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MAS、MMAS-8和SEAMS评估慢性病病人用药依从性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兰琨熠 张清 沈悦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322-2328,共7页
目的:比较普适性药物依从性量表(GMAS)、Morisky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MMAS-8)、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SEAMS)在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有价值的慢性病用药依从性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选取在天津市... 目的:比较普适性药物依从性量表(GMAS)、Morisky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MMAS-8)、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SEAMS)在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有价值的慢性病用药依从性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选取在天津市3所医疗机构就诊的270例成年慢性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GMAS、MMAS-8、SEAMS进行用药依从性评估,并以MAQ作为效度评价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Bayes判别分析、Kappa一致性检验和阳性似然比对3种慢性病用药依从性评估工具进行比较。结果:以MAQ为评价标准,270例病人中用药依从性差者122例(45.2%)。GMAS、MMAS-8、SEAM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984,0.917,灵敏度分别为0.987,0.993,0.676,特异度分别为0.926,0.943,0.951,约登指数分别为0.913,0.936,0.627(P<0.001)。GMAS、MMAS-8和SEAMS对评估慢性病病人用药依从性的交叉检验准确率分别为89.6%、97.0%和80.7%,与MAQ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917,0.940,0.608(P<0.001),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3.367,17.303,13.734。结论:3种量表在评估慢性病病人是否存在用药依从性不佳风险时均有较高价值,其中MMAS-8评估慢性病病人用药依从性的效能最高,GMAS量表次之,最后是SEAMS,提示研究人员可根据研究对象个性化特点和研究目的针对性地选择评估工具,有助于准确识别用药依从性不佳的慢性病病人并早期开展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用药依从性 普适性药物依从性量表(gmaS) Morisky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MMAS-8) 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SEAMS)
下载PDF
分数阶阻尼GMA系统主共振振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闫洪波 付鑫 +2 位作者 汪建新 于均成 曹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68,共4页
为更精确表达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含分数阶阻尼的GMA磁滞非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利用分数阶微积分描述GMA磁滞非线性系统的阻尼力,建立具有分数阶阻尼的GMA动力学方程;利用平均法得到GMA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对含有... 为更精确表达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含分数阶阻尼的GMA磁滞非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利用分数阶微积分描述GMA磁滞非线性系统的阻尼力,建立具有分数阶阻尼的GMA动力学方程;利用平均法得到GMA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对含有分数阶阻尼的GMA系统进行主共振分析,得到系统稳定时的条件和幅频响应方程。使用MATLAB软件分析分数阶阻尼力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对系统主共振幅频响应的解析解与数值解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符合程度较高;详细分析分数阶阻尼对GMA磁滞非线性系统主共振幅频响应的影响,相比于整数阶系统得到更为丰富的非线性现象,对控制和预测系统的输出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分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动力学方程 主共振 平均法
下载PDF
基于因素趋势法的GMA磁场研究和仿真分析
3
作者 闫洪波 马庆振 +2 位作者 汪建新 于均成 付鑫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增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输出特性,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在磁场下的磁致伸缩性能,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磁通的连续性定律建立GMA磁路模型,推导出GMM棒中心线磁场强度和均匀率与GMA内各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在Ansys M... 为增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输出特性,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在磁场下的磁致伸缩性能,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磁通的连续性定律建立GMA磁路模型,推导出GMM棒中心线磁场强度和均匀率与GMA内各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在Ansys Maxwell中建立简化的二维平面模型,依据L_(25)(5^(5))正交试验仿真分析,做极差分析、绘制因素趋势图、回归分析和规划求解,得出GMA内各结构参数对最大磁场强度和均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MM棒几何参数、GMA组件材料属性、线圈匝数和电流参数在工程设计约束下,影响GMM棒最大磁场强度和均匀率的主要因素为导磁片半径、导磁片厚度和驱动线圈长度。在多因素多目标决策,采用目标规划法,得到GMA最大磁场强度为40.22 kA/m,均匀率为9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磁路 因素趋势法 多因素多目标决策
原文传递
A precision-drive hysteresis model with an equal-density weight function for GMA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4
作者 Kun Xiao Zhiwen Wang +3 位作者 Hongyuan Wang Jie Sun Yelong Zheng Yinguo Huang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3-24,共12页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s(GMAs) are a widely used type of micro-nano actuator, and they are greatly significant in the field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The accuracy of a GMA often depends on its hysteresis model...