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viral antigen distribution in the lymphatic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1
作者 刘彦仿 杨守京 +2 位作者 黄高昇 晏培松 徐志凯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4年第1期69-71,共3页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viral antigen distribution in the lymphatic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epidemic hemorr...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viral antigen distribution in the lymphatic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LiuY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lymphoid TISSUE antigens immunohistochemistry PATHOLOGICAL CHANGES patients
下载PDF
发热门诊老年共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潜在类别分析
2
作者 覃小轩 李桂玲 陈松英 《循证护理》 2025年第6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共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变化轨迹的类别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共病病人的服药管理和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23年2月—2024年3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51例老年共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共病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了解老年共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变化轨迹的类别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共病病人的服药管理和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23年2月—2024年3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51例老年共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共病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于病人服药第3个月(T1)、第6个月(T2)及第9个月(T3)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及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老年共病病人服药依从性轨迹分为先升后降组86例(34.26%)、持续高水平组108例(43.03%)、持续低水平组57例(22.7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影响老年共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发展轨迹(P<0.05)。结论:老年共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可分为3种变化轨迹,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并且受到社会、经济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提高文化程度、增加家庭经济支持、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及提升病人自我效能感是改善老年共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共病病人 发热门诊 服药依从性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下载PDF
128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住院患者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向阳 田冲 王瑞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87-293,共7页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HFRS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HFRS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临床表现、文化程度、家庭月均收入、婚姻状态、居住地、职业状况及主要照顾者等基础资料;于入院后2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根据SSRS得分将患者分为低支持组和中高支持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相关量表评分差异;采用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筛选患者社会支持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28例HFRS患者客观支持得分低于国内常模数据,主观支持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数据,支持利用度低于国内常模数据[(7.27±2.04)vs(12.59±3.32)],主观支持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数据[(15.90±3.09)vs(14.66±3.03)],总分低高于国内常模数据(P<0.05);128例患者中,社会支持度总分低于23分的患者有21例(16.41%),其余107例患者处于中等社会支持水平(83.59%);低支持组中>45岁患者比例高于中高支持组,男性比例高于中高支持组(P<0.05);在文化程度上,低支持组中学以下学历的患者比例高于中高支持组,无配偶患者比例也高于中高支持组(P<0.05);从SSRS评分来看,>45岁患者、男性患者、中学以下学历患者、无配偶患者SSRS评分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年龄>45岁为参照,年龄<25岁、25~45岁区间时发生低水平社会支持的风险更小,以文化在中学以下为参照,文化为中学及以上时发生低水平社会支持的风险更小,以无配偶为参照,有配偶时发生低水平社会支持的风险更小(P<0.05)。结论HFRS患者整体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数据,但主观支持水平高于国内常模数据;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是影响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住院患者 社会支持 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登革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长泰 杨慧琴 +3 位作者 金康虹 冷星宇 张振华 张复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登革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的老年登革热患者,比较AKI组和非AKI组的... 目的探讨老年登革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的老年登革热患者,比较AKI组和非AKI组的临床特征,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发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老年登革热患者423例,其中并发AKI患者30例(占7.09%)。AKI组年龄为76(68,82)岁,非AKI组为69(63,7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0,P<0.05);AKI组与非AKI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lson's comorbidity index,CCI)评分<3分的分别为19例(占63.33%)、334例(占8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9,P<0.05)。实验室指标中,AKI组与非AKI组的血钾[3.46(3.11,3.79)mmol/L vs.3.28(2.98,3.58)mmol/L]、C反应蛋白水平[6.35(3.78,28.17)mg/L vs.2.50(0.88,5.93)mg/L]、红细胞比容[37.40(33.58,41.00)%vs.39.70(36.60,42.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8、3.866、-2.186,P均<0.05)。AKI组重症登革热病例与非AKI组的重症病例构成[(15例,占50.00%)vs.(21例,占5.34%)]、住院天数[7.5(5,10)d vs.5(4,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765,Z=-3.80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8,95%CI:(1.020,1.119)]、C反应蛋白水平[OR=1.014,95%CI:(1.004,1.025)]和CCI评分≥3分[OR=2.672,95%CI:(1.176,6.069)]是老年登革热患者并发AKI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登革热患者AKI发生率较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较高的年龄、C反应蛋白水平和CCI评分可能会增加AKI的发生风险。提示临床上对于老年登革热患者应尽早发现AKI并积极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急性肾损伤 老年患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全人源抗大别班达病毒抗体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5
作者 徐若薇 韩一芳 +4 位作者 周婷婷 吴梓菡 李军 金柯 汪春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3-752,共10页
