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喷水杨酸对山药(Dioscorea alata L.)地下块茎蔗糖—淀粉转化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生茂 王玲平 +7 位作者 班美玲 尚小红 郭元元 黄皓 文俊丽 梁任繁 黄如葵 曹家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8-367,共10页
【目的】阐明叶喷水杨酸(SA)对山药地下块茎蔗糖—淀粉转化的影响,为了解山药蔗糖转化机制、提高其淀粉形成提供参考。【方法】设置SA 0.0(对照)、0.5、1.0和5.0 mmol/L 4个处理,在山药(Dioscorea alata L.)"白扁"地下块茎形... 【目的】阐明叶喷水杨酸(SA)对山药地下块茎蔗糖—淀粉转化的影响,为了解山药蔗糖转化机制、提高其淀粉形成提供参考。【方法】设置SA 0.0(对照)、0.5、1.0和5.0 mmol/L 4个处理,在山药(Dioscorea alata L.)"白扁"地下块茎形成的早期和后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定期采样测定地下块茎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蔗糖裂解与淀粉形成的相关酶活性。【结果】除5.0 mmol/L SA处理的后期地下块茎总可溶性糖(TSS)含量急剧增加外,地下块茎的TSS、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直链淀粉(AM)、支链淀粉(AP)和纤维素的含量在其他处理间的变化趋势相同。与对照相比,0.5mmol/L与5.0 mmol/L SA处理对山药地下块茎的影响作用相反,前者不仅显著提高了蔗糖合成酶(SuSase)、酸性转化酶(SAInv)、细胞壁结合酸性转化酶(CWBAInv)、中性转化酶(NInv)等酶的活性,而且显著增加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等酶的活性,1.0 mmol/L仅在块茎发育中期对上述酶有微小的促进作用。所有SA处理中,虽然蔗糖含量与SuSase及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呈不显著正相关,但蔗糖与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比率与这些酶活性及淀粉含量成显著正相关。葡萄糖、果糖含量及它们所占总可溶性糖的比率与上述酶的活性分别呈显著负相关,葡萄糖与果糖的比率与上述酶的活性无显著相关性,蔗糖与葡萄糖、果糖的比率均与AGPase、SSS、GBSS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叶面喷施SA在山药地下块茎发育过程中通过作用于蔗糖裂解和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蔗糖的运输和流向,小于1.0 mmol/L的SA通过提高酶活性来促进蔗糖转运入山药地下块茎并转化成淀粉,而其他浓度SA具有相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dioscorea alata l ) 地下块茎发育 碳水化合物 酶活性 水杨酸 影响
下载PDF
与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性别相关的RAPD-SCAR标记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筱璐 杭悦宇 +1 位作者 周义峰 吴宝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对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L.)14个居群42个单株的总DNA进行RAPD分析,并根据测序结果合成1对特异的SCAR引物,即5′-GGCTTCTGTCACTACATGGG-3′和5′-GGCTTCTGTCCAGTGCATCT-3′,对42个单株的总DNA进行检测,扩增到1条长681 bp的与雄性相... 对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L.)14个居群42个单株的总DNA进行RAPD分析,并根据测序结果合成1对特异的SCAR引物,即5′-GGCTTCTGTCACTACATGGG-3′和5′-GGCTTCTGTCCAGTGCATCT-3′,对42个单株的总DNA进行检测,扩增到1条长681 bp的与雄性相关的特异片段。除形态上有一定变异的4个单株外,这个与雄性相关的RAPD-SCAR标记在黄独原变种的29个单株中验证准确,在可能为其变种的9个单株中部分验证准确,表明该RAPD-SCAR标记能够准确标记黄独的原变种及一些变种的雄性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独 变种 雄性性别 RAPD-SCAR标记
下载PDF
Effect of Purple Yam(Dioscorea alata L.) on Nutri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Growing Rats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曙辉 刘庞源 +3 位作者 赵霖 丛涛 李珍 王文琪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0期2159-2162,2201,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urple yam on the nutri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rats.[Method] For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with ten rats in each group which wer...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urple yam on the nutri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rats.[Method] For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with ten rats in each group which were reared with artificial semisynthetic feed added with 10% steamed yam powder.The four groups,the casein(CK) group which was used as the control,the purple yam(PY) group,the Tiegun yam(TY) group and common Huai yam(HY) group,were supplied with feed of equal content of energy,protein and fat.The rats were pair-fed for 56 days to observe changes of relevant nutri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indices.[Resul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body weight,food conversion rate and organ indices between rats in PY group and CK group.