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s(GMAs) are a widely used type of micro-nano actuator, and they are greatly significant in the field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The accuracy of a GMA often depends on its hysteresis model. However, existing models have some limitations,including the difficulty of identifying their parameters and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modeling data required and the level of precision achiev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reisach inverse model based on equal-density segmentation of the weight function(E-Preisach). The weight function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splacement is first discretized. Then, to obtain a finer weight distribution, the discretized geometric units are uniformly divided by area. This can further minimize the output displacement span, and it produces a higher-precision hysteresis model. The process of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made easier by this approach, which also resolves the difficulty of obtaining high precision using a small amount of modeling data. The Preisach and the E-Preisach inverse model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using experiments. At frequencies of 1 and 5 Hz, it was found that the E-Preisach inverse model decreases the maximum error of the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open-loop control to within 1 μm and decreases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in displacement to within0.5 μm without the ne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measured hysteresis loops. As a result, the E-Preisach inverse model streamlines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and requires fewer parameters for modeling. This provides a high-precision modeling method using a small amount of modeling data;it will have applications in precision engineering fields such as active vibration damping and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nano actuator gma Hysteresis model Preisach model
下载PDF
单分散大粒径P(GMA-St)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明亮 张秋禹 +2 位作者 刘燕燕 王为强 陈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5-809,共5页
以乙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4~9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共聚物(P(GMA-St))微球。研究了分散聚合中单体配比及浓度、醇水比、分散剂... 以乙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4~9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共聚物(P(GMA-St))微球。研究了分散聚合中单体配比及浓度、醇水比、分散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P(GMA-St)微球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共聚合 单分散大粒径 P(gma—St)微球 St gma比例
下载PDF
PP/PP-g-GMA-St/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长丰 周正发 +3 位作者 邵华 杨森 徐卫兵 于少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3,共3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钙基蒙脱土得到有机蒙脱土。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GMA的接枝率为0.7%。然后将其作为聚丙烯和有机蒙脱土的相容剂,熔融共混后得到分散效果良好的纳米复合材料。用FT...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钙基蒙脱土得到有机蒙脱土。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GMA的接枝率为0.7%。然后将其作为聚丙烯和有机蒙脱土的相容剂,熔融共混后得到分散效果良好的纳米复合材料。用FT-IR对接枝物进行了验证;并用XRD,TEM对复合体系的插层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相容剂 PP—g—gma—St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EPM-g-GMA接枝率的测定及其增韧PBT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董丽杰 张会轩 +1 位作者 杨海东 熊传溪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EPM g GMA ,将其与PBT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可以获得增韧的PBT工程塑料 .实验中EPM g GMA接枝率的测定采用红外工作曲线法 ,选用CCl4 做溶剂以避免溶剂对样品吸收峰的干扰 .随着EPM g GMA... 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EPM g GMA ,将其与PBT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可以获得增韧的PBT工程塑料 .实验中EPM g GMA接枝率的测定采用红外工作曲线法 ,选用CCl4 做溶剂以避免溶剂对样品吸收峰的干扰 .随着EPM g GMA接枝率的增加 ,PBT EPM g GMA的缺口冲击强度相应提高 ,共混物中EPM g GMA的粒径尺寸减小 ,当EPM g GMA的接枝率为 4 7mL 1 0 0gEPM时 ,EPM g GMA的粒径尺寸可达 0 5 μm ,PBT EPM g GMA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 5 1 6kJ m2 ,是纯PBT的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M-g-gma 接枝率 测定 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熔融共混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下载PDF
GMA固相接枝PP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阮吉敏 潘泳康 +1 位作者 陈其 周达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0-83,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固相接枝聚丙烯(PP)的反应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PP粒径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关系。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PgGMA,并用WAXD、TGA... 系统地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固相接枝聚丙烯(PP)的反应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PP粒径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关系。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PgGMA,并用WAXD、TGA等研究了接枝物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在BPO引发下,于100~140℃范围内,GMA和PP可进行固相接枝反应,接枝率最高可达6%。接枝物阻碍了PPβ晶型的生成,并提高了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固相接枝 gma 改性 接枝单体 接枝共聚
下载PDF
LLDPE-g-GMA对PET/LLDPE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师军 尹华 余鼎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5,共4页
