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ient thermo-mechanical coupling simulation of wet brake friction disk on tracked vehicle
1
作者 李杰 王敏 +1 位作者 王志勇 周广明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1期71-76,共6页
The transient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 is applied, and a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model of wet brake friction disk is established. For obtaining the accurate heat flow density mathematic model and avoiding possibly i... The transient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 is applied, and a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model of wet brake friction disk is established. For obtaining the accurate heat flow density mathematic model and avoiding possibly instable thermoelastic stress produced by the non uniform contact pressure of friction pair, a test method is applied to collect accurate contact pressure between the dual sheet steel and friction disk in the combining process. And then the heat-flow density and transient ther mo mechanical coupling simulation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all possibl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such as the heat generation,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relation between friction and contact, variation in load and heat change problem etc.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 chanical model of thermo mechanical coupling can express well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ric tion disk, and gives perfect reference for more study on thermoelastic distortion of brake friction pa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disk thermo mechanical coupling transient stress finite element heat flowdensity
下载PDF
A Multi-harmonic Method for Studying Effects of Mistuning on Resonant Features of Bladed Disks with Dry Friction Damping 被引量:1
2
作者 贺尔铭 王红建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22-325,共4页
An efficient multi-harmonic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mistuning on resonant features of bladed disks with blade-to-blade dry friction damping. This method is able to predict accurately the forced ... An efficient multi-harmonic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mistuning on resonant features of bladed disks with blade-to-blade dry friction damping. This method is able to predict accurately the forced response of bladed disks in frequency domain, which is validated by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 in time domain. The resonant features of both tuned and mistuned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is method under various system coupling strengths, viscous dampings, and dry friction darnpings, etc.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ulti-harmonic method is very efficient for studying the mistuning effects on the resonant response of bladed disks with blade-to-blade dry friction damping,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various system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friction mistuned bladed disk forced response multi-harmonic method resonant features
下载PDF
Resonant behavior of stochastic oscillations of general relativistic disks driven by a memory-damped friction
3
作者 汪志云 陈培杰 张良英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82-686,共5页
By using a generalized Langevin equation to describe the vertieal oscillations of a general relativistic disk subjected to a memory-damped friction and a stochastic force, we derive the power spectrum density (PSD) ... By using a generalized Langevin equation to describe the vertieal oscillations of a general relativistic disk subjected to a memory-damped friction and a stochastic force, we derive the power spectrum density (PSD) of accretion disk oscillating luminosity by the method of Laplace transform, and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system parameters on the resonant behavior in PSD curv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damping strength a and memory time τ of the friction increase, the variation of PSD with spectrum frequency f from monotonous decreasing to occurring maximums, and the phenomenon of a general stochastic resonance (SR) with a single peak and multi-peaks can be found in PSD curves. The radial distance parameter n, the mass M, and spin parameter a, of the black hole determine the inherent frequency of vertical oscillations in the disk, and they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SR phenomena in a system of black hole bin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retion disk power spectrum density memory-damped friction stochastic resonance
