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mechanical and reaction responses for drop-weight impacted energetic particles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Wei Bao Yan-Qing Wu +1 位作者 Ming-Yang Wang Feng-Lei Hu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5-70,共6页
Low-velocity drop-weight impact experiments on individual and multiple Cyclotetramethylene tetranitramine(HMX) energetic particle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modified drop-weight machine equipped with high-speed photograp... Low-velocity drop-weight impact experiments on individual and multiple Cyclotetramethylene tetranitramine(HMX) energetic particle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modified drop-weight machine equipped with high-speed photography components. Multiple particles experienced more severe burning reactions than an individual particle. Comparisons between impacted salt and HMX particle show that jetting in HMX is mainly due to the motion of fragmented particles driven by gaseous reaction products. Velocity of jetting,flame propagation, and area expansion were measured via image processing, making it possible to quantify the chemical reaction or mechanical deformation violence at different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 ENERGETIC particle drop-weight impact High-speed PHOTOGRAPHY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JETTING
下载PDF
基于重载货车缓冲器速度特性的力学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学龙 张军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针对重载列车缓冲器受到的剧烈纵向冲动和复杂受载情况等问题,通过落锤试验所得的MT-2型缓冲器力学特性,应用Fortran语言开发MT-2型缓冲器力学特性数据库模型程序,构造数据库用以描述缓冲器力学特性与其压缩速度、压缩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针对重载列车缓冲器受到的剧烈纵向冲动和复杂受载情况等问题,通过落锤试验所得的MT-2型缓冲器力学特性,应用Fortran语言开发MT-2型缓冲器力学特性数据库模型程序,构造数据库用以描述缓冲器力学特性与其压缩速度、压缩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MT-2型缓冲器速度特性力学模型。将压缩量与压缩速度作为输入参数,实现了基于网格化数据库模型对落锤试验的仿真。对阻抗力随压缩量变化的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一致。证明了将缓冲器落锤试验数据根据阻抗、压缩量及压缩速度的定量关系,归纳建立缓冲器阻抗特性数据库的方法是可行的。依据数据库建立的二维曲面形式的缓冲器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落锤试验特性,可以有效地模拟缓冲器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2型缓冲器 落锤试验 建模 仿真
下载PDF
借助他方试验预测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的方法
3
作者 吴建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3期98-106,共9页
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是自磨/半自磨设备选型的主要参数。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预测是自磨/半自磨流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大多通过现代自磨/半自磨试验方法进行预测,这些试验方法一般由专门开发的实验室试验和计算... 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是自磨/半自磨设备选型的主要参数。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预测是自磨/半自磨流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大多通过现代自磨/半自磨试验方法进行预测,这些试验方法一般由专门开发的实验室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组成,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然而,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预测方法不是开发自己的试验方法,而是借用Bond功指数试验、JKTech落重试验、半自磨功率指数(SPI)试验等他方的现有成熟试验方法获得必要的参数,用于自己开发的预测计算方法中,以低成本享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利用Bond功指数的方法、澳大利亚Ausenco公司的方法、加拿大OMC公司的方法和澳大利亚DBC公司的方法等4种这一类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磨/半自磨 单位能量 Bond功指数试验 JK落重试验 SMC试验 半自磨功率指数(SPI)试验 效率系数
下载PDF
600 MPa级管线钢DWTT落锤撕裂试验
4
