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性思想与高攀龙的文学创作观
1
作者 渠嵩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高攀龙的性理学说和文学思想有着精微繁复的联动关系。复性是高氏的学术追求,也是其文学创作观念展开的内在理路。高攀龙认同作诗是排遣不平之情的主要方式,但他同时认为诗歌的遣情功能十分有限,且使作品有为情识所累的危险,“摄情归性... 高攀龙的性理学说和文学思想有着精微繁复的联动关系。复性是高氏的学术追求,也是其文学创作观念展开的内在理路。高攀龙认同作诗是排遣不平之情的主要方式,但他同时认为诗歌的遣情功能十分有限,且使作品有为情识所累的危险,“摄情归性”是诗歌摆脱上述困境的必然途径和学理依据;无意而工指“自然不待用力而能”,它既是文学发生的原理,又是文学创作的方法,这源于性的“天然本色”和体认工夫;穷而后工指“善承困而善言文”,“患难透性”诠释了这一文学观念的丰富内涵。高氏文学创作观与复性思想在理论形式上高度融洽,但他的文学实践却与之既有统一又有背离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理学 复性 文学创作观
原文传递
高攀龙《论语》诠释中的折衷朱王特色
2
作者 唐明贵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0-24,共5页
身处晚明的高攀龙,为挽救国难民瘼,力图重振朱学雄风。一方面,他学宗朱学,倡言天理、人欲和复性问题,对朱注中的疑难之处予以剖析;另一方面,他批评和纠正王学,针对阳明学的“以善为念”,竭力主张以善为性,针对阳明学的“以善自吾性感而... 身处晚明的高攀龙,为挽救国难民瘼,力图重振朱学雄风。一方面,他学宗朱学,倡言天理、人欲和复性问题,对朱注中的疑难之处予以剖析;另一方面,他批评和纠正王学,针对阳明学的“以善为念”,竭力主张以善为性,针对阳明学的“以善自吾性感而动以后”说,主张反躬内敛以求仁。在此基础上,他力图折衷朱王,倡言心与理是合一的,格物为其工夫,并提出了真修、真悟、修悟并重的思想,开创了学术研究的新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论语》 诠释
下载PDF
试论明代高攀龙的族谱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常建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2,共8页
明代江南士大夫高攀龙重视修谱并为人作谱序,反映了很有特色的族谱学思想与观念,提出吾身即天、终生孝敬的世界观、人生观,认为君子不敢忘亲即敬。高攀龙认为族谱传记应垂世与益世,高家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农耕起家在于有德与内助的经验。... 明代江南士大夫高攀龙重视修谱并为人作谱序,反映了很有特色的族谱学思想与观念,提出吾身即天、终生孝敬的世界观、人生观,认为君子不敢忘亲即敬。高攀龙认为族谱传记应垂世与益世,高家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农耕起家在于有德与内助的经验。高氏《家训》主要讲述如何为人处世的事例,提出宗族要“自治”,即“以谱明教”。姓性也是高攀龙论证谱学意义的重要途径,以族谱启发族人爱敬之心。高攀龙重视族谱的规训作用,发扬光大了宋以后的儒家思想观念,将修谱与同善观念融合在一起,并践行明太祖《圣谕六言》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子遗书》 家谱 江南 《西铭》
下载PDF
东林党顾宪成、高攀龙创作考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3-55,共3页
晚明政坛上,东林党声势煊赫,冷风热血,洗涤乾坤。其以东林书院为中心,护法程朱理学,发而为道德文章,经世救时,呈现出独特的儒学风貌。东林前后期领袖顾宪成、高攀龙俱为理学名臣、道德完人,可为代表,堪称南直双璧。
关键词 东林党 顾宪成 高攀龙 道德文章 创作
下载PDF
杨东明与虞城同善会--兼论同善会在江南地区的流播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桂林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6,共11页
同善会最早由杨东明创设于虞城,尚留有怡老会的印痕,然亦开始具备善会的基本特征,可说是一种过渡形态,并非是“亲睦会”。通过勾稽原始史料,进一步明晰了江南地区同善会由张师绎“传自中州”的传播路径。基于此,杨东明首创的虞城同善会... 同善会最早由杨东明创设于虞城,尚留有怡老会的印痕,然亦开始具备善会的基本特征,可说是一种过渡形态,并非是“亲睦会”。通过勾稽原始史料,进一步明晰了江南地区同善会由张师绎“传自中州”的传播路径。基于此,杨东明首创的虞城同善会可视为明清善会善堂的近亲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东明 高攀龙 同善会 慈善事业 晚明时期
下载PDF