原文传递
转子叶盘结构减振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洋溢 林蓬成 周春燕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152-163,共12页
转子叶盘结构在高速和超高速的运行状况下,可能因为失稳而剧烈振动,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增大叶盘结构阻尼是减轻其振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针对叶盘结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了充分了解叶盘结构减振方法的研究进展,推动相... 转子叶盘结构在高速和超高速的运行状况下,可能因为失稳而剧烈振动,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增大叶盘结构阻尼是减轻其振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针对叶盘结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了充分了解叶盘结构减振方法的研究进展,推动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将叶盘结构减振分为干摩擦、内摩擦和其他能量转换方式。对叶盘结构减振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叶盘结构减振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叶盘结构 阻尼 减振 摩擦
下载PDF
水基硅氧烷聚合物润滑剂在铝合金热冲压工况下的润滑可行性
5
作者 邓亮 娄思源 +1 位作者 毛轩 Braham Prakash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202,共8页
铝合金热冲压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目标的重要制造手段,生产过程中的摩擦磨损造成的板料擦伤和开裂是批量生产的主要阻碍。为了研究热冲压过程中润滑剂的适用性和润滑机理。基于此,基于销-盘摩擦实验设备,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模拟了热冲压的... 铝合金热冲压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目标的重要制造手段,生产过程中的摩擦磨损造成的板料擦伤和开裂是批量生产的主要阻碍。为了研究热冲压过程中润滑剂的适用性和润滑机理。基于此,基于销-盘摩擦实验设备,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模拟了热冲压的实验工况,选用了一种使用工况接近的水基脱模剂进行摩擦实验,并评价其在热冲压工况下的润滑性能,探究其润滑机理。通过实验发现,水基硅氧烷润滑剂能够通过隔绝模具与工件直接接触,获得较长时间的低摩擦因数状态。利用水基润滑剂实现铝合金热冲压过程中的稳定低摩擦因数状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水基硅氧烷润滑剂 热冲压 销-盘摩擦实验 摩擦因数
原文传递
基于PLC和触摸屏在双盘摩擦压砖机控制系统中的设计
6
作者 王永辉 周成虎 《山西电子技术》 2024年第3期45-47,共3页
着重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和触摸屏(Programmable Terminal,PT)在双盘摩擦压砖机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主要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实现途径及其优越性。该系统显著特点是PT通过RS232与PLC串行通讯,实现控... 着重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和触摸屏(Programmable Terminal,PT)在双盘摩擦压砖机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主要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实现途径及其优越性。该系统显著特点是PT通过RS232与PLC串行通讯,实现控制与管理的结合,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触摸屏 双盘摩擦压砖机
下载PDF
离合器摩擦片温升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学勇 刘沃野 +1 位作者 王平 杨通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16,19,共2页
本文利用能量原理和热力学方法,给出了摩擦离合器圆盘摩擦片温升的理论公式,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计算机仿真的需要。
关键词 离合器 摩擦片 温升 热力学 能量原理 仿真
下载PDF
离合器摩擦片长期磨损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学勇 刘沃野 +1 位作者 陶凤和 王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5,共2页
摩擦离合器是传动系统的重要构件 ,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 ,对摩擦片的宏观磨损规律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摩擦片 磨损 摩擦离合器
下载PDF
离合器摩擦副摩滑过程轴向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晓燕 李杰 +2 位作者 张志凯 王志勇 邢庆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7,共7页
通过对摩擦副表面结构特征和接触力学等理论的应用,建立了热变形微观法向单元接触数学模型。采用数理统计和归一化方法,将微观模型转换成宏观数学模型,分析了摩擦副法向弹性接触特性,并引入Kelvin-Voigt(KV)模型,增加黏弹性接触微分算子... 通过对摩擦副表面结构特征和接触力学等理论的应用,建立了热变形微观法向单元接触数学模型。采用数理统计和归一化方法,将微观模型转换成宏观数学模型,分析了摩擦副法向弹性接触特性,并引入Kelvin-Voigt(KV)模型,增加黏弹性接触微分算子,构建了包含有应力和应变关系的黏弹性接触属性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摩擦副轴向振动数学模型。经仿真分析,获得了摩擦副摩滑过程的振动特性,同时对不同转速条件下的摩擦副摩滑过程轴向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模型精度达到87%,仿真结果准确。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振动特性对摩擦副使用性能和寿命,具有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振动特性 实验测试 高线速
下载PDF
齿轮啮合过程摩擦功耗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立锋 吴晓铃 +1 位作者 秦大同 肖正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911-1915,共5页
