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II)改性蒙脱石对土壤汞的吸附固定机理探究
1
作者 周细霞 刘朝淑 孙荣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4,共12页
为明确Fe-MMT对土壤汞离子(Hg^(2+))的吸附、解吸特性及潜在作用机理,采用FeSO_(4)·7H_(2)O改性钠基蒙脱土(Na-MMT),合成了Fe(II)基蒙脱石(Fe-MMT),并探究了不同pH值、吸附剂用量、Hg^(2+)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下,Fe-MMT对土壤... 为明确Fe-MMT对土壤汞离子(Hg^(2+))的吸附、解吸特性及潜在作用机理,采用FeSO_(4)·7H_(2)O改性钠基蒙脱土(Na-MMT),合成了Fe(II)基蒙脱石(Fe-MMT),并探究了不同pH值、吸附剂用量、Hg^(2+)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下,Fe-MMT对土壤Hg^(2+)的吸附解吸特性、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结果发现:在pH=5、吸附剂用量为0.5 g、Hg^(2+)初始浓度为170 mg/L、反应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Fe-MMT对土壤Hg^(2+)的去除率高达76.8%;Fe-MMT对Hg^(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行为,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且主要发生在吸附剂表面的均相反应位点上;结合微观结构表征,发现Fe-MMT对土壤Hg^(2+)的吸附主要通过-S^(2-)、-SH和-OH与Hg^(2+)进行络合,以及Fe^(2+)与Hg^(2+)的原位共沉淀络合引起的;Fe-MMT在水-土混合体系中的解吸率为9.7%,表明Fe-MMT对土壤Hg^(2+)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可见,Fe-MMT具有修复Hg污染土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水土混合 解吸 fe(ii)改性蒙脱石(fe-MMT)
下载PDF
Elimination,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Fe(II) Ions by Adsorption in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 on Activated Carbons in Aqueous Media
2
作者 Spenseur Bouassa Mougnala Charly Mve Mfoumou +5 位作者 Berthy Lionel Mbouiti Pradel Tonda-Mikiela Francis Ngoye Ferdinand Evoung Evoung Jean Aubin Ondo Guy Raymond Feuya Tchouya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10期181-203,共23页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iron(II) ions (Fe(II)) by adsorption in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 in aqueous media on activated carbons (AC-i30min, AC-i1h, and AC-i24h), prepared...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iron(II) ions (Fe(II)) by adsorption in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 in aqueous media on activated carbons (AC-i30min, AC-i1h, and AC-i24h), prepared from palm nut shells collected in the city of Franceville to Gabon, using potassium hydroxide (KOH) as the activating agent. Resul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Fe(II) in 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 on prepared activated carbons (ACs) showed that the AC-i24h adsorbent has the best Fe(II) adsorption capacities at saturation (Qsat). The Qsat obtained on AC-i24h in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 (17.87 and 10.38 mg/g, respectivel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AC-i30min (13.89 and 5.54 mg/g respectively) and AC-i1h (14.92 and 8.64 mg/g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static adsorption was more effective in the removal of Fe(II) ions in aqueous media in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percentage removal (%E) of Fe(II) obtained on prepared activated carbons in static conditions was better than those obtained in dynamic conditions, especially on AC-i24h, where the %E was 89.27% in static and 61.56% in dynamic. In kinetic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best describe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Fe(II) on prepared activated carbons in static adsorption, with mainly of chemisorption on the solid surfaces. However, in dynamic conditions, the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was more suitable. In