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析膜性肾病的病机及诊治思路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博宁 王珍 王耀献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3,528,共6页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讨膜性肾病的病机,提出“湿蕴脾肾,中气下陷”的病机理论,其中以风邪外侵,中土亏损为发病先导,中气不足,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气机凝滞,湿瘀阻络为病机核心,毒损脾肾,中气下陷为病情进展,大气虚散,脏腑衰惫为病重结局...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讨膜性肾病的病机,提出“湿蕴脾肾,中气下陷”的病机理论,其中以风邪外侵,中土亏损为发病先导,中气不足,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气机凝滞,湿瘀阻络为病机核心,毒损脾肾,中气下陷为病情进展,大气虚散,脏腑衰惫为病重结局,中气亏虚贯穿膜性肾病发病始终。论治当取升阳举陷大法,强调早期调补脾肾,御风于外,中期祛湿化瘀解毒,升阳通络,晚期升阳益胃排毒,兼顾心肾虚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蛋白尿 水肿 中气下陷 升阳益胃 脾肾亏虚 风邪外侵 毒损脾肾
下载PDF
唐宋时期丹药疗风初探
2
作者 刘雨茁 崔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192-1196,共5页
唐初炼丹术发生了由成仙到疗疾的转变,最初关注的疾病即是风疾。唐代的疗风丹方多由纯金石类药物制成,尚未大量进入医学文本中。宋代丹药疗风进一步普及和发展,获得医家较为广泛的认可,也成为王室时行的治疗手段。同时,对丹药安全性问... 唐初炼丹术发生了由成仙到疗疾的转变,最初关注的疾病即是风疾。唐代的疗风丹方多由纯金石类药物制成,尚未大量进入医学文本中。宋代丹药疗风进一步普及和发展,获得医家较为广泛的认可,也成为王室时行的治疗手段。同时,对丹药安全性问题的反思也进入了医家的论域,致使部分医者对金石类丹药进行本草化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丹药 外丹 风疾 风病
下载PDF
中医外风证诊断标准的文献分析研究
3
作者 白燕来 于莉 +4 位作者 腾颖 朱昱林 任立松 张会永 杨关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正在应用的外风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为外风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找并筛选发表时间范围在1900年—2021年10月的外风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提及外风证诊断标准的...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正在应用的外风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为外风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找并筛选发表时间范围在1900年—2021年10月的外风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提及外风证诊断标准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42篇文献,通过阅读文章摘要及关键词,整理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有44篇,筛选出11个外风证的诊断标准,2008年《证素辨证学》、1997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2016年《中医儿科学》等。外风证的证候组成共33个,分为风邪袭表、风客肌肤、风邪中络三组,诊断方式有叙述法、赋分法、主次症分级诊断法,《证素辨证学》被引25次,频数最高。结论本研究的外风证诊断标准各自具有优势及局限之处,综合比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的诊断标准更适用于现阶段外风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风 恶风 发热 频次 症状
原文传递
基于“外风引动伏气”因势利导治疗头痛的回顾性研究
4
作者 张谨枫 江雪纯 +4 位作者 陈后勤 安洋 张蕊 闻瑛 袁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525-2528,共4页
目的:基于“外风引动伏气”理论因势利导回顾性分析头痛合剂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121例,根据研究目的分为常规组58例和联合组63例。常规组予以西药治疗,联合组... 目的:基于“外风引动伏气”理论因势利导回顾性分析头痛合剂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121例,根据研究目的分为常规组58例和联合组63例。常规组予以西药治疗,联合组加用头痛合剂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痛症状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液流变学、血沉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且头痛症状评分、Hcy、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酶原低于常规组(P<0.05),但组间血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合剂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程度、下调Hcy,改善血液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因势利导 外风 伏邪 头痛合剂
下载PDF
外感风寒湿热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清CD4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镇兰芳 宋玉 张六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外感湿邪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血清CD4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造模1个月后取大鼠踝关节滑膜进行病理切片,同时摘取眼球取血,用EL... 目的:观察外感湿邪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血清CD4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造模1个月后取大鼠踝关节滑膜进行病理切片,同时摘取眼球取血,用ELISA检测血清中CD44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与正常组比较,滑膜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以风寒湿组增生最为明显,其次为风湿热组,风湿组次之,模型组增生程度最低;血清CD44水平均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5个实验组两两比较CD44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血清CD44水平与其滑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风、寒、湿、热等外邪对CIA发病是有影响的,影响程度以风寒湿组最为严重;在各造模组中,CD44水平明显升高,提示CD44可能参与了CIA的发生,且风、寒、湿、热等外在因素能加重CD44的表达,其中风寒湿组CD44表达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 胶原诱导关节炎 大鼠 CD44
原文传递
