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M-CSF基因修饰的不同肿瘤瘤苗体内诱导抗肿瘤免疫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章卫平 曹雪涛 +3 位作者 黄欣 马施华 周正芳 杨志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1-322,共2页
GM-CSF作为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能刺激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增殖分化,此外它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其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的作用近年来倍受重视。曾有报道,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瘤苗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 GM-CSF作为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能刺激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增殖分化,此外它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其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的作用近年来倍受重视。曾有报道,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瘤苗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在同一肿瘤模型中其作用强于用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免疫 瘤苗 gm-csf基因 诱导 体内 肿瘤模型 IL-2 增强 修饰 保护性
下载PDF
小鼠GM-CS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叔人 周春霞 +4 位作者 马文波 王东梅 张友会 高全立 张书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7-460,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GM-CSF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导入该载体后高水平表达GM-CSF的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并探讨转GM-CSF基因瘤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PCR扩增小鼠CM-CSF cDNA3’端770bp的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目的:构建小鼠GM-CSF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导入该载体后高水平表达GM-CSF的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并探讨转GM-CSF基因瘤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PCR扩增小鼠CM-CSF cDNA3’端770bp的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用电穿孔法将构建的载体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经RT-PCR、骨髓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筛选相对高表达GM-CSF的RMA克隆,该克隆细胞经丝裂霉素灭活后免疫小鼠以诱导其产生抵抗RMA肿瘤细胞再攻击的能力。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含有预期片段,插入方向正确,核酸序列无误;且获得了高表达GM-CSF的RMA克隆,将其用丝裂霉素灭活免疫小鼠后使它们产生了抗肿瘤免疫保护力。结论:转GM-CSF基因瘤苗可能作为有效的抗T淋巴细胞瘤瘤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治疗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T淋巴细胞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人GM-CSF基因转移及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甘建和 朱翔 +2 位作者 徐杰 万千红 范宗滂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06-707,共2页
关键词 gm-csf基因转移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抑制 重组腺病毒 乙型肝炎 治疗
下载PDF
hGM-CSF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玉嵩 任丽君 +1 位作者 孙运祥 田长富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采用RT-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及脂质体转染技术等克隆得到hGM-CSF基因并获得高滴度重组腺病毒。最终目的是为GM-CSF造血干细胞肿瘤基因治疗提供基础研究准备。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人脐带血淋巴细胞中克隆出hGM-CSF基因,再应用基... 目的采用RT-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及脂质体转染技术等克隆得到hGM-CSF基因并获得高滴度重组腺病毒。最终目的是为GM-CSF造血干细胞肿瘤基因治疗提供基础研究准备。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人脐带血淋巴细胞中克隆出hGM-CSF基因,再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进而通过反复转染293包装细胞得到高滴度重组腺病毒。结果克隆出hGM-CSF基因,经测序证实结果正确;得到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提取病毒DNA证实含目的基因。结论用LoxP/Cre体外重组法成功构建了hGM-CSF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重组腺病毒 肿瘤基因治疗 gm-csf基因 重组腺病毒载体 克隆 RT-PCR技术 脂质体转染技术 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基因重组技术 Hgm-csf 肿瘤基因治疗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人GM-CSF基因在膀胱癌细胞株的转移和表达
5
