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漕运兴废与水神崇拜的盛衰——以明清时期徐州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其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8-112,140,共6页
人们对水及其载体河、湖、海等有着天然的敬畏,在水患肆虐的地方更是如此。明清时期,因黄河及运道过境徐州,所属州县①内水神崇拜甚为流行,各路神灵被纷纷搬上祭台,甚至武圣关羽、门神尉迟恭都被奉作水神,既说明徐州所属州县水神崇拜之... 人们对水及其载体河、湖、海等有着天然的敬畏,在水患肆虐的地方更是如此。明清时期,因黄河及运道过境徐州,所属州县①内水神崇拜甚为流行,各路神灵被纷纷搬上祭台,甚至武圣关羽、门神尉迟恭都被奉作水神,既说明徐州所属州县水神崇拜之盛,同时也显示了人们对水患的无奈。随着泇河开挖及黄河北徙,徐州漕运中枢地位急遽衰落,导致各种水神崇拜和祭祀活动也随之湮灭不存。本文从地域水环境变迁角度对水神崇拜的盛衰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漕运史 水神崇拜 徐州民俗
下载PDF
绝地天通与中国政教结构的开端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3,共8页
五帝时代之所以作为中国史的开端,乃是基于如下的意识:作为中国传统的天下政教形态在五帝时代业已开端,它体现在帝与群神的二层级的政治构造上面;这一构造对应于三代王制中的天子与诸侯的共治结构;而在天下型国家成立之后,这一构造又变... 五帝时代之所以作为中国史的开端,乃是基于如下的意识:作为中国传统的天下政教形态在五帝时代业已开端,它体现在帝与群神的二层级的政治构造上面;这一构造对应于三代王制中的天子与诸侯的共治结构;而在天下型国家成立之后,这一构造又变易为圣与王、君子与君主的共治结构,构成了中国两千年传统政教形态的典范。帝与群神的分工,导致了对民的统治被架置在文化上而不是狭义的政治上,初步展现了中国传统政教将政治镶嵌在文化中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地天通 帝与神 社稷之国与神守之国
下载PDF
汉长安城南郊西汉社稷建筑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瑞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在分析文献和考古资料后认为,汉长安城南郊“西组建筑群”中的F13为秦代宫殿类建筑,在汉代修葺后继续使用,与社、稷无关。其中的F14包括了“高祖官社”和“元始官稷”。
关键词 礼制建筑 高祖官社 元始官稷
下载PDF
客家农业信仰的嬗变机制--以畲族安治村和客家希平村的“样禾苗神”仪式为例
4
作者 林晓平 张金金 《嘉应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15,共8页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统治集团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社会民众希冀神祇护佑,保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客家农业信仰在此契机下得到长足发展。伴随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客家农业信仰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嬗变,表...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统治集团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社会民众希冀神祇护佑,保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客家农业信仰在此契机下得到长足发展。伴随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客家农业信仰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嬗变,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方面是客家地区农业信仰呈现普遍性消弥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客家农业信仰在某种契机下呈现愈演愈盛之态。这两种状态背后的作用机制如何影响客家农业信仰的发展,客家农业信仰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融合与矛盾中生存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农业信仰 样禾苗神 嬗变
下载PDF
仪式与社会实践:对广西靖西县壮族盘粮补寿习俗的一种解读——以汤峒村为视点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萍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8-23,共6页
壮族是一个非常尊崇孝道的一个民族,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为老人祈寿的诸多仪式,添粮补寿就是其中的一种。广西靖西县汤峒村盘粮补寿习俗1是壮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和谐相融的体现。仪式在文化表达方面具有"文本"的意义,所以一... 壮族是一个非常尊崇孝道的一个民族,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为老人祈寿的诸多仪式,添粮补寿就是其中的一种。广西靖西县汤峒村盘粮补寿习俗1是壮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和谐相融的体现。仪式在文化表达方面具有"文本"的意义,所以一直被民族志学者所关注。仪式中,架桥运粮仪式是壮族花婆图腾信仰的折射;是壮民族孝道文化的传承;仪式圣俗布置体现壮民对凡界和神域空间和谐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粮补寿仪式 社会实践 花婆崇拜 孝道文化 和谐宇宙观
下载PDF
论权藤成卿的自然自治主义
6
作者 郭冬梅 《外国问题研究》 2015年第3期22-27,共6页
权藤成卿是近代日本的农本主义思想家、制度学者。因其代表作《自治民范》甚至和北一辉的《国家改造法案大纲》一样被法西斯分子视为经典,所以又被人称为法西斯主义思想家。他以古制度学为基础,提出了"民性"、"社稷"... 权藤成卿是近代日本的农本主义思想家、制度学者。因其代表作《自治民范》甚至和北一辉的《国家改造法案大纲》一样被法西斯分子视为经典,所以又被人称为法西斯主义思想家。他以古制度学为基础,提出了"民性"、"社稷"等观念,把古代日本美化成"以社稷为本的自然自治"的公平社会。以此批判明治地方自治制度的外来模仿性、官治性和地主名望家的统治等特征,主张革新日本的方法就是回归到古代自然自治的农业社会。权藤的自然自治主义,可以说是穿着汉学外衣的日本主义,同时包含着无政府主义、超国家主义以及对外侵略和殖民的因素,因此被法西斯分子所狂热推崇也是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藤成卿 农本主义 社稷 自然自治
下载PDF