基于治未病论治桥本病亚临床期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祎楠 张兰 +4 位作者 董佳妮 李叙颖 王琳 许可 董天娇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5期576-579,共4页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本病亚临床期进行药物干预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根据患者亚临床期的症状及病情转归,予疏肝健脾、补肾软坚功效的中药复方软坚消瘿汤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治未病 阴阳失衡 正虚外侵 软坚消瘿汤
下载PDF
外感风寒湿热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白介素-17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镇兰芳 宋玉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外感风寒湿热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每组10只,造模1个月后用ELISA检测血清及关节液IL-17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 目的观察外感风寒湿热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每组10只,造模1个月后用ELISA检测血清及关节液IL-17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血清及关节液中IL-17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升高(P<0.01),其中以风寒湿组最明显,其次为风湿热组、风湿组,以模型组最低(P<0.01)。结论外感风寒湿热能加重IL-17的表达,提示在相同的风、湿因素下,寒邪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比热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湿热 胶原诱导关节炎 白介素-17
下载PDF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培 蒋鹏飞 +5 位作者 周亚莎 陈立浩 胡艺 邓湖广 彭俊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外邪是指自然界中能引起疾病的邪气或致病因素超过了机体的适应能力,引起机体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引起干眼的外邪主要为燥邪、热邪、风邪,此3种邪气伤及目窍,易造成眼表阴液亏损,根据其外邪属性可将其归为西医学所述干眼不良环境之中... 外邪是指自然界中能引起疾病的邪气或致病因素超过了机体的适应能力,引起机体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引起干眼的外邪主要为燥邪、热邪、风邪,此3种邪气伤及目窍,易造成眼表阴液亏损,根据其外邪属性可将其归为西医学所述干眼不良环境之中。如干燥环境或低湿度环境,以及眼表蒸发增强均可导致眼表干燥,与燥邪致病相似,可归属于燥邪;环境温度增高、紫外线、蓝光等可归属于热邪;空气流动性增加、空气污染等可归属于风邪。本文从中西医角度论述了外邪引起干眼的病机,以期为干眼的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外邪 燥邪 热邪 风邪 中医 病机
下载PDF
丛品教授治疗喉痹经验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辰嘉 丛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总结丛品教授诊疗喉痹的临床经验。[方法]从喉痹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及治疗体会方面论述丛品教授的临证思维和诊治特色,总结其常用方药配伍及加减化裁特色,并附验案举隅。[结果]丛品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应特别重视"... [目的]总结丛品教授诊疗喉痹的临床经验。[方法]从喉痹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及治疗体会方面论述丛品教授的临证思维和诊治特色,总结其常用方药配伍及加减化裁特色,并附验案举隅。[结果]丛品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应特别重视"风、热"之邪和肝、脾、胃三脏的功能失调。辨证上以症状为主、体征为辅并重视舌诊。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形成了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疏风清热、养阴生津、理气活血、化痰散结的治则治法,并运用外治法治疗难治性喉痹。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疗效。[结论]丛品教授对喉痹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及外治法有其个人认识,在临床上收效良好,值得学习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痹 风邪 热邪 外治 丛品 经验
下载PDF
论儿童抽动障碍之“风”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曾传 官锦帅 孙香娟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抽动障碍之"风"的几个内涵:风邪是诱发抽动障碍的主要因素;抽动障碍多以肌肉筋脉抽瘈、蠕动不已具有"风症"的症状特点;其发病病机,常在小儿体质特点基础上出现"外风引动内风",以及"... 本文初步探讨了抽动障碍之"风"的几个内涵:风邪是诱发抽动障碍的主要因素;抽动障碍多以肌肉筋脉抽瘈、蠕动不已具有"风症"的症状特点;其发病病机,常在小儿体质特点基础上出现"外风引动内风",以及"内风招致外风"的内外风相兼的病机特点;临证应当首辨六淫,在精确辨证基础上注重疏散外风与平息内风相结合。力求准确求取病因病机,临证避免单纯以息风止痉,以静止和孤立的视角去审视这一复杂的精神行为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风邪 外风 内风 辨证论证
原文传递
汪悦从“心身同治”立论治疗产后痹经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文 郝冬林 汪悦(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9期982-984,992,共4页
产后痹以气血亏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内外合邪虽为本病主要病机,但亦不能忽视情志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汪悦教授主张从"心身同治"论治产后痹,治心以调肝达郁为务,认为"产后多郁证,首重调肝木"。治身从... 产后痹以气血亏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内外合邪虽为本病主要病机,但亦不能忽视情志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汪悦教授主张从"心身同治"论治产后痹,治心以调肝达郁为务,认为"产后多郁证,首重调肝木"。治身从三处入手,首先患者产后多虚,又逢外邪入侵,故治疗当扶正兼以祛邪;其二,患者症状左右偏重明显时,可遵"左侧病多在营分,右侧病多在气分"的辨治方法;其三,对于不同病位,可考虑参照经络辨证法,循经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痹 心身同治 气血亏虚 外邪侵袭 情志 调肝达郁 扶正祛邪
下载PDF
