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改良手术治疗上脸内翻倒睫对脸板腺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朱加贵 吴琼欢 +1 位作者 黄海 叶波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改良手术治疗上睑内翻倒睫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上睑内翻倒睫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睑板楔形切除术(Hotz)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带蒂眼轮... 目的探讨两种改良手术治疗上睑内翻倒睫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上睑内翻倒睫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睑板楔形切除术(Hotz)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睑板腺功能情况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OSDI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UT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睑板腺功能评分均上升,研究组在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治疗上睑内翻倒睫的效果优于Hotz术式治疗效果,可提升患者的眼表功能,改善睑板腺功能,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少,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眼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内翻倒睫 睑板腺功能 OSDI评分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面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5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29例):采用电针透刺+温... 目的:探讨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面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5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29例):采用电针透刺+温针灸治疗;参照组(29例):采用电针透刺治疗。就组间治疗总有效率、不同时间段面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27/29)高于参照组(62.07%,18/29)(P<0.05);治疗前,治疗组面神经功能评分(35.45±10.95)分同参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35.89±10.0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神经功能评分(86.11±19.92)分高于参照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66.83±12.83)分(P<0.05);治疗组心理功能评分(75.02±6.75)分、社会功能评分(76.95±7.75)分、躯体功能评分(74.51±8.32)分、认知功能评分(73.95±7.85)分以及总体功能评分(299.45±30.62)分均高于参照组的心理功能评分(64.09±8.73)分、社会功能评分(70.95±7.65)分、躯体功能评分(63.83±7.63)分、认知功能评分(65.71±7.25)分以及总体功能评分(264.53±32.61)分(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效果显著,并且将面神经功能显著改善,将生活质量有效提升,实现有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 疗效 面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眼睑部分缝合术治疗眼睑闭合不全5例的临床疗效评估
3
作者 李达佑 黄乔玫 +1 位作者 赖江峰 徐洪旺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眼睑部分缝合术治疗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眼睑闭合不全患者,均采用眼睑部分缝合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眼睑提肌、眼轮匝肌、眼球运动功能评分,上下眼睑距离、眼睑肌力等级,角膜上皮修复指标,各时间疼痛程度,分析... 目的探讨眼睑部分缝合术治疗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眼睑闭合不全患者,均采用眼睑部分缝合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眼睑提肌、眼轮匝肌、眼球运动功能评分,上下眼睑距离、眼睑肌力等级,角膜上皮修复指标,各时间疼痛程度,分析术后不良事件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眼睑提肌功能评分(2.41±0.22)分、眼轮匝肌功能评分(1.60±0.16)分、眼球运动功能评分(6.17±0.45)分均高于手术前的(1.02±0.13)、(0.87±0.12)、(2.04±0.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上下眼睑距离(1.48±0.18)mm短于手术前的(3.07±0.32)mm,眼睑肌力等级(3.45±0.32)级高于手术前的(1.87±0.19)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7.45±0.76)s长于手术前的(3.81±0.42)s,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1.30±0.21)分低于手术前的(5.04±0.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3、7 d,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患者VAS评分呈持续性降低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角膜上皮均得到修复好转,未出现睑缘成角畸形等并发症,未出现异常出血反应,预后结局良好。结论采用眼睑部分缝合术治疗眼睑闭合不全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睑功能,提高其眼睑肌力,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持续性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基本无手术相关风险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部分缝合术 眼睑闭合不全 眼睑功能 角膜上皮修复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小切口提上睑肌缝线缩短术联合微创重睑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向阳 樊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更简单、切口小损伤轻、手术时间短、疗效好的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于2010年4月-2013年10月对老年性上睑下垂采用小切口提上睑肌缝线缩短法联合微创重睑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共22... 目的:探讨更简单、切口小损伤轻、手术时间短、疗效好的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于2010年4月-2013年10月对老年性上睑下垂采用小切口提上睑肌缝线缩短法联合微创重睑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共22眼,年龄55~82岁。结果:术后观察6个月无暴露性角膜炎,术后双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1.0~2.0mm,眼睑闭合不全约2.0mm,双眼睑裂重睑对称,无睑下垂复发病例。