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0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LR4/ERK1/2信号通路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李娜 栾兆进 +3 位作者 杨美霞 宫晓玲 赵紫薇 宋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2例正常妊娠者(...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2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蜕膜组织TLR4、ERK1/2和p-ERK1/2的表达差异及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性分析流产组TLR4与p-ERK1/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中,蜕膜细胞的胞质是TLR4、ERK1/2和p-ERK1/2的表达定位点,且3种蛋白表达有所差异,在流产组TLR4和p-ERK1/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RK1/2的表达在两组中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TLR4的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RK1/2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ERK1/2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组TLR4与p-ERK1/2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0,P<0.01)。结论:TLR4/ERK1/2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是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erk1/2 P-erk1/2 自然流产 蜕膜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2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原文传递
WNK2通过抑制ERK1/2/ROS/SHP2信号通路延缓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
3
作者 石鑫 张敬坡 +2 位作者 陈虎 王威 闫丙政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目的探讨WNK2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ocellua carcinoma,HCC)中ERK1/2/ROS/SHP2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在HCC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将WNK2-mimic和sh-RNA WNK2以及相应的阴性对照转染HepG2细胞,采用BALB/c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W... 目的探讨WNK2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ocellua carcinoma,HCC)中ERK1/2/ROS/SHP2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在HCC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将WNK2-mimic和sh-RNA WNK2以及相应的阴性对照转染HepG2细胞,采用BALB/c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WNK2对肝细胞癌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WNK2、p40、gp90、p-SHP2、p-AKT和p-ERK1/2的表达;使用SHP2抑制剂PHPS1进行处理之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WNK2、p40、gp90、p-SHP2、p-AKT和p-ERK1/2的表达;使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采用单克隆增殖实验和CCK-8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sh-NC组相比,sh-RNA WNK2组裸鼠的瘤体体积显著增大(P<0.01);而与NC-mimic组相比,WNK2-mimic组裸鼠的瘤体体积显著减小(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NC组相比,sh-RNA WNK2组WNK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p40、gp90、p-SHP2、p-AKT和p-ERK1/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与NC-mimic组相比,WNK2-mimic组WNK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p40、gp90、p-SHP2、p-AKT和p-ERK1/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在体外实验当中,相对于sh-NC组,sh-RNA WNK2组中WNK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p40、gp90、p-SHP2、p-AKT和p-ERK1/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相对于sh-NC+PHPS1组,sh-RNA WNK2+PHPS1组中WNK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p40、gp90、p-SHP2、p-AKT和p-ERK1/2的表达则被逆转并且与sh-NC+PHPS1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结果显示,相对于sh-NC组,sh-RNA WNK2组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P<0.01);sh-NC+PHPS1组和sh-RNA WNK2+PHPS1组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并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克隆增殖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sh-NC组,sh-RNA WNK2组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1),而sh-NC+PHPS1组和sh-RNA WNK2+PHPS1组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并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WNK2可以抑制ERK1/2/ROS/SHP2信号通路,从而抑制ERK1/2/AKT信号通路,延缓HCC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WNK2 erk1/2/ROS/SHP2信号通路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基因3'UTR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
