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彭艳兰 黄彩虹 +2 位作者 陈雅红 曾珊珊 詹惠春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 评价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和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国家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后血清学监测项目试点地区泉州市惠安、石狮两县2017—2021年HBsAg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基本信息,并在儿童... 目的 评价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和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国家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后血清学监测项目试点地区泉州市惠安、石狮两县2017—2021年HBsAg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基本信息,并在儿童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检测血清HBsAg和抗-HBs,分析儿童乙肝感染和免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1 424名,其抗-HBs阳性率为93.75%,免疫失败率为6.25%,HBsAg阳性率为1.62%。母婴阻断失败与母亲孕期HBV-DNA值高以及谷丙转氨酶异常有关(P值均<0.05);乙肝免疫失败与母亲ALT值和HBV-DNA值高有关(P值均<0.05),也与婴儿首剂接种的HepB1种类和HepB-3接种不及时有关(P值均<0.05)。结论 泉州市现行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实施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大对HBsAg阳性母亲孕期的干预治疗,以便能够进一步减少免疫失败率,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ag阳性母亲 免疫失败 母婴传播 阻断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外周血IL-10和IL-12水平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明霞 李晖 张龙跃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7期2733-2735,2740,共4页
目的对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外周血IL-10和IL-12水平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关系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抽取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110对HBsAg阳性母亲与新生儿作为试验对象,使用CLIA以及FQ—PCR的方法来检测母亲与新生儿... 目的对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外周血IL-10和IL-12水平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关系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抽取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110对HBsAg阳性母亲与新生儿作为试验对象,使用CLIA以及FQ—PCR的方法来检测母亲与新生儿的HBVDNA与HBV的标志物;对新生婴儿外周血中的IL-12与IL-10含量进行检测时使用ELISA法。为新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并对其随访1年,检测血清中抗乙肝抗体的水平。结果乙肝疫苗无或弱的应答率为34.55%。新生婴儿的外周血和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新生婴儿外周血中IL-10的含量在173.06pg/ml以下更易出现乙肝疫苗免疫的无/弱应答(OR值为8.42,95%置信区间1.91~39.02);发现IL-10的水平越高其乙肝疫苗无或弱的应答率则越低。结论新生幼儿外周血中IL-10的含量低可能和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免疫无或弱的应答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新生儿 外周血IL-10 IL-12 免疫应答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其子女自然和疫苗干预感染HBV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贻庆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355-356,共2页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自然和接种乙肝疫苗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情况。方法 对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出生后分成接种乙肝疫苗组(A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组(B组),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C组),用EIA法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指标...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自然和接种乙肝疫苗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情况。方法 对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出生后分成接种乙肝疫苗组(A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组(B组),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C组),用EIA法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 A、B、C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8.66%、7.56%、43.98%;HB-sAg、HBsAg双阳母亲其子女接种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15%、62.11%。结论 A和B组两种接种方法免疫效果无差异性,两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差异非常显著,表明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母子间HBV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人工喂养黄疸消退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建菊 杨松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733-1734,共2页
目的:了解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人工喂养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情况,为新生儿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生理性黄疸7天消退65例。占63.11%;8~10天内消退29例,占28.16%;11~1... 目的:了解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人工喂养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情况,为新生儿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生理性黄疸7天消退65例。占63.11%;8~10天内消退29例,占28.16%;11~15天内消退8例,占7.77%;最长时间为18天消退1例,占0.97%。结论: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不影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人工喂养 黄疸消退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分析
5
作者 张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0期72-73,共2页
目的: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进行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7月龄和1~6岁,每年静脉采血,观察两组免疫应答及乙肝免疫后不同年龄的HBsAb阳性率。结果: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经统计学分析,两... 目的: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进行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7月龄和1~6岁,每年静脉采血,观察两组免疫应答及乙肝免疫后不同年龄的HBsAb阳性率。结果: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免疫应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被动加主动免疫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和促进免疫应答反应。对乙肝免疫后不同年龄的HBsAb阳性率观察,随年龄增长HBsAb阳性率呈进行性下降,免疫后3~5年应加强免疫一次,这样将会起到更加持久、稳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婴儿 全程接种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与婴儿垂直传播的关系(附52例报告)
6
作者 李媛嫒 罗天永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082-1084,共3页
