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SOS-FLUS模型的荆州市生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威 何蒲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为探索荆州市的生态安全底线,模拟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为荆州市的生态保护制定合理的政策建议,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结合粮食安全标准,测算了荆州市的生态安全底线;利用GeoSOS-FLUS模型在自然发展、生态保护、耕... 为探索荆州市的生态安全底线,模拟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为荆州市的生态保护制定合理的政策建议,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结合粮食安全标准,测算了荆州市的生态安全底线;利用GeoSOS-FLUS模型在自然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和双重保护4种情景下,模拟了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荆州市的供给生态安全底线为1 227.56亿,需求生态安全底线为7 690.12亿,存在较大的生态安全缺口;双重保护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接近需求生态安全底线,也能提供相对更多的粮食,最有利于平衡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本文探索性地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结合粮食安全标准,计算了荆州市的生态安全底线,利用了一种先进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为其他地区的生态安全评估和保护提供了借鉴,为荆州市的生态环境优化模式和方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底线 geosos-flu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下载PDF
基于GeoSOS-FLUS模型的乌鲁木齐生态空间模拟
2
作者 柴进则 张明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68-72,79,共6页
基于GeoSOS-FLUS模型,利用200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效应进行分析,并建立农田保护、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3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GeoSOS-FLUS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适用性,能够反映乌鲁木齐市... 基于GeoSOS-FLUS模型,利用200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效应进行分析,并建立农田保护、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3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GeoSOS-FLUS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适用性,能够反映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不同情景模拟下,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和农业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生态效应 geosos-flus模型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耦合InVEST与GeoSOS-FLUS模型的桂林市碳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张凯琪 陈建军 +3 位作者 侯建坤 周国清 尤号田 韩小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99-2809,共11页
为了量化桂林市碳储量并快速评估分级保护措施对区域碳储功能的影响,耦合InVEST模型碳储存模块和GeoSOS-FLUS模型,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不同情景未来土地预测结果,对2000~2040年桂林市域范围六区十一县市内的碳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为了量化桂林市碳储量并快速评估分级保护措施对区域碳储功能的影响,耦合InVEST模型碳储存模块和GeoSOS-FLUS模型,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不同情景未来土地预测结果,对2000~2040年桂林市域范围六区十一县市内的碳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总碳储量分别为554.02×10^(6)t,553.58×10^(6)t,550.21×10^(6)t,呈现“逐年下降”的变化态势.同时,受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桂林市域各区县的碳储水平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碳储量整体表现为“西北、西南及东部较高,东北、东南及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将桂林市碳储量高值区确定为碳储资源的优先保护区域,与自然变化情景相比,资源保护情景下桂林市林地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受到限制.采取资源保护措施后,桂林市2040年总碳储量达到552.16×10^(6)t,较2020年增加了1.95×10^(6)t,中低密度碳储区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区域固碳能力大大增强.该研究结果可为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也可为碳储资源精准保护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InVEST模型 geosos-flus模型 重要性分级 桂林市
下载PDF
基于GeoSOS-FLUS模型的河北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模拟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雪然 潘佩佩 +1 位作者 王晓旭 王晓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675,共9页
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不仅有助于明确其与自然、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关系,还可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面临新发展机遇的河北省为研究区,利用GeoSOS-FLUS模型模拟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基于景观生态... 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不仅有助于明确其与自然、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关系,还可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面临新发展机遇的河北省为研究区,利用GeoSOS-FLUS模型模拟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基于景观生态学软件Fragstats探讨区域景观格局演变态势。结果表明:(1)在模拟结果层面,河北省未来建设用地占比增至11.94%,林地、草地面积略有增加,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占比降至46.35%、2.62%、0.71%,Kappa系数和FoM系数的计算结果均说明GeoSOS-FLUS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2)在景观格局层面,耕地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明显,林地、建设用地优势度提升,草地、水域被不断分割;区域整体蔓延度指数降低,分裂指数由1990年的9.37增至2020年的12.71,景观格局变化具有空间异质性。在现行土地政策机制下,2030年景观格局虽向良性态势发展,但依然面临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破碎化严重等问题。本研究结果对于合理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平衡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os-flus模型 模拟预测 景观格局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GeoSOS-FLUS的涪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伟青 张会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3-262,共10页
