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NO and serum endothelins on prognosis of mixed type stroke patients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伯良 王俊卿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期139-139,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O and serum endothelins change on prognosis of mixed type stroke patients. Method To test amount of ET and NO,to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NO and ET on prognosis using high effec...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O and serum endothelins change on prognosis of mixed type stroke patients. Method To test amount of ET and NO,to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NO and ET on prognosis using high effec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radio immunology metho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n treat with t test. Result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ET and NO of observe groups were appare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 P<0.05). Conclusion Serum ET and NO increase apparently in mixed type stroke patients,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the severer disease and deformity of mo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NO 一氧化氮 血浆内皮素
下载PDF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vWF及ET-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冯三江 张秀卿 +3 位作者 王鹏 连烨 金晓 刘善贤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9-285,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重度TBI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8岁;年龄32~60岁,平均43.7岁。根据TBI后24 h内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凝血正常组(74例)和凝血障碍组(32例)。比较两组重度TBI患者临床资料和入院次日清晨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α2-AP、vWF、ET-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α2-AP、vWF、ET-1水平对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GCS、入院头部最高AIS和入院时平均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7)岁vs.(42.8±4.2)岁、(6.7±1.1)分vs.(7.2±0.9)分、(4.6±0.8)分vs.(3.7±0.6)分、(84.1±11.2)mmHg vs.(91.0±9.7)mmHg],P<0.05。凝血障碍组TBI患者PT、APTT和INR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血浆α2-AP、vWF、ET-1水平高于凝血正常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凝血正常组[(27.9±3.4)s vs.(12.0±1.9)s、(66.4±5.8)s vs.(36.2±2.3)s、1.6±0.2 vs.1.0±0.1、(67.8±8.2)mg/L vs.(19.3±2.4)mg/L、(162.5±24.6)%vs.(94.8±10.4)%、(65.1±5.2)mg/L vs.(41.6±3.9)mg/L、(2.6±0.3)g/L vs.(3.9±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与PT呈强正相关(r=0.723、0.528、0.586,P<0.05),与APTT呈强正相关(r=0.646、0.572、0.585,P<0.05),与INR呈强正相关(r=0.592、0.507、0.548,P<0.05),与FIB呈强负相关(r=-0.653、-0.672、-0.5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降低(OR=2.593,95%CI:1.018~6.606,P<0.05)、α2-AP水平升高(OR=3.019,95%CI:1.107~8.236,P<0.05)和vWF水平升高(OR=2.729,95%CI:1.028~7.243,P<0.05)为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α2-AP、vWF、ET-1预测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887(95%CI:0.805~0.969,P<0.05)、0.828(95%CI:0.734~0.922,P<0.05)和0.807(95%CI:0.695~0.918,P<0.05),联合检测的AUC为0.912(95%CI:0.854~0.970,P<0.05),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7.14%。结论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和ET-1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血浆α2-AP、vWF水平升高为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血浆α2-抗纤溶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LO-InlP缺失株的构建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晋瑞婕 曾东东 +4 位作者 秦赫 邓秋艳 任静静 蒋建军 王鹏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4-230,共7页
目的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LO-InlP缺失株,探究LLO、InlP基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度敏感型(Ts)质粒载体基因敲除法,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681ΔInlP、LM681ΔLLO-InlP基因缺失株,通过检测不同... 目的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LO-InlP缺失株,探究LLO、InlP基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度敏感型(Ts)质粒载体基因敲除法,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681ΔInlP、LM681ΔLLO-InlP基因缺失株,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的OD 600 nm值绘制生长曲线分析LM681、LM681ΔInlP、LM681ΔInlP-ΔLLO三株菌的体外生长能力;以感染复数MOI值为10感染细胞,测定LM681、LM681ΔInlP、LM681ΔInlP-ΔLLO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40)、人绒毛膜癌细胞(JEG-3)黏附侵袭能力;动物水平上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感染后的脑、肝、脾载菌量。结果成功获得片段大小为1125 bp的缺失株LM681ΔInlP、LM681ΔInlP-ΔLLO(亲本株LM681为2292 bp);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各菌OD 600值无统计学差异;3株菌体外感染HTR-8/SV40细胞、JEG-3细胞黏附侵袭试验结果显示,LM681ΔInlP、LM681ΔInlP-ΔLLO较LM681对HTR-8/SV40细胞、JEG-3细胞黏附侵袭率均极显著降低(HTR-8/SV40细胞F LM681ΔInlP-LM681=102.792、F_(LM681ΔInlP-ΔLLO-LM681)=128.459,均P<0.01,JEG-3细胞F LM681ΔInlP-LM681=203.755、F_(LM681ΔInlP-ΔLLO-LM681)=81.279,均P<0.01);LM681亲本株的LD_(50)为10^(6.78),LM681ΔInlP缺失株的LD_(50)为107.45,在攻毒剂量范围LM681ΔInlP-ΔLLO不存在LD_(50),LM681ΔInlP-ΔLLO较LM681的LD_(50)提高了6.78个对数数量级,LM681ΔInlP-ΔLLO组织载菌量整体较亲本株LM681降低。结论LLO、InlP基因缺失在动物感染水平和体外培养细胞感染水平上均极大程度的降低了LM的的毒力,且InlP基因对LM681菌株黏附侵袭滋养层细胞具有一定意义,为研究InlP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内化素P 溶血素O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降低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明魁 薛晨晖 +1 位作者 关晓明 马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背景:研究发现,内皮素参与了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的破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降低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修复脊髓损伤。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否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素1表达降低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进而修复脊髓损伤。