根据系统功能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齿轮啮合过程摩擦功耗计算方法。假设两圆盘在滚动过程中存在相对滑动,圆盘间摩擦力矩将对圆盘做功而产生摩擦功耗。据此原理,建立了齿轮啮合过程的摩擦功耗计算模型。在对齿轮啮合过程中摩擦因数... 根据系统功能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齿轮啮合过程摩擦功耗计算方法。假设两圆盘在滚动过程中存在相对滑动,圆盘间摩擦力矩将对圆盘做功而产生摩擦功耗。据此原理,建立了齿轮啮合过程的摩擦功耗计算模型。在对齿轮啮合过程中摩擦因数分析的基础上,对外啮合齿轮摩擦功耗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双齿啮合区的摩擦功耗起主导作用。将计算结果与Velex的试验结果对比显示,提出的齿轮啮合过程摩擦功耗的计算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功耗 功能原理 齿轮 摩擦圆盘
下载PDF
离合器摩擦片的热-应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国金 殷小亮 +1 位作者 龚友平 尹淩鹏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总成,摩擦片是离合器的重要零件之一,对离合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离合器的工作性能,采用有限元技术对离合器摩擦片进行了热-应力耦合分析,基于所建立的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热传导物理模型,进行了有...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总成,摩擦片是离合器的重要零件之一,对离合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离合器的工作性能,采用有限元技术对离合器摩擦片进行了热-应力耦合分析,基于所建立的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热传导物理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得到了热载荷下摩擦片的温度分布以及应力分布情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离合器的使用、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 温度场 热应力 摩擦片 耦合
下载PDF
沟槽对湿式离合器摩擦副啮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宝运 洪跃 金士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对表面开设带一定倾斜角度的窄矩形沟槽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啮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已得到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采用微凸体接触模型的威布尔分布,建立基于平均流量模型及威布尔分布的接触因子的摩擦副研究分析模型;推导出摩擦副的流体... 对表面开设带一定倾斜角度的窄矩形沟槽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啮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已得到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采用微凸体接触模型的威布尔分布,建立基于平均流量模型及威布尔分布的接触因子的摩擦副研究分析模型;推导出摩擦副的流体润滑控制方程,将复杂的啮合过程映射到一维润滑问题下进行求解。讨论了沟槽深度、数量、倾斜角度对啮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层厚度越厚,渗透率越高,啮合时间越短,啮合转矩峰值越大;对于3种类型沟槽,三角形沟槽啮合时间最短,圆弧形次之,梯形沟槽啮合时间最长;沟槽倾斜角度越大,啮合转矩越低,啮合时间越短;而沟槽深度对啮合特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槽 摩擦副 啮合 湿式离合器
下载PDF
换挡离合器摩擦元件周向间歇接触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和言 李明阳 +3 位作者 马彪 杜秋 李慧珠 于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8-1075,共8页
考虑温度和滑摩速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了宏观维度下换挡离合器摩擦元件周向间歇接触温度场迭代计算模型,研究了与花键齿数相对应的间歇接触对温度场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并通过温度测量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间歇接触会导致... 考虑温度和滑摩速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了宏观维度下换挡离合器摩擦元件周向间歇接触温度场迭代计算模型,研究了与花键齿数相对应的间歇接触对温度场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并通过温度测量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间歇接触会导致对偶片表面出现高温区,高温区分布与花键齿数相对应,对偶片表面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均随花键齿数增加而降低,对偶片温升与花键齿数和滑摩时间呈非线性相关。相同滑摩条件下,不同花键齿数对应的摩擦因数随滑摩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至同一最大值,在摩擦因数达到最大值前,花键齿数较少的对偶片对应的摩擦因数较大。换挡工况下,花键齿数较少的摩擦元件较快进入干摩擦状态,在较短时间内便可达到较大的摩擦因数;车辆蠕行等离合器长时滑摩工况下,花键齿数较多的摩擦元件局部温升较小,具有较好的热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挡离合器 对偶片 间歇接触 温度场 摩擦因数
下载PDF
液体调速离合器中摩擦副热效应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洪跃 刘谨 金士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11,共5页
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是利用多个摩擦圆盘间的油膜剪切力来传递动力 ,并通过改变油膜厚度实行无级调速。由于近来工程中广泛采用聚α-稀烃型 ,聚酯型等合成油作润滑剂 ,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在调速范围内 ,其摩擦副往往工作在流体润滑、混... 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是利用多个摩擦圆盘间的油膜剪切力来传递动力 ,并通过改变油膜厚度实行无级调速。由于近来工程中广泛采用聚α-稀烃型 ,聚酯型等合成油作润滑剂 ,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在调速范围内 ,其摩擦副往往工作在流体润滑、混合润滑、边界润滑直到直接接触的工况。基于这些特点 ,笔者采用了幂律型非牛顿流体模型、Patir-Cheng的平均流量模型、GT两粗糙平面接触模型 ,并计入油膜的惯性影响 ,建立了热简化研究模型 ,对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中的摩擦副进行了流体混合润滑状态下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方程 非牛顿流体 表面粗糙度 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 热分桥 摩擦副 热效应
下载PDF
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以都 张启先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8-662,共5页
介绍了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在考虑摩擦材料多孔性的条件下,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液体粘性制动器的压力分布及流量模型.因离心力的作用,摩擦片间隙具有一定的自吸能力,若供液不充分,油... 介绍了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在考虑摩擦材料多孔性的条件下,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液体粘性制动器的压力分布及流量模型.因离心力的作用,摩擦片间隙具有一定的自吸能力,若供液不充分,油膜将会破裂,导致摩擦片直接接触,使液体粘性制动器无法正常工作.在进、出油口压力一定时,摩擦片转速增大,油膜压力将有所降低.随着多孔材料渗透性的增加,油液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启动 液体粘性传动 摩擦片 油膜 传动装置
