药物...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损害的临床作用,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68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抗结核药物+甘草酸二铵)和对照组84例(抗结核药物)。观察两组药物性肝炎的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2例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2/84),对照组12例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12/84),其中10例发生于抗结核强化期。两组药物性肝炎发病率分别为2.4%和14.3%,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可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明显优于常规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可保证抗结核疗程的完成,对预防耐药结核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 药物性肝炎 甘草酸二铵 预防
下载PDF
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86例的降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于强 杨勇 +1 位作者 胡新华 余临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9年第B12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的降黄疗效。方法 将我院同期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6例 (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 ) ,对照组 82例 (用复方丹参、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的降黄疗效。方法 将我院同期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6例 (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 ) ,对照组 82例 (用复方丹参、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胆红素降低显著 ,总有效率 81.3 6%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降黄疗效显著 ,副作用少 ,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淤胆型肝炎 酚妥拉明 甘利欣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蒋建刚 吴基良 +2 位作者 陈金和 李立中 汪道文 《微循环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1-33,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 4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IR组 ;DG组 ( 2 0mg/kg)。每组 8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 4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IR组 ;DG组 ( 2 0mg/kg)。每组 8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缺血 3 0min再灌注 6h心肌凋亡细胞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加 (P均 <0 .0 1) ;与IR组比较 ,DG治疗后AI和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1) ,而Bcl 2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上调 (P <0 .0 1)。结论 :DG具有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ax蛋白表达 ,上调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路 王忠卯 +5 位作者 李文强 姜树军 栾文霞 李泱 薛桥 高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中性粒细胞(poly- 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浸润在慢性病毒性心肌炎过程中的作用及甘草酸二铵(甘利欣,diammonni glycyrrhizinatis,DG)对其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中性粒细胞(poly- 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浸润在慢性病毒性心肌炎过程中的作用及甘草酸二铵(甘利欣,diammonni glycyrrhizinatis,DG)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取心肌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PMNs数,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慢性病毒性心肌炎ICAM-1表达水平升高,PMNs增加,血浆IL-6水平升高;甘草酸二铵可抑制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ICAM-1的表达、PMNs的增加及血浆IL-6水平的升高。结论:ICAM-1参与、影响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炎症过程,甘草酸二铵可能通过抑制ICAM-1的表达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中性粒细胞(PMNs)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白细胞 介素-6
下载PDF
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旭 江顺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胺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用甘草酸二胺150 m g 静滴,每日一次,肝功能正常后减量再治疗一月,改甘草酸二胺口服,100 m g,每日三次;Ⅱ组用甘草...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胺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用甘草酸二胺150 m g 静滴,每日一次,肝功能正常后减量再治疗一月,改甘草酸二胺口服,100 m g,每日三次;Ⅱ组用甘草酸二胺150 m g 静滴,每日一次,肝功能正常后改口服;Ⅲ组常规用一般护肝药物作为对照。结果 甘草酸二胺静滴治疗后15天、30天、60天对患者ALT、SB复常率为16.25% 、61.25% 和92.25% ,应用常规护肝药组ALT、SB复常率为2.50% ,35.00%和68.75% (P< 0.05),甘草酸二胺治疗ALT、SB下降速度和幅度也优于对照组( P< 0.05)。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减量再治疗一月疗效优于立即改为口服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0.00% 和62.50% (P< 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甘草酸二胺严重的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胺 慢性乙型肝炎 随机化对照临床试验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IL-10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志强 曾凡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γ联合甘利欣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52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IL-10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与HA、PCⅢ间的相关性。结果:联合...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γ联合甘利欣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52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IL-10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与HA、PCⅢ间的相关性。结果:联合治疗后血清IL-8水平显著降低(17.47.1、10.65.2,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5.74.2、17.86.8,P<0.05),IL-8水平与HA、PCⅢ间显著正相关(r=0.631、0.263,P<0.05),IL-10与HA间显著负相关(r=-0.367,P<0.05)。结论:干扰素γ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机理可能与升高IL-10水平、降低IL-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甘草酸二胺(甘利欣)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亚娟 蒋建刚 +1 位作者 周云 陈婷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A549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以MTT3、[H]-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甘草酸二铵能促进A549细胞代谢MTT,增加其3[H]的掺入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在100ng/ml时...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A549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以MTT3、[H]-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甘草酸二铵能促进A549细胞代谢MTT,增加其3[H]的掺入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在100ng/ml时,流式细胞术显示,甘草酸二铵可抑制A549细胞由静止期进入DNA合成期。结论甘草酸二铵能呈剂量依赖型抑制A549细胞的分裂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A549细胞 增殖
下载PDF
甘利欣对心脏手术后心肌复极的影响
13
作者 彭夕华 尹世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9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甘利欣预处理对心脏手术后心肌复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ASAⅡ-Ⅲ级,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甘利欣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甘利欣组... 目的探讨甘利欣预处理对心脏手术后心肌复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ASAⅡ-Ⅲ级,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甘利欣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甘利欣组采用10%葡萄糖100 mL内加甘利欣2.5 mg.kg-1静脉泵泵入,对照组采用10%葡萄糖100 mL静脉泵泵入,均在麻醉诱导后至手术切皮前20 min内泵完。于术前、术后1、3 d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各QT离散度(QTd)和QT离散度校正值(QTcd)。同时观察术后7 d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组QTd和QTcd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术后1、3 d甘利欣组QTd和QTc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术后7 d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预处理可减轻心脏手术后心肌复极异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对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利欣 心脏手术 心肌复极 QT离散度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余修洪 李远重 蒋建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921-924,共4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DG20mg·kg-1组。每组10只。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损伤模型,再灌注6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DG20mg·kg-1组。每组10只。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损伤模型,再灌注60min后分别用比色法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结果:DG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DH的活性(P<0.05,P<0.01),提高SOD和ATP酶活性(P<0.05,P<0.01),并减少心肌CPK和LDH的释放(P<0.05,P<0.01)。结论:DG具有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心肌细胞SOD、SDH和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心肌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酶 三磷酸腺苷酶 琥珀酸脱氢酶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路 葛金波 +5 位作者 朱晓法 王显 王忠卯 赵美娜 李明强 韦红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19%,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1.89%,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88%,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使临床疗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甘草酸二铵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