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3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美显增强MRI及DWI相关定量参数对原发性肝癌肝脏储备功能及CD34、Glypican-3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松 黄泽和 +1 位作者 李莹 李伟雄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探讨以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商品名:普美显)为对比剂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EC-MRI)定量参数对原发性肝癌肝脏储备功能及CD34、Glypican-3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50例肝良性... 目的:探讨以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商品名:普美显)为对比剂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EC-MRI)定量参数对原发性肝癌肝脏储备功能及CD34、Glypican-3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50例肝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普美显为对比剂行增强MRI检查,测定并计算肝胆期相对信号强化率(REHBP);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免疫组化评估CD34、Glypican-3表达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REHBP和ADC值均显著低于肝脏良性结节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肝功能分级B+C级、低分化、Ⅲ~Ⅳ期患者的REHBP和ADC值分别显著低于A级、中高分化和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Glypican-3高表达患者的REHBP和ADC值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EHBP和ADC值预测肝脏储备功能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40~0.962,P<0.001)和0.861(95%CI:0.784~0.937,P<0.001),预测CD34高表达的AUC为0.923(95%CI:0.866~0.980,P<0.001)和0.866(95%CI:0.783~0.948,P<0.001),预测Glypican-3高表达的AUC为0.879(95%CI:0.791~0.966,P<0.001)和0.933(95%CI:0.884~0.982,P<0.001)。结论:普美显增强MRI及DWI相关定量参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及预后分子标志物表达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CD34 glypican-3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CK7和Glypican-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2
作者 杨婉 丁莉 +1 位作者 罗珂 刘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细胞角蛋白7(CK7)和磷脂酞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4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219例HCC患者,行开腹肝叶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K7和G...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细胞角蛋白7(CK7)和磷脂酞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4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219例HCC患者,行开腹肝叶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K7和GPC3表达,采用Kaplain-Maier法描绘生存曲线,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癌组织CK7和GPC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63.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5%和21.9%(P<0.05);肿瘤细胞低分化、BCLC C期、有血管侵犯、癌栓和存在肝外转移患者癌组织CK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7.2%、50.0%、51.9%和59.5%,显著高于对应组的16.4%、20.4%、24.1%、22.5%和28.0%(P<0.05),GPC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76.4%、82.1%、81.5%和86.5%,均显著高于对应组的52.3%、51.3%、53.2%、52.9%和58.8%(P<0.05);在随访1年末,本组HCC患者生存率为75.8%;癌组织CK7阴性患者1 a生存率为80.1%,显著高于CK7阳性患者的67.1%(P<0.05),癌组织GPC3阴性患者1 a生存率为85.0%,显著高于GPC3阳性患者的70.5%(P<0.05)。结论HCC癌组织CK7和GPC3呈现高表达,可能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力相关,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角蛋白7 磷脂酞肌醇蛋白聚糖-3 表达 预后
下载PDF
血清Glypican-3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伟 郭霞 +2 位作者 曹志刚 赵新泰 屠红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Glypican-3(GPC3)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鼠抗GPC3(25-358aa)单克隆抗体和兔抗GPC3(379-393aa)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夹心ELISA法,对364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96例慢性乙型肝炎及106例正常人血清中GPC3进行... 目的:探讨血清中Glypican-3(GPC3)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鼠抗GPC3(25-358aa)单克隆抗体和兔抗GPC3(379-393aa)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夹心ELISA法,对364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96例慢性乙型肝炎及106例正常人血清中GPC3进行定量。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FP。结果: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GPC3平均浓度为86.96±422ng/m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GPC3平均浓度为11.7±12.23 ng/mL;正常人血清GPC3平均浓度为6.04±9.21 ng/mL。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GPC3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30 ng/mL为诊断界值时,GPC3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0%和93%。在151例同时检测AFP和GPC3的HCC血清中,AFP阳性率为49%,GPC3阳性率为40%。AFP联合GPC3检测时,能将HCC的检出率提高至72%。结论:血清GPC3可作为一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诊断技术和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glypican-3
下载PDF
SALL4、D2-40和Glypican-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春芳 齐冬雪 +5 位作者 杨聪颖 王红霞 张洪兰 刘毅 张昶 陈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0-854,共5页