为了探究涪江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通过预测情景支持未来土地规划,研究基于1980-2018年5期遥感影像,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并分析时空动态变化,采用GeoSOS-FLUS模拟自然发展情景、耕地安全情景、生态... 为了探究涪江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通过预测情景支持未来土地规划,研究基于1980-2018年5期遥感影像,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并分析时空动态变化,采用GeoSOS-FLUS模拟自然发展情景、耕地安全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快速发展4种情景下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1980-2018年,耕地面积减少542.25 km^(2),减幅为2.57%;建设用地扩张面积525.66 km^(2),增幅达255.50%。(2)对应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由1980年的776.4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783.67亿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顺序为林地>耕地>水域>草地>未利用土地。(3)在空间上呈现上游高中下游低,下游地区大致呈现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递减趋势,流域西南部是低价值区。(4)4种发展情景下,203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是784.80亿元、740.31亿元、811.09亿元和751.40亿元,相较于2015年变化了1.44亿元(增加)、-43.05亿元(减少)、27.74亿元(增加)和-31.96亿元(减少)。综上,38年来流域生态价值提高,同时模拟结果显示为维持该流域生态安全,需要加强生态用地的抚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多情景模拟 geosos-flus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基于NSGA-Ⅱ和GeoSOS-FLUS的喀什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娇娇 尹小君 +2 位作者 苟贞珍 刘陕南 王帝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187,共9页
[目的]对喀什地区进行土地资源的空间优化,为该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设置了粮食安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固碳量、产水量和土壤侵蚀)作为算法的多目标函数,通过NSGA-Ⅱ算法能够得到较为科学的土地利用数量结... [目的]对喀什地区进行土地资源的空间优化,为该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设置了粮食安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固碳量、产水量和土壤侵蚀)作为算法的多目标函数,通过NSGA-Ⅱ算法能够得到较为科学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再通过GeoSOS-FLUS模型根据数量结构优化结果、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模拟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最后,通过Fragstats 4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1)在3种优化结果下,GDP、固碳量、粮食产量都比未优化前多,土壤侵蚀有所降低。产水量只有在生态效益优先情况下提高了。(2)2005—2020年,耕地、建设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域、林地和未利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3)通过Fragstats 4对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经济优先、生态优先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下优化结果进行分析。相对于优化前,3种优化结果下的香浓多样性和散布与并列指数都有所提高,斑块凝聚度和景观多样性也提高了。[结论]6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景观中呈均衡化趋势分布,草地过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所提高。优化后的土地资源能够较好地满足喀什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其布局更加合理,为该区未来的土地资源的配置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GA-Ⅱ 固碳量 产水量 土壤侵蚀 geosos-flus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GeoSOS-FLUS平台的吉林市城市扩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曦彤 马晶 袁浩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7-51,共5页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化发展也不断加快,传统方法已经无法准确而真实地模拟城市的发展过程和时空变化。地理元胞自动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动态模拟工具,它可以弥补GIS技术在复杂时空动态变化中的不足,并且能够模拟复杂系统的...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化发展也不断加快,传统方法已经无法准确而真实地模拟城市的发展过程和时空变化。地理元胞自动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动态模拟工具,它可以弥补GIS技术在复杂时空动态变化中的不足,并且能够模拟复杂系统的时空演化过程。以吉林市为研究区,将2005年和2015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DEM数据、坡度数据和包括交通因素在内的多种反映城市发展的空间辅助变量作为数据源,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结合遥感、地信息系统技术,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使用GeoSOS-FLUS软件,对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进行模拟试验,并对2025年和2035年的城市扩展趋势进行预测,为今后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政府制定政策和促进政策落实层面提出新设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os-flus 城市扩展 元胞自动机 吉林市
下载PDF