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in P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K group;hemoglobi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at in CK group;eosnophil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K group.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total cholesterol and atherogenic index in P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anti-atherogenic index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groups,while show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riglyceride conten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K group.Among the antioxidant indices,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K group,while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K group.[Conclusion] Purple yam showed the trend of reducing the content of blood glucose,total cholesterol,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triglyceride,malondialdehyde,and raising the activity of glutathione peroxidase,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thus having certain antioxidativ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ple yam(dioscorea alata l.) Huai yam(dioscorea opposite) Nutri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下载PDF
山药块茎生长膨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4
作者 梁任繁 黄皓 +4 位作者 周生茂 王爱勤 詹洁 文俊丽 何龙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7,共7页
为筛选山药块茎生长膨大相关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山药块茎发育前期和中期构建的不同发育阶段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文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药块茎发育前期与中期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 为筛选山药块茎生长膨大相关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山药块茎发育前期和中期构建的不同发育阶段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文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药块茎发育前期与中期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序列主要涉及九大类,其中发育调控占比最大(27.1%),其他依次为细胞组织结构(14.0%)、物质代谢(11.2%)、生物合成(4.7%)等。初步筛选出泛素-连接酶体(F-box associated,F-box)、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s)、核苷二磷酸激酶(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NDPK)、氨基酸透性酶(amino acid permease)、糖基转移酶(glycosyl transferase)、α-淀粉酶(α-amylase,AMY)等候选基因,它们可能与细胞增殖、细胞伸长、激素代谢、酸碱环境调节及功能物质代谢物等功能有关,参与调控山药块茎的生长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块茎 生长膨大 相关基因 筛选和分析
下载PDF
黄药子治疗Graves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崔依帆 张瑞祥 +1 位作者 韦晓 刘超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最多见,传统的抗甲状腺药物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功效,复发率高、疗程长是最为突出的缺点。中药黄药子具有“消瘿”的功效,近年被广泛用于治疗GD,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最多见,传统的抗甲状腺药物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功效,复发率高、疗程长是最为突出的缺点。中药黄药子具有“消瘿”的功效,近年被广泛用于治疗GD,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故黄药子治疗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GRAVES病 有效性 安全性 薯蓣皂苷元 肝毒性
原文传递
山药PAL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生茂 王玲平 +5 位作者 向珣 韦本辉 李杨瑞 方锋学 韦威旭 曹家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1-788,859,共9页
为了阐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4.3.1.5)基因在山药地下块茎酚类物质积累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本研究运用普通PCR、RACE和TAIL-PCR技术从大薯(Dioscorea alataL.)’Zixiao’地下块茎中克隆到同一个PAL基因的3个片段,即长度分别为1 145b... 