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分析方法在森林景观格局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菅利荣 李明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86-89,共4页
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 GIS分析以森林资源调查的森林分布图作为主要信息源 ,以 ARC/INFO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 ,采用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连接度、分数维、积聚系数 5个景观格局指数作为空间格局分析指标 .浙江临安的实例研究表明 :从... 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 GIS分析以森林资源调查的森林分布图作为主要信息源 ,以 ARC/INFO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 ,采用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连接度、分数维、积聚系数 5个景观格局指数作为空间格局分析指标 .浙江临安的实例研究表明 :从1983年到 1994年 ,松林和阔叶林等天然林景观比例减小 ,种类趋于简单化 ,破碎化趋势增强 ;竹林和经济林等人工林景观比例增大 ,种类趋于复杂化 ,规模经营趋势增强 .GIS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也在论文中作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分析方法 森林景观 空间格局 格局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装配式构件厂选址研究
2
作者 杨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3期71-75,共5页
在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下,装配式建筑的造价高于传统现浇式建筑方式这一现实因素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而主要原因在于构件运输阶段的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较高,相比于一般物流运输的物品,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较... 在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下,装配式建筑的造价高于传统现浇式建筑方式这一现实因素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而主要原因在于构件运输阶段的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较高,相比于一般物流运输的物品,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较高,且构件的体积大、单位运输费用高、运输量多。合理的生产基地选址不仅能够节省建设投资,而且能够协调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减少构件运输费用,提高构件运输的效率。该文探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优势,并综合考量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分布和环境容量等多种因素,旨在为工厂选址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构件 选址研究 gis空间分析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 运输效率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3
3
作者 朱会义 何书金 张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尤其是空间变化研究 ,离不开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数据基础主要是矢量格式的土地利用图件和遥感解译制图成果 ;模型基础包括 GIS的时空数据模型、属性数据模型和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原理模型 ;而数据处理过...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尤其是空间变化研究 ,离不开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数据基础主要是矢量格式的土地利用图件和遥感解译制图成果 ;模型基础包括 GIS的时空数据模型、属性数据模型和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原理模型 ;而数据处理过程则涉及GIS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编辑功能、空间分析功能、数据库操作功能、空间统计分析功能以及图形显示功能等。本文结合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实例分析 ,从上述三方面详细阐述了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gis空间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市 空间统计分析 数据库
下载PDF
GIS等时线分析方法及其最佳路径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伟 姚天任 洪建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6-469,共4页
提出了基于 GIS等时线分析方法的理论模型 ,以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工具——公共汽车和城市火车为例 ,描述了等时线分析的设计原型 .在研究静态最短路径算法的基础上 ,讨论了用分解法计算最短有向路径思想 。
关键词 gis等时线分析方法 最佳路径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 公共交通运输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广州增城地区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傅娟 黄铎 《南方建筑》 2016年第4期80-85,共6页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个传统村落的形态属性数据库。将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数据库的数据以数字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绘制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图。综合googleearth航拍图、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状调研,对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形成最终结论。本研究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尝试,研究结论对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从区域层面保护传统村落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方法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其开发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国栋 王立国 +2 位作者 朱海 张典 江国华 《旅游论坛》 2022年第6期49-61,共13页
红色旅游是江西省旅游业的重要特色,红色旅游资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并求权确定因子权重,... 红色旅游是江西省旅游业的重要特色,红色旅游资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并求权确定因子权重,从自然、社会以及旅游开发3个角度构建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点-轴系统”理论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探讨其优化布局,研究发现: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呈现集聚分布,优质与良好开发适宜区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显著。江西省应构建“四心、三点、九极、两主轴、六次轴、五分区”的红色旅游空间布局战略体系,以期通过合理的开发适宜性研究,实现旅游开发带动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红色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gis空间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特征 开发适宜性评价 江西省
