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32Ni合金高温变形与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洲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共4页
在温度1173~1323K、形变速率2×10-5~2×10-1s-1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Fe32Ni合金的高温压缩变形与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高温变形时应力应变曲线上峰值应力σp与温度T和形变速率ε之间符... 在温度1173~1323K、形变速率2×10-5~2×10-1s-1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Fe32Ni合金的高温压缩变形与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高温变形时应力应变曲线上峰值应力σp与温度T和形变速率ε之间符合下式关系:Z=ε·exp(Q/RT)=A(sinh(ασp))m。其高温变形的表观激活能Q约为378kJ/mol,与该合金中Fe的自扩散激活能Qsd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2ni合金 高温变形 Z参数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基于纳米压痕反向分析的Fe-32Ni超因瓦合金介观尺度弹塑性本构关系
2
作者 刘俐 黄伟 +3 位作者 杜松 黄尚宇 谢玲珠 陈志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对Fe-32Ni超因瓦合金不同取向的晶粒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材料在(001)、(101)和(111)取向下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同时基于量纲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反向算法,并结合有限元仿真对Fe-32Ni超因瓦合金... 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对Fe-32Ni超因瓦合金不同取向的晶粒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材料在(001)、(101)和(111)取向下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同时基于量纲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反向算法,并结合有限元仿真对Fe-32Ni超因瓦合金的纳米压痕过程进行了反向分析和计算,通过纳米压痕实验曲线与仿真曲线的对比,最终获得材料在(001)、(101)和(111)取向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001)取向下晶粒的屈服强度最高,(101)取向下晶粒的屈服强度最低。此外,(101)和(111)取向的晶粒屈服后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001)取向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较为平缓,材料在不同取向下的力学响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2ni合金 纳米压痕 有限元仿真 弹塑性 反向分析
原文传递
22Cr-32Fe-40Ni合金热变形行为
3
作者 李天宇 王立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22Cr-32Fe-40Ni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1~10 s^(-1)范围内进行了热模拟压缩试验,对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特性和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高于1000℃或应变速...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22Cr-32Fe-40Ni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1~10 s^(-1)范围内进行了热模拟压缩试验,对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特性和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高于1000℃或应变速率小于1 s^(-1)时,材料的硬化效应和软化效应达到动态平衡;在变形温度低于1000℃或应变速率为10 s^(-1)时,材料以动态再结晶为主的软化效应占主导作用。通过应变硬化率曲线确定了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基于温度补偿Arrhenius方程建立了22Cr-32Fe-40Ni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方程,热变形激活能Q为438.339 kJ·mol^(-1)。22Cr-32Fe-40Ni合金适宜的热加工区间为变形温度1040~1150℃,应变速率0.1~0.47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Cr-32fe-40ni合金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本构方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