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素对H-22细胞株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林万隆 孙培龙 +5 位作者 汪永录 郭伟剑 陈强 李定国 郑磊贞 蔡嵘 《肝脏》 2001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苦参素 h-22细胞 皮下移植 动物模型 抑制作用
下载PDF
Aglaroxin C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其脏器的影响
2
作者 辛丹丹 袁东方 +4 位作者 肖雪珍 陈利军 武莉萍 杨留勤 王天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837-2841,共5页
目的:探讨楝酰胺衍生物Aglaroxin C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及在实验剂量下对小鼠各脏器有无影响。方法:建立BALB/C小鼠H22腋下实体瘤模型,并随机分为Ⅰ组(尾静脉给药对照组)、Ⅱ组(尾静脉给药组,0.1 mg每只)、Ⅲ组(瘤内给药对照... 目的:探讨楝酰胺衍生物Aglaroxin C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及在实验剂量下对小鼠各脏器有无影响。方法:建立BALB/C小鼠H22腋下实体瘤模型,并随机分为Ⅰ组(尾静脉给药对照组)、Ⅱ组(尾静脉给药组,0.1 mg每只)、Ⅲ组(瘤内给药对照组)、Ⅳ组(瘤内给药组,0.05 mg每只)、Ⅴ组(瘤内给药组,0.1 mg每只),每组各5只。隔天给药(Aglaroxin C)一次,共4次。每日测量小鼠体重。末次给药24小时后切除肿瘤及各组小鼠主要脏器并称重,计算抑瘤率、脏器系数。用各组肿瘤及各脏器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的瘤体质量分别为(2.11±0.50)g、(1.59±0.14)g、(2.30±0.64)g、(1.66±0.12)g、(1.06±0.14)g,Ⅱ组瘤体质量明显小于Ⅰ组(P<0.01),Ⅲ组、Ⅳ组、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Ⅴ组的抑瘤率最高达53.91%。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病理切片,给药组坏死肿瘤细胞明显增多,对照组肿瘤细胞坏死轻微;各组小鼠体质量组间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观察各脏器病理切片,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脏器系数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laroxin C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实验剂量下对小鼠各脏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laroxin C 肝癌细胞 h22移植模型 楝酰胺 影响
下载PDF
H22实体瘤小鼠生存实验及环磷酰胺对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饶子亮 郑佳琳 +4 位作者 黄威 王诺 钟志勇 邝少松 唐小江 《实验动物科学》 2013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腹水型H22肝癌皮下移植小鼠的生存期及环磷酰胺的影响。方法将H22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左侧腋窝皮下,5d后按肿瘤体积随机分成环磷酰胺组和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每周2次。观察小鼠一般临床表现... 目的研究腹水型H22肝癌皮下移植小鼠的生存期及环磷酰胺的影响。方法将H22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左侧腋窝皮下,5d后按肿瘤体积随机分成环磷酰胺组和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每周2次。观察小鼠一般临床表现、成瘤时间、成瘤率、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肿瘤体积及生存时间。结果 H22皮下移植小鼠成瘤时间约为5d,成瘤率100%。环磷酰胺组体质量、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环磷酰胺组摄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H22皮下移植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87d,环磷酰胺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13d(生命延长率30.3%,P<0.01)。结论 H22腹水型肝癌皮下移植小鼠是一种较理想的实体瘤模型,具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可用于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影响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 生存期 皮下移植 实体
下载PDF
解毒颗粒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河通 陆检英 杜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86-189,I0010,共5页
目的:观察解毒颗粒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H22皮下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解毒颗粒低剂量组(JL)、解毒颗粒高剂量组(JH)、索拉非尼组(SF)、生理盐水组(NS),造模1天后开始给药,连续14天,第15天每组处死6只小鼠... 目的:观察解毒颗粒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H22皮下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解毒颗粒低剂量组(JL)、解毒颗粒高剂量组(JH)、索拉非尼组(SF)、生理盐水组(NS),造模1天后开始给药,连续14天,第15天每组处死6只小鼠,观察小鼠实体瘤、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记录给药后第21天各组小鼠的生存率。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3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中解毒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抑瘤效果较好,并在第21天的生存率较高。解毒颗粒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均出现了肿瘤坏死程度上升,肿瘤细胞密度下降,肿瘤细胞异型性下降,核分裂像计数下降的现象(P〈0.01),且在肿瘤细胞密度评分和肿瘤细胞异型性方面,解毒颗粒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解毒颗粒在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体内具有一定抗肿瘤效果,本研究为今后解毒颗粒的临床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颗粒 h22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 索拉非尼 肝癌
