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5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tal synthesis of endothelin 1 by microwave-assisted solid phase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Qian, Hai Chen, Wei +3 位作者 Zhou, Jin Pei Huang, Wen Long Zhang, Hui Bin Jin, Ji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88-390,共3页
A microwave-assisted solid phase synthesis for endothelin 1 is presented.Reduced endothelin 1 was synthesized efficiently on Wang resin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using Fmoc/tBu orthogonal protection strategy.The who... A microwave-assisted solid phase synthesis for endothelin 1 is presented.Reduced endothelin 1 was synthesized efficiently on Wang resin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using Fmoc/tBu orthogonal protection strategy.The whole peptide was cleaved from the resin and two disulphide bridges were formed under air oxid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The purity and efficiency of synthesizing the peptide is much higher than other methods used bef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helin 1 Microwave irradiation Solid phase Disulphide bridge
下载PDF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vWF及ET-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冯三江 张秀卿 +3 位作者 王鹏 连烨 金晓 刘善贤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9-285,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重度TBI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8岁;年龄32~60岁,平均43.7岁。根据TBI后24 h内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凝血正常组(74例)和凝血障碍组(32例)。比较两组重度TBI患者临床资料和入院次日清晨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α2-AP、vWF、ET-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α2-AP、vWF、ET-1水平对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GCS、入院头部最高AIS和入院时平均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7)岁vs.(42.8±4.2)岁、(6.7±1.1)分vs.(7.2±0.9)分、(4.6±0.8)分vs.(3.7±0.6)分、(84.1±11.2)mmHg vs.(91.0±9.7)mmHg],P<0.05。凝血障碍组TBI患者PT、APTT和INR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血浆α2-AP、vWF、ET-1水平高于凝血正常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凝血正常组[(27.9±3.4)s vs.(12.0±1.9)s、(66.4±5.8)s vs.(36.2±2.3)s、1.6±0.2 vs.1.0±0.1、(67.8±8.2)mg/L vs.(19.3±2.4)mg/L、(162.5±24.6)%vs.(94.8±10.4)%、(65.1±5.2)mg/L vs.(41.6±3.9)mg/L、(2.6±0.3)g/L vs.(3.9±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与PT呈强正相关(r=0.723、0.528、0.586,P<0.05),与APTT呈强正相关(r=0.646、0.572、0.585,P<0.05),与INR呈强正相关(r=0.592、0.507、0.548,P<0.05),与FIB呈强负相关(r=-0.653、-0.672、-0.5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降低(OR=2.593,95%CI:1.018~6.606,P<0.05)、α2-AP水平升高(OR=3.019,95%CI:1.107~8.236,P<0.05)和vWF水平升高(OR=2.729,95%CI:1.028~7.243,P<0.05)为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α2-AP、vWF、ET-1预测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887(95%CI:0.805~0.969,P<0.05)、0.828(95%CI:0.734~0.922,P<0.05)和0.807(95%CI:0.695~0.918,P<0.05),联合检测的AUC为0.912(95%CI:0.854~0.970,P<0.05),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7.14%。结论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和ET-1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血浆α2-AP、vWF水平升高为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血浆α2-抗纤溶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预测价值
下载PDF
ET-1/eNOS表达差异在牦牛隐睾发生中的作用分析
3
作者 张颖 袁莉刚 +2 位作者 陈国娟 张芳 杨大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7,共11页
旨在比较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牦牛正常睾丸与隐睾组织中的分布,分析其表达差异在牦牛隐睾发生中的作用。本研究采集健康和病理性成年(4岁)雄性牦牛睾丸共20对,... 旨在比较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牦牛正常睾丸与隐睾组织中的分布,分析其表达差异在牦牛隐睾发生中的作用。本研究采集健康和病理性成年(4岁)雄性牦牛睾丸共20对,分为3组:正常组(10对)、单侧下降组(6对)及隐睾组(4对),应用H.E染色、Masson’s三色染色、Gomori’s染色结合形态计量学统计软件比较正常睾丸与隐睾的组织化学特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织荧光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ET-1和eNOS在正常睾丸与隐睾中的表达量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较,牦牛单侧下降组间质面积/管腔面积之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隐睾组管腔面积明显减小,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含量增多。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T-1表达于间质细胞、各级生精细胞,隐睾组上皮未见明显表达,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正常组ET-1的平均光密度与单侧下降组差异显著(P<0.05),与隐睾组差异极显著(P<0.01);eNOS表达于生精小管、间质细胞,正常组eNOS的平均光密度与单侧下降组差异极显著(P<0.001),与隐睾组差异显著(P<0.05)。qPCR结果显示,ET-1在正常组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单侧下降组(P<0.01)和隐睾组(P<0.01),eNOS在单侧下降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相比于正常组升高(P<0.05)。高原低氧环境下,牦牛隐睾睾丸生精小管皱缩,间质细胞减少,局部分泌调节受到抑制,最终导致精子发生阻滞。