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现的《苏显标更路簿》研究
1
作者 徐品 《南海学刊》 2024年第4期74-83,共10页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航行指南,是海南渔民在南海生产、航海实践的经验记录,是研究中国人民开发经营、和平利用南海的珍贵文献。《苏显标更路簿》由苏显标于2022年从家中旧物储藏室翻出,是新发现的一本更路簿,它的...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航行指南,是海南渔民在南海生产、航海实践的经验记录,是研究中国人民开发经营、和平利用南海的珍贵文献。《苏显标更路簿》由苏显标于2022年从家中旧物储藏室翻出,是新发现的一本更路簿,它的发现丰富了苏姓更路簿版本研究的实证序列。该本更路簿主要包括环海南岛更路、从海南岛去往西沙群岛更路、西沙群岛各岛屿之间往来更路等,没有南沙群岛的更路内容,存在传统更路形式向现代更路形式转变、誊抄与自我实践的创新结合、目的性与针对性强、蕴含丰富的渔业文化特征等特点,是航海时代发展的缩影,见证着更路簿的航线记录从传统计量单位(更数、针位)向现代计量单位(里数、度数)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显标更路簿》 海南渔民 西沙群岛 更路
下载PDF
南海更路簿针位释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义杰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南海更路簿是海南岛渔民基于针路簿上创作的适用于我国南海及其周边海域的航海指南,从构成上看,它与针路簿同宗同源,它们对针路的表述方式基本相同,但更路簿却更精干明了且自成体系。通过对南海更路簿针位的释读,可见海南渔民对传统导... 南海更路簿是海南岛渔民基于针路簿上创作的适用于我国南海及其周边海域的航海指南,从构成上看,它与针路簿同宗同源,它们对针路的表述方式基本相同,但更路簿却更精干明了且自成体系。通过对南海更路簿针位的释读,可见海南渔民对传统导航技术中的对针、线针应用上的发扬光大,发明的“线针弓”,将我国古代航海导航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更路簿 针路簿
下载PDF
《更路簿》之“更长”辨识
3
作者 冯建章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8-44,共7页
海南渔民曾经使用过的30余部具有个性化的《更路簿》,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通过梳理《海南针经》和《南海天书》以及相关的史实,对《更路簿》之“更长”的论述,囿于其源头的趋同性、“更长”设定海洋环境的一致性、船... 海南渔民曾经使用过的30余部具有个性化的《更路簿》,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通过梳理《海南针经》和《南海天书》以及相关的史实,对《更路簿》之“更长”的论述,囿于其源头的趋同性、“更长”设定海洋环境的一致性、船体体量与功能的类型化、航海技术的同质化、实际停靠岛礁位置的差异性,甚至近代东南亚十二刻表的使用、罗盘设计的变化、航海的便易性、岛礁形状的变动性等,我们认为现有的各种《更路簿》之“更长”,作为时间单位,为“一昼夜十二更”;作为里程单位,为“一更40里”。当然,除去“时间单位”和“里程单位”的解读,“更”还有其他内涵的解读,如“改变”之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路针经》 《南海天书》 《更路簿》 “更长”辨识
下载PDF
基于数字“更路”的“更”义诠释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文化 夏代云 吉家凡 《南海学刊》 2018年第1期20-27,共8页
古时航海记载中"更"有多种含义,可表示时间、里程或航速,作为距离计量单位时也有多种说法,从每更约10海里(约37.04里)或约40里甚至100里的都有。"更"也是"更路簿"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艰深难懂的概念,每册&... 古时航海记载中"更"有多种含义,可表示时间、里程或航速,作为距离计量单位时也有多种说法,从每更约10海里(约37.04里)或约40里甚至100里的都有。"更"也是"更路簿"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艰深难懂的概念,每册"更路簿"包含若干条"更路",起点、讫点、更数和针位是"更路"的四大核心要素。在卢家炳、苏承芬(祖传)、王诗桃等8册"更路簿"的"更路"数字化基础上,利用现代地理学、航海学知识计算出每条"路径"的最短距离,测算出每"更"约12.5海里,更精确地诠释"更路簿"中"更"的含义,为深入研究"更路簿"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路簿 更路 数字化
下载PDF
南海更路簿航速极度存疑更路辨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文化 陈虹 夏代云 《南海学刊》 2019年第2期65-75,共11页
在南海21册“更路簿”更路数字化基础上,根据更路的起点、讫点、更、针位等要素的内涵,梳理出150余条航速或距离或航向不太合理的“异常更路”,其中16条更路在《南海天书》或其他文献的解释出现航速极度异常情况,借助计算机对相关更路... 在南海21册“更路簿”更路数字化基础上,根据更路的起点、讫点、更、针位等要素的内涵,梳理出150余条航速或距离或航向不太合理的“异常更路”,其中16条更路在《南海天书》或其他文献的解释出现航速极度异常情况,借助计算机对相关更路进行比对、查找更路簿影印稿等方式,分别从解读失误、抄录错误、出版笔误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客观合理的解释,为部分岛礁的海南渔民俗称对应标准名提出新解,对部分更路的可能存在的传抄笔误提出推测,为更路簿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也可为部分更路簿的年代划分提供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路簿 航速 存疑更路 南海
