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迪那2凝析气田全生命开采周期纵横向出砂规律探索
1
作者 刘洪涛 文章 +5 位作者 涂志雄 张宝 景宏涛 易俊 孔嫦娥 于小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4,共7页
塔里木油田迪那2凝析气田属于高温高压、低孔低渗、中—高胶结强度裂缝性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特点,传统观点均认为该类型储层不存在出砂问题,但自2009年投产至今,21口井取到砂样,出砂情况普遍,已成为影响气田稳产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塔里木油田迪那2凝析气田属于高温高压、低孔低渗、中—高胶结强度裂缝性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特点,传统观点均认为该类型储层不存在出砂问题,但自2009年投产至今,21口井取到砂样,出砂情况普遍,已成为影响气田稳产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为此,建立了多孔弹塑性3D出砂流固耦合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迪那2气田开展全方位出砂量预测。研究表明:迪那2气田出砂过程可划分为少量出砂、出砂递增、出砂加剧及稳定出砂4个阶段;重度出砂区域在X-6、X-7、X-8井周围,出砂量从气田中部往四周逐步降低,重点出砂层位在库姆格列木群E_(1-2)km^(2)组。经现场实测数据验证,出砂量预测误差在15%以内,说明该出砂量预测方法具有实用性。该研究可为油田制订合理防砂对策和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机理 出砂量预测 出砂规律 凝析气田 迪那2气田 塔里木
下载PDF
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凤奇 王震亮 +1 位作者 赵雪娇 宋玉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9-747,共9页
通过对间接估算和地层测试获取的地层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实际地质资料和前人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并估算了主要超压机制对现今超压的贡献,探讨了异常高压形成过程及其与天然气藏形成的关系。... 通过对间接估算和地层测试获取的地层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实际地质资料和前人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并估算了主要超压机制对现今超压的贡献,探讨了异常高压形成过程及其与天然气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均衡压实、构造应力和超压传递作用为迪那2气田异常高压的主要形成机制,其中断裂的垂向开启和褶皱形成引起的超压传递作用是最主要原因。迪那2气藏的形成与气藏内异常高压的形成具有同步性,康村期的早期油气充注时,储层基本为正常压力系统;库车沉积期快速的沉积作用产生了压实不均衡作用,形成了约5~10MPa的过剩压力;库车组剥蚀期到第四纪,在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下,断裂幕式开启形成的垂向超压传递作用、褶皱形成引起的侧向超压传递作用和水平的构造应力作用,极大地增大了储层中异常压力的幅度,形成了约40~50MPa的过剩压力,该时期为迪那2气田超高压及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超压传递 构造挤压 迪那2气田 库车坳陷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迪那2气田成藏机理及成藏年代 被引量:28
3
作者 孙冬胜 金之钧 +2 位作者 吕修祥 周新源 杨明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9-564,591,共7页
库车前陆盆地具有典型的双超压体系。深部超压体系的形成过程与源岩快速大量的生气作用密切有关 ,同时也决定了中生界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主要以水溶气形式存在。上部超压体系具有常压成藏的特点 ,当深部超压体系中的天然气沿断裂以混相涌... 库车前陆盆地具有典型的双超压体系。深部超压体系的形成过程与源岩快速大量的生气作用密切有关 ,同时也决定了中生界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主要以水溶气形式存在。上部超压体系具有常压成藏的特点 ,当深部超压体系中的天然气沿断裂以混相涌流方式进入上部常压环境后 ,发生脱气析出并聚集成藏 ,其后 ,经构造运动进一步的挤压作用形成上部超压体系。迪那 2气田是上部超压体系中的天然气成藏。在圈闭发育史及源岩生烃史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储层流体包裹体及自生矿物伊利石的K/Ar测年数据 ,认为迪那 2气田发生过 3期油气的充注 ,古近纪末期为液态烃注入 ,但遭受破坏 ;库车早中期为气液两相注入 ;库车晚期及西域早期为天然气注入 ,第三期是成藏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年代 成藏机理 双超压体系 水溶气 迪那2气田
下载PDF