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探微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义 熊洪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6期75-77,共3页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系清代程钟龄创立用于治疗咳嗽的代表方,配伍严禁、精密得当,温润平和、不寒不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程钟龄认为风寒之邪是咳嗽的主要病因,"咳嗽者,肺寒也""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系清代程钟龄创立用于治疗咳嗽的代表方,配伍严禁、精密得当,温润平和、不寒不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程钟龄认为风寒之邪是咳嗽的主要病因,"咳嗽者,肺寒也""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强调要重视咳嗽初期治疗,毋令失治、误治而变为他证;少阳证、直中证、水气证引起咳嗽均与寒邪有关,少阳证兼咳嗽,肺有寒,小柴胡去参、枣加干姜,温肺散寒;直中证兼咳嗽,寒水上束于肺,温其中而咳自止;水气证兼咳嗽,寒水上射于肺,分表里水气治之:表有水气而发热,小青龙汤发散以行水;里有水气而下利,则用本方去麻黄,加荛花,以攻之;轻则小半夏加茯苓汤,以疏之,俾水饮流通,咳自止矣。咳嗽乃常见症状,急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可表现为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论述了咳嗽的病名、成因、症状、证候分类、治疗及预后转归,外伤六淫或内邪犯肺为主因,系外感或内伤之邪犯肺,宣降失常,气机上逆。"止嗽散,治诸般咳嗽",止嗽散虽为外感风寒咳嗽之主方,临床多数医家用止嗽散加减配伍,化裁运用,对外感风寒、风热、风燥各种证型、内伤等咳嗽均可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嗽散 咳嗽 医学心悟 程钟龄 外感风寒 少阳证 直中证 水气证 风热 风燥 中药复方 方药配伍
原文传递
反流性食管炎病因病机研究简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立书 张琦 徐萍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7期170-171,共2页
反流性食管炎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情志不遂、禀赋不足、外邪侵袭等,与肝脾胃肺关系密切,临床重视对肝郁、肝火的辨治,以和胃降逆为治疗大法,重视调节肺气,恢复其肃降之性。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吐酸 反胃 嘈杂 胃痛 病因病机 饮食失节 情志不遂 禀赋不足 外邪侵袭
原文传递
防己黄芪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华茹 石学慧 +1 位作者 潘凌靖秀 顾伟于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增高引起关节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灼热、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痹证""痉湿暍病"等范畴。主要论述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痛风性、骨性关节炎的...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增高引起关节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灼热、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痹证""痉湿暍病"等范畴。主要论述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痛风性、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阐述痛风性关节炎的西医发生机制,介绍痛风性关节炎中医发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并举病案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防己黄芪汤 外邪侵袭 饮食内伤 先天不足
原文传递
清咽散热汤治疗风热外侵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50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珊珊 栾奕博 张伟 《河南中医》 2020年第6期901-904,共4页
目的:观察清咽散热汤治疗风热外侵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外侵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咽散热汤口服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清咽散热汤治疗风热外侵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外侵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咽散热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84.00%,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咽痛消失、扁桃体红肿消退、退热时间及服用布洛芬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WBC及hs-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咽散热汤治疗风热外侵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及退热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扁桃体炎 小儿 风热外侵证 清咽散热汤
下载PDF
从实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被引量:4
16
作者 裴国超 马金荣 +1 位作者 李红霞 陈洋洋 《河南中医》 2018年第1期96-99,共4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的外因是外邪的侵袭,包括风、寒、湿、热毒等,内因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酿湿生浊,湿浊内蕴,化瘀生热,湿热浊瘀滞留于内,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受损,外邪更易乘虚而入,虚则愈虚,实则更实,循环往复... 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的外因是外邪的侵袭,包括风、寒、湿、热毒等,内因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酿湿生浊,湿浊内蕴,化瘀生热,湿热浊瘀滞留于内,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受损,外邪更易乘虚而入,虚则愈虚,实则更实,循环往复,逐渐导致脏腑衰败、瘀浊内胜而进入临床尿毒症期。湿热、血瘀是慢性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是慢性肾炎病理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二者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进展,同时二者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胶结。少阳枢机不利是慢性肾脏病发展的关键环节,风邪外侵内扰是慢性肾脏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从实论治 湿热 血瘀 疏利少阳 风邪外侵内扰
下载PDF