基于GeoSOS-FLUS模型的乌鲁木齐主城区扩张情景模拟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展鹏 包安明 李艳红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2-340,共9页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首府、“一带一路”中的中亚区域经济中心,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形态的健康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基于乌鲁木齐主城区1990~2018年遥感影像解译出的土地利用分类对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情况加以分析,1990...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首府、“一带一路”中的中亚区域经济中心,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形态的健康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基于乌鲁木齐主城区1990~2018年遥感影像解译出的土地利用分类对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情况加以分析,1990~2018年乌鲁木齐主城区急剧扩张,2010年以来交通网络铺设完善,主城区快速扩张,周遭耕地、林地、草地等萎缩95.12 km^(2)、6.49 km^(2)、52.37 km^(2),重心呈现出向东与向北扩张趋势,主城区农用与绿化面积萎缩,无法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接着,遴选自然与社会经济等影响主城区扩张的驱动因素,结合乌鲁木齐主城区扩张历史特点设计第一产业优先、第二三产业优先、生态优先情景,利用GeoSOSFLUS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主城区扩张情景进行模拟预测,研究发现第二三产业优先情景下建设用地明显增加1142.94 km^(2);生态优先情景下生态效益高的林地、草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281.59、651.38、7.29 km^(2);第一产业优先情景下,建设用地、耕地等地类面积扩张617.14、611.71 km^(2)。上述对乌鲁木齐的城市扩张加以多情景预测推演,不仅有利于重新审视乌鲁木齐城市扩张的合理性,也可以为其未来城市合理、科学的规划与发展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os-flus模型 乌鲁木齐 城市扩张 情景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GeoSOS-FLUS模型的江苏省生态福祉时空演变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付永虎 解文艳 +4 位作者 刘俊青 魏范青 郭赟 苏凤 杨依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2,共12页
作为人类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福祉的测度与评估研究对于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案例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采用生态系统贡献率模型测度1995~2020年研究区生态福祉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GeoSOS-... 作为人类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福祉的测度与评估研究对于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案例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采用生态系统贡献率模型测度1995~2020年研究区生态福祉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GeoSOS-FLUS模型预测江苏省2025年生态福祉的时空流转盈亏与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1995~2020年,江苏省生态福祉总量和人均生态福祉呈波动下降的态势,25年间生态-经济产出效率增幅达540.24%。(2)与2020年相比,2025年江苏省生态福祉总量增加了10.84亿元,增幅1.05%,达1039.21亿元。13个评价单元中除地处苏北的宿迁、盐城和连云港生态福祉总量略有下降外,其余地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1995~202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福祉亏损要大于生态福祉盈利,总体呈亏损状态。其中,水域生态系统是维持生态福祉总量的重要贡献类型,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是造成江苏生态福祉亏损的主要原因。(4)1995~2025年,江苏省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呈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2015年以后,研究区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增强,呈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13地市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空间关联性不高,主要为无显著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主要分布在苏北和苏南区域,聚集类型为低-高和高-低2种类型,未有低-低、高-高聚集类型。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祉 geosos-flus模型 时空演变 模拟预测 江苏
原文传递
耦合MOP与GeoSOS-FLUS模型的县级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复合优化 被引量:74
10
作者 曹帅 金晓斌 +5 位作者 杨绪红 孙瑞 刘晶 韩博 徐伟义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1185,共15页
在自然资源整合不断加强,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复杂的形势下,采用单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式难以有效满足区域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的需求。综合考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优化的集成体系... 在自然资源整合不断加强,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复杂的形势下,采用单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式难以有效满足区域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的需求。综合考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优化的集成体系,对提升规划适用性具有积极作用。选取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区,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优化目标,设置自然演变、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三种发展情景,在通过MOP(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利用GeoSOS-FLUS模型实现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结果表明:通过集成MOP和GeoSOS-FLUS模型,采用'结构+约束+布局+准则'研究模式探索县域单元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优化,对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有一定帮助。从案例分析结果看,城镇工矿用地数量在自然演变和经济效益优先情景下分别增加了39%和95%;林地在生态效益优先情景下增加了40%;农村居民点在三种情景下分别减少33%、66%和66%。在三种发展情景下,空间格局都将面临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两级分化的现象,后期区域发展中应加强城乡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促进空间布局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布局 MOP模型 geosos-flus模型 优化 金坛