东林书院讲经活动与道德救世理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永刚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明中后期,王学盛极一时,程朱式微,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人以东林书院为依托,起而纠王学空疏之流弊。究明儒学道脉,“提撕天下万世”,成为其讲经活动的主要目的,儒家经典成为其讲经活动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学术与政治相结合的道德... 明中后期,王学盛极一时,程朱式微,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人以东林书院为依托,起而纠王学空疏之流弊。究明儒学道脉,“提撕天下万世”,成为其讲经活动的主要目的,儒家经典成为其讲经活动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学术与政治相结合的道德救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林书院 讲经 顾宪成 高攀龙 道德救世
下载PDF
高攀龙与刘宗周的交游以及思想异同论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天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游经历与思想异同,可以更好地梳理东林与蕺山两大学派的关系,从而深化学术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刘宗周 东林学派 蕺山学派 交游 思想异同
下载PDF
高攀龙的佛教观——兼及高攀龙思想的儒学本色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承贵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0-44,共5页
高攀龙对于佛教的观点有 :佛教所言“性”所言“善”都不具有“天理”之内容 ;无论是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限 ,还是从讨论问题的内容看 ,佛教与儒学都不是一家 ;佛教有蔑视礼教、没有情义、自私等缺点。本文的评论是 :唯一的儒学坐标... 高攀龙对于佛教的观点有 :佛教所言“性”所言“善”都不具有“天理”之内容 ;无论是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限 ,还是从讨论问题的内容看 ,佛教与儒学都不是一家 ;佛教有蔑视礼教、没有情义、自私等缺点。本文的评论是 :唯一的儒学坐标、片面的否定态度及对儒学基本主张的持守 ,凸显出其思想的儒学特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佛教观 儒学本色
下载PDF
论高攀龙水居诗的哲理意蕴及诗史意义
9
作者 兰石洪 《贵州文史丛刊》 2021年第1期16-23,共8页
明末大儒高攀龙水居诗富有深刻的哲理意蕴。这些诗表现了高氏悠雅的生活情趣和时代震怖带来的心灵颤动,体现了哲人潜心性理的思辨色彩和宁静心境。高氏水居诗“画化”的“化境”之美,去玄言的技巧之高,逼近陶、韦的平淡诗风,其艺术成就... 明末大儒高攀龙水居诗富有深刻的哲理意蕴。这些诗表现了高氏悠雅的生活情趣和时代震怖带来的心灵颤动,体现了哲人潜心性理的思辨色彩和宁静心境。高氏水居诗“画化”的“化境”之美,去玄言的技巧之高,逼近陶、韦的平淡诗风,其艺术成就拔帜于一般哲理诗人之上,典型地体现了江南地域文学的特征,代表了东林诗社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平,从而具有重要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水居诗 哲理意蕴 诗史意义
下载PDF
东林学人高攀龙拟陶诗刍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渠嵩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98,共6页
高攀龙不仅在学术上是东林学派的主要领袖,而且其诗歌创作也代表了东林学人的最高成就。高诗格律清和,诗意冲澹,以效陶著称。清人沈德潜称其诗“无心学陶,天趣自会”,此说并不符合高诗创作的实际情况。高攀龙十分仰慕陶渊明,并视陶为异... 高攀龙不仅在学术上是东林学派的主要领袖,而且其诗歌创作也代表了东林学人的最高成就。高诗格律清和,诗意冲澹,以效陶著称。清人沈德潜称其诗“无心学陶,天趣自会”,此说并不符合高诗创作的实际情况。高攀龙十分仰慕陶渊明,并视陶为异代知音,其在诗文中一再表达对陶氏的激赏,而且在诗歌创作中也有意学陶,留下明显的效仿痕迹。虽然高攀龙并非“无心学陶”,但高诗仅得陶诗委任自然、达天知化的一面,而缺乏陶诗中丰富饱满、真挚动人的情感内蕴,因此整体上不及陶诗生动耐读,这与两人不同的生活境遇以及高攀龙的性理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诗歌 拟陶 性理思想