结论:老年性上睑下垂是老年人常见性眼病,采用小切口提上睑肌缝线缩短法联合微创重睑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简化了手术难度,伤口损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睑成型自然美丽,疗效明显,适合提上睑肌功能良好睑皮肤无过度过剩的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上睑下垂 微创 提上睑肌功能 提上睑肌缝线 重睑术 褥式缝线 3/0丝线 新斯的明试验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娜 李洁 李素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与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98例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165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n=49,83眼)采取基于p... 目的:比较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与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98例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165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n=49,83眼)采取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治疗;对照组(n=49,82眼)采取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矫正效果、眼表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眼部症状[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矫正良好率分别为96.39%、95.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BUT、TMH、CFS评分、SIT值及OS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UT、TMH、SI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FS评分、OSDI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眼轮匝肌缩短术,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对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的眼表功能的远期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 眼轮匝肌缩短术 改良Park法 睑内翻手术 眼表功能 矫正效果
下载PDF
改良式提上睑肌延长术对中重度TAO上睑退缩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雪 闫欢欢 +1 位作者 艾华 李春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8期567-570,共4页
目的评估改良式提上睑肌延长术对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TAO)上睑退缩患者容貌外观、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中重度静止期TAO上睑退缩患者入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提上睑肌中央腱膜... 目的评估改良式提上睑肌延长术对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TAO)上睑退缩患者容貌外观、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中重度静止期TAO上睑退缩患者入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提上睑肌中央腱膜切断术治疗,改良组给予改良式提上睑肌延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容貌外观、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1)术后容貌变化: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睑裂高度(t=9.113,P=0.000)、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t=9.749,P=0.000)及眼睑闭合时露白值(t=39.131,P=0.000),改良组各指标值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2)术后症状改善率:改良组为98.00%,对照组为86.00%,改良组高于对照组(x^2=4.891,P=0.027),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生活质量: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视功能(t=8.243,P=0.000)、社会心理评分(t=8.413,P=0.000),改良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提上睑肌延长术可改善中重度TAO上睑退缩患者容貌外观,恢复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上睑肌延长术 甲状腺相关眼病 上睑退缩 视功能
下载PDF
改良切口联合局部滑行肌皮瓣一期修复中小范围眼睑分裂痣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辰晨 邓远 李政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切口的眼睑分裂痣切除联合局部滑行肌皮瓣对中小范围眼睑分裂痣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中小范围眼睑分裂痣患者,根据具体病变情况,设计改良切口的分裂痣切除,并用局部滑行肌皮瓣行一期修复,对术后效... 目的:观察改良切口的眼睑分裂痣切除联合局部滑行肌皮瓣对中小范围眼睑分裂痣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中小范围眼睑分裂痣患者,根据具体病变情况,设计改良切口的分裂痣切除,并用局部滑行肌皮瓣行一期修复,对术后效果进行观察,评估其疗效。结果:本组共20例患者,术后效果优者达95.00%(19例),良5.00%(1例),在保证眼睑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均能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结论:在保证泪道及眼睑功能正常的基础上,以改良手术切口方案部分切除色素病灶,应用周边肌皮瓣一期修复缺损区治疗,对中小范围分裂痣患者可以达到满意的功能重建及美容改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分裂痣 局部滑行肌皮瓣 部分切除 功能重建 美容修复
下载PDF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后上睑运动状态的观察与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史俊虎 刘杉 +2 位作者 庞润晖 王娟 白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上睑的运动状态,评价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后上睑运动功能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眼整形泪器科住院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46例6 0眼,随... 目的:观察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上睑的运动状态,评价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后上睑运动功能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眼整形泪器科住院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46例6 0眼,随机分两组,分别接受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记录上睑的活动范围、泪膜分布状态、上睑迟滞及眼睑闭合不全四项指标,对这四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受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患者术后上睑活动度、泪膜分布状态均明显优于额肌瓣悬吊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患者术后上睑迟滞及眼睑闭合不全现象较轻、恢复快;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相比,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术后具有更好的上睑运动状态、泪膜分布状态好、上睑迟滞及眼睑闭合不全较轻,是局麻状态下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更加优越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 额肌瓣悬吊术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上睑运动功能