作者 张通 杨小波 +3 位作者 赵启扬 刘洋 肖锋 许可 《河北冶金》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管线钢是当前重要的能源用钢,其材料的韧性是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针对某钢厂600 MPa级管线钢生产初期落锤撕裂试验结果不合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试验钢的生产工艺,对比不同层冷温度下的落锤撕裂试验结果,进一步... 管线钢是当前重要的能源用钢,其材料的韧性是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针对某钢厂600 MPa级管线钢生产初期落锤撕裂试验结果不合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试验钢的生产工艺,对比不同层冷温度下的落锤撕裂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落锤试样撕裂断口位置的金相组织、夹杂物、带状组织与带钢层冷温度的关系。结果认为,600 MPa级管线钢DWTT落锤撕裂试验不合是由于落锤试验样品取样位置的带钢层冷温度偏高,导致该区域显微组织析出了大量碳化物,使得带钢韧性降低、脆性提高。层冷温度在200~400℃,显微组织稳定,碳化物析出明显降低,试验钢种钢材的韧性性能和落锤撕裂性能稳定,能够满足产品要求;层冷温度在400℃以上,随着层冷温度的提升,钢材的韧性性能和落锤撕裂逐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DWTT落锤撕裂试验 韧性 层冷温度
下载PDF
Damage response of conventionally reinforced two-way spanning concrete slab under eccentric impacting drop weight loading 被引量:1
5
作者 S.M.Anas Mehtab Alam Mohd Shariq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34,共23页
Reinforced concrete(RC)structures are generally designed to carry quasi-static gravity loads through almost indispensable components namely slab,however,it may be subjected to high intense loads induced from the impac... Reinforced concrete(RC)structures are generally designed to carry quasi-static gravity loads through almost indispensable components namely slab,however,it may be subjected to high intense loads induced from the impact of projectiles generated by the tornado,fall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and also from accidental explosions during their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lifespan.Impacts due to rock/boulder falls do occur on the structures located especially in hilly areas.Such loadings are not predictable but may cause severe damage to the slab/structure.It stimulates structural engineers and researchers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C structures under such impulsive loading.This research work first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of 1000×1000×75 mm^(3)conventionally reinforced two-way spanning 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slab with only tension reinforcement(0.88%)under the concentric impact load(1035 N)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computer code,ABAQUS/Explicit-v.6.15.The impact load is delivered to the centroid of the slab using a solid-steel cylindroconical impactor(drop weight)with a flat nose of diameter 40 mm,having a total mass of 105 kg released from a fixed height of 2500 mm.Two popular concrete constitutive models in ABAQUS namely;Holmquist-Johnson-Cook(HJC)and 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CDP),with strain rate effects as per fib MODEL CODE 2010,are used to model the concrete material behavior to impact loading and to simulate the damage to the slab.The slab response using these two models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impact test results.The strain rate effect on the reinforcing steel bars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 the analysis using the Malvar and Crawford(1998)approach.A classical elastoplastic kinematic idealization is considered to model the steel impactor and support system.Results reveal that the HJC model gives a little overestimation of peak displacement,maximum acceleration,and damage of the slab while the predictions given by the CDP model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test results/observations available in the open literature.Following the validation of the numerical model,analyses have been extend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damage response of the slab under eccentric impact loadings.In addition to the concentric location(P1)of the impacting device,five locations on a quarter of the slab i.e.,two along the diagonal(P2&P3),the other two along the mid-span(P4&P5),and the last one(P6)between P3 and P5,covering the entire slab,are considered.Computational result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compared,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most damaging location(s)of the impact is investigated.