下载PDF
高攀龙《水居题壁》二首考辨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楚兵 董晓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30-31,共2页
高攀龙是明代东林党领袖、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著述甚富,然其现存著作多系其门人及明清时人汇编而成,迄今未见有今人的整理本问世。笔者在研读高氏诗文集时,发现其中有他人作品误入的现象。文章对高攀龙水居诗中的《水居题壁》二首作了... 高攀龙是明代东林党领袖、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著述甚富,然其现存著作多系其门人及明清时人汇编而成,迄今未见有今人的整理本问世。笔者在研读高氏诗文集时,发现其中有他人作品误入的现象。文章对高攀龙水居诗中的《水居题壁》二首作了考辨,指出"涧水泠泠声不绝"一首实为署名九华山白衣人的唐诗,"渔竿消日酒消愁"一首亦系晚唐高骈《写怀》诗二首其一。通过考辨,以期引起对高攀龙著作整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水居题壁》二首 辨伪
下载PDF
晚明党争视阈下的高攀龙文学
12
作者 渠嵩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112,共8页
高攀龙是晚明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东林学派领袖。晚明党争视阈下的高攀龙文学呈现多面复杂的情形。高诗以效陶为主,清真雅正是其主要特征。高攀龙在陷入党争而遭贬谪、罢官、削籍乃至在东林书院被毁的情形之下,其诗歌创作依旧基本... 高攀龙是晚明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东林学派领袖。晚明党争视阈下的高攀龙文学呈现多面复杂的情形。高诗以效陶为主,清真雅正是其主要特征。高攀龙在陷入党争而遭贬谪、罢官、削籍乃至在东林书院被毁的情形之下,其诗歌创作依旧基本保持原有诗风。而作于万历年间的记事文章则呈现剽悍激愤之风,与其多数文章的中正典雅之风全然不类。高攀龙逝后,门人陈龙正整理其遗稿并于崇祯五年编刻《高子遗书》时,有意将此类文章删汰不选,以维护老师粹然如一的理学醇儒形象。高攀龙作于天启年间的尺牍,流露出愤懑、悔恨、无奈、宿命乃至绝望的复杂思想。这不仅与其以往尺牍中自信从容的道学气象不符,而且与其反复申诫的理学观念中的“无事”思想相悖,由此体现了身陷党争中的高攀龙理学与文学的背离,为还原高攀龙真实文学形象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党争 高攀龙 文学 理学
下载PDF
高攀龙对儒家学脉流派之划分及其意义
13
作者 黄晓荣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8-35,共8页
六百年宋明儒学结穴时,儒家思想的总结和学脉流派的划分提上日程,晚明大儒高攀龙在继承先秦和宋明儒学的基础上创建了性学体系,第一次对从先秦至宋明儒家的学脉流派提出了全面、透彻、周密的五脉说,勾勒出了一幅儒家学脉流派历史发展的... 六百年宋明儒学结穴时,儒家思想的总结和学脉流派的划分提上日程,晚明大儒高攀龙在继承先秦和宋明儒学的基础上创建了性学体系,第一次对从先秦至宋明儒家的学脉流派提出了全面、透彻、周密的五脉说,勾勒出了一幅儒家学脉流派历史发展的全景图。他的五脉说与现当代学者的各种宋明儒学分系说在划分的理论、范围、角度、原则、方法、内容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对我们探讨儒家的学脉流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东林学派 学脉流派 五脉说 性学
下载PDF
从高攀龙的《大学》诠释看其对“朱、王之争”的回应
14
作者 李敬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8,共9页
在《大学》成为“朱、王之争”风暴眼的境遇下,由《大学》而入回应“朱、王之争”已然成为中晚明以来学者共享的学术途辙。作为晚明东林学派的集大成者,高攀龙同样借助对《大学》的诠释介入晚明的全国性学术议题“朱、王之争”,以“尊... 在《大学》成为“朱、王之争”风暴眼的境遇下,由《大学》而入回应“朱、王之争”已然成为中晚明以来学者共享的学术途辙。作为晚明东林学派的集大成者,高攀龙同样借助对《大学》的诠释介入晚明的全国性学术议题“朱、王之争”,以“尊奉崔铣改本《大学》”“辩难阳明”以及“推阐朱子”的学术取向,开辟出根柢朱子、批判吸收阳明的回应模式。这一模式深刻影响了明清之际的学术走向和学风递变,表征出晚明“朱、王之争”的学术态势渐趋由阳明学独盛向朱子学日兴转进,从而为朱子学在清初的复兴起到先导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大学》 朱、王之争 朱子学 阳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