原文传递
菌群移植对氟尿嘧啶抗鼠源结肠肿瘤的协同作用
5
作者 杨秋雨 孙宇航 +6 位作者 檀梦天 白净 李磊 杨勇 吴芳 李贺 付泽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3213-3219,共7页
目的:观察菌群移植对氟尿嘧啶抑制结肠癌MC38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协同作用效果。方法:选取雌性C57BL/6N小鼠21只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培养MC38小鼠结肠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背部皮下构建结肠癌荷瘤模型。空白... 目的:观察菌群移植对氟尿嘧啶抑制结肠癌MC38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协同作用效果。方法:选取雌性C57BL/6N小鼠21只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培养MC38小鼠结肠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背部皮下构建结肠癌荷瘤模型。空白组无任何处理,取其粪便制作干预菌液,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分组后每两天1次给予0.1 mL菌液/生理盐水灌胃至实验结束。成瘤后第6天,按照65 mg/kg剂量连续5天腹腔注射氟尿嘧啶,3天后处死实验动物,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采用HE染色观察结直肠组织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血清水平,通过16S测序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和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小鼠体重均明显降低(P<0.05),但对照组和实验组体重变化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荷瘤平均体积大于实验组荷瘤平均体积(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结直肠组织病理镜下可见更多的隐窝细胞,绒毛更完整。实验组IL-6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TNF-α血清水平与空白组相比升高明显(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S测序结果提示自体菌群移植干预后,实验组肠道菌群更接近空白组,对照组菌群丰富度最低,但三组未见明显区别(P>0.05)。进一步分析三组菌群差异,发现在属(Genus)水平上,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的Mar-Odoribacter和Tan-Parabacteroide富集增多,对照组Ent-Escherichia-Shigella富集增多。结论:菌群移植后上调Mar-Odoribacter和Tan-Parabacteroide菌,下调Ent-Escherichia-Shigella菌,可保护肠道黏膜,改善机体代谢,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促进了IL-6和TNF-α细胞因子表达,提高抗肿瘤免疫能力,对氟尿嘧啶抑制MC38荷瘤小鼠移植瘤增殖起到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群移植 免疫 瘤小 皮下移植模型
下载PDF
拟黑多刺蚁对H22荷瘤鼠抑制肿瘤生长的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秀芹 毛凤林 +3 位作者 陈淑华 孙国华 张学欣 陈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04-506,共3页
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采用对比实验法,探讨拟黑多刺蚁对H22荷瘤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拟黑多刺蚁具有抑制H22肿瘤细胞的作用,并增强荷瘤鼠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 h22 抑制肿生长 拟黑多刺蚁 h22细胞 作用 免疫功能 动肿肿模型
下载PDF
肝癌复方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孙瀚 范雪梅 +4 位作者 王义明 王佩瑶 孟宪生 梁琼麟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复方及其组方单味药材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细胞移植瘤模型,造模小鼠随机分组后干预给药,考察给药周期中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并测量移植瘤质量,计算药物抑瘤率。结果肝癌复方组小鼠体质量变化... 目的探讨肝癌复方及其组方单味药材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细胞移植瘤模型,造模小鼠随机分组后干预给药,考察给药周期中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并测量移植瘤质量,计算药物抑瘤率。结果肝癌复方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最接近空白对照组,且肝癌复方的抑瘤效果最好,抑瘤率为53.85%,优于本实验所选择的两个阳性对照药环磷酰胺和斑蝥的抑瘤率(分别为48.46%和17.69%)。结论肝癌复方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副作用较小。本研究可为肝癌复方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复方 肝癌 h22细胞移植模型
下载PDF
六神丸对H_(22)肝癌抑瘤及减毒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丁诗语 孙莉 +3 位作者 田项楠 田昭涛 苏延峰 王楠 《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7期619-620,共2页
