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部数字化摄影及ETDQ-7量表评分对腺样体肥大儿童的咽鼓管功能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梦航 景红 +2 位作者 郭红光 李雪盛 孙建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部数字化摄影及ETDQ-7量表评分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或不伴分泌性中耳炎(OME)的咽鼓管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2019年2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伴或不伴OME的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鼻咽部数字化摄影,对鼻咽腔有效气道宽度(PAS... 目的:探讨鼻咽部数字化摄影及ETDQ-7量表评分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或不伴分泌性中耳炎(OME)的咽鼓管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2019年2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伴或不伴OME的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鼻咽部数字化摄影,对鼻咽腔有效气道宽度(PAS)、鼻咽腔宽度及腺样体指数(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A/N)进行测量,采用咽鼓管功能ETDQ-7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对腺样体肥大伴OME与ETDQ-7评分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腺样体肥大伴OME组A/N≤0.60、A/N 0.61-0.70、A/N≥0.71的ETDQ-7评分分别为4.15±1.75、14.55±6.67和23.95±6.63。腺样体肥大等级越高,ETDQ-7评分也越高。腺样体肥大伴OME组中,腺样体肥大程度与ETDQ-7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也是引起儿童OME的潜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 X线侧位片 etdq-7
原文传递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0
2
作者 侯昭晖 李瑞香 +4 位作者 吴南 李思阳 孙丽 焦青山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0-565,共6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57例(84耳)诊断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3,6,9和12月时的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57例(84耳)诊断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3,6,9和12月时的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的对比分析及同期咽鼓管功能问卷(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调查,对其术前,术后1,3,6和12月进行得分均值比较。结果 ETS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ETS评分从术前0.5提高到3.0,术后3月为4.5,术后1月和12月均为5.0,术后的有效率为83.9%;ETDQ-7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比都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时由术前的4.50±1.07降至2.65±1.24,术后12月时为2.71±1.39,术后1月和3月为2.30±0.92,其中患者的主观有效率为84.3%。结论 BET在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中,操作简易,安全有效,有效率大于80%。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趋于稳定。ETS评分和ETDQ-7评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对于降低咽鼓管功能障碍在中耳手术的术后效果的影响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ETS etdq-7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晨辉 叶琳 刘静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9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MB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观察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MB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ETDQ-7)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ETDQ-7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B护理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患者可降低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ETDQ-7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 分泌性中耳炎 手术 焦虑 抑郁 并发症 etdq-7评分
下载PDF
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在评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霍雅婷 陈舒华 吴彦娴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 探讨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对量化评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T)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0月于佛山... 目的 探讨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对量化评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T)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0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PET成年患者34例(51耳)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0名(40耳),采用ETDQ-7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得分情况,并通过Cronbach’s α信度系数评判量表内部一致性、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明确量表诊断价值。结果 ETDQ-7作为PET调查量表,α信度系数为0.879,ROC曲线下面积(AUC)0.966,量表的灵敏度为96.1%,特异度85%。结论 ETDQ-7用于评估PET其信度可靠,价值高,能有效评判PET成年患者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Eustachian Tube)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 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
下载PDF
经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冉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8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BET)术联合鼓膜置管(TBI)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CSO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TBI术治疗,观察组给予BET术联合TBI术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BET)术联合鼓膜置管(TBI)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CSO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TBI术治疗,观察组给予BET术联合TBI术治疗。比较两组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量表(ETDQ-7)评分、手术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12个月,两组ETDQ-7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T术联合TBI术治疗CSOM患者可降低ETDQ-7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单纯TBI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中耳炎 鼓膜置管 球囊扩张 etdq-7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诗侗 高明华 +4 位作者 邹帆 李朝军 方红雁 杨贵军 陈红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经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9例(48耳),其中16例(19耳)行单独BET治疗,12例(14耳)行BET+鼓膜穿刺...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经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9例(48耳),其中16例(19耳)行单独BET治疗,12例(14耳)行BET+鼓膜穿刺治疗,11例(15耳)行BET+鼓膜置管治疗,随访12个月。术前及术后进行耳内镜、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及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和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7-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0.5、1、2、4kHz 4个频率的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分析疗效。结果单独BET治疗的19耳中,术后6耳(31.6%)无积液复发,10耳(52.6%)鼓膜穿刺后积液无复发,3耳(15.8%)行鼓膜置管;BET+鼓膜穿刺治疗的14耳中,术后10耳(71.4%)无积液复发,2耳(14.3%)行鼓膜穿刺后积液无复发,2耳(14.3%)鼓膜置管;BET+鼓膜置管治疗的15耳中,12耳(80.0%)拔管后积液无复发,3耳(20.0%)拔管后积液复发。术后12个月时,48耳中,除1耳复发、7耳未拔管外,余40耳有效,总有效率83.3%(40/48)。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48耳ETS评分分别为0.54±0.77(M=0)、4.33±1.58、5.00±1.79、5.17±1.78、5.29±1.65分,ETDQ-7评分分别为5.42±1.07、3.04±1.35、2.54±1.52、2.21±1.17、2.00±1.08分,与术前相比较,术后ETS评分升高、ETDQ-7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时平均听阈(26.40±9.10dB HL)及气骨导差(3.67±2.24dB)较术前(分别为41.72±10.49dBHL、16.67±4.41dB)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BET联合合理的鼓膜穿刺或置管术更有利于术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和疾病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评分 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
下载PDF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琴 李玉瑾 金新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80例(101耳),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50耳)和观察组(40例,51耳),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桉...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80例(101耳),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50耳)和观察组(40例,51耳),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观察治疗4周后疗效、主观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耐受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部不适。治疗后两组患者7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使用安全,可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症状和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蒎肠溶软胶囊 咽鼓管功能障碍 etdq-7量表
下载PDF
咽鼓管探通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8
作者 程建安 席庆明 童步升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3期365-367,378,共4页
目的探讨并发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中咽鼓管探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滁州临床学院耳鼻喉科58例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行鼓室成形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并发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中咽鼓管探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滁州临床学院耳鼻喉科58例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行鼓室成形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术中施行咽鼓管探通术,对照组则只做鼓室探查。评价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在移植物存活率、咽鼓管功能情况,以及术前、术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在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6%、96.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ETDQ-7得分分别为(8.78±5.35)分、(9.64±5.76)分,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ETDQ-7得分分别为(9.81±4.50)分、(10.30±5.16)分,2组患者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01),但6个月较3个月2组ETDQ-7得分均未再有显著改善,且2组间比较在术后2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听力情况: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纯音听阈分别是(19.9±10.5)dB HL、(20.5±8.8)dB HL,对照组纯音听阈分别是(25.6±9.2)dB HL、(26.6±10.3)dB HL,均好于术前,但6个月较3个月听力稳定,未再显著改善,观察组在术后2个时间点纯音听阈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在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鼓室成形术能否恢复中耳腔的良好传声,有赖于咽鼓管是否正常发挥功能。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中行咽鼓管探通可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咽鼓管是否能够探通可作为预后判断依据及术后处理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咽鼓管功能 耳内镜 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