4
作者 洪超 向旭东 +6 位作者 李盈甫 曹杨 陈雪雅 李帅 邢安灏 林牧 马千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17,共11页
目的探究4个ERK1/2信号通路的基因3'UTR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MAPK1基因中的rs9340,NRAS基因中的rs14804,KRAS基因中的rs712和rs7973450)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目的探究4个ERK1/2信号通路的基因3'UTR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MAPK1基因中的rs9340,NRAS基因中的rs14804,KRAS基因中的rs712和rs7973450)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了478名NSCLC患者及480名健康对照者,利用TaqMan探针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上述4个SNP与NSCLC的相关性。结果rs9340位点的等位基因在对照组与非小细胞鳞状细胞癌组(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分布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该结果表明rs9340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是非小细胞肺鳞癌的保护性因素(OR=0.67,95%CI:0.50~0.91)。同时,在<50岁年龄组中,rs9340位点的等位基因在对照组和NSCLC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07×10^(-4)),该结果表明rs9340等位基因G可能是NSCLC的保护性因素(OR=0.46,95%CI:0.29~0.72)。结论MAPK1基因SNP位点rs9340可能与NSCLC的发生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rk1/2信号通路 单核苷酸多态性 3'UTR MAPK1
下载PDF
MEK1/2-ERK1/2通路参与硒在高皮质醇水平下对山羊子宫内膜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张敏 袁长宁 +7 位作者 郑方玲 李俊 郭龙 刘康军 董俊升 王亨 李建基 崔璐莹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5,共9页
为揭示硒在高皮质醇水平下对山羊子宫内膜炎症通路MEK1/2-ERK1/2的影响,采用空怀奶山羊建立子宫内膜炎模型,观察皮质醇和硒对山羊生理指标、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子宫分泌物以及MEK1/2-ERK1/2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注射7 d皮质... 为揭示硒在高皮质醇水平下对山羊子宫内膜炎症通路MEK1/2-ERK1/2的影响,采用空怀奶山羊建立子宫内膜炎模型,观察皮质醇和硒对山羊生理指标、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子宫分泌物以及MEK1/2-ERK1/2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注射7 d皮质醇后,山羊血清皮质醇可维持较高水平;连续补饲酵母硒21 d可维持山羊血清较高的硒水平。灌注大肠杆菌后,山羊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子宫分泌物中多形核白细胞(PMN)数量以及MEK1/2-ERK1/2通路关键因子表达均升高,子宫组织病理损伤加重。注射皮质醇后,山羊生理指标、子宫分泌物中PMN数量均下降,子宫组织损伤加重;MEK1和MEK2基因表达下降(P<0.05),MEK1/2-ERK1/2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皮质醇和大肠杆菌共处理组的山羊相比,日粮中补饲酵母硒的山羊的生理指标、子宫分泌物PMN数量进一步下降,子宫组织损伤减轻,MEK1/2-ERK1/2通路被抑制(P<0.05)。结论:日粮中补饲酵母硒可减轻高皮质醇水平下大肠杆菌诱导的山羊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其调控机制可能与MEK1/2-ERK1/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K1/2-erk1/2通路 酵母硒 皮质醇 山羊 大肠杆菌
下载PDF
桑黄素通过抑制ERK1/2-p38信号通路介导对老年大鼠骨骼保护作用
6
作者 王林 周茂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桑黄素(SSS)治疗对老年大鼠骨代谢及骨量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0只3月龄年轻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和20只24月龄老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10只年轻大鼠)、模型组(MOD,10只老年大鼠)和... 【目的】探讨桑黄素(SSS)治疗对老年大鼠骨代谢及骨量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0只3月龄年轻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和20只24月龄老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10只年轻大鼠)、模型组(MOD,10只老年大鼠)和桑黄素组(SSS,10只老年大鼠)。在实验过程中,SSS组每日接受腹腔注射桑黄素(10 mg/kg)治疗。治疗为期12周,待治疗结束后使用Micro-CT、HE染色切片、血清学检测以及蛋白质印迹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治疗12周后,与MOD组相比,SSS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和密度得到明显的改善。SSS组左侧股骨BMD、Conn.D、Tb.N、Tb.Th和Tb.Sp较MOD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时,SSS组CTX-1、骨钙素、TRACP-5b和PINP水平较MOD显著降低(P<0.05)。和MOD组比较,SSS组的大鼠ERK1/2-p38信号通路显著抑制,ERK1/2和p38水平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桑黄素通过抑制ERK1/2-p38信号通路和降低骨转换来介导对老年大鼠骨骼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素 骨质疏松症 erk1/2-p38 信号通路 骨密度 大鼠
下载PDF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ERK1/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7