ET-1和eNOS共同作用于间质细胞,在单侧下降组和隐睾组间质细胞中表达失衡,应是间质细胞及血管分布异常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内皮素-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睾丸 隐睾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sCD40L、ET-1、ICAM-1因子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李峥嵘 袁波 +1 位作者 刘坤 付舒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9...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再灌注损伤并发症进行分组,分为再灌注损伤组和未再灌注损伤组:运用ELISA法检测桥接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30 min、1h、2h、6h、24 h、5d的患者血清sCD40L、ICAM-1、ET-1的水平,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这3种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再灌注损伤组和未再灌注损伤组患者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1 h、2h、6h、24 h、5d的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ICAM-1、ET-1水平增高,并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均不显著(P>0.05),各指标间无差异:再灌注损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在治疗后30 min、1h、2h、6 h、24 h、5d的时间点,患者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随时间变化而升高,不同时间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损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高于未再灌注损伤组相同时间点(~均P<0.05)。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ICAM-1、ET-1水平增高,并且5d内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治疗 再灌注损伤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 内皮素-1 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
5
作者 谢书华 杨竹梅 +3 位作者 刘慧茹 董晶 刘冰 李华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量2组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频突发性耳聋相比,低频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的加重,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有效组相比,治疗无效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D-D、sVCAM-1和ICAM-1联合应用时预测治疗有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升高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上述治疗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评价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D-二聚体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因子-1 突发性耳聋 预后
下载PDF
内皮素-1调控SOCC/TGF-β参与房颤大鼠发生心房纤维化
6
作者 贾卓然 代曼玉 +5 位作者 梁士楚 吴健 薛杨诚 张定欣 沈兵 赵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NC)组、房颤(AF)组;采用连续1周每日尾静脉注射1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AF大鼠模型,NC组同等方式注...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NC)组、房颤(AF)组;采用连续1周每日尾静脉注射1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AF大鼠模型,NC组同等方式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在第1天及第8天记录窦性或AF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监测心房大小和心功能;采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房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房组织中内皮素-1(ET-1)、Ⅰ型胶原(COL-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OCC)蛋白Orai1和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表达;培养小鼠心房肌细胞HL-1细胞,以梯度浓度的ET-1处理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HL-1细胞ET-1/SOCC/TGF-β信号通路中TGF-β、Orai1及STIM1蛋白表达变化;利用siRNA转染方法敲低HL-1细胞中Orai1表达,以合适浓度的ET-1处理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HL-1细胞中TGF-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超声心动图显示AF大鼠心脏左房内径(LAD)增加(P<0.05);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AF组大鼠心房组织纤维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AF组心房组织中ET-1、Orai1、STIM1、TGF-β、COL-Ⅰ蛋白表达较NC组增加(P<0.05)。ET-1处理HL-1细胞后,HL-1细胞Orai1、STIM1、TGF-β蛋白表达增多(P<0.05)。敲低HL-1细胞中Orai1表达后,ET-1的处理不再使TGF-β的表达上调。结论AF大鼠心房组织ET-1表达增多,并通过ET-1/SOCC/TGF-β信号通路促进心房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心房颤动 心房纤维化 Orai1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TGF-Β HL-1细胞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血清NO、ET-1的影响
7
作者 赵妤卓 王雅清 杨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的疗效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5例N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的疗效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5例N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胞二磷胆碱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患儿疗效,统计患儿原始反射、肌张力及意识的恢复时间。检测患儿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T-1)水平,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估患儿神经功能水平,并观察治疗方案的安全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BNA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NBN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5,P=0.224),治疗后观察组NBNA得分高于对照组(t=6.223,P<0.001);治疗后,两组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O、ET-1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O、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7.02%、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HIE患儿血清NO、ET-1与NBNA得分均呈负相关(r=-0.546、-0.608,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胞二磷胆碱能够提高NHIE的疗效,缩短临床表现恢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反应、血管内皮功能,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且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NBNA得分均呈负相关,可作为判断NHIE病情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左卡尼汀 