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组织FBN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学丽 安欣 +4 位作者 姜琳娜 吴倩岚 江现丽 魏娉 薛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组织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邯郸市第一医院诊治的98例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经手术切除的CC组织、癌旁组织。... 目的探究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组织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邯郸市第一医院诊治的98例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经手术切除的CC组织、癌旁组织。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测定CC组织、癌旁组织FBN1基因甲基化状态;蛋白印迹法检测CC组织、癌旁组织FBN1蛋白表达水平;对CC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比较CC组织和癌旁组织FBN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以及FBN1基因非甲基化组和FBN1基因甲基化组CC组织FBN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C组织FBN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FBN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CC组织FBN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60.20%)高于癌旁组织(1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5,P<0.05);FBN1基因甲基化组FBN1蛋白表达水平(0.61±0.12)低于FBN1基因非甲基化组(1.5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01,P<0.05)。CC组织FBN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TNM分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R-HPV DNA)、淋巴结转移相关(χ^(2)=7.578,8.140,7.814,均P<0.05);FBN1基因甲基化组CC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38.98%,低于FBN1基因非甲基化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4,P<0.05)。HR-HPV DNA阳性[OR(95%CI):2.534(1.577~4.072)],有淋巴结转移[OR(95%CI):2.426(1.546~3.808)],TNM分期Ⅲ~Ⅳ期[OR(95%CI):2.702(1.633~4.471)]和FBN1基因甲基化[OR(95%CI):2.394(1.531~3.743)]是影响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患者癌组织中FBN1基因甲基化水平较高,其与TNM分期、HR-HPV DNA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为临床诊治CC和评估CC患者预后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甲基化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合并马凡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陆淋丽 梁景童 +2 位作者 余雪婷 赵静 鞠海兵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003-1007,1035,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合并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对该家系进行基因检测明确其致病基因,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例诊... 目的通过分析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合并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对该家系进行基因检测明确其致病基因,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例诊断为MEN1合并MFS先证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家系3名成员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对致病基因行Sanger验证。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提示先证者及其儿子MEN1基因上发现新的致病性杂合变异c.125dup,先证者及其儿子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上发现新的致病性杂合变异c.4621C>T。结论本研究报告了同时患有包括MEN1和MFS的患者及其家系,扩展了MEN1和MFS致病基因突变谱,为该家系的后续遗传咨询及治疗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 马凡综合征 全外显子测序 原纤维蛋白1基因
下载PDF
汉族马凡综合征(MFS)患者FBN1基因两种新发突变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清泉 伍严安 +4 位作者 黄肖利 陈同 黄毅 陈发林 陈发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调查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突变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MFS患者的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 为调查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突变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MFS患者的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对DHPLC初筛异常的DNA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两个MFS家系中发现FBN1基因两种新的突变:一种为复合突变包含第55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c.6862_6871delGGCTGTGTAG(p.Gly2288MetfsX109)、同义突变c.6861A>G和内含子的突变c.[6871+1_6871+11delGTAAGAGGATC;6871+34dupCATCAGAAGTGACAGTGGACA];另一种为第20号外显子的错义突变c.2462G>A(p.Cys821Tyr)。研究表明,FBN1基因的缺失突变c.[6862_6871delGGCTGTGTAG;6871+1_6871+11delGTAAGAGGATC](p.Gly2288MetfsX109)和错义突变c.2462G>A(p.Cys821Tyr)可能分别是这两个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基因 突变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利用目标基因测序技术发现马方综合征FBN1新突变 被引量:8
4