库车坳陷迪那2凝析气田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海 赵孟军 +5 位作者 卓勤功 徐祖新 白东来 周延钊 张冰 王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8,共9页
基于定量颗粒荧光、流体包裹体和激光拉曼等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迪那2地区的油气充注史,并结合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及圈闭形成史对其成藏过程进行了探讨。所测试储层样品的QGF指数都大于4,QGF-E强度在5 057 m以内都大于20 pc,... 基于定量颗粒荧光、流体包裹体和激光拉曼等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迪那2地区的油气充注史,并结合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及圈闭形成史对其成藏过程进行了探讨。所测试储层样品的QGF指数都大于4,QGF-E强度在5 057 m以内都大于20 pc,结合岩心分析结果确定其现今残余油水界面位于5 057 m左右。结合包裹体岩相学、测温数据及自生伊利石K-Ar测年数据表明,储层经历了三期油气充注,早期(23.53 Ma)充注的重质油由于缺乏有效盖层而散失,且此时地层埋藏较浅,地温低,石英矿物还未进入成岩胶结阶段,因此,无法记录该期油的充注。新近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地层强烈褶皱,圈闭大量形成,康村晚期(10~7 Ma)烃源岩生成的轻质油聚集其中,该期油充注时间较长,包裹体以蓝绿和蓝色为主。第三期(2.5 Ma)天然气充注强度较大,改造了早期油藏,形成了迪那2凝析气藏的现今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过程 定量颗粒荧光 流体包裹体 迪那2凝析气田 库车坳陷 盆地模拟
下载PDF
迪那2气田储层连通性及动用性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永平 孟学敏 +2 位作者 胡素明 陈宝新 冉丽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2期43-46,6,共4页
迪那2气田具有压力系数高、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局部裂缝发育等特点。该气田截止2012年底,产能建设及井网部署已基本完成,需要对整个气藏的连通性及储量动用程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并以此为依据优化新井部署,指导迪那2气田科学、合理、高... 迪那2气田具有压力系数高、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局部裂缝发育等特点。该气田截止2012年底,产能建设及井网部署已基本完成,需要对整个气藏的连通性及储量动用程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并以此为依据优化新井部署,指导迪那2气田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钻井、地震、测井、测试等资料,通过采用地层对比、断裂刻画、隔夹层评价等地质手段定性的分析了气藏平面及纵向的连通情况,采用压力动态分析、MDT测试结果对地质认识加以验证,最终得到了迪那2气田平面及纵向均连通性好且可动用程度高这一新认识,为迪那2气田的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该类油气藏连通性评价及储量动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法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那2气田 连通性 可动用性 地层对比
下载PDF
迪那2气田高压气井井筒堵塞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景宏涛 张宝 +4 位作者 曾努 魏军会 景宏勃 杨淑珍 涂志雄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3期28-30,共3页
塔里木迪那2气田自投产以来井筒堵塞严重,严重影响了气井的安全平稳生产。虽先后采用降压解堵、油管补孔、酸化解堵和连续油管疏通解堵4种方法进行治理,但治理效果整体不佳。为此,系统分析了迪那2气田井筒堵塞的原因和堵塞物成分,以及4... 塔里木迪那2气田自投产以来井筒堵塞严重,严重影响了气井的安全平稳生产。虽先后采用降压解堵、油管补孔、酸化解堵和连续油管疏通解堵4种方法进行治理,但治理效果整体不佳。为此,系统分析了迪那2气田井筒堵塞的原因和堵塞物成分,以及4种治理措施的优缺点,形成了包括降低生产压差、减少地层出砂和采用"连续油管疏通+酸化组合解堵"方式在内的一套解堵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那2气田 高压气井 井筒堵塞 生产压差 连续油管
下载PDF
迪那2气田气水过渡带及气水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冉丽君 白蓉 +4 位作者 姚超 王开宇 王伟伟 李绍华 陈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4期28-31,82,共5页
