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百合根尖染色体Giemsa C-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凤荣 刘光欣 +2 位作者 席梦利 吴祝华 施季森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本研究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毛百合(Lilium dahuricum Ker-Gawl)根尖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试管苗的染色体倍性变异丰富,染色体倍性变异包括二倍体(2n=2×=24)、三倍体(2n=3×=36)、四倍体(2n=4×=48)到六... 本研究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毛百合(Lilium dahuricum Ker-Gawl)根尖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试管苗的染色体倍性变异丰富,染色体倍性变异包括二倍体(2n=2×=24)、三倍体(2n=3×=36)、四倍体(2n=4×=48)到六倍体(2n=6×=72)。对二倍体毛百合的C-带结果进行分析,其带型公式为:2n=2×=24=2CI++2CI+T+T++6I+2I++2I++2I+T++2I+T++2I+T++2T++2T+。每条染色体上都显示出显著的特征带,而且带纹的深浅差异明显。强带主要集中在长短臂上。因此,GiemsaC-带方法可以将毛百合(L.dahuricum)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百合 根尖染色体 giemsa C-带分析
下载PDF
七份苎麻野生资源的核型及Giemsa C-带带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瑞芳 郭清泉 +2 位作者 程尧楚 王林辉 孙焕良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11,共6页
本试验采用 F- 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对七份苎麻野生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及 Giemsa C-带带型研究。结果表明 :七份材料中 1 - 1、1 - 2的染色体数目众多 ,分别为 5 6和 42 ,其余 5份材料为 2 8,均为近端着丝点型 ,核型公式 1 - 1为 2 n=... 本试验采用 F- 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对七份苎麻野生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及 Giemsa C-带带型研究。结果表明 :七份材料中 1 - 1、1 - 2的染色体数目众多 ,分别为 5 6和 42 ,其余 5份材料为 2 8,均为近端着丝点型 ,核型公式 1 - 1为 2 n=5 6 =5 6 st,1 - 2为 2 n=42 =42 st,其余 5份材料均为 2 n=2 8=2 8st。臂指数均大于 75 % ,N.F.值与染色体条数相等 ,1 - 1 ,1 - 2 ,1 - 3的染色体长度比大于 2 ,核型属 4B类型 ,2 -1 ,2 - 2 ,2 - 3,2 - 4的染色体长度比小于 2 ,核型属于 4A类型。 Giemsa C-带带型单一 ,长臂均为着丝点带 ,且染色区段较长 ,短臂均为全带。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 1 - 1、1- 2、1 - 3的分别为 2 n=5 6 =8L+ 1 6 M2 + 2 2 M1 + 1 0 S、2 n=42 =2 L+ 2 2 M2 + 1 4M1 +4S、2 n=2 8=2 L+ 1 4M2 + 6 M1 + 6 S,其余 4份材料均为 2 n=2 8=2 L+ 1 2 M2 + 1 2 M1 +2 S。本文还对苎麻染色体的基数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染色体核型 giemsa带型 野生资源
下载PDF
金沙江中游地区红山茶组植物的Giemsa C-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调江 夏丽芳 王仲朗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81-86,共6页
研究了金沙江中游地区红山茶组植物的GiemsaC-带。该地区的红山茶植物以四倍体为主,个别居群为二倍体或六倍体。居群间的C-带差异明显,C-带多出现在染色体端部。在四倍体和六倍体的C-带带型中,只能找到2条显相同C-... 研究了金沙江中游地区红山茶组植物的GiemsaC-带。该地区的红山茶植物以四倍体为主,个别居群为二倍体或六倍体。居群间的C-带差异明显,C-带多出现在染色体端部。在四倍体和六倍体的C-带带型中,只能找到2条显相同C-带的同源染色体,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红山茶植物进行比较,发现红山茶组植物的倍性从华东,华南经贵州,四川向云南逐渐增高,显C-带的染色体与染色体总数之比随信性增加而减少。文中指出华东或华南可能是红山茶组植物的起源地,而金沙江中游地区是其现代分化中心,这一地区红山茶的多倍体类群可能是异源起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 红山茶组 giemsa C一带
下载PDF
寸三莲染色体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瑞芳 郭清泉 +1 位作者 郑思乡 程尧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1-193,共3页
采用F-BSG制片法对寸三莲染色体组型及Giemsa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2st+4sm+8m+2m(SAT).第6对染色体有随体,染色体长度比为3.3,N.... 采用F-BSG制片法对寸三莲染色体组型及Giemsa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2st+4sm+8m+2m(SAT).第6对染色体有随体,染色体长度比为3.3,N.F.值为30,属2B核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4L+2M2+4M1+6S,GiemsaC-带带型主要为着丝点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组型 giemsa C-带
