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3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CT平扫及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3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CT平扫及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良恶性结节不同时期的CT值;比较良恶性结节的CT征象检出率。结果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中,恶性48例(真恶性45例,假恶性3例),良性55例(真良性53例,假良性2例);常规CT平扫中,恶性48例(真恶性35例,假恶性13例),良性55例(真良性43例,假良性12例)。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95.74%、特异度94.64%、准确度95.15%、恶性预测值93.75%、良性预测值96.36%均高于常规CT平扫的74.47%、76.79%、75.73%、72.92%、78.18%(P<0.05)。恶性结节在平扫期、增强后15 s的CT值与良性结节相当(P>0.05),而恶性结节在增强后30、60、120、180、240、300 s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空泡征、棘突征检出率与良性结节相当(P>0.05);但恶性结节磨玻璃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胸膜凹陷检出率分别为29.79%、61.70%、55.32%、44.68%、40.43%,均高于良性结节的3.57%、28.57%、16.07%、14.29%、7.14%(P<0.05)。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从CT值、CT征象上能有效鉴别良恶性结节,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明玉 胡为俊 陆东海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0期67-70,共4页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肝血管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MR...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肝血管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MRI动态增强扫描,手术病理检查。统计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肝血管瘤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影像学特征。结果:102例疑似肝血管瘤患者,经临床病理检查为肝血管瘤患者共40例,其他患者共62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正确肝血管瘤患者35例,其他49例,诊断准确率为82.35%(84/102);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正确肝血管瘤患者36例,其他50例,诊断准确率为84.31(86/102)。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血管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9.03%;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血管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80.6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发现40例肝血管瘤患者中,在动脉期检出病灶30例,其中14例病灶均匀强化,16例病灶不均匀强化,表现不规则形或边缘环形;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未出现明显强化10例。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40例肝血管瘤患者中,在动脉期检出病灶31例,均出现不均匀强化,表现为不规则形或边缘环形,强化模式为慢进慢出型,9例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未出现明显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度 特异度 肝血管瘤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何丽 曹红岩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641-1642,共2页
目的分析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均行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效能,比... 目的分析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均行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种炎症性肠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中52例确诊为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36例,溃疡性结肠炎16例。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克罗恩病的灵敏度为94.44%(34/36),特异度为87.50%(21/24),准确度为91.67%(55/60);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灵敏度为93.75%(15/16),特异度为95.45%(42/44),准确度为95.00%(57/60)。克罗恩病的肠腔狭窄及多节段性病变占比均高于溃疡性结肠炎(P<0.05)。结论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依据影像学特征可有效鉴别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双源螺旋CT 小肠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动态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9
4
作者 沈比先 成果 +2 位作者 黎刚 彭珂文 周顺科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疑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了CT平扫及螺旋动态多期扫描,分析总结了其CT表现,并与原发性肝癌及血管瘤作了鉴别诊断。结果:主要的CT表...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疑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了CT平扫及螺旋动态多期扫描,分析总结了其CT表现,并与原发性肝癌及血管瘤作了鉴别诊断。结果:主要的CT表现有:①平扫,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病灶中可有单发或多发的高密度钙化影;②增强扫描,动脉期与静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但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的强化;③延迟扫描,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逐步强化,且由边缘向中央进行,最后病灶强化高于正常肝实质,部分中央无强化,延迟扫描的表现有重要诊断意义;④病灶的周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螺旋CT 动态扫描 X线
下载PDF
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CT表现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谭书德 李恩春 +1 位作者 刘敏 李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CT表现,分析并总结各自的特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在增强CT图像上显示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大部分病变动脉期强化具有特征性:中... 目的:探讨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CT表现,分析并总结各自的特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在增强CT图像上显示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大部分病变动脉期强化具有特征性:中央瘢痕见于肝局灶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肝癌及肝血管瘤,钙化多见于纤维板层样肝癌;动态强化方式"快进快出"的不均匀强化支持肝癌,"快进慢出"强化方式支持血管瘤的诊断,"牛眼征"支持肝转移瘤等;结合其他期CT的表现大多能准确的定性诊断。