地方城市空间要素规划建设时序研究:以清代台湾省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诗萌 《建筑史学刊》 2021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古代地方城市空间要素的规划建设时序是城市史、规划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清代台湾省16座府、州、县、厅城市为例,选取治署、城垣、学宫、三坛一庙四类空间要素为指标,研究其规划建设时序的特征与规律。先分别论述四类要素在诸城规... 古代地方城市空间要素的规划建设时序是城市史、规划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清代台湾省16座府、州、县、厅城市为例,选取治署、城垣、学宫、三坛一庙四类空间要素为指标,研究其规划建设时序的特征与规律。先分别论述四类要素在诸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时序特征,再分析四类要素之间的时序规律,解读其成因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城市 规划时序 治署 城垣 学宫 城隍庙 社稷坛 山川坛 邑厉坛 台湾
下载PDF
“遮天大王”为织造神蒋子文考——兼议《红楼梦》故事的时间起点为康熙五十一年
8
作者 胡铁岩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
"遮天大王"是《红楼梦》中少数尚未搞清身份的神秘人物。本文依据《红楼梦》文本提供的遮天大王圣诞日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这一重要时间标志,对"遮天大王"的真实身份及《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起点... "遮天大王"是《红楼梦》中少数尚未搞清身份的神秘人物。本文依据《红楼梦》文本提供的遮天大王圣诞日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这一重要时间标志,对"遮天大王"的真实身份及《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起点进行了初步考察,其初步看法有四点:1、"遮天大王"就是江宁(今南京)的地方神祗——蒋山神蒋子文;2、"遮天大王"蒋子文的另一重身份是织造神;3、张道士为遮天大王做圣诞这一天是雍正三年四月二十六日;4、《红楼梦》故事的时间起点是康熙五十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天大王 芒种节 蒋子文 织造神 三月十五炸供 阊门火灾
下载PDF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城镇化趋势与昆曲传奇中的市民意识的厚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顾聆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179,共7页
文章开辟了昆曲的市民话题。市民观众是昆曲发展成为全国性大剧种的决定因素。早在昆曲发祥时期,苏州城市经济依靠丝绸手工业的兴起而得以起飞,周边乡村随之加速了城镇化,从而使市民阶层迅速崛起并成熟,并倒逼着昆曲从士大夫厅堂流向市... 文章开辟了昆曲的市民话题。市民观众是昆曲发展成为全国性大剧种的决定因素。早在昆曲发祥时期,苏州城市经济依靠丝绸手工业的兴起而得以起飞,周边乡村随之加速了城镇化,从而使市民阶层迅速崛起并成熟,并倒逼着昆曲从士大夫厅堂流向市井草台。市民成为昆曲最重要的观众。明末以降,尤其清初"苏州派"的传奇作品,市民人物充塞了表演舞台,且常常占据舞台中心。市民的道德观、利义观和新兴市民的社稷观念被昆曲传奇不断厚化,并被传奇家珍藏于他们的传奇作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昆曲传奇 苏州 城镇化 市民意识 市民阶层 社稷观念
下载PDF
早期艺术中的“一首双身”形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鼎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1-51,共11页
我国早期艺术中的“一首双身”形象,其实是“剖展”表现手法的结果,与《山海经》中“肥遗”等神怪并无关系。所谓“剖展”,是在保持动物头部完整的前提下,将动物的身躯剖裂为两扇,然后将两扇身躯分别水平放于正视的头部两侧,形成“一首... 我国早期艺术中的“一首双身”形象,其实是“剖展”表现手法的结果,与《山海经》中“肥遗”等神怪并无关系。所谓“剖展”,是在保持动物头部完整的前提下,将动物的身躯剖裂为两扇,然后将两扇身躯分别水平放于正视的头部两侧,形成“一首双身”的形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三维的动物二维化到器物表面。三代艺术中,目前所见到的用“剖展”模式来表现的动物有:蛇、虎、牛、龙、饕餮、人等。“剖展”模式的渊源可能与良渚文化玉琮棱边上神人兽面纹的平面化有关。中国早期艺术中的“剖展”模式与印第安艺术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后者的“剖展”手法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首双身 剖展 商周纹饰 神人兽面纹
下载PDF
子干村武士荣考释
11
作者 武振华 郭亚超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7-70,共4页
子干村北街武氏家庙中的《输粟记》及《重修碑楼》两块碑,详细记述了明朝正统年间崞县发生大灾荒时,大莫村义民武士荣慷慨捐纳,输粟谷千斛助官府赈济灾民,朝廷听闻此事后下诏为武士荣立碑记功。此为基本史实,但是碑文所载与县志所载却... 子干村北街武氏家庙中的《输粟记》及《重修碑楼》两块碑,详细记述了明朝正统年间崞县发生大灾荒时,大莫村义民武士荣慷慨捐纳,输粟谷千斛助官府赈济灾民,朝廷听闻此事后下诏为武士荣立碑记功。此为基本史实,但是碑文所载与县志所载却有较大出入,由此为文章考证提供了前提。而通过考证也对县志记载有所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谷财神 明朝 义民 武士荣
下载PDF
运河与水神:明代济宁地区的水神信仰文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敏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6-11,共6页
济宁地区是典型的运河区域,明代是济宁地区漕运水利建设的重要时期,漕运水利建设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济宁地区的水神信仰文化。水神信仰的对象、水神庙宇的选址、水神的信仰功能都有了新的变化,治漕、保漕的水神成为明代济宁地区最值得青... 济宁地区是典型的运河区域,明代是济宁地区漕运水利建设的重要时期,漕运水利建设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济宁地区的水神信仰文化。水神信仰的对象、水神庙宇的选址、水神的信仰功能都有了新的变化,治漕、保漕的水神成为明代济宁地区最值得青睐的水神。此外,一系列承载着水神文化的区域特色工程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共同构成济宁地区独特的水神文化。然而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漕运水利建设并不是遍布济宁各个地区,明代济宁地区的水神信仰具有明显差异性、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济宁地区 运河 水神信仰 漕运水利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