作者 陈庆华 宋永胜 +3 位作者 李小宇 张智清 郭应禄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本文报道制备转基因膀胱癌瘤细胞疫苗的可行性。将CMV启动子片段和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NA,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N2A,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N2A/CMV/GM—CSF,经Lipofec... 本文报道制备转基因膀胱癌瘤细胞疫苗的可行性。将CMV启动子片段和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NA,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N2A,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N2A/CMV/GM—CSF,经Lipofectin包装并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选择较高滴度的重组病毒(滴度为1×10 ̄5~2×10 ̄6CFU/ml)感染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经G418筛选出转基因瘤细胞株BIU ̄R。PCR和Southernblot检测证实GM—CSF基因已整合到其DNA上,RT—PCR可检测到转基因细胞中GM—CSF基因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经TF—1细胞检测,其GM—CSF分泌量为0.7~70.7ng/10 ̄6细胞/24小时。荧光免疫测定发现转基因瘤细胞表面有HLA—Ⅰ、Ⅱ类抗原表达。转基因瘤细胞株经6000radX射线照射灭活,细胞逐渐死亡,但能持续分泌GM—CSF达两周以上。初步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转GM—CSF基因的瘤细胞疫苗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细胞株 逆转录病毒载体 gm-csf基因 介导
下载PDF
淋巴瘤细胞转染GM-CSF基因后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6
作者 黄明宜 高全立 +2 位作者 马保根 宋永平 张叔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 :制备高表达GM CSF的淋巴瘤细胞系 ,观察淋巴瘤细胞转染GM CSF基因后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 :将小鼠GM CSF真核表达质粒用电穿孔法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 ,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 ,经RT PCR、骨髓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 目的 :制备高表达GM CSF的淋巴瘤细胞系 ,观察淋巴瘤细胞转染GM CSF基因后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 :将小鼠GM CSF真核表达质粒用电穿孔法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 ,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 ,经RT PCR、骨髓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筛选相对高表达GM CSF的RMA克隆 ,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 :获得了高表达GM CSF的RMA细胞系 ,其同基因动物体内致瘤性降低。结论 :淋巴瘤细胞系RMA转染GM CSF基因后致瘤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基因 淋巴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转GM-CSF基因瘤苗联合IL-12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高全立 张叔人 +3 位作者 宋永平 王冬梅 马文波 周春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 探讨用转粒细胞巨噬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基因瘤苗 ,联合白介素 12 (IL 12 )治疗小鼠T细胞淋巴瘤的方法。方法 将小鼠GM CSF真核表达质粒 ,用电穿孔法导入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MA ,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 ,经RT ... 目的 探讨用转粒细胞巨噬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基因瘤苗 ,联合白介素 12 (IL 12 )治疗小鼠T细胞淋巴瘤的方法。方法 将小鼠GM CSF真核表达质粒 ,用电穿孔法导入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MA ,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 ,经RT PCR、骨髓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 ,筛选相对高表达GM CSF的RMA克隆 ,该克隆细胞用丝裂霉素灭活后免疫小鼠 ,以诱导产生抵抗RMA肿瘤细胞再攻击的能力 ,并观察其与IL 12联合应用对淋巴瘤的治疗作用。结果 获得了高表达GM CSF的小鼠T细胞淋巴瘤克隆 ,其动物体内致瘤活性降低 ,将其用丝裂霉素灭活后作为瘤苗可使小鼠产生抗肿瘤的免疫保护力 ,与IL 12联合应用增强其抗肿瘤活性。结论 转GM CSF基因瘤苗可作为有效的抗肿瘤瘤苗 ,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瘤苗 T细胞淋巴瘤 治疗 gm-csf基因 小鼠 联合应用 克隆细胞 单个细胞 高表达
下载PDF
HA纳米载体转GM-CSF基因制备自体肿瘤疫苗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婷 段晓明 +3 位作者 曹建国 贺修胜 童平真 蒋俊豪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2期273-275,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肿瘤疫苗对人肝癌PBL-SCID嵌合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SCID小鼠20只腹腔内注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2×10~6/mL)0.5 mL,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1×10~7/mL)0.2mL。当皮下移植瘤体积长至100mm^3时,... 