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pillary reflex feature and its diopter in retinoscopy
1
作者 徐上 计尚年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4年第4期309-312,共4页
QuantitativerelationshipbetweenpupillaryreflexfeatureanditsdiopterinretinoscopyXuShang(徐上);JiShangnian(计尚年)(... QuantitativerelationshipbetweenpupillaryreflexfeatureanditsdiopterinretinoscopyXuShang(徐上);JiShangnian(计尚年)(DepartmentofOph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INOSCOPY pupillary REFLEX FEATURE diopter MATHEMATICAL FORMULA
下载PDF
Effects of scleral encircling surgery on vitreous cavity length and diopter
2
作者 Zi-Cheng Zhu Gen-Jie Ke +1 位作者 Yue-Chun Wen Zhang-You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6年第4期572-574,共3页
AIM: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vitreous cavity length and diopter after scleral encircling(SE) produce.·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68 eyes of68 non-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macula-off retinal detac... AIM: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vitreous cavity length and diopter after scleral encircling(SE) produce.·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68 eyes of68 non-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macula-off retinal detachment who were operated by SE surgery. The corneal refractive power, ocular axial length and diopter were measured by keratometer, A-mode ultrasonic meter and computed dioptometer.·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rneal refractive power among preoperative and post operative 1, 3 and 6mo(0.57±0.54 D at pre-surgery; 0.72±0.26 D at 1mo; 0.71 ±0.34 D at 3mo; 0.69 ±0.31 D at 6mo;all P >0.05). Axial lengths were obviously lengthened,especially in vitreous cavity length(17.87 ±3.09 mm,19.69 ±3.12 mm, 18.97 ±3.56 mm, 18.76 ±3.47 mm, 18.68 ±3.42 mm at pre-surgery, 1wk, 1, 3 and 6mo postoperatively,P <0.05) and diopter also increased at beginning and then recovered gradually. After 1 and 3 mo, axial length(vitreous cavity length) and myopia were more and in higher degree than before surgery.·CONCLUSION: The change of postoperative vitreous cavity length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results in the changes of axial length and then makes the change of diop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绕的巩膜 玻璃的洞长度 屈光度 轴的长度
原文传递
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防控儿童低中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商晓娟 谭翊 +3 位作者 张鹏 陈陆泉 杨静 亢泽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374-378,共5页
目的 探讨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防控儿童低中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低中度近视儿童8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配镜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防控儿童低中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低中度近视儿童8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配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调节幅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眼轴长度及调节幅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眼轴增长幅度低于对照组,调节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防控儿童低中度近视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针刺法 指针疗法 儿童低中度近视 裸眼视力 屈光度 眼轴长度
下载PDF
西安市不同区域同年龄段儿童视力现况及差异性分析
4
作者 张烨 何小康 +7 位作者 于露 张一平 李浩 李剑 闫博霖 刘应尧 杨格强 杜兆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95-799,共5页
目的:了解西安市不同区域同年龄段儿童视力现况及差异,为预防儿童近视采取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选取2022-12西安市中心医院筛查的6所城区,10所城乡,112所农村学校中6-12岁儿童41 285人的裸眼远视力和电脑屈光检测数据。结果... 目的:了解西安市不同区域同年龄段儿童视力现况及差异,为预防儿童近视采取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选取2022-12西安市中心医院筛查的6所城区,10所城乡,112所农村学校中6-12岁儿童41 285人的裸眼远视力和电脑屈光检测数据。结果:西安市不同区域近视检出率分别为城区47.16%、城乡38.59%、农村32.29%,总近视率为37.50%。6-12岁近视率城区较城乡高,城乡较农村高;近视率女生均高于男生;近视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低度近视:城区近视率明显高于城乡及农村;高度近视:农村近视率明显高于城区及城乡。西安市不同区域远视储备不足率分别为城区92.08%、城乡93.67%、农村90.92%,总远视储备不足率为92.09%。6-12岁远视储备不足率城乡较城区高,城区较农村高;总远视储备不足率女生高于男生;8岁前为远视储备不足率的发展高峰期。结论:西安市不同区域6-12岁总近视率及总视力储备不足率均具有差异性,8-9岁为近视发展加速期,8岁前为远视储备不足率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呈一定增长趋势,而远视储备不足率达高峰后呈现递减趋势;女生总近视率及总视力储备不足率均高于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屈光度 近视 视力储备
下载PDF
视网膜周边离焦与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璐 刘勇 齐林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80-584,共5页
近视患病率在全球范围逐年增高,随之导致诸多眼健康问题和社会学影响。近年来,视网膜周边离焦被证实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改变视网膜的周边离焦状态能够显著影响近视发展和正视化进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前临床中尚无能... 近视患病率在全球范围逐年增高,随之导致诸多眼健康问题和社会学影响。近年来,视网膜周边离焦被证实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改变视网膜的周边离焦状态能够显著影响近视发展和正视化进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前临床中尚无能够完全控制近视的方法,现有的主要方法包括硬性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镜、多焦软镜等均被证实与视网膜周边离焦紧密相关,本文将总结归纳周边离焦相关的控制手段的发展、控制效果。并对国内外视网膜周边离焦与近视防控的相关机制研究进行回顾,提出周边离焦防控近视的潜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各种防控手段的效果或研发新的防控措施以及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和发展速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屈光 周边离焦 近视防控 屈光度 眼轴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6