自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物(LLDPE-g-GMA),研究了LLDPE-g-GMA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T/LLDPE)合金体系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玻璃化转变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g-GMA有效地改善了PET/... 自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物(LLDPE-g-GMA),研究了LLDPE-g-GMA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T/LLDPE)合金体系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玻璃化转变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g-GMA有效地改善了PET/LLDPE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冲击性能;同时LLDPE-g-GMA的加入提高了PET的结晶速率,两者有较好的相容性;动态力学试验结果也证明了LLDPE-g-GMA与PET有较好的相容性,LLDPE-g-GMA可以作为PET/LLDPE体系的反应性增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g—gma PET/LLDPE 性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塑料合金 反应性增容剂
下载PDF
GMA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潘泳康 阮吉敏 周达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对聚丙烯(PP)进行了熔融接枝,在烃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以改善聚丙烯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时间、聚丙烯粒径、反应物组成及加...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对聚丙烯(PP)进行了熔融接枝,在烃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以改善聚丙烯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时间、聚丙烯粒径、反应物组成及加料方式、反应器形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是接枝效率最高的反应器,接枝物阻碍了聚丙烯β晶型的生成,并提高了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熔融接枝 接枝率 gma
下载PDF
反应型增容剂PS-co-GMA的合成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歌 孙洪海 +5 位作者 于晓强 王静媛 马荣堂 屠国力 薛红梅 汤心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共2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利用改进的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PScoGMA),用红外光谱证实了PScoGMA共聚物的存在,并探讨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转化率...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利用改进的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PScoGMA),用红外光谱证实了PScoGMA共聚物的存在,并探讨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转化率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时,可得到性能满意的PScoGMA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共聚物 增容剂 gma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Bis-GMA/Nano(SiO_2-ZrO_2)复合树脂牙科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成明 黄岳山 +2 位作者 支晓兴 岑人经 张文强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8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对纳米复合树脂牙科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从工艺上解决纳米复合材料不够致密问题,使之能较多地应用于临床牙科材料中。方法:用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和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共同作为树脂基质,利用... 目的:对纳米复合树脂牙科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从工艺上解决纳米复合材料不够致密问题,使之能较多地应用于临床牙科材料中。方法:用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和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共同作为树脂基质,利用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无机填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填料混合添加制备复合材料,同时采用原位分散法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等制备工艺来改善纳米填料分散体系,运用DTA、XRD、SEM等实验手段对Bis-GMA/Nano(SiO2-ZrO2)纳米复合树脂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结果:利用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和ZrO2可均匀分散在Bis-GMA基体中,所获得纳米颗粒增强体质量分数高达30%复合材料,制备出了一种力学性能好(致密性高、耐磨性强和硬度大)的数控加工用纳米复合树脂牙科材料。结论:该方法制备出的高性能Bis-GMA/nano(SiO2-ZrO2)复合树脂牙科材料,既美观又坚韧,能充分满足临床牙科修复学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gma 纳米 复合树脂 制备
下载PDF
GMA熔融接枝EPDM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潘泳康 阮吉敏 周达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对三元乙丙胶(EPDM)进行了熔融接枝,在烃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以改善EPDM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GMA的...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对三元乙丙胶(EPDM)进行了熔融接枝,在烃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以改善EPDM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GMA的聚合温度,用富里叶红外(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和凝胶量可以通过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组成及加料方式)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胶 熔融接枝 接枝率 EPDM gma
下载PDF
HDPE-g-GMA对PA6/UHMWPE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梓年 马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3,共4页
采用自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HDPE g GMA)作为增容剂来增容尼龙 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PA6 /UHMWPE)共混物。通过Molau试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HDPE g GMA在熔融共混过程... 采用自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HDPE g GMA)作为增容剂来增容尼龙 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PA6 /UHMWPE)共混物。通过Molau试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HDPE g GMA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对PA6 /UHMWPE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 ,HDPE g GMA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接枝聚合物对PA6 /UHMWPE共混物有较好的增容作用 ;PA6 /UHMWPE共混物的界面形态和力学性能均有较大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 共混物 HDPE PA gma 增容作用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观察 影响 生化