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ost critical location of the impact is not the centroid of the slab but the eccentric one with the eccentricity of 1/6th of the span from the centroid along the mid-span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 slabs Impact loading Eccentric impacts Concrete model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Damage profiles Stresses Peak acceleration Failure modes Damage dissipation energy CRACKING drop-weight locations
下载PDF
地聚物混凝土梁的抗冲击性能研究
6
作者 周芬 陈恩至 杜运兴 《公路工程》 202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采用单次落锤冲击试验对地聚物混凝土梁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以混凝土种类与强度为研究变量,设计了3根地聚物混凝土(GC)试验梁与1根普通混凝土(OPC)试验梁,试验获得了各试验梁的跨中挠度、冲击力、支座反力的时程曲线,以及裂缝分布和... 采用单次落锤冲击试验对地聚物混凝土梁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以混凝土种类与强度为研究变量,设计了3根地聚物混凝土(GC)试验梁与1根普通混凝土(OPC)试验梁,试验获得了各试验梁的跨中挠度、冲击力、支座反力的时程曲线,以及裂缝分布和破坏模式,并根据混凝土种类与强度的不同对试验梁冲击行为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评价这种地聚物混凝土梁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梁 落锤试验 破坏形态 冲击性能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新型加筋板损伤变形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昆 徐勤茂 +1 位作者 王秀飞 洪智超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1,共5页
船舶在遭遇碰撞搁浅事故时,加筋板是最先受到载荷的构件,其耐碰撞性能直接影响船体结构的安全性.文中以船体典型加筋板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重量等效原则设计了结构近似的传统加筋板与U型加强筋加筋板,通过开展落锤碰撞试验,从损伤变形... 船舶在遭遇碰撞搁浅事故时,加筋板是最先受到载荷的构件,其耐碰撞性能直接影响船体结构的安全性.文中以船体典型加筋板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重量等效原则设计了结构近似的传统加筋板与U型加强筋加筋板,通过开展落锤碰撞试验,从损伤变形、碰撞载荷方面分析结构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撞击能量的情况下,U型加强筋加筋板的极限撞深与残余变形均小于传统加筋板,在碰撞后期,U型加强筋加筋板的碰撞力明显高于传统加强筋加筋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内冲击载荷 落锤冲击试验 U型加筋板 损伤变形
下载PDF
高强珊瑚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磊 樊浪波 +1 位作者 何勇林 张继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8-71,共4页
为研究高强珊瑚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采用小粒径级配的珊瑚砂完全取代粗骨料制备高强珊瑚混凝土,并掺入不同量的聚丙烯纤维,对其进行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掺加纤维的试件相比,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起到了“桥接”作用,微裂纹间的... 为研究高强珊瑚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采用小粒径级配的珊瑚砂完全取代粗骨料制备高强珊瑚混凝土,并掺入不同量的聚丙烯纤维,对其进行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掺加纤维的试件相比,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起到了“桥接”作用,微裂纹间的相互影响较强,试件破坏时裂缝较多。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能有效增强高强珊瑚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冲击次数、吸收能量与掺量基本呈一次线性关系。与0掺量的试件相比,掺入1、2、3 kg聚丙烯纤维时,试件初裂冲击次数(吸收能量)分别提高了46.15%、115.38%和170.08%,破坏冲击次数(吸收能量)分别增加了47.06%、108.82%和152.94%。增加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初裂冲击次数明显提高,但初裂次数与终裂次数极为接近或相同,不能采用抗冲击强度保留率来评价HSCC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珊瑚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落锤冲击 抗冲性能
下载PDF
基于转矩极限控制的双馈风机改进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军 杨德健 +2 位作者 林旭 王汝田 金朝阳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58,74,共7页