下载PDF
眶周穿支皮瓣与耳软骨及口腔黏膜共同修复全层眼睑缺损效果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长磊 冷向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眶周穿支皮瓣与耳软骨及口腔黏膜共同修复全层眼睑缺损的效果及对美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全层眼睑缺损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眶周穿支皮瓣与耳软骨及口腔黏膜共同修复。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眶周穿支皮瓣与耳软骨及口腔黏膜共同修复全层眼睑缺损的效果及对美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全层眼睑缺损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眶周穿支皮瓣与耳软骨及口腔黏膜共同修复。分析患者修复效果、比较修复前后睑裂高度差值、睑裂长度差值、美观功能评分、抑郁、焦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92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4.8%(78/92);并发症发生率为30.4%(28/92)。修复后睑裂高度差值、睑裂长度差值、抑郁、焦虑评分小于修复前,修复后美观功能评分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眼睑缺损修复中,眶周穿支皮瓣与耳软骨及口腔黏膜共同修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周穿支皮瓣 耳软骨 口腔黏膜 联合修复 全层眼睑缺损 美观功能评分
下载PDF
三瓣吻合矫正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美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杰 刘竟慧 +1 位作者 张蕾 李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瓣吻合矫正术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美学情况及眼睑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提上睑肌缩短、翼状韧带悬... 目的:探讨三瓣吻合矫正术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美学情况及眼睑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提上睑肌缩短、翼状韧带悬吊治疗,观察组接受三瓣吻合矫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眼睑生理功能变化、面部美学比例改变、并发症及美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上睑活动度及眼睑自然闭合时睑裂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睑活动度高于对照组[(5.2±0.3)mm vs(4.8±0.4)mm],眼睑自然闭合时睑裂高度低于对照组[(1.5±0.3)mm vs(2.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双睑高度对称评分[(2.53±0.32)]分、上睑轮廓评分[(2.49±0.23)分]、重睑形成效果评分[(2.70±0.15)分]高于对照组[(2.25±0.39)分、(2.28±0.31)分、(2.54±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ΔL1/L2为(0.05±0.02),低于对照组的(0.0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发生1例睑外翻,1例感染;观察组发生1例感染,1例血肿,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瓣吻合矫正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美学效果及眼睑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瓣吻合矫正术 上睑下垂 重度 美学 眼睑 生理功能
下载PDF
自体脂肪移植在眼睑畸形矫正及功能重建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爱娟 吴丹 叶信海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25-427,431,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修复眼睑凹陷畸形伴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20年7月于我科就诊的13例眼睑凹陷畸形患者,其中伴有睁眼困难者4例,伴轻度上睑外翻者8例,伴中度眼睑闭合不全者1例。所有患者均予腹部颗粒脂肪或...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修复眼睑凹陷畸形伴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20年7月于我科就诊的13例眼睑凹陷畸形患者,其中伴有睁眼困难者4例,伴轻度上睑外翻者8例,伴中度眼睑闭合不全者1例。所有患者均予腹部颗粒脂肪或腹股沟区块状脂肪移植修复眼睑凹陷畸形。术后随访3~18个月,对比术前、术后眼睑凹陷畸形矫正情况,睁眼困难、眼睑外翻及眼睑闭合不全的矫正情况,眼睑美学改善情况等。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眼窝凹陷均获得明显矫正,睁眼困难、轻度眼睑闭合不全、轻度睑外翻等也明显改善,术后眼睑形态满意率达92%。所有患者术后无脂肪栓塞、血肿、感染、脂肪结节液化等并发症。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眼睑凹陷畸形临床效果确切,同时还可改善轻度眼睑闭合不全、轻度睑外翻等症状,恢复眼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凹陷畸形 自体脂肪移植 眼睑功能 眼睑修复
下载PDF
颞部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大面积下睑前层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兆川 史俊虎 +2 位作者 贾鑫 王慧星 白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颞部眼轮匝肌蒂皮瓣在眼睑全层重建术中修复大面积下睑前层缺损的远期效果,并对下睑解剖和功能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诊治的大面积下睑前层缺损患者共43例。所有患者眼睑后层根据睑... 目的:观察颞部眼轮匝肌蒂皮瓣在眼睑全层重建术中修复大面积下睑前层缺损的远期效果,并对下睑解剖和功能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诊治的大面积下睑前层缺损患者共43例。所有患者眼睑后层根据睑板缺损情况做不同处理,前层均使用颞部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术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一期愈合情况、皮瓣存活率、皮瓣颜色和平整性,在下睑位置和解剖功能方面通过下睑缘角膜映光点距离(MRD2)、巩膜暴露高度、睑裂闭合不全高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术后1年复查,43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颜色和质地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供区瘢痕隐蔽;2例患者出现轻度眼睑内翻,2例患者出现眼睑退缩伴眼睑闭合不全,3例皮瓣肌蒂扭转部位出现臃肿。术后1年MRD2、巩膜暴露、眼睑闭合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部眼轮匝肌蒂皮瓣具有血供丰富、应用灵活、瘢痕隐蔽等优点,术后远期下睑形态及功能均可达到满意效果,是眼睑重建手术中修复大面积下睑前层缺损的可靠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眼轮匝肌 眼睑肿瘤 眼睑缺损 眼睑重建 解剖功能