addition to the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Fe(II)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s, strong interactions (chemisorption) were also observed. Also, thermodynamic data obtained on AC-i24h in static adsorption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Fe(II) was spontaneous and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ΔG˚ H˚ = 503.5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m Nut Shells Activated Carbon Removal fe(ii) 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 KINETICS Thermodynamics
下载PDF
NTA-Fe@PDA/H_(2)O_(2)氧化去除废水中盐酸土霉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嘉伟 苏冰琴 +5 位作者 李兴发 卫月星 郑晓晓 张霞玲 宋鑫峂 赵文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80-2692,共13页
利用聚多巴胺(PDA)与氮川三乙酸(NTA)接枝并螯合Fe^(3+),形成以PDA为载体、NTA为Fe^(3+)螯合剂的芬顿催化剂NTA-Fe@PDA,采用NTA-Fe@PDA/H_(2)O_(2)芬顿氧化法去除废水中盐酸土霉素(OTC).材料表征结果发现,NTA-Fe@PDA属于典型的介孔结构... 利用聚多巴胺(PDA)与氮川三乙酸(NTA)接枝并螯合Fe^(3+),形成以PDA为载体、NTA为Fe^(3+)螯合剂的芬顿催化剂NTA-Fe@PDA,采用NTA-Fe@PDA/H_(2)O_(2)芬顿氧化法去除废水中盐酸土霉素(OTC).材料表征结果发现,NTA-Fe@PDA属于典型的介孔结构,Fe元素与有机配体成功螯合,PDA的聚合效果良好.探讨了H_(2)O_(2)投加量、NTA-Fe@PDA投加量和初始pH值对OTC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TA-Fe@PDA浓度为200mg/L,H_(2)O_(2)浓度为5mmol/L,初始pH值为4.85的条件下,反应60min后,20mg/L OTC的降解率达到96.23%.自由基鉴定实验表明,·OH是OTC降解过程中的主要自由基.通过LC-MS分析结果推测了OTC降解的中间产物和可能的降解路径.NTA-Fe@PDA在反应体系中重复利用8次以后,OTC的降解率仍在86.80%以上.NTA-Fe@PDA/H_(2)O_(2)芬顿法为抗生素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fe^(3+)螯合剂 芬顿氧化 盐酸土霉素 降解机制
下载PDF
羊肝多肽-Fe^(2+)螯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4
作者 武全英 王鹏杰 +4 位作者 张昊 杨扬 刘慧婷 文鹏程 张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6-2375,共10页
为开发高效生物补铁剂以制备Fe^(2+)螯合率高的多肽产品,本研究以小尾寒羊羊肝为原料,筛选适宜的羊肝蛋白水解酶,优化p H值、肽铁质量比(m/m)、抗坏血酸浓度等影响肽亚铁螯合的因素,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 为开发高效生物补铁剂以制备Fe^(2+)螯合率高的多肽产品,本研究以小尾寒羊羊肝为原料,筛选适宜的羊肝蛋白水解酶,优化p H值、肽铁质量比(m/m)、抗坏血酸浓度等影响肽亚铁螯合的因素,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表征羊肝多肽-Fe^(2+)螯合物微观结构及螯合位点。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是制备羊肝多肽-Fe^(2+)螯合物的最适宜酶;当p H值为7.97、肽铁质量比(m/m)为2.72∶1、抗坏血酸浓度为16 mg·m L^(-1)、温度为65℃、时间为80 min时,多肽-Fe^(2+)螯合率最高(58.07%);多肽-Fe^(2+)螯合物呈表面粗糙但整体密集的球状结构,这是由于Fe^(2+)与羊肝多肽氨基酸上的-COO-、N-H、C=O形成配位键所致,螯合物中铁占比为4.84%。本研究有利于推动新型铁补充剂的开发,也可为提高羊肝副产物的附加值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肝 多肽-fe^(2+)螯合物 螯合条件优化 结构表征
下载PDF
Enhanced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by Fe/N co-doped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with dual active sites for efficient removal of m-cresol 被引量:1
5
作者 Donghui Li Wenzhe Wu +6 位作者 Xue Ren Xixi Zhao Hongbing Song Meng Xiao Quanhong Zhu Hengjun Gai Tingting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0-144,共15页
The novel Fe-N co-doped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m-cresol removal was prepared by urea-assisted impregnation and simple pyrolysis method.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e-NC catalyst,th... The novel Fe-N co-doped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m-cresol removal was prepared by urea-assisted impregnation and simple pyrolysis method.