目的探讨SALL4、D2-40和Glypican-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s,TG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SALL4、D2-40和Glypican-3蛋白在56例原发性TGCTs中的表达,包括5例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1... 目的探讨SALL4、D2-40和Glypican-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s,TG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SALL4、D2-40和Glypican-3蛋白在56例原发性TGCTs中的表达,包括5例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10例精原细胞瘤、14例胚胎性癌、14例卵黄囊瘤、1例绒毛膜癌、5例未成熟性畸胎瘤和12例成熟性畸胎瘤。另选取10例正常睾丸组织及5例睾丸淋巴瘤作为对照。结果 SALL4在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5/5)、精原细胞瘤(10/10)、胚胎性癌(14/14)和卵黄囊瘤(14/14)中均弥漫强阳性,在绒毛膜癌(1/1)、未成熟畸胎瘤(3/5)和成熟性畸胎瘤(3/12)中局灶阳性。D2-40在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5/5)、精原细胞瘤(10/10)中弥漫强阳性,在胚胎性癌(4/14)中局灶阳性,在绒毛膜癌、卵黄囊瘤和畸胎瘤中均阴性。Glypican-3在卵黄囊瘤(13/14)中弥漫强阳性,在胚胎性癌(2/14)中灶性弱阳性,在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精原细胞瘤、绒毛膜癌和畸胎瘤中均阴性。10例正常睾丸组织和5例睾丸淋巴瘤中均未见SALL4、D2-40和Glypican-3的表达。结论 SALL4是诊断TGCTs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免疫标志物;SALL4、D2-40和Glypican-3联合应用有助于TG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睾丸 SALL4 glypican-3 D2-40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Glypican-3蛋白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缪辉来 谢贵林 +3 位作者 温继育 陈念平 陈明 包仕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Glypican-3(GPC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CC患者27例和肝良性病变患者28例的术前1d空腹血清及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清中GPC3蛋白,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标本中G...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Glypican-3(GPC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CC患者27例和肝良性病变患者28例的术前1d空腹血清及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清中GPC3蛋白,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标本中GPC3的表达情况.结果:27例HCC患者HCC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肝组织中GPC3蛋白阳性的表达率分别为81.5%,0%和0%(HC:23.4689,P<0.001),术前血清中GPC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5.6%;28例肝良性病变患者组织和血清中阳性率均为0%;GPC3蛋白对HCC诊断的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100%,误诊率为0%.HCC患者血清中GPC3蛋白表达与其瘤体大小和病理分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HBsAg及AFP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PC3蛋白在HC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对诊断HC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glypican-3 基因表达 诊断
下载PDF
MMP-9及glypican-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薇 陈靖 +2 位作者 游佳 朱月永 郑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97例为肝癌组,60例健康志愿者入选对...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97例为肝癌组,60例健康志愿者入选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肝组织取材标本的MMP-9及glypican-3表达,并分析表达变化与肝癌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的MMP-9阳性率和表达评分分别为47.42%、(1.95±1.61)分,远远大于对照组的0(P<0.05)。肝癌组的glypican-3阳性率和表达评分分别为59.79%、(2.21±1.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0.83±1.23)分(P<0.05)。肝癌组的MMP-9及glypican-3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肝癌分化情况、有无肝癌癌栓,不具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MMP-9可用做为肝癌患者早期检测指标,glypican-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也有一定的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Glypican-3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缪辉来 邱志东 +3 位作者 温继育 谢贵林 陈念平 陈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30-173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Glypican-3(GPC3)基因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分别检测48例肝细胞癌的癌组织、39例癌旁组织和31例正常肝组织中GPC3 mRNA的表达和基因突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G...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Glypican-3(GPC3)基因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分别检测48例肝细胞癌的癌组织、39例癌旁组织和31例正常肝组织中GPC3 mRNA的表达和基因突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GPC3、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GPC3 mRNA在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1%,但其在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中未发现GPC3基因突变;GPC3与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12574,P>0.05),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中GPC3表达阳性和阴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均指数分别为(46.32±27.54)%、(39.83±21.47)%,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GPC3 mRNA高表达与基因突变无关,没有直接影响P53和PCNA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glypican-3 基因突变 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Glypican-3蛋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斐烨 苏宁 +3 位作者 梁继珍 阮健 郑大勇 罗荣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Glypican-3(GPC3)和AFP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诊断价值,分析血清GPC3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查HCC 30例,其他肝脏肿瘤8例,其他肝脏疾病13例,正常人25例血清标本中GPC3及AFP的表达。结果...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Glypican-3(GPC3)和AFP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诊断价值,分析血清GPC3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查HCC 30例,其他肝脏肿瘤8例,其他肝脏疾病13例,正常人25例血清标本中GPC3及AFP的表达。结果血清GPC3蛋白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92.0%,联合AFP蛋白检测使诊断敏感性由50.0%提高至73.3%。