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6例血清HBV标志物阳性孕妇所产新生儿脐带血HBV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孙革 王瑶玲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hbv标志物阳性 hbv标志物 新生儿脐带 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携带者 母婴传播 孕妇血清 妊娠期 胎儿
下载PDF
产妇血清HBV标志物与乳汁HBV-DNA检出结果分析
2
作者 王维鹏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血清hbv标志物 hbv-DNA 检出结果 产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血清标志 hbv标志物阳性 乳汁
下载PDF
HBV标志物阳性者产妇乳汁HBVDNA测定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甲芬 綦跃花 +1 位作者 张良 巩翠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阳性 乳汁 产妇 DNA测定 hbv标志物 母婴传播 感染 中国 性问题 世界性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和ELISA检测外科病人HBV标志物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沈宏伟 范敏明 +2 位作者 吴育连 彭承宏 彭淑牖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ELISA 检测 外科病人 hbv标志物
下载PDF
HBV活跃复制肝移植受体在拉米夫定预防下HBV标志物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卢实春 李波 +6 位作者 严律南 文天夫 赵纪春 王晓波 刘冲 马玉奎 张秀辉 《肝脏》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 )活跃复制的受体在拉米夫定预防下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免法、HBV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化LSAB法及肝穿组织HBV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 15例受体血清及肝...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 )活跃复制的受体在拉米夫定预防下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免法、HBV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化LSAB法及肝穿组织HBV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 15例受体血清及肝穿组织 ,观察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在血清及组织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术前口服拉米夫定平均 2周能使 80 %以上的病人血清HBVDNA转阴 ;术后继续口服 ,部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Bs、抗 HBc及抗 HBe)可在术后 1~ 2周出现 ,至半年时可逐渐消失 ;血清中HBVDNA荧光定量可一直维持阴转的状态 ;肝穿组织中HBsAg、HBcAg及HBVDNA原位杂交则可长期维持阴性 ;7例HBV活跃复制受体 ,其HBV血清标志物及肝穿组织中HBV标志物在 12周至 44周之间完全消失。若血清中出现表面抗原、HBVDNA荧光定量阳性、肝穿组织免疫组化及HBVDNA原位杂交阳性 ,则可诊断新肝再感染 ;若合并有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升高 ,应诊断为新肝乙型肝炎。结论 拉米夫定能有效地预防HBV活跃复制的受体肝移植术后新肝HBV再感染直至清除受体体内残存的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标志物 肝移植 hbv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文字、警示号提示在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报告计算机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和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淑梅 雷长海 +3 位作者 朱志年 张乐之 孙巍巍 沈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4年第4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文字 警示号 hbv标志物 计算机处理系统 自动化处理
下载PDF
395例精液HBV标志物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唐云献 段斌 +1 位作者 周有乾 王华忠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48-49,共2页
精液中HBV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两对半)测定文献报道甚少.本文从1999-08~2002-10收集不孕男性精液395份进行HBV标志物测定,同时与血清、精子HBV标志物进行比较.并将8例血清HBV标志物呈阳性,而精浆HBV标志物呈阴性... 精液中HBV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两对半)测定文献报道甚少.本文从1999-08~2002-10收集不孕男性精液395份进行HBV标志物测定,同时与血清、精子HBV标志物进行比较.并将8例血清HBV标志物呈阳性,而精浆HBV标志物呈阴性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hbv标志物 测定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男性 不育症
下载PDF
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与血清HBV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晓春 龙苏 +4 位作者 李文凯 骆亚萍 徐绍锐 罗向波 黄顺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1-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与血清HBV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5 2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及放射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结果 :经荧光定量PCR检测 94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 目的 :探讨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与血清HBV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5 2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及放射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结果 :经荧光定量PCR检测 94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 -DNA全部阳性 ,DNA测值范围 4 .8× 10 5~ 2 .8× 10 8copy/ml;81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 -DNA4 3例阳性(阳性率为 5 3% ) ,DNA测值范围 1.0× 10 4~ 1.4× 10 7copy/ml;39例HBsAg、HBcAb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DNA2 4例阳性 (阳性率为 6 1% ) ,DNA测值范围 3.5× 10 3 ~ 1.6× 10 7copy/ml;10 0例HBVM全阴性的标本 ,血清HBV -DNA全部阴性。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准确灵敏 ,可反映乙肝患者病程变化 ,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hbv-DNA 乙型肝炎 血清hbv标志物
下载PDF