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e-NC catalyst,the complexation of N elements in urea could anchor Fe,and the formation of C3N4during urea pyrolysis could also prevent migr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Fe species,which jointly improve the dispersion and stability of Fe.The FeN4sites and highly dispersed Fe nanoparticles synergistically trigger the dual-site peroxymonosulfate (PMS) activation for highly efficient m-cresol degradation,while the ordered mesoporous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 could improve the mass transfer rate of the catalytic process,which together promote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cresol by PMS activation.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nalytic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ystem degrades m-cresol by free radical pathway mainly based on SO_(4)^(-)·and·OH,and partially based on·OH as the active components,and a possible PMS activation mechanism by 5Fe-50 for m-cresol degradation was proposed.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fficient and stable catalyst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by activated P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radation PEROXYMONOSULFATE fe(ii)/fe(iiI)/feN4 Ordered mesopores carbon Catalyst Radical
下载PDF
Fe^(2+)螯合剂对羟脯氨酸发酵的影响
6
作者 龚雨 李长庚 +1 位作者 李旭 徐庆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5,共6页
为解决反式-4-羟基脯氨酸发酵过程中Fe^(2+)供应不足、产酸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大肠杆菌HYP-08为供试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Fe^(2+)螯合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羟脯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通过5 L发酵放大验证,以羟脯氨酸产量、生物量... 为解决反式-4-羟基脯氨酸发酵过程中Fe^(2+)供应不足、产酸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大肠杆菌HYP-08为供试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Fe^(2+)螯合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羟脯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通过5 L发酵放大验证,以羟脯氨酸产量、生物量,糖酸转化率为指标,进一步探究其在放大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亚铁对羟脯氨酸发酵效果最好,流加发酵生产中,最终确定了10 h开始持连续流加的补料方式,反式-4-羟基脯氨酸生物量及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46.2、118.6 g/L,较优化前提高了12.1%和4.2%,副产物乙酸减少到1.05 g/L,葡萄糖酸亚铁的添加有效增强了菌体活力,提高了羟脯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为微生物发酵生产羟脯氨酸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螯合剂 羟脯氨酸 连续流加 大肠杆菌 葡萄糖酸亚铁
下载PDF
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再生的影响
7
作者 邓军 张国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d/AC催化剂添加量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脱硝效率为80%)还原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开启超声、Pd/AC催化剂作用下,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能够有效地还原Fe(Ⅱ)EDTA络合脱硝液中的NO,实现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当甲酸钠添加量为10.00 g/L,甲酸添加量为2.10 g/L,Pd/AC催化剂添加量为3.00 g/L时,得到的再生络合脱硝液在50℃下的脱硝性能最好(在60 min内脱硝效率达97%以上,在90 min内脱硝效率达80%以上)。继续进行多次络合脱硝-还原再生的连续实验,整个体系仍具备较好的脱硝性能(第6次切换时,持续吸收70~80 min的脱硝效率为85%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络合脱硝连续化的中试试验以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络合脱硝液 还原再生 甲酸/甲酸钠体系 钯炭催化剂 连续化反应
下载PDF
低温下Fe(II)对Ferrihydrite相转化的催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辉 魏雨 孙予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研究了在低温、近中性条件下,在微量Fe(II)离子存在下Ferrihydrite(又称为水合氧化铁hydrousironoxide)的相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微量Fe(II)离子的存在不仅可以加速Ferrihydrite的相转化过程,而且其相转化产物的组成也与没有Fe(II)离子存... 研究了在低温、近中性条件下,在微量Fe(II)离子存在下Ferrihydrite(又称为水合氧化铁hydrousironoxide)的相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微量Fe(II)离子的存在不仅可以加速Ferrihydrite的相转化过程,而且其相转化产物的组成也与没有Fe(II)离子存在时产物的组成有所不同,即除了α-FeOOH和α-Fe2O3外,还形成了γ-FeOOH;相转化过程既与阴离子的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也与Fe(II)离子存在状态有关;Fe(II)离子通过催化Ferrihydrite的溶解过程,从而加速整个相转化过程.对该过程的深入研究将对认识和了解自然条件下铁氧化物的形成与相互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 ferrihydrite相转化工艺 催化作用 热力学 稳定性 晶化度 温度