作者 宋晨曦 张鼎 +3 位作者 胡芷涵 姜明贺 李方存 胡跃强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71-175,186,共6页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aD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温肺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1.5...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aD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温肺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1.5、3、6 ml剂量灌胃)。观察造模后大鼠水迷宫评分和HE病理变化,免疫组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ERK1/2、钙蛋白酶(Calpain)、Bcl-2关联死亡启动子重组蛋白(Bad)、B淋巴细胞瘤-xl(Bcl-xl)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温肺降浊方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缩短(P<0.05),海马组织形态稀疏、水肿及核缩小;海马组织ERK1/2、Calpain、Bad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Bcl-xl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组织形态逐渐紧密、水肿减少,数量增多;海马组织ERK1/2、Calpain、Bad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0.05),Bcl-xl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可能与大鼠海马中的ERK1/2、Calpain、Bad蛋白升高及Bcl-xl蛋白降低有关,温肺降浊方可以抑制VaD大鼠海马中的ERK1/2通路激活,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温肺降浊方 erk1/2信号通路 海马组织 大鼠
下载PDF
基于NOX5-ERK1/2信号通路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炎症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陆翼 陈向心 +5 位作者 郝秀炜 张铜五 周媛媛 潘奕卉 杨关林 孔德昭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5-112,共8页
目的 观察健脾祛痰化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型猪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基于NOX5-ERK1/2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健脾祛痰化瘀方低、高剂量组,每组3只。采用高脂饮食饲养24周构建... 目的 观察健脾祛痰化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型猪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基于NOX5-ERK1/2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健脾祛痰化瘀方低、高剂量组,每组3只。采用高脂饮食饲养24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药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健脾祛痰化瘀方。分别于给药0、16、24周检测小型猪一般体征(体长、腹围、体质量、食物摄入量和粪便含水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和心肌组织脂质沉积,透射电镜观察胸主动脉组织超微结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ELISA检测血清活性氧(ROS)、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NADPH氧化酶5(NOX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p-ERK1/2、VCAM-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型猪16、24周腹围、体质量、食物摄入量增加(P<0.01),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明显,血清TC、LDL-C含量及ROS、IL-6、IL-10、TNF-α、hs-CRP、VCAM-1、ICAM-1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P<0.01);主动脉组织NOX5、p-ERK1/2、VCAM-1、PCNA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方低、高剂量组16、24周腹围、体质量、食物摄入量减少(P<0.05,P<0.01),斑块面积和脂质沉积减少,内皮细胞破坏减轻,血清TC、LDL-C含量及ROS、IL-6、IL-10、TNF-α、hs-CRP、VCAM-1、ICAM-1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P<0.01,P<0.05);主动脉组织NOX5、p-ERK1/2、VCAM-1、PCNA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结论 健脾祛痰化瘀方可减轻小型猪AS,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X5-ERK1/2信号通路激活、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健脾祛痰化瘀方 氧化应激 炎症 NOX5-erk1/2信号通路 小型猪
下载PDF
TNF-α通过ERK1/2-Runx2信号通路调控SHED成骨分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静 徐娜 任慧迪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分析ERK1/2-Runx2信号通路在该调控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从6~8岁健康儿童...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分析ERK1/2-Runx2信号通路在该调控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从6~8岁健康儿童正常乳恒牙替换即将脱落的乳切牙中分离和培养SHED,取第三代细胞,分为对照组(成骨诱导剂培养)、观察组(成骨诱导剂和TNF-α共培养)和激动剂组(成骨诱导剂、TNF-α和ERK通路激动剂共培养)。