方法... 背景:研究发现,内皮素参与了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的破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降低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修复脊髓损伤。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否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素1表达降低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进而修复脊髓损伤。方法:用超速离心法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提取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tsg101、CD63的表达。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外泌体组、内皮素1组(n=20),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内皮素1组用微量注射器直接向损伤部位注射10μL(1μg/mL)内皮素1,术后即刻及1,2 d,分别给予假手术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200μL PBS,外泌体组、内皮素1组尾静脉注射200μL外泌体(200μg/mL)。脊髓损伤后第1,3,7,14,21天进行后肢运功功能评分;损伤后第7天通过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脊髓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β-Catenin、Occludin和内皮素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外泌体组BBB评分在损伤后3-21 d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外泌体组脊髓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内皮素1组BBB评分较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内皮素1组脊髓损伤较外泌体组加重;②模型组内皮素1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外泌体组内皮素1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外泌体组血脊髓屏障伊文思蓝渗出量显著减少(P<0.05),紧密连接蛋白β-Catenin、Occludin、ZO-1的表达增加(P<0.05);与外泌体组比较,内皮素1组伊文思蓝渗出量显著增加(P<0.05),上述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④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下调内皮素1表达来保护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起到了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脊髓损伤 血脊髓屏障 内皮素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ET-1/eNOS表达差异在牦牛隐睾发生中的作用分析
5
作者 张颖 袁莉刚 +2 位作者 陈国娟 张芳 杨大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07-217,共11页
旨在比较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牦牛正常睾丸与隐睾组织中的分布,分析其表达差异在牦牛隐睾发生中的作用。本研究采集健康和病理性成年(4岁)雄性牦牛睾丸共20对,... 旨在比较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牦牛正常睾丸与隐睾组织中的分布,分析其表达差异在牦牛隐睾发生中的作用。本研究采集健康和病理性成年(4岁)雄性牦牛睾丸共20对,分为3组:正常组(10对)、单侧下降组(6对)及隐睾组(4对),应用H.E染色、Masson’s三色染色、Gomori’s染色结合形态计量学统计软件比较正常睾丸与隐睾的组织化学特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织荧光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ET-1和eNOS在正常睾丸与隐睾中的表达量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较,牦牛单侧下降组间质面积/管腔面积之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隐睾组管腔面积明显减小,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含量增多。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T-1表达于间质细胞、各级生精细胞,隐睾组上皮未见明显表达,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正常组ET-1的平均光密度与单侧下降组差异显著(P<0.05),与隐睾组差异极显著(P<0.01);eNOS表达于生精小管、间质细胞,正常组eNOS的平均光密度与单侧下降组差异极显著(P<0.001),与隐睾组差异显著(P<0.05)。qPCR结果显示,ET-1在正常组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单侧下降组(P<0.01)和隐睾组(P<0.01),eNOS在单侧下降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相比于正常组升高(P<0.05)。高原低氧环境下,牦牛隐睾睾丸生精小管皱缩,间质细胞减少,局部分泌调节受到抑制,最终导致精子发生阻滞。ET-1和eNOS共同作用于间质细胞,在单侧下降组和隐睾组间质细胞中表达失衡,应是间质细胞及血管分布异常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内皮素-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睾丸 隐睾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樊永将 黄卫 +1 位作者 章如新 郝亚楠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 观察翳风穴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3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翳风穴穴位注射。治疗14 d后观察... 目的 观察翳风穴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3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翳风穴穴位注射。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听力、耳鸣、头晕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变化,并比较两组血压、血糖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73.81%、93.1%,对照组治疗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75.68%、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ET、NO、S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及血糖波动范围有差异,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翳风穴穴位注射地塞米松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相同,但副作用更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突发性耳聋 翳风穴 地塞米松 血清内皮素
下载PDF
新型血管保存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大隐静脉桥血管早期通畅的影响
7
作者 黄华 张建卿 +2 位作者 赵俊涛 辛君政 姬建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分析一种新型血管保存液(new vascular preservation solution, NG溶液)与罂粟碱保存液对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GSV)桥血管内膜损伤的影响,评选出更适用于CABG的桥血管保存液。方法:选择非体外循环CABG术患者19例。采用... 目的:分析一种新型血管保存液(new vascular preservation solution, NG溶液)与罂粟碱保存液对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GSV)桥血管内膜损伤的影响,评选出更适用于CABG的桥血管保存液。方法:选择非体外循环CABG术患者19例。采用无接触技术(no-touch technique)获取GSV,取远端血管,放置到NG溶液(实验组)和罂粟碱保存液(对照组)中,光镜观察GSV内皮细胞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保存液中内皮素(endothelin,ET)及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ulin,TM)的含量,实验数据行非参数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Wilcoxon signed-rank test)。结果:两组ET显示(Z=-3.501,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ET在NG溶液中含量较少。TM显示(Z=-1.610,P=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M在NG溶液和常规罂粟碱保存液中无明显差别。光镜下评估两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得分结果显示(Z=-1.966,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在NG溶液中的GSV内皮损伤较小。结论:NG溶液对防止GSV桥血管早期再狭窄情况的发生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血栓调节蛋白 大隐静脉 新型血管保存液 罂粟碱保存液
下载PDF
