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温与变温对白茨—条萤叶甲(Diorhabda rybakowi Weise)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贺答汉 田畴 +2 位作者 李华 张文军 汪世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94-99,共6页
在梯度差为4℃的7个恒温箱中饲养白茨一条萤叶甲。采取在各温箱间来回移动培养管或不移动的方法实现不同的变温处理和恒温处理。以王如松温度发育模型为依据,比较了恒温与变温的不同影响。在适生温区内的变温处理可促进发育,超越适生区... 在梯度差为4℃的7个恒温箱中饲养白茨一条萤叶甲。采取在各温箱间来回移动培养管或不移动的方法实现不同的变温处理和恒温处理。以王如松温度发育模型为依据,比较了恒温与变温的不同影响。在适生温区内的变温处理可促进发育,超越适生区的过高或过低的变温对发育不利。成虫的生态寿命率((K-Y)/Y)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Logistic模型拟合。温度对成虫产卵量之影响为抛物线型关系,最适温为27℃。用实验种群数据计算了不同温度处理的平均世代(T)和增长率(r)。最佳温度在2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害虫 萤叶甲 恒温 变温 发育速率
下载PDF
不同寄主对白茨粗角萤叶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红 刘宁云 +2 位作者 勾文山 马维新 胡桂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探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温性荒漠草原主要害虫白茨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rybakowi的产卵选择、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以唐古特白刺、泡泡刺和大果白刺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养虫箱恒温(27℃)条件下,以3种白刺饲养白茨粗角萤叶甲,观察... 为探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温性荒漠草原主要害虫白茨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rybakowi的产卵选择、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以唐古特白刺、泡泡刺和大果白刺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养虫箱恒温(27℃)条件下,以3种白刺饲养白茨粗角萤叶甲,观察记录白茨粗角萤叶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羽化率、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白茨粗角萤叶甲成虫的产卵偏好选择;同时测定了3种白刺叶片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如下:白茨粗角萤叶甲成虫在3种白刺上的产卵量及着卵率由高到低均为唐古特白刺,泡泡刺,大果白刺。取食3种白刺植物后,白茨粗角萤叶甲均能正常完成各阶段的生长发育;饲喂唐古特白刺的白茨粗角萤叶甲幼虫发育历期最短(13.50d),饲喂大果白刺的幼虫发育历期最长(16.70 d),同时,饲喂唐古特白刺的幼虫存活率最高,为97.78%,大果白刺上幼虫的存活率仅为10.54%。相应地,饲喂唐古特白刺后羽化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最高,大果白刺上成虫寿命和繁殖力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淀粉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白茨粗角萤叶甲蛹期、成虫寿命、孵化率和羽化率无显著相关性,而幼虫总历期与各营养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糖氮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产卵量和幼虫总存活率与各营养物质的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糖氮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唐古特白刺是白茨粗角萤叶甲的最适寄主植物,其次为泡泡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植物 白茨粗角萤叶甲 生长发育 繁殖 营养物质
下载PDF
荒漠草地白刺粗角叶甲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谱
3
作者 席驳鑫 崔晓宁 +5 位作者 尚素琴 胡桂馨 王彦 李昌宁 彭斌 史薛强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15,共12页
白刺粗角叶甲是我国西北荒漠草原危害防风固沙先锋植物白刺的重要害虫之一,开发和利用基于性信息素或寄主挥发物介导的昆虫化学通讯手段是防治该害虫的新途径。本研究以白刺粗角叶甲为对象,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白刺粗角叶甲成虫触角的... 白刺粗角叶甲是我国西北荒漠草原危害防风固沙先锋植物白刺的重要害虫之一,开发和利用基于性信息素或寄主挥发物介导的昆虫化学通讯手段是防治该害虫的新途径。本研究以白刺粗角叶甲为对象,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白刺粗角叶甲成虫触角的非典型气味受体(atypical odorant receptor co-receptor,Orco)基因序列;利用同源建模方法预测蛋白三级结构,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借助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rybOrco基因在叶甲成虫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白刺粗角叶甲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DrybOrco的cDNA全长为191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440 bp,编码47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3.94 kD,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为疏水性膜蛋白。系统发育表明,Orco基因在6目68种昆虫间保守性较高(相似度大于68%),聚类分为3个分支,相同目的昆虫聚集到同一支。白刺粗角叶甲与其他鞘翅目昆虫聚为一支,其中与玉米根萤叶甲的Orco基因亲缘关系最近,核酸相似度高达92.28%。荧光定量表明,白刺粗角叶甲DrybOrco基因在成虫触角中特异性表达,且雄虫显著高于雌虫,表达量比值为2.27;此外,该基因在雄虫足和雌虫翅中少量表达,其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本研究明确了白刺粗角叶甲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DrybOrco的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和组织表达情况,这为阐明DrybOrco在该害虫化学通讯过程中的生理功能,以及探究白刺粗角叶甲寄主专化的嗅觉分子机制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粗角叶甲 嗅觉 非典型气味受体 克隆 组织表达
下载PDF
河西走廊荒漠草原白茨粗角萤叶甲发生及生物防治研究
4
作者 白文丽 秦丽萍 +2 位作者 罗天旭 冯兆林 马维新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2期42-46,共5页
