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族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V Leiden突变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贺颖 齐华 +2 位作者 连建华 郑红 游文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探讨汉族人FV基因 16 91位点多态分布情况及FVLeiden突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 ,检测 10 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与 10 6例正常对照的FVLeiden突变 ,并进... 目的 ;探讨汉族人FV基因 16 91位点多态分布情况及FVLeiden突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 ,检测 10 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与 10 6例正常对照的FVLeiden突变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FV基因第 16 91位点的基因型为G/G ,全部为野生型 ,未见突变类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 深静脉血栓形成 fvleiden突变 检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FV Leiden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邢颜超 马爱华 +6 位作者 程维兴 王文利 陈红 孔江 王冬梅 崔希嘏 唐艺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 :建立FVLeiden突变的检测方法 ,研究分析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人群中FVLeiden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对新疆地区 183例 (汉族 98例 ;哈萨克族 85例 )健康个体进行FVLei de... 目的 :建立FVLeiden突变的检测方法 ,研究分析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人群中FVLeiden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对新疆地区 183例 (汉族 98例 ;哈萨克族 85例 )健康个体进行FVLei den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 :哈萨克族人群中检出 3例FVLeiden(FVArg50 6→Gln)突变杂合子 ,;汉族人群中均无该突变类型 ,没有发现突变纯合子。哈萨克族人群FVLeiden突变的发生率为 3.5 % ,和汉族人群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中国新疆地区哈萨克族人群中存在FVLeiden基因突变 ,而受检测组汉族人群中未见到该类型突变 ,FVLeiden突变可能不是新疆地区汉族人群静脉血栓 (VT)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fv leiden 静脉血栓 杂合子 抗活化蛋白C现象 哈萨克族
下载PDF
中国人群凝血酶原FⅡG20210A和FVLeiden的分布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红 连建华 +4 位作者 贺颖 齐华 曾青成 Christopher Butt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FV Leiden(FVL)和FⅡG20210A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利用多重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676例正常中国人和500例高加索正常人群的FVL和FⅡG20210A的分布情况。结果:中国人群中FVL和FⅡG20210A的分布频率和位点... 目的:探讨FV Leiden(FVL)和FⅡG20210A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利用多重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676例正常中国人和500例高加索正常人群的FVL和FⅡG20210A的分布情况。结果:中国人群中FVL和FⅡG20210A的分布频率和位点频率均为0.15%和0.07%,其中FVL分布频率与高加索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VL和FⅡG20210A在中国人群中分布频率极低,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 leiden FⅡ G20210A 血栓形成 病因学
下载PDF
哈萨克族人群中FVLeiden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邢颜超 马爱华 +5 位作者 程维兴 王文利 陈红 孔江 王冬梅 崔希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人群中FVLeiden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对新疆地区 183例 (汉族 98例 ;哈萨克族 85例 )健康个体进行FVLeiden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 哈萨... 目的 研究分析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人群中FVLeiden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对新疆地区 183例 (汉族 98例 ;哈萨克族 85例 )健康个体进行FVLeiden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 哈萨克族人群中检出 3例FVLeiden(FVArg50 6→Gln)突变杂合子 ;汉族人群中均无该突变类型。结论 中国新疆地区哈萨克族人群中存在FVLeiden基因突变 ,而汉族人群中未检测到该类型突变 ,FVLeiden突变可能不是中国人群静脉血栓 (VT)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种族人群的VT致病的分子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V 基因突变 静脉血栓 杂合子 抗活化蛋白C现象
下载PDF
新疆蒙古族健康人群中FV Leiden突变的研究
5
作者 江雪萍 冯秀丽 +1 位作者 杨忠伟 肖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疆蒙古族健康人群中FV Leiden(凝血因子V)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新疆地区132例健康个体(其中50例蒙古族和82例汉族)进行FV Leiden... 目的探讨新疆蒙古族健康人群中FV Leiden(凝血因子V)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新疆地区132例健康个体(其中50例蒙古族和82例汉族)进行FV Leiden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新疆蒙古族和汉族健康个体均未检出FV Leiden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结论新疆地区蒙古族人群和汉族健康人群均未见到FV Leiden基因突变,提示FV Leiden突变可能不是新疆地区蒙古族和汉族健康人群以及冠心病人群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蒙古族 基因突变 凝血因子V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C677T), Factor V Leiden (G1691A), Prothrombin Mutation (G20210A) and Severe Preeclampsia in a Brazilian Population
6
作者 Thiago F. V. Freire Gervina B. M. Holanda +3 位作者 Debora M. da Costa Zuleika S. Sampaio Francisco E. L. Feitosa Silvia H. B. Rabenhorst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4年第10期628-635,共8页
Objectiv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tiologic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preeclampsia, we inves- tigated hereditary factors for thrombosis, FV Leiden, F II 20210A mutation and the polymorphism C677T of the MTHFR, as ... Objectiv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tiologic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preeclampsia, we inves- tigated hereditary factors for thrombosis, FV Leiden, F II 20210A mutation and the polymorphism C677T of the MTHFR, as singly and as in association, in a group of women from Ceará state-Northeast Brazil with severe preeclampsia. Material and Methods: We conducted a case-control study. 101 cases of severe preeclampsia were recruited from School Maternity Assis Chateaubriand, a reference Maternity of State of Ceará, Brazil, from Dec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0. For clinical correlations, women were interrogated about fetal low weight (less than2500 grams) and fetal loss in previous pregnancies. Low weight, fetal loss and necessity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eonatal ICU) related to current pregnancy were registered. 