下载PDF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以陕西地区省级村落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根 田海宁 +1 位作者 郭瑞 闫杰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96,114,共7页
以陕西地区429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研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融合的方法,从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分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对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 以陕西地区429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研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融合的方法,从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分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对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陕北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延安和榆林地区尤为突出,而陕南和关中区域除安康和渭南地区分布相对密集,整体分布较为分散,全省已经形成4个集中聚集区域;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分布特征与其所处区海拔高度和水系分布密切相关,低海拔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且多邻近水源地或沿河流水系分布,地形地貌特征和河流水系分布直接影响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分布基本格局,地域文化、经济条件及历史文化等因素进一步促进了4个核心区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gis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市政道路居民出行方式变化对道路设计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李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道路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研究旨在分析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演变,及其对市政道路设计带来的影响,并探究改善方法。本研究运用了数量化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探索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改变对道路容...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道路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研究旨在分析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演变,及其对市政道路设计带来的影响,并探究改善方法。本研究运用了数量化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探索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改变对道路容量、交通流量、道路安全性,以及交通便利性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面临着居民出行模式的转变,城市道路设计必须对行人以及自行车的安全和便捷性投以更多关注。车行道和非车行道的策划划定应当符合逻辑,亟需增加共享出行设施的驻停点,同时对交通信号系统进行优化调整。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细致周到的设计指导和办法,为城市道路设计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设计 居民出行方式 绿色出行 交通系统可持续性 gis空间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吉林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9
作者 李冰心 张琦琦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2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0%,城镇化年增率呈现放缓的发展趋势,科学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用地集约发展水平将是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文章以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安图县、中部的德惠市和西部的通榆县为分析对象,以2018年Landsat8遥感影...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0%,城镇化年增率呈现放缓的发展趋势,科学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用地集约发展水平将是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文章以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安图县、中部的德惠市和西部的通榆县为分析对象,以2018年Landsat8遥感影像和四维图新数据为数据来源,采用基于GIS的人机交互解译分析方法,分别从环境条件和生产要素两方面研究吉林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特点。研究发现,在环境条件方面道路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作用明显,而在生产需求方面园地类型对居民点密度影响作用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gis/RS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特点 区域差异性
下载PDF
休闲农业游客的主题偏好及时空演变分析
10
作者 张怡多 黄闽英 +1 位作者 李英玲 李舒翔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18-227,共10页
以四川省成都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处理了大量社交网络平台中休闲农业商户的特征数据,采用LDA主题挖掘与Getis⁃Ord Gi∗热点分析方法,分析游客主题偏好及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一方面,游客的主题偏好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并... 以四川省成都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处理了大量社交网络平台中休闲农业商户的特征数据,采用LDA主题挖掘与Getis⁃Ord Gi∗热点分析方法,分析游客主题偏好及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一方面,游客的主题偏好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并且自然观光类主题的季节性波动较大,例如游客在春季偏好植物花卉,在夏季偏好亲子活动;另一方面,空间热点受游客地域偏好及区域特色资源影响,例如游客在夏季偏好大邑县的葡萄采摘,在冬季则偏好新都区的草莓采摘.基于此,休闲农业从业者应充分考虑游客的主题偏好,制定相应的季节性营销策略;地方政府则应秉持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的原则,依托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结合热点主题推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农旅融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 LDA主题挖掘 Getis⁃Ord gi∗热点分析方法
下载PDF
江苏省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雅君 傅国圣 +1 位作者 蒋陈娟 安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73,共6页