定量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不同阳性组合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玉金 梅存金 +1 位作者 刘成永 孙庆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DNA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VM。结果 3 71例乙型肝炎患者表现12种阳性模式,除常见模式外,发现3种HBVM特殊模...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DNA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VM。结果 3 71例乙型肝炎患者表现12种阳性模式,除常见模式外,发现3种HBVM特殊模式,即抗 HBe与HBeAg共存,即抗 HBs与HBeAg或与HBsAg共存模式。含有HBeAg的各种模式病毒含量高,病毒复制活跃,HBVDNA阳性率多数较高。结论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敏感、特异方法,HBVM各项指标中,抗原意义远大于抗体意义,只要有HBeAg存在的模式,就代表病毒复制活跃及传染性强。抗 HBe与HBeAg共存或抗 HBs与HBeAg或与HBsAg共存时,抗 HBs不能清除HBV ,抗 HBs及抗 HBe也不代表病毒复制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定量 血清hbv标志物 定量检测 组合模式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HBeAg 抗-HBs 抗-HBE HBsAg 实时荧光定量 hbvM 病毒复制 分析仪检测 PCR仪 阳性模式 患者表现 特殊模式 病毒含量 共存 阳性率
下载PDF
家禽血清、卵黄和牛乳清中HBV标志物与人HBV-DNA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槿年 余为一 +2 位作者 潘玲 陆凤琳 李培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436,共3页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酶免疫测定(EI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了家禽血清、卵黄和牛乳清中HBV标志物及人HBV-DNA。经RPHA测定发现,HBsAg阳性率分别为48/205(鸡血清),9/31(...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酶免疫测定(EI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了家禽血清、卵黄和牛乳清中HBV标志物及人HBV-DNA。经RPHA测定发现,HBsAg阳性率分别为48/205(鸡血清),9/31(鸭血清),31/107(鸡卵黄)和5/35(牛乳清);在EIA测定中,HBsAg的阳性率和滴度均低于RPHA法,而且还发现其他HBV标志物(HBsAb、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的样品。对其中阳性样品应用PCR测定HBV-DNA,结果全部阴性。此外,在RPHA测定中,经热处理的样品中56.99%由阳性转阴性;RPHA-HI测定中,人的阳性对照组明显地被抑制,而畜禽的阳性样品几乎均不能被抑制。根据上述结果,提示存在于家禽血清等样品中的HBV标志物可能是由非特异性因素和/或其他交叉抗原所引起,而与人HBV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标志物 hbv-DVA 酶免疫测定
下载PDF
395例精液HBV标志物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云献 段斌 +1 位作者 周有乾 王华忠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959-960,共2页
目的 了解精液中精浆与精子HBV标志携带情况。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3 95例男性不孕患者的血清、精液 (分离出精浆和精子 )同时进行HBV标志物测定。 结果  41例血清 (10 4% )、3 8例精浆(9 6% )携带HBV标志... 目的 了解精液中精浆与精子HBV标志携带情况。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3 95例男性不孕患者的血清、精液 (分离出精浆和精子 )同时进行HBV标志物测定。 结果  41例血清 (10 4% )、3 8例精浆(9 6% )携带HBV标志物 ,精子均呈阴性。 结论 精液是HBV重要的传染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精浆 精子 hbv标志物测定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产妇乳汁与血清HBV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效本 田葱 阮秀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8期2493-2494,共2页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1]。携带乙肝病毒(HBV)产妇有高度传染性,母婴传播已成为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乙肝流行的主要因素[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是婴儿的天然食品...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1]。携带乙肝病毒(HBV)产妇有高度传染性,母婴传播已成为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乙肝流行的主要因素[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是婴儿的天然食品,然而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能否母乳喂养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3]。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bv标志物 慢性hbv感染 联合检测 产妇 病毒性乙型肝炎 传染性疾病 乙肝病毒 乳汁
下载PDF
2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标志物模式与HBV-DNA载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禄 杨娜 +3 位作者 罗启翅 李林丰 刘智 夏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5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标志物模式(HBV-M)、病毒载量(HBV-DNA)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2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标志物(HBV-M)及HBV-DNA载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标志物模式(HBV-M)、病毒载量(HBV-DNA)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2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标志物(HBV-M)及HBV-DNA载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85.5%,HBV-DNA平均载量为2.973×108copy/ml;七组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组(大三阳组)检出率(98.1%)为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乙肝轻、中、重三组中以中度检出率(92.6%)为最高,且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组检出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将HBV-M标志物模式与HBV-DNA载量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标志物模式 hbv—DNA载量
下载PDF