作者 郭俊 蔡伦 +2 位作者 李小燕 王绿娅 杜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96-598,603,共4页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对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与FBN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5例MFS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Cap目标基因...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对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与FBN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5例MFS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北京迈基诺公司),设计FBN1的65个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探针,与基因组DNA文库进行杂交,将目标基因组区域的DNA片段进行富集后,再利用illumina hiseq2000第二代测序仪进行测序,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突变位点,用Sanger测序法对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设计合成的目标基因特异性捕获探针可有效地捕捉并富集基因组DNA的目标靶片段.5例患者目标区域平均测序深度为173.85 ~ 280.73,97.10% ~ 98.00%目标区域>4×覆盖度.经过数据分析及Sanger测序验证,发现1个新的无义突变c.5968 C>T(p.Gln1990X).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结合illumina hiseq2000第二代测序技术成功的发现了FBN1的新突变.该方法快速而有效,可以使我们对MFS分子病因学有更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目标基因捕获 第二代测序
下载PDF
NGS和MLPA技术检测2例马凡综合征患者FBN1基因缺失突变 被引量:1
5
作者 卢鑫鑫 黄肖利 +6 位作者 王韧 陈喜军 饶慧英 吴文冰 丘丽萍 黄毅 伍严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对2例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进行突变检测。方法提取患者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FBN1进行突变筛查,对这2种方法提示有拷贝数异常... 目的对2例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进行突变检测。方法提取患者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FBN1进行突变筛查,对这2种方法提示有拷贝数异常的外显子进行PCR和DNA Sanger测序以证实突变。结果 NGS和MLPA技术检测均显示1例患者有1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另1例患者其56号外显子有缺失突变。经PCR和Sanger测序证实前者18号外显子及其两侧翼区有大片段缺失c.2114-2357_2167+747del3158bp,后者第56号外显子及其内含子有9 bp的缺失突变c.6864_c.6871+1del CTGTGTAGG。结论 NGS和MLPA技术有助于筛查基因组缺失突变,但仍需借助Sanger测序等方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第二代测序技术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FBN1突变的一个家系分析及产前诊断
6
作者 范雪娇 陶敏 +2 位作者 黄肖利 卢鑫鑫 伍严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对一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个例进行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突变分析并对该家系的1例MFS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全血基因组DNA,先证者羊水细胞DNA和培养后羊水细胞的RNA。用PCR和DNA双... 目的对一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个例进行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突变分析并对该家系的1例MFS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全血基因组DNA,先证者羊水细胞DNA和培养后羊水细胞的RNA。用PCR和DNA双向测序技术检测存在于FBN1外显子中的潜在突变。RT-PCR扩增RNA检测所发现突变的相应外显子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发现该先证者FBN1基因外显子23错义突变c.2785A>C(p.Thr929Pro),其患MFS的父亲和哥哥发现同样突变。该家族其他表型正常的成员该位点未发现突变。胎儿羊水细胞的DNA与羊水培养细胞RNA均未发现该位点的突变。结论 FBN1错义突变c.2785A>C(p.Thr929Pro)为该家族的致病原因,该MFS孕妇的胎儿未遗传该FBN1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FAN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患儿原纤维蛋白-1基因突变筛查的研究
7
作者 关欣亮 田小丽 谢进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46-2349,共4页
目的探讨马凡综合征(MFS)患儿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的新发突变并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为MFS患儿提供基因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例MFS患儿,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并提取外周血DNA,利... 目的探讨马凡综合征(MFS)患儿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的新发突变并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为MFS患儿提供基因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例MFS患儿,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并提取外周血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与FBN1突变数据库及健康儿童FBN1的DNA进行对比,确定突变位点和类型。结果发现1例新发错义突变c.2638G>A和1例新发PTC突变c.IVS30+1A>G,1例已知MFS的错义突变c.3349T>C。结论 PTC突变c.IVS30+1A>G和错义突变c.2638G>A、c.3349T>C可能是MFS的致病原因,应用PCR-SSCP-DNA测序方法能为儿童MFS基因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基因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一马凡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FBN-1基因突变位点
8
作者 彭小娟 布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一马凡综合征(MFS)家系的临床特征并确定其FBN-1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一个4代MFS家系共36人,发病13例。对全部家系成员行眼部及骨骼系统检查,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直径,采集部分患者及亲属共14例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 目的分析我国一马凡综合征(MFS)家系的临床特征并确定其FBN-1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一个4代MFS家系共36人,发病13例。对全部家系成员行眼部及骨骼系统检查,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直径,采集部分患者及亲属共14例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扩增FBN-1基因,用ABI Prism310基因分析仪对FBN-1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内含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发病的13例患者眼部表现为不同程度视力下降伴有双侧晶状体半脱位及高度近视;具MFS面部及骨骼表现,包括关节松弛、细长指趾、漏斗胸或鸡胸、脊柱侧凸等;其中2例患者存在主动脉根部扩张,1例患者存在主动脉瘤同时存在主动脉瓣狭窄及闭合不全。2例患者因心血管疾病猝死。MFS患者FBN-1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基因突变,突变核苷酸序列为c DNA中腺嘌呤被鸟嘌呤取代(640A→G),编码的氨基酸由甘氨酸改变为丝氨酸(p.G214S),而在家系健康成员中未发现该种突变。结论该家系发病的13例患者临床特征中眼部症状最常见为近视,具有MFS常见面部及骨骼表现,心血管系统异常少见。该家系MFS患者FBN-1基因突变位点为G214S(640 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纤维蛋白1 马凡综合征 FBN-1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几种新的FBN1 cDNA片段的克隆及其在马凡综合症基因诊断中的意义