下载PDF
HE和Giemsa染色在结膜刮片检测嗜酸粒细胞的染色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林健贤 张平 +5 位作者 李永平 郑健樑 钟秀风 张文忻 聂莉 张波 《眼科学报》 2005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通过HE和Giemsa对嗜酸粒细胞的染色效果比较,寻找最佳染色方法。方法:对春季结膜炎20例病人进行结膜刮片,并分别作HE和Giemsa染色,最后用光学普通显微镜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Giemsa染色的嗜酸粒细胞比HE染色的嗜酸粒细胞清晰。结... 目的:通过HE和Giemsa对嗜酸粒细胞的染色效果比较,寻找最佳染色方法。方法:对春季结膜炎20例病人进行结膜刮片,并分别作HE和Giemsa染色,最后用光学普通显微镜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Giemsa染色的嗜酸粒细胞比HE染色的嗜酸粒细胞清晰。结论:实验表明,检测嗜酸粒细胞,采用Giemsa染色,可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emsa染色 嗜酸粒细胞 检测 刮片 春季结膜炎 效果比较 染色方法 微镜观察 显微镜下 HE染色 染色效果
下载PDF
黄牡丹八个居群的Giemsa C-带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龚洵 肖调江 +1 位作者 顾志建 鲁元学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应用BSG方法对黄牡丹( Paeonia delavayivar.lutea ) 8 个居群的Giemsa C- 带进行了比较研究。8 个居群的所有染色体都在着丝点附近显示出了C- 带, 所有染色体的长臂上都没有显示C- 带, ... 应用BSG方法对黄牡丹( Paeonia delavayivar.lutea ) 8 个居群的Giemsa C- 带进行了比较研究。8 个居群的所有染色体都在着丝点附近显示出了C- 带, 所有染色体的长臂上都没有显示C- 带, 而短臂上的C- 带数量和位置在居群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花甸坝居群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显示了端带; 卓干山居群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端显示了C- 带。在所研究的8 个居群中, 这两个居群的端部C- 带最多。而翁水居群的短臂上没有显示C- 带, 但第三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 且第五对染色体上的随体显示出了C- 带, 是8 个居群中端部C- 带最少的。土官村居群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显示出了C- 带。鲁甸居群的第二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显示出了C-带, 且第一和第四对染色体各有一条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显示出了C- 带, 表现出了异染色质的杂合性。尼西居群的第一、第三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显示出了端带。西山居群和梁王居群的C- 带式样完全相同, 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显示出了C- 带。8 个居群的Giemsa C- 带式样各不相同, 这种居群水平上的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牡丹 giemsaC-带 变异式样 居群 C带
下载PDF
Giemsa-C带揭示的绵枣儿多倍体复合体染色体变异 被引量:5
7
作者 丁开宇 王伟 +1 位作者 孙静贤 王跃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绵枣儿是分布在东亚的多倍体复合体。以Giemsa-C带法对分布在中国的绵枣儿24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变异分析。AA和BB细胞型大部分居群未发现变异,分别具a2和b1染色体的近着丝点着丝粒带。AABB虽无居群内变异,但居群间有所不同。其中柳林、... 绵枣儿是分布在东亚的多倍体复合体。以Giemsa-C带法对分布在中国的绵枣儿24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变异分析。AA和BB细胞型大部分居群未发现变异,分别具a2和b1染色体的近着丝点着丝粒带。AABB虽无居群内变异,但居群间有所不同。其中柳林、商南和徐州居群带型相同,带纹丰富。元宝山居群只有b1的近着丝粒带,而灵岩山居群具a2和b1的近着丝粒带。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推测,绵枣儿b1和a2上的近着丝粒带显示的应当是高度重复的rRNA基因;大庆和文县居群一个体该位点的杂合可能是由于部分rRNA拷贝的同源染色体间转移;AABB起源后随时间推移会发生rRNA重复位点的丢失;柳林等居群丰富的带纹可能是其刚刚起源时重复基因关闭的表征,随时间推移同样可能会丢失。另外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BB比AA细胞型可能更易于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枣儿 多倍体 细胞型 giemsa-C带 RRNA基因 易位
下载PDF