GPC3蛋白水平升高提示HCC患者临床分期晚、肿瘤分化程度低、肝硬化明显。结论GPC3蛋白是具有前景的特异性HCC血清标志物,可用于HCC的诊断,并可能与肿瘤侵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pican-3蛋白 肝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Galectin-3和Glypican-3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瑞平 曾铮 +3 位作者 李岭 施中元 沈旭东 赵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Galectin-3和Glypican-3对良、恶性甲状腺滤泡型肿瘤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切片49例,其中滤泡性癌11例,滤泡型乳头状癌18例,滤泡性腺瘤20例,采用... 目的探讨Galectin-3和Glypican-3对良、恶性甲状腺滤泡型肿瘤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切片49例,其中滤泡性癌11例,滤泡型乳头状癌18例,滤泡性腺瘤2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lectin-3和Glypican-3在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Galectin-3在滤泡癌、滤泡型乳头状癌和滤泡性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64%(7/11)、100%(18/18)、30%(6/20);Glypican-3在滤泡癌、滤泡型乳头状癌和滤泡性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64%(7/11)、89%(16/18)、25%(5/20)。Galectin-3和Glypican-3在滤泡结构的癌和腺瘤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鉴别诊断中,Galectin-3的敏感性高,而Glypican-3的特异性高。结论联合应用Galectin-3和Glypican-3并结合组织学特点可提高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GALECTIN-3 glypican-3 GALECTIN-3 glypican-3
下载PDF
体外表达的Glypican-3的CTL表位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媛媛 肖冰 +2 位作者 王文静 徐伟文 李明松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表达的Glypican-3(GPC3)能否诱导出GPC3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体外表达GPC3的CTL表位肽GPC3298-306及GPC3144-152偶联血蓝蛋白(KLH)后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包括IFN-γ的分泌,以及该淋巴... 目的探讨体外表达的Glypican-3(GPC3)能否诱导出GPC3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体外表达GPC3的CTL表位肽GPC3298-306及GPC3144-152偶联血蓝蛋白(KLH)后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包括IFN-γ的分泌,以及该淋巴细胞对表达GPC3的鼠肿瘤细胞细胞毒活性。结果经GPC3298-306及GPC3144-152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中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脾淋巴细胞中CD4+T/CD8+T比值亦明显升高(P<0.05);脾淋巴细胞对表达GPC3的鼠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结论体外表达的GPC3的CTL表位肽能诱导出GPC3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提示体外表达的GPC3的CTL表位肽GPC3298-306及GPC3144-152可能在在以GPC3为靶向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pican-3 细胞免疫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组织Glypican-3、β-catenin和GSK-3β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涛 邱建宏 刘健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基因(GSK-3)、β黏连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SK-3、β-catenin、GSK-3β蛋白在40例前列腺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块(...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基因(GSK-3)、β黏连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SK-3、β-catenin、GSK-3β蛋白在40例前列腺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块(高危组17例,低危组23例)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块)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GSK-3、β-catenin、GSK-3β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5%(33/40)、90.0%(36/40)、17.5%(7/40),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3%(4/30),23.3%(7/30)、43.3%(13/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和高危组GSK-3及β-catenin表达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SK-3β表达在低危组和高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K-3、β-caten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GSK-3β呈较低表达,3种蛋白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glypican-3 Β-CATENIN GSK-3Β
下载PDF
外周血glypican-3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惠芬 曹骥 +4 位作者 班克臣 苏建家 李瑗 欧超 段小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0-542,558,共4页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0例肝细胞癌、20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0例慢性乙型肝炎、2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glypican3mRNA。结果:Glypican3mRNA...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0例肝细胞癌、20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0例慢性乙型肝炎、2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glypican3mRNA。结果:Glypican3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glypican3的检出率为80%(48/60)。Glypican3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明显相关(P<0.05)。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患者血中,8例(66.7%)可检出glypican3。结论:Glypican3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中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并且glypican3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转移 血样采集 标志监测 基因表达 glypican-3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Glypican-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骥 杨春 +6 位作者 余彬彬 苏建家 班克臣 欧超 段小娴 李瑗 朱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Glypican-3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ypican-3基因在70例人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用ELISA法对60例肝癌患者、14例正常...