基于转矩极限控制的双馈风机频率控制策略为系统提供频率支撑时,功率扰动较小情况下,暂态功率分担不合理会引起频率支撑阶段频率跌落,转速恢复阶段功率瞬时突变引起二次频率跌落。针对此问题,首先在频率支撑阶段提出了基于最大频率变化... 基于转矩极限控制的双馈风机频率控制策略为系统提供频率支撑时,功率扰动较小情况下,暂态功率分担不合理会引起频率支撑阶段频率跌落,转速恢复阶段功率瞬时突变引起二次频率跌落。针对此问题,首先在频率支撑阶段提出了基于最大频率变化率的权重系数控制方法,以合理分担负荷扰动暂态功率,提升系统频率动态支撑能力。其次,在转速恢复阶段引入一次函数关系预设转速平滑恢复功率轨迹,避免有功突变,减少二次频率跌落。最后,基于EMTP-RV4.0仿真平台在不同渗透率及扰动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转矩极限控制 权重系数 暂态功率分担 频率跌落
下载PDF
30 000 J多功能落锤冲击试验机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拥政 付玉凯 +1 位作者 周鹏赫 山世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3-635,共13页
为深入研究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材料的抗冲击力学性能,自主研制了30 000 J多功能落锤冲击试验机。该试验机由主机框架、抓脱锤装置、提升装置、锤体组件、液压缓冲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及电气装置等部分组成,可实现锚杆、锚索、托板及金... 为深入研究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材料的抗冲击力学性能,自主研制了30 000 J多功能落锤冲击试验机。该试验机由主机框架、抓脱锤装置、提升装置、锤体组件、液压缓冲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及电气装置等部分组成,可实现锚杆、锚索、托板及金属网等多种支护材料全尺寸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和锚固岩体相似模型的冲击试验。选取了冲击地压煤矿常用的锚杆支护材料,初步开展了支护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动载下锚杆颈缩不明显,表现出明显的脆性。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锚杆的冲击力峰值逐步增加,而延伸率大幅度降低;锚索受动载后钢丝易散开,外侧的钢丝更容易出现破断,破断位置通常位于夹具区域。动载作用下锚索的强度略有提高,而延伸率却大幅度降低,锚索的断后伸长率约为其静载的1/2;动载下拱形托板冲击力曲线具有明显的平稳震荡阶段,托板的冲击力峰值要明显大于其静载,变形量与静载基本相同,拱部结构在动载下能平稳变形吸能;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菱形网的冲击力峰值逐步增加,而变形量先增加后减小,菱形网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多功能落锤试验机的研制为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提供了手段,为不同冲击危险性巷道的锚杆支护材料选取和支护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支护材料 落锤冲击试验机 冲击测试 能量耗散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文献辅助管线钢产线落锤撕裂韧性内禀特征关联 被引量:1
11
作者 商春磊 王传军 +8 位作者 刘文月 朱德鑫 汪水泽 董林硕 吴桂林 高军恒 赵海涛 张朝磊 吴宏辉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0-1399,共10页
管道运输是当前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最经济的方式之一,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是保证管线钢安全运输的重要特征.落锤撕裂试验(Drop weight tear testing,DWTT)是衡量管线钢低温韧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目前的工作中,根据钢厂提供的... 管道运输是当前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最经济的方式之一,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是保证管线钢安全运输的重要特征.落锤撕裂试验(Drop weight tear testing,DWTT)是衡量管线钢低温韧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目前的工作中,根据钢厂提供的产线数据集和文献收集的管线钢数据集,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DWTT剪切面积预测模型.基于纯产线数据和文献数据辅助的产线数据构造了两种机器学习策略方案,测试了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效果最好的均是随机森林模型,策略一的纯产线数据模型的性能指标皮尔逊相关系数(PCC)为0.64,策略二的文献数据辅助的产线数据模型的性能指标皮尔逊相关系数(PCC)为0.92,文献数据的增加有效提高了DWTT剪切面积预测精度.机器学习技术为优化和预测DWTT剪切面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落锤撕裂试验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设计 符号回归
下载PDF
基于离散粒子曳力分析的消防水射流落点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子奕 杨锦涛 +1 位作者 李富伟 李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27,366,共5页
为提高现有消防水射流落点定位预测的精度,降低计算强度,提高计算效率,依据现有水射流稳定阶段径向剖面射流微元体积内质量分布的研究结果,以微元体内平均密度为自变量构建曳力主导的射流微元体动力学微分方程,并借助MATLAB GUI计算模块... 为提高现有消防水射流落点定位预测的精度,降低计算强度,提高计算效率,依据现有水射流稳定阶段径向剖面射流微元体积内质量分布的研究结果,以微元体内平均密度为自变量构建曳力主导的射流微元体动力学微分方程,并借助MATLAB GUI计算模块,获得不同平均密度的射流微元体的理论射流轨迹与预期落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预期落点与理论火源点的加权误差距离对消防水射流的落点综合修正,实现实际水射流空间落点范围有效覆盖面状火源,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采用人工设置8 m外油盆火源作为预测方法的测试对象,通过测试射流灭火速度与射流角度控制指令输出时间验证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后,输出指令时间约为0.12 s;灭火时间约为2.6 s,最快可达0.09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落点 加权误差距离 空气曳力 火点覆盖效果 灭火速度