在调查白茨粗角萤叶甲各虫态、虫龄的数量、活动、为害等有关生物学习性的同时,选用1.8%阿维菌素、1.2%烟碱苦参碱乳油、3%高渗苯氧威、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00 IU/mg-1苏云金杆菌等5种生物药剂,进行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白茨粗角... 在调查白茨粗角萤叶甲各虫态、虫龄的数量、活动、为害等有关生物学习性的同时,选用1.8%阿维菌素、1.2%烟碱苦参碱乳油、3%高渗苯氧威、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00 IU/mg-1苏云金杆菌等5种生物药剂,进行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白茨粗角萤叶甲在民勤地区1年可发生3代,应在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产卵盛期或者7月中下旬2代幼虫期开展防治。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防治效果,实际防治中可轮换使用以上5中药剂。危害程度较高时推荐使用1.2%烟碱苦参碱2000倍液和3%高渗苯氧威3000倍液,危害程度较低时可使用1.8%阿维菌素1000倍液、50000 IU/mg-1苏云金杆菌1000倍液或者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白茨粗角萤叶甲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草地白刺粗角叶甲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席驳鑫 尚素琴 +4 位作者 胡桂馨 陈建纲 刘艳君 王彦 崔晓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0-1931,共12页
白刺粗角叶甲(Diorhabda rybakowi)是严重危害我国西北荒漠草地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泡泡刺(N.sphaerocarpa)的主要害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该虫的触角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并比较雌雄种间的差异。结... 白刺粗角叶甲(Diorhabda rybakowi)是严重危害我国西北荒漠草地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泡泡刺(N.sphaerocarpa)的主要害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该虫的触角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并比较雌雄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刺粗角叶甲雌、雄成虫触角均为丝状,鞭节分为9个亚节,且雄虫触角(4174.5μm)显著长于雌虫(3780.5μm)(P=0.006)。雌、雄虫触角表面均分布有大量表皮孔和鱼鳞状感觉附肢。雌、雄虫共鉴定到6种感器,分为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öhm氏鬃毛;其中,腔锥形感器仅在雄虫触角梗节少量分布。这为研究白刺粗角叶甲感知寄主挥发物或性信息素的嗅觉分子机制进而为其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粗角叶甲 触角 感受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唐古特白刺 泡泡刺
下载PDF
温度对白茨粗角萤叶甲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宁云 勾文山 +3 位作者 马维新 唐玲 胡桂馨 孙尧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本研究在6个恒温(18、21、24、27、30、33℃)条件下,观察并记录了白茨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rybakowi卵、幼虫与蛹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以及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结果表明,卵和幼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之加快。白茨粗... 本研究在6个恒温(18、21、24、27、30、33℃)条件下,观察并记录了白茨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rybakowi卵、幼虫与蛹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以及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结果表明,卵和幼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之加快。白茨粗角萤叶甲的卵、幼虫期、蛹、成虫产卵前期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0.8)(12.2±0.7)(8.7±0.9)(16.4±0.8)℃和(8.6±0.9)℃,有效积温分别为(97.9±4.8)(158.2±7.9)(212.1±11.5)(158.6±13.6)日•度和(838.0±43.9)日•度。在低温18℃和高温33℃条件下,白茨粗角萤叶甲幼虫的存活率均降低,成虫的羽化率在33℃高温下显著降低,而卵的存活率高于幼虫期的存活率。白茨粗角萤叶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区为21℃<T≤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白茨粗角萤叶甲 发育历期 存活率 繁殖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温周期下白茨粗角萤叶甲的实验生命表 被引量:4
7
作者 贺达汉 田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37-443,共7页
本文分析了七级恒温和五组变温条件下白茨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rybakowi Weise)的种群生长,组建了生命表。得知不同恒温与幼期存活率的关系呈二次曲线型变化;变温对幼期存活率的影响受其变幅大小的影响,23—31℃的变温有利于该虫的世... 本文分析了七级恒温和五组变温条件下白茨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rybakowi Weise)的种群生长,组建了生命表。得知不同恒温与幼期存活率的关系呈二次曲线型变化;变温对幼期存活率的影响受其变幅大小的影响,23—31℃的变温有利于该虫的世代存活。成虫寿命和产卵量随试验温度上升分别呈现“S”形下降和二次曲线趋势;变温下成虫寿命延长,产卵量明显增高。采用Weibull函数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试验温度和温周期条件下种群世代死亡率的变化。在19—35℃恒温下,种群周限增长率可用二次曲线方程表示。在17.8—37.8℃种群生长为增长趋势。在变温下,种群周限增长率和变温的变幅呈负相关。在平均温度为27℃、变幅为25.1℃时,种群生长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角萤叶甲 温度 温周期 生命表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草原害虫药剂防治效果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贺达汉 田畴 +3 位作者 马长青 刘党平 刘广珍 李克智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3-369,共7页
草原害虫药剂防治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以单一的害虫死亡率所反映的试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多受限制。本文以牧草害虫——白茨粗角萤叶甲为防治对象,以植被、害虫、天敌、成本四大方面的影响效应选取8项评判指标,采用综合评判、加权海明... 草原害虫药剂防治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以单一的害虫死亡率所反映的试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多受限制。本文以牧草害虫——白茨粗角萤叶甲为防治对象,以植被、害虫、天敌、成本四大方面的影响效应选取8项评判指标,采用综合评判、加权海明距离等模糊数学方法,对5种农药12项处理的防治效果进行评判。结果表明,采用2.5%敌杀死,5毫升/亩;40%双效菊酯,5毫升/亩;20%杀灭菊酯,10毫升/亩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害虫 药效评判 粗角萤叶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