9
作者 陈琳玲 张佳 +1 位作者 廖端芳 李凯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3-5,23,共4页
报道3种新的FBN1片段的DNA序列,并分析这些新序列在1例非典型性马凡综合症基因诊断中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纤维素1基因 马凡综合症 克隆
下载PDF
2例汉族马凡综合征患者的FBN1基因新发突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碧娜 陶敏 +5 位作者 范雪娇 王韧 饶慧英 陈喜军 黄肖利 伍严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对4例汉族马凡综合征(MFS)患者的原纤蛋白-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与FBN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4例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PCR-DNA测序的方法进行FBN1基因突变筛查和鉴定。结果在2例MFS患者FBN1中均发现FBN1突变。... 目的对4例汉族马凡综合征(MFS)患者的原纤蛋白-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与FBN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4例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PCR-DNA测序的方法进行FBN1基因突变筛查和鉴定。结果在2例MFS患者FBN1中均发现FBN1突变。其中1例为错义突变,即第63号外显子7892G>A(Cys2631Tyr);另1例为移码突变,即第50号外显子6258del C,该突变导致提前终止密码子。这两个突变先前均未见报道。结论 FBN1基因突变可能是这2例MFS患者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DNA测序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原纤蛋白1基因微卫星标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静 伍严安 +2 位作者 薛士杰 陈发林 黄肖利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60-262,F002,共4页
目的 探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检测原纤蛋白 1(FBN1)基因微卫星标记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 15号染色体 FBN1基因侧翼区的 4个微卫星为遗传标记 ,联合运用荧光标记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 4 0名正常人的 FBN1基因微卫星... 目的 探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检测原纤蛋白 1(FBN1)基因微卫星标记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 15号染色体 FBN1基因侧翼区的 4个微卫星为遗传标记 ,联合运用荧光标记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 4 0名正常人的 FBN1基因微卫星标记进行检测。 结果 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 FBN1微卫星方法简便稳定 ,重复性好。所测定的 4 0名正常人 FBN1微卫星基因频率与国外学者报道存在一定差异。 结论 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毛细管 原纤蛋白1基因 马凡综合征
下载PDF
29例汉族马凡综合征患者的FBN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雪涛 伍严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对29例汉族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与FBN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29例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FBN1的65个外显子进行扩增,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对29例汉族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与FBN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29例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FBN1的65个外显子进行扩增,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患者FBN1的65个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对DHPLC检测出图形异常的PCR扩增片段用DNA测序鉴定突变位点和类型。结果在12例MFS患者中发现12种FBN1突变。其中有8种为新的突变,分别为2359A>T(S787C)、3380G>T(G1127V)、4151T>C(M1384T)、4244G>A(C1415Y)、6071G>T(C2024F)、IVS2+1G>T、IVS37+5G>A和7970C>G+7971delC。另外4种为已报道突变,包括3037G>A(G1013R)、6049T>C(C2017R)、4429G>T(E1477X)和4930C>T(R1644X)。结论 FBN1基因突变可能是12例MFS患者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FBN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周显东 冉涛 +2 位作者 高小燕 聂鑫 王永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7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肝豆状核变性组),选取其肝脏正常组织(距离病...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7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肝豆状核变性组),选取其肝脏正常组织(距离病变组织>2 cm)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肝组织中FBN1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FBN1蛋白表达水平,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病程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尿铜(urine copper,u-Cu)水平等基线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FBN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FBN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肝豆状核变性组FBN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FBN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FBN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性别、病程及AST、ALT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及CP、u-Cu水平有相关性(P<0.05)。FBN1蛋白阳性表达肝豆状核变性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FBN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χ^(2)=6.269,P<0.05),而FBN1基因甲基化肝豆状核变性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FBN1基因非甲基化患者(χ^(2)=5.281,P<0.05)。FBN1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BN1基因甲基化是影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FBN1基因非甲基化及蛋白高表达可能与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原纤维蛋白-1基因甲基化 原纤维蛋白-1蛋白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患儿新发现FBN1基因剪切突变1例与超声心动图表型分析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周言博 王月丽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26-130,134,共6页