目的:观察自体肿瘤疫苗对人肝癌PBL-SCID嵌合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SCID小鼠20只腹腔内注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2×10~6/mL)0.5 mL,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1×10~7/mL)0.2mL。当皮下移植瘤体积长至100mm^3时,随机分4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60)Co照射的HepG2细胞组;Ⅲ组,转染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组;Ⅳ组,^(60)Co照射的转染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组即自体肿瘤疫苗组,每组5只。结果:自体肿瘤疫苗组6周存活率(100%)高于生理盐水组(60%)和单纯^(60)Co照射的HepG2细胞组(40%);自体肿瘤疫苗腹腔注射抑制皮下移植瘤生长,其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9%;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人淋巴细胞分布于小鼠移植瘤组织中。病理切片见移植瘤细胞变性和死亡。结论:HA纳米载体转GM-CSF基因制备的自体肿瘤疫苗具有抑制人肝癌PBL-SCID嵌合模型的皮下移植瘤生长作用,并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纳米载体 gm-csf基因 自体肿瘤疫苗 免疫重建 Hu-PBI-SCID鼠 复合动物模型
下载PDF
GM-CSF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前后黑素瘤患者CD8^+T细胞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马晓菲 钱雅琴 +6 位作者 赵华 于津浦 魏枫 安阳 于文文 李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黑素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黑素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GVAX治疗的56例黑素瘤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自然杀伤细胞(NK)及树突状细胞(DC1和DC2)的比例,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各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GVAX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较前升高[(37.56±12.76)%vs(34.71±12.30)%,P=0.006],CD4+T细胞比例降低[(53.44±13.36)%vs(56.27±13.15)%,P=0.017],CD4+/CD8+比值降低[1.61(1.37)vs 1.75(0.71),P=0.009]。治疗后CD3+T、NK、Treg、DC1、DC2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患者GVAX治疗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大于均值组与小于均值组相比,中位生存时间显著延长(29.16 vs 13.34个月,P=0.012)。结论:GVAX治疗黑素瘤可增强CD8+T细胞为主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晚期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可作为预测GVAX疗效的指标,为判断预后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 CD8+T细胞 预后
原文传递
HSV-2全长gD DNA疫苗肌内途径的优越性和共同接种GM-CSF基因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丽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1年第3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2型单纯疱疹病毒全长gD-DNA疫苗 gm-csf基因表达盒 接种
下载PDF
脾内移植GM-CSF基因修饰小鼠胎肝细胞对化疗造血损伤的促恢复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弭静 曹雪涛 +3 位作者 王全兴 袁孟彪 于益芝 张明徽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56-658,共3页
动物试验证实,经脾脏移植的肝细胞50%能够选择性移入肝脏,并在其中较长期存活和有效表达外源基因。我们通过脾内途径移植腺病毒载体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观察其对化疗造血损伤的恢复影响。材料和方法1动物与主要试剂... 动物试验证实,经脾脏移植的肝细胞50%能够选择性移入肝脏,并在其中较长期存活和有效表达外源基因。我们通过脾内途径移植腺病毒载体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观察其对化疗造血损伤的恢复影响。材料和方法1动物与主要试剂BALB/c小鼠,4~6周龄,C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内移植 gm-csf基因 修饰 胎肝细胞 造血损伤
原文传递
基因枪注射GM-CSF基因同时局部注射肿瘤提取物治疗肿瘤的初步观察
12
作者 高全立 林晨 +5 位作者 张叔人 马文波 张书岭 查园园 梁萧 张友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疗法 基因枪注射 gm-csf基因 肿瘤提取物
原文传递
藏羊GM-CSF基因的RT-PCR扩增、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13
作者 张晓芬 冶贵生 +5 位作者 马玉花 贺晓龙 康明 韩志辉 贾跃宁 张洪波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62-2667,共6页
为了研究藏羊GM-CSF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提取藏羊脾脏总RNA,应用RT-PCR技术对藏羊GM-CSF基因进行扩增及测序,并利用DNA 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及编码蛋白结构预测。测试表明,藏羊GM-CSF基因长度为381 bp,编码127个氨基酸;藏羊GM-CSF... 为了研究藏羊GM-CSF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提取藏羊脾脏总RNA,应用RT-PCR技术对藏羊GM-CSF基因进行扩增及测序,并利用DNA 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及编码蛋白结构预测。测试表明,藏羊GM-CSF基因长度为381 bp,编码127个氨基酸;藏羊GM-CSF基因与参考绵羊、藏羚羊、山羊和水牛的GM-CS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依次为100%、99.2%、98.7%和92.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依次为100%、97.6%、96.9%和81.0%。蛋白结构预测表明GM-CSF蛋白具有1个N-糖基化位点、1个N-豆蔻酰化位点、1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综合二、三级结构预测得出,该蛋白主要由α螺旋组成,其次是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而β折叠相对较少。研究成果可为青海藏羊GM-CSF基因抗病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gm-csf基因 RT-PCR 序列分析 蛋白结构预测