下载PDF
落重冲击试验仪的结构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育齐 赵丽梅 +1 位作者 曹振 汪龙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38,145,共7页
为了提高设计的落重冲击试验仪在冲击试验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提出了采用正交试验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仪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首先,设计出落重冲击试验仪结构,再建立落重冲击试验仪冲击过程的仿真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冲击试验... 为了提高设计的落重冲击试验仪在冲击试验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提出了采用正交试验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仪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首先,设计出落重冲击试验仪结构,再建立落重冲击试验仪冲击过程的仿真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冲击试验时仪器受到的水平冲击加速度作为衡量仪器横向稳定性的指标,设计了仪器关键结构参数对水平冲击加速度影响的正交试验方案并开展仿真验证;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冲击时的水平冲击加速度与仪器关键结构参数的函数模型;最后,利用最优解对仪器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当底座半径=120 mm、导杆半径=13 mm及底座高度=10 mm时,仪器受到的水平冲击加速度最小,为落重冲击试验仪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重冲击试验仪 稳定性 正交试验 ADAMS软件 优化
下载PDF
勒洛四面体与传统磨矿介质对料层冲击破碎特性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国宏臣 周强 +5 位作者 肖庆飞 黄守向 刘向阳 李云啸 王庆凯 骆忠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5期107-113,共7页
针对传统介质磨矿产品粒度特性差的问题,进行不同介质形状(球体、勒洛四面体、圆柱体)对料层的破碎粒度特性影响研究。采用落重实验仪模拟不同介质形状在不同高度(0.5 m、1.0 m、1.5 m、2.0 m)对料层的冲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威布... 针对传统介质磨矿产品粒度特性差的问题,进行不同介质形状(球体、勒洛四面体、圆柱体)对料层的破碎粒度特性影响研究。采用落重实验仪模拟不同介质形状在不同高度(0.5 m、1.0 m、1.5 m、2.0 m)对料层的冲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威布尔分布计算出铜矿破碎特性指数与冲击速度成正比例关系拟合的方程拟合系数范围在0.96~0.99内,证实利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来描述铜矿冲击破碎的粒度分布规律是可靠、可行的;研究表明,冲击速度对铜矿冲击破碎粒度分布规律影响很小,2 m高度(速度6.29 m/s)的勒洛四面体介质比钢球和钢段的破碎特性指数分别提高了0.22和0.18;勒洛四面体介质冲击2 m高度(速度6.29 m/s)的料层与钢球和钢段相比,+0.15 mm级别产率分别比钢球和钢段介质降低3.14和1.85百分点、-0.074+0.038 mm产率分别提高5.86和2.26百分点、-0.074 mm级别产率分别提高0.4和1.41百分点、过粉碎级别-0.01 mm产率分别降低4.52和2.64百分点;验证了勒洛四面体介质形状能有效改善料层的粒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重 球磨机 磨矿介质 勒洛四面体 粒度特性
下载PDF
泡沫铝夹芯板的低速冲击行为与仿真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宇杰 高强 +1 位作者 马婉婷 祖国胤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采用包套轧制-粉末冶金发泡工艺,制备了具有冶金结合界面的三明治型闭孔泡沫铝夹芯板;通过落锤冲击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冲击能量和面板厚度下泡沫铝夹芯板的冲击损伤过程.结果表明:当冲击能量由60 J增加到120 J时,峰值载荷由5998.55 N... 采用包套轧制-粉末冶金发泡工艺,制备了具有冶金结合界面的三明治型闭孔泡沫铝夹芯板;通过落锤冲击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冲击能量和面板厚度下泡沫铝夹芯板的冲击损伤过程.结果表明:当冲击能量由60 J增加到120 J时,峰值载荷由5998.55 N增加到6502.86 N,增幅达8.41%,基体损伤区域增大;当冲击能量为90 J时,可通过适当增加上、下面板的厚度来提高泡沫铝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泡沫铝夹芯板低速冲击过程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设计新型的轻质、高抗冲击性能泡沫铝夹芯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夹芯板 冶金结合 落锤冲击 ABAQUS
下载PDF
某车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碰撞性能数值仿真研究
16
作者 刘宁 李欢 +1 位作者 冯竞慧 刘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3,共8页
汽车吸能盒作为保险杠内的一个重要吸能部件,在碰撞中可以起到吸收碰撞能量、保护纵梁和降低维修成本的作用,对提高整车的耐撞性具有积极作用。以某车型轿车前保险杠吸能盒为研究对象,将原有冲压焊接结构优化为内高压成形结构。运用Hype... 汽车吸能盒作为保险杠内的一个重要吸能部件,在碰撞中可以起到吸收碰撞能量、保护纵梁和降低维修成本的作用,对提高整车的耐撞性具有积极作用。以某车型轿车前保险杠吸能盒为研究对象,将原有冲压焊接结构优化为内高压成形结构。运用Hypermesh、LS-Dyna软件分别对2种结构吸能盒的吸能特性进行碰撞数值仿真,应用Autoform软件对内高压成形结构吸能盒进行内高压成形数值仿真;针对吸能盒实物进行了成形、碰撞试验,最后将碰撞数值仿真结果、内高压成形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内高压成形结构吸能盒在轻量化、成本和产品性能3个方面均优于冲压焊接结构吸能盒,碰撞数值仿真和内高压成形数值仿真对产品性能和工艺开发及优化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该研究方法为汽车吸能元件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盒 内高压成形 数值仿真 碰撞性能 落锤试验