下载PDF
氨基功能化纳米Fe_3O_4的制备及在痕量Pb(II)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祝兴 朱娜 陈寅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8-31,44,共5页
采用一步法合成出氨基功能化Fe3O4纳米粒子,并借助XRD、FT-IR、等对产品进行表征。所制备的氨基化纳米Fe3O4材料粒径在100nm左右,大小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氨基化纳米Fe3O4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水样... 采用一步法合成出氨基功能化Fe3O4纳米粒子,并借助XRD、FT-IR、等对产品进行表征。所制备的氨基化纳米Fe3O4材料粒径在100nm左右,大小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氨基化纳米Fe3O4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水样中痕量Pb(II),考察该纳米材料对水溶液中痕量Pb(II)的分离富集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7、T=303.15K的条件下,氨基化Fe3O4纳米材料对Pb(II)离子的吸附率可达98%。该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17μg·mL-1(n=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2%(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fe3O4纳米粒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分离富集 PB(ii)
下载PDF
Mn(II)-Fe(II)-MCF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宏 张泽 +1 位作者 宋裕卓 裴笠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4-218,共5页
以改性玉米苞叶纤维为载体(MCF),负载Mn(II)和Fe(II)制备了Mn(II)-Fe(II)-MCF复合材料,催化H_(2)O_(2)氧化水中染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近红外成像系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染料浓度为10 mg·... 以改性玉米苞叶纤维为载体(MCF),负载Mn(II)和Fe(II)制备了Mn(II)-Fe(II)-MCF复合材料,催化H_(2)O_(2)氧化水中染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近红外成像系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染料浓度为10 mg·L^(-1),Mn(II)-Fe(II)-MCF用量为4 g·L^(-1),H_(2)O_(2)初始浓度为1.56 mmol·L^(-1),Mn(II)-Fe(II)-MCF对四种染料的催化效率明显不同。阳离子蓝X-GRRL(CBX-GRRL)降解效果最好,其次是甲基橙(MO)、次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hB)。对染料的氧化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MO的降解反应为二级反应,CBX-GRRL、MB和RhB的降解反应均为一级反应。Mn(II)-Fe(II)-MCF适合催化氧化偶氮染料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ii)-fe(ii)-MCF复合材料 催化 玉米苞叶纤维 染料 类芬顿反应
下载PDF
基于柔性配体5-[N-乙酸根(4-吡啶基)]四唑(a4-pytz)与Fe(II)和Sm(III)两个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1
作者 邹建华 李姗 +4 位作者 田贺 崔汉杰 朱大亮 杨高文 李巧云 《合成化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5-[N-乙酸根(4-吡啶基)]四唑钾盐(简写为Ka4-pytz)与(NH4)2Fe(SO4)2和SmCl3·6H2O在水-甲醇体系中反应,得到两个新的配合物,[Fe(a4-pytz)2·2H2O]·2H2O (1)和[Sm4(a4-pytz)8(H2O)18]Cl3·10H2O (2)。通过元素分析,红... 5-[N-乙酸根(4-吡啶基)]四唑钾盐(简写为Ka4-pytz)与(NH4)2Fe(SO4)2和SmCl3·6H2O在水-甲醇体系中反应,得到两个新的配合物,[Fe(a4-pytz)2·2H2O]·2H2O (1)和[Sm4(a4-pytz)8(H2O)18]Cl3·10H2O (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两个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单晶衍射结果显示了配合物1和2都具有一维链状结构。但不同的是,配合物1的一维链是通过a4-pytz作为双齿配体,经四唑环上的氮原子和羧基的一个氧原子与Fe(II)相连而成的;而配合物2的结构形成源于羧基的桥联作用,氮原子未配位。通过氢键作用,配合物1和2形成了三维结构。室温下研究了配合物1和2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4-pytz fe(ii)/Sm(iiI)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下载PDF
Synthesis of Magnetically Modified Fe-Al Pillared Bentonite and Heterogeneous Fenton-like Degradation of Orange II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坤 WANG Guanghua +5 位作者 李文兵 WAN Dong HU Qin LU Lulu WEI Xiaobi CHENG Zhengzai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5年第2期302-306,共5页