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约1.3亿,乙肝患者3 000万,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其中母婴传播是导致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人群中HBV携带者中30%~50%来自母婴垂直传播[1-2],乙肝... 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约1.3亿,乙肝患者3 000万,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其中母婴传播是导致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人群中HBV携带者中30%~50%来自母婴垂直传播[1-2],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使母婴间HBV的水平传播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垂直传播 hbsag阳性母亲 乙肝病毒携带者 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HBV携带者 婴儿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丰淑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比较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将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118例根据知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9例。分别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重组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检测婴儿出生和1... 目的比较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将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118例根据知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9例。分别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重组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检测婴儿出生和12月龄时HBsAg和抗-HBs水平,比较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结果婴儿出生时,接种10μg和20μg乙肝疫苗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8.47%和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月龄随访时,接种10μg和20μg乙肝疫苗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3.4%和1.7%,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3.1%和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μg乙肝疫苗组婴儿抗-HBs无/弱应答率高于20μg组婴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5%vs 33.9%,P<0.05)。结论 20μg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优于10μg乙肝疫苗,对于母亲HBsAg阳性的婴儿,建议接种20μg乙肝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婴儿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所产300例婴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后免疫效果监测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清益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6期142-142,共1页
目的对比HBSAG阳性母亲所产300例婴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后免疫效果。方法将300例婴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新生儿出生24h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并在1月、6月龄注射第2、3针。接种剂量,每次为1剂(35ug/mL)。对照组在相应时期内各... 目的对比HBSAG阳性母亲所产300例婴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后免疫效果。方法将300例婴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新生儿出生24h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并在1月、6月龄注射第2、3针。接种剂量,每次为1剂(35ug/mL)。对照组在相应时期内各注入同等剂量的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结果疫苗的免疫原性,第1年治疗组抗-HBs阳性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4%,P<0.05;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1年时,治疗组HBsAg阳转率为7%,对照组HBsAg阳转率为48%,P<0.05。结论乙肝疫苗的合理性使用问题,提高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乙肝疫苗 接种 免疫效果监测
下载PDF
3种免疫接种法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预防效果观察
9
作者 周世洪 吴萍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7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接种法 hbsag阳性母亲 新生儿 预防
下载PDF
荣成市HBsAg阳性母亲的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10
作者 岳爱萍 孙新江 +1 位作者 曲荣波 王珊娜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3期82-83,共2页
目的 评价HBsAg阳性母亲的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荣成市卫生防疫站于1998—2001年连续4 a对1-5周岁儿童免疫后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5岁以下儿童抗-HBs阳性率为81.2%-85.7%,抗-HBs阳性率随年... 目的 评价HBsAg阳性母亲的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荣成市卫生防疫站于1998—2001年连续4 a对1-5周岁儿童免疫后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5岁以下儿童抗-HBs阳性率为81.2%-85.7%,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热;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为2.46%-3.12%,未呈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结论 母亲HBsAg阳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阻断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成市 hbsag阳性母亲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后 血清学 监测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11
作者 富海啸 胡艳文 张淑玉 《黑河科技》 2000年第3期40-40,共1页
本文就HBsAg(乙型病毒性肝炎)阳性母亲新生儿乙型肝炎的预防及免疫效果作了阐述,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 效的免疫方案。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新生儿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HBV感染阻断率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化治疗的效果
12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3期289-289,共1页
已有不少随机临床试验考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茁的效果。对已经发表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资料来自电子数据库和手工检索。首先评价随机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然后对乙型肝... 已有不少随机临床试验考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茁的效果。对已经发表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资料来自电子数据库和手工检索。首先评价随机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然后对乙型肝炎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和不良事件进行荟萃分析。共选出29项随机临床试验,其中5项符合高质量标准,仅3项报告了涵盖HBe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与安慰剂组或非干预组相比,免疫化治疗减少了乙型肝炎发生的危险件,RR=0.28,95%CI=0.20-0.40(4项试验)。乙型肝炎发生的危险性在重组疫苗和血源疫苗接种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R=1.00,95%CI=0.71-1.42(4项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乙型肝炎 化治疗 随机临床试验 HBEAG阴性 荟萃分析 新生儿接种 电子数据库 方法学质量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血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崔恒春 闫永平 +7 位作者 邵中军 徐德忠 门可 刘一萍 张景霞 张磊 徐剑秋 李军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长期以来,HBV标志物是否可经人类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这些标志物传播至胎儿后究竟对胎儿出生后有何影响,更是缺乏系统的随访研究。同时新生儿外周血中除HBsAg外,HBeAg也常被视为HBV宫内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 长期以来,HBV标志物是否可经人类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这些标志物传播至胎儿后究竟对胎儿出生后有何影响,更是缺乏系统的随访研究。同时新生儿外周血中除HBsAg外,HBeAg也常被视为HBV宫内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但也有不同意见。此外,新生儿HBsAg阳性持续多长时间才可诊断为宫内感染?明确其定义是HBV感染机制、易感性、预防控制等相关研究的基础。本研究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中的HBV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新生儿外周血 动态变化 HBV标志物 hbsag阳性孕妇 婴儿 诊断指标
原文传递