为了阐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4.3.1.5)基因在山药地下块茎酚类物质积累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本研究运用普通PCR、RACE和TAIL-PCR技术从大薯(Dioscorea alataL.)’Zixiao’地下块茎中克隆到同一个PAL基因的3个片段,即长度分别为1 145bp、1 151bp和424bp的中间片段、3’端和5’端的cDNA序列;将3段cDNA序列拼接后获得大小为2 376bp的PAL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一个1986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RF),一个28bp的5’端非翻译区,一个362bp含25 nt的Poly(A+)尾的3’端非翻译区,最大ORF可推测编码一个包括PAL酶活性中心的特征序列(GTITASGDLVPLSYIA)在内的661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71.974kDa,等电点6.310;大薯地下块茎的PAL基因分别在核苷酸与氨基酸水平上和GenBank中所选已知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73%~77%和76%~82%,说明PAL基因在系统进化上相对保守;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仅在地下块茎中表达,而且表达丰度在收获前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薯 苯丙氨酸解氨酶 全长CDNA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时空表达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林松 谭兴起 +1 位作者 孔飞飞 郭良君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黄药子中黄独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甲醇提取药材,氯仿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Symmetry C18(150 mm×3.9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0∶60∶0.08)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黄药子中黄独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甲醇提取药材,氯仿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Symmetry C18(150 mm×3.9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0∶60∶0.08)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黄独乙素溶液在4.92~396.00mg.L-1时与其吸收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9.80%,RSD=0.5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独乙素 黄药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下载PDF
黄药子水煎液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艳 刘树民 朴宏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建立湖南长沙黄药子水煎液HPLC指纹图谱。方法:应用Kromasil C18柱,0.1%乙酸水与纯色谱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0℃。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 目的:建立湖南长沙黄药子水煎液HPLC指纹图谱。方法:应用Kromasil C18柱,0.1%乙酸水与纯色谱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0℃。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0%;不同产地黄药子相似度大于98.5%。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可以作为评价黄药子药材质量及其制剂体外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黄药子配伍甘草对LO2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卓实 江川 +1 位作者 黄玉芳 潘艳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10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配伍能减轻黄药子对人肝细胞(LO2)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经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后的LO2细胞进行实时动态荧光强度检测。通过比较荧光强度的降低率来考察黄药子及其甘草配伍后含药血清在短... 目的:研究甘草配伍能减轻黄药子对人肝细胞(LO2)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经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后的LO2细胞进行实时动态荧光强度检测。通过比较荧光强度的降低率来考察黄药子及其甘草配伍后含药血清在短时间内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LSCM记录细胞荧光强度变化,在10 min扫描停止时,黄药子各组荧光强度降低率与空白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甘草配伍组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较黄药子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结论:黄药子含药血清短时间内即影响肝细胞膜通透性,甘草配伍后可明显减弱损伤作用,黄药子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是其对肝细胞膜的直接损伤作用,甘草配伍减毒作用与此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甘草 膜通透性
下载PDF
黄姜提取皂素废液生产L-乳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10
作者 蔡俊 王常高 +2 位作者 林建国 王伟平 胡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29,共3页
用厌氧发酵细菌HGLLA-127对黄姜提取皂素废液进行L-乳酸发酵,研究发酵条件对该原料L-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黄姜提取皂素废液还原糖含量8.7%、(NH4):SO4 0.25%、KH2PO4 0.025%最适发酵条件为发... 用厌氧发酵细菌HGLLA-127对黄姜提取皂素废液进行L-乳酸发酵,研究发酵条件对该原料L-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黄姜提取皂素废液还原糖含量8.7%、(NH4):SO4 0.25%、KH2PO4 0.025%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50℃,发酵初始pH值为5.5,发酵过程中添加CaCO3使pH值控制为5.0~5.5,发酵周期为32h。产酸率为8.4%,转化率为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皂素 废液 l-乳酸发酵
下载PDF
参薯ADP-ribosylation factor(ARF)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高洪昌 黄小龙 +4 位作者 陈银华 许云 吴文嫱 谢俊 黄东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9-1075,共7页