原文传递
大熊猫GM-CSF基因的克隆与分析及GM-CSF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14
作者 李凤琴 徐志文 +4 位作者 朱玲 古锋 王承东 李德生 郭万柱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3-1067,共5页
用含刀豆蛋白的营养液培养大熊猫外周血中分离的淋巴细胞,72h后抽提RNA。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大熊猫GM-CSF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后对其进行分析,并将该序列克隆到pCI-neo真核载体中,命名为pCI-G,然后免疫健康小鼠,同时设立pC... 用含刀豆蛋白的营养液培养大熊猫外周血中分离的淋巴细胞,72h后抽提RNA。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大熊猫GM-CSF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后对其进行分析,并将该序列克隆到pCI-neo真核载体中,命名为pCI-G,然后免疫健康小鼠,同时设立pCI-neo载体和PBS免疫组为对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片段含一个完整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144个氨基酸,与其他几个物种同源性为76.1%~86.2%,预测蛋白中含较多的α-螺旋区域,主要集中在3个区域。免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I-G能够引起小鼠体内IL-4和IFN-γ持续快速的增长,在首免后第56天,二者的质量浓度可达到70.86pg/mL±4.22pg/mL和237.39pg/mL±3.17pg/mL。该质粒可增强小鼠Th2型和Th1型免疫应答,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gm-csf基因 生物学活性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原文传递
犬GM-CSF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15
作者 刘杰 蒋成砚 +2 位作者 胡俊杰 全舒舟 雷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了研究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作用,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犬(Canis familiaris)GM-CSF cD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ConA刺激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从总RNA中扩增出犬GM-CSF基因。结果表明:扩... 为了研究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作用,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犬(Canis familiaris)GM-CSF cD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ConA刺激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从总RNA中扩增出犬GM-CSF基因。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为435 bp,编码144个氨基酸;生物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猕猴的亲源性更近,与已知人、马、牛、野猪、豹猫、鸡等序列的同源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小鼠GM-CSF的基因克隆和锚定修饰
16
作者 于继云 陈兴 +4 位作者 蔡欣 田蓉 程绍辉 许红莲 王嘉玺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3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将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修饰的细胞因子直接转移到肿瘤细胞膜上,是研究治疗性肿瘤疫苗的一种有潜力的新策略。克隆了小鼠GM-CSF基因,并通过将从衰变加速因子(DAF)来源的GPI修饰性信号序列与mGM-CSF嵌合,获得了GPI修饰的mGM-CSF分子... 将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修饰的细胞因子直接转移到肿瘤细胞膜上,是研究治疗性肿瘤疫苗的一种有潜力的新策略。克隆了小鼠GM-CSF基因,并通过将从衰变加速因子(DAF)来源的GPI修饰性信号序列与mGM-CSF嵌合,获得了GPI修饰的mGM-CSF分子,构建并鉴定了GPI锚定修饰的真核表达载体pCI/GPI-mGM-CSF,为进一步研究表面工程治疗性肿瘤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gm-csf基因 克隆 锚定修饰 肿瘤疫苗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 蛋白质修饰 细胞膜
下载PDF
HA纳米载体转hGM-CSF基因的HepG2疫苗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小芳 段晓明 +3 位作者 黄璐 曾治中 程元星 贺修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10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评价HA纳米载体转hGM-CSF基因的HepG2疫苗的抗肿瘤活性。方法:SCID小鼠20只腹腔内注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1×107/ml)1.0 ml,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1×107ml)0.2 ml。当皮下移植瘤体积长至100 mm3时,随... 目的:评价HA纳米载体转hGM-CSF基因的HepG2疫苗的抗肿瘤活性。方法:SCID小鼠20只腹腔内注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1×107/ml)1.0 ml,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1×107ml)0.2 ml。当皮下移植瘤体积长至100 mm3时,随机分四组:Ⅰ组,60Co照射的转染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组,Ⅱ组,60Co照射的HepG2细胞组,Ⅲ组,生理盐水组,Ⅳ组,接种前,每组5只。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CTL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IL-4和IL-12的水平。结果:转染GM-CSF基因的HepG2疫苗组小鼠脾细胞CTL活性明显高于其余组(P<0.05);同时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Th2类细胞因子IL-4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纳米载体转hGM-CSF基因的HepG2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A纳米载体 gm-csf基因 肿瘤疫苗 Hu-PBL-SCID小鼠