疏风化浊汤结合常规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伟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疏风化浊汤结合常规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分泌性中耳炎风邪外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口服罗红霉素片、醋酸泼尼松片及接受局部治疗。观察组加予疏风化浊汤内服。2组治疗14天。记... 目的:观察疏风化浊汤结合常规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分泌性中耳炎风邪外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口服罗红霉素片、醋酸泼尼松片及接受局部治疗。观察组加予疏风化浊汤内服。2组治疗14天。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纯音听阈值,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疗程结束后3个月测试咽鼓管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纯音听阈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纯音听阈值低于对照组(P<0.01)。疗程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咽鼓管功能正常的比例为75.56%,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疏风化浊汤内服治疗风邪外袭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听力,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风邪外袭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疏风化浊汤 纯音听阈值 咽鼓管功能
原文传递
越婢加半夏汤化裁辨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岩 施芳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5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越婢加半夏汤化裁辨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则加用越婢加半夏汤化... 目的:观察越婢加半夏汤化裁辨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则加用越婢加半夏汤化裁成的汤药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肺功能变化,监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白细胞介素-10 (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比较临床效果,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7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咳嗽气急、恶寒发热、咳痰色黄质稠、胸闷等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肺功能指标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值(PEF)明显升高,呼吸系统阻力(R rs)则明显下降,血清TNF-α、sICAM-1水平明显下降,IL-10、IFN-γ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明显,肺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血清指标变化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45.83%(P <0.05)。结论:越婢加半夏汤化裁辨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其起效可能与调控血清TNF-α、sICAM-1、IL-10、IFN-γ水平以减轻炎性反应所致的气道损伤、调节Thl/Th2免疫平衡有一定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越婢加半夏汤 中医证候积分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风邪伏肺”理论探讨慢性咳嗽脏腑相关病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智霖 史利卿 +6 位作者 马建岭 王丽云 季坤 温绍惠 王颖 郭淑娟 范钰晗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病症,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结合团队近二十年来对慢性咳嗽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风邪伏肺,脏腑相关”是其重要病机。关于风邪伏肺的认识可以分为内外两端,在“外”主要责之外感风邪,在“内”归因于脏腑相...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病症,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结合团队近二十年来对慢性咳嗽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风邪伏肺,脏腑相关”是其重要病机。关于风邪伏肺的认识可以分为内外两端,在“外”主要责之外感风邪,在“内”归因于脏腑相关,内外合邪,可涉及肺、脾、肝、肾多脏,从而咳嗽迁延难愈,时作时止。因此,在治疗方面更应该多方面兼顾。文章基于“风邪伏肺”理论对慢性咳嗽脏腑相关病机进行探讨,以期获得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丰富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学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风邪伏肺 脏腑相关 内外合邪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漫 沈红强 +3 位作者 信莉 白桦 辛忠海 杨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737-1741,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100例,中医组中医辨证分风邪外犯、肝火上炎、气滞血瘀3型,分别给予中药银翘散、龙胆泻肝汤及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针刺取穴双侧...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100例,中医组中医辨证分风邪外犯、肝火上炎、气滞血瘀3型,分别给予中药银翘散、龙胆泻肝汤及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针刺取穴双侧翳风、耳门、听宫、听会、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足窍阴等穴,隔日针刺1次;并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西医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及甲钴胺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不同中医证型主要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听力、耳鸣、眩晕总有效率分别为91.00%、94.85%、95.92%;西医组分别为69.70%、90.11%、97.22%。两组听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和眩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听力、耳鸣、眩晕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风邪外犯证22例治疗后听力总有效率95.45%,西医组32例为6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风邪外犯证伴耳鸣患者22例总有效率95.45%,西医组27例为7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证型各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出现1例皮疹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联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聋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中药 针刺 风邪外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