目的研究六神丸对H22肝癌的抗肿瘤及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通过给荷瘤鼠灌服六神丸及对照药物,观察其对H22肝癌细胞移植实体瘤的抑瘤率和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结果六神丸组抑瘤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与顺铂(DDP)组无显著性... 目的研究六神丸对H22肝癌的抗肿瘤及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通过给荷瘤鼠灌服六神丸及对照药物,观察其对H22肝癌细胞移植实体瘤的抑瘤率和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结果六神丸组抑瘤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与顺铂(DDP)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六神丸+DDP组优于DDP组(P<0.05)。六神丸组保护白细胞、血小板的作用优于其它组(P<0.05),六神丸+DDP组优于DDP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六神丸有较好的抑瘤作用且有增效减毒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 六神丸 实验研究 毒效 外周血白细胞 增效减毒 作用 显著性差异 细胞移植 血小板 对照组 DDP 抗肿 实体
下载PDF
裸大鼠人子宫内膜癌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洁 程明军 +1 位作者 周文江 徐丛剑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建立裸大鼠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瘤和宫腔原位移植瘤模型,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注射于8只雌性裸大鼠皮下,2周后处死2只成瘤裸大鼠,将皮下瘤修剪成2mm3的组织块移植入10只同种雌性裸大鼠左侧... 目的:建立裸大鼠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瘤和宫腔原位移植瘤模型,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注射于8只雌性裸大鼠皮下,2周后处死2只成瘤裸大鼠,将皮下瘤修剪成2mm3的组织块移植入10只同种雌性裸大鼠左侧子宫内。4周后牺牲10只裸大鼠,取出左侧子宫。通过巨检、镜检、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等初步观察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8只雌性裸大鼠皮下均成瘤,10只雌性裸大鼠中7只左侧子宫内成瘤,免疫组化证实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皮下瘤均有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早期裸大鼠人子宫内膜癌的S期细胞含量为37.83%。结论:人子宫内膜癌裸大鼠皮下瘤和宫腔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建立,为子宫内膜癌的体内实验和新型治疗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 模型 疾病动物 皮下 宫腔原位移植
下载PDF
八月札乙醇提取物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H2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春玲 张瑜 +1 位作者 文晓东 郑作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3-77,I0021,I0022,共7页
目的研究八月札乙醇提取物体内对H22肝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5-氟脲嘧啶(5-Fu)组、八月札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 目的研究八月札乙醇提取物体内对H22肝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5-氟脲嘧啶(5-Fu)组、八月札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八月札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40、20、10生药g/kg,5-Fu组腹腔注射5-Fu 0.02 g/kg,1次/d,连续给药10 d。每天观察并记录荷瘤小鼠基本情况;末次给药后分离瘤块,测量瘤体体积、称瘤体质量及计算抑瘤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八月札乙醇提取物对瘤组织中PI3K、Akt、Bcl-xL和Bad及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八月札乙醇提取物各给药组小鼠的基本情况均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5-Fu组和八月札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瘤体体积和体质量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八月札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对H22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为62.3%、58.5%和55.7%;并能显著下调肿瘤组织中PI3K和Bcl-xL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ad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P<0.01),Akt在各组瘤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月札乙醇提取物具有体内抑制H22细胞增殖、促进H2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札乙醇提取物 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 PI3K/Akt信号通路 凋亡
原文传递
消癌解毒方对H22荷瘤小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艳霞 李黎 +4 位作者 吴勉华 周红光 李沐涵 李文婷 季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40-145,共6页