原文传递
基于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的黄河源区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未来不同情景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52
11
作者 侯建坤 陈建军 +3 位作者 张凯琪 周国清 尤号田 韩小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53-5262,共10页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碳储功能也相应发生改变.本研究结...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碳储功能也相应发生改变.本研究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评估黄河源区2000~2020年以及不同情景下2020~20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源区碳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加11.59×10^(6)t.(2)20年间,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以低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和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主,未利用地大面积减少以及草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是导致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2040年自然变化情景下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1.34×10^(6)t,较2020年增加3.92×10^(6)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幅明显,较2020年增加13.53×10^(6)t.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碳储量 黄河源区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geosos-flus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kNDVI的时空演变、预测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为例
12
作者 周康胜 杨德宏 +2 位作者 韩杨 周鹏 姜昀呈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1,共7页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黄土高原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如何准确监测和预测植被变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利用更适合研究黄土高原的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对2000—2019年该地区的植被变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2001年和2013...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黄土高原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如何准确监测和预测植被变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利用更适合研究黄土高原的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对2000—2019年该地区的植被变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2001年和2013年是生态结构转型的分水岭,高和低类型发生显著变化。此外,为更全面了解未来植被的演变,引入BP神经网络和GeoSOS-FLUS模型进行时空预测,首次验证了GeoSOS-FLUS模型在kNDVI空间预测中的适用性。预测显示,2020—2022年更低和低类型将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kNDVI的斜率较过去翻了一番,但其峰值(8月)略有下降,而初春和冬季的数值则有所增加。最后,利用kNDVI和NDVI构建了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格局。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由kNDVI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优于NDVI,结果进一步揭示了黄土高原西北部的生态更为脆弱,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kNDVI 时空预测 BP神经网络 geosos-flus模型 生态安全格局
原文传递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地表覆盖碳储量变化分析与情景预测
13
作者 詹远增 马彦 +3 位作者 王兴坤 冯存均 李佳鑫 徐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9-381,共13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地表覆盖变化与碳储量变化,在“三区三线”成果约束下预测碳储量未来发展趋势,为城市新中心的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5,2020,2023年4期地表覆盖数...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地表覆盖变化与碳储量变化,在“三区三线”成果约束下预测碳储量未来发展趋势,为城市新中心的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5,2020,2023年4期地表覆盖数据,采用GeoSoS-FLUS模型模拟2035年自然发展、极限建设开发、极限农业生产、生态功能服务和城乡融合发展5种不同情景下的地表覆盖变化,并运用模型为框架计算2010-2023年和2023-2035年模拟情境下的碳储量变化情况。[结果]①2010-2023年城西科创大走廊呈现碳储量增长趋势,共计变化1720.69 t,其中植被碳储量约增加为913.67 t,土壤碳储量约增加566.18 t,水域碳储量约增加240.84 t;②耕地内部类型转变导致土壤碳储量减少119.33 t,林地内部类型转变导致的碳储量变化占总变化的39.50%;③自然增长情景及生态功能服务情景下,林地增长相对明显,极限建设开发情景、极限农业生产情景地表覆盖类型更为稳定,城乡融合发展情景下,通过耕地、林地、草地与其他地表覆盖类型的合理置换,其他地表覆盖类型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④2023-2035年,在自然增长情景下,碳储量将增加898.74 t,在极限建设开发情景下,碳储量将增加538.58 t,在极限农业生产情景下,碳储量将增加517.45 t,在生态功能服务情景下,碳储量将增加813.09 t,在城乡融合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将增加356.91 t。[结论]在控制线的约束下进行发展可以有效地保障城市碳汇能力,合理的地表覆盖类型转变及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为城市新中心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地表覆盖 碳储量 geosos-flus模型
下载PDF
基于FLUS乌鲁木齐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特征分析及发展对策
14
作者 向勤 菊春燕 韩林林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7期45-53,共9页
