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ze Behavior and Landscape Experience Characteristics of Expressway Drivers
1
作者 ZHU Xiaogang FANG Ying CHENG X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1年第5期7-10,共4页
Landscape is the visual impression formed in the mind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from what he sees at a certain viewpoint.A good viewpoint field is a place without visual barrier in the visual direction.Under the premis... Landscape is the visual impression formed in the mind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from what he sees at a certain viewpoint.A good viewpoint field is a place without visual barrier in the visual direction.Under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aesthetic basis of expressway,starting from behavioral basis of dynamic vision,visu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drivers at high speed are studied.On this basis,landscape experience tempo and rhythm determined by gaze locus under different linear characteristics are explored,and the impact of spatial alignment on gaze behavior and landscape experience is further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WAY DRIVER Dynamic vision gaze behavior Landscape experience
下载PDF
竞走裁判员在多人情景下判罚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
2
作者 支慧晶 刘阳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竞走裁判员需要依据肉眼观察进行判罚决策,深入了解竞走裁判员对比赛过程中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眼动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竞走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行为绩效及眼动特征。结果发现,专家组在多人情景中的正确率和反... 竞走裁判员需要依据肉眼观察进行判罚决策,深入了解竞走裁判员对比赛过程中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眼动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竞走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行为绩效及眼动特征。结果发现,专家组在多人情景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优于新手组;专家组较新手组注视时间短,注视次数少,眼跳次数少,注视轨迹清晰;专家组在与任务相关的区域表现出较长的注视时间、较多的注视次数和较早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注视热点主要集中在犯规运动员的膝和踝区域。研究结果支持了专家认知优势假说,进一步强调了快速、准确、合理的视觉搜索策略对裁判员判罚决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走裁判员 判罚决策 视觉搜索 多人情景
下载PDF
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对交叉口骑行者视觉行为影响
3
作者 王心悦 潘义勇 陆妍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9,共8页
为研究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对交叉口骑行者视觉行为的影响,应用眼动仪实地开展不同交通流量条件下的视觉追踪试验,获取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在交叉口的眼动时间、注视次数、瞳孔变化、注视点位置等数据,对比分析骑行者的眼动特性、视觉负荷、... 为研究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对交叉口骑行者视觉行为的影响,应用眼动仪实地开展不同交通流量条件下的视觉追踪试验,获取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在交叉口的眼动时间、注视次数、瞳孔变化、注视点位置等数据,对比分析骑行者的眼动特性、视觉负荷、注视转移概率及注视平稳概率。结果表明:骑行者在交叉口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扫视次数随着非机动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多;将骑行者按非机动车流量分为2组,高峰组骑行者视负荷程度和注视行为指标明显高于平峰组骑行者,高峰交通流条件骑行者危险感知能力提升;在注视平稳概率上,高峰组骑行者注视转移行为集中而稳定,平峰组骑行者的注视转移模式更加灵活,能够兼顾左右两侧的交通信息。相关结果可为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视觉行为 眼动仪 注视转移