作者 李青 岳钟 郭敬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2-12于本院行SMILE或FS-LASIK治疗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76例14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9例77眼)和FS-LASI...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2-12于本院行SMILE或FS-LASIK治疗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76例14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9例77眼)和FS-LASIK组(37例69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wk,1、3 mo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屈光参差度、角膜像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UCVA均较术前改善,彗差、三叶草、球差、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且FS-LASIK组患者彗差、三叶草、球差、总高阶像差显著高于SMILE组(P<0.05)。随访至术后3mo,SMIL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FS-LASIK组(5.2%vs 15.9%,P<0.05)。结论:SMILE与FS-LASIK均可有效提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UCVA,改善视觉质量,但SMILE术后角膜高阶像差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小,整体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屈光参差 屈光度 角膜像差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对不同屈光度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周如侠 王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应用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93例(171眼)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将其分为低度数组(88眼,–0.5D至... 目的 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应用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93例(171眼)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将其分为低度数组(88眼,–0.5D至–3.0D)和中度数组(83眼,–3.0D至–6.0D)。比较两组戴镜前后的裸眼远视力、屈光度、眼轴、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结果 戴镜1年后,低度数组眼轴增长显著大于中度数组(Z=–2.035,P=0.042)。戴镜1年后,两组的裸眼远视力均显著高于本组戴镜前(P<0.05),中度数组的视力增长幅度显著大于低度数组(P<0.05);两组的等效球镜度数均显著小于本组戴镜前(P<0.05),中度数组的等效球镜度数减少幅度显著大于低度数组(P<0.05)。戴镜1年后,两组的BUT均显著短于本组戴镜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少于本组戴镜前(P<0.05),但两组的BUT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P=0.157)。结论 角膜塑形镜对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安全性,而对中度近视的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屈光度 近视 安全性 青少年儿童
下载PDF
低强度红光治疗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变化、眼轴长度及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8
作者 熊毅 忽俊 +1 位作者 顾春燕 唐建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红光(RLRL)治疗对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18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90眼。对照组采用单焦框架眼镜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眼镜矫正联合RLRL照射治疗。比... 目的:探讨低强度红光(RLRL)治疗对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18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90眼。对照组采用单焦框架眼镜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眼镜矫正联合RLRL照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脉络膜厚度、泪膜相关参数(泪膜破裂时间、泪膜脂质厚度)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裸眼视力、脉络膜厚度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眼轴长度、屈光度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与泪膜脂质层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眼表结构均无明显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单焦框架眼镜联合RLRL治疗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且对眼表结构及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红光 青少年 近视 屈光度 眼轴长度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曲靖市麒麟区18608名学生近视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唐丽 海萍 +4 位作者 代美红 杜福勤 符锦 孟瑞 HU Shouzhi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了解曲靖市麒麟区儿童青少年群体近视眼患病现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学校为基础,采用整多群阶段随机抽样,采用无睫状肌麻痹的方法行裸眼视力主觉筛查,视力异常者加行电脑验光,建立个人视力健康档案。比较各亚组间差异。结... 目的了解曲靖市麒麟区儿童青少年群体近视眼患病现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学校为基础,采用整多群阶段随机抽样,采用无睫状肌麻痹的方法行裸眼视力主觉筛查,视力异常者加行电脑验光,建立个人视力健康档案。比较各亚组间差异。结果2020年抽查的18608名学生中检出视力异常11688名(62.82%),含近视11277名(60.61%),近视检出率排序16~18岁组(90.32%)、13~15岁组(71.26%)、7~12岁组(31.99%)、5~6岁组(17.22%)(P均<0.01)。近视程度排序中度近视(45.12%)、高度近视(30.81%)、轻度近视(24.07%)(P均<0.01)。结论曲靖市麒麟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值,高中生中度近视尤其突出,儿童青少年近视急需多措并举,落实早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近视发病率 屈光度 调查分析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消旋山莨菪碱联合角膜塑形镜减缓对轻中度近视眼患者的视功能影响
10
作者 张玉蓉 陆嵘梅 王卫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消旋山莨菪碱联合角膜塑形镜减缓对轻中度近视眼患者的视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12例轻中度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与分析消旋山莨菪碱联合角膜塑形镜减缓对轻中度近视眼患者的视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12例轻中度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对比两组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裸眼视力高于治疗前,屈光度低于治疗前,并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21%,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眼压均低于治疗前,并且研究组的眼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5)。结论消旋山莨菪碱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轻中度近视眼能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降低屈光度,也可促进降低患者的眼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总体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山莨菪碱 角膜塑形镜 近视 视功能 裸眼视力 屈光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联合揿针治疗青少年近视对视力、屈光度及眼轴的影响
11