结论:肝脏病变的动脉期强化特性结合其他期CT表现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病变 螺旋CT 鉴别诊断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与平扫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买二辉 户平安 +3 位作者 雷霆 徐涛 贾富鑫 丁飞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与平扫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癌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中的影像表现特征,比较两中检查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78例患者中单发病灶者72... 目的旨在探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与平扫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癌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中的影像表现特征,比较两中检查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78例患者中单发病灶者72例(93.58%),多发患者5例(6.41%),共89个病灶。76例(97.43%)患者CT平扫显示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外观形态多呈现圆形或类圆形影;CT三期扫描结果显示,64例(82.05%)患者动脉期病灶快速增强,以高或等密度,呈点状、结节状或云絮状显著强化,病灶随时间强化持续存在且向中央扩散,其中48例(61.53%)为表现为均匀强化,16例(20.51%)为中强化,12例(15.38%)患者未见未强化,2例(2.56%)为不均匀强化;61例(78.20%)患者门脉期病灶密度迅速降低,低于肝实质密度;延迟期呈低密度改变,呈现典型的"快进快出"的影像学表现;CT平扫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为83.14%(74/89),三期综合增强扫描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为100%(89/89),CT平扫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三期增强综合扫描(P<0.001)。结论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对肝癌的检出率高,可清楚显示肝癌典型的图像特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期动态扫描 平扫 肝癌诊断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玉柱 张玉敏 +2 位作者 寇永妹 陈晖 韩龙才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期157-159,116,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PHC病灶;其中男75例,女17例,年龄28~77岁。采用飞利浦螺旋Brilliancel6扫描机行增强后多期扫描,增强扫描采用3~4期(动脉早期、中期、晚期及门静脉期),动脉早期为22s,动脉中期为29s,动脉晚期为37s,门脉期为75s,延迟期为5min,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并对肝脏与肿瘤实性部分的CT密度值分别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差值行统计学分析。将动脉早、中、晚期组合成4种方案,计算其各自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40个病灶中,瘤径在增强后的动脉早期、动脉中期、动脉晚期及门静脉期,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各期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H=55.268,P=0.000〈0.01)。动脉早期检出率最低为35.71%,动脉晚期检出率最高为78.57%,动脉早、中、晚期及门静脉期对于病灶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3.985,P=0.000);动脉早期+晚期(80.00%)与多动脉期(80.00%)联合扫描的检出率一致且最高,同时与单纯动脉早、中或晚期扫捕相比,动脉早期+晚期扫描及多动脉期联合扫描的检出率最高。结论采用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优化了动脉期的扫描方案,将全肝扫描落在真正的动脉期内,使显示富血供肿瘤强化的机会增加,同时较薄层面的扫捕也提高了PHC病灶检出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16层螺旋CT机 动态增强扫描 多期增强扫描 全肝扫描
下载PDF
双源64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兴明 滕红 +2 位作者 谢英 赵张平 陈友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64排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肝脏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最大瘤体直径分为5~10cm组(46例),>10cm组(22例)... 目的分析64排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肝脏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最大瘤体直径分为5~10cm组(46例),>10cm组(22例);根据血供情况分为富血供组(39例)和乏血供组(29例),并比较瘤体缩小率、动脉期强化比率缩小率差异。结果68患者治疗显效10例(14.71%),有效35例(51.47%),无效23例(33.82%),总有效率66.18%。术后180天时,5~10cm组瘤体缩小率、动脉期强化比率缩小率均高于>10cm组(P<0.05),富血供组瘤体缩小率、动脉期强化比率缩小率均高于乏血供组(P<0.05)。结论D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有效观察肝脏血管瘤血供,而评估介入治疗适应性及效果,使患者得到更适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 双源CT 64排螺旋CT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门脉峰值时间确定及其在螺旋CT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华明 蔡祖龙 +3 位作者 赵红 李睫 宋学坤 韩铁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05-406,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次屏气试验剂量团注单层动态扫描是否能很好确定门脉造影剂峰值及其在SCTP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一次屏气试验剂量团注单层动态扫描 41例 ,观察CT图像的层面波动及门脉峰值时间 ,然后以峰值时间作为扫描延迟时间进... 目的 :探讨一次屏气试验剂量团注单层动态扫描是否能很好确定门脉造影剂峰值及其在SCTP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一次屏气试验剂量团注单层动态扫描 41例 ,观察CT图像的层面波动及门脉峰值时间 ,然后以峰值时间作为扫描延迟时间进行SCTP检查。结果 :一次屏气试验剂量团注单层动态扫描的CT图像几乎无层面上下波动 ,门脉时间 -密度曲线无明显波动 ,门脉峰值时间平均为 5 0 5s。 41例SCTP均能显示门脉 4级以上分支。结论 :一次屏气试验剂量团注单层动态扫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确定门脉造影剂峰值的方法。以门脉峰值时间作为扫描延迟时间可获得良好的SCTP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屏气 动态扫描 螺旋CT 门静脉造影术
下载PDF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亚毅 梁汉欢 +2 位作者 彭可雨 阮兵 张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具体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效果情况,为后期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性意见,提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行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急性出血性... 目的具体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效果情况,为后期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性意见,提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行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主要表现出点片状、全段坏死以及段状坏死等等。结果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效果,对患者每一个阶段的病情发展状态进行较好的诊断,直接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以及满意度状态。结论随着临床诊断工作的不断开展情况来看,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手段俨然已经成为保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诊断效果的关键性手段,同时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积极性的指导作用,所以具有临床诊断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 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预后情况