下载PDF
旅游短视频中的旅游凝视行为研究
4
作者 陈雨露 聂振兴 袁亚忠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旅游短视频凭借其立体化的载体、精简的内容和高效的传播方式,将旅游吸引物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呈现,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成为凝视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方式之一。以旅游短视频的评论文本为样本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短视频受众... 旅游短视频凭借其立体化的载体、精简的内容和高效的传播方式,将旅游吸引物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呈现,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成为凝视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方式之一。以旅游短视频的评论文本为样本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短视频受众对旅游目的地的凝视行为,分析受众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和情感印象,并构建旅游短视频凝视行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短视频对提炼旅游凝视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受众对旅游目的地的凝视与短视频创作者的情感价值传递呈现双向互动特征;旅游短视频凝视使受众实现对旅游目的地的先视,在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以及与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互动等方面产生作用,从而影响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凝视 旅游短视频 旅游行为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视觉分心时驾驶人注视行为特性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马勇 付锐 +3 位作者 王畅 郭应时 袁伟 宋殿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探寻视觉分心对驾驶人注视行为的影响,研究视觉分心时的驾驶人注视行为,用非接触式眼动仪采集多位被试驾驶人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并将其注视区域分为4部分,分析驾驶人视线离开前方区域情况下的注视频次及注视时长特性。结果表... 为探寻视觉分心对驾驶人注视行为的影响,研究视觉分心时的驾驶人注视行为,用非接触式眼动仪采集多位被试驾驶人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并将其注视区域分为4部分,分析驾驶人视线离开前方区域情况下的注视频次及注视时长特性。结果表明:驾驶人在视线离开前方区域情况下,超过60%的注视对象是车内区域,且驾驶人观察左后视镜区域的次数高于右后视镜区域。约90%的注视时长小于1.0 s,注视时长为0.4~0.8 s的比例超过50%。驾驶人对左后视镜、仪表板和音响设备区域的注视时长均值比较接近,而对右后视镜的注视时长均值大于这3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安全 注视行为 视觉分心 驾驶人 自然驾驶
原文传递
查询式序列视角下跨设备搜索信息准备与重用阶段的眼动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丹 梁少博 董晶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0-770,共11页
在信息检索领域中,用户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的眼动行为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在跨设备搜索、跨屏交互日益普遍的背景下,用户发生设备转移后在SERP上的眼动行为分析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复杂搜索任务中,用户会提交多个查询式,而... 在信息检索领域中,用户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的眼动行为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在跨设备搜索、跨屏交互日益普遍的背景下,用户发生设备转移后在SERP上的眼动行为分析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复杂搜索任务中,用户会提交多个查询式,而现有研究缺乏基于查询式序列的角度分析用户SERP 眼动行为。本文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展用户实验,收集用户在跨设备搜索任务中的信息准备和信息重用两个阶段的眼动数据,从基本眼动现象、时间维度现象、空间维度现象三个层次,分析实验用户在SERP上眼动注视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信息重用”阶段中,用户在SERP 上的注视时长、关注点数量,相比“信息准备”阶段都有所降低;注视区域的演化规律也发生了变化;眼跳次数、回视次数等指标也普遍降低;支持用户跨设备网络搜索的工具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的眼动视觉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视行为 眼动追踪 信息重用 信息准备 跨设备搜索