目的: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获得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特异性抗体序列,制备全人源DBV抗... 目的: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获得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特异性抗体序列,制备全人源DBV抗体。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恢复期患者血浆抗体效价,挑取恢复期患者PBMC样本进行磁珠富集,经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能够结合DBV糖蛋白的特异性单个B细胞,经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测序获得抗体序列,进行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ELISA和体外中和实验鉴定抗体的表达、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果:共收集25例SFTS恢复期患者血液样本,血浆中均发现了DBV糖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的抗体。选取样本进行流式分选和BCR测序,分析后共获得6个单链抗体,对DBV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表达了6个与DBV具有中和作用的全人源抗DBV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大别班达病毒 恢复期患者 全人源抗体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发热门诊122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6
作者 史雪敏 张丽梅 宁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发热门诊患者发热原因和临床表现,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温、发...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发热门诊患者发热原因和临床表现,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温、发病时间以及血象等。结果1223例发热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1,各年龄段发热患者中有2个发热高峰,>15~25岁402例,占比32.87%;>25~35岁365例,占比29.84%。患者就诊数例最多的时间段为1月份,其次是2月份和12月份,发热患者的体温主要分布在38.0~38.9℃,共868例,占70.97%;发热类型主要为不规则发热,1091例,占比最高达到了89.21%;发热时间普遍为1~3 d。发热患者中的血象变化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同时改变,共589例,占比48.16%;其次是单纯淋巴细胞降低,256例,占比20.93%。患者中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有697例,占比56.99%;其次是泌尿系统症状,有306例患者,占比25.02%;病因诊断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有795例次,占比为65.00%。结论病毒感染是门诊发热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中青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患者主要为中度、不规则发热,应加强呼吸道传染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更好地防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门诊 发热患者 流行病学 呼吸道传染病 发热原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基于人文关怀的护患沟通技巧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对发热门诊患者的护理效果
7
作者 黄宛如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对发热门诊治疗的发热患者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护患沟通技巧联合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治疗的发热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 目的分析对发热门诊治疗的发热患者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护患沟通技巧联合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治疗的发热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5例)与试验组(基于人文关怀的护患沟通技巧联合健康教育干预,45例)。对比两组的发热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心理状态、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体验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发热知识知晓率评分、HPLP-Ⅱ评分、治疗依从性更高;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CIS评分、HRES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人文关怀的护患沟通技巧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发热门诊患者的发热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增强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门诊 护患沟通技巧 健康教育 人文关怀理念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高热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真真 范晶丽 李翔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究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高热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入的62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症高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1例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研究组31例患者使用... 目的 探究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高热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入的62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症高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1例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研究组31例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降温效果、神经功能评分、预后情况、颅内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降温有效率(19.35%)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颅内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诱导期3 h、维持期9 h、复温期22 h的颅内压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高热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降温效果,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提高生存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症高热患者 亚低温治疗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I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思超 钟劲松 +3 位作者 徐芳 钟吉文 潘莹 张彦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508-4511,共4页
目的:探讨与评价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病区(I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BSI)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ICU 233例发热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血培养结果、不同病原菌类型和不同细菌种类感染患者血清PCT... 目的:探讨与评价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病区(I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BSI)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ICU 233例发热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血培养结果、不同病原菌类型和不同细菌种类感染患者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和比较PCT、CRP对BSI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233例发热患者中,血培养阳性患者有74例,阳性率为31.76%;血培养阳性患者血清PCR、CRP水平均高于血培养阴性和污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血培养阴性患者与污染患者血清PCR、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4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45例,占60.81%;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者18例,占24.32%;真菌感染患者11例,占14.86%;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也显著高于真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种病原菌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患者感染的主要细菌包括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和CRP对区分血培养阳性与阴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789[95%置信区间(CI)(0.732,0.845)]和0.629[95%CI(0.568,0.690)],截断值分别为1.2 ng/ml和81.4 mg/L;PCT和CRP对区分血培养阳性与血培养污染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UROC分别为0.805[95%CI(0.711,0.899)]和0.673[95%CI(0.540,0.805)],截断值分别为0.5 ng/ml和73.4 mg/L。结论:PCT有助于ICU发热患者BSI的诊断及血培养结果的判定,且其预测效能优于CRP;监测患者血清PCT水平可指导BSI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重症监护病区 发热患者 血流感染