下载PDF
连续管滚筒排管液压离合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大飞 张三坡 +1 位作者 马曾林 祝克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30,共4页
现有连续管作业机滚筒排管机构超越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容易磨损,经常需要人工调节离合器上的压紧螺母以恢复摩擦片上的接触压力,但现场调节很不方便,增大了作业的危险性。为此,研制了连续管滚筒排管液压离合器。该离合器采用两段式设计... 现有连续管作业机滚筒排管机构超越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容易磨损,经常需要人工调节离合器上的压紧螺母以恢复摩擦片上的接触压力,但现场调节很不方便,增大了作业的危险性。为此,研制了连续管滚筒排管液压离合器。该离合器采用两段式设计,其设计尺寸与原中间轴总成可完全互换;可实现离合器的整体润滑,延长离合器摩擦片和轴承的使用寿命;整个排管系统采用液压操作,互锁控制,响应速度快,运行安全可靠,既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可提高现场作业安全性;由多块摩擦片共同传递力矩,减小了单块摩擦片的受力,手动排管时摩擦片之间无接触压力,不会产生滑动摩擦作用,大大延长了摩擦片的寿命。现场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连续管滚筒排管液压离合器控制方便,传递力矩大,运行平稳可靠,满足连续管滚筒排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滚筒 排管 液压离合器 互锁控制 摩擦片
下载PDF
间隙流动对混流式水轮机效率预测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冯建军 罗兴锜 +1 位作者 吴广宽 朱国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8,共6页
为了分析转轮间隙流动对混流式水轮机效率预测的影响,该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含有转轮间隙的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转轮圆盘效率损失,并将CFD仿真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考虑了转轮圆盘损失... 为了分析转轮间隙流动对混流式水轮机效率预测的影响,该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含有转轮间隙的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转轮圆盘效率损失,并将CFD仿真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考虑了转轮圆盘损失后,在最优单位转速附近CFD计算得到的水轮机效率和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当偏离最优工况点较远时,由于流场中存在脱流和涡流,CFD计算得到的效率较试验值偏低。转轮下环表面造成的圆盘效率损失远高于上冠表面,且转轮内外圆盘损失基本相当。在同一水头下,通过转轮间隙的泄漏流量基本为常数。此外,"动静干涉"现象对圆盘损失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该研究结果可为混流式水轮机圆盘损失的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液体流动 效率 间隙流动 圆盘损失 混流式
下载PDF
纸基摩擦材料的压缩性对湿式离合器啮合特性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洪跃 丁中久 金士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1,82,共5页
对主动盘下表面有摩擦材料的湿式离合器的啮合过程进行分析。采用Greenwood-Williamson模型,并考虑惯性影响以及摩擦材料受压变形,建立基于Patir-Cheng平均流量模型的研究模型,推导出摩擦副的润滑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并分析摩擦材料压缩... 对主动盘下表面有摩擦材料的湿式离合器的啮合过程进行分析。采用Greenwood-Williamson模型,并考虑惯性影响以及摩擦材料受压变形,建立基于Patir-Cheng平均流量模型的研究模型,推导出摩擦副的润滑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并分析摩擦材料压缩性对啮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摩擦材料压缩性时,由于摩擦材料受压变形,进入混合润滑阶段所需时间变长,整个过程的实际啮合所需时间比不考虑压缩性要长;湿式离合器摩擦副啮合过程中,随着油膜厚度的减小,微凸体作用逐渐变强,流体压力比不考虑摩擦材料压缩性情况下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摩擦副 压缩性
下载PDF
表面几何参数对湿式离合器啮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洪跃 刘宝运 +1 位作者 金士良 王云根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6,共5页
对表面开设带一定倾斜角度的窄矩形沟槽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啮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已得到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采用微凸体接触模型的威布尔分布,建立基于平均流量模型及威布尔分布的接触因子c的摩擦副研究分析模型;推导出摩擦副的流... 对表面开设带一定倾斜角度的窄矩形沟槽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啮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已得到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采用微凸体接触模型的威布尔分布,建立基于平均流量模型及威布尔分布的接触因子c的摩擦副研究分析模型;推导出摩擦副的流体润滑控制方程,将复杂的啮合过程映射到一维润滑问题下进行求解。讨论了沟槽宽度、数量、不同使用状态对啮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层厚度越厚,渗透率越高,啮合时间越短,啮合转矩峰值越大;对于三种类型沟槽,三角形沟槽啮合时间最短,圆弧形次之,梯形沟槽啮合时间最长;跑合阶段较正常磨损阶段而言,啮合转矩较大,而啮合时间较短;沟槽越宽,啮合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槽 摩擦副 啮合 湿式离合器
下载PDF
离心泵圆盘摩擦损失计算 被引量:36
20
作者 刘厚林 谈明高 袁寿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圆盘摩擦损失严重影响离心泵尤其是低比转数离心泵的性能,准确计算其大小是预测离心泵性能的重要基础之一。虽然计算离心泵圆盘摩擦损失的公式较多,但实际计算表明这些公式的计算结果都存在较大偏差。通过对不同圆盘摩擦损失计算公式的... 圆盘摩擦损失严重影响离心泵尤其是低比转数离心泵的性能,准确计算其大小是预测离心泵性能的重要基础之一。虽然计算离心泵圆盘摩擦损失的公式较多,但实际计算表明这些公式的计算结果都存在较大偏差。通过对不同圆盘摩擦损失计算公式的比较与分析,提出了不同比转数的离心泵圆盘摩擦损失计算应采用不同的公式。以优秀离心泵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修正了圆盘摩擦损失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修正后的圆盘摩擦损失公式计算结果更准确,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准确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圆盘摩擦损失 回归分析 计算公式 比转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