Magnetically modified Fe-Al pillared bentonite(Fe3O4/ Fe-Al-Bent) was prepared via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XRD),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Fourier transfo... Magnetically modified Fe-Al pillared bentonite(Fe3O4/ Fe-Al-Bent) was prepared via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XRD),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egradation of Orange II by the obtained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synthetic materials had a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good reus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nanoparticles pillared bentonite heterogeneous fenton-like Orange ii
原文传递
CRYSTAL STRUCTURE OF A 2D SHEET-LIKE μ-CYANIDO-OXAMIDATO BRIDGED Fe(III)-Cu(II) HETERNUCLEAR COMPLEX
13
作者 Nei Fang Wu Zhong Ning CHEN Jun QIU and Wen Xia T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Nanjing University, Manjing 210093)Jing Ling WANG and Fang Ming NIAO(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4)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8期713-714,共2页
The synthesis 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are reported for the sheet-like compourd [CU2(oxpn)Fe(CN )5(NO)]. there oxpn is the dianion of M, M'-bis(3-aminopropyl)oxamide. This compound crustallizes in the orthogonal s... The synthesis 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are reported for the sheet-like compourd [CU2(oxpn)Fe(CN )5(NO)]. there oxpn is the dianion of M, M'-bis(3-aminopropyl)oxamide. This compound crustallizes in the orthogonal space group Puma. with a=11 .413(4), b=22.242(5), c=7.736(2) A, and Z=4.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conventionat discrepancy factors R=0.047 and Pw=0.054. The Cu(II ) and Fe(III)centers are bridged by oxpn and cyanide, the formal behaves as a his-terdentate tigand bound to cooper(II)ion to form (II) dimers. whereas the latter bridges Cu(II) and Fe(III) centers in both symmetric and asymetric end- to-end bis-monodentate fashions, spreading out along be plane to form a 20 network. The Structure is made up of CuFe unit with Cu(II) and Fe(III) ions locating in a distorted square-based pyramid and a compressed octahedron,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I OXAMIDATO COMPLEX CRYSTAL CYANIDO HETERNUCLEAR ii LIKE OF BRIDGED fe Cu
下载PDF
盐度对硝酸盐还原型铁氧化菌亚铁氧化与硝酸盐还原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颖 李涵 +3 位作者 张泽权 程宽 池文婷 刘同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0-1599,共10页
作为重要的嗜中性铁氧化菌,硝酸盐还原型铁氧化菌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类微生物,其广泛分布于淡水沉积物、地下水、稻田土壤、海岸沉积物等各种盐度的水土环境中。已有研究指示,盐度可能会对此类铁... 作为重要的嗜中性铁氧化菌,硝酸盐还原型铁氧化菌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类微生物,其广泛分布于淡水沉积物、地下水、稻田土壤、海岸沉积物等各种盐度的水土环境中。已有研究指示,盐度可能会对此类铁氧化菌的生长代谢和亚铁氧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但是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深入探究盐度对硝酸盐还原型铁氧化菌生长代谢的影响,选取Acidovorax sp.BoFeN1为模式菌株,设置微宇宙培养实验,并利用NaCl调节反应体系盐度(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0、15、35、55 g·L^(-1))。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亚铁离子和硝酸盐的浓度变化,并对产物进行矿物学表征,探究硝酸盐还原型铁氧化菌在不同盐度条件下亚铁氧化和硝酸盐还原过程;进一步设置真实海水(盐度为34 g·L^(-1))的模拟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亚铁氧化和硝酸盐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尽管低浓度氯化钠影响不大,但当NaCl质量浓度为35 g·L^(-1)和55 g·L^(-1)时,Acidovorax sp.BoFeN1的亚铁氧化和硝酸盐还原过程会被促进。利用SEM、XRD和FTIR对反应终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显示盐度会促进微生物亚铁氧化成矿类型由纤铁矿向针铁矿转变。最后,真实海水验证实验表明,在海水提供的盐度条件下Acidovorax sp.BoFeN1的亚铁氧化和硝酸盐还原能力分别提升了1.2倍和1.3倍;此时,微生物亚铁氧化的成矿类型为纤铁矿和针铁矿。这一结果与微宇宙培养实验所得结论一致。从环境意义上看,该研究证明了硝酸盐还原型铁氧化菌能够适应海水入侵等高盐水土污染环境,更新了盐度抑制细菌代谢的传统认识,这将有助于推动此类细菌在高盐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硝酸盐还原型铁氧化菌 亚铁氧化 硝酸盐还原 铁循环