胞二磷胆碱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不同病情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儿VEGF、ET-1水平与气道炎症、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王晶晶 王艳辉 +2 位作者 黄歆 赵雪娇 李慧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30-53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程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气道炎症、肺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早期评估病情、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80例支气...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程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气道炎症、肺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早期评估病情、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44例,中-重度36例,统计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1秒内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within 1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as a percentage of expected value,FEV1%)]、痰液气道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VEGF、ET-1水平,分析VEGF、ET-1水平与气道炎症、肺功能相关性及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影响及评估价值。结果不同病情程度患儿肺功能指标(FEV1、FEV1%、PEF)、气道炎症指标(痰液IL-6、IL-10、TNF-α)及血清VEGF、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VEGF、ET-1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PEF及痰液气道炎症指标IL-10呈负相关(P<0.05),与痰液气道炎症指标IL-6、TNF-α呈正相关(P<0.05);VEGF、ET-1水平联合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程度的AUC值为0.912,大于单一指标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VEGF、ET-1高水平时,病情加重风险是低水平的2.922倍(95%CI:1.678~5.089)、2.641倍(95%CI:1.514~4.608);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ET-1均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VEGF、ET-1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加重风险中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二者同时存在时效应增强。结论VEGF、ET-1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肺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其水平变化早期评估病情,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缩血管肽1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清内皮素-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变化与功能结局的关系
9
作者 郑丽 陈鸿丽 +1 位作者 刘丹 魏彦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水平变化,分析ET-1、SDF-1与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水平变化,分析ET-1、SDF-1与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ACI患者。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将其分为功能结局良好组及功能结局不良组。检测患者溶栓前后血清ET-1和SDF-1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功能结局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ET-1、SDF-1水平与ADL评分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血清ET-1、SDF-1水平对ACI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ACI患者溶栓1周后血清ET-1水平降低,SDF-1水平升高(P<0.05);ACI患者功能结局不良发生率为39.81%;与功能结局良好组比较,功能结局不良组发病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合并心房室颤占比、溶栓前、溶栓1周后血清ET-1水平升高,SDF-1水平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长、NIHSS评分高、溶栓1周后的血清ET-1高水平及SDF-1低水平是ACI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DL评分与溶栓1周后的血清ET-1水平呈正相关(r=0.563,P<0.05),与SDF-1呈负相关(r=-0.483,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溶栓1周后的血清ET-1、SDF-1二者联合预测ACI功能结局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ACI患者溶栓后血清ET-1水平降低,SDF-1水平升高,溶栓1周后血清ET-1、SDF-1水平与ADL评分均呈正相关,且对于预测ACI功能结局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清内皮素-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功能结局
下载PDF
血清内皮素-1、血管生成素-2浓度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东魁 禹晓冰 +2 位作者 赵爱国 陈曼 李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pt-2)的浓度,并分析血清ET-1、Angpt-2浓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沧州... 目的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pt-2)的浓度,并分析血清ET-1、Angpt-2浓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9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同期95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入院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ET-1、Angpt-2浓度。比较3组受试者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ET-1和Angpt-2浓度、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清ET-1、Angpt-2与LVEF、BN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ET-1、Angpt-2浓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的LVEF及血清Angpt-2、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T-1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52±9.07)pg/mL vs.(92.48±13.21)pg/mL,P<0.05];研究组患者LVEF降低,血清ET-1[(63.52±9.07)pg/mL vs.