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减G蛋白偶联受体1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1
作者 张冬华 陈华平 +2 位作者 阮学莲 黄俊辉 秦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GPR1)对人肝癌(H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类HCC细胞系(Huh7、QGY-7703、HCCLM3、Hep3B、HepG2)、人肝永生化细胞系(THLE2)中GPR1 mRNA的表达,蛋...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GPR1)对人肝癌(H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类HCC细胞系(Huh7、QGY-7703、HCCLM3、Hep3B、HepG2)、人肝永生化细胞系(THLE2)中GPR1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验证敲减GPR1后蛋白的表达;采用靶向shRNA敲减HCC Huh7和QGY-7703细胞系中的GPR1,细胞增殖实验(CCK-8)分析敲减GPR1后HCC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分析敲减GPR1后HCC细胞的迁移能力,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分析敲减GPR1后HCC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GPR1在HCC Huh7细胞和QGY-7703细胞中呈高表达(P<0.01),敲减GPR1后,与shNC组相比,sh GPR1组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减弱(P<0.01)。结论:GPR1是促癌因子,敲减GPR1可能抑制人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g蛋白偶联受体1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京海黄鸡G蛋白偶联受体1基因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曼曼 张涛 +5 位作者 张向前 李婷婷 凌娇娇 吴鹏飞 王金玉 施会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15-2225,共11页
试验旨在研究参与激素调节并调控卵巢功能的可能基因,挑选候选基因G蛋白偶联受体1(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深入研究其是否参与激素调节。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京海黄鸡GPR1基因的CDS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 试验旨在研究参与激素调节并调控卵巢功能的可能基因,挑选候选基因G蛋白偶联受体1(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深入研究其是否参与激素调节。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京海黄鸡GPR1基因的CDS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GPR1基因在高、低产京海黄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生物信息学进行关联,使用多种生物软件和在线工具对目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GPR1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序列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亲水性、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及该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结果显示,京海黄鸡与GenBank中原鸡、人、牛、野猪、黑猩猩、家兔、马、绵羊、藏羚羊、大鼠、小鼠、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100.0%、69.0%、69.1%、69.3%、68.9%、69.6%、69.2%、68.8%、68.9%、67.5%、69.0%和50.3%;氨基酸分析发现GPR1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分子质量为40.41ku,理论等电点为6.91,为7次跨膜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属于非分泌蛋白;预测该蛋白含有25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1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为7次跨膜螺旋结构;组织表达分析显示,GPR1基因在低产组的表达情况极显著高于高产组(P<0.01)。本试验结果将有利于GPR1基因功能的进一步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对京海黄鸡产蛋性状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g蛋白偶联受体1 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 组织表达
下载PDF
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癌症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溯源 木司塔巴·木台力甫 +1 位作者 李冬雪 张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ADGRF1在正常胰腺组织及PDAC组织中的mRNA水平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DGRF1在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TERT-HPNE及多种PDA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检测PDA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DGRF1的表达差异。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ADGRF1后,通过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DAC细胞AsPC-1、SW1990增殖能力的变化。构建稳定过表达ADGRF1的Patu8988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ADGRF1引起的PDAC细胞增殖变化。利用RNA测序(RNA-sequence,RNA-seq)、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免疫浸润分析预测与ADGRF1促进PDAC癌症进展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ADGRF1 mRNA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均P=0.000)。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hTERT-HPNE细胞相比,多种PDAC细胞中ADG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所上调(均P<0.05)。IHC结果显示ADGRF1在PDA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也高于癌旁组织。此外,下调ADGRF1能够抑制PDAC细胞AsPC-1、SW1990的增殖能力;而过表达ADGRF1则促进Patu8988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5)。RNAseq、GSEA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的结果显示,ADGRF1的表达与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ADGRF1在PDAC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PDAC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多个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黏附性g蛋白受体F1 免疫 促癌作用
下载PDF
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
4
作者 杨曦 张黎 +3 位作者 杨耀 王嘉 孙雄山 王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7-1454,共8页