目的对1例马凡综合征(MFS)患儿的原纤维蛋白基因-1(FBN1)进行基因检测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分子发病机制并探讨超声心动图表型。方法收集1例MFS患儿及家系成员临床资料,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利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FBN1基因进行外显... 目的对1例马凡综合征(MFS)患儿的原纤维蛋白基因-1(FBN1)进行基因检测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分子发病机制并探讨超声心动图表型。方法收集1例MFS患儿及家系成员临床资料,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利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FBN1基因进行外显子测序,用Sanger测序对筛查出来的可能致病突变位点进行家系验证,通过预测软件预测突变位点致病性,结合文献对突变位点致病性与超声心动图表型进行分析。结果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表现为以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为显著特征的心血管异常。测序结果发现FBN1基因存在杂合突变c.6496+1G>C,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而患儿家系正常成员均未检出该突变。该突变位于经典剪切位点上,可能影响mRNA剪切。同时Mfold、MaxEntScan和MutationTaster软件分析预测该突变为致病性突变。综合分析,该患儿可诊断为以二尖瓣脱垂为显著特征的MFS,且c.6496+1G>C(exon53)剪切突变可推测为新发致病性突变。结论本文首次报道c.6496+1G>C(exon53)剪切突变,扩展了FBN1基因突变谱,结合心血管表型与文献分析,为MFS的突变基因型与心血管表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进一步为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基因 突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一家系临床研究和FBN1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15
作者 康健捷 王显悦 +6 位作者 莫桂玲 王晓武 马涛 林曦 张本 张卫达 杨红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78-3782,共5页
目的分析一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家系的临床特征,进行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突变分析,明确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并对1例MFS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方法描述一家系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取先证者... 目的分析一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家系的临床特征,进行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突变分析,明确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并对1例MFS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方法描述一家系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取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血DNA,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FBN1基因外显子中的潜在突变。提取MFS孕妇羊水细胞DNA和培养后羊水细胞的RNA,RT-PCR扩增RNA检测该家系所发现的阳性位点。结果该家系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代共有8例患者,其中4例在47~59岁猝死,先证者和其他3例存活患者均具有心血管系统的异常(主动脉根部夹层或主动脉根部扩张)、晶状体脱位、高度近视及MFS的特征性骨骼改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加重。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FBN1基因54号外显子存在c.6554T>C(p.Ile2185Thr)错义突变,其他3例存活患者均发现该位点突变,而表型正常的成员未发现该突变。胎儿羊水细胞的DNA与羊水培养细胞RNA均发现该位点的突变。结论FBN1基因错义突变c.6554T>C(p.Ile2185Thr)为该家系致病的分子基础,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以便尽早干预治疗,避免夹层动脉破裂导致猝死的不良结局。该MFS孕妇的胎儿遗传有该FBN1的致病突变,给双亲决定是否终止妊娠提供参考,有助于患病家族的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FAN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升主动脉扩张 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利用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发现腹主动脉瘤致病基因突变
16
作者 郭俊 蔡伦 +2 位作者 李小燕 王绿娅 杜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腹主动脉瘤患者原纤维蛋白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腹主动脉瘤与FBN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 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设计FBN1的65个外显子...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腹主动脉瘤患者原纤维蛋白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腹主动脉瘤与FBN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 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设计FBN1的65个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探针,与基因组DNA文库进行杂交,将目标基因组区域的DNA片段进行富集后,再利用Illumina Hi Seq2000第二代测序仪进行测序,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突变位点,用Sanger测序法对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设计合成的目标基因特异性捕获探针可有效地捕捉并富集基因组DNA的目标靶片段。4例患者目标区域平均测序深度为448.15~536.61,99.5%~99.7%目标区域覆盖度。经过数据分析及Sanger测序验证发现1个新的错义突变c.2753 C>G(p.Pro918Arg),db SNP137数据库、千人基因组及内部800名正常汉族人数据库均无此突变。经SIFT预测为有害突变。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Gen 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结合Illumina Hi Seq2000第二代测序技术成功地发现了FBN1的新突变。该方法快速而有效,对腹主动脉瘤分子病因学有更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原纤维蛋白1 目标基因捕获 第二代测序