迪那2气田具有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以及气水过渡带较厚等特点,采用常规测井解释难以识别这种低渗气藏的气水过渡带。为此,采用毛细管压力曲线结合相渗曲线的方法研究迪那2气田气水过渡带分布特征,得到气田东部苏维... 迪那2气田具有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以及气水过渡带较厚等特点,采用常规测井解释难以识别这种低渗气藏的气水过渡带。为此,采用毛细管压力曲线结合相渗曲线的方法研究迪那2气田气水过渡带分布特征,得到气田东部苏维依组三段气水过渡带厚度160 m、西部苏维依组三段气水过渡带厚度180 m以及中部白垩系气水过渡带厚度266 m的统计结果并依此建立起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实际测试结果证明此方法建立的气水分布模式是符合实际的,为制定下一步防水、控水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迪那2气田 毛管压力曲线 相渗曲线 气水过渡带
下载PDF
迪那2气田生产筛管失效分析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匡韶华 曾努 魏军会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8年第7期43-46,共4页
井筒堵塞是塔里木油田迪那2气田面临的严重生产问题。射孔、改造、完井联作一体化管柱上的生产筛管失效是造成该问题的关键因素。从筛管堵塞、冲蚀破坏、挤压破坏和腐蚀破坏方面,分析了生产筛管失效机理。筛管孔眼、孔密和过流面积偏小... 井筒堵塞是塔里木油田迪那2气田面临的严重生产问题。射孔、改造、完井联作一体化管柱上的生产筛管失效是造成该问题的关键因素。从筛管堵塞、冲蚀破坏、挤压破坏和腐蚀破坏方面,分析了生产筛管失效机理。筛管孔眼、孔密和过流面积偏小是造成堵塞的重要原因。地层返排物和地层砂在生产过程中被筛管阻挡,不能顺利排出,造成了堵塞,同时,在结垢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剧了堵塞。提出了生产筛管穿孔+挤注解堵液的治理方案,实际应用表明,该治理方案是解决迪那2气田井筒堵塞问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那2气田 生产筛管 堵塞 井筒解堵 失效分析
下载PDF
清洁完井工艺在超深高温高压气井的应用及认识 被引量:5
9
作者 向文刚 何银达 +6 位作者 吴云才 胡超 赵鹏 周忠明 何川江 王春雷 吴镇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了充分认识清洁完井工艺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构造迪那2气田高温高压气井的应用效果,以D1井下入带配置可溶孔塞筛管的清洁完井管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温高压气井常规完井管柱无法充分替出井底重浆造成的后期生产制约因素及打捞风险... 为了充分认识清洁完井工艺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构造迪那2气田高温高压气井的应用效果,以D1井下入带配置可溶孔塞筛管的清洁完井管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温高压气井常规完井管柱无法充分替出井底重浆造成的后期生产制约因素及打捞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 D1井完井后放喷测试,日产天然气量为48.6×10^(4)m^(3)、日产油量为46.7 m^(3),远超地质设计要求指标;(2)清洁完井管柱酸化前的完整性在施工中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清洁完井工艺在库车山前的应用是成功的。结论认为:(1)清洁完井管柱下至射孔底界附近,能充分替出井底重浆,实现清洁完井,同时可实现完井后的储层均匀改造;(2)可有效延长生产中砂埋周期,同时保留后期连续油管冲砂作业的完整井筒条件;(3)在后期修井,清洁完井管柱可不倒扣分段高效打捞,降低作业风险;(4)清洁完井工艺在库车山前的成功应用,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超深高温高压气井清洁完井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完井工艺 溶孔塞 高温高压气井 塔里木盆地 库车山前构造 迪那2气田
下载PDF
低渗裂缝性气藏产能分类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永平 昌伦杰 +3 位作者 郑广全 杨曦 冉丽君 孟学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0-1225,共6页
迪那2气田为超高压低渗裂缝性凝析气藏,非均质性强。根据该气田岩心、测井、测试等资料,分析单井产能与裂缝及基质物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单井裂缝段厚度、裂缝密度、裂缝开度和基质KH值,利用Q型聚类法将开发井划分为3类,并将已... 迪那2气田为超高压低渗裂缝性凝析气藏,非均质性强。根据该气田岩心、测井、测试等资料,分析单井产能与裂缝及基质物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单井裂缝段厚度、裂缝密度、裂缝开度和基质KH值,利用Q型聚类法将开发井划分为3类,并将已分好类的气井作为样本利用线性回归建立了分类判别函数,判别结果与聚类法分类结果吻合程度高,为迪那2气田产能分类评价和开发技术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那2气田 低渗裂缝性气藏 合理配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