目的探讨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 目的探讨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诱导VSMCs增殖、迁移,以INT-777特异性激活TGR5,CCK-8试剂盒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免疫荧光染色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试验用于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GR5蛋白水平变化。为探究TGR5在血管内膜增生中的作用,将40只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内膜损伤组、假手术+UDCA(熊去氧胆酸,TGR5激动剂)组及内膜损伤+UDCA组,每组10只。造模完成后按组分别予以口服普通维持饲料及含0.5%UDCA的普通维持饲料,持续21 d后分别取材,HE染色观察颈动脉内膜增生程度,Ki-6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颈动脉内膜血管平滑肌增殖变化。结果特异性激活TGR5明显降低VSMCs增殖活力及Ki-67阳性细胞率,同时使VSMCs划痕愈合速度减慢。特异性激活TGR5使细胞内UCP2表达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降低。过氧化氢恢复细胞内ROS水平后,TGR5抑制VSMCs增殖迁移的作用被削弱。激活TGR5能减轻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结论TGR5可能通过UCP2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从而抑制小鼠VSMCs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血管平滑肌 再狭窄 g蛋白胆汁酸受体1 INT-777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神经调节蛋白-1、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琳 李佳 +1 位作者 贾晓雯 张红霞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神经调节蛋白-1(sNRG-1)、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神经调节蛋白-1(sNRG-1)、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49)、中重症组(n=36)及重症组(n=21);根据预后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83)与死亡组(n=2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NRG-1、GPER-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sNRG-1、GPER-1及两者联合检测对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中重症组、重症组患者血清sNRG-1水平低于轻症组,且重症组低于中重症组;中重症组、重症组患者血清GPER-1水平高于轻症组,且重症组高于中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病情严重程度、入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淀粉酶、血脂肪酶、sNRG-1、GPER-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12分、sNRG-1≤17.74 pg/ml、GPER-1≥4.82 pg/ml是影响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sNRG-1、GPER-1预测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753。两者联合预测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特异度为86.75%,灵敏度为86.96%。结论血清sNRG-1低表达、GPER-1高表达与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有望作为评估AP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神经调节蛋白-1 g蛋白雌激素受体-1 急性胰腺炎 预后
下载PDF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调控机体炎症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何孟娟 黎力之 +5 位作者 幸清凤 关玮琨 廖晓鹏 张海波 郭冬生 樊庆灿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3,69,共6页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与胆汁酸(BAs)及其衍生物结合后,激活下游通路传导,调控动物的多种代谢过程。GPBAR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与胆汁酸(BAs)及其衍生物结合后,激活下游通路传导,调控动物的多种代谢过程。GPBAR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炎症反应。因此,本文重点阐述GPBAR1对动物炎症通路的调控进展,为BAs及其衍生物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在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胆汁酸受体1 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NOD样受体蛋白3 胆汁酸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在骨代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冯源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1,GPER1)是一种雌激素的膜受体,其通过快速的细胞多效应作用引发下游反应,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影响。因此,GPER1在雌激素介导的骨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GPER1在骨...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1,GPER1)是一种雌激素的膜受体,其通过快速的细胞多效应作用引发下游反应,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影响。因此,GPER1在雌激素介导的骨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GPER1在骨代谢中的作用作了简要总结,包括GPER1在青春期参与骨生长的过程,在机体不同雌激素水平下的骨代谢中体现出的不同功能,以及其与其他受体共同作用参与了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g蛋白雌激素受体1 雌激素 骨代谢
下载PDF
ADGRV1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关联性研究
8
作者 敖梅红 郑涵 +4 位作者 王艳 胡双 邓旭情 孙仙娥 李隆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V1(ADGRV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1∶1)匹配研究法,分析ADGRV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是否有关,同时对子宫颈癌患者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基因分布在不... 目的探讨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V1(ADGRV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1∶1)匹配研究法,分析ADGRV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是否有关,同时对子宫颈癌患者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基因分布在不同病理特征间作对比。结果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携带GA及GG基因型的个体比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患子宫颈癌的风险显著增大,相应的OR(95%CI)为4.20(1.64~10.72)和3.22(1.23~8.38)。