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前膜相关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张云霞 秦岭 舒智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符合条件的76例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单盲法对比研究。对比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视力... 目的探讨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符合条件的76例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单盲法对比研究。对比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水平,同时检测并观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水平,并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9.59%)(χ^(2)=4.031,P<0.05)。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CM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视网膜前膜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VEGF、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4%)低于对照组(26.53%)(χ^(2)=3.977,P<0.05)。结论新型PRP手术在PDR治疗中,对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眼压、黄斑水肿,抑制血管新生有明显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sCD40L、ET-1、ICAM-1因子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李峥嵘 袁波 +1 位作者 刘坤 付舒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9...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再灌注损伤并发症进行分组,分为再灌注损伤组和未再灌注损伤组:运用ELISA法检测桥接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30 min、1h、2h、6h、24 h、5d的患者血清sCD40L、ICAM-1、ET-1的水平,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这3种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再灌注损伤组和未再灌注损伤组患者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1 h、2h、6h、24 h、5d的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ICAM-1、ET-1水平增高,并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均不显著(P>0.05),各指标间无差异:再灌注损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在治疗后30 min、1h、2h、6 h、24 h、5d的时间点,患者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随时间变化而升高,不同时间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损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高于未再灌注损伤组相同时间点(~均P<0.05)。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ICAM-1、ET-1水平增高,并且5d内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治疗 再灌注损伤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 内皮素-1 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急性低氧应激反应在高原肺水肿发生中的作用
10
作者 郝承潇 张景宣 +3 位作者 张欢 山婷 谢发龙 张伟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明确急性低氧应激反应与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美替拉酮药物组,对照组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5mL/100g),药物组于腹腔注射美替拉酮(50mg/kg0.05mL/100g);将两组大鼠再次分为常氧组(西宁,大气压为5... 目的明确急性低氧应激反应与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美替拉酮药物组,对照组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5mL/100g),药物组于腹腔注射美替拉酮(50mg/kg0.05mL/100g);将两组大鼠再次分为常氧组(西宁,大气压为582mmHg,PO_(2)为121.6mmHg)和急性低氧不同时间(6h、12h、24h)处理组(模拟海拔7000m,大气压为308mmHg,PO_(2)为64.3mmHg)。应用DSI-BUXCO无创呼吸功能检测系统检测大鼠肺功能;应用EvansBlue含量测定法检测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应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内皮素-1(ET-1)相对表达量;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①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组的潮气量(TV)每分通气量(MV)和呼吸中期流速(EF50)显著降低(P<0.05),气道阻力(RaW)显著上升(P<0.05)。较对照低氧组,药物低氧组的呼吸频率(FR)有下降趋势②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组肺微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较药物常氧组,药物低氧组肺微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③急性低氧各组肺泡腔内有液体和红细胞渗出,药物低氧24h组肺泡腔和间质中的渗出最明显。④较对照组,对照低氧24h组血清CRH含量显著上升(P<0.05)。药物组血清CR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各组血清CORT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药物低氧组血清COR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低氧组(P<0.05)。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各组ET-1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较对照组,药物组ET-1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ET-1多肽表达量与肺组织EvansBlue、血清CORT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在急性低氧引发的应激反应中,CRH、CORT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代偿作用:通过抑制肺组织释放ET-1,防止缺氧性肺血管过度收缩,从而保护肺微血管免受损害并抑制肺水肿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应激 肺功能 肺微血管通透性 内皮素-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皮质酮
下载PDF
内皮素-1调控SOCC/TGF-β参与房颤大鼠发生心房纤维化
11
作者 贾卓然 代曼玉 +5 位作者 梁士楚 吴健 薛杨诚 张定欣 沈兵 赵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NC)组、房颤(AF)组;采用连续1周每日尾静脉注射1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AF大鼠模型,NC组同等方式注...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NC)组、房颤(AF)组;采用连续1周每日尾静脉注射1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AF大鼠模型,NC组同等方式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在第1天及第8天记录窦性或AF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监测心房大小和心功能;采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房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房组织中内皮素-1(ET-1)、Ⅰ型胶原(COL-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OCC)蛋白Orai1和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表达;培养小鼠心房肌细胞HL-1细胞,以梯度浓度的ET-1处理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HL-1细胞ET-1/SOCC/TGF-β信号通路中TGF-β、Orai1及STIM1蛋白表达变化;利用siRNA转染方法敲低HL-1细胞中Orai1表达,以合适浓度的ET-1处理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HL-1细胞中TGF-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超声心动图显示AF大鼠心脏左房内径(LAD)增加(P<0.05);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AF组大鼠心房组织纤维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AF组心房组织中ET-1、Orai1、STIM1、TGF-β、COL-Ⅰ蛋白表达较NC组增加(P<0.05)。ET-1处理HL-1细胞后,HL-1细胞Orai1、STIM1、TGF-β蛋白表达增多(P<0.05)。敲低HL-1细胞中Orai1表达后,ET-1的处理不再使TGF-β的表达上调。结论AF大鼠心房组织ET-1表达增多,并通过ET-1/SOCC/TGF-β信号通路促进心房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心房颤动 心房纤维化 Orai1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TGF-Β HL-1细胞