采用茜素红染色评价成骨分化功能,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SHED细胞中Osterix、OPN、ERK1/2、pERK1/2和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qRT-PCR检测Osterix、OPN、ERK1/2、pERK1/2和Runx2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比较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均可见红棕色矿化结节。3组组间相比,对照组矿化结节最多,激动剂组次之,观察组最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和激动剂组的Osterix、OP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激动剂组Osterix、OP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3组细胞的ERK1/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和激动剂组pERK1/2和Runx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激动剂组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TNF-α对SHED成骨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ERK1/2-Runx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成骨 分化 erk1/2-Runx2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毛蕊花糖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神经炎性反应及对ERK1/2-Nrf2通路的影响
10
作者 曾昕 罗飞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毛蕊花糖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45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毛蕊花糖苷30 mg/kg)、中剂量组(毛蕊花糖苷60 mg/kg)、高剂量组(毛蕊花糖苷120 mg/kg),每组9只。Morris法观察小... 目的:探讨毛蕊花糖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45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毛蕊花糖苷30 mg/kg)、中剂量组(毛蕊花糖苷60 mg/kg)、高剂量组(毛蕊花糖苷120 mg/kg),每组9只。Morris法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平台滞留期时间延长,小鼠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GFAP蛋白水平降低,IL-10水平以及PSD95、NeuN、p-ERK1/2和Nrf2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蕊花糖苷可通过激活ERK1/2-Nrf2通路来减轻AD小鼠神经炎性反应,并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毛蕊花糖苷 神经炎性反应 erk1/2-Nrf2通路
下载PDF
Magnesium cantharidate suppresses PP2A and ERK1/2 pathway to inhibi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11
作者 Ze Wang Yu-Xi Huang +4 位作者 Tian-Mu He Xiang-Yu Tan Xiao-Fei Li Yun Liu Rong Yan 《Toxicology Advances》 2024年第1期16-27,共12页
Background:Magnesium cantharidate(MC)is a 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inhibitor antitumor drug.However,its antitumor mechanism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HCC)remains unclear.Methods:PP2A lentiviral vector over e... Background:Magnesium cantharidate(MC)is a 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inhibitor antitumor drug.However,its antitumor mechanism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HCC)remains unclear.Methods:PP2A lentiviral vector over expression strategy was utilized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to explore the antitumor effect in MC and okadaic acid(OA).Tumor weight was detected in mice after MC and OA exposure.Cell proliferation,cell cycle,apoptosis rate,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dete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n MC and OA in human hepatocarcinoma SMMC-7721 cells.Results:In vivo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C inhibited HCC progression while OA promoted tumor growth.In vitro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C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MMC-7721 cells by arresting the cell cycle at the G2/M phase with inhibiting Cdc25C and activa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of the Cdc2 protein.Flow cytometry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hat MC increased apoptosis.Furthermore,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rylated ERK1/2 was lower in the MC group but higher in the OA group.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showed that MC docked well with ERK1/2.Conclusions:MC inhibited HCC progression by suppressing the growth and activating the apoptosis of cancer cells and suppressing the expression of PP2A and 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cantharidate erk1/2 HCC PP2A