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基因分布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肿瘤家族史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不同值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携带GA及GG基因型比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更易伴高危HPV感染,相应的OR(95%CI)为13.70(2.32~80.80)和17.53(2.76~111.30)。携带AA基因型的子宫颈癌个体不易伴有家族性肿瘤史。结论ADGRV1基因的rs5966130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发病风险有一定相关性,在部分高危环境因素中促使子宫颈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粘附g蛋白受体V1 多态性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唐萃 杨磊 +2 位作者 王旎 杨俊艳 刘智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PTC组织中,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5%、66.2%、64.7%,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21.4%、16.7%和11.9%(P<0.01);GPER1、EGFR和CXCR1在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在PTC及PTC淋巴转移癌组织中,GPER1与EGF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62,P=0.031;r=0.542,P=0.002)、GPER1与CXCR1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r=0.276,P=0.025;r=0.483,P=0.006)。结论 GPER1、EGFR和CXCR1的两两共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间可能存在一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g蛋白雌激素受体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1
原文传递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发夹结构通过影响Paxillin的功能抑制成骨细胞迁移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宁 胡志毅 +4 位作者 殷国勇 范卫民 陶松年 王道新 董天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proteincoupledreceptorkinaseinteractingprotein1,GIT1)的RNA发夹结构(hairpin)(GIT1-RNAh)对成骨细胞迁移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取培养至第6代的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包含GIT1-RN... 目的探索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proteincoupledreceptorkinaseinteractingprotein1,GIT1)的RNA发夹结构(hairpin)(GIT1-RNAh)对成骨细胞迁移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取培养至第6代的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包含GIT1-RNAh(实验组)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enceprotein,GFP)的RNA发夹结构(GFP-RNAh)的腺病毒(对照组)感染12h后,再将每组分成有、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rivedgrowthfactor,PDGF)刺激的两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内源性GIT1蛋白表达和Paxillin的位置。WesternBlot检测Paxillin的磷酸化。构建包含蓝色荧光蛋白的GIT1-RNAh(CFP-GIT1-RNAh)实验组和GFP-RNAh(CFP-GFP-RNAh)(对照组),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检测CFP-GIT1-RNAh和CFP-GFP-RNAh对Paxillin位置的特异性作用。用划痕愈合法检测GIT1-RNAh(实验组)和GFP-RNAh(对照组)腺病毒对成骨细胞在PDGF刺激下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抑制成骨细胞内源性的GIT1蛋白表达和扰乱Paxillin的分布。WesternBlot观察,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抑制了Paxiliin的磷酸化(P<0.05)。划痕愈合法检测观察,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的迁移。结论GIT1-RNAh通过扰乱Paxillin的分布和其磷酸化从而抑制成骨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 PAXILLIN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成骨细胞迁移
下载PDF
丙型肝炎不同基因型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含量变化及原因研究
11
作者 龚卫锋 张养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内医院就诊患者中基因分布情况以及对不同基因型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析,比较丙肝不同基因型GPBAR1受体含量变化及原因。方法:对就诊的679例丙肝阳性患者中的362例丙肝分型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含量、肝功能指标和病情严重程... 目的:分析陕西省内医院就诊患者中基因分布情况以及对不同基因型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析,比较丙肝不同基因型GPBAR1受体含量变化及原因。方法:对就诊的679例丙肝阳性患者中的362例丙肝分型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含量、肝功能指标和病情严重程度分析,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中的GPBAR1含量。结果:14例Ia型和159例Ib型初期症状较轻,37例甚至到肝硬化失代偿期才被发现;144例Ⅱa型初期症状较重。胆汁酸受体I含量1a﹑1b和2a型结果明显高于3a、3b型和6a型(P<0.05﹚。丙肝患者治疗前后丙肝基因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肝不同亚型病情严重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62例不同基因型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陕西省内丙肝患者以Ⅰb型和Ⅱa型为主,分型结果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情进程发展有较大关系。患者接受治疗后遏制了丙肝基因的复制,胆汁酸受体I含量在判断基因型严重程度和个体严重程度上有重要意义。不同基因型患者,因病毒不同分型对肝脏损害程度不同,所以可反映炎性指标的GPBAR1受体含量结果也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g蛋白胆汁酸受体1 原因 基因分型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裴慧 王立启 +5 位作者 王磊 王维 毕秀萍 才晓君 苏国海 赵卓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目的:观察激活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3日龄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蛋白质谱技术检测蛋白表达差异,并作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观察激活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3日龄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蛋白质谱技术检测蛋白表达差异,并作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机制研究分6组,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GPER1激活剂(G1)组、AngⅡ+G1+GPER1抑制剂(G15)组、AngⅡ+G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U0126)组和AngⅡ+G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抑制剂(MK2206)组,各组n=3。