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Glypican-3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ypican-3基因在70例人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用ELISA法对60例肝癌患者、14例正常人、13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Glypican-3蛋白检测。分析血清Glypican-3水平与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水平、肿瘤个数、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有无术后复发、有无肝外转移、有无门静脉癌栓、病理分级等指标的关系。结果:Glypican-3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2.85%(58/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34.28%(24/70)(P<0.01);Glyp-ican-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03%(52/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54.03%(38/70)(P<0.05);血清中Glyp-ican-3阳性临界水平定为60pg/mL时,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66.67%(40/60);在肝炎、肝硬化组血清中的阳性率为15.38%(2/13);在14例正常人血清中不表达。Glypican-3在肝癌血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在肝炎、肝硬化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术后复发及血清AFP水平相关(P<0.05),而与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大小、HBsAg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同时检测血清中的Glypi-can-3和AFP,所得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一种的阳性率(P<0.05)。结论:Glypican-3在肝癌组织和血清中高表达,可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其与AFP联合检测可有效的提高肝癌的诊断率;有可能作为监测肝癌愈后及预防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glypican-3 ELISA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Glypican-3mRNA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贵林 林木生 +2 位作者 缪辉来 陈念平 陈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Glypican-3mRNA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48例肝细胞癌肿瘤组织,相应39例癌旁组织和31例非肿瘤肝组织,采用RT-PCR检测Glypican-3mRNA的表达。结果:48例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有37例(77.1%)检测到Glypican-3mRNA表达... 目的:探讨Glypican-3mRNA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48例肝细胞癌肿瘤组织,相应39例癌旁组织和31例非肿瘤肝组织,采用RT-PCR检测Glypican-3mRNA的表达。结果:48例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有37例(77.1%)检测到Glypican-3mRNA表达,其中过度表达率为62.16%。而在相应的癌旁组织和非肿瘤肝组织中表达缺失。肝细胞癌Glypican-3mRNA表达与其瘤体大小和病理分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AFP值、HBsAg及包膜状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lypican-3mRNA在人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可作为诊断肝细胞癌的肿瘤特异性标记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glypican-3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胃肝样腺癌中Glypican-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玲 聂秀 +3 位作者 王振考 王琛 贺骏 侯晓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10-613,共4页
目的 探讨Glypican-3(GPC3)在胃肝样腺癌(HA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我院确诊的21例胃HA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GPC3、甲胎蛋白(AFP)及肝细胞石... 目的 探讨Glypican-3(GPC3)在胃肝样腺癌(HA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我院确诊的21例胃HA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GPC3、甲胎蛋白(AFP)及肝细胞石蜡单克隆抗体(HepPar-1)在21例胃HAC患者及42例普通型胃腺癌(GC)患者中的表达,分析GPC3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GPC3、AFP及HepPar-1在胃HA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GC,分别为85.7%(18/21)和14.3%(6/42)、48.6%(10/21)和2.4% (1/42)及57.1%(12/21)和19.0% (8/42).在胃HAC患者中,GPC3强阳性比例为66.7%(14/21),远高于AFP的33.3%(7/21)及HepPar-1的38.1% (8/21).GPC3诊断胃HAC的敏感性高于AFP及HepPar-1.GPC3的表达与癌组织脉管侵犯及血清AFP水平升高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部位、pTMN分期、是否合并其他类型腺癌、肿瘤分化程度及血清CA199的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GPC3在胃HAC中的过表达与手术后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GPC3可用于辅助诊断胃HAC,其过表达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pican-3 胃癌 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下载PDF
Glypican-3基因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光辉 王红阳 +7 位作者 陈汉 吴孟超 满晓波 丛文铭 杨家和 程树群 李楠 沈丽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5年第5期262-266,323,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Glypican-3基因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了Glypiean-3在肝癌,特别是甲胎蛋白阴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1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的总RNA进行Nonthern杂交分析。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应... 目的通过检测Glypican-3基因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了Glypiean-3在肝癌,特别是甲胎蛋白阴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1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的总RNA进行Nonthern杂交分析。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lypican-3在其中25例肝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41例AFP阴性肝癌中有30例为Glypican-3mRNA阳性,表达率为73.17%。但癌旁组织中只有4例弱表达。Glypican-3m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明显相关,在大肝癌(>5cm)中的表达率为79.31%,在小肝癌(≤5cm)中的表达率为41.67%,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Glypiean-3mRNA的表达还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低分化肝癌(Ⅲ-Ⅳ级)中的表达率为76.47%,在高分化肝癌(Ⅰ—Ⅱ级)中的表达率为42.86%,两者相差显著(P<0.05)。Glypican-3mRNA的表达与年龄、性别、乙肝感染状况、包膜、门脉癌栓及肝内转移情况均无关。Glypican-3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表现为棕黄色颗粒均匀分布在细胞膜上和胞浆中。正常肝细胞、胆管细胞、血管内皮细胞、Ito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均呈阴性。结论Glypican-3基因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中特异性高表达,且和肿瘤大小、分级明显相关。Glyrpican-3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Glypican-3基因可成为原发性肝癌特别是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的一个新的基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pican-3基因 甲胎蛋白 肝癌 基因表达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细胞癌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丽晖 许锦文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2期1707-1708,共2页