下载PDF
林诗仍《更路简记》海南岛东线更路及地名的数字人文解读——兼论“鸟头”“苦蜞”位置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文化 陈虹 李雷晗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8-39,共12页
海口市演丰镇老船长林诗仍抄写的《航海资料简记·更路简记》录有32条海南环岛更路和9条海南至湛江及北海更路,有众多俗称地名在其他的《更路簿》中极少出现。以经过充分验证的更路计算模型为基础,借助数字人文方法,结合《更路簿》... 海口市演丰镇老船长林诗仍抄写的《航海资料简记·更路简记》录有32条海南环岛更路和9条海南至湛江及北海更路,有众多俗称地名在其他的《更路簿》中极少出现。以经过充分验证的更路计算模型为基础,借助数字人文方法,结合《更路簿》和海南岛历史文化背景,可对该簿海南岛东线更路及俗称地名提出有数理依据的可信解读,为《更路簿》及海南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东线更路 地名 数字人文
下载PDF
南海海道三探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义杰 《南海学刊》 2020年第3期56-67,共12页
南海海道中的更路海道,是数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及周边海域生产作业中形成的古老的海道。更路海道从海南岛本岛始发,以南海诸岛为中心并向周边海域延伸,形成了网状结构的更路海道。通过与针路簿的比较,南海更路簿在明代初年已经产生,... 南海海道中的更路海道,是数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及周边海域生产作业中形成的古老的海道。更路海道从海南岛本岛始发,以南海诸岛为中心并向周边海域延伸,形成了网状结构的更路海道。通过与针路簿的比较,南海更路簿在明代初年已经产生,并引导海南渔民在南海及周边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根据南海更路簿的记载,更路海道中的港湾群可分作本岛港湾群、南海诸岛港湾群和海外港湾群,并依此论述了东海更路、北海更路和海外更路的分布及构成情况。更路海道不仅是南海海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路海道 港湾群 东海更路 北海更路 海外更路
下载PDF
更路簿版本比较视角下的更路缺错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虹 李文化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9-34,共6页
因古代和现代的渔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传抄方式多样、抄本保存不善等多种原因,在传承更路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及缺失问题。借助更路数字化技术,通过不同的更路簿版本之间的文本与原稿比较分析,发现了在更路中因读音相同相近、字形... 因古代和现代的渔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传抄方式多样、抄本保存不善等多种原因,在传承更路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及缺失问题。借助更路数字化技术,通过不同的更路簿版本之间的文本与原稿比较分析,发现了在更路中因读音相同相近、字形相近等造成的错别字,以及地名表述中的异体字和更路传抄中的遗漏问题,并对此一一进行了正确的解析与纠正,以避免在更路簿的传承中出现以错传错,以讹传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路簿 版本 更路
下载PDF
韩振华教授与《更路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7-34,共8页
韩振华教授是我国《更路簿》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关于《更路簿》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为《更路簿》正名,用新方法留存珍贵史料;发掘《更路簿》对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的价值。
关键词 韩振华 《更路簿》 南海
下载PDF
宋船“南海Ⅰ号”的航速与帆装探究
10
作者 曾青松 蔡薇 《国家航海》 2023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宋船“南海Ⅰ号”是我国目前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木质沉船。根据考古发掘,其主桅座有明显存留,但尚未发现首桅座痕迹,关于其帆装的复原尚在激烈讨论当中。在“更路簿”的记载中,风帆船行驶两地的距离或时间以“更”数的形式被记录... 宋船“南海Ⅰ号”是我国目前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木质沉船。根据考古发掘,其主桅座有明显存留,但尚未发现首桅座痕迹,关于其帆装的复原尚在激烈讨论当中。在“更路簿”的记载中,风帆船行驶两地的距离或时间以“更”数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其平均航速约合现在的5.2节,借此可算得木船所需风帆的面积,进而推断桅杆的数量。沉船的单桅和双桅两种复原方案中,桅杆上所悬挂的风帆是古船航行的主要动力来源。在南海海域的平均风速条件下,单桅和双桅方案在特定攻角下均能使复原船达到5.2节的航速,但采用双桅方案的复原船在常用风帆攻角下比单桅船更易达到要求的航速。结果还表明,木帆船在达到较佳的航行速度时,风帆并非处于正顺风的位置,其最佳攻角通常位于特定区间,这可为木质沉船帆装的复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Ⅰ号 更路簿 航速 桅杆 帆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