下载PDF
闭孔泡沫Al-Cu填充铝合金薄壁管的低速冲击性能
17
作者 张靥 王斯冉 +2 位作者 冯晓琳 邹田春 杨旭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3-131,共9页
目的研究闭孔泡沫Al-Cu填充铝合金薄壁管在低速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及吸能性能,探究泡沫Al-Cu与铝合金薄壁管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粉末冶金发泡法制备闭孔泡沫Al-Cu,并将其直接填充到铝合金薄壁管中,获得闭孔泡沫Al-Cu填充薄壁管(简称... 目的研究闭孔泡沫Al-Cu填充铝合金薄壁管在低速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及吸能性能,探究泡沫Al-Cu与铝合金薄壁管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粉末冶金发泡法制备闭孔泡沫Al-Cu,并将其直接填充到铝合金薄壁管中,获得闭孔泡沫Al-Cu填充薄壁管(简称“填充管”)。采用万能电子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力学及吸能性能测试,采用VIC-3D系统和高速摄像机观察试样的宏观变形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试样的微观断口形貌。结果在不同冲击能量下,泡沫Al-Cu具有较稳定的吸能特性。在相同位移下,较大冲击能量下的填充管能够吸收更多能量。与薄壁管相比,受冲击后填充管的形变较小且其冲击曲线更加平稳,表明泡沫Al-Cu芯材的填入能够增强变形稳定性及整体吸能能力。与泡沫Al-Cu相比,填充管受应变率影响较小,可在较宽应变率范围内稳定吸能,较高应变率下的冲击会导致泡孔发生脆性断裂。结论填充泡沫Al-Cu芯材能够提高薄壁管受冲击载荷时的变形稳定性,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填充管结构具有更好的吸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填充管 闭孔泡沫Al-Cu 落锤冲击 吸能特性 交互作用
下载PDF
3500mm炉卷轧机管线钢柔性轧制技术开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茗宇 《河北冶金》 2023年第4期45-48,共4页
介绍了管线钢柔性轧制的工艺和关键技术。通过低碳设计,并采用Nb、Ti微合金化,设计了一种合理的、低成本的化学成分体系,结合大变形量卷轧+超快速冷工艺,充分利用位错强化、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等手段,以卷轧的方式使用一块板... 介绍了管线钢柔性轧制的工艺和关键技术。通过低碳设计,并采用Nb、Ti微合金化,设计了一种合理的、低成本的化学成分体系,结合大变形量卷轧+超快速冷工艺,充分利用位错强化、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等手段,以卷轧的方式使用一块板坯生产6~16 mm厚度规格、母板长度达100~400 m的X52、X56、X60、X65四个级别管线钢钢板。产品组织均匀,尺寸合适,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满足GB/T14164~2103标准,落锤性能满足0~-30℃落锤剪切面积≥85%的低温止裂韧性要求。此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了余坯和余材数量,组坯更灵活,降低运营成本,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柔性轧制 微合金化 低碳 落锤性能 卷轧 超快冷
下载PDF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弯曲韧性与抗冲击性能
19
作者 武东亚 姚秦生 +2 位作者 刁飞 汪锋 漫红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为研究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RAC)抗弯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0、0.5%、1.0%、1.5%)下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SFRAC)进行了弯曲韧性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得到其荷载-挠度曲线、初裂冲击次数、破坏冲击次数,并计算... 为研究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RAC)抗弯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0、0.5%、1.0%、1.5%)下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SFRAC)进行了弯曲韧性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得到其荷载-挠度曲线、初裂冲击次数、破坏冲击次数,并计算出韧性指数和冲击能量。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能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当钢纤维掺量为1.5%时,抗弯初裂强度和抗弯强度较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52%和33%,初裂冲击次数和破坏次数较素RAC分别提升了1.28倍和18.90倍。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韧性指数与冲击能量呈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再生混凝土 弯曲韧性 抗冲击性能 落锤冲击试验
下载PDF
不同方式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20
作者 魏威 乔筱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4期38-41,共4页
对10名男性大学生交叉进行负荷为75%1RM、80%1RM的深蹲练习和跳深练习诱导PAP,获得了即刻、4min、8min和12min 4个恢复节点下肢爆发力测试指标数据。经分析后,得出结论:负重深蹲和跳深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对下肢爆发力提高均有显著... 对10名男性大学生交叉进行负荷为75%1RM、80%1RM的深蹲练习和跳深练习诱导PAP,获得了即刻、4min、8min和12min 4个恢复节点下肢爆发力测试指标数据。经分析后,得出结论:负重深蹲和跳深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对下肢爆发力提高均有显著作用,立定跳远、纵跳摸高测试指标均有不同幅度提升。但跳深的PAP干预更能促进下肢爆发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爆发力 跳深 负重深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