下载PDF
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
12
作者 谢书华 杨竹梅 +3 位作者 刘慧茹 董晶 刘冰 李华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量2组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频突发性耳聋相比,低频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的加重,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有效组相比,治疗无效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D-D、sVCAM-1和ICAM-1联合应用时预测治疗有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升高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上述治疗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评价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D-二聚体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因子-1 突发性耳聋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心功能及IGFBP7、sST2、CGRP、ET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张娟 李宁 张文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72-475,480,共5页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邯郸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6例CHD合并C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两组CHD治疗均应用硝酸酯类、他...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邯郸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6例CHD合并C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两组CHD治疗均应用硝酸酯类、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药物,对照组CHF治疗应用坎地沙坦酯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试验组治疗则将对照组中的坎地沙坦酯片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 MWD)]、心室重构指标[Ⅲ型胶原前肽(PⅢP)、层粘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心肌损伤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结果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LVFS、LVEF、6 MWD、IGFBP7、CGRP与治疗前比升高,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ⅢP、LN、MMP-9、sST2、ET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调节CHD合并CHF患者IGFBP7、sST2、CGRP、ET,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心室重构及心功能,进而可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血清NO、ET-1的影响
14
作者 赵妤卓 王雅清 杨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的疗效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5例N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的疗效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5例N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胞二磷胆碱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患儿疗效,统计患儿原始反射、肌张力及意识的恢复时间。检测患儿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T-1)水平,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估患儿神经功能水平,并观察治疗方案的安全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BNA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NBN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5,P=0.224),治疗后观察组NBNA得分高于对照组(t=6.223,P<0.001);治疗后,两组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O、ET-1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O、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7.02%、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HIE患儿血清NO、ET-1与NBNA得分均呈负相关(r=-0.546、-0.608,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胞二磷胆碱能够提高NHIE的疗效,缩短临床表现恢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反应、血管内皮功能,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且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NBNA得分均呈负相关,可作为判断NHIE病情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左卡尼汀 胞二磷胆碱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血清ET、心电图T波对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蒋达锦 姚旋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素(ET)、心电图T波对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102例外伤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情况,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素(ET)、心电图T波对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102例外伤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12)与存活组(n=90),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清ET、心电图T波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ET、心电图T波及其他临床因素与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发生的关系。参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ET、心电图T波对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102例外伤脑出血患者中有12例死亡,发生率为11.76%(12/102)。两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血肌酐(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ET水平、心电图T波倒置占比、血肿量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T水平、心电图T波倒置、血肿量均是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ET联合心电图T波预测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风险的AUC为0.904,高于血清ET、心电图T波单一预测的0.773、0.771(P<0.05)。结论:年龄、ET水平、心电图T波倒置、血肿量均是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ET联合心电图T波预测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电图T波变化 外伤脑出血
下载PDF
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关系
16