245 healthy voluntary women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blood bank donors to verify the frequency of FV Leiden, FII and MTHFR as a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Committee on Ethics in Human Research of Maternidade Escola Assis Chateubriand and all individuals gave their informed cons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Standard veinipuncture, with EDTA as anticoagulant, was used to collect blood samples.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soon after, using a salting out method.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with ethidium bromide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DNA extraction.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of FV Leiden and FII mutation carrier were 0.99% (1/101) for both factors in the preeclampsia patients and 1.86% (4/214) and 0.93% (2/214), respectively, in control group. All mutates were heterozygous and concomitance of both mutations was not found. The 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the MTHFR C677T in the patients and controls frequencies was in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p ≤ 0.05).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s in MTHFR genotypes or alleles. Conclusions: The FV Leiden, FII G20210A mutation and MTHFR C677T were not risks for preeclampsia development. FV Leiden and FII G20210A mutations had low frequency in the population studied, which may justify the absence of asso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ECLAMPSIA THROMBOPHILIA Neonatal Outcomes fv leiden PROTHROMBIN MTHFR
下载PDF
凝血因子V169G→A基因突变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邢颜超 马爱华 +2 位作者 程维兴 陈红 唐艺 《中国微循环》 2003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中国新疆地区健康人群中FV1691G→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凝血因子V(coagulation factor V)在凝血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辅因子,其基因中一个点突变1691G→A,使它对抗凝血系统中的一种血浆蛋白质C(APC)的失活作用而产生抗性... 目的 研究分析中国新疆地区健康人群中FV1691G→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凝血因子V(coagulation factor V)在凝血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辅因子,其基因中一个点突变1691G→A,使它对抗凝血系统中的一种血浆蛋白质C(APC)的失活作用而产生抗性,从而使血栓发生风险增大。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新疆地区98例汉族、67例维吾尔族和54例哈萨克族健康个体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哈萨克族人群中检出2例FV Leiden 1691G→A突变杂合子;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类型。结论 中国新疆地区哈萨克族人群中存在FV Leiden基因突变,而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未检测到该类型突变,FV Leiden的发生存在着地区、种族差异,FV Leiden突变可能不是新疆地区人群静脉血栓(VT)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leiden 基因突变 静脉血栓 杂合子 抗活化蛋白C现象
下载PDF
动脉血栓性疾病抗活化蛋白C和凝血因子Ⅴ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丽霞 哈力代 温丙昭 《医学综述》 2007年第9期665-667,共3页
引起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其中抗活化蛋白C现象是至今所知的最主要的原因,APCR是到目前为止人们所发现的发生率最高的血栓风险因素,APCR和FⅤ Leiden存在地区种属差异。本文主要就动脉血栓形成与APCR进行综述。
关键词 动脉血栓 抗活化蛋白C现象 凝血因子V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活化蛋白C抵抗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
9
作者 王丽丽 石磊 徐成伟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浆中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与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狼疮抗凝物质(LA)等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对FV基因进行分析,同时用APTT-APC法、简化的单管稀...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浆中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与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狼疮抗凝物质(LA)等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对FV基因进行分析,同时用APTT-APC法、简化的单管稀释蝰蛇毒时间测定法(DVVT)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APCR敏感性比值、LA水平以及抗磷脂抗体Ig G(ACA Ig G)含量。结果NC正常化APCR敏感指数比值(n-APCR-SR)为(0.95±0.16),NP有22例n-APCR-SR<0.63,即APCR阳性率为44%,NC组仅为2例阳性(4%);在妊高征组(PIH)有12例,占总数的40%;习惯性流产组(HA)4例,占总数的20%。各组间在APCR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APCR阳性者均为检测到F V Leiden突变;同时发现LA阳性率和APCR阳性率在NP组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APCR可能是妊娠期高凝状态一个危险因素,但并非是FV基因点突变引起的;LA和ACAIgG可能是获得性APCR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蛋白C抵抗 fv leiden突变 狼疮抗凝物 抗心磷脂抗体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的遗传性活化蛋白C抵抗症遗传特点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孝君 李国良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遗传性易栓症家系的遗传基础,探索汉族人群的遗传性活化蛋白C抵抗(Resistance ofactivated protein C,APCR)症遗传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分析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结果:易栓症相关基因(FV)第10号外显...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遗传性易栓症家系的遗传基础,探索汉族人群的遗传性活化蛋白C抵抗(Resistance ofactivated protein C,APCR)症遗传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分析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结果:易栓症相关基因(FV)第10号外显子均不存在FVLeiden突变。但发现存在FVrs6020A-G纯合突变。结论:该遗传性APCR症家系中排除了FVLeiden突变,提示APCR存在遗传异质性;发现了FVrs6020A-G纯合突变,提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与APCR相关新的FV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易栓症 APCR fvleiden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