福建省泉州市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失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彩虹 陈秋婷 +3 位作者 陈雅红 张扬 曾珊珊 叶振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泉州市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对118对HepB免疫失败和236对免疫成功的新生儿及... 目的探讨泉州市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对118对HepB免疫失败和236对免疫成功的新生儿及母亲进行调查。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失败与新生儿接种HepB的种类、剂量、母亲HBeAg状态和HBV DNA载量等因素有关,而与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质重、孕周、HBIG剂量、喂养方式、胎次和母亲年龄、ALT水平、职业等因素无关联。新生儿接种20μg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风险是接种10μg乙肝疫苗的0.147倍(OR=0.147,P<0.01);接种20μg乙肝啤酒酵母疫苗的免疫成功率最高,其次为20μg汉逊酵母疫苗;母亲HBeAg阳性新生儿HepB免疫失败的风险是母亲HBeAg阴性新生儿的4.701倍(OR=4.701,P<0.01),母亲HBV DNA阳性新生儿HepB免疫失败的风险是母亲HBV DNA阴性新生儿的21.410倍(OR=21.410,P<0.01),且母亲HBV DNA病毒载量增高新生儿免疫失败的风险越高(趋势χ_(趋势)^(2)趋势=108.922,P<0.01)。结论母亲HBeAg阳性和高病毒载量是HepB免疫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在孕期对高HBV DNA病毒载量母亲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为其新生儿全程接种20μg HepB,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乙肝疫苗 hbsag阳性母亲 免疫失败 病例对照
原文传递
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HBsAg携带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其龙 姚凤燕 蒋雪峰 《浙江预防医学》 2010年第3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hbsag携带状况调查 乙肝高发区 hbsag携带者 HBeAg阳性 hbsag检测 子女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TLR3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分析
16
作者 付振东 吕懿 +13 位作者 魏俊妮 史晓红 韩浩 杨佳 贾晓芳 闫伟 王雪飞 王斌 许喜喜 郝海昀 杨志清 汪波 丰淑英 王素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5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分析HBs Ag阳性母亲新生儿HBV宫内传播与TLR3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1-2014年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 Ag阳性母亲及分娩新生儿2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HBs Ag阳性母亲分娩前肘静脉血,足月分娩后纳入本研究;新生儿2... 目的分析HBs Ag阳性母亲新生儿HBV宫内传播与TLR3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1-2014年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 Ag阳性母亲及分娩新生儿2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HBs Ag阳性母亲分娩前肘静脉血,足月分娩后纳入本研究;新生儿24 h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前无菌釆集股静脉血抗凝血和非抗凝血各3 ml,4℃冷藏保存;采用面对面调查方法收集母儿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HBs Ag阳性母亲分娩新生儿TLR3测定分析,HBV宫内传播组新生儿TLR3平均荧光强度为(64.89±3.09)%,高于非宫内传播组新生儿(29.38±5.78)%,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宫内传播组新生儿TLR3蛋白含量高于非宫内传播组新生儿,由于宫内传播组新生儿受到HBV的刺激TLR3蛋白含量升高,TLR3蛋白可能在HBV宫内传播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新生儿 TLR3蛋白 检测分析
原文传递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的乙型肝炎免疫接种
17
作者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亲 乙型肝炎感染 新生儿 免疫接种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原文传递
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及感染情况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拱忠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5期112-112,114,共2页
目的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乙肝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接生的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179例,且全部完成了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目的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乙肝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接生的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179例,且全部完成了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对其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本组新生儿中HBsAg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1.68%,且母亲大三阳者新生儿阳性率较小三阳者高(P<0.05);HBsAb阳性率为41.90%;母乳喂养93例,无HBsAg阳性新生儿。结论在儿童时期接种乙肝疫苗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HBV的垂直传播,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hbsag阳性 新生儿 乙肝免疫球蛋白 HBV
下载PDF
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及感染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光爱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0期89-89,共1页
目的: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及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13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接受乙肝疫苗免疫,观察组接受乙肝... 目的: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及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13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接受乙肝疫苗免疫,观察组接受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对两组对象展开为期5年的随访,并观察研究对象的HBsAb和HBsAg携带情况。结果:经统计,观察组HBsAb阳性率在89.39%-96.97%之间,乙肝免疫阻断失败率为4.55%;对照组HBsAb阳性率较观察组低(P<0.05),乙肝免疫阻断失败率较观察组高(P<0.05)。结论:积极实施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能够对乙肝母婴垂直传播进行有效阻断,降低HBV感染率,临床应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hbsag阳性 新生儿 乙肝免疫 感染 垂直传播
下载PDF
170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阻断及感染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佩琼 陈弘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阻断及感染情况,为母婴阻断提供依据。方法抽取于我院生产的HBsAg阳性孕妇共170例,将接受被动免疫(HBlg)的72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未接受HBlg的98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自孕21周始,每4周注射1...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阻断及感染情况,为母婴阻断提供依据。方法抽取于我院生产的HBsAg阳性孕妇共170例,将接受被动免疫(HBlg)的72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未接受HBlg的98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自孕21周始,每4周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次,直到分娩。两组新生儿在出生24 h采集脐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定量测定。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4 h HBsAg阳性率、表面抗体保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母乳喂养的93例新生儿中无HBsAg阳性,但HBs Ab阳性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较高,但孕期接受HBlg可大大降低新生儿HBsAg阳性率,增加HBs Ab抗体保护率。HBsAg阳性母亲的儿童采取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接种进行传播阻断,其阻断成功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hbsag阳性 新生儿 乙肝免疫阻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