Giemsa染色比色法检测晶体上皮细胞增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秋明 陆道炎 +2 位作者 王丽天 陈才根 吴念祖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86-87,共2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精确检测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方法──Giemsa染色比色法,基本步骤为:(1)在24孔培养板培养细胞并做影响增殖的实验;(2)75%酒精4℃固定细胞30min;(3)Giemsa染色30min;(4)10%醋酸250μl/孔脱色并转移至96... 建立了一种简便、精确检测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方法──Giemsa染色比色法,基本步骤为:(1)在24孔培养板培养细胞并做影响增殖的实验;(2)75%酒精4℃固定细胞30min;(3)Giemsa染色30min;(4)10%醋酸250μl/孔脱色并转移至96孔培养板或酶标板;(5)用酶标仪540nm进行比色,吸光值(A值)高低反映细胞多少。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上皮细胞增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emsa染色 比色法 晶体上皮细胞 增殖
下载PDF
沅江芦荟染色体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爱华 鲁坤存 陈灿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25,共2页
为了丰富芦荟的基础理论研究 ,给芦荟的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 ,采用F -BSG制片法 ,对沅江芦荟染色体组型及GiemsaC -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沅江染色体数目为 2n =14 ,核型公式为 2n =14st + 6sm + 4m ,染色体长度比为2 2 0 ,N... 为了丰富芦荟的基础理论研究 ,给芦荟的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 ,采用F -BSG制片法 ,对沅江芦荟染色体组型及GiemsaC -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沅江染色体数目为 2n =14 ,核型公式为 2n =14st + 6sm + 4m ,染色体长度比为2 2 0 ,N .F值为 2 4,属 3B核类型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 2n =14 =4L + 2M2 + 6M1+ 2S ;Giems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江芦荟 染色体组型 giemsa C-带
下载PDF
中国野桑蚕Giemsa淡染性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方洲 常平安 刘运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对来自重庆、陕西、湖北等 3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染色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3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染色体数目都为n =2 8,2n =5 6 ;均在粗线期染色体观察到了与家蚕类似的Giemsa淡染性区域 ,并对其进行了组型分析 ,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探... 对来自重庆、陕西、湖北等 3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染色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3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染色体数目都为n =2 8,2n =5 6 ;均在粗线期染色体观察到了与家蚕类似的Giemsa淡染性区域 ,并对其进行了组型分析 ,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探讨了野桑蚕与家蚕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染色体 giemsa淡染性
下载PDF
向日葵染色体Giemsa C-分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猛 安玉麟 孙瑞芬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8-1081,共4页
采用HKG(HCl-KOH-Giemsa)法对内葵杂3号三交种染色体进行了C-分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至少都有一条C-分带,染色体组共有62条C-分带,以中间带和着丝点带为主,中间带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短臂上;C-分带强弱差异明显,其中46条强带... 采用HKG(HCl-KOH-Giemsa)法对内葵杂3号三交种染色体进行了C-分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至少都有一条C-分带,染色体组共有62条C-分带,以中间带和着丝点带为主,中间带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短臂上;C-分带强弱差异明显,其中46条强带,16条弱带。Giemsa C-分带带型公式为:2n=2x=34=8I++3T++5I+I+T++4C+2CI+4CI++3CI++I+T++CT++2C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显著的带纹特征,因此,利用Giemsa C-分带方法可以将向日葵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 ) 染色体 giemsa C-分带
原文传递
Giemsa染色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江 谢勇 +3 位作者 吕农华 祝金泉 张昆和 黄德强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年第5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giemsa染色 诊断学
下载PDF
淫羊藿属8个种的Giemsa C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盛茂银 陈庆富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3-436,共4页