【目的】对参薯等11种植物的ARF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植物ARF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对参薯ARF同源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参薯等11种植物的ARF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组成... 【目的】对参薯等11种植物的ARF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植物ARF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对参薯ARF同源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参薯等11种植物的ARF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组成成分、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信号肽、跨膜结构、导肽进行分析。【结果】参薯ARF基因同源片段大小为1200bp。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参薯等11种植物的ARF氨基酸序列可分为Ⅰ和Ⅱ两大类,细分A、B、C、D、E5个亚族,其中参薯ARF1和蒺藜苜蓿组成一个亚族,参薯ARF2和风信子组成一个亚族。参薯ARF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GTP/Mg2+结合位点和G2、G3保守区域,具有两个相同的效应结构域Switch1和Switch2。参薯ARF蛋白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空间结构不稳定。ARF蛋白为疏水性、脂溶性蛋白,无信号肽,存在明显跨膜结构域;ARF导肽无明确定位,预测等级为3级。【结论】参薯ARF蛋白结构的特殊性为其执行物质转运和参与信号转导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薯 ARF基因 生物信息学 聚类分析 蛋白结构
下载PDF
基于“量-效-毒”探讨仝小林教授使用黄药子治疗甲亢临床经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诗宛 陈科宇 +1 位作者 于晓彤 张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9-93,共5页
黄药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等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但由于黄药子具有肝毒性,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本文通过从古籍溯源到现代药理、毒理及抗毒研究,对黄药子治疗甲亢的“量-效-毒”进行全面认识。基于此... 黄药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等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但由于黄药子具有肝毒性,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本文通过从古籍溯源到现代药理、毒理及抗毒研究,对黄药子治疗甲亢的“量-效-毒”进行全面认识。基于此,仝小林教授以黄药子作为治疗甲亢的核心靶药;在临床用量方面,仝教授常使用黄药子的剂量为9~15 g,且首次使用剂量一般不超过15 g;使用前需先查肝功能,肝功正常者方可用药;在用药过程中,常佐以茵陈、赤芍、五味子等“保肝靶药”对抗黄药子的肝毒性,并定期复查肝功能,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甲状腺功能亢进 量效 毒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黄药子毒性成分及其致毒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盼盼 仵琼 +3 位作者 葛肖肖 王乐 张雨轩 谢允东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黄药子具有很长的药用历史,临床应用广泛,且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现通过综述黄药子毒性成分,并从肝毒性、肾毒性、胃肠系统毒性、甲状腺毒性等多个方面总结其毒性机制,为黄药子的毒理学评价提供依... 黄药子具有很长的药用历史,临床应用广泛,且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现通过综述黄药子毒性成分,并从肝毒性、肾毒性、胃肠系统毒性、甲状腺毒性等多个方面总结其毒性机制,为黄药子的毒理学评价提供依据以及为后期药物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毒性 毒性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新鲜黄独中黄独素B的含量测定
14
作者 张军航 徐亮 +3 位作者 应凌毅 毛继航 高董森 王晨霞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43-145,共3页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鲜黄独的块茎、叶子和地上茎中黄独素B的含量。采用Ultimate XB-C_(18)柱(250×4.6 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黄独素B在10.6~53.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鲜黄独的块茎、叶子和地上茎中黄独素B的含量。采用Ultimate XB-C_(18)柱(250×4.6 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黄独素B在10.6~53.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1.392x+1146.7,相关系数R为0.9992。经验证重复性、稳定性及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均符合要求,样品加标回收率试验RSD为1.4%,在允许范围内,故本方法适合新鲜黄独中黄独素B含量的测定。新鲜黄独块茎、叶子及地上茎中黄独素B的含量在本次测定中分别为0.122%,0.060%及0.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独素B 黄独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脚板薯色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夏春凤 阚超楠 +2 位作者 邵勤 肖颖慧 高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4-79,共6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脚板薯品质的影响,以自然晾干的脚板薯样品为对比,研究不同热风(40、60、80℃)和不同微波(480、640、800 W)干燥条件对脚板薯样品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晾干的脚板薯样品,热风干燥的脚板...