下载PDF
“时间-密度曲线”在肺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向君 张铎 +1 位作者 孟恒 陈彪 《吉林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 :探讨“时间 -密度曲线”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2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 ,进行动态和小螺旋靶增强扫描 ,采用层厚 3mm ,螺距 1~ 1 5 ,10 0ml造影剂以 2 5ml/s速度静脉注射。分别于延时后 1min ,2min ,3min ,5mi... 目的 :探讨“时间 -密度曲线”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2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 ,进行动态和小螺旋靶增强扫描 ,采用层厚 3mm ,螺距 1~ 1 5 ,10 0ml造影剂以 2 5ml/s速度静脉注射。分别于延时后 1min ,2min ,3min ,5min四个时相扫描 ,并测量病灶CT值 ,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结果 :不同性质的病灶增强值不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肺癌的增强值 4 0 5± 4 9Hu ,低度恶性肿瘤增强值 34 3± 5 8Hu ,良性肿瘤增强值 11 0± 5 4Hu ,结核瘤增强值 8 2± 2 4Hu ,炎性假瘤增强值 5 4 4± 6 0Hu。结论 :“时间 -密度曲线”分析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在扫描中 ,根据病灶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别诊断 肺孤立性结节 螺旋扫描 动态扫描 时间-密度曲线
下载PDF
Flash CT扫描对OSAS患者的动态成像及辐射剂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桂茹 杨进军 +3 位作者 刘艳 古丽巴哈 杨君 李江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Flash C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组:11例OSAS患者在睡眠前、后分别进行大螺距Flash CT扫描,然后进行气道三维重建,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进行观察,测量上气道的矢状径、冠状径及截面... 目的探讨Flash C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组:11例OSAS患者在睡眠前、后分别进行大螺距Flash CT扫描,然后进行气道三维重建,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进行观察,测量上气道的矢状径、冠状径及截面积;B组:常规MSCT扫描OSAS患者11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辐射剂量。结果 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时气道最狭窄处面积比清醒时明显变小,在悬雍垂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0.43±0.019)msv,B组为(0.76±0.033)msv,A组比B组减少了43.43%的有效辐射剂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 flash扫描可动态观察气道,并对狭窄部位和范围进行定位,为选择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方式提供可靠依据,并可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双源CT 大螺距 动态成像 低剂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与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鲁雪红 张源 刘文亚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讨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占位患者,分别行MRI和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三名医师诊断评分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目的探讨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占位患者,分别行MRI和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三名医师诊断评分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影像学检查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在98例肝占位患者中,病理学检查诊断HCC 86例,再生结节10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在86例HCC患者中,存在97个病灶,其中32个病灶<1.0 cm;在32个<1.0 cm的HCC病灶中,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31个(96.9%),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仅发现26个(81.3%,P<0.05),其余65个超过1.0 cm的病灶均被两种扫描方法发现和诊断;ROC曲线分析发现,MRI动态增强扫描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HCC的AUC分别为0.962和0.824,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3.106,P<0.05),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9.0%、91.0%和96.2%,显著优于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分别为93.8%、72.0%和85.3%,x2=19.587,P<0.05)。结论 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更清晰地反映HCC病灶的细微形态特点和强化特征,对于诊断小HCC的价值优于CT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3.0T磁共振成像 多排螺旋CT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赟 时建 杨茂文 《现代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CT征象及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确诊的肺动脉栓塞27例,根据其CT影像资料,重点分析肺动脉栓塞指数、中央肺动脉受累比例、有无支气管动脉扩张显示、是否并肺...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CT征象及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确诊的肺动脉栓塞27例,根据其CT影像资料,重点分析肺动脉栓塞指数、中央肺动脉受累比例、有无支气管动脉扩张显示、是否并肺梗死。结果:2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央肺动脉受累15例(55.6%),支气管动脉扩张4例(14.8%),发生肺梗死12例(44.4%)。12例发生肺梗死的肺动脉栓塞指数平均46%,15例非肺梗死的肺动脉栓塞指数平均21%,栓塞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程度及范围,对评价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向前 李志东 +5 位作者 张恒 张海燕 申占文 薛成伟 杨文峰 刘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年第6期315-317,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本院经临床检查并作B超或普CT扫描后拟诊为肝脏有占位性病变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行平扫,后由肘静脉团注射造影剂(优维显75~100ml)作三期动态扫描。注射造影...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本院经临床检查并作B超或普CT扫描后拟诊为肝脏有占位性病变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行平扫,后由肘静脉团注射造影剂(优维显75~100ml)作三期动态扫描。注射造影剂后20~30s为动脉期,60~70s为静脉期,3~15min为延迟期。结果:61例患者被确诊为肝内有占位性病变,检出病灶143个。其中原发性肝癌37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血管瘤9例;肝内胆管癌2例;肝囊肿6例。另外15例经增强后被确诊为正常肝脏或仅有轻度肝脂肪浸润。结论:采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可以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的正确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 临床诊断 患者