下载PDF
基于ERK1/2-GSK3β-NFκB信号通路探究芪黄苁蓉通便散贴敷对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及肾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黄贺明 于贺美 韩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8-1672,共5页
目的 研究基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究芪黄苁蓉通便散贴敷对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剩余建立慢性肾衰竭(CRF)模型,... 目的 研究基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究芪黄苁蓉通便散贴敷对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剩余建立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治疗组(芪黄苁蓉通便散贴)、药物对照组(复元四红散)各10只。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肾功能、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采集粪便检测肠道细菌种类及数量,Western印迹检测ERK1/2-GSK3β-NFκB通路相关蛋白。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尿素氮、血肌酐、尿酸、丙二醛、肠球菌、肠杆菌、ERK1/2、p-ERK1/2、GSK3β、p-GSK3β、NFκBp65、p-NFκBp6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间黏附分子-1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均有所改善,且以治疗组效果显著(P<0.05)。健康组肾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肾小球变形,肾小管扩张,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均有所改善。Masson染色显示,健康组结构正常;模型组出现肾组织肾小管发生变性、萎缩、破坏及再生等病理改变,间质中单核与淋巴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表达最多;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改变得到有效改善,蓝色胶原纤维沉积也呈下降趋势。结论 芪黄苁蓉通便散贴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2-GSK3β-NF-κB通路的激活,改善CRF大鼠肠道菌群及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 芪黄苁蓉通便散贴敷 肾衰竭 肠道菌群 肾功能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通过ERK1/2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金颖 陈俊玲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ERK1/2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EGCG组、EGCG+ERK抑制剂组。收集细胞裂解液,CCK-8检测细胞增殖,相差显微镜和Hoech...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ERK1/2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EGCG组、EGCG+ERK抑制剂组。收集细胞裂解液,CCK-8检测细胞增殖,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ERK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ERK、磷酸化ERK、Bax和Bcl-2表达水平,并计算Bax/Bcl-2比值。结果EGCG可以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并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P<0.01);加入ERK通路抑制剂可显著逆转EGCG对HepG2的作用。结论EGCG可通过ERK1/2信号通路发挥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 erk1/2通路
下载PDF
circRNA_079813调控ROR2和ERK1/2-MAPK信号通路对牙髓损伤大鼠成骨分化的影响
14
作者 周洋 张悦 刘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455-1462,共8页
目的:探讨circRNA_079813对牙髓损伤模型大鼠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牙髓损伤组、pcDNA3.1空载体(pcDNA-null)+牙髓损伤组、过表达circRNA_079813(pcDNA-circ)+牙髓损伤组、pcDNA-circ+siRN... 目的:探讨circRNA_079813对牙髓损伤模型大鼠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牙髓损伤组、pcDNA3.1空载体(pcDNA-null)+牙髓损伤组、过表达circRNA_079813(pcDNA-circ)+牙髓损伤组、pcDNA-circ+siRNA-NC+牙髓损伤组、pcDNA-circ+siRNA-ROR2+牙髓损伤组、pcDNA-circ+PD98059(ERK1/2抑制剂)+牙髓损伤组,每组10只。术后3 d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牙髓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qPCR法检测circRNA_079813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OR2、磷酸化(p-)ERK1/2、骨涎蛋白(BSP)、骨钙蛋白(OCN)、ALP、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牙髓损伤组牙髓组织有明显炎症浸润和损伤特征,circRNA_079813表达下调(P<0.05)。与pcDNA-null+牙髓损伤组比较,pcDNA-circ+牙髓损伤组circRNA_079813、ROR2、p-ERK1/2、BSP、ALP、OCN、DSPP、DMP-1表达水平及ALP活性均升高(均P<0.05)。沉默ROR2表达后,与pcDNA-circ+siRNA-NC+牙髓损伤组比较,pcDNA-circ+siRNA-ROR2+牙髓损伤组ROR2、p-ERK1/2、BSP、ALP、OCN、DSPP、DMP-1表达及ALP活性均下降(均P<0.05)。与pcDNA-circ+牙髓损伤组比较,pcDNA-circ+PD98059+牙髓损伤组pERK1/2、ALP、BSP、OCN、DSPP、DMP-1表达及ALP活性均下降(均P<0.05)。