下载PDF
凹凸棒土负载纳米Fe/Ni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Zn(Ⅱ)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红 龚璇 +2 位作者 范先媛 张家源 冯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0-375,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纳米双金属Fe/Ni复合材料,通过Zn(Ⅱ)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除Zn(Ⅱ)效果最佳的Fe/Ni@ATP复合材料,即纳米铁与凹凸棒土的负载比为1∶2、Fe/Ni双金属中Ni掺杂比为2%,并考察了Zn(Ⅱ)初始浓度、pH及环...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纳米双金属Fe/Ni复合材料,通过Zn(Ⅱ)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除Zn(Ⅱ)效果最佳的Fe/Ni@ATP复合材料,即纳米铁与凹凸棒土的负载比为1∶2、Fe/Ni双金属中Ni掺杂比为2%,并考察了Zn(Ⅱ)初始浓度、pH及环境温度对该复合材料去除水中Zn(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凹凸棒土负载和掺杂Ni改性以后,Fe/Ni@ATP复合材料的Zn(Ⅱ)去除率显著提高,颗粒团聚状况得到改善,比表面积明显增加。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较高的溶液pH值、环境温度以及较低的Zn(Ⅱ)初始浓度均有利于Fe/Ni@ATP复合材料对Zn(Ⅱ)的去除。该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机理为零价铁表面氧化物与Zn(Ⅱ)的配合作用,此外,水中Zn(Ⅱ)也可以通过生成Zn(OH)_2沉淀的形式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fe/Ni 凹凸棒土 ZN(ii) 吸附
下载PDF
FeSO_4-H_2O体系中水热赤铁矿沉铁及亚稳态铁物相转变行为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存兄 魏昶 +5 位作者 邓志敢 李兴彬 樊刚 王益昭 易烁文 李旻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8-636,共9页
赤铁矿渣由于铁含量高,存在极大潜力作为副产品销售给钢铁、水泥制造以及涂料行业,从而实现铁资源化利用,硫含量是影响赤铁矿品质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赤铁矿渣中硫主要以亚稳态的铁矾、SO_4^(2-)的不可逆吸附以及碱式硫... 赤铁矿渣由于铁含量高,存在极大潜力作为副产品销售给钢铁、水泥制造以及涂料行业,从而实现铁资源化利用,硫含量是影响赤铁矿品质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赤铁矿渣中硫主要以亚稳态的铁矾、SO_4^(2-)的不可逆吸附以及碱式硫酸铁等形式存在,其中铁矾是硫的主要存在形态。FeSO_4-H_2O体系中Fe(II)氧化水热水解赤铁矿沉铁及过程亚稳态铁物相转化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亚稳态铁矾物相形成和转化的关键因素,升高温度亚稳态铁矾的热力学稳定性变差,有利于其向赤铁矿转变。降低初始硫酸浓度、延长反应时间、添加晶种均会促进Fe(II)氧化水解,也有利于亚稳态铁矾物相向赤铁矿转变,从而获得铁含量高、硫含量低的高品质沉铁渣。在初始Fe^(2+)浓度30g/L、Na_2SO_4浓度0.15mol/L、初始酸浓度1.6×10-4mol/L、温度200℃、氧分压400kPa、反应时间180min、搅拌转速500r/min的优化技术参数下,Fe(II)氧化水热水解赤铁矿沉铁过程中沉铁率为95%,获得不含亚稳态铁矾的赤铁矿沉铁渣,其中铁、硫和钠硫含量分别为66.6%、0.92%和0.033%(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铁 fe(ii)氧化水解 亚稳态铁矾转变 赤铁矿 硫含量 水热冶金
下载PDF
金针菇多糖-Fe(Ⅱ)螯合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3
17
作者 马利华 秦卫东 +1 位作者 陈学红 易剑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02-207,共6页
确定金针菇多糖与Fe(Ⅱ)的螯合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螯合度为指标,探讨螯合时间、金针菇多糖与Fe(Ⅱ)的质量比(mg/mg)、Fe(Ⅱ)的初始质量浓度(mg/mL)对金针菇多糖-Fe(Ⅱ)螯合物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螯合条件,并对金针菇螯合... 确定金针菇多糖与Fe(Ⅱ)的螯合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螯合度为指标,探讨螯合时间、金针菇多糖与Fe(Ⅱ)的质量比(mg/mg)、Fe(Ⅱ)的初始质量浓度(mg/mL)对金针菇多糖-Fe(Ⅱ)螯合物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螯合条件,并对金针菇螯合前后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螯合时间6h、金针菇多糖与Fe(Ⅱ)的质量比3.54:1(mg/mg)、初始质量浓度为6mg/mL时螯合度为86.21%;各抗氧化性实验结果显示金针菇多糖螯合Fe(Ⅱ)后其抗氧化性能较螯合前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多糖 螯合 fe(Ⅱ)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Fe(Ⅱ)存在条件下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魏世勇 刘茜 +2 位作者 刘凡 冯雄汉 谭文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4-1143,共10页