(147.85±21.12)pg/mL,P<0.05]、Angpt-2[(4.55±0.65)ng/mL vs. 6.68±0.94)ng/mL,P<0.05]、BNP[(21.35±3.05)pg/mL vs.(47.81±8.25)pg/mL,P<0.05]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相比,研究组患者LVEF降低,血清ET-1[(92.48±13.21)pg/mL vs. 147.85±21.12)pg/mL,P<0.05]、Angpt-2[(4.57±0.65)ng/mL vs.(6.68±0.94)ng/mL,P<0.05]、BNP[(22.01±3.14)pg/mL vs.(47.81±8.25)pg/mL,P<0.05]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组患者血清ET-1[(134.16±19.16)pg/mL vs.(145.27±20.75)pg/mL vs.(161.72±23.11)pg/mL]、Angpt-2[(5.23±0.74)ng/mL vs.(6.71±0.95)ng/mL vs.(7.82±1.12)ng/mL]浓度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ET-1浓度与LVEF负相关(r=-0.712,P<0.05),与血清BNP浓度正相关(r=0.565,P<0.05);血清Angpt-2浓度与LVEF负相关(r=-0.554,P<0.05),与血清BNP浓度正相关(r=0.612,P<0.05);血清ET-1、Angpt-2、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73.9%),0.869(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89.1%),0.967(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85.9%)。结论 血清ET-1、Angpt-2浓度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中均升高,与BNP、LVEF浓度关系密切,二者联合对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生心脏病有一定帮助,为临床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内皮素-1 血管生成素-2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阿替普酶溶栓后MMP-9、ICAM-1、ET-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杜文 袁波 +3 位作者 李燕平 谭莉 李九玖 夏志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1-156,共6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阿替普酶溶栓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80例,分对照组和观...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阿替普酶溶栓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8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标准化治疗;观察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标准化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疗程2 w。评估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量表(ASPECTS)评分、Barthel (BI)指数评分,检测血液中MMP-9、ET-1、ICAM-1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ASPECTS、BI指数评分均升高(P<0.01),血清MMP-9、ET-1、ICAM-1含量水平均降低(P<0.01),以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 <0.01)。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能明显抑制阿替普酶溶栓后患者的MMP-9、ET-1、ICAM-1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AIS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 阿替普酶 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内皮素-1、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临床疗效
下载PDF
HDP患者血清MMP-9、ET-1、sFlt-1水平与不良围产结局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杨淑娟 罗岳西 +1 位作者 刘春艳 彭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69-873,共5页
观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不良围产结局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HDP患者80例(HDP组)、健康孕妇80例临床... 观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不良围产结局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HDP患者80例(HDP组)、健康孕妇80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清MMP-9、ET-1、sFlt-1水平,并分析其与HDP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根据围产结局将HDP组分为良好结局组与不良结局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MP-9、ET-1、sFlt-1对HDP患者不良围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HDP组血清MMP-9(0.37±0.05 ng/ml)低于对照组(0.66±0.15ng/ml),ET-1(30.63±4.17ng/ml)、sFlt-1(4459.74±62.25ng/L)水平高于对照组(19.67±2.28ng/ml、2371.16±48.52ng/L),观察组轻度患者MMP-9水平高于中度与重度患者,ET-1、sFlt-1水平低于中度与重度患者(均P<0.05),Spesrman相关性分析,HDP病情严重程度与MMP-9水平呈负相关(r=-0.496),与ET-1(r=0.472)、sFlt-1水平(r=0.508)呈正相关(P<0.05)。80例HDP出现不良围产结局19例,不良结局患者血清MMP-9水平低于良好结局患者,ET-1、sFlt-1水平高于良好结局患者(均P<0.05)。ROC分析,MMP-9、ET-1、sFlt-1预测HDP患者不良围产结局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365 ng/ml、29.425 ng/ml、4495.65 ng/L,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906)及特异性(91.8%)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均P<0.05)。结论:血清MMP-9、ET-1、sFlt-1水平与HDP患者病情程度、围产结局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HDP患者不良围产结局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病情程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内皮素-1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不良围产结局 预测
下载PDF
血清IGF-1、MCP-1及ET-1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康翠伟 李莹 +1 位作者 刘宁 贾向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30-533,538,共5页
