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激酶和NIDDM的候选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嘉强 《浙江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62-64,共3页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发病涉及多种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属多基因病。葡萄糖激酶(GCK)又称己糖激酶D,是己糖激酶的同工酶,仅在肝细胞和胰岛β细胞中表达。GCK催化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G6P),即葡萄糖代谢的第一步,并对...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发病涉及多种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属多基因病。葡萄糖激酶(GCK)又称己糖激酶D,是己糖激酶的同工酶,仅在肝细胞和胰岛β细胞中表达。GCK催化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G6P),即葡萄糖代谢的第一步,并对β细胞释放胰岛素起葡萄糖感受器作用。它对葡萄糖的Km值很高(5~15mM),且不被其产物G6P抑制。近年来研究表明,GCK基因在NIDDM遗传易感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GCK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及GCK基因突变与NIDDM的关系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葡萄糖激酶 gck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妇女妊娠糖尿病与易感基因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强兆艳 王建华 齐秀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激酶(GCK)基因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基因与妊娠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采用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进行孕期健康检查的孕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一般资料,并采集被调查者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葡萄糖激酶(GCK)基因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基因与妊娠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采用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进行孕期健康检查的孕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一般资料,并采集被调查者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GCK基因和CTLA-4基因突变情况。结果CTLA-4外显子1第49位核苷酸A/G变异和CTLA-4启动子-38位核甘酸C/T变异与GDM有统计学联系,其OR及95%CI分别为4,510(1.810~11.238)和8.918(1.558~51.040)。未发现GCK基因外显子6和外显子7突变与GDM的发生之间有这联系。结论CTLA-4外显子1等基因A/G变异、CTLA-4YNK FCL BB-38位核苷酸C/T变异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葡萄糖激酶(gck)基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基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与基因突变关系的1:3病例对照研究
3
作者 孙颖 王建华 任大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3,6,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CTLA4)基因及葡萄糖激酶 (GCK)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21例GDM患者及63例正常对照者CTLA4基因外显子1(CTLA4EX1)和启动子(CTLA4P)、GCK基因外显子6(GCK6)、外显子7(GCK7)的...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CTLA4)基因及葡萄糖激酶 (GCK)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21例GDM患者及63例正常对照者CTLA4基因外显子1(CTLA4EX1)和启动子(CTLA4P)、GCK基因外显子6(GCK6)、外显子7(GCK7)的变异情况 ,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GDM的关系。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 ,CTLA4外显子1第49位A/G(OR=4.65695 %CI1.875~11.677)、启动子 -318位C/T(OR=10.17995%CI1.114~93.023)、GCK7变异 (OR=18.00095 %CI2.167~149.512)与GDM有统计学联系。结论:CTLA4外显子1第49位A/G变异和GCK7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CTLA4启动子是GDM的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CTLA4基因 gck基因
下载PDF
早发糖尿病家系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的筛查
4
作者 贾贺堂 韩学尧 +1 位作者 张素华 纪立农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20期1-2,4,共3页
目的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中可能存在MODY2基因(GCK)的致病突变,了解MODY2基因在早发家族性2型糖尿病发病中作用。方法收集100个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均在40岁前被诊断为糖尿病,且至少还有一个一级亲属在45岁之前被诊断糖尿病。提取先证者... 目的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中可能存在MODY2基因(GCK)的致病突变,了解MODY2基因在早发家族性2型糖尿病发病中作用。方法收集100个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均在40岁前被诊断为糖尿病,且至少还有一个一级亲属在45岁之前被诊断糖尿病。提取先证者血DNA,用PCR产物扩增MODY2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将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MODY2基因的筛查中发现3个DNA变异,一个在外显子4(ccc-ccg,为杂合的脯氨酸同义突变Pro145Pro),一个在外显子7(gcc-gcg,为杂合的丙氨酸同义突变ala233 ala),一个在内含子9(IVS+8C>T)。这三个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0.5%、36%。对内含子IVS9+8C>T多态性的群体关联研究发现等位基因T在糖尿病组频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对照组(36%vs 47%,P<0.05),而C等位基因高于对照组(64%vs 53%,P<0.05)。结论MODY2基因内或附近的基因变异不是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的主要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遗传学 葡萄糖激酶基因(gck)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班博 孙琳 +3 位作者 于世鹏 张梅 孙海玲 王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8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多个糖尿病易感基因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标记方法,对山东地区汉族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5例正常对照者的GCK基因、N IDDM1(D 2S140)... 