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是我国南方土壤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这些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本文以Fe(Ⅱ)为添加剂,研究了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Ⅱ)可加速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 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是我国南方土壤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这些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本文以Fe(Ⅱ)为添加剂,研究了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Ⅱ)可加速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岭石对晶质氧化铁形成的抑制作用。当Fe(Ⅱ)/Fe(Ⅲ)摩尔比(R)在0.04~0.06时,Fe(Ⅱ)可加速纤铁矿、针铁矿、赤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当R≥0.1时,可快速形成磁铁矿-高岭石复合物。在温度50~60℃、pH5~6条件下,Fe(Ⅱ)可加速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温度80℃及中性附近时,可加速赤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pH9时,则形成了磁铁矿-高岭石复合物。高岭石的存在减弱了Fe(Ⅱ)对晶质氧化铁形成的催化效果,也可影响产物类型和结晶形貌。上述结果可为自然环境中氧化铁以及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转化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fe(Ⅱ) 水铁矿 晶质氧化铁 复合物
下载PDF
东山湾海水中Fe(Ⅱ)和Fe(Ⅲ)相互转化围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旭光 李顺兴 +1 位作者 陈乙平 蔡添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根据2008年8月与11月在东山湾海域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表层水中溶解态Fe(II)和Fe(III)含量、浮游植物叶绿素a、营养元素及其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均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呈正相... 根据2008年8月与11月在东山湾海域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表层水中溶解态Fe(II)和Fe(III)含量、浮游植物叶绿素a、营养元素及其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均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9、0.9219。现场围隔实验表明,海水中总溶解态Fe含量在24 h内有较大的变化,最大减少量达到17.4%。DS2站点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最高值与初始值相比较,叶绿素a较高的DS2站点海水中Fe(II)浓度增加较叶绿素a较低的DS5号站点高0.053μg/L。Fe(II)和Fe(III)加富实验研究了溶解态的Fe(II)和Fe(III)在海水中相互转化。高浓度的Fe(II)在海水中被氧化成Fe(III),海水中浮游植物也会引发光还原作用使Fe(III)还原成Fe(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iiI) fe(ii) 价态转化 东山湾 围隔
下载PDF
Fe-Al柱撑膨润土的制备及其非均相Fenton降解橙黄Ⅱ(英文) 被引量:8
20
作者 万栋 王光华 +2 位作者 李文兵 陈坤 舒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29-2436,共8页
通过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不同Fe含量的Fe-Al柱撑膨润土,并且研究了其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降解橙黄II的性能.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SBET),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拉曼(Raman)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其结构特征.结... 通过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不同Fe含量的Fe-Al柱撑膨润土,并且研究了其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降解橙黄II的性能.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SBET),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拉曼(Raman)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其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钠化膨润土的层间距为1.24 nm,经过柱撑之后,Al柱撑膨润土的层间距增大到1.77 nm,Fe-Al柱撑膨润土为1.72 nm左右,并且比表面积也有明显增大.XRD和Raman结果表明Fe/(Fe+Al)摩尔比达到20%时,样品中出现α-Fe2O3,膨润土未能形成柱撑.在橙黄II初始浓度为100 mg L-1,催化剂用量为1.0 g L-1,温度为40°C,pH为3.0,H2O2初始浓度为10 mmol L-1的条件下,考察了柱撑膨润土的Fenton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Al柱撑膨润土的催化性能随着Fe含量的增多先增大后略有降低,当Fe/(Fe+Al)摩尔比为10%时达到最大,橙黄II溶液在4 h内色度去除率和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87.73%,并且降解反应为非均相Fenton反应.研究了Fe-Al柱撑膨润土的重复使用性.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仍然具有良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柱撑膨润土 非均相催化剂 橙黄ii feNTON反应 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