下载PDF
非接触式红外线耳温计在快速门诊发热患者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广斌 江少峰 +2 位作者 胡昕 黄金清 马承华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红外线耳温计在门诊发热患者筛查的应用中产生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4例门诊检查患者使用红外线耳温计测量体温,同时对照水银体温计,利用高低温湿度试验箱模拟门诊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分析对红外线耳温计产生的误差。结... 目的:研究红外线耳温计在门诊发热患者筛查的应用中产生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4例门诊检查患者使用红外线耳温计测量体温,同时对照水银体温计,利用高低温湿度试验箱模拟门诊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分析对红外线耳温计产生的误差。结果:在实际使用中,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36—39℃测量结果的相关性r=0.818,环境湿度、温度对测量结果有影响,二者独立作用。结论:影响红外线耳温计测量结果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温度和湿度,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避免二者所带来的误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耳温计 水银体温计 发热患者筛查 误差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危重指标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丽源 李凡 +6 位作者 朱华栋 刘晓颖 任伟 贾铮 王静怡 刘爱辉 徐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有效的危重指标,以精准识别其危重程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939例急诊发热患者的临床客观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生命体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 目的探讨急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有效的危重指标,以精准识别其危重程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939例急诊发热患者的临床客观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生命体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休克指数、修正休克指数、医疗资源等,分析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生存状态的影响,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其危重程度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预测急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危重程度指标及最佳截断值。结果939例急诊发热患者中,死亡21例,占2.24%,死亡组和存活组年龄、创伤警觉量表(AVPU)评分、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MEWS得分、休克指数、修正休克指数、医疗资源使用数目等10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急诊发热患者年龄、AVPU评分、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方程,得出AUC为0.974(0.952~0.997),敏感度90.5%,特异度93.9%,最佳截断值为0.020。ROC曲线预测急诊发热患者危重程度有效参数有年龄、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6.0岁、39.0℃、129.0次/min、25.0次/min、79.0%。评分系统中,MEWS得分AUC最高,为0.910(0.850~0.970),最佳截断值为7.0分。结论生命体征客观指标结合年龄可构成急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危重程度预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急诊预检分诊发现潜在危重症患者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患者 预检分诊 危重
下载PDF
登革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伟烈 袁小珍 +2 位作者 唐小平 唐漾波 张复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发病时间71例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并将急性期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正常人T淋巴...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发病时间71例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并将急性期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正常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登革热患者T细胞和CD4+T细胞都显著减少(P<0.01)、CD4+T/CD8+T比值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登革热患者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登革热患者CD4+T细胞显著升高(P<0.01);急性期、恢复期登革热患者和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登革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CD4+T/CD8+T比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结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细胞免疫异常,通过治疗可以逐渐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监测登革热患者免疫功能的一个指标,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119例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及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谭春泽 杨雪 +6 位作者 傅明玮 刘丽娟 吴瑛 禹亚丽 唐岸柳 刘易娟 李聚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76-780,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及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搞好血液管理和输血安全提供重要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临床输血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及其输血反应反馈资料等,对2012—2016年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相关资料... 目的分析和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及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搞好血液管理和输血安全提供重要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临床输血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及其输血反应反馈资料等,对2012—2016年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54 808人次输用各种血液成分共88 232袋,有119例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其中发热反应32例,占26. 89%,过敏反应85例,占71. 43%,其他反应2例占1. 68%。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之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红细胞悬液占发热反应的75%(24/32),冰冻血浆占过敏反应的68. 24%(58/85);发热反应以儿科和血液科发生率较高,过敏反应以烧伤整型患者占多数;发热反应与过敏反应患者反应时平均体温有统计学差异(P〈0. 05)。输血反应患者74. 79%(89/119)有输血史,女性中有输血史以及有妊娠史者占94. 59%(35/37)。80. 67%(96/119)的输血反应在输血时发生。结论输血反应多发生在老、幼、弱、病重、抵抗力差和反复输血与妊娠患者,以过敏反应较多见,大多数在输血过程中发生。要确实搞好科学合理用血,严格控制输血指征,注意反应重点群体,规范与熟练掌握各项输血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完善血液预警系统,确保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反应 发热 过敏 患者 安全
原文传递