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脚板薯品质的影响,以自然晾干的脚板薯样品为对比,研究不同热风(40、60、80℃)和不同微波(480、640、800 W)干燥条件对脚板薯样品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晾干的脚板薯样品,热风干燥的脚板薯样品褐变程度较小,色泽较好,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力较高,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较低,60℃和80℃热风干燥的样品花青苷含量较高;微波干燥的脚板薯样品褐变程度较小,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OH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力基本保持一致,色泽较差,花青苷含量、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低。以上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均能降低脚板薯的褐变度,但热风干燥对脚板薯品质的影响较小,综合考虑脚板薯的色泽、抗氧化活性以及能耗要求,建议采用60℃热风干燥处理脚板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板薯 热风干燥 微波干燥 色泽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2D NMR研究新呋喃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 被引量:9
16
作者 傅宏征 林文翰 +3 位作者 高志宇 小池一男 李巍 二阶堂保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5,共7页
从中药黄独 Dioscorea bulbifera L.中通过柱层析色谱分离得到 3个化合物.其中 1个 为新骨架的呋喃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neodiosbulbin,采用核磁共振(1H,13C,DEPT,1H-1H CO... 从中药黄独 Dioscorea bulbifera L.中通过柱层析色谱分离得到 3个化合物.其中 1个 为新骨架的呋喃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neodiosbulbin,采用核磁共振(1H,13C,DEPT,1H-1H COSY,HMQC,HMBC,NOESY and TOCSY)的波谱方法确定了它的结构和相对构型,其余 的 2个化合物分别为 Diosbulbin B,5-ureidohydaut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独 呋喃二萜类化合物 中药分析 结构分析 2DNMR 相对构型 二维核磁共振
下载PDF
黄药子抗炎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谭兴起 阮金兰 +2 位作者 陈海生 王菊英 王杰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药子的抗炎活性成分。 方法 :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对黄药子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分别采用红外 (IR)、质谱 (MS)、核磁共振 (包括 1 H- NMR,1 3C- NMR以及 2 D- NMR)方法鉴定结构 ;并通过大鼠黄独乙素灌胃 ,考察... 目的 :研究黄药子的抗炎活性成分。 方法 :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对黄药子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分别采用红外 (IR)、质谱 (MS)、核磁共振 (包括 1 H- NMR,1 3C- NMR以及 2 D- NMR)方法鉴定结构 ;并通过大鼠黄独乙素灌胃 ,考察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结果 :分离鉴定了 5个化合物 ,黄独乙素 ( ) ,黄独丁素 ( ) ,硬脂酸 ( ) ,β-谷甾醇 ( ) ,胡萝卜苷 ( ) ;口服黄独乙素 5 0 m g/ (kg· d)及 2 0 0 mg/ (kg· d)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 :黄独乙素是黄药子抗炎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抗炎活性成分 研究 化学成分 反复硅胶柱层析 氯仿部位
下载PDF
中药黄独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高慧媛 卢熠 +1 位作者 吴立军 高栋才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5-188,共4页
薯蓣属植物中药黄独 (DioscoreabulbiferaL .)的 75 %乙醇提取物经系统溶剂萃取后 ,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为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Ⅰ ) ,黄独素B(diosbulbin B ,Ⅱ ) ,7,3′ ,4′ 三... 薯蓣属植物中药黄独 (DioscoreabulbiferaL .)的 75 %乙醇提取物经系统溶剂萃取后 ,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为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Ⅰ ) ,黄独素B(diosbulbin B ,Ⅱ ) ,7,3′ ,4′ 三羟基 3 ,5二甲氧基黄酮 (caryatin ,Ⅲ ) ,7,4′ 二羟基 3 ,5 二甲氧基黄酮 (7,4′ dihydroxy 3 ,5 dimethoxyflavone ,Ⅳ ) ,5 ,7,3′ ,4′ 四羟基黄烷 3 醇 (5 ,7,3′ ,4′ tetrahy droxyflavan 3 ol,Ⅴ )。其中 (Ⅲ )、(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独 黄独素 黄酮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黄药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9
作者 林厚文 张罡 +2 位作者 赵宏斌 张纯 刘皋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综述了有关黄药子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关键词 黄药子 diosbulbin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中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黄独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开毅 张冬松 +1 位作者 高慧媛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6... 目的研究中药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儿茶素(catechin,1)、3,5-二甲氧基山柰酚(3,5-dimethoxykaempferol,2)、山核桃素(caryatin,3)、山柰酚(kaempferol,4)、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kaempferol-3-O-β-D-galactopyranoside,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4、6为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黄独 化学成分 黄酮 薯蓣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