下载PDF
基于眼动实验的右转车辆驾驶员注视行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之红 赵莉 许旺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117,共7页
机非混行的特征使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多发区域,驾驶员的注视行为研究是指导驾驶员安全右转、减少冲突的重要手段。依托驾驶员倾向性实验,采集了109名驾驶员的问卷数据,将驾驶员分为保守型和激进型两类,并选择6名不同类别的驾驶员进行了实... 机非混行的特征使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多发区域,驾驶员的注视行为研究是指导驾驶员安全右转、减少冲突的重要手段。依托驾驶员倾向性实验,采集了109名驾驶员的问卷数据,将驾驶员分为保守型和激进型两类,并选择6名不同类别的驾驶员进行了实车眼动实验,对不同倾向驾驶员在右转过程中的注视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守型驾驶员主要分布于大部分女性和高驾龄人群,激进型驾驶员主要分布于大部分驾龄较短和年龄在30岁左右的人群;机动车右转过程中驾驶员视点路径呈线性分布,保守型驾驶员在右转时注视点密度和注视强度明显高于激进型驾驶员,激进型驾驶员在右转时忽视右侧区域,导致与行人冲突中存在更多的盲区和危险点。研究为解决右转车辆与过街行人冲突的核心问题提供理论基础,训练驾驶人的视觉搜索和危险感知能力,提高驾驶员驾驶技术,减少机动车右转与过街行人交通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注视行为 人车冲突 眼动实验 驾驶倾向性
下载PDF
驾驶员注视行为模式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志强 於以辰 汪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5,共6页
为提高驾驶员注视特征辨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多层信息融合决策方法建立驾驶注视行为模式辨识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与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融合决策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克服了复杂驾驶环境,多作业工况条件,以及... 为提高驾驶员注视特征辨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多层信息融合决策方法建立驾驶注视行为模式辨识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与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融合决策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克服了复杂驾驶环境,多作业工况条件,以及注视表现特征的多元性对驾驶员注视行为模式辨识的影响,实现对不同驾驶注视行为模式的判别。研究结果表明:以双眼间的横向宽度信息和嘴巴到双眼连线中点之间的纵向距离信息,构建表征驾驶员面部朝向的"T"特征信息,同时结合驾驶员眼睛闭合度以及驾驶员虹膜—巩膜比例与位置信息,三者共同作为驾驶注视特征的表征参量进行融合分析,实现了对驾驶注视行为表现模式状态的辨识和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注视行为 BP神经网络 Dempster-Shafer规则 模式分类 多源信息融合
原文传递
U型转向时驾驶人注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成英 高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7-92,共6页
为探究己知环境特征与驾驶行为之间的对应规律,利用Dikablis头戴式眼动仪在U型道路环境中进行实车试验。监控并记录9名驾驶人的眼动行为数据,分别从注视区域(AOI)的平均注视时间、AOI注视比例、视觉扫描的复杂性等3方面分析驾驶人视... 为探究己知环境特征与驾驶行为之间的对应规律,利用Dikablis头戴式眼动仪在U型道路环境中进行实车试验。监控并记录9名驾驶人的眼动行为数据,分别从注视区域(AOI)的平均注视时间、AOI注视比例、视觉扫描的复杂性等3方面分析驾驶人视觉特性。结果显示,U型转向(U-Turn)过程中接近阶段各AOI平均注视时间为0.2~0.7 s,驾驶人注视点落在远处区域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转向阶段各AOI平均注视时间为0.2~1.4 s,驾驶人注视点落在近处区域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注视熵率值反映了视觉扫描的复杂程度,出口点AOI分布集中,注视熵率值为0.5~4.0,视觉扫描的复杂性低,入口点AOI分布分散,注视熵率值为1.8~4.5,视觉扫描的复杂性高;因此,U-Turn出口点和入口点环境差异对驾驶人注意力分配策略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转向(U-Turn) 注视特性 驾驶人 注视熵率值 注视区域(AOI)
原文传递
干线公路上车速对驾驶员注视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巧茹 陈亮 +1 位作者 秦禄生 许祥顺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1,共4页