应用BSG方法对淫羊藿属(Epimedium)8个种的Giemsa C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15~22条C带,包含着丝粒带、端带、中间带、中间随体带等类型;根据带纹数目和位置,8个种可分为三类:Ⅰ类是E.sagitta-tum,显示的C带最少,仅有15条;Ⅱ... 应用BSG方法对淫羊藿属(Epimedium)8个种的Giemsa C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15~22条C带,包含着丝粒带、端带、中间带、中间随体带等类型;根据带纹数目和位置,8个种可分为三类:Ⅰ类是E.sagitta-tum,显示的C带最少,仅有15条;Ⅱ类是原产德国的E.alpinum和E.pubigerum,显示的C带较少,均为18条;Ⅲ类是其余的5种,即:E.acuminatum、E.simplicifluom、E.wushanense、E.leptorrhizum、E.davidi,这类植物显示的C带数目较多,不少于2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属 giemsa C带 系统关系
下载PDF
氧化Wright-Giemsa-碘化钾法髓过氧化物酶快速染色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万新 丁飞 +2 位作者 李毅 刘军 樊丽华 《江西医学检验》 CAS 2003年第5期337-338,330,共3页
目的为了使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安全快速、稳定可靠,对Pereira碘化钾MPO染色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方法采用Wright-Giemsa染料为显色剂取代Pereira原法中的Leishman's染料,并采用人工预先氧化Wright-Giemsa染色液的新方法,使其一... 目的为了使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安全快速、稳定可靠,对Pereira碘化钾MPO染色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方法采用Wright-Giemsa染料为显色剂取代Pereira原法中的Leishman's染料,并采用人工预先氧化Wright-Giemsa染色液的新方法,使其一步到位氧化成熟,以后每次配MPO染色工作液时不必再加H2O2。结果本法(氧化WG-KI法)MPO阳性产物呈棕红色至蓝黑色颗粒状,在显示MPO的同时细胞核也能很好的着色,便于对细胞的辨认。本法与Washburn联苯胺法比较,两者阳性率十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法所显示的髓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对比鲜明、易于判断,试剂安全、稳定可靠,并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染色时间,是理想的MPO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ight-giemsa染色液 碘化钾法 髓过氧化物酶 Washburn联苯胺法 血细胞
下载PDF
用于胃幽门螺杆菌检查的改良 Giemsa 染色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一岭 李玉松 +2 位作者 王文勇 方正清 谢小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A01期51-52,共2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已经证明HP与一些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较密切的关系。HP也是胃窦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并与远端胃癌和低度恶性胃淋巴瘤的发生有关。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临床病理工作中,胃粘膜活...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已经证明HP与一些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较密切的关系。HP也是胃窦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并与远端胃癌和低度恶性胃淋巴瘤的发生有关。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临床病理工作中,胃粘膜活检不要仅局限于胃粘膜本身的病变检查,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有无HP感染。HP是一种较弱的噬苏木素菌,对HE染色着色较淡,在观察时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明确有无HP感染常借助于特殊染色。用于HP特殊染色的方法有Giem-sa染色法和银染色法等。我们采用改良的微波Giemsa染色法,即在原Giemsa染色法的基础上,加入了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在染色过程中经微波炉加温处理。应用改良的Giemsa染色法,可缩短染色时间。染色结果表明,胃粘膜组织和HP着色良好,细微结构清楚,结果明确。微波Giemsa染色法用于胃粘膜石蜡切片染色,具有常规HE染色和特殊染色的双重效果,能同时清楚地显示出胃粘膜组织和HP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菌 giemsa染色 微波
原文传递
体外微核试验中吖啶橙荧光染色与Giemsa染色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晓华 张立实 王瑞淑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4期393-394,403,共3页