作者 陈妍 周健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目的 探讨揿针与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联合用于青少年近视临床治疗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治疗,揿... 目的 探讨揿针与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联合用于青少年近视临床治疗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治疗,揿针组患者(40例)给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揿针治疗,观察患者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变化情况及临床总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揿针组的裸眼视力比对照组更优(P<0.05),屈光度和眼压比对照组更低(P<0.05),眼轴长度比对照组更短(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与揿针治疗联合用于青少年近视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增强屈光度及眼轴的改善效果,能够获得更理想的疗效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 揿针 视力 屈光度 眼轴
下载PDF
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黄景胜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假性近视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实施阿托品凝胶治疗,研究组实施托吡卡胺滴眼液治... 目的观察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假性近视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实施阿托品凝胶治疗,研究组实施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裸眼视力、屈光度、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屈光度及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裸眼视力、屈光度,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卡胺滴眼液 儿童假性近视 裸眼视力 屈光度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甄耀伦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对照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泪膜功能、视力水平及屈光度。结果: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不适感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Ⅰt、BUT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力和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视力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屈光度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泪膜功能、视力及屈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自体结膜瓣移植 泪膜功能 视力 屈光度
下载PDF
不同浓度阿托品应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
14
作者 李丽萍 赵洪超 +1 位作者 赵惠琼 李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阿托品在不同浓度下应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6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26例)仅配戴全矫单焦框架... 目的探讨阿托品在不同浓度下应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6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26例)仅配戴全矫单焦框架镜,研究1组(n=30例)和研究2组(n=30例)在配戴全矫单焦框架镜同时分别应用0.01%和0.05%阿托品滴眼液。记录3组治疗前后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及屈光度,并记录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眼轴长度、裸眼视力、屈光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组和研究2组眼轴长度均短于对照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眼轴长度短于研究1组,裸眼视力高于研究1组,屈光度低于研究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治疗有效率96.67%(29/30)高于研究1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1组为13.33%(4/30),研究2组为6.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仅配戴全矫单焦框架镜相比,应用0.01%和0.05%阿托品滴眼液在防控青少年近视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0.05%阿托品应用效果更显著,可以有效缩短眼轴长度、提高裸眼视力、降低屈光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 阿托品 眼轴长度 裸眼视力 屈光度 治疗有效率
下载PDF
推拿联合揿针对轻中度近视儿童视力的影响
15
作者 汤丽珠 陈倩婧 +2 位作者 林斌强 陈彦 李长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揿针对轻中度近视儿童裸眼远视力、视疲劳状态、屈光度及眼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儿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配戴单焦近视框架眼镜...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揿针对轻中度近视儿童裸眼远视力、视疲劳状态、屈光度及眼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儿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配戴单焦近视框架眼镜,每日配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拿联合揿针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裸眼远视力、视疲劳评分、屈光度及眼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裸眼远视力、视疲劳评分及屈光度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裸眼远视力、视疲劳评分、屈光度及眼轴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裸眼远视力、视疲劳评分及屈光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轴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联合揿针可以提高轻中度近视儿童的裸眼远视力,改善视疲劳状态,降低屈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推拿 揿针 视力 视疲劳 屈光度 眼轴
下载PDF
耳穴压豆疗法联合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
16
作者 毕雪 袁博洋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4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联合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近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联合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近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明视持久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屈光度[等效球镜度(SE)]。结果:治疗后,两组明视持久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BCV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眼轴长度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SE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疗法联合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患儿可提高明视持久度和BCVA水平,降低眼轴长度和SE,其效果优于单纯阿托品滴眼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疗法 阿托品滴眼液 近视 青少年 明视持久度 矫正视力 屈光度
下载PDF
探讨角膜塑形镜联合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高度近视的效果
17