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内皮素-1(ET-1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患者256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A... 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内皮素-1(ET-1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患者256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ARDS分为非ARDS组194例、ARDS组62例。比较非ARDS组、ARDS组的血清IGF-1、MCP-1、ET-1水平。比较ARDS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GF-1、MCP-1、ET-1水平。比较ARDS组不同病情程度血清IGF-1、MCP-1、ET-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IGF-1、MCP-1、ET-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IGF-1、MCP-1、ET-1单独或联合检测对食管癌ARDS术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ARDS组血清IGF-1、MCP-1、ET-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RD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MCP-1、ET-1水平比较:术后7 d>术后4 d>术后1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MCP-1、ET-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MCP-1、ET-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IGF-1、MCP-1、ET-1联合检测对食管癌食管癌术后ARDS的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分别为93.27%、90.05%、0.811(0.774~0.932);均高于上述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IGF-1、MCP-1、ET-1在食管癌术后ARDS中表达升高,且与ARDS病情发展相关,有望成为评判食管癌术后ARDS发生及病情程度的标志物,且三者联合检测对食管癌术后ARDS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内皮素-1 食管癌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ET-1、IL-6以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与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皮亮 周雷廷 李子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34-737,747,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与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所有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与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所有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其平均血流速度,根据血流速度划分为单纯颅脑损伤组(36例)、轻症痉挛组(41例)、重症痉挛组(25例)。对比三组患者ET-1、IL-6、SIL-2R表达水平,并分析ET-1、IL-6、SIL-2R与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随后建立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ET-1、IL-6、SIL-2R对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效能。对66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进行随访,将治疗后重新进入ICU与院内死亡的21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将其余45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对比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并分析ET-1、IL-6、SIL-2R对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痉挛组血清ET-1、IL-6、SIL-2R水平高于轻症痉挛组和单纯颅脑损伤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T-1、IL-6、SIL-2R与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呈正相关(P<0.05);ET-1、IL-6、SIL-2R及三者联合对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ROC曲线面积(AUC)依次为0.688、0.667、0.656、0.821;且三者联合的诊断灵敏度(74.58%)和特异度(86.32%)高于单独诊断;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颅脑损伤类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脑挫伤范围、就诊时间、APACHEⅡ评分、平均血流速度、ET-1、IL-6、SIL-2R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平均血流速度、ET-1、IL-6、SIL-2R为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重症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清ET-1、IL-6、SIL-2R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对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三者为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临床上对于ET-1、IL-6、SIL-2R水平升高的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需及时改良方案,提升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颅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预后预测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毕旋律 林凡力 +3 位作者 李丹丹 张亚军 王彩羽 郭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瑞替...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T-1水平均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凝血功能及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内皮素-1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sFlt-1、VEGF、PLGF、ET-1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6
作者 李惠丽 薛占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81-383,39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其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其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开展前瞻性研究,将102例孕妇随机分为参照组(51例)、联合组(51例)。参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川芎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清sFlt-1、VEGF、PLGF、ET-1水平,以及两组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占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D-D、FIB、血清sFlt-1、ET-1水平低于治疗前、参照组,血浆TT、PT、血清VEGF、PLGF水平高于治疗前、参照组;联合组终止妊娠孕周长于参照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降低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血压水平,减少尿蛋白,改善凝血功能,减轻内皮损伤,从而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可为临床治疗妊娠期子痫前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低分子肝素钙 妊娠期子痫前期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 内皮素-1
下载PDF