本文在吖啶橙荧光染色(A.O 染色)和常规 Giemsa 染色条件下比较了一组诱变剂丝裂霉素 C(MMC)、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INC)、环磷酰胺(CYP)诱导 L5178Y 和 WTK1细胞的微核试验,结果表明,仅5-FU 和 CYP 在个别时间、剂量下 A.O 染... 本文在吖啶橙荧光染色(A.O 染色)和常规 Giemsa 染色条件下比较了一组诱变剂丝裂霉素 C(MMC)、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INC)、环磷酰胺(CYP)诱导 L5178Y 和 WTK1细胞的微核试验,结果表明,仅5-FU 和 CYP 在个别时间、剂量下 A.O 染色微核率明显高于 Giem-sa 染色(P<0.05),而绝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在不具备荧光镜检条件或要求长期保留标本时,Giemsa 染色仍不失为微核染色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染色 giemsa染色 微核试验 L5178Y细胞
下载PDF
改良Giemsa染色法在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红 胥维勇 +1 位作者 李科 杨群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1-101,共1页
改良Giemsa染色法在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应用杨红,胥维勇,李科,杨群(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成都市610072)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近年,文献报道HP感染增加胃癌发病危险... 改良Giemsa染色法在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应用杨红,胥维勇,李科,杨群(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成都市610072)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近年,文献报道HP感染增加胃癌发病危险[1,2],使HP检测的临床意义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染色法 giemsa 胃粘膜病变 四川省人民医院 特殊染色 消化性溃疡 组化技术 活检标本 工作液
下载PDF
GIEMSA法检测胃幽门螺杆菌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宏慧 孔今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62-762,共1页
关键词 胃疾病 幽门螺杆菌 giemsa
下载PDF
人体组织切片的Giemsa染色法诊断输入性疟疾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洁清 沈忆文 詹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345,共2页
疟疾可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来检查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阳性是实验室确诊疟疾的关键。利用人体组织切片查见疟原虫,取代血涂片镜检确诊疟疾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疟疾可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来检查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阳性是实验室确诊疟疾的关键。利用人体组织切片查见疟原虫,取代血涂片镜检确诊疟疾在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在法医病理鉴定中遇到1例,对组织切片进行了Giemsa染色,并尝试摸索最适宜的染色条件,清楚地显示了疟原虫在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切片 giemsa染色 疟原虫
下载PDF
Giemsa染色法标记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可行性验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海洋 韩金利 +3 位作者 孙征 张海宇 王登科 秦毅 《解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验证Giemsa染色法标记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立体定位仪于大鼠尾壳核注入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回笼饲养3天后灌注取脑,对大鼠脑组织切片进行Giemsa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的对比实验。结果 Giemsa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效... 目的验证Giemsa染色法标记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立体定位仪于大鼠尾壳核注入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回笼饲养3天后灌注取脑,对大鼠脑组织切片进行Giemsa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的对比实验。结果 Giemsa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效果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表明Giemsa染色法可以较好的标记出脑组织凋亡细胞。结论 Giemsa染色法可以较好较便捷的标记出脑组织凋亡细胞,可作为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等标记凋亡细胞实验的预观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emsa染色 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染色 脑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