做好城镇-农业-生态3类空间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做好空间特征分析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结合2005、2008、2012、2016和2018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技术研究乌鲁木齐市... 做好城镇-农业-生态3类空间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做好空间特征分析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结合2005、2008、2012、2016和2018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技术研究乌鲁木齐市3类空间变化的规律,通过数据发现2005—2018年乌鲁木齐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减少,城镇空间面积增加;结合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和可达性因子,运用GeoSOS-FLUS模型,设定城镇空间发展、农业空间发展和生态空间发展情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类空间面积变化较为显著,同时城镇空间的发展与生态空间面积存在一定负向关系,因此在未来城镇建设时,要重视农业-生态空间保护工作,坚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协调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农业-生态空间 驱动因子 geosos-flus 情景分析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四平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邹桃红 陈鹏 +1 位作者 刘家福 杜会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608-5618,共11页
基于1990~2020年四平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GeoSOS-FLUS模型,设定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优先三种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下2030年四平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同时结合InVEST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1990~2020年碳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探讨不同... 基于1990~2020年四平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GeoSOS-FLUS模型,设定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优先三种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下2030年四平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同时结合InVEST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1990~2020年碳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探讨不同情境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评估未来碳储量的潜力.结果表明:1990~2020年四平市耕地和林地分别减少了951.55km^(2)和357.54km^(2),且以1990~2000年间的降幅最大.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702.97km^(2)和587.64km^(2).2030年在生态优先情景下,林地呈扩张态势,耕地有少量增加,在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数量得到有效保障,而林地和草地有不同程度缩减.建设用地在三种情景下都呈现扩张的趋势,在自然发展情景下增长幅度最大.1990~2020年,四平市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及平均碳密度呈连续减少的势态,以1990~2000年的降幅最大,主要原因是该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为主.四平市碳储量的高值区位于东部伊通满族自治县和铁东区,该区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为主.在研究时段内,总碳储量呈现减少趋势,且在1990~2000年内下降幅度最大,减少了约0.703×10^(7)t.在三种不同情景下,2030年研究区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态优先情景能够有效的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而在自然发展和耕地保护情景下,两者都呈现下降趋势,耕地保护情景下的降低幅度相比自然发展情景明显减少.因此,研究区在未来土地资源规划中,应基于生态优先情景,保障耕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既保障耕地质量,又增加生态系统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os-flus模型 土地利用模拟 InVEST模型 碳储量 四平市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典型湿地碳储量时空演变与情景预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卫泽柱 董斌 +3 位作者 许海锋 徐志立 陆志鹏 刘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0-300,共11页
[目的]分析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特征,为下一步鄱阳湖地区湿地保护,实现区域“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计算2000—2020年鄱阳湖地区典型湿地碳储量,并预测自然发展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 [目的]分析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特征,为下一步鄱阳湖地区湿地保护,实现区域“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计算2000—2020年鄱阳湖地区典型湿地碳储量,并预测自然发展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下2030年碳储量变化。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碳储量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①2000,2010,2020年鄱阳湖地区典型湿地碳储量分别为2.42×10^(6),2.48×10^(6),2.46×10^(6) t。②高碳储量集中于中西部林地,低碳储量集中于中东部、西部和北部的湖泊水域。③土地利用是碳储量转移的主导因素,其中沼泽草地、沼泽地、林地、耕地对碳储量转移的解释力依次降低。④相较于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2020—2030年碳储量变化速率由-17.81%变化为-1.09%。[结论]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可以有效地保障湿地的固碳能力,应强化国土用途管制,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为提升区域碳储能力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移 碳储量 鄱阳湖地区典型湿地 InVEST模型 geosos-flus模型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面向碳排放效率的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游和远 张津榕 夏舒怡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3,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碳排放效率设置经济效率优先与碳排放效率优先两种发展情景,探究经济发展目标与碳减排目标不同优先序组合时,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差异性优化结果。研究方法:多目标规划模型、GeoSOS-FLUS模型。研究结果:(1)经济效... 研究目的:基于碳排放效率设置经济效率优先与碳排放效率优先两种发展情景,探究经济发展目标与碳减排目标不同优先序组合时,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差异性优化结果。研究方法:多目标规划模型、GeoSOS-FLUS模型。研究结果:(1)经济效率优先情景下,研究区总经济效率和总碳排放效率比现状分别提高了43.32%与3.53%;城镇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以及园地的面积比现状有显著的增加,景观以集中的空间形态扩张;耕地和农村居民点比现状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景观呈现破碎化分布。(2)碳排放效率优先情景下,研究区总经济效率比现状减少了3.02%,总碳排放效率比现状提高了8.23%;园地、林地以及其他农用地面积比现状有显著的增加,景观以集中的空间形态扩张;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有适度缩减,景观呈现集中布局。研究结论:在耕地保护任务和“三区三线”管控等约束下,兼顾经济发展目标与碳减排目标的“多目标发展导向”国土空间治理应该耦合土地政策协同管控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满足受发展目标优先序驱动的用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优化 多目标规划模型 geosos-flus模型 碳排放效率