Endothelin-1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梅和珊 苏素文 +1 位作者 王永利 李海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 研究Endothelin 1(ET 1)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将ET 1注入大脑中动脉 (MCA)附近 ,ET 1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可使脑血流 (CBF)降低造成缺血性脑损伤 ,采用氢清除法监测缺血过程中大鼠纹状体脑血流的变化 ,于缺血后... 目的 研究Endothelin 1(ET 1)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将ET 1注入大脑中动脉 (MCA)附近 ,ET 1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可使脑血流 (CBF)降低造成缺血性脑损伤 ,采用氢清除法监测缺血过程中大鼠纹状体脑血流的变化 ,于缺血后 6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并采用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 ET 1可使纹状体血流呈现浓度依赖性的降低 ,10min时CBF降至最低 ,分别为 :ET 130 0 pmol组 (2 7 1± 2 9) %、36 0pmol组 (12 7±2 1) %、4 0 0pmol组 (11 9± 1 8) %、5 0 0 pmol组 (9 5±1 6 ) % ;神经功能评分显示ET 1可造成大鼠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 ;MCAO后 2 4h ,脑梗死面积百分率随ET 1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并显示出良好的浓度依赖关系 :30 0pmol组 (3 9± 0 3) %、36 0 pmol组 (7 4± 0 5 ) %、4 0 0 pmol组 (11 3± 1 3) %、5 0 0 pmol组 (16 2± 1 8) % ;r =0 992 6(P <0 0 5 )。结论 该模型操作简单 ,造成的脑梗死范围稳定、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helin-1 脑血流 氢清除法 脑缺血
下载PDF
VEGF、Endostatin、Endothelin-1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牟海军 徐靖宇 +2 位作者 谢睿 金海 赵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内皮素(Endothelin-1)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并分析三者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内皮素(Endothelin-1)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并分析三者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联合检测VEGF、Endostatin、Endothelin-1在20例大肠腺瘤、40例大肠癌及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VEGF、Endothelin-1的阳性表达率呈依次递增,VEGF、Endothelin-1在大肠腺癌与正常大肠黏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ndostatin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依次递减,在大肠腺癌与正常大肠粘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40例大肠腺癌中,VEGF、Endothelin-1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Dukes C+D期组高于Dukes A+B期组(P<0.05﹚;Endostat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负相关,Dukes C+D期组低于Dukes A+B期组(P<0.05﹚。结论随着大肠癌的发生发展,VEGF、Endothelin-1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加,提示可作为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标志,二者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两者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大肠腺瘤组,表明两者在腺瘤向腺癌转变的部分分子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Endostatin的表达逐渐降低,腺癌组低于腺瘤组,提示Endostatin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腺瘤癌变的过程中可能受到抑制。联合检测VEGF、Endothelin-1和Endostatin的表达对筛选高危大肠腺瘤、判断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ENDOSTATIN endothelin-1 大肠腺瘤 大肠癌
下载PDF
难治性胃溃疡患者血浆Endothelin-1浓度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连根 滕小军 +1 位作者 郭洁 沈志祥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10期728-729,共2页
目的:检测难治性胃溃疡患者血浆Endothe lin-1水平,探讨其在难治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64例胃溃疡病患者给予正规抗溃疡病治疗,其中34例12周后经胃镜证实溃疡未愈合(难治性溃疡组);30例痊愈(溃疡愈合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检测难治性胃溃疡患者血浆Endothe lin-1水平,探讨其在难治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64例胃溃疡病患者给予正规抗溃疡病治疗,其中34例12周后经胃镜证实溃疡未愈合(难治性溃疡组);30例痊愈(溃疡愈合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ET-1水平,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难治性溃疡组的平均血浆浓度(62.71±12.38)μg/L,显著低于溃疡愈合组(96.39±15.25)μg/L及健康对照组(86.29±11.23)μg/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T-1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难治性溃疡患者的ET-1水平偏低,可能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不足使得溃疡久治不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渍疡 endothelin-1
下载PDF
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BK、ET-1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贺涟漪 廖若夷 +3 位作者 蔡喆燚 张诚诚 李振东 张月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Ⅰ期的临床疗效,并探寻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符合入组...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Ⅰ期的临床疗效,并探寻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每日2次,每次40 min,每周5 d。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巴氏量表(Barthel)指数、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水肿度、缓激肽(bradykinin,BK)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的变化,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且试验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水肿评分、BK和ET-1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愈显率为6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愈显率为33.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虎符铜砭刮痧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的Barthel指数、VAS评分、水肿度,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BK和ET-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虎符铜砭刮痧 缓激肽 内皮素-1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