视觉系统是驾驶员获取外界信息最重要的通道.通过实地调查和采用眼动仪进行野外试验,对驾驶员的注视行为进行分析.记录行车过程中随着车速的增加,驾驶员认读标志时注视标志的次数和认读时间的变化,同时记录驾驶员对认读标志的注视持续... 视觉系统是驾驶员获取外界信息最重要的通道.通过实地调查和采用眼动仪进行野外试验,对驾驶员的注视行为进行分析.记录行车过程中随着车速的增加,驾驶员认读标志时注视标志的次数和认读时间的变化,同时记录驾驶员对认读标志的注视持续时间变化.采用BHS6型眼动仪自带的分析程序EyeNalAnalysis Software,对试验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最后采用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了不同车速对驾驶员认读标志过程中注视行为的影响范围,将为干线公路交通标志牌的设置与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实验 注视行为 认读时间 方差分析 显著性检验
下载PDF
基于VR实验的传统村落空间视认知行为研究——以闽北下梅和城村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苑思楠 张寒 +1 位作者 何蓓洁 张玉坤 《新建筑》 2019年第6期36-40,共5页
研究选取闽北下梅、城村两个自然形态传统村落作为样本,利用VR技术搭建空间认知实验平台,实现了对人在传统村落环境中的运动、头部方向及视点的跟踪与可视化分析,进而探究了村落环境中人的空间认知与行为机制。该研究从认知视角进一步... 研究选取闽北下梅、城村两个自然形态传统村落作为样本,利用VR技术搭建空间认知实验平台,实现了对人在传统村落环境中的运动、头部方向及视点的跟踪与可视化分析,进而探究了村落环境中人的空间认知与行为机制。该研究从认知视角进一步阐释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规律,揭示了传统村落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空间要素认知特性与重要价值,为村落保护乃至当代城市与建筑空间营建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中国传统村落 视认知 空间行为 头部方向 视点分析
下载PDF
城市道路中驾驶员转向行为对注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妮 韩丹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3年第2期41-46,共6页
驾驶员的注视行为对其驾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中转向行为对驾驶员注视行为的影响,将驾驶员的注视时间、角度、搜索广度进行分析。通过试验,利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对40名驾驶员的眼动参数及注视行为进行了测试... 驾驶员的注视行为对其驾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中转向行为对驾驶员注视行为的影响,将驾驶员的注视时间、角度、搜索广度进行分析。通过试验,利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对40名驾驶员的眼动参数及注视行为进行了测试和记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转向不同的方向时驾驶员的注视行为特征。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结论:不同的转向显著影响着驾驶员的水平、垂直搜索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转向行为 注视行为 差异性检验
下载PDF
基于实车眼动实验的驾驶员注视行为建模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之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2-317,共6页
从驾驶员注视点变化的角度,应用SMI眼动仪,开展城市道路实车实验。采集驾驶员注意力特性,剖析在城市道路实车测试过程中驾驶员的注视行为,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驾驶员视点转移模型。根据模型预测出驾驶员稳态下的注意力状态向量;并... 从驾驶员注视点变化的角度,应用SMI眼动仪,开展城市道路实车实验。采集驾驶员注意力特性,剖析在城市道路实车测试过程中驾驶员的注视行为,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驾驶员视点转移模型。根据模型预测出驾驶员稳态下的注意力状态向量;并对驾驶行为进行预判。实车实验发现,驾驶员的视觉注意力在任一子域中停留时长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视觉注意力离开某一子域的时长服从指数分布。机动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主要注视正前方,其注视频率占49%,驾驶员关注右前方区域频次是左前方的1.6倍,对于正后视镜的关注多于左右后视镜。通过实车实验和视觉建模分析,能够更好地发现驾驶行为规律和不良的驾驶习惯,为驾驶环境和交通设施改善,保障交通安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视行为 视觉分析 眼动实验 实车实验
下载PDF
驾驶员不良注视行为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澎 刘志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87,共6页