基于里下河腹部区2010~2018年46条河流86个断面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为里下河腹部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依据。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间变化特征为:非汛期(1~4月、1... 基于里下河腹部区2010~2018年46条河流86个断面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为里下河腹部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依据。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间变化特征为:非汛期(1~4月、10~12月)水质优于汛期(5~9月),12月水质最佳,7月水质最差;近年来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总体均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水质空间变化分析表明:非汛期水质总体较好,中部的泰州兴化、扬州高邮段水质较差;汛期水质总体较差,仅部分流域性或区域性骨干河道水质达标,西南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水质最差。区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外引水源水量关系密切,外引水源对改善区域水质的影响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单因子评价方法 gis空间分析方法 里下河腹部区
下载PDF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与国土调查耕地数据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巧云 曾海波 +1 位作者 王强 杨亮亮 《国土资源导刊》 2020年第2期69-73,共5页
本文以桃源县为试验区域,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与第三次国土调查分类指标体系语义出发,在构建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耕地及其二级地类包括水田、旱地等,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探究两者之间耕地数据差异及原因,为两种... 本文以桃源县为试验区域,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与第三次国土调查分类指标体系语义出发,在构建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耕地及其二级地类包括水田、旱地等,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探究两者之间耕地数据差异及原因,为两种成果之间的有效衔接及更好地利用两种数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 第三次国土调查 gis空间分析方法
下载PDF
广州购物中心时空演变及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张小英 巫细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8,共8页
以购物中心为研究对象,选择广州为案例地,采用Arc GIS和SPSS软件进行空间属性表达和统计分析,探讨购物中心时空演变特征及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广州购物中心数量及规模增长呈现出周期性和跳跃性的特征,购物中心的分... 以购物中心为研究对象,选择广州为案例地,采用Arc GIS和SPSS软件进行空间属性表达和统计分析,探讨购物中心时空演变特征及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广州购物中心数量及规模增长呈现出周期性和跳跃性的特征,购物中心的分布主要集聚于中心城区,其空间分布格局正逐步由集聚中心城区向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方向发展。从购物中心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规模与购物中心数量及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购物中心空间布局的交通指向性明显,购物中心时空演变还受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影响较大,而消费者一站式购物、体验消费趋势也对购物中心空间布局以及经营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探讨了购物中心发展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购物中心发展促进城市商业中心等级体系呈现扁平化,有利于城市多中心商业空间结构体系的形成,与此同时,购物中心也影响了城市商业业态结构,提升了商业中心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物中心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gis分析方法 广州
原文传递
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和GIS的应用 被引量:43
14
作者 王法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9-1100,共12页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三大潮流,即"科学化"(强调借用自然科学的计量分析方法和模型)、"空间化"(关注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变化和相互作用)和"应用化"(侧重于政策性规划性强的实用课题)。空间化的社会科...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三大潮流,即"科学化"(强调借用自然科学的计量分析方法和模型)、"空间化"(关注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变化和相互作用)和"应用化"(侧重于政策性规划性强的实用课题)。空间化的社会科学,尤其是应用研究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的应用,因为GIS在整合、分析各种数据尤其是空间数据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举例演示GIS在相关领域(如经济学、语言历史、社会学特别是犯罪学、公共卫生和规划)的广泛应用。选取的案例来源于笔者多年研究的经验,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多家研究机构(NSF、NIH、NIJ)资助的多项研究成果,旨在说明GIS在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方法 空间综合社会科学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渭-库绿洲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古丽波斯坦·巴图 丁建丽 李艳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1,共9页
利用ARCGIS和ENVI软件,以2005年、2015年遥感影像Landsat TM/OLI为数据源,得到2期渭库绿洲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在空间尺度上将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级处理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并从时空分布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区域环境质量... 利用ARCGIS和ENVI软件,以2005年、2015年遥感影像Landsat TM/OLI为数据源,得到2期渭库绿洲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在空间尺度上将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级处理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并从时空分布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区域环境质量3个方面进行生态效应研究,通过计算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面积,从而获得区域环境质量指数,最终建立渭-库绿洲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期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水体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与此相反,草地、林地和盐渍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10年间渭-库绿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3.90亿元增加到5.50亿元,总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草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渭-库绿洲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38上升至0.43。生态环境质量在维持着相对平衡的同时,呈现出一种上升态势。本文通过对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性定量分析,有助于干旱区生态脆弱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gis空间分析方法 渭-库绿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