发热门诊236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鑫 王东幸 +1 位作者 李莲 管学平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了解掌握发热门诊患者的发热原因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到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温、发病时间、血常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了解掌握发热门诊患者的发热原因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到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温、发病时间、血常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64例患者中,男性1294例,女性1070例,男女之比1.21:1;就诊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其中16~35岁患者占56.72%;发病最高峰为10月份,其次为9月份。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血象变化以中性粒细胞(NC)增高和淋巴细胞(LC)降低同时改变为主。结论病毒感染是发热门诊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中青年为发热患者的主要人群,有必要加强中青年群体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门诊 发热患者 流行病学 白细胞
下载PDF
免疫损害宿主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鹏宇 张国清 +2 位作者 谢国刚 金先桥 周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免疫损害宿主中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2月呼吸科住院的免疫损害宿主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入选。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3%,平均术后开... 目的探讨在免疫损害宿主中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2月呼吸科住院的免疫损害宿主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入选。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3%,平均术后开始发热时间(3.7±1.2)h,持续时间(9.1±5.2)h,所有患者均于24h内体温恢复正常。发热患者术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有明显升高。部分患者发热血培养检查未发现任何病原体,术后复查胸片亦未发现新的病灶。单因素分析未能发现任何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子。结论在免疫损害宿主中,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短期发热是常见的并发症,无需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发热 免疫损害宿主
下载PDF
发热门诊人员配置管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海容 曹敏 蒋海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索并完善发热门诊的最佳人员配置管理办法,为发热门诊的常态化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针对发热门诊人员配置特点、配置原则、方法以及排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结果人员配置的科学管理实现了发热门诊的工作安全、有效的运转。... 目的探索并完善发热门诊的最佳人员配置管理办法,为发热门诊的常态化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针对发热门诊人员配置特点、配置原则、方法以及排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结果人员配置的科学管理实现了发热门诊的工作安全、有效的运转。结论发热门诊随着疫情的变化,工作量和危险性都随着发生变化,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员,是发热门诊管理中的强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门诊 人员配置 管理
下载PDF
埃博拉出血热重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娟 张洁利 +2 位作者 林惠明 王新华 张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总结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在疫区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一所医院收治的60例EHF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EHF重症患者的临... 目的总结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在疫区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一所医院收治的60例EHF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EHF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持续发热、极度乏力、频繁的呕吐和腹泻、食欲差甚至不能进食、呼吸困难及焦虑失眠为主;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恐惧、孤独和无助、悲哀和自卑、悲观和绝望。经治疗后1例(1.7%)治愈,15例(25.0%)好转,44例(73.3%)病死。结论 EHF重症患者病情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心理问题复杂。护理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采取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出血热 重症患者 护理
下载PDF
发热门诊患者的就诊心理及行为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鹤 梁增伟 曾文铤 《现代医院》 2008年第4期149-151,共3页
目的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就诊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从患者角度进一步完善发热门诊的设置。方法以我院2007年5月份到发热门诊就诊的106例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就诊心理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4份有效答卷中,... 目的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就诊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从患者角度进一步完善发热门诊的设置。方法以我院2007年5月份到发热门诊就诊的106例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就诊心理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4份有效答卷中,85%进行过自我诊断,88%有自我治疗,86%对发热有紧张感,76%对到发热门诊就诊有恐惧感,83%的病人希望选择专家就诊,87%要求用抗生素治疗。结论发热门诊患者存在疑诊心理与自我治疗的行为,对疾病及到发热门诊就诊及治疗有紧张与恐惧感,同时还有迫切希望快速治愈的心理。针对患者的就诊心理及行为,有必要加强发热性疾病知识的宣传,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门诊 患者 心理 行为 分析
下载PDF
10506例次急诊发热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阮海林 杨春旭 +2 位作者 丁爱国 冯小梅 黄福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 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发热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2003年度到医院急诊体温≥38℃发热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去向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到10 506份调查表,男女比例为1.23∶1,年龄(15.20&#... 目的 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发热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2003年度到医院急诊体温≥38℃发热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去向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到10 506份调查表,男女比例为1.23∶1,年龄(15.20±17.18)岁,高发年龄组为0~9岁组,SARS期间患者最多,每天18:00-22:00为来诊高峰时间,前3位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住院和急诊留观率12.2%.结论 急诊科和发热门诊是防控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是发热监测的重要窗口,要有疫情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急诊 发热 流行病学 管理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危重症发热患者筛查病房的建立与管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九红 黄伶智 +4 位作者 周雯 周艳红 谢霞 谢娟玉 黄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如何确保急危重症发热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又不造成交叉感染,是医院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我院设立急危重症发热患者筛查病房的方法及管理注意事项,为各医疗机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 急危重症患者 筛查病房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