检测各组心肌细胞GPER1的表达,心房钠尿肽(ANP)和B型利钠肽(BNP)的m RNA水平,ERK、AKT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对自噬相关蛋白胞浆型自噬标记轻链3(LC3II)和膜型自噬标记轻链3(LC3I)的调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PER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呈浓度依赖性,ANP和BNP m RNA水平梯度升高(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心肌细胞上存在GPER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结果显示,激活剂G1激活GPER1,并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心肌细胞ANP和BNP m RNA水平(P<0.05);在AngⅡ+G1+G15组,心肌细胞ANP和BNP m RNA水平重新升高(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或AngⅡ组相比,AngⅡ+G1组p-ERK、p-AKT蛋白表达增强(P<0.05);与AngⅡ+G1组相比,AngⅡ+G1+G15组p-ERK和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AngⅡ+G1+MK2206组p-ERK、p-AKT蛋白表达水平和ANP、BNP m RNA水平降低(P<0.05);AngⅡ+G1+U0126组对G1诱导的p-AKT蛋白的表达无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显示,AngⅡ+G1组与AngⅡ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无差异(P>0.05)。AngⅡ组较空白对照组LC3II/LC3I比值增大,其自噬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AngⅡ+G1组较AngⅡ组LC3II/LC3I比值降低,其心肌细胞自噬水平降低(P<0.01)。结论:GPER1的激活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和ERK信号通路以及细胞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肥大 g蛋白雌激素受体1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hGPCRc的亚细胞定位及组织分布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广胜 潘光堂 +6 位作者 吴芳明 韩春光 黄火高 胡明 盛莉 陈静 刘永学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5-369,共5页
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从人结肠组织克隆所得某一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orphanGprotein_coupledreceptors ,oGPCRs)成员hGPCR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显示,hGPCRc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了七个跨膜区段的结构域,具备GPCR的结构特征;然后,将... 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从人结肠组织克隆所得某一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orphanGprotein_coupledreceptors ,oGPCRs)成员hGPCR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显示,hGPCRc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了七个跨膜区段的结构域,具备GPCR的结构特征;然后,将hGPCRc之cDNA与绿色荧光载体pEGFP_N1 构建GFP_hGPCRc表达载体,以空白质粒pEGFP_N1 作对照,转染CHO_K1 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空白质粒pEGFP_N1 转染的细胞表达了GFP并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而GFP_hGPCRc转染的细胞观察到荧光清晰聚集于细胞膜和各细胞器质膜上,因而hGPCRc蛋白定位于膜上并稳定表达,与软件分析结果相一致;最后,以RT_PCR检测hGPCRc在2 0周龄胎儿重要组织器官及部分成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GPCRc在人心、肾、小脑及结肠等组织均有表达,但在肝、大脑、小肠及肌肉等组织里未检测到表达。该表达谱对于进一步认识hGPCRc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生理功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g蛋白受体 hgPCRc 组织分布 CHO-K1 细胞系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血清sMICA、PCNA、GASP-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张雅琪 彭程程 +1 位作者 万鸿 王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MIC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AS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诊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MIC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AS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3例健康体检者设立为对照组;并根据不同病理分型将观察组分为腺癌组(n=33)和鳞癌组(n=53),对比血清sMICA、PCNA、GASP-1、TIMP-1;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MICA、PCNA、GASP-1、TIMP-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sMICA、PCNA、GASP-1、TIMP-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的sMICA、PCNA、GASP-1、TIMP-1均高于对照组(P<0.05)。腺癌组的sMICA、PCNA、GASP-1、TIMP-1均高于鳞癌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MICA、PCNA、GASP-1、TIMP-1高表达会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产生影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MICA、PCNA、GASP-1、TIMP-1及四项联合诊断NSCLC的AUC值分别为(0.750、0.654、0.819、0.788、0.843,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57.00%、46.50%、67.40%、90.70%、79.10%;特异度分别为93.00%、93.00%、88.40%、58.10%、86.00%。结论sMICA、PCNA、GASP-1、TIMP-1在NSCLC患者中呈高表达趋势,其表达水平会随病理分型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 增殖细胞核抗原 g蛋白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非小细胞肺癌 病理分型
下载PDF