作者 王瑞雪 张峰 张强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初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胃肠镜检查无异常人群140名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初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胃肠镜检查无异常人群140名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感染情况,并检测胃肠激素[P物质(SP)、内皮素(E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研究组中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另比较Hp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Hp感染与胃肠激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研究组Hp感染率和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P、ET、NE、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活动期组患者Hp感染率和VIP水平低于缓解期组(P<0.05),SP、ET、NE、5-HT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患者(P均<0.05)。研究组中Hp阳性患者SP、ET、NE、5-HT水平均低于Hp阴性患者(P均<0.05),VIP水平高于Hp阴性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ET、NE、5-HT水平升高均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Hp感染的保护因素(P均<0.05),VIP水平升高则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胃肠激素与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存在差异,Hp感染可能与患者胃肠激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变化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 P物质 内皮素 血管活性肠肽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毕旋律 林凡力 +3 位作者 李丹丹 张亚军 王彩羽 郭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瑞替...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T-1水平均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凝血功能及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内皮素-1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浆ET、血清TNF-α的影响
18
作者 邓广旭 廖芬 何笑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脂肪肝(AFL)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E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98例AFL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PPC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脂肪肝(AFL)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E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98例AFL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PPC治疗,观察组给予PPC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TNF-α]、血浆ET水平,临床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ALT、AST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ALT(44.75±6.36)U/L、AST(40.65±4.62)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87±7.78)、(58.11±5.85)U/L(P<0.05)。两组治疗后的TG、TC、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HDL-C水平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TG(1.05±0.13)mmol/L、TC(3.07±0.66)mmol/L、LDL-C(1.79±0.3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77±0.22)、(4.32±0.75)、(2.49±0.47)mmol/L,HDL-C(1.40±0.14)mmol/L高于对照组的(1.05±0.09)mmol/L(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TNF-α、ET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CRP(2.21±0.57)mg/L、TNF-α(247.76±12.08)pg/ml、ET(0.34±0.07)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0.53)mg/L、(332.68±12.21)pg/ml、(0.79±0.13)p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C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FL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脂水平,保护肝功能,不良事件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阿托伐他汀 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内皮素 炎性因子 不良事件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阿替普酶溶栓后MMP-9、ICAM-1、ET-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杜文 袁波 +3 位作者 李燕平 谭莉 李九玖 夏志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1-156,共6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阿替普酶溶栓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80例,分对照组和观...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阿替普酶溶栓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8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标准化治疗;观察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标准化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疗程2 w。评估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量表(ASPECTS)评分、Barthel (BI)指数评分,检测血液中MMP-9、ET-1、ICAM-1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ASPECTS、BI指数评分均升高(P<0.01),血清MMP-9、ET-1、ICAM-1含量水平均降低(P<0.01),以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 <0.01)。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能明显抑制阿替普酶溶栓后患者的MMP-9、ET-1、ICAM-1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AIS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 阿替普酶 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内皮素-1、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清IGF-1、MCP-1及ET-1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康翠伟 李莹 +1 位作者 刘宁 贾向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30-533,538,共5页
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内皮素-1(ET-1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患者256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A... 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内皮素-1(ET-1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患者256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ARDS分为非ARDS组194例、ARDS组62例。比较非ARDS组、ARDS组的血清IGF-1、MCP-1、ET-1水平。比较ARDS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GF-1、MCP-1、ET-1水平。比较ARDS组不同病情程度血清IGF-1、MCP-1、ET-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IGF-1、MCP-1、ET-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IGF-1、MCP-1、ET-1单独或联合检测对食管癌ARDS术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ARDS组血清IGF-1、MCP-1、ET-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RD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MCP-1、ET-1水平比较:术后7 d>术后4 d>术后1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MCP-1、ET-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MCP-1、ET-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IGF-1、MCP-1、ET-1联合检测对食管癌食管癌术后ARDS的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分别为93.27%、90.05%、0.811(0.774~0.932);均高于上述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IGF-1、MCP-1、ET-1在食管癌术后ARDS中表达升高,且与ARDS病情发展相关,有望成为评判食管癌术后ARDS发生及病情程度的标志物,且三者联合检测对食管癌术后ARDS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内皮素-1 食管癌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