下载PDF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对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重睑评分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银钰 陶宇 +2 位作者 池凯 周水勇 刘杨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9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对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重睑评分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整形科接受治疗的80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CFS悬吊术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41例,48眼),将采用额... 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对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重睑评分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整形科接受治疗的80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CFS悬吊术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41例,48眼),将采用额肌筋膜悬吊术(FMFS)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39例,46眼)。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术前、术后1个月美容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睑弧度、眼睑高度对称以及双重睑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CFS悬吊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美容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上睑下垂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 额肌筋膜悬吊术 重睑评分 安全性
下载PDF
三种术式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美学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文婷 肖文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睑袋去除术、眼轮匝肌切除术、睑缘间切开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的380例老年性睑内翻患者资料,其中127例行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睑袋去除术为折叠缩短组,127例行眼轮匝...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睑袋去除术、眼轮匝肌切除术、睑缘间切开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的380例老年性睑内翻患者资料,其中127例行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睑袋去除术为折叠缩短组,127例行眼轮匝肌切除术为匝肌切除组,126例行睑缘间切开术为睑缘间切开组。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眼部功能、手术满意度及随访复发率。结果:与折叠缩短组比,匝肌切除组及睑缘间切开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延长,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增加,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折叠缩短组相比,匝肌切除组与睑缘间切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且三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值、泪膜破裂时间(BUT)值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折叠缩短组手术满意度为97.64%,匝肌切除组为93.70%,睑缘间切开组为88.89%,三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折叠缩短组出现2例复发,占比1.57%,匝肌切除组出现6例复发,占比4.72%,睑缘间切开组出现10例复发,占比7.94%,三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5.67,P<0.05)。结论:与眼轮匝肌切除术、睑缘间切开术相比,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睑袋去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明显、远期疗效稳定等特点,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睑内翻 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 眼轮匝肌切除术 睑缘间切开术 术后并发症 眼部功能 手术满意度 美学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者术后眼表功能与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黎菡 《新疆医学》 2022年第10期1220-1222,1237,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者术后眼表功能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8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围术期实...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者术后眼表功能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8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评价并比较不同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术后眼表功能与视觉质量的影响。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患者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均显著升高,2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睑板腺分泌物评分则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患者视觉质量评分显著升高,睑缘形态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睑缘形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案相比,预见性护理对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者术后眼表功能与视觉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睑板腺功能障碍 预见性护理 眼表功能 视觉质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溢泪48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宁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12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下睑轮匝肌加强手术联合中药熏蒸及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溢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A组行手术治疗;对照B组行中医药口服、中药熏蒸及针刺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下睑轮匝肌加强手术联合中药熏蒸及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溢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A组行手术治疗;对照B组行中医药口服、中药熏蒸及针刺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果:治愈率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下睑轮匝肌加强手术联合术后中药熏蒸及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溢泪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泪 功能性 轮匝肌加强手术 中药熏蒸 针刺 明目熏洗液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1期87-89,118,共4页