目的探讨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细胞癌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诊断结果。结果肝细... 目的探讨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细胞癌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诊断结果。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的Glypican-3表达水平为(1 326.8±121.4)ρg/mL,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P<0.05);Glypican-3表达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4.1%,阳性预测值为52.4%,阴性预测值为93.7%,准确度为77.8%。肝细胞癌患者的CD34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在对肝细胞癌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患者的诊断中,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pican-3 CD34 免疫组化染色 肝细胞癌 诊断
下载PDF
Glypican-3替代α-FP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清海 陈惠玲 +1 位作者 周洪辉 傅椿辉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72-672,共1页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或α-FP)来源于胎儿肝细胞,临床上常用α-FP血清学检查筛查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或生殖细胞肿瘤[1]。α-FP免疫组化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卵黄囊瘤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常用于日常病理诊断。...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或α-FP)来源于胎儿肝细胞,临床上常用α-FP血清学检查筛查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或生殖细胞肿瘤[1]。α-FP免疫组化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卵黄囊瘤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常用于日常病理诊断。为了验证α-FP对HCC和卵黄囊瘤的识别能力,本研究采用多种不同种属、不同克隆的α-FP抗体,同时选用与α-FP作用相近的标记物glypican-3抗体[2],对若干个肝癌组织芯片和生殖细胞肿瘤组织芯片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pican-3 α-FP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Villin及Glypican-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峰 郭国栋 陈小岩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Villin和Glypican-3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illin和Glypican-3在100例肝细胞癌与非肿瘤性肝组织的表达。结果Villin在肝细胞癌和非肿瘤性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73/80)和20.0%(4/20)... 目的探讨Villin和Glypican-3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illin和Glypican-3在100例肝细胞癌与非肿瘤性肝组织的表达。结果Villin在肝细胞癌和非肿瘤性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73/80)和20.0%(4/20)。Glypican-3在肝细胞癌和非肿瘤性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68/80)和0%(0/20),两者在肝细胞癌和非肿瘤性肝组织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HBsAg以及有无肝硬化不是Villin和Glypican-3在肝细胞癌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而肿瘤的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以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是Villin和Glypican-3在肝细胞癌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Villin和Glypican-3在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有助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VILLIN glypican-3
下载PDF
Glypican-3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MSCT征象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春红 王芳 +2 位作者 邵剑波 李鸿波 杨桂芳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9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Glypican-3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MSCT征象的关系。方法用ABC法检测GPC3蛋白在35例肾母细胞瘤标本中表达,回顾分析我院35例儿童肾母细胞瘤的MSCT征象,测定GPC3标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并研究MSCT征象与GPC3蛋白标记肿... 目的探讨Glypican-3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MSCT征象的关系。方法用ABC法检测GPC3蛋白在35例肾母细胞瘤标本中表达,回顾分析我院35例儿童肾母细胞瘤的MSCT征象,测定GPC3标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并研究MSCT征象与GPC3蛋白标记肿瘤细胞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GPC3蛋白在12例正常肾组织中阳性率为17%、35例瘤旁组织中阳性率为14%、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89%,GPC3蛋白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及瘤旁肾组织中的表达(P<0.05);GPC3蛋白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呈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大小及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GPC3的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应用MSCT结合GPC3蛋白免疫组化指标的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儿童肾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率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pican-3 基因表达 儿童 肾母细胞瘤 MS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