目的:通过消癌解毒方(XAJD)对H22荷瘤小鼠移植瘤肿瘤组织全基因组芯片的检测以及对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组,接种H22荷瘤小鼠腹水,移植瘤模型成功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XAJD低、... 目的:通过消癌解毒方(XAJD)对H22荷瘤小鼠移植瘤肿瘤组织全基因组芯片的检测以及对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组,接种H22荷瘤小鼠腹水,移植瘤模型成功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XAJD低、中、高剂量组(10,30,90 g·kg^-1·d^-1),顺铂组(1 mg·kg^-1·d^-1)。给药结束,动物处死并取各组动物瘤体组织,无菌生理盐水洗去血渍,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取部分新鲜瘤体组织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部分瘤体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低、中、高剂量能够显著降低移植瘤瘤重(P〈0.05),消癌解毒方中剂量组与顺铂组效果优于消癌解毒方低、高剂量组(P〈0.01),抑瘤率分别达42.8%,58.6%;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分析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s)相关蛋白在消癌解毒方不同剂量组中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组比较,MMP-9 mRNA及蛋白在消癌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及顺铂组中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MMP^-12 mRNA及蛋白在消癌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及顺铂组中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TIMP2 mRNA及蛋白在消癌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及顺铂组中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消癌解毒方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可通过抑制MMPs相关蛋白的表达,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可能是其抗癌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解毒方 h22瘤小 移植 全基因组芯片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
原文传递
理冲汤加减联合5-氟尿嘧啶对H22荷瘤小鼠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惠 吴坚 +2 位作者 陈敏 刘沈林 徐陆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探讨理冲汤加减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H22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5-FU,2.5mg·kg^-1),理冲汤加减联合5-FU组(5-FU+理冲汤加减组),理冲... 目的:探讨理冲汤加减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H22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5-FU,2.5mg·kg^-1),理冲汤加减联合5-FU组(5-FU+理冲汤加减组),理冲汤加减组(理冲汤加减25g·kg^-1),每组10只。观察理冲汤加减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与5-FU合用的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检测各组瘤体中EMT相关基因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Twist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瘤体内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5-FU组,5-FU+理冲汤加减组,理冲汤加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9.18%,84.42%,10.39%,均能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且5-FU+理冲汤加减组抑瘤率显著高于5-FU组(P<0.01)。胸腺指数、脾指数显示,5-FU+理冲汤加减组胸腺指数与脾指数均高于5-FU组(P<0.05,P<0.01)。PCR显示,与空白组比较,5-FU组,5-FU+理冲汤加减组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Snail,Twist的表达下调(P<0.05,P<0.01);与5-FU组比较,5-FU+理冲汤加减组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Snail,Twist的表达下调(P<0.05,P<0.01)。Westernblot显示,与空白组比较,5-FU组,5-FU+理冲汤加减组,理冲汤加减组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Snail,Vimentin的表达下调(P<0.05,P<0.01);与5-FU组比较,5-FU+理冲汤加减组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Snail,Vimentin的表达下调(P<0.05,P<0.01)。结论:理冲汤加减与5-FU单独和联合使用均对肝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两药合用能增强化疗效果,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5-FU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对肝癌EMT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冲汤加减 h22肝癌细胞 瘤小 皮下移植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博落回总碱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和体内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庞建新 马仁强 +2 位作者 刘兰梅 蒋毅萍 孙莉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观察博落回总碱(TAPP)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作用。方法MTT法检测TAPP体外对人肝癌Hep3B细胞、小鼠H22肝癌细胞的抑瘤作用;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法检测TAPP对小鼠H22肝癌细胞、S180肿瘤细胞的体内抑瘤作用。测3次重复实验结果。结果(1)TAP... 