下载PDF
伴心血管异常的先天性晶状体脱位五家系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
17
作者 周宜静 杨静 +2 位作者 曹乾忠 靳光明 郑丹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268,共6页
目的分析5个伴心血管异常的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家系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5个CEL家系共15例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相关临床检查和记录,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扩瞳前后晶状... 目的分析5个伴心血管异常的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家系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5个CEL家系共15例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相关临床检查和记录,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扩瞳前后晶状体情况,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血管系统情况,以及X射线成像评价研究对象骨骼系统系统受累程度(采集15例参与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同期纳入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技术筛查FBN1基因突变,回顾各位点既往文献,并分析可能的基因型-表型关联(结果5例先证者均为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合并心血管异常,均携带FBG1基因突变,其中4例携带错义突变(c.2741G〉T、c. 2585G〉T、c. 1633C〉T、c.4260C〉G),1例为新发剪切位点突变(c.21142G〉 C)( 5个突变均预测为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结论FBG1基因具高度临床异质性,早期发现眼部表型并结合基因筛查对心血管异常风险的诊断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Mstn综合征 FBG-I基因
下载PDF
马方综合征致缺血性卒中一例
18
作者 王剑 张世洪 周沐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8-661,共4页
马方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可以出现心血管、眼部、骨骼体征,而合并脑梗死较少见,也是不明原因青年卒中少见病因的一种,早期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全面的血管评估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预后... 马方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可以出现心血管、眼部、骨骼体征,而合并脑梗死较少见,也是不明原因青年卒中少见病因的一种,早期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全面的血管评估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预后和生活质量。作者回顾性分析1例基因确诊的马方综合征导致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探讨了马方综合征导致血管事件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缺血性卒中 原纤维蛋白1基因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两种新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突变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肖利 伍严安 +3 位作者 陈发林 黄毅 马晓宁 陈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对9例马凡综合征(Marfan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以发现新的FBN1基因突变。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MFS患者FBN1基因65个外显子中的35个进行突变筛查,对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图形异常... 目的对9例马凡综合征(Marfan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以发现新的FBN1基因突变。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MFS患者FBN1基因65个外显子中的35个进行突变筛查,对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图形异常的PCR扩增片段用DNA测序鉴定突变位置及性质,并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证实突变。结果在两例MFS患者中发现两种新的FBN1基因突变。其中一种为第34外显子4307~4308位4个碱基TCGT的插入突变(4307insTCGT),另一种为第43外显子5309位的点突变5309G>A。结论FBN1基因移码突变(4307insTCGT)与点突变(5309G>A)分别是这两例MFS患者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N1基因 插入突变 患者 原纤维蛋白 马凡综合征 外显子 筛查 碱基 点突变 DNA测序
原文传递
四例马凡综合征患者的FBN1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士秋 赵保健 +6 位作者 李爽 张建群 王慧 贾婵维 张凤环 张旭 谢进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对4例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进行原纤维蛋白一1基因(fibrillin-1,FBNl)突变检测及产前诊断,为患者提供病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方法应用PCR扩增和DNA测序对4例典型的MFS患者进行FBNl基因筛查。确定突变类型后,于... 目的对4例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进行原纤维蛋白一1基因(fibrillin-1,FBNl)突变检测及产前诊断,为患者提供病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方法应用PCR扩增和DNA测序对4例典型的MFS患者进行FBNl基因筛查。确定突变类型后,于孕18~20周穿刺抽取羊水,抽提DNA,PCR扩增FNBl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结果例1FBNl基因第46内含子的+1位碱基发生置换(IVS46+1G〉A);例2第35外显子的4453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c.4453T〉G(Cysl485Gly);例3第21外显子2585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e.2585G〉A(Cys862Tyr);例4第28外显子3536位碱基A缺失e.3536delA。C.4453T〉G(Cysl485Gly)、C.2585G〉A(Cys862Tyr)和C.3536delA为新突变。4例胎儿羊水的标本也分别检测到IVS46+1G〉A、C.4453T〉G(Cysl485Gly)、C.2585G〉A(Cys862Tyr)和C.3536delA突变。结论FBNl基因筛查可以检测出患者及其家系中胎儿的突变位点和类型,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有助于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