结论:circRNA_079813通过促进ROR2表达激活牙髓损伤大鼠ERK1/2-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_079813 成骨分化 牙髓损伤 ROR2 erk1/2-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班碧秀 孙志刚 《内科》 2023年第5期477-480,共4页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可以将细胞信号从受体传导至细胞核,是负责细胞外刺激的经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研究表明ERK通路的激活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作用于ERK通路上游的抑制剂都表现出抗肿瘤活性。ERK1和E...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可以将细胞信号从受体传导至细胞核,是负责细胞外刺激的经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研究表明ERK通路的激活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作用于ERK通路上游的抑制剂都表现出抗肿瘤活性。ERK1和ERK2是MAPK/ERK通路最重要的分子,因具有同质性,统称为ERK1/2。ERK1/2可以磷酸化多种底物,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凋亡、癌性转化等重要过程。本文就ERK1/2信号通路及其与肿瘤增殖、凋亡和迁移侵袭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指导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1/2信号通路 肿瘤 增殖 侵袭 凋亡 综述
下载PDF
亚甲蓝通过增强ERK1/2和AKT磷酸化降低IL⁃1β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
16
作者 麦华德 顾申红 +7 位作者 符碧薇 纪新博 陈明慧 陈菊明 张云波 林芸芸 刘承红 宋艳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究亚甲蓝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6周后,在实验组动物玻璃体内按照[0.2 mg/(kg·... 目的探究亚甲蓝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6周后,在实验组动物玻璃体内按照[0.2 mg/(kg·d)]剂量注射亚甲蓝,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等量二甲基亚砜(DMSO),均连续处理7 d。采用ELISA检测大鼠的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异前列腺素F2α(iPF2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表达,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检测视网膜形态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大鼠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中的视网膜SOD活性明显降低,iPF2α和IL⁃1β水平增加,p⁃ERK1/2水平增加、p⁃AKT磷酸化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SOD活性增加,iPF2α和IL⁃1β水平降低,p⁃ERK1/2、p⁃AKT水平明显升高,视网膜层的整体厚度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结论亚甲蓝通过降低视网膜氧化应激和增强ERK1/2和AKT磷酸化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蛋白激酶B(AKT)
原文传递
ERK1/2、MEK1/2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
17
作者 洪莹 李蕾 +4 位作者 刘冬霞 李岩阁 肖婷伟 奈嫚嫚 耿建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1-656,共6页
目的:研究ERK1/2、MEK1/2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因POP行子宫切除术或盆底重建术的患者为POP组,POP定量分期评分均为Ⅲ~Ⅳ度;选择同时期33例因非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 目的:研究ERK1/2、MEK1/2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因POP行子宫切除术或盆底重建术的患者为POP组,POP定量分期评分均为Ⅲ~Ⅳ度;选择同时期33例因非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POP定量分期评分均为0~Ⅰ度。收集患者术中废弃的近宫颈处子宫骶韧带组织,采用HE及Masson染色评估其组织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p-ERK1/2、MEK1/2、p-MEK1/2的表达情况。结果:POP组子宫骶韧带组织学结构明显区别于对照组,且ERK1/2、p-ERK1/2、MEK1/2、p-MEK1/2的相对表达量及p-ERK/ERK、p-MEK/MEK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K1/2与MEK1/2在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表达减少以及p-ERK/ERK和p-MEK/MEK比值降低可能与POP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子宫骶韧带 erk1/2 MEK1/2 MEK/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ERK1/2通路对张应力下人牙周膜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闵 白书林 +3 位作者 李胜鸿 范智博 谢乙加 徐晓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0-1566,共7页