肺癌患者GASP-1、LCN2和TPX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NM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黄彦泽 文英娟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血清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ASP-1)、脂质运载蛋白-2(LCN2)、Xklp2靶蛋白(TPX2)表达水平及其与TNM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诊疗的92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血清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ASP-1)、脂质运载蛋白-2(LCN2)、Xklp2靶蛋白(TPX2)表达水平及其与TNM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诊疗的92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样,检测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将观察组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分析肺癌患者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M分期为Ⅲ、Ⅳ期的肺癌患者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的肺癌患者(P<0.05),TNM分期为Ⅳ期的患者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均高于TNM分期为Ⅲ期的患者(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GASP-1、LCN2、TPX2水平均低于预后不佳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均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均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GASP-1、LCN2、TPX2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TNM分期相关,在对症治疗后检测上述血清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g蛋白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 人脂质运载蛋白-2 Xklp2靶蛋白 TNM分期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顺铂化疗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贵良 任冠颖 +3 位作者 贾友超 焦婷 王小磊 李玉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探究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PRASP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顺铂(DDP)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癌旁组织、原发NSCLC组织及复发NSCLC组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PRASP1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式亚家族A... 目的探究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PRASP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顺铂(DDP)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癌旁组织、原发NSCLC组织及复发NSCLC组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PRASP1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式亚家族A成员5(ABCA5)mRNA的表达情况。空白组和过表达组分别用慢病毒转染空白载体和GPRASP1过表达载体于A549细胞中;对照组和抵抗组分别用慢病毒转染对照小干扰RNA(si-control)于A549细胞及DDP耐药细胞中;干扰组用慢病毒转染GPRASP1小干扰RNA(si-GPRASP1)于DDP耐药细胞中。用CCK-8实验法检测细胞对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PRASP1与ABCA5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组织、NSCLC组织与复发NSCLC组织中GPRASP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27±0.16)×10^(-2)、(2.68±0.30)×10^(-2)和(3.89±0.72)×10^(-2),ABCA5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3±0.13)×10^(-1)、(1.85±0.21)×10^(-1)和(2.67±0.61)×10^(-1);复发NSCLC组织中GPRASP1和ABCA5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NSCLC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白组和过表达组的GPRASP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16和5.98±0.66,ABCA5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09和2.81±0.33,DDP IC50分别为(2.10±0.13)和(3.50±0.11)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抵抗组和干扰组的GPRASP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11、3.37±0.31和0.81±0.13,ABCA5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10、4.06±0.43和2.30±0.25,DDP IC50分别为(2.08±0.13)、(7.87±0.61)和(5.77±0.55)μmol·L^(-1);抵抗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和干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GPRASP1可显著促进ABCA5的表达,并介导NSCLC DDP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g蛋白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式亚家族A成员5 化疗抵抗 肿瘤进展
原文传递
血清人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及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诊断卵巢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梓媛 王芝 张咏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21期4126-412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人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及血清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水平对于卵巢癌发生的预测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确诊接受治疗的卵巢癌患... 目的 探讨血清人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及血清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水平对于卵巢癌发生的预测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确诊接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及同期于医院体检的9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9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96例)。统计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比较两组GPBAR1、LC3及HB-EGF的表达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卵巢癌发生与GPBAR1、LC3及HB-EGF的关系。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GPBAR1水平为(707.69±2.5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46.15±11.9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C3水平(0.53±0.11)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5±0.