目的探讨多个糖尿病易感基因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标记方法,对山东地区汉族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5例正常对照者的GCK基因、N IDDM1(D 2S140)基因及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GCK等位基因A 5及D 2S140等位基因B 2与2型糖尿病呈正相关(P<0.01);GCK等位基因A 1、A 3及D 2S140等位基因B 6与2型糖尿病呈负相关(P<0.01);FABP2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等位基因A 5及B 2、年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及脂蛋白(a)呈显著正相关;与等位基因A 3及B 6呈显著负相关。结论GCK基因、N IDDM1(D 2S140)基因多态性与山东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具有相关性,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gck基因 FABP2基因 NIDDM1基因
下载PDF
MODY的最新临床分型及其识别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建立 林丽香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1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成年型糖尿病 MODY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gck基因
下载PDF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2型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知子 李秀珍 +6 位作者 徐爱晶 梅慧芬 林云婷 曾春华 毛晓健 饶敏 刘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25-1730,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2型(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type 2,MODY2)的临床特征及GCK基因变异类型特点,分析GCK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分泌科临床诊... 目的探讨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2型(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type 2,MODY2)的临床特征及GCK基因变异类型特点,分析GCK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分泌科临床诊断为MODY2的32例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GCK基因Sanger测序及家系调查,对未检出GCK基因变异的患儿父母亲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分析其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32例患儿(男19例,女13例),起病年龄1 d~18岁,中位数为8岁,空腹血糖均轻度升高,均值(6.7±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均值(5.90±0.96)%,均无高血糖症状。31例患儿随访4~75个月血糖维持稳定。32例患儿共发现GCK基因30个不同杂合变异,其中5例为新发变异,2例患儿为自发变异。结论MODY2患儿轻度高血糖生后即可出现,不同的GCK基因变异所导致的临床表型无明显差异,无家族史但临床高度提示MODY2的患儿也应行GCK基因分析,以免造成漏诊,并对家系相关成员进行筛查,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本组研究未发现GCK基因热点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表型 gck基因 糖尿病
下载PDF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56例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茜面 徐子迪 +7 位作者 刘敏 梁学军 王焕民 闫洁 吴玉筠 桑艳梅 朱逞 倪桂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4-578,共5页
目的 总结56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情况,为CHI临床诊疗方案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2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CHI患儿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 目的 总结56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情况,为CHI临床诊疗方案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2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CHI患儿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围生期情况、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以及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并应用PCR-DNA直接测序技术或二代测序技术对CHI相关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56例患儿中,30例携带CHI已知致病基因。(1)23/56例(41.0%)患儿携带ABCC8和/或KCNJ11基因突变:携带复合杂合突变者4例,同时携带ABCC8和KCNJ11基因突变者1例,携带ABCC8母系遗传突变者1例,携带ABCC8父系遗传突变者12例,携带KCNJ11父系遗传突变者有1例,携带ABCC8新生突变者3例,遗传方式未明者1例。19例应用二氮嗪进行治疗,其中2例有效,7例无效,10例疗效待明确。(2)5/56例(8.9%)患儿携带GLUD1基因突变:其中4例曾应用二氮嗪进行治疗,均有效。(3)1/56例(1.7%)患儿携带GCK基因突变,为新生突变,对二氮嗪治疗有效。(4)1/56例(1.7%)患儿携带SLC16A1基因突变,为母系遗传,对二氮嗪治疗有效。结论 ABCC8基因突变和GLUD1基因突变是CHI的主要致病基因,GCK和SLC16A1基因突变所致CHI为罕见类型。多数ABCC8基因突变和KCNJ11基因突变对二氮嗪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二氮嗪 奥曲肽 ABCC8基因 KCNJ11基因 GLUD1基因 gck基因 SLC16AI基因
原文传递
第494例 反复头晕-意识障碍-低血糖
9
作者 邓明群 蔡中兴 +4 位作者 刘巍 袁涛 周颋 肖新华 王林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9-632,共4页
低血糖症病因复杂,诊治困难。其中,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已发现10余种可导致CHI的基因,包括葡萄糖激酶(GCK)基因。本文通过对一例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仔细分析,并行分子遗传检测,精准诊断一个... 低血糖症病因复杂,诊治困难。其中,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已发现10余种可导致CHI的基因,包括葡萄糖激酶(GCK)基因。本文通过对一例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仔细分析,并行分子遗传检测,精准诊断一个GCK-CHI家系。本病例提示,仔细询问家族史对诊断CHI非常重要,对进餐后血糖持续低平的患者需考虑GCK-C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 高胰岛素血症 gck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