背景:正畸牙移动骨重塑的机械力信号转导通路及其调控机制是正畸生物力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目前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张力侧牙周膜细胞对机械刺激反应的复杂分子信号网络机制尚不太明确。目的:探究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张应力作用下高迁移率... 背景:正畸牙移动骨重塑的机械力信号转导通路及其调控机制是正畸生物力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目前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张力侧牙周膜细胞对机械刺激反应的复杂分子信号网络机制尚不太明确。目的:探究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张应力作用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和ERK1/2通路对人牙周膜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选取第3-5代生长状态良好的人牙周膜细胞,施加周期性张应力,利用免疫荧光观察HMGB1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RT-qPCR及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和HMGB1的表达水平,完成张应力加载后分别提取胞核蛋白和胞浆蛋白,Westernblot分别检测胞核及胞浆中HMGB1蛋白水平。为探究HMGB1通过何种机制参与调控细胞自噬,使用丙酮酸乙酯(HMGB1胞浆抑制剂)进行细胞处理,通过免疫荧光、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水平。最后,选用PD98059抑制ERK1/2通路,通过RT-q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水平变化,探讨HMGB1通过ERK1/2通路调控自噬的机制。结果与结论:(1)通过体外张应力加载,诱导了人牙周膜细胞内自噬水平升高,HMGB1的表达增加,同时HMGB1发生了由胞核到胞质的转位;(2)人牙周膜细胞通过HMGB1核质转位机制参与张应力作用下自噬的调控;(3)使用ERK1/2通路抑制剂PD98059显著抑制了张应力作用下HMGB1引起的细胞自噬;(4)结果表明,张应力作用下HMGB1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并通过ERK1/2途径调节自噬,维持人牙周膜细胞的稳态和牙周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应力 牙周膜细胞 正畸牙移动 HMGB1 自噬 erk1/2 稳态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在3种骨肉瘤细胞中的作用和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鹏 刘宇 +3 位作者 刘俊 宁桂苗 李田花 林庆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激动剂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抑制剂PD98059对3种骨肉瘤细胞株U2OS、MG63、UMR106的增殖影响以及ERK1/2基因和蛋白在3种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筛选出ERK1/2基因和蛋白表达最高的骨肉瘤细胞株用于后续实... 目的观察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激动剂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抑制剂PD98059对3种骨肉瘤细胞株U2OS、MG63、UMR106的增殖影响以及ERK1/2基因和蛋白在3种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筛选出ERK1/2基因和蛋白表达最高的骨肉瘤细胞株用于后续实验研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和CCK8法分别测定U2OS、MG63、UMR106细胞的生长情况,同时使用EGF和PD98059分别干预3种细胞株,观察其对3种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3种细胞株中ERK1/2基因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3种细胞株中ERK1/2蛋白、p-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计数和CCK8结果均显示,U2OS和UMR106在正常情况下培养48 h可达最佳生长状态,而MG63细胞的最佳生长状态时间为24 h;EGF在干预细胞24 h和48 h均能使U2OS、MG63、UMR106细胞增殖,而PD98059在干预细胞24 h和48 h均能使3种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P<0.05)。RT-qPCR结果显示在培养48 h后,U2OS细胞中的ERK1/2基因表达水平最高。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培养48 h后,U2OS细胞中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最高,UMR106细胞次之,而MG63细胞中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结论U2OS细胞株生长期长,增殖活力强,同时ERK1/2基因、蛋白以及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高,适合用于骨肉瘤ERK1/2信号通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细胞株 erk1/2信号通路 表达水平
下载PDF
基于ERK1/2通路探讨八宝丹抑制骨肉瘤生长的机制
20
作者 陈鹏 张冬龙 +3 位作者 刘宇 林庆宾 刘俊宁 洪振强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6期18-21,5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八宝丹(BBD)对U2OS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的影响,以期揭示八宝丹抑制骨肉瘤生长的机制。方法选用U2OS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八宝丹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药物浓度为1.5... 目的通过观察八宝丹(BBD)对U2OS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的影响,以期揭示八宝丹抑制骨肉瘤生长的机制。方法选用U2OS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八宝丹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药物浓度为1.5 mg/mL;中剂量组药物浓度为1.0 mg/mL、低剂量组药物浓度为0.5 mg/mL,干预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八宝丹对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八宝丹对细胞凋亡的影响;qPCR检测八宝丹对ERK1/2通路上游Ras、Ra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八宝丹对Cy⁃clinD1、MEK1/2、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八宝丹在干预24 h和48 h对U2OS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P均<0.05);不同浓度八宝丹干预48 h均能明显降低Ras、Raf基因的表达,同时下调CyclinD1、MEK1/2蛋白的表达,下调ERK1/2与p-ERK1/2蛋白比率(P均<0.05)。结论八宝丹可抑制U2OS骨肉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八宝丹 U2OS细胞 增殖 凋亡 erk1/2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