为提高汽车驾驶员注视行为的安全性,应用视频检测技术构建驾驶员不良注视特征评价体系。基于驾驶过程中多作业工况的影响以及驾驶员个体注视行为特征的多元性,提出以驾驶员2个瞳孔间的距离作为表征驾驶员左右注视的参量,以嘴巴到双眼连... 为提高汽车驾驶员注视行为的安全性,应用视频检测技术构建驾驶员不良注视特征评价体系。基于驾驶过程中多作业工况的影响以及驾驶员个体注视行为特征的多元性,提出以驾驶员2个瞳孔间的距离作为表征驾驶员左右注视的参量,以嘴巴到双眼连线中点间的距离作为表征驾驶员俯仰注视的参量,二者合成"T"特征信息。以虹膜-巩膜比例与位置特征信息表征驾驶员的斜视行为,同时结合眼睛闭合度共同表征驾驶员不良注视特征的参量集合。采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SVM)技术,对驾驶员不良注视行为进行模式分类与融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这3个参量对驾驶员注视行为进行融合判断,能够甄别其不良注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注视行为 不良注视特征 支持向量机(SVM) 模式分类 多特征信息融合
原文传递
创意农业旅游地游客凝视行为研究——以沈阳稻梦空间为个案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丽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3-59,共7页
选取沈阳稻梦空间为案例地,以45篇游记为分析文本,对文本进行质性编码,根据行前、行中、行后三个时间节点,研究游客在创意农业旅游地的凝视行为及其对旅游地发展的作用力。研究发现:第一,游客凝视对象以“景观”为主,同时也存在由失范... 选取沈阳稻梦空间为案例地,以45篇游记为分析文本,对文本进行质性编码,根据行前、行中、行后三个时间节点,研究游客在创意农业旅游地的凝视行为及其对旅游地发展的作用力。研究发现:第一,游客凝视对象以“景观”为主,同时也存在由失范行为引发的游客间凝视;第二,多数游客在旅游企业营销文本、自媒体的规训下,选择标志性景观作为凝视对象,一些具有自我表征需求的游客,选择表达自我审美的景观作为凝视对象,凝视深度存在差异;第三,凝视结果对游客自身具有表征作用,对其他游客具有规训作用,同时游客通过文本编码、解码,对旅游地意象进行社会性建构,这种基于游客故事的用户生产内容营销模式对旅游地推广具有生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农业旅游地 质性编码 凝视行为 稻梦空间
下载PDF
基于眼动实验的车载触控屏注视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宏 谭宇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97-101,共5页
目的从驾驶员驾驶过程的实际出发,在人车交互过程中探索更舒适的车载信息触控屏位置和界面内功能栏图标位置,以及界面分布方式。方法应用ASL眼动仪,选择有驾驶经验的青年群体作为实验被试,对车载信息系统触控屏进行眼动实验,采集驾驶员... 目的从驾驶员驾驶过程的实际出发,在人车交互过程中探索更舒适的车载信息触控屏位置和界面内功能栏图标位置,以及界面分布方式。方法应用ASL眼动仪,选择有驾驶经验的青年群体作为实验被试,对车载信息系统触控屏进行眼动实验,采集驾驶员眼动信息,剖析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车载信息触控屏做出反应的视觉注视行为。结果驾驶员对不同的汽车触控屏设计方式做出反应的视觉注视行为存在差异。结论对于车载信息触控屏悬浮式和内置式设计,被试对悬浮式车载信息触控屏反应的速度更快。对于车载信息触控屏通栏显示和双栏显示,通栏显示认知效率更高。对于车载信息触控屏功能栏图标左侧布局和左下侧布局,功能栏图标左下侧布局方式能使被试更快地完成实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信息系统 触控屏 眼动实验 注视行为 视觉分析
下载PDF
基于摄影照片与眼动实验的旅游者视觉行为分析——以厦门大学为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渊 高小涵 +1 位作者 黄竞雄 吴冕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1-52,共12页
视觉行为是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照片是视觉行为研究的重要载体,眼动实验能够更加客观、精确地分析旅游者视觉特征,这两者的结合能够为旅游者视觉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文章以厦门大学为例,利用网络大数据获取旅游照... 视觉行为是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照片是视觉行为研究的重要载体,眼动实验能够更加客观、精确地分析旅游者视觉特征,这两者的结合能够为旅游者视觉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文章以厦门大学为例,利用网络大数据获取旅游照片,归纳旅游者游览后构建的目的地形象特征及视觉偏好,关注于"旅游凝视"的"凝",从全局角度筛选眼动实验刺激物,通过眼动实验分析旅游者观看旅游景观时的视觉注意力,并结合问卷调查阐释体验过程。研究发现:(1)案例地中建筑被拍摄次数最多,历史文化和自然要素拍摄较少;(2)对5类旅游景观按注视频率高低进行排序,依次是:建筑、开敞空间、特色文化、自然要素和历史文化,注视频率与拍摄次数体现的视觉偏好在具体节点存在差别;(3)特色文化吸引旅游者注意力最快,其次为自然要素和历史文化;(4)旅游者印象最深且最喜欢的景观类别为自然要素,对建筑和历史文化回忆程度最低,历史文化喜爱程度最低。在作用机制上,建筑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的解译和愉悦感获取需要一定的前置信息作为支持,否则较难留下深刻印象和愉悦感,特色文化要素、自然要素和开敞空间要素包含较多美学信息,易于实现从物像到视像再到心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行为 旅游凝视 眼动实验 摄影照片 厦门大学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中游客及东道主的凝视行为研究——以福建培田村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慧娟 饶勇 《嘉应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58-66,共9页