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HBV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腊香 杨志勇 秦如松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观察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 6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 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轻度 2 8例、中度 17例、重度 5例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3月、6月后采集静脉血作TNF α、IL ... 目的 观察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 6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 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轻度 2 8例、中度 17例、重度 5例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3月、6月后采集静脉血作TNF α、IL 6、HBV标志物和肝功能的检测。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损害的程度与血清INF α、IL 6水平密切相关 ,肝损害越重其值升高越明显。经苦参素胶囊治疗 3个月后 ,其值下降明显 ,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肝损害较轻者变化不明显 ,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单用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HBVDNA转阴率较低 ,但肝功能复常率均在 80 %以上。结论 苦参素胶囊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NF α、IL 6水平 ,从而保护肝细胞膜的稳定性 ,有较好的降酶退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 TNF-Α IL-6 hbv标志物
下载PDF
免疫套式PCR鉴定HBV标志物阴性肝炎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国致 聂青和 +1 位作者 李玉华 王忠碧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16-216,共1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血清HBV DNA,一般都用常规法,即血清标本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加裂解液裂解,扩增时也只用一对引物。该法虽然比分子杂交法敏感,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常发现。
关键词 套式PCR检测 hbv标志物 肝炎病毒DNA 免疫聚合酶链反应 常规PCR 乙型 血清标志 分子杂交法 重庆市 常规法
下载PDF
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血清HBV标志物与HBV-DNA水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书瀚 张力图 +7 位作者 邓伟 张春燕 唐艳萍 谭晓玉 余家华 叶司原 蔡政民 利基林 《应用预防医学》 2012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高危人群中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与HBV-DNA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采集肝癌高危对象静脉血标本2 800份,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BV DNA复制... 目的研究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高危人群中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与HBV-DNA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采集肝癌高危对象静脉血标本2 800份,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BV DNA复制水平。结果在2 800份血清标本中,大三阳(即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1 345例,其中HBV-DNA检出1 319例,检出率为98.07%,平均拷贝数为8.78×107/mL;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756例,HBV-DNA检出455例,检出率为60.19%,平均拷贝数为3.23×106/mL;HBsAg、HBcAb阳性419例,HBV-DNA检出161例,检出率38.42%,平均拷贝数3.31×106/mL。结论在HBV血清标志物模式中,以大三阳者的HBV复制水平最高,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高危人群 hbv标志物模式 hbv-DNA水平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HBV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乐惠荣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hbv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定量检测 临床价值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TRFIA法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标志物与荧光定量PCR-HBV-DNA结果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娅 王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7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HBV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HBV感染、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HBV标志... 目的探讨HBV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HBV感染、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HBV标志物模式1~5均有HBV-DNA阳性检出,其中模式4的检出率最高(81.7%),而且DNA含量也最高;模式6~9均为DNA阴性。在乙肝五项指标中,HBeAg的定量结果与HBV-DNA含量相关性最大(r=0.713)。结论 HBV标志物和HBV-DNA既相关又有所不同,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并相互补充才能更好的反映患者HBV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标志物 PCR-hbv-DNA 电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HBV感染者血清HBV标志物与HBV DNA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强 陈良 +1 位作者 刘惜年 张仁芳 《世界感染杂志》 2004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常见血清HBV标志物模式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清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270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和HBV标志物。结果 270例HBV感染者中HBV标志物以HBsAg...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常见血清HBV标志物模式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清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270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和HBV标志物。结果 270例HBV感染者中HBV标志物以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与HBsAg、HBcAb阳性三组最为常见,其构成比分别为0.3296、0.2963、0.3444。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与HBsAg、HBcAb阳性,三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6.5%、41.3%、37.6%。HBeAb和HBcAb阳性组及单-HBsAg阳性组亦可检出HBV DNA。结论 临床上常规测定血清HBV DNA对深入了解HBV标志物模式的意义及病情的发展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bv 阳性率 hbv感染 hbv标志物 DNA 常见 相关性 荧光
下载PDF
血清五项HBV标志物检测模式分析及意义
20
作者 王梅 孙晓青 +2 位作者 张丽华 张爱华 贺信祥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10期769-770,共2页
关键词 hbv标志物 检测模式 乙型肝炎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