目的观察博落回总碱(TAPP)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作用。方法MTT法检测TAPP体外对人肝癌Hep3B细胞、小鼠H22肝癌细胞的抑瘤作用;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法检测TAPP对小鼠H22肝癌细胞、S180肿瘤细胞的体内抑瘤作用。测3次重复实验结果。结果(1)TAPP在体外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抑制Hep3B、H22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其对Hep3B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3次重复实验结果分别为3.04、3.98、2.98 μg/ml,对H22细胞则分别为2.89、2.21、2.34 μg/ml。(2)体内实验表明,TAPP可抑制H22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在剂量为每天1、2、4 mg/kg·b.w.时,3次腹腔注射给药实验测得抑瘤率分别为18.6%、35.1%、44.9%,而以每天4 mg/kg·b.w.时口服给药抑瘤率则为7.9%;另外,TAPP可明显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存活时间,剂量为每天1、2、4 mg/kg·b.w. 时静脉注射给药生命延长率3次重复结果平均分别为24.8%、48.9%、52.7%。结论TAPP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MTT法 S180/腹水 人肝癌hep3B 肝癌h22/移植
下载PDF
6-F硫色烯并[4,3-c]吡唑啉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苗辉 杨更亮 +3 位作者 杨春柳 刘智勤 马正月 郭兰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法对6-F硫色烯并[4,3-c]吡唑啉(Ja)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通过检测其对小鼠H22肝癌细胞、S180肿瘤细胞的体内抑瘤作用,计算肿瘤抑制率和生命延长率,并与阳性药顺铂做比较.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抑制H22肝癌细胞皮下移... 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法对6-F硫色烯并[4,3-c]吡唑啉(Ja)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通过检测其对小鼠H22肝癌细胞、S180肿瘤细胞的体内抑瘤作用,计算肿瘤抑制率和生命延长率,并与阳性药顺铂做比较.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抑制H2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在剂量为1,2,4 mg/(kg.d)时,腹腔注射给药抑瘤率分别为13.93%,37.49%,47.45%;而以剂量为5,10,20 mg/(kg.d)灌胃给药时,抑瘤率分别为31.53%,43.77%,50.73%;另外,该化合物可明显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存活时间,以剂量为5,10,20 mg/(kg.d)灌胃给药时实验测得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0.4%,64.7%,88.2%.该化合物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对其抗癌作用机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F硫色烯并[4 3-c]吡唑啉 肝癌h22移植 S180腹水 顺铂
下载PDF
CYB5D2对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贠浩 周锦纹 +1 位作者 张锋 肖艾依 《生物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研究CYB5D2对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乳腺癌MCF-7细胞系建立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含有CYB5D2表达的质粒稳定转染MCF-7细胞,多点注射,将稳定转染的细胞注入裸鼠皮下,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置s... [目的]研究CYB5D2对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乳腺癌MCF-7细胞系建立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含有CYB5D2表达的质粒稳定转染MCF-7细胞,多点注射,将稳定转染的细胞注入裸鼠皮下,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置shRNA-CYB5D2阴性质粒为阴性对照组,PBS为空白对照组。测量各组大鼠肿瘤体积及质量;裸鼠转移瘤模型建立成功后处死小鼠,qRT-CPR法检测肿瘤组织内CYB5D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裸鼠转移瘤组织内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标志表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裸鼠转移瘤细胞上清液中MMP-2及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转移瘤平均体积及质量显著低于阴性组与空白组(P<0.05),阴性组与空白组裸鼠转移瘤体积及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提取试验小鼠肿瘤组织总RNA,qRT-CPR法检测提示观察组肿瘤组织内CYB5D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阴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而阴性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转移瘤组织内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与阴性组及空白组(P<0.05),而N-cadherin及Snail蛋白表达显著低于与阴性组及空白组(P<0.05)。阴性组与空白组转移瘤组织内E-cadherin、β-catenin、N-cadherin及Snail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裸鼠转移瘤细胞上清液中MMP-2及MMP-9水平显著低于与阴性组及空白组(P<0.05),而阴性组与对照组MMP-2及MMP-9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调CYB5D2基因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皮下移植模型大鼠瘤体生长,推测上调CYB5D2基因可能通过下调N-cadherin、Snail、MMP2及MMP9,上调E-cadherin、β-catenin,逆转EMT,发挥抗肿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B5D2 乳腺癌 皮下移植模型 生长