约翰·厄里提出的"游客凝视"是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客家古村落是客家文化的符号和标志,客家村落旅游凝视的主体是游客和东道主,客体和核... 约翰·厄里提出的"游客凝视"是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客家古村落是客家文化的符号和标志,客家村落旅游凝视的主体是游客和东道主,客体和核心是物质指向与精神指向的文化符号,两主体依托文化符号产生互动,而对文化符号的认识层次较浅.福建培田村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特征吸引物.在案例地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定性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分析相关定量和定性资料,并对相关网络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培田村乡村旅游中的游客凝视及东道主凝视行为和两者共同作用的过程.通过研究发现,培田村所代表的明清建筑和折射出的客家文化在旅游过程的不同视角有着不同层次的体现,但共同存在对文化符号需求层次不高,认知层次存在可提高空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设特色客家乡村旅游形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游客凝视 东道主凝视 培田村
下载PDF
射箭运动员瞄准过程中视觉注视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丽岩 《辽宁体育科技》 2012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是对射箭运动员的视觉注视行为进行研究,揭示射箭运动员瞄准时的注视特征。研究对象为7名射箭专家和10名射箭新手运动员。采用运动中视觉注视的方法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射箭运动员射箭过程的视觉注视策略不同。... 目的是对射箭运动员的视觉注视行为进行研究,揭示射箭运动员瞄准时的注视特征。研究对象为7名射箭专家和10名射箭新手运动员。采用运动中视觉注视的方法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射箭运动员射箭过程的视觉注视策略不同。与射箭新手相比,射箭专家展现了较长的静眼注视。射箭专家开始阶段的注视持续时间短于瞄准阶段的注视持续时间。静眼注视可以作为区分射箭专家与射箭新手的专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 眼动 静眼注视
下载PDF
凝视性景观与互动性景观——旅游场景观类型对游客地方感的结构性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泓砚 谢彦君 王俊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0-94,共15页
游客地方感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环境互动产生的地方性体验,体现为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的认知、意志尤其是情绪和情感的联结,而旅游场是游客产生旅游体验的具体情境和环境,对游客地方感的产生、强度和结构性特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游客地方感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环境互动产生的地方性体验,体现为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的认知、意志尤其是情绪和情感的联结,而旅游场是游客产生旅游体验的具体情境和环境,对游客地方感的产生、强度和结构性特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文章以旅游场的早期研究成果为理论出发点,选择内蒙古华俄后裔聚居地室韦作为案例地,运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在对旅游场进一步加以分类、探讨其内在维度结构的基础上,尝试解释游客地方感与旅游场之间的关系,厘清不同的旅游场及其呈现的景观类型在游客地方感形成过程中的差异性作用,进而构建旅游场中的游客地方感理论模型,拓展旅游场在游客地方感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解释视角。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场由旅游行为场和旅游氛围场的二维结构构成,前者在游客地方感的形成中具有先期赋彩作用,因此是一种"凝视性景观",而后者则是具有当下聚焦作用的"互动性景观"。如果在旅游体验范式中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当游客地方感在旅游氛围场和旅游行为场呈现同型、同构特征时,其会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或强化,而相比于旅游氛围场来说,旅游行为场对游客地方感的形成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氛围场 旅游行为场 游客地方感 凝视性景观 互动性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