作者 张秀艳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0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高度近视原因,评价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6月—2020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眼科收治的120例青少年高度近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框架眼... 目的分析青少年高度近视原因,评价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6月—2020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眼科收治的120例青少年高度近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框架眼镜治疗,观察组配合角膜塑形镜治疗。比较两组青少年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0.70±0.10)vs(0.48±0.10)]、[(0.85±0.10)vs(0.48±0.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9、18.348,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屈光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36、14.705,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眼轴长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93、26.735,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vs 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高度近视采用角膜塑形镜、框架眼镜配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与屈光度、眼轴长度等情况,进而助于提升患者的用眼效率,助于生活与学习,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青少年高度近视 裸眼视力 屈光度 眼轴长度 并发症情况
下载PDF
基于扩展宽带光双光栅干涉的屈光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天昊 何勇 +1 位作者 韩志刚 徐海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6-105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屈光度的扩展宽带光双光栅干涉测量方法。基于Talbot效应与Moire效应理论,推导出单、复色扩展光源下干涉场强度分布公式,从而表明当光源到第一面光栅与第二面光栅到观察屏距离相等时,干涉场光强分布与光源波长无关。仿真分析... 提出了一种屈光度的扩展宽带光双光栅干涉测量方法。基于Talbot效应与Moire效应理论,推导出单、复色扩展光源下干涉场强度分布公式,从而表明当光源到第一面光栅与第二面光栅到观察屏距离相等时,干涉场光强分布与光源波长无关。仿真分析了扩展光源下双光栅系统参数对莫尔条纹对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中光源宽度选定为4 mm、光栅周期选定为0.2 mm、两光栅之间的夹角选定为1.9°、两光栅之间的空间距离选定为6.5 mm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干涉条纹对比度。构建了屈光度测量系统,对屈光度为-1 m^(-1)、-3 m^(-1)、1 m^(-1)、3 m^(-1)的镜片进行实验测量,重复测量10次,测量结果的峰谷值偏差为0.0064 m^(-1),是测量结果平均值的0.28%。实验结果表明:扩展宽带光双光栅干涉方法能实现镜片屈光度的高精度低成本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屈光度测量 双光栅干涉 宽带光源 TALBOT效应 Moire效应
下载PDF
0.1 g·L-1阿托品不同给药频次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屈光度及调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媛媛 冯雪亮 张馨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 比较0.1 g·L-1阿托品不同给药频次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屈光度及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就诊的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123例(24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 目的 比较0.1 g·L-1阿托品不同给药频次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屈光度及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就诊的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123例(24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0.1 g·L-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其中对照组为每晚1滴,每天1次,观察组为每晚1滴,隔日1次,持续用药1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眼轴长度、眼压、近视、等效球镜度数(SER)、瞳孔直径、前房深度、双眼调节功能等参数变化情况,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SER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4个月、8个月,两组患者S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4个月、8个月以及12个月,两组患者S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瞳孔直径均高于治疗前(均为P<0.05),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瞳孔直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均高于治疗前(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1个月内,主要为畏光、视近模糊、眼痒、眼胀,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7%、1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 g·L-1阿托品不同滴眼频次(每天1次、隔日1次)均可有效改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屈光度及调节功能,且疗效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青少年 近视 给药频次 屈光度 调节功能
下载PDF
电针肾俞穴对甲状腺素加负透镜诱导性近视豚鼠屈光参数和血清激素的影响
20
作者 林思思 吴建峰 +3 位作者 杨成秀 郭滨 毕宏生 蒋文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4-519,共6页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穴对甲状腺素诱导性近视豚鼠的屈光参数和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周龄三色健康短毛豚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近视组、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5组,每组10只豚鼠。近视组豚鼠右眼配戴-6.00 D透镜诱导近视,模型组、...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穴对甲状腺素诱导性近视豚鼠的屈光参数和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周龄三色健康短毛豚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近视组、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5组,每组10只豚鼠。近视组豚鼠右眼配戴-6.00 D透镜诱导近视,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动物右眼配戴-6.00 D透镜诱导近视的同时,每日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0.05 mg·kg^(-1)·d^(-1)构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近视模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造模后第3周)开始电针肾俞穴治疗,持续4周;假穴组电针臀部假穴。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并记录各组豚鼠造模后不同时间的一般情况、体重和肛温变化;同时利用检影镜和A超检测造模后0周、2周和6周时动物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利用ELISA法检测造模后2周和6周各组豚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雌二醇(E2)水平变化。结果 造模后2周,与正常组比较,近视组、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豚鼠的屈光度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近视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豚鼠呈身体消瘦、烦躁不安、毛发枯槁、少尿和大便干燥等甲亢特征,且体重显著下降、肛温显著升高,血清激素FT3、FT4和E2水平均显著升高,TSH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6周(电针4周),与模型组和假穴组和比较,电针组豚鼠屈光度显著上升(P<0.05);身体健壮、性情温和、毛发顺滑有光泽、大小便正常;体重显著升高、肛温显著下降,血清激素FT3、FT4和E2水平均显著下降,TSH水平显著升高(均为P<0.05)。结论 电针肾俞穴可以显著抑制甲亢性近视豚鼠近视的进展,同时改善豚鼠体重、体温等甲亢症状,并使血清中FT3、FT4、E2和TSH等激素水平恢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近视 电针 屈光度 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