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效果及面神经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顽固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小电针透刺治疗,研究组4... 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效果及面神经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顽固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小电针透刺治疗,研究组44例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面神经功能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45%)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且研究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为(83.27±8.24)分,高于对照组的(69.72±13.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7,P<0.05);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31.62±2.63)分、(32.13±4.29)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8、8.724,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效果明显,增强患者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顽固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 面神经功能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三瓣吻合矫正术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临床效果评价
18
作者 黄静 王红 +1 位作者 郭一敏 姚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三瓣吻合矫正术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美观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在承德市口腔医院医学美容科接受治疗的76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提上... 目的:探究三瓣吻合矫正术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美观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在承德市口腔医院医学美容科接受治疗的76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翼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使用三瓣吻合矫正术。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眼睑生理功能与眼睑美学效果、术后不良反应、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眼睑自然闭合时的睑裂高度低于对照组,上眼睑活动度、眼睑美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瓣吻合矫正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眼睑的生理功能,提高美容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三瓣吻合矫正术 上睑肌缩短术 翼状韧带悬吊术 生理功能 美观效果
下载PDF
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转移重建眼睑的眼表功能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桂琴 周凤 +2 位作者 欧阳明 李钫 林华 《眼科》 CAS 200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评价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转移治疗因机械伤、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3例(13眼)因机械伤或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患者:方法对13例患者行白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 目的评价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转移治疗因机械伤、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3例(13眼)因机械伤或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患者:方法对13例患者行白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转移术。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睑裂长度、睑裂高度、睑闭合不全的程度,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术后半年睑缘切开时取移植的硬腭黏膜进行组织学检查。随访8个月以上:主要指标手术效果、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移植后硬腭黏膜的组织学结构。结果11眼达到眼表功能优秀的治疗效果,2眼良好,手术前后患者的眼表功能无明显变化。自体硬腭黏膜移植眼睑后可与残留睑板结膜良好愈合,未见有植人物感染现象:手术半年后硬腭黏膜上皮与结膜上皮结构类似,黏膜上皮内出现杯状样细胞。结论硬腭黏膜片移植联合眶周皮瓣转移是眼睑重建的良好方法,手术不影响患者的眼表功能。受眼局部微环境的影响,硬腭黏膜可能逐渐向结膜形态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腭黏膜 眼睑缺损 眼表功能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下睑松弛导致功能性溢泪的诊治方法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莹莹 李静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下睑松弛引起的功能性溢泪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可疑下睑松弛引起的功能性溢泪的患者通过睑外侧胶布粘贴法作出诊断,并通过外侧睑板条悬吊术(Lateral tarsalstrip)对其进行治疗。胶布粘贴法:用宽约15—20mm,长约8... 目的探讨下睑松弛引起的功能性溢泪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可疑下睑松弛引起的功能性溢泪的患者通过睑外侧胶布粘贴法作出诊断,并通过外侧睑板条悬吊术(Lateral tarsalstrip)对其进行治疗。胶布粘贴法:用宽约15—20mm,长约80mm的胶布自患者眼睑下方脸颊斜向外上方粘贴,胶布和睑裂呈45度角将下睑向外眦外上方牵拉,增加下睑张力,双侧对称,贴胶布后20rain内记录患者在自然情况下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所有10例患者胶布粘贴5min后溢泪症状完全消失,裂隙灯下外眦皮肤泪液浸渍线消失。所有患者行外侧睑板条悬吊术,术后下睑张力增加,溢泪症状消失。有2例患者在术后2月症状复发。结论通过眼睑胶布粘贴法能快速对下睑松弛引起的功能性溢泪做出诊断;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可起到增加下睑张力,紧张外眦韧带的作用,是治疗下睑松弛引起的功能性溢泪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溢泪 眼睑张力 外侧睑板条悬吊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