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GF水平(597.45±110.3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02.36±93.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PBAR1(OR=2.051、P<0.05)、LC3(OR=0.595、P<0.05)、HB-EGF(OR=1.974、P<0.05)是影响卵巢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GPBAR1、LC3及HB-EGF对卵巢癌的诊断效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8、0.768及0.817,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2.43%、65.13%及73.26%,特异性分别为68.59%、94.11%及88.24%。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2%和94.13%。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GPBAR1、LC3、HB-EGF水平升高,三者分别对卵巢癌发生的预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三者联合的预测诊断效能更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胆汁酸受体1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血清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 卵巢癌
原文传递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内皮素-1介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
18
作者 陈德秀 雷贤英 李家富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28-534,共7页
目的观察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TGR5)被激活后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首先分对照组和ET-1组,ET-1浓度分别为10-6、10-7、10-8 mmol/L,分别... 目的观察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TGR5)被激活后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首先分对照组和ET-1组,ET-1浓度分别为10-6、10-7、10-8 mmol/L,分别培养12、24、36、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各时段凋亡率。选择凋亡率较高的ET-1浓度及时间,进行后续实验。后续实验分为对照组、ET-1组、TGR5激动组、TGR5表达抑制组、TGR5空病毒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CCK-8测心肌细胞存活率,RT-PCR检测TGR5mRNA,Western blot检测TGR5、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protein kinase,JNK)、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 JNK,p-JNK)及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epase-12)表达。结果ET-1在10^(-8)~10^(-6) mmol/L的浓度范围呈浓度依赖性,48 h内呈时间依赖性介导心肌细胞凋亡(P<0.05)。后续实验发现激活TGR5后,相较于ET-1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心肌细胞存活率提高,且CHOP、p-JNK、Caspase12蛋白表达受到抑制(P<0.05)。而抑制TGR5表达后可阻断TGR5对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降低心肌细胞存活率,CHOP、p-JNK、Caspase1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ET-1可介导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过度激活有关,而TGR5可能通过抑制ERS,拮抗ET-1对心肌细胞介导的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胆汁酸受体1 心肌细胞凋亡 内皮素-1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质子感知受体OGR1介导酸化环境对内皮祖细胞活力和成管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吉 丁声龙 +5 位作者 陈方毅 张继红 桂柯科 熊敏 李炳 赵明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79-1586,共8页
目的:分析卵巢癌G蛋白偶联受体1(ovarian cancer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 OGR1)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中的表达,探索OGR1的酸调节效应对内皮祖细胞活力和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小鼠骨... 目的:分析卵巢癌G蛋白偶联受体1(ovarian cancer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 OGR1)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中的表达,探索OGR1的酸调节效应对内皮祖细胞活力和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采取 FITC-UEA-I 和 DiI-Ac-LDL 双荧光染色法鉴定,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GR1在小鼠EPCs的表达。采用不同pH值培养基处理EPCs后分析OGR1表达。以小干扰RNA(siRNA)沉默 OGR1 ,使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EPCs的活力及周期分布的变化,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以及成管实验分析EPCs的迁移能力和成管作用的变化。结果:分离诱导的EPCs分化良好,FITC-UEA-I 及 DiI-Ac-LDL染色均呈阳性,小鼠内皮祖细胞存在OGR1的mRNA及蛋白表达。随着培养基pH值降低,OGR1表达逐渐升高,在pH 6.4的培养基中OGR1表达最高( P <0.05)。pH 6.4培养基抑制EPCs的活力并导致其生长停滞,而使用siRNA沉默 OGR1 后可部分逆转酸化环境对EPCs的作用( P <0.05)。pH 6.4培养基抑制EPCs的迁移和成管能力,而使用siRNA沉默 OGR1 后可部分逆转酸化环境对EPCs的作用( P <0.05)。结论: OGR1在EPCs中呈阳性表达,并介导了酸化环境对EPCs活力及迁移和成管能力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卵巢癌g蛋白偶联受体1 内皮祖细胞 酸化环境 成管能力
下载PDF
GIT1蛋白通过调节血管形成促进骨折愈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金杰 张宁 +3 位作者 凡进 万博文 蔡卫华 殷国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GIT1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每组30只。造模成功后7、14、21 d,应用X线、micro-CT、PECAM1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分析骨痂体积及新生...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GIT1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每组30只。造模成功后7、14、21 d,应用X线、micro-CT、PECAM1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分析骨痂体积及新生血管情况。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GIT1基因敲除小鼠骨折愈合延迟,骨痂内新生血管的体积和数量减少。结论:GIT1基因缺失导致骨痂区新生血管减少,从而延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 骨痂 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