原文传递
人IL-3、GM-CSF和Hly基因的cDNA克隆及测序
18
作者 孙英民 孙朕 樊宝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4,共4页
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并获得了人IL-3、GM-CSF和人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基因组基因编码区序列,人IL-3和GM-CSF基因PCR产物与pMD19-T连接,Hly基因PCR产物同pEASY-Blun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蓝白斑筛选后经PCR及酶... 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并获得了人IL-3、GM-CSF和人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基因组基因编码区序列,人IL-3和GM-CSF基因PCR产物与pMD19-T连接,Hly基因PCR产物同pEASY-Blun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蓝白斑筛选后经PCR及酶切鉴定,选取测序正确的克隆连接到pIRESneo载体中构建相关真核表达载体,分别用这些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PK15细胞,48 h后提取转染细胞的总RNA,并采用RT-PCR方法获得了人IL-3、GM-CSF和Hly基因的cDNA,结果发现,所获得的cDNA序列同NCBI登录的序列完全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基因 gm-csf基因 Hly基因 CDNA 克隆 测序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2/S与重组人GM-CSF融合基因的分子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晓兰 唐恩洁 邓健康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2 (preS2 )和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构建S2 /S(preS2 +HBsAg)与GM -CSF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出S2 /S大小约846bp的编码基因片段... 目的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2 (preS2 )和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构建S2 /S(preS2 +HBsAg)与GM -CSF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出S2 /S大小约846bp的编码基因片段和带有15个甘氨酸接头序列的GM CSF约45 0bp编码基因片段,经T A克隆后分布克隆至载体PcDNA3 .1中,获得PcDNA3 .1 S2 /S GM CSF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利用酶切、PCR和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插入片段的大小和方向。结果 经过鉴定该融合基因全长约13 0 0bp ,证实为S2 /S GM- CSF融合基因。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S2 /S和GM- CSF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其表达和生物学活性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2/S 重组人gm-csf融合基因 分子克隆 鉴定
下载PDF
GM-CSF重组腺病毒转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龚福生 郑秋红 +3 位作者 郑天荣 谢云青 陈蓉明 汪相如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利用GMCSF重组腺病毒转染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并与细胞因子培养的DC进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方法:将GMCSF重组腺病毒转染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或用重组细胞因子GMCSF,诱导培养获得DC,通过相差显... 目的:利用GMCSF重组腺病毒转染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并与细胞因子培养的DC进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方法:将GMCSF重组腺病毒转染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或用重组细胞因子GMCSF,诱导培养获得DC,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DC表面形态变化,FACS分析GMCSF基因转染对DC表面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鉴定GMCSF的表达,ELISA检测IL12分泌水平,MTT法检测DC激发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GMCSF重组腺病毒转染外周血单核细胞,能扩增获得DC,该DC高表达CD1a、HLADR、CD80和CD86等免疫分子,并表达细胞因子GMCSF和IL12,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有更强的刺激活性。结论:用GMCSF重组腺病毒可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扩增到DC,为DC瘤苗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基因 重组腺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