原文传递
遗传印记基因PEG10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瑶 林菊生 +5 位作者 郑新民 谭锦泉 汪志军 张强 吴伟 常莹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检测到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基因小鼠皮下瘤的体积(4.08、4.23cm3)及质量(6.89、6.48g)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1.61cm。及1.63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人PEGIO基因 转基因小鼠 制备和鉴定 皮下移植模型
原文传递
木鳖子水煎液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群 张真真 +1 位作者 段永建 杜钢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究木鳖子水煎液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MTT法检测木鳖子水煎液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检测木鳖子水煎液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体内实验:通过建立H22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价木鳖子水煎液对小鼠的生存状... [目的]探究木鳖子水煎液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MTT法检测木鳖子水煎液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检测木鳖子水煎液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体内实验:通过建立H22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价木鳖子水煎液对小鼠的生存状态、体质量、体温、自主活动、抑瘤率、存活率、皮下移植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10 g/L的木鳖子水煎液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抑制程度呈浓度依赖性。体内试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木鳖子水煎液在实验剂量下对荷瘤小鼠生存特征无明显影响,能够减慢肿瘤的生长速度,抑瘤率为52.63%,并提高荷瘤小鼠存活率。[结论]木鳖子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水煎液 A549细胞 h22皮下移植 抗肿作用
下载PDF
蜂毒素磁性纳米制剂对肝癌荷瘤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永华 张建国 +2 位作者 张慧卿 杨延龙 凌昌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8-938,共1页
我们通过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探讨蜂毒素磁性纳米制剂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一。
关键词 h22肝癌 治疗作用 纳米制剂 蜂毒素 磁性 皮下移植模型 瘤小
原文传递
自然杀伤细胞系NK-92治疗卵巢癌的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纲 凌斌 +6 位作者 祝怀平 赵卫东 王群华 张红雁 吴爱东 魏海明 田志刚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6-479,共4页
目的研究放射线照射后的自然杀伤细胞系NK92对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及对卵巢癌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NK92细胞,照射剂量分别为0、1、2、4、8、16Gy,将NK92细胞按照上述不同照射剂量分为6组。台盼蓝拒染... 目的研究放射线照射后的自然杀伤细胞系NK92对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及对卵巢癌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NK92细胞,照射剂量分别为0、1、2、4、8、16Gy,将NK92细胞按照上述不同照射剂量分为6组。台盼蓝拒染法进行细胞计数,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51Cr释放法检测NK92细胞对靶细胞HO8910的杀伤活性。观察照射后的NK92细胞对NOD/SCID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效果,NOD/SCID鼠分肿瘤组(仅注射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细胞)和治疗组(同时注射HO8910和8Gy组NK92细胞)。结果(1)体外实验:4、8Gy组NK92细胞数量在照射后的第5天分别减少到10%、0%;照射后48h,与0Gy组NK92细胞相比,4、8Gy组增殖活性分别降至29%、6%。对HO8910细胞杀伤结果显示,4、8Gy组杀伤率分别在42%~62%、33%~58%之间。(2)动物实验:接种后30、40、50d,肿瘤组NOD/SCID鼠瘤结节体积分别为(0.214±0.061)cm3、(0.382±0.051)cm3、(0.428±0.021)cm3,治疗组分别为(0.047±0.019)cm3、(0.167±0.021)cm3、(0.343±0.022)cm3,治疗组与肿瘤组相比均有减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OD/SCID鼠全部存活到120d,肿瘤组于接种后74~82d全部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76d,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射线照射后的NK92细胞治疗卵巢癌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 动物实验研究 NK-92细胞 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 hO-8910细胞 SCID 人卵巢癌细胞系 放射线照射 体外杀伤活性 台盼蓝拒染法 细胞增殖活性 胸腺嘧啶核苷 治疗效果 照射剂量 皮下移植 NOD 治疗组 动物模型 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