下载PDF
GMA在脉冲喷射开关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爱华 周建军 +1 位作者 潘玉良 项占琴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通过分析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工作性能,提出致动器是决定脉冲喷射开关阀特性的关键因素.对比3种致动器的性能参数,指出GMA更适合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工作要求.GMA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给出了在脉冲喷射开关阀中工作的GMA的静、动态特性.脉冲... 通过分析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工作性能,提出致动器是决定脉冲喷射开关阀特性的关键因素.对比3种致动器的性能参数,指出GMA更适合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工作要求.GMA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给出了在脉冲喷射开关阀中工作的GMA的静、动态特性.脉冲喷射开关阀单脉冲流量实验曲线表明: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单脉冲流量随励磁电流的变化规律与GMA的磁致伸缩曲线特性相似,在GMA的磁致伸缩曲线的线性区即可满足单脉冲喷射流量要求.动态实验中,脉冲喷射开关阀的阀芯位移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只有0.81 ms,远远满足脉冲喷射开关阀应用的工作频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a 脉冲喷射开关阀 超磁致伸缩 致动器
下载PDF
GMA熔融接枝PP的结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泳康 阮吉敏 周达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9-162,共4页
采用广角X射线(WAXD)、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自动比重计等方法,测定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结晶度,用结晶速度仪测定了接枝物的结晶速度,用偏光显微镜(PLM)对结晶试样进行了观... 采用广角X射线(WAXD)、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自动比重计等方法,测定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结晶度,用结晶速度仪测定了接枝物的结晶速度,用偏光显微镜(PLM)对结晶试样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接枝聚丙烯的结晶性能与接枝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接枝率 结晶度 gma
下载PDF
熔融法制备EPDM-g-GMA及其对PEN脆韧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海东 程凤梅 +1 位作者 罗靖 关微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0,共3页
利用Haake流变仪对 (乙烯 /丙烯 /二烯 )共聚物 (EPDM)进行熔融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 ,考察了单体、引发剂 (DCP)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DCP用量的增加 ,接枝率增大 ;随着GMA用量的增加 ,接枝率趋于一个平衡值。... 利用Haake流变仪对 (乙烯 /丙烯 /二烯 )共聚物 (EPDM)进行熔融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 ,考察了单体、引发剂 (DCP)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DCP用量的增加 ,接枝率增大 ;随着GMA用量的增加 ,接枝率趋于一个平衡值。聚萘二甲酸乙二酯 (PEN) /EPDM g GMA共混物的脆韧转变主要受温度和EPDM g GMA用量的影响 ,增加EPDM g GMA用量可以降低PEN/EPDM g GMA共混物的脆韧转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脆韧转变 PEN 接枝率 共混物 DCP 熔融法 gma 用量 增加
下载PDF
GMA熔融接枝SBS及其对PA6增容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海东 王宇明 +1 位作者 白福臣 刘秀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活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进行熔融接枝,制备了GMA接枝SBS(SBS- g -GMA)。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其接枝率,考察了单体GMA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    采用活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进行熔融接枝,制备了GMA接枝SBS(SBS- g -GMA)。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其接枝率,考察了单体GMA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尼龙 6(PA6) /SBS- g -GMA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A6 /SBS- g -GMA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用SBS -g -GMA增韧PA6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熔融接枝 gma 接枝率 共混物 PA 活性单体 观察 效果 影响
下载PDF
PP/POE-g-GMA/纳米SiO2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红军 林轩 +1 位作者 尹国强 葛建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6,82,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OE/纳米二氧化硅(PP/POE-g-GMA/纳米S iO2)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结果表明:5%的POE-g-GMA和3%的氨基功能化纳米S iO2(S iO2-g-NH2)具有明显的...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OE/纳米二氧化硅(PP/POE-g-GMA/纳米S iO2)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结果表明:5%的POE-g-GMA和3%的氨基功能化纳米S iO2(S iO2-g-NH2)具有明显的协同增韧效应,冲击强度提高157%,使PP出现较大的低温损耗模量峰和内耗峰;POE-g-GMA和纳米S iO2对PP的结晶均有促进作用,S iO2-g-NH2的异相成核作用更明显;POE-g-GMA能诱导PPβ晶的形成,添加纳米S iO2使β晶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POE-G-gma 纳米SIO2 增韧 异相成核
原文传递
便携式板料应变测量系统GMAS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向东 万敏 李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08-210,共3页
本文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板料应变非接触网格测量系统GMAS,并对GMAS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与国际上流行的美国ASAME网格测量系统的比较,验证了GMAS系统在测量精度和操作简便快捷以及界面的美观方面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 本文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板料应变非接触网格测量系统GMAS,并对GMAS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与国际上流行的美国ASAME网格测量系统的比较,验证了GMAS系统在测量精度和操作简便快捷以及界面的美观方面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研究板料成形过程中应变路径和变形分布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成形 非接触测量 图像处理 网格应变测量系统 gma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