下载PDF
研究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诊断胰头癌并肝转移中的实际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永恒 李军 +2 位作者 高瑞雪 罗栋 白博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胰头癌并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胰头癌合并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病理检查前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其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并与病理检查或随访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胰头癌并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胰头癌合并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病理检查前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其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并与病理检查或随访结果对比。结果 62例胰头癌并肝转移患者均顺利完成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可知62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阳性率与病理或随访确诊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分别为91.94%、100.00%。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胰头癌并肝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医生诊断此类病情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肝转移 多层螺旋CT 三期 动态增强扫描 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源CT四维动态螺旋扫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梅 刘力 +5 位作者 李鑫 林奕军 陈通 李一帆 闫涛 刘洁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23-25,共3页
目的:对双源CT四维动态螺旋扫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可分为对照... 目的:对双源CT四维动态螺旋扫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可分为对照组(450例,采用常规CT检查)和观察组(450例,采用CTA联合CTP进行检查),对所有患者的扩张率、收缩率、危险率、破口率和血管流向正常率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对两组的检查效果进行分析,可看到观察组的扩张率、收缩率、危险率、破口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的血管流向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采用CTA联合CTP的检查方法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四维动态螺旋扫描 颅内动脉瘤破裂 风险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与磁共振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陆涛 《影像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磁共振(MRI)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疑似肝癌患者78例,均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MRI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磁共振(MRI)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疑似肝癌患者78例,均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MRI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敏感性、准确率、特异性。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78例疑似肝癌患者中阳性48例,阴性30例;MRI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诊断肝癌敏感性为93.75%(45/48)、准确率为89.74%(70/78)、特异性为83.33%(25/30),比MSCT动态增强扫描高(P<0.05)。结论:与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MRI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在早期肝癌诊断中敏感性、准确率、特异性较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肝癌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CT与病理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增喜 陈宝霞 +4 位作者 张瑞 谷爱青 石玉宝 卜晓宇 龚侃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6-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征象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09—2010-09月4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病例术前CT征象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对照分析.结果 CT平扫8例病灶为高密度,17例为低密度...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征象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09—2010-09月4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病例术前CT征象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对照分析.结果 CT平扫8例病灶为高密度,17例为低密度,19例为混杂密度.CT强化皮质期43例肿瘤实体强化幅度超过正常肾实质,42例肿瘤强化峰值≥88 HU,其中39例强化峰值≥100 HU,排泄期迅速下降,低于正常肾实质;1例轻度强化,38例肿瘤呈不均匀强化,26例可见假包膜.病理上42例可见出血、坏死、囊变,细胞呈实质性排列,2例呈现囊性排列,39例中出现小泡样结构,1例出现了不规则的钙化;37例可见假包膜.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及肿瘤结构有关.肾透明细胞癌CT平扫表现特异性不强,动态增强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有很大的意义,组织学类型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螺旋CT 病理 对照分析 动态增强
下载PDF
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在动态MR和64排螺旋CT三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丹丹 谢春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在动态MR和64排螺旋CT三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动态MR检查,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肿...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在动态MR和64排螺旋CT三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动态MR检查,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对照组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及肝硬化结节诊断结果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腺瘤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扫描诊断HCC病灶,1~3 cm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 cm研究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查中,动态MR和64排螺旋CT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高,而动态MR能够准确地诊断出患者病情,能够判断出肿瘤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背景 小肝癌 动态MR 64排螺旋CT 三期扫描 强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