下载PDF
基于FLUS模型的舟曲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
18
作者 郝天乐 王昱之 《河南科技》 2023年第22期100-104,共5页
【目的】以甘肃省舟曲县为研究区域,对舟曲县2020年的土地状况进行模拟,并以此为基础预测其2035年土地变化趋势。【方法】运用GeoSOS-FLUS模型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实际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结果】草地及建设用地大幅减少... 【目的】以甘肃省舟曲县为研究区域,对舟曲县2020年的土地状况进行模拟,并以此为基础预测其2035年土地变化趋势。【方法】运用GeoSOS-FLUS模型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实际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结果】草地及建设用地大幅减少,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增加趋势显著。其中,未利用地增长最快,动态度为1.83%,主要从草地、建设用地转入。预计至2035年,舟曲县建设用地和水域增长微弱,林地、草地将会大幅增加,耕地及未利用地将成为减少最快的用地。【结论】通过综合分析舟曲县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揭示了该地区在过去20年及未来15年的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同时反映出FLUS模型在实际模拟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舟曲县及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曲县 geosos-flus模型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城乡规划
下载PDF
佳木斯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模拟预测分析
19
作者 陈柯鑫 《自然科学》 2023年第1期30-37,共8页
研究土地利用的演化特点,不仅可以确定其与自然、人文活动影响因子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为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分析2008年、2014年、2020年佳木斯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演变过程,并基... 研究土地利用的演化特点,不仅可以确定其与自然、人文活动影响因子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为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分析2008年、2014年、2020年佳木斯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演变过程,并基于GeoSOS-FLUS模型模拟2026年、2038年佳木斯市土地利用情况,探讨佳木斯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8至2014年佳木斯市耕地、草地、水体、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加,森林、裸地、湿地面积减少。其中,草地面积动态度绝对值最大;2014年至2020年佳木斯市草地、水体、裸地、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加,耕地、森林、湿地面积减少,其中裸地面积动态度绝对值最大;2008年至2020年佳木斯市耕地、草地、水体、不透水地地面面积增加,其中草地动态度绝对值最大。森林、裸地、湿地面积减少,其中湿地动态度绝对值最大;在2026年、2038年佳木斯市不透水地面面积持续增加,耕地、森林、湿地持续减少。本研究结果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geosos-flus模型 模拟预测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茂名市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祖发 姚寒梅 +3 位作者 陈晓越 卓文珊 查悉妮 付雪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02-2111,共10页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确定降水入渗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以茂名市为研究区,基于Wet Spass分布式水文模型及Geo SOS-FLUS模型,结合GIS技术,估算2010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分析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降...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确定降水入渗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以茂名市为研究区,基于Wet Spass分布式水文模型及Geo SOS-FLUS模型,结合GIS技术,估算2010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分析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降水入渗补给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大部分转化为蒸散发量,入渗补给量次之,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684.63 mm;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径流量、蒸散发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存在显著差异性,由于城市规划的作用和区域土壤质地的差异,林地、居民用地的降水入渗补给能力较大,高达800 mm,荒地最小。(2)近20年来,居民大量开垦荒地,草地转变为耕地和林地,有利于降水入渗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使得降水入渗补给量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地下水的水量平衡。(3)到2050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在区域上的分布更加集中,水域面积大量减少,耕地面积普遍大于其他类型土地,导致大部分面积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将呈现减少的趋势,全年、丰水期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变化较相似,与枯水期的变化相差较大;到2100年则偏向于林地和草地的增加,降水入渗补给量呈增加趋势。可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茂名市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绿化面积,使地下水得到一定量的补给。本研究结果可为茂